•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研究"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 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 碩士學位論文.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 親子互動之研究. 研究生:莊佩純 撰 指導教授:黃任閔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9 月.

(2)

(3) 謝誌 回首三年暑假的求學歷程,既充實又精彩,留下許多值得珍藏的回 憶。對於指導與陪伴我的師長、同學、朋友和家人,更是由衷感謝!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黃任閔老師,在百忙之中修正我的論文,給予 指導與協助。感謝口試委員呂謙老師和林新龍老師,審閱論文並給予建 議,使本研究更加完善。 感謝屏東大學體育系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班的林崇智老師、蔡秋豪老 師、黃 露 鋒 老 師、許 華 書 老 師、李 文 仁 老 師、王 靜 如 老 師、林 曉 雯 老 師 、 鄭經文老師、林耀豐老師以及涂瑞洪主任,謝謝您們的諄諄教誨,讓我 受益良多。 感謝協助發放問卷的老師和填寫問卷的學生,提供數據,讓這份研 究能順利進行。感謝同事兼學姐伊瀅,鼓勵我讀研究所,讓我也晉升為 碩士。 感謝同組的夥伴愉玲、晨柔、博文、怡瑱,同窗好友惠雯、淑惠、 淑樺、宜涵、慧美、妍君、於翰、蕙君、靜宜、豐琪、東興以及體育系 的芝琳和秝鍹。我們一起討論報告,一起休閒體驗,有你們的勉勵、督 促以及溫馨接送,真好!真的很開心能認識你們。 最後,感謝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將此篇論文獻給我親愛的父母,與 您們分享我的喜悅! 莊佩純 謹誌 20 1 8 年 9 月. I.

(4)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 互動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差 異情形,再探討兩變相之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為 研 究 對 象 , 發 出 問 卷 44 0 份 , 回 收 有 效 問 卷 4 2 0 份 , 有 效 回 收 率 9 6 .5 5 % 。 研 究 工 具 為 : 學 生 背 景 資 料 調 查 表 ( 含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調 查 表 )、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 以 及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 透 過 S P S S F o r Wi n do w 22 . 0 版 電 腦 統 計 套 裝 軟 體 進 行 統 計 分 析 , 以 描 述 性 統 計 、 單 因 子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 on e - w a y M A N O VA )、 雪 費 法 、 皮 爾 森 積 差 相 關 等 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統計分析,獲得以下結果: 一、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程度較低。 二、不同性別、家庭組織型態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 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級和家庭子女數的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 與上沒有顯著差異。 四、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程度為中上。 五、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組織型態和家庭社經地位的高雄市國小高年 級學童在親子互動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家庭子女數的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親子互動上沒有顯著差 異。 七、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有正相關。. II.

(5)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家長、學校及相關教 育單位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家庭休閒、休閒活動、休閒參與、親子關係. III.

(6) Abstract Th e pu r p os e o f t h i s st ud y w a s t o ex pl o r e t h e cu r r e nt si t u a t i on o f t h e p a rt i ci p at i o n o f f a m i l y l ei s u r e a ct i v i t i es a nd t h e p a r e nt - c hi l d i nt e r a c t i on o f fi f t h a nd si x t h gr a d e el e m en 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 nt s i n K a oh si un g C i t y, a n d t o l e a r n t h e d i f f e r en c e s i n p a rt i ci p at i o n o f f am i l y l e i su r e a c t i v i t i e s an d p a r en t - ch i l d i nt e r a c t i on wi t h di f f e r e nt b a ck gr o u n d v a ri a b l e s, a nd t o p r o b e f o r t h e r e l at i o ns hi p s b et w e e n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o f f am i l y l e i s ur e a ct i v i t i es a nd p a r en t - ch i l d i nt e r a c t i on . Q u e st i o n n ai r e i n v es t i ga t i on m e t h o d w a s a d o pt e d i n t hi s s t u d y, a n d t h i s s t u d y t o o k f i ft h a nd si x t h gr a d e e l em e nt a r y s c h o o l s t ud e nt s i n K a o hs i u n g C i t y a s t h e r es e a r c h s ub j e ct . T h e r e w e r e 4 4 0 qu e s t i o n n ai r e s w e r e c ol l e ct e d , a m o n g w hi c h 42 0 v a l i d qu e st i o nn a i r es w e r e r e c ov e r e d , a n d t h e e f f e ct i v e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w a s 9 6. 5 5 %. Th e r e s e a r ch i n st r u m e n t s w e r e “ Q u e st i on n ai r e s o f D em o gr a ph i c D a t a o f S t ud e nt s ” (i n cl u d i n g “ Q u e st i o n n ai r e s o f S o ci o e c on o m i c S t at us o f F a m i l y” ) , “ P a rt i ci p at i on o f F a m i l y Le i su r e A c t i vi t i e s S c al e ” , a n d “P a r e nt - C h i l d In t e r a c t i on S c a l e ” . T h e d at a w as c ol l e ct e d a nd p ro c e s s ed wi t h t h e IB M S P S S 22 . 0 as t h e t o ol o f s t a t i st i c al an a l ys i s t o r un t h e r e su l t s o f d e s c ri pt i v e st at i s t i c s, o n e - w a y M A N O VA, S c h e ff é 's m et ho d , a n d P e a r s on p ro du c t -m o m e n t c o r r el a t i o n c o e ff i ci e nt . Th e r es u l t s w e r e as f ol l o w s : 1. T h e f r e q u en c y o f s t u d e nt s ’ p a rt i c i p at i o n i n f a m i l y l e i s u r e a ct i v i t i es o f f i ft h a n d si x t h gr a d e e l em e n 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 nt s i n K a o h si un g C i t y w a s at the lower level. IV.

(7) 2. S i gni f i c a nt d i ff e r e n c es w e r e fo u nd i n t h e d e gr e e o f p a r t i c i p a t i on o f f a m i l y l e i s u r e a ct i v i t i e s o f fi f t h a nd s i x t h gr a d e el e m e n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n t s i n K a o h s i u n g C i t y f o r ge n d e r, f a m i l y s t r u ct u r e, a nd s o ci o e co n om i c st at u s o f f am i l y. 3. N o s i gn i fi c a n t di ff e r e n c es w e r e fo u n d i n t h e d e gr e e o f p a rt i ci p a t i on o f f a m i l y l e i s u r e a ct i v i t i e s o f fi f t h a nd s i x t h gr a d e el e m e n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n t s i n K ao h s i u n g C i t y f o r gr a d e a nd nu m b e r o f c h i l d i n t h e f a m i l y. 4. T h e s t a t us o f p a r e nt - c hi l d i nt e r a c t i o n o f fi f t h an d si x t h gr a d e e l em e nt a r y s c ho ol st ud e n t s i n K a o hs i u n g C i t y f e l l i nt o a gr e e a b o v e t h e a v e r a ge i n o v e r al l s c al e . 5. S i gni f i c a nt d i ff e r e n c es w e r e fo u nd i n t h e d e gr e e o f p a r e n t - c h i l d i n t e r a ct i on o f f i f t h a n d si x t h gr a d e el em e n 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n t s i n K a o hs i u n g C i t y f o r ge n d e r, gr a d e , f a m i l y s t ru c t u r e , an d so c i o e c o no m i c s t a t u s o f f am i l y. 6. N o s i gn i fi c a n t di ff e r e n c es w e r e fo u n d i n t h e d e gr e e o f p a r e nt - c hi l d i n t e r a ct i on o f f i f t h a n d si x t h gr a d e el em e n t a r y s c h o ol s t u d en t s i n K a o hs i u n g C i t y f o r n um b e r o f ch i l d i n t h e f a m i l y. 7. T h e r e w e r e po si t i v e c o r r e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a rt i ci p at i o n o f f am i l y l ei s u r e a c t i vi t i e s a nd t h e p a r e nt - c hi l d i nt e r a c t i on of fi f t h a nd s i x t h gr a d e e l em e nt a r y s c h oo l st ud e n t s i n K a o hs i un g C i t y In c o n cl us i o n , b a s e d o n t h e st ud y r e s ul t s , s p e ci f i c r e c om m e nd a t i o n s f o r p a r en t s, s c h oo l s , r e l at e d e d u c at i o n a l i n st i t ut i o ns , an d f ut u r e r e s e a r c h es w e r e p r o po s ed .. V.

(8) K e yw o rd s : Fa mi l y L e i s u re ,L ei su re A c ti v i t i e s, L ei su re Pa r ti c i p a ti on , Pa re n t - ch i l d R el a ti on sh i p. VI.

(9) 目次 謝 誌 . . . . . ........................... .... ............................ ................................ .. I 摘 要 . . . . . ........................... .... ............................ ................................ I I Ab s t ra c t .............................. .. ................................ ......................... IV 目 次 . . . . . ........................... .... ............................ .............................. V II 表 次 . . . . . ........................... .... ............................ ............................... IX 圖 次 . . . . . ........................... .... ............................ .............................. X II 第 一 章 緒 論 ................................ ................................ ..................... 1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 ................................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 ................................ ....... 4 第 三 節 研 究 問 題 ................................ ................................ ....... 4 第 四 節 研 究 範 圍 ................................ ................................ ....... 5 第 五 節 研 究 限 制 ................................ ................................ ....... 6 第 六 節 名 詞 釋 義 ................................ ................................ ....... 7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 ............... ................................ .............. 9 第 一 節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探 討 ................................ ............... 9 第 二 節 親 子 互 動 ................................ ................................ ...... 2 2 第 三 節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及 親 子 互 動 之 相 關 研 究 ...................... 3 6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 ............... ................................ ............. 3 9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 ................................ ...... 3 9 第 二 節 研 究 流 程 ................................ ................................ ...... 4 1 第 三 節 研 究 假 設 ................................ ................................ ...... 4 2 第 四 節 研 究 對 象 與 抽 樣 方 法 ................................ ..................... 4 3 第 五 節 研 究 工 具 ................................ ................................ ...... 4 7 VII.

(10) 第 六 節 資 料 分 析 與 統 計 處 理 .............................. 6 3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 .... ............................ ...... 6 5 第 一 節 填 答 者 基 本 背 景 分 析 .............................. 6 5 第 二 節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分 析 ........ 6 7 第 三 節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分 析 ................ 8 1 第四節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 相 關 分 析 ................................ ........ 9 4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 9 7 第 一 節 結 論 .......... ...................... ............ 9 7 第 二 節 建 議 .......... ...................... ............ 9 9 參 考 文 獻 ................................ .................. 10 5 一 、 中 文 部 分 ................................ .......... 10 5 二 、 英 文 部 分 ................................ .......... 11 3 附 錄 . . .............................. ...................... 11 5 附 錄 一 : 專 家 效 度 問 卷 ................................ .. 11 5 附 錄 二 : 預 試 問 卷 ................................ ...... 12 6 附 錄 三 : 正 式 問 卷 ................................ ...... 13 1 附 錄 四 : 106 學 年 度 高 雄 市 國 民 小 學 學 校 規 模 、 名 稱 、 高 年 級 學 生 總 數 與 抽 取 比 例 表 .................... 13 5. VIII.

(11) 表次 表 2 - 1 家 庭 休 閒 之 定 義 彙 整 表 ................................ ........................... 1 0 表 2 - 2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之 類 型 彙 整 表 .................................................... 1 3 表 2 - 3 親 子 互 動 之 定 義 彙 整 表 ........................................................... 2 2 表 2 - 4 艾 瑞 克 森 的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階 段 分 期 與 重 點 ............................... 2 6 表 2 - 5 親 子 互 動 之 衡 量 層 面 .............................................................. 2 9 表 3 - 1 預 試 問 卷 學 校 樣 本 數 及 回 收 數 一 覽 表 ................................ ...... 4 4 表 3 - 2 1 0 6 學 年 度 高 雄 市 國 民 小 學 學 校 規 模 與 抽 樣 分 析 表 .................. 4 5 表 3 - 3 正 式 問 卷 學 校 樣 本 數 及 回 收 數 一 覽 表 ................................ ...... 4 6 表 3 - 4 職 業 分 類 別 ................ ................ ................................ ............ 4 8 表 3 - 5 社 經 地 位 指 數 及 社 經 地 位 等 級 換 算 法 ..................................... 4 8 表 3 - 6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 5 0 表 3 - 7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表 .................................................. 5 2 表 3 - 8 問 卷 內 容 效 度 專 家 名 單 一 覽 表 ................................................ 5 3 表 3 - 9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表 ..................................... 5 4 表 3 - 1 0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表 ................................................. 5 6 表 3 - 11 K M O 值 的 判 斷 準 則 ................................ .............................. 5 8 表 3 - 1 2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因 素 分 析 摘 要 表 ................................. 5 9 表 3 - 1 3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因 素 分 析 摘 要 表 ............................................... 6 1 表 3 - 1 4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正 式 問 卷 之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6 2 表 3 - 1 5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正 式 問 卷 之 信 度 分 析 摘 要 表 ............................. 6 3 表 4 - 1 填 答 者 背 景 變 項 分 析 摘 要 表 .................................................... 6 6 表 4-2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各 題 之 得 分 情 形 摘 要 表 ....................................................................................................... 6 9 IX.

(12) 表 4-3 不 同 性 別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7 2 表 4-4 不 同 性 別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7 3 表 4-5 不 同 年 級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7 4 表 4-6 不 同 家 庭 子 女 數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7 5 表 4-7 不 同 家 庭 組 織 型 態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 ................................ ..... 7 6 表 4-8 不 同 家 庭 組 織 型 態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7 6 表 4-9 不 同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7 8 表 4-10 不 同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7 9 表 4 - 11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彙 整 表 ....................................................................................................... 8 0 表 4 - 1 2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各 題 之 得 分 情 形 摘 要 表 ........ 8 3 表 4-13 不 同 性 別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8 6 表 4-14 不 同 性 別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8 6. X.

(13) 表 4-15 不 同 年 級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8 7 表 4-16 不 同 年 級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8 8 表 4-17 不 同 家 庭 子 女 數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8 9 表 4-18 不 同 家 庭 組 織 型 態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9 0 表 4-19 不 同 家 庭 組 織 型 態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9 0 表 4-20 不 同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在 整 體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之 差 異 分 析 表 ............................................................................. 9 2 表 4-21 不 同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9 2 表 4 - 2 2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彙 整 表 ............ 9 3 表 4-23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與 親 子 互 動 之 相 關 係 數 摘 要 表 ............................................................................. 9 6. XI.

(14) 圖次 圖 3 - 1 研 究 架 構 ................................................................................ 4 0 圖 3 - 2 研 究 流 程 ................................................................................ 4 1.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 動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差異 情形,再探討兩變相之相關,進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全 章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 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第五節為研究限制,第六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 年 來,國 人 的 生 活 型 態 改 變,人 們 逐 漸 重 視 生 活 品 質 與 休 閒 活 動 。 政 府 自 2001 年 實 施 周 休 二 日 , 國 人 自 由 時 間 增 多 。 2003 年 1 月 3 日 立 法 院 三 讀 通 過「 家 庭 教 育 法 」, 其 中 特 別 強 調 休 閒 生 活 的 規 劃 與 學 習 , 是 提 升 家 庭 品 質 的 重 要 途 徑,透 過 家 庭 休 閒 參 與 活 動,可 以 增 加 互 動 機 會 , 進 而 增 進 彼 此 關 係 的 緊 密 , 使 親 子 依 附 因 而 提 升( 周 芬 芬 , 2 00 5 )。 教 育 部 體 育 署 自 2012 年 以 來,結 合 運 動 休 閒、觀 光 旅 遊、在 地 特 色 及 生 態 教 育 等 元 素 , 辦 理「 優 質 運 動 遊 程 」, 以 培 養 國 民 持 續 參 與 及 養 成 運 動 習 慣 ( 教 育 部 體 育 署 , 20 1 5 )。 教 育 部 於 2 0 11 年 啟 動 家 庭 休 閒 教 育 第 一 個 計 畫 :「 快 樂 週 末 5 2 健 康 家 庭 休 閒 楷 模 」徵 選 活 動( 林 双 鳳 , 2 0 15 )。 藉 以 鼓勵全家培養共同休閒興趣,養成健康的休閒習慣。除了越來越重視健 康與休閒需求以外,交通運輸便捷,使得旅運時間大幅縮短,也讓人提 高觀光旅遊願意。市面上休閒遊憩書籍眾多、網際網路也成為獲取休閒 娛 樂 資 訊 的 工 具 之 一,例 如 ﹕ 國 內 外 知 名 入 口 網 站 的 連 結 、部 落 客 的 旅 遊 經 驗 分 享、交 通 部 觀 光 局 推 動「 臺 灣 觀 光 年 曆 ( 」 交 通 部 觀 光 局,2 01 7 ) 1.

(16) 蒐集了臺灣各地特色活動,提供民眾不同主題的旅遊行程。 F e rgu s (2 0 00 ) 認 為 童 年 時 期 參 加 休 閒 活 動 具 有 : 增 加 體 適 能、自 尊 心 的建立、以及與別人相處的能力與群體合作配合的能力等三方面的益處 ( 引 自 林 文 俊 , 2 0 0 9 )。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的 參 與 量 越 多 , 其 家 庭 生 活 滿 意 度 越 高 ( 傅 元 幟 、 林 晏 州 , 2004) 。 然 而 , 由 於 升 學 主 義 , 休 閒 活 動 變 成 遙 不 可 及 , 父 母 受 「 勤 有 功 , 嬉 無 益 」、「 業 精 於 勤 而 荒 於 嬉 」 等 傳 統 觀 念的影響,學童必須要勤奮讀書,休閒的時間逐漸被取代與剝奪。許多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能夠贏在起跑點,認為學業第一, 成績至上,在子女課後或假日時,將孩子送去補習班或才藝班學習。根 據 衛 生 福 利 部 2 0 1 4 年「 兒 童 及 少 年 生 活 狀 況 調 查 報 告 」的 結 果 顯 示,6 ~ 11 歲 兒 童 每 天 平 均 參 與 休 閒 活 動 時 數 未 滿 2 小 時 者 占 60.7%; 看 電 視 、 球 類 活 動 及 騎 腳 踏 車 是 6 ~ 11 歲 兒 童 最 常 參 與 之 三 項 休 閒 活 動 ( 衛 生 福 利 部 , 2015) 。 因 此 , 研 究 者 想 了 解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與之現況,探討學童在放學後及假日期間,父母是否會安排家庭休閒 活動,而又從事何種家庭休閒活動,為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李 玟 儀( 2 0 0 3 )認 為 流 暢 且 正 向 的 親 子 互 動,伴 隨 良 好 的 親 子 關 係 。 社 會 型 態 的 變 遷 及 家 庭 人 口 結 構 的 改 變,家 長 越 來 越 重 視 對 子 女 的 教 育, 也 重 視 親 子 活 動。有 些 家 長 在 下 班 之 後 會 抽 空,把 時 間 給 予 家 人 跟 小 孩 , 在餐桌上或睡前的交談,分享彼此一天的生活趣事或煩惱;利用周休二 日 或 寒 暑 假 和 孩 子 從 事 旅 遊 或 是 培 養 共 同 休 閒 娛 樂,不 僅 調 劑 工 作 壓 力, 親子關係也更融洽。有些雙薪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孩子放學了,但家 長還未下班,因此將子女送去安親課輔班,長時間的疏離讓親子關係變 得冷淡。有些父母被工作、生活逼得心煩意亂、脾氣暴躁時,有時會將 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造成親子關係緊繃甚至對立並發生衝突。此 2.

(17) 外 , 科 技 進 步 , 3C 產 品 的 發 達 , 讓 親 子 間 的 距 離 更 加 遙 遠 。 有 許 多 人 回 到家後仍緊盯螢幕不放,把時間花費在電視、電腦、平板和手機上,減 少親子相處的時光,缺乏時間溝通也讓家庭喪失該有的教育功能。盧妍 伶 與 呂 朝 賢 ( 2014) 認 為 家 長 陪 伴 可 增 加 親 子 間 互 動 , 互 動 增 加 時 , 彼 此 容 易 產 生 親 密 感,使 生 活 滿 意 度 提 高。父 母 的 陪 伴 是 最 好 的 親 子 教 育 , 親密的感情需要花時間經營,然而部分家長卻疏忽了關心孩子、與孩子 互動,因此,研究者欲藉由本研究了解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 之現況,探討是否有改善之處,讓親子關係更和諧,此乃促使研究者進 行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Is o - A ho l a ( 19 8 0 ) 提 出 休 閒 觀 點,主 張 家 庭 休 閒 的 參 與 影 響 親 子 之 間 的 互 動 關 係,實 際 幫 助 家 庭 功 能 的 提 升( 引 自 蕭 有 秀,2 0 17 ) 。K el l y ( 1 9 96 ) 在 探 討 休 閒 社 會 化 時 指 出,成 人 目 前 所 從 事 的 休 閒 活 動,有 49% 是 由 兒 童 時 期 就 已 經 開 始 的 ( 引 自 林 啟 榮 , 20 0 9 ) 。 因 此 , 父 母 在 子 女 於 兒 童 時期就開始建立其良好的休閒習慣,對親子關係以及孩子日後的影響非 常大。與家人一起從事休閒活動能培養親子關係,加強溝通聯繫、增加 互動的機會,親子間的情感也就更加緊密。家庭休閒活動是培養親子關 係,促進親子互動的媒介,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也會影響親子互動 的機會。因此,研究者欲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 及親子互動之關係,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最後,希望藉由本研究呈現當前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 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情形,使家長、學校及相關教育單位在規劃親子活 動、休閒教育課程時有所依據,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並充分發揮休閒教 育之功效,此乃本研究動機之四。.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擬達成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 差異。 三、瞭解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之現況。 四、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親子互動之差異。 五、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相關 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擬研究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差異 情形為何? 三、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互動之現況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親子互動之差異情形為 何? 五、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是否有相關?. 4.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 動之現況,並分析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相關情形。針對上述 研 究 目 的,本 節 主 要 就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範 圍 進 行 闡 述,主 要 針 對 研 究 對 象 、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進行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 研 究 以 106 學 年 度 高 雄 市 38 個 行 政 區 內 之 246 所 國 民 小 學 高 年 級 學童為母群體。. 二、研究內容 以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為研究 範圍。其中包含: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庭子女數、家庭組織 型 態 、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社 交 活 動 性 、 技 藝 性 、 知 識 文化性、運動體能性、戶外遊憩性、視聽娛樂性)與親子互動(相互信 任 、 友 誼 性 交 往 、 情 感 交 流 、 獨 立 性 )。.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透過問卷蒐集高雄市國民小 學高年級學童之個人背景變項、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等方面的 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5.

(2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 動之現況,並分析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相關情形。本節就研 究限制進行闡述,主要針對研究對象、研究變項與研究方法進行說明。. 一、研究對象 因 人 力 、 時 間 、 經 費 上 的 限 制 , 本 研 究 僅 以 106 學 年 度 高 雄 市 立 國 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為母群體。因此,無法將研究結果推論到其他地區之 學童。. 二、研究變項 影響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的個人背 景 因 素 眾 多,本 研 究 之 學 童 的 背 景 變 項 僅 限 於 性 別、年 級、家 庭 子 女 數 、 家庭組織型態、家庭社經地位,其他相關變項因素未納入,因此,進行 研究推論時會有所限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對問卷內 容的論述詮釋,可能受到其個人認知或當下情緒或主觀判斷等因素的影 響,導致無法真實呈現實際情況之填答,使問卷測量結果產生誤差。因 此,僅假設所有受試者不受其他外在因素干擾,均能依據自身真實現況 並據實以答。. 6.

(21) 第六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專有名詞有「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 動」 。茲 根 據 文 獻 將 本 研 究 中 所 探 討 的 重 要 相 關 名 詞,給 予 概 念 性 的 定 義 如下述之:. 一、家庭休閒活動參與 H ol m a n a nd Ep p e rs on ( 19 8 4 ) 認 為 家 庭 休 閒 是 指 全 家 人 或 多 數 人 共 同參與的休閒活動。本研究中所指的「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係指高雄市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放學後或不用上課的自由時間內,與父親、母親或是 主要照顧者一起從事能讓身心健康、愉快滿足的休閒活動。以研究者編 修之「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來衡量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 參與情形。本量表以主觀分類法將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類型分為六類: 「 社 交 活 動 性 」、「 技 藝 性 」、「 知 識 文 化 性 」、「 運 動 體 能 性 」、「 戶 外 遊 憩 性 」 及 「 視 聽 娛 樂 性 」。 採 用 Li k e r t 式 的 五 點 量 表 方 式 作 答 , 得 分 愈 高 者,表示受試者在此項休閒活動中參與頻率愈高;得分愈低,則參與頻 率愈低。. 二、親子互動 G on gl a a nd T ho m p s on ( 19 8 7 ) 提 出 親 子 互 動 包 含 「 身 體 互 動 」, 意 指 親 子 間 溝 通、接 觸 的 程 度,此 即「 互 動 的 頻 率 」 ;另 一 個 則 是「 心 理 互 動 」, 意 指 親 子 間 所 形 成 的 溫 暖 、 親 密 與 認 同 感 , 此 即「 互 動 的 內 容 」 (引自羅 品 欣,2 0 12 ) 。本 研 究 所 指 的 親 子 互 動 是 指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在 日 常 生活中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相處的互動情形且為 動態的歷程。以 7.

(22) 研 究 者 編 修 之「 親 子 互 動 量 表 」來 衡 量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的 親 子 互 動 情 形 。 本 量 表 將 親 子 互 動 內 涵 構 念 分 為 四 層 面:「 相 互 信 任 」、「 友 誼 性 交 往 」、 「 情 感 交 流 」 、 「 獨 立 性 」 。 採 用 Li k e rt 式 的 五 點 量 表 方 式 作 答 , 得 分愈高表示親子互動程度愈高,得分愈低表示親子互動程度愈低。. 三、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是依照家長的教育程度與職業類別,分為「低社經地 位 」 、 「 中 社 經 地 位 」 與 「 高 社 經 地 位 」 三 種 類 型 。 採 林 生 傳 ( 2005) 參 照 A . B . H ol l i n gsh e a d 所 設 計 之 「 兩 因 素 的 社 會 地 位 指 數 」 ( T w o F a c t o r I nd e x o f S o c i a l P os i t i o n ) 區 分 法 , 以 呈 現 社 經 地 位 。 此 法 將 量 表 分為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等級兩部分,再各分為五個等級計算。以父 母 兩 人 教 育 程 度 和 職 業 等 級 較 高 者 為 代 表 , 教 育 程 度 乘 以 4, 職 業 等 級 乘 以 7, 兩 者 加 權 所 得 之 和 , 即 為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之 指 數 , 指 數 愈 高 , 代 表家庭社經地位愈高。.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 之關係,蒐集國內外相關之文獻,以作為本研究理論之參考依據、問卷 編 纂 及 結 果 分 析 之 基 礎。本 章 共 分 為 三 節,第 一 節 為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 第二節為親子互動;第三節為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及親子互動之相關研 究。. 第一節 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探討 本節目的在探討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涵義、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分 類與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涵義 H ol m a n a nd Ep p e rs on ( 19 8 4 ) 認 為 家 庭 休 閒 是 指 全 家 人 或 多 數 人 共 同 參 與 的 休 閒 活 動 。 S h a w (1 9 97 ) 認 為 家 庭 休 閒 是 指 父 母 與 孩 子 一 起 度 過 自 由 時 間 或 從 事 遊 憩 活 動 ( 引 自 黃 珮 綺 , 2 0 0 8 )。 而 K el l y ( 1 9 7 8 ) 則 認 為 應 以 結 合 ( a s s o ci a t i on ) 和 傾 向 ( o ri e nt a t i on ) 兩 個 方 向 來 定 義 家 庭 休 閒 才 較 完 整。 「 結 合 」是 指 和 家 人 一 起 從 事 的 休 閒 活 動 稱 之 為 家 庭 休 閒; 「傾向」則是家庭休閒活動包含角色的整合,對參與者的意義也發生改 變 ( 引 自 郭 榮 文 , 2 00 3 )。 K e l l y ( 1 9 9 0 ) 亦 認 為 , 家 庭 與 休 閒 是 不 可 分 離 的,家庭提供休閒學習、休閒價值社會化的第一個環境,也提供休閒同 伴 和 休 閒 場 所 ( 引 自 顏 妙 桂 , 2 0 0 7 )。. 9.

(24) 國內也有諸多研究者對於家庭休閒活動下定義,大都是以家庭成員 和家人共同參與為主體。茲將國內研究者對家庭休閒活動之定義整理於 表 2-1 所 示 :. 表 2-1 家庭休閒之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家庭休閒的定義. 王建文 ( 2 00 7 ). 學童在放學後或假日時,除生理需要與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 例行事務外,與家人共同進行的休閒活動。. 江德怡 ( 2 00 7 ). 學童在放學後及其餘不用上才藝課、課後輔導的時候,在自 己能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裡,自由地單獨從事自己想做的, 或 與 家 人 共 同 參 與,能 使 身 心 快 樂 滿 足 的 靜 態 或 動 態 的 活 動。 家庭成員二人以上所參與的休閒活動,包括您與配偶、父親 帶孩子、母親帶孩子或全家,若純屬於家長個人的休閒活動 則不列入家庭休閒活動內。. 柯福財 ( 2 00 7 ) 秦仙津 ( 2 00 8 ). 家人依據所處的環境,藉由適當的角色分工,共同從事愉悅 的家庭活動,促使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以達到整體家 庭生活滿意。參與進行的休閒活動。. 康益壽 ( 2 00 8 ). 學童在放學後或假日時,除了生理需要及維持日常生活所需 之例行事務外,與家人共同. 陳秋如 ( 2 00 8 ). 學童在放學後,除了生理需要及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例行事 物外,與家人共同參與,能使身心快樂滿足的休閒活動。. 黃珮綺 ( 2 00 8 ). 學童在放學後、工作與責任之餘的自由時間,以比較不費心 力之狀況進行自己想要進行的事,或與家人共同參與,以鬆 弛身心之意涵。. 邱淑清 ( 2 00 9 ). 學童在放學後或假日時,不用上其他課程如才藝課、課後輔 導,除了生理需要及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例行事物外,與家 人一同進行之休閒活動。 在課餘時間,與父親、母親或是家中長輩共同參與進行的靜 態及動態之休閒活動。. 張雅雯 ( 2 0 11 ) 龔靖婷 ( 2 0 11 ). 家人在自由時間裡依據所處的環境不同,藉由適當的角色分 工,共同從事愉悅的家庭活動,促使個人身心健康,達成自 我實現,促進家庭和諧,最後提升整體家庭生活滿意。 10. (續 下 頁 ).

(25) 研究者 (年份). 家庭休閒的定義. 林瑩昭、 戴怡靜 ( 2 01 2 ) 陳秀鳳 ( 2 01 2 ). 自己及家人均能運用的自由時間內,共同參與且能使身心感 到愉悅滿足的休閒活動。. 李怡靚 ( 2 01 3 ). 學童在放學後,除了生理需要及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例行事 物外,與家人共同參與能使身心快樂滿足的活動。. 施錦蓉 ( 2 01 3 ). 在不用上課的日子裡或放學後的自由時間中,與父母親或其 他 家 庭 成 員 一 起 去 從 事 具 有 鬆 弛、娛 樂,可 讓 身 心 達 到 休 養 、 恢復及具自我發展功能的活動。. 汪慧玲、 沈佳生 ( 2 01 4 ) 黃汝惠 ( 2 01 4 ). 家 人 共 同 從 事 的 活 動,增 加 成 員 間 的 互 動 與 交 流,在 活 動 中 , 增加交談的機會,也可促進家人增加家庭凝聚力,提升家庭 整體功能。 學童在放學後及其餘不用上才藝課、課後輔導的時候,在自 己能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裡,個人自由地單獨從事自己想做 的,或與家人共同參與,能使身心快樂滿足的靜態或動態的 活動。. 林双鳳 ( 2 01 5 ). 學童在放學後,除了生理需要及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之例行事 物外,在自己能自由運用的時間裡,與家人一同參與,能使 身心快樂滿足的休閒活動。 有規劃性且活動場域非在家中的活動,不論是親子休閒活動 類型、家庭旅遊等須與家人共同參與之活動。. 李穎 ( 2 01 7 ). 學童在放學後或假日時,除生理需要與維持家庭休閒活動指 家庭成員一起參與的休閒活動,包括夫婦、親子(爸爸或媽 媽 和 子 女 )、 祖 孫 或 全 家 共 同 參 與 的 休 閒 活 動 。. 備註:依年代排列。. 綜觀上述,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多數是指在自由時間裡,家人共同參 與 能 使 身 心 快 樂 滿 足 的 休 閒 活 動。本 研 究 中 所 指 的「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 係指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放學後或不用上課的自由時間內,與父親、母親 或是主要照顧者一起從事能讓身心健康、愉快滿足的休閒活動。. 11.

(26) 二、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 由 於 休 閒 活 動 相 當 廣 泛,且 會 隨 著 時 間、空 間 的 改 變 而 有 所 不 同,因 此現今研究者都依據不同的標準與活動屬性加以組合,整理歸類後提出 許多種分類的方式,目前研究者用來將休閒種類進行分類的方法大致有 三 種 取 向 , 分 別 是 : 研 究 者 主 觀 分 類 法 (S u bj e c t A n a l ys i s )、 因 素 分 析 法 ( F a c t o r A n a l ys i s ) 和 多 元 尺 度 評 定 法 (M ul t i di m en si o n al S c a l i n g , 簡 稱 M D S ) 。 以 下 分 別 解 釋 三 種 分 類 法 的 依 據 ( 張 翠 珠 , 2 0 0 1 ):. (一 )主 觀 分 類 法 依 研 究 者 對 休 閒 活 動 的 主 觀 觀 點 來 區 分,或 依 休 閒 的 特 性、休 閒 的目的(鬆馳、娛樂、發展等)或功能來做歸類,這也是常用的分 類法。. (二 )因 素 分 析 法 利 用 電 腦 統 計 方 式,依 照 受 測 者 對 休 閒 活 動 的 興 趣 及 參 與 程 度 , 將各種休閒活動做分類。. (三 )多 元 尺 度 評 定 法 研究者將休閒活動兩兩配對,形成多組對比的休閒動,由受試 者依據自己的知覺加以評定,然後分出其因素類型。 研究者最常利用主觀法和因素分析法做相關之研究,筆者將近年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分 類 表 整 理 如 表 2-2 所 示 :. 12.

(27) 表 2-2 家庭休閒活動之類型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王建文 ( 2 00 7 ). 分類方法. 家庭休閒活動之類型. 主觀分類法. 社交性休閒、體育性休閒、知識藝文性休 閒、康樂性休閒和戶外遊憩性休閒。. 江德怡 ( 2 00 7 ). 因素分析法. 林美秀 ( 2 00 7 ). 主觀分類法. 體能性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社交 性休閒活動、消遣性休閒活動、遊憩性休 閒活動。 社交性、運動性、消遣性、技藝性、藝文 性、戶外遊憩性。. 柯福財 ( 2 00 7 ). 主觀分類法. 體育運動類、社交類、藝術文化類、戶外 活動類、知識類及休閒逸娛樂類。. 黃珮綺 ( 2 00 8 ). 因素分析法. 運動及技藝型、知識文化型、戶外遊憩 型、型、社交型、娛樂型. 陳嘉惠 ( 2 00 8 ). 戶外遊憩型、運動體育型、藝文知識型、 感官娛樂型、社交服務型。. 康益壽 ( 2 00 8 ). 因素分析法. 戶外遊憩型、運動及技藝型、娛樂型、社 交型、知識文化型。. 陳秋如 ( 2 00 8 ). 因素分析法. 邱淑清 ( 2 00 9 ). 主觀分類法. 社交活動類、知識藝術類、技藝交誼類、 文化學習類、運動消遣類、戶外遊憩類及 視聽欣賞類。 運動技藝、知識文化、戶外遊憩、社交活 動和娛樂消遣。. 藍清淵 ( 2 00 9 ). 體能性、藝文性、社交性、遊憩性。. 張雅雯 ( 2 0 11 ). 因素分析法. 戶外遊憩型、運動技藝型、社交型、娛樂 型、知識文化型。. 林瑩昭、 戴怡靜 ( 2 01 2 ) 陳秀鳳 ( 2 01 2 ). 主觀分類法. 休憩性、社交性、戶外遊憩性、運動技藝 性、知識藝文性。. 主觀分類法. 戶外遊憩型、運動型、知識文化型、技藝 型、社交型、娛樂型。. 李怡靚 ( 2 01 3 ). 因素分析法. 社交活動類、知識藝術類、技藝交誼類、 文化學習類、運動消遣類、戶外遊憩類及 視聽欣賞類。 (續 下 頁 ) 13.

(28) 研究者 分類方法 (年份) 汪慧玲、沈 主觀分類法 佳 生( 2 01 4 ) 黃汝惠 ( 2 01 4 ). 因素分析法. 賴幸君 ( 2 01 4 ) 林双鳳 ( 2 01 5 ). 主觀分類法 主觀分類法. 家庭休閒活動之類型 體能性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社交 性休閒活動、消遣性休閒活動、遊憩性休 閒活動。 社交活動類、知識藝術類、技藝交誼類、 文化學習類、運動消遣類、戶外遊憩類及 視聽欣賞類。 戶 外 遊 憩 型、知 識 文 化 型、運 動 及 技 藝 型、 社交型、娛樂型。 消遣性休閒活動、戶外遊憩性休閒活動、 社交性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體能 性休閒活動。. 備註:依年代排列。. 綜上所述,三種分類法中多以主觀分類法和因素分析法較廣為研究 者 使 用。研 究 者 以 主 觀 分 類 法 將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類 型 分 為 六 類: 「社 交 活 動 性 」、「 技 藝 性 」、「 知 識 文 化 性 」、「 運 動 體 能 性 」、「 戶 外 遊 憩 性 」 及「 視 聽 娛 樂 性 」。 作 為 本 研 究 之「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量 表 」來 衡 量 國 小 高年級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參與情形。 各類型包含的內涵概念,如以下說明: 1 . 社 交 活 動 性 ﹕ 能 增 進 人 際 關 係、情 感 交 流 或 學 習 社 交 禮 儀 的 活 動 。 2.技 藝 性 ﹕ 講 究 技 巧 性 的 表 演 藝 術 或 手 藝 。 3.知 識 文 化 性 ﹕ 能 怡 情 養 性 、 增 加 知 識 的 活 動 。 4.運 動 體 能 性 ﹕ 可 以 活 動 身 體 、 從 事 和 運 動 有 關 的 體 能 活 動 。 5.戶 外 遊 憩 性 ﹕ 到 戶 外 、 郊 外 進 行 的 活 動 。 6.視 聽 娛 樂 性 ﹕ 影 音 媒 體 的 欣 賞 活 動 。. 14.

(29) 三、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實證研究 茲整理近年來國內對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相關研究與本研究相關之 背景變項研究,將之重點摘要如下﹕ 王 建 文 ( 2007) 在 國 小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參 與 與 親 子 依 附 關 係 之 研 究 中 發現:常從事的家庭休閒參與類型為社交類家庭休閒,最常參與的家庭 休 閒 項 目 則 以 看 電 視 為 最 多 。 不 同 性 別 的 國 小 學 童 在 「 社 交 類 」、「 知 識 藝 文 類 」 家 庭 休 閒 參 與 上 有 差 異 , 而 在 「 體 育 類 」、「 康 樂 類 」 與 「 戶 外 活動類」家庭休閒、家庭週平均休閒時數上皆無差異存在。 江 德 怡 ( 2007) 在 國 小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親 子 互 動 、 及 其 人 際 關 係之研究中發現: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差異大,參與度不高。各類休閒 活 動 , 以 「 消 遣 性 」 休 閒 活 動 頻 率 最 高 , 依 次 為 「 體 能 性 」、「 藝 文 性 」、 「 社 交 性 」、「 遊 憩 性 」 休 閒 活 動 的 頻 率 最 低 。 女 學 童 、 六 年 級 、 家 長 教 育程度較高、獨生子女、三代家庭的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的表現較佳。 柯 福 財 ( 2007) 在 高 雄 市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及 阻 礙 因 素 之 研 究 中 發 現: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方 面 以 家 庭 影 視、閱 讀 書 報 雜 誌、聽 音 樂 / 廣 播 、 聊天喝茶等項目,為主要參與項目。以「閒逸娛樂類」為最主要之參與 類型,偏重於靜態式或居家式的休閒活動,而在其餘家庭休閒活動類型 上,普遍上仍屬於偏低的情形。因社經地位及經濟收入的不同,在整體 家庭休閒活動的參與上有所不同。就參與類別而言,除了在性別方面在 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各類型未有顯著差異之外,其餘背景因素在家庭休閒 活動的參與各類別中,則有部份之顯著性差異。 黃 珮 綺 ( 2008) 在 高 雄 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家 庭 休 閒 阻 礙 與 親 子 互 動 關 係 之 研 究 中 發 現: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頻 率 為 中 等 程 度, 參與各類休閒活動最高的是看電視和電影,各類型休閒活動中以「社交 15.

(30) 型」活動頻率最高。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之「社交型」分層 面 高 於 五 年 級 學 童 。 國 小 女 童 在「 知 識 文 化 型 」」和「 戶 外 遊 憩 型 」家 庭 休閒活動的參與程度顯著高於國小男童。國小男童在「社交型」家庭休 閒活動的參與程度顯著高於國小女童。不同家庭類型的高雄縣國小高年 級 學 童 在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之「 社 交 型 」 、 「 娛 樂 型 」分 層 面 上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康 益 壽 ( 2008) 在 高 雄 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情 緒 調 整 與 親子關係之研究中發現:學童參與家庭休閒活動在中等略低程度。不同 性別、年級、家庭狀況及家庭社經地位的高年級學童之家庭休閒活動有 顯著差異。 陳 秋 如 ( 2008)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參 與 、 休 閒 滿 意 度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中發現:童家庭休閒參與類型中,其參與頻率 最 高 的 前 三 項 為 :「 視 聽 欣 賞 類 」、「 社 交 活 動 類 」、「 運 動 消 遣 類 」。 就 活 動項目而言,學童參與頻率最高的前五項為:欣賞電視節目、欣賞影片 ( VC D ) 、 與 家 人 外 出 用 餐 、 球 類 運 動 及 逛 大 賣 場 等 。 不 同 性 別 、 家 庭 型 態及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家庭休閒參與分別有顯著差異。 陳 嘉 惠 ( 2008) 探 討 高 雄 縣 國 小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情 形 與 休 閒 態度之研究-以四、六年級為例。其研究發現:學童家庭休閒活動整體 參與之現況屬於中等程度。不同性別、年級、居住區域的學童在家庭休 閒活動整體參與上有顯著差異。 邱 淑 清 ( 2009) 在 國 小 高 年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與 幸 福 感 之 相 關 研究中發現:學童參與家庭休閒活動的頻率偏低。不同性別、家庭結構 的學童參與家庭休閒活動會有顯著差異。 藍 清 淵 ( 2009) 在 臺 北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與 生 活 適 應 關 係 之 研 究 中 發 現 :「 社 交 性 」最 受 高 年 級 學 童 重 視 。 不 同 性 別 、 父 親 教 16.

(31) 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均會影響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與適應情形。 沈 儷 如 ( 2010) 在 高 雄 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情 緒 調 整 與 人 際 關 係 之 研 究 中 發 現: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參 與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不 盡 理 想。 學校位於鳳山或岡山區、女生、屬於中社經地位家庭者,其家庭休閒活 動參與程度較佳。 林 瑩 昭 與 戴 怡 靜 ( 20 1 2 ) 在 高 中 新 生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與 家 庭 氣 氛 相 關 因素之研究中發現:台南市高中新生家庭休閒活動參與度偏低。就讀高 中、女生、小家庭與三代同堂、家長教育程度較高之高中新生的家庭休 閒活動參度較佳。母親無業之高中新生的家庭休閒活動參度較佳。 林 慈 婷 ( 2012) 在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親 子 互 動 、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與 幸 福 感 之 研 究 中 發 現: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其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為 中 等 程 度。不 同 性 別 、 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 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無顯著差異。 陳 秀 鳳 ( 2012) 探 討 休 閒 教 育 融 入 課 程 教 學 對 國 小 學 童 休 閒 態 度 、 家庭休閒參與的影響。其研究發現:同性別的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差 異 不 大 , 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與 母 同 住 的 學 童 在 「 運 動 型 」、「 技 藝 型 」 等 休 閒參與平均值大於與雙親同住的學童,達顯著水準。學童因年齡,家庭 休閒參與受到父母休閒喜好的影響很大。與父同住、與母同住的學童或 與其他親人同住的學童,不會因家庭功能不健全而在家庭休閒參與比較 少。 邱 碧 怡 ( 2012) 在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休 閒 動 機 與 休 閒 阻 礙 之 研 究 中 發 現 : 就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頻 率 而 言 , 由 高 至 低 依 序 為 「 娛 樂 性 」、「 社 交 性 」、「 嗜 好 性 」及「 運 動 性 」。 不 同 學 習 階 段 學 生 參 與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的 程 度 是 有 差 異 的 。 不 同 性 別 的 學 生 在 「 運 動 性 」、「 嗜 好 性 」、「 社 交 性 」 等 17.

(32) 休閒活動達到顯著差異。家庭休閒活動在不同家庭經濟狀況和不同教育 程度家長之學生達顯著差異。 李 怡 靚 ( 2013) 在 高 雄 市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知 覺 父 母 共 親 職 、 家 庭 休 閒活動參與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中發現:學童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頻率屬 中等程度。不同性別、父母教育程度與父母職業背景的高年級學童,其 家休閒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 賴 幸 君 ( 2014) 在 屏 東 北 區 國 小 中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親 子 互動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中發現: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為中等程度。不 同性別、年級、居住地、家庭類型及家庭社經地位的屏東北區國小中高 年級學童,其家庭休閒活動均無顯著差異。家庭休閒活動以娛樂型活動 頻率最高。 曹 碧 如 ( 2014) 在 屏 東 縣 南 區 國 小 中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之 休 閒 價 值 與 親 子 互 動 關 係 之 研 究 中 發 現: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率 居 中 上。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頻 率 以 「 戶 外 遊 憩 型 」 活 動 最 高 ,「 運 動 」 及 「 技 藝 型 」 活 動最少。 黃 汝 惠 ( 2014) 在 雲 林 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和 親 子 溝通之相關研究中發現:學童參與家庭休閒活動現況屬於中度程度,其 中 以「 社 交 活 動 類 」參 與 程 度 最 高 ,「 技 藝 交 誼 類 」最 低 。 高 年 級 女 童 在 「 社 交 活 動 類 」、「 知 識 藝 術 類 」、「 技 藝 交 誼 類 」 休 閒 活 動 的 參 與 上 顯 著 高於男童;而男童在「運動消遣類」休閒活動的參與上顯著高於女童。 年級學童在「知識藝術類」休閒活動的參與上顯著高於六年級。不同家 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 18.

(33) 林 双 鳳 ( 2015) 探 討 國 小 學 童 家 庭 休 閒 參 與 及 親 子 依 附 關 係 之 研 究 - 以 雲 林 縣 為 例。其 研 究 發 現:國 小 學 童 最 常 從 事 消 遣 性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 不同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有差異性。 綜上所述,從國內研究調查中發現,學童參與家庭休閒活動是否會 因個人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僅就本研究所欲探討之背景變 項來進行相關文獻的整理,故將針對其性別、年級、家庭子女數、家庭 組織型態、家庭社經地位的差異來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 參與之情形,以作為本研究分析結果之參考。. (一)性別 家庭休閒活動參與是否會因不同性別有所差異在相關研究中經常被 討論。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上有達顯著 差 異 ( 王 建 文 , 2 0 07 ; 江 德 怡 , 2 0 0 7 ; 黃 珮 綺 , 2 0 0 8 ; 康 益 壽 , 2 0 0 8 ; 陳 嘉 惠 , 2 0 0 8; 陳 秋 如 , 2 0 08; 邱 淑 清 , 2 0 0 9; 藍 清 淵 , 2 0 0 9; 沈 儷 如 , 20 1 0; 林 瑩 昭 、 戴 怡 靜 , 2 0 1 2; 林 慈 婷 , 2 0 1 2; 邱 碧 怡 , 2 0 1 2; 李 怡 靚 , 20 1 3 ; 曹 碧 如 , 2 0 14 ; 黃 汝 惠 , 2 0 1 4 ; 林 双 鳳 , 2 0 15 )。 但也有研究指出,不同性別的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差異不大,未 達 顯 著 水 準 ( 陳 秀 鳳 , 2 0 12 ; 賴 幸 君 , 2 01 4 )。 根據以上相關文獻,可以發現:男童多以動態休閒活動較多,而女 童多以靜態性質為。不過近年來性別平權教育的實踐,不同性別在從事 家庭休閒活動上的差異可能會逐漸縮小。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高雄市國 小高年級學童,探討不同性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上是否有差異。. 19.

(34) (二)年級 在相關研究中,不同的年級是否影響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目前無 一致的說法。有些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童在家庭休閒活動參與有 顯 著 差 異( 江 德 怡,2 00 7;黃 珮 綺,2 0 0 8;康 益 壽,20 0 8;陳 嘉 惠,2 00 8 ; 邱 碧 怡 , 2 0 1 2 ; 黃 汝 惠 , 2 0 1 4 ; 林 双 鳳 , 2 0 15 ) 。 部分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年級因素對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差異性不 大 ( 林 慈 婷 , 2 0 1 2 ; 賴 幸 君 , 2 0 14 ) 。 陳 秋 如 ( 2 0 08 ) 研 究 指 出 ﹕ 不 同 年級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僅在「技藝交誼類」休閒參與上達到顯著差異, 而在其他類別未有顯著差異。 不同年級代表個體不同年齡的成熟表徵,受到身心發展的影響,進 而導致個體參與活動時會有差異的現象。此外,年級越高的學童自主能 力較高,但是課業壓力也較大或許會導致參與時間會變少。故本研究將 對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探討年級的不同是否為影響家庭休閒活動參 與之因素。. (三)家庭子女數 江 德 怡 ( 2007) 與 黃 汝 惠 ( 2014) 的 研 究 指 出 ﹕ 手 足 數 不 同 的 國 小 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的情形無顯著差異。 近年臺灣生育率逐漸降低,家庭中的子女數越來越少,獨生子女有 增加的趨勢。當家庭中子女數目較少時,父母能夠維持每個小孩被分配 的資源較多。因此本研究針對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探討家庭子女數 的不同是否為影響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因素。. (四)家庭組織型態 綜觀相關研究,不同的家庭組織型態對於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影響 大 ( 江 德 怡 , 2 0 0 7 ; 康 益 壽 , 2 0 08 ; 陳 秋 如 , 2 0 0 8 ; 邱 淑 清 , 2 0 0 9 ; 林 20.

(35) 瑩 昭 、 戴 怡 靜 , 2 0 1 2 ; 曹 碧 如 , 2 0 1 4 ; 黃 汝 惠 , 2 0 14 ) 。 黃 珮 綺 ( 2008) 研 究 結 果 ﹕ 不 同 家 庭 類 型 的 高 雄 縣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在 家 庭 休 閒 活 動 之 「 社 交 型 」、「 娛 樂 型 」 分 層 面 上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陳 秀 鳳 ( 2 0 12 ) 與 父 同 住 、 與 母 同 住 的 學 童 或 與 其 他 親 人 同 住 的 學 童 , 不 會 因家庭功能不健全而在家庭休閒參與比較少。 家庭是人類第一個社會化的場所,家庭的成員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因此家庭是其影響家庭休閒活動參與之重要因素,且究竟何種家庭組織 型態對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程度影響較大。故本研究認為,家庭組織型 態是否對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造成影響,有待進 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五)家庭社經地位 關於家庭休閒活動參與是否會因家庭社經地位不同有所差異,有許 多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認 為 有 顯 著 的 差 異 ( 江 德 怡 , 2007; 柯 福 財 , 2007; 康 益 壽 , 2 0 0 8 ; 陳 秋 如 , 2 0 08 ; 藍 清 淵 , 2 00 9 ; 沈 儷 如 , 20 1 0 ; 林 瑩 昭 、 戴 怡 靜 , 2 0 1 2; 林 慈 婷 , 2 01 2; 邱 碧 怡 , 2 0 1 2; 李 怡 靚 , 2 0 1 3; 曹 碧 如 , 20 1 4 ; 黃 汝 惠 , 2 0 14 ; 林 双 鳳 , 2 0 1 5 ) 。 而 賴 幸 君 ( 2 0 14 ) 的 研 究 結 果 則 認 為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不 同 的 屏 東 北 區 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在其家庭休閒活動無顯著差異。 家庭社經地位的差異常代表資源的有效運用與容易取得是有所不同 的。因此,學童在參與家庭休閒活動時,可能會因家庭的社經地位而受 到影響。大致上家庭社經地位高者,參與情形佳且活動種類變異性大。 故本研究認為,家庭社經地位是否對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有影響,有 再進一步予以研究之需要。. 21.

(36) 第二節 親子互動 本節首先闡述親子互動之定義和理論,再論述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 一、親子互動的定義 G on gl a a nd T ho m p s on ( 19 8 7 ) 提 出 親 子 互 動 包 含 「 身 體 互 動 」, 意 指 親 子 間 溝 通、接 觸 的 程 度,此 即「 互 動 的 頻 率 」 ;另 一 個 則 是「 心 理 互 動 」, 意 指 親 子 間 所 形 成 的 溫 暖 、 親 密 與 認 同 感 , 此 即「 互 動 的 內 容 」 (引自羅 品 欣 , 2 0 1 2 )。 B u c kl e y ( 1 9 6 7 ,1 9 68 ) 認 為 親 子 互 動 系 統 之 所 以 能 成 立 , 乃基於親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家庭成員彼此交互作用構成了行為型態、 角 色 和 價 值 觀 ( 引 自 蔡 春 美 、 翁 麗 芳 、 洪 福 財 , 2 0 11 )。 國內也有諸多研究者對親子互動下定義,茲將國內研究者對於親子 互 動 之 定 義 整 理 於 表 2-3 所 示 :. 表 2-3 親子互動之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黃麗娟 ( 2 00 7 ). 親子互動的定義 在 家 庭 生 活 相 處 中 父 母、子 女 彼 此 相 互 反 應 及 回 饋 的 循 環 歷程,包含心理情感與實質行為的接觸型態,在交互影響 的過程中累積關係並達到和諧的動態平衡。. 劉麗惠 ( 2 00 7 ). 父母與子女在親密、自主、心理感受與肢體動作上,四者 彼此交融的展現。. 王彩緞 ( 2 00 9 ). 親子互動關係是經由父母和學童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 種動態循環的關係,包括親子間傳遞情感、表達關愛、親 密、支持、認同感與相互信任等的心理的互動;彼此來往 接觸、肢體行為的身體互動以及溝通彼此的價值觀、分享 和交流的語言互動等三大層面。 22. (續 下 頁 ).

(37) 研究者 (年份) 簡晨羽 ( 2 00 9 ). 親子互動的定義 親 子 互 動 關 係 為 一 種 動 態 的 互 動 歷 程。親 子 互 動 關 係 係 設 定 在「 雙 向 互 動 」的 關 係 上,著 重 在 國 小 學 童 自 覺 和 父 母 親在家庭與日常生活中互動的情形。. 莊惠美 ( 2 01 0 ). 父母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彼此透過語言、肢體、手勢、 表情等符號的交流與回應所構成的互動歷程。. 胡貴月 ( 2 01 2 ) 馮淑惠 ( 2 01 2 ). 親子間心理的交互作用,以及溝通、分享及信任。. 藍中英 ( 2 01 2 ). 家 庭 中 雙 親 與 子 女 互 動 的 動 態 系 統 與 歷 程,即 父 母 與 子 女 同 時 回 應 行 為 的 循 環 累 積 關 係,因 此 是 雙 向 互 動 的 關 係 而 非單方面的施予或接受。. 楊小梅 ( 2 01 4 ). 親子在家庭互動過程中,在生理需求、情感交流、社交互 動、物質滿足等之內涵以及親子間的感受。. 廖軒甄 ( 2 01 4 ). 親 子 互 動 就 是 家 長 與 孩 子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動 態 歷 程,有 有 形的相處,也有無形的心靈互動交流,彼此間相互影響的 關係。. 許有君 ( 2 01 5 ). 為父母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相處、溝通的親密程度, 包含實際的身體互動及心理感受。. 李欣怡 ( 2 01 5 ). 親子互動關係所包含的層面廣泛,身體與心理層面都包 含,也是父母與子女相互影響的結果,而非單方面只考慮 父母因素,是一種動態的關係。不再只是狹義的父母與子 女的關係,而是主要照顧者與孩子間互相影響的關係。. 高婉菁 ( 2 01 6 ). 親子互動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互動模式,涉及生理、 心理,以及語言層面。. 李穎 ( 2 01 7 ). 家 人 之 間 相 互 影 響 的 關 係,在 兩 者 交 互 作 用 下 產 生 的 心 理 及生理之互動。. 林佳一 ( 2 01 7 ). 由 父 母 與 子 女 之 間 的 日 常 交 流 互 動 所 構 成,包 含 了 心 理 層 面 的 內 在 感 受 與 具 體 行 為 的 互 動 所 構 成,是 父 母 與 子 女 之 間的一種情感相互取予關系。. 親子互動關係是父母與子女雙方在親子關係中相互影響 與牽動,而非由單方主導整個關係,這段親子互動關係 也影響著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與情緒發展。. 備註:依年代排列。. 23.

(38) 綜上所述,大多數研究者認為親子互動是指父母與子女間互動的情 況,是雙向互動的關係且彼此間相互影響。本研究所指的親子互動是指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相處的互動情 形且為動態的歷程。. 二、親子互動的理論 ( 一 ) 佛 洛 依 德 (Freud) 的 精 神 分 析 論 (Psychoanalysis theory) 奧 地 利 精 神 醫 學 家 佛 洛 伊 德 ( S i gm u n d F r e u d , 1 85 6 ~1 9 39 ) 的 理 論 強 調童年早期對兒童發展的巨大推動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舉 足輕重的角色。每一階段均有不同的親子互動關係,在親子互動中,父 母 的 教 養 態 度 會 影 響 子 女 日 後 的 人 格 的 發 展( 吳 美 鳳 , 2 00 8 )。 佛 洛 伊 德 將 人 格 發 展 分 為 五 個 階 段 ( 蘇 建 文 , 19 9 8 ) : 1 . 口 腔 期 ( T h e o r al s t a g e ) 出生至一歲,嬰兒性本能是透過吸吮、咬、嚼及吞嚥等活動來獲得 滿 足。母 親 對 於 嬰 兒 的 口 腔 活 動 的 限 制 程 度,會 影 響 其 未 來 的 人 格 發 展 , 可能顯現出開放、樂觀或退縮、悲觀的不同性格。 2 . 肛 門 期 ( T h e a n a l s ta g e ) 一至三歲,此時期的孩子性本能的滿足由口腔區域轉向肛門區域, 排除糞便的活動成為性本能滿足的重要方法。母親在大小便訓練時所製 造的情緒氣氛對於未來人格的發展影響甚鉅。. 24.

(39) 3 . 性 器 期 ( T h e p h a l l i c s ta g e ) 三至六歲,此時期的兒童常以撫摸性器官以獲得快感,戀母或戀父 情 結 ( O e di p us c om pl ex o r E l e ct r a c om pl ex ) 亦 在 這 時 期 發 生 。 藉 由 戀 親 而學習性別角色認同與扮演,如果學習得宜則人格便能順利發展。 4.潛 伏 期 (The latency stage) 六至十二歲的兒童,性本能暫時安靜而不活躍,轉向學校的課業與 遊戲當中,此時兒童對於性別非常敏感,是同性相吸的階段 5 . 異 性 期 ( T h e g e n i t al s t a g e ) 十二歲之後,隨著青春期來臨,性本能復甦,性器官再度變成身體 的敏感區域,青少年男女開始以異性為愛慕對象。 從前述不同發展的階段可知,兒童的早期經驗會影響個體長大成人 後 的 人 格 發 展 與 特 質,而 早 期 經 驗 通 常 會 與 家 人( 父 母 親 )互 動 有 相 關 , 因此,親子間的互動,扮演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主要因素(王姮捷, 20 1 4 ) 。. ( 二 ) 維 高 斯 基 (Vygots ky) 的 社 會 認 知 發 展 理 論 (Sociocultural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俄 國 心 理 學 家 維 高 斯 基 ( Le v S . Vygo t sk y, 1 89 6 ~1 9 34 ) 提 出「 最 近 發 展 區 」 ( z o n e o f p r ox i m a l d e v el o p m e nt ) , 是 指 兒 童 實 際 認 知 發 展 水 準 到 他 可 能 認 知 發 展 水 準 之 間 的 差 距 ( 張 春 興 , 2010) 。 在 最 近 發 展 區 下 , 別 人 所 給 予 兒 童 的 協 助 , 即 稱 為 鷹 架 (s c a ff o l d i n g) 。 維 高 斯 基 認 為 個 體 的 心 智 發 展,舉 凡 語 言、思 考、推 理 與 邏 輯,都 是 經 由 人 際 互 動 的 過 程 , 產 生 了 內 化 的 認 知 發 展( 柴 蘭 芬 、 林 志 哲 、 林 淑 敏 , 2 0 0 6 )。 父 母 可 透 過 日常的互動方式,在孩子成長與學習過程中,搭起鷹架的學習環境,讓 孩 子 獲 得 成 功 的 學 習 經 驗 ( 黃 珮 綺 , 20 0 8 )。 25.

(40) ( 三 ) 艾 瑞 克 森 (Erikson) 的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論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艾 瑞 克 森 ( E r i k H . E ri ks o n, 19 0 2 ~ 1 99 4 ) , 美 國 人 , 將 人 生 全 程 按 危 機性質的不同,分為八個時期。個體在不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 化解不同的危機。困境的化解與否,是個體以後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 根 據 理 論 「 勤 奮 對 自 卑 」 正 值 小 學 教 育 階 段 六 年 ( 張 春 興 , 2 0 10 ) 。 適 性的教育(包含家庭與學校教育)可以培養兒童適應能力以化解其面對 的危機。每一階段危機皆與家庭中的成員,如父母與子女、兄弟姊妹、 夫妻、祖孫…等互動人際關係的態度與行為有關(蔡春美、翁麗芳、洪 福 財,2 0 11 ) 。艾 瑞 克 森 的 心 理 社 會 發 展 階 段 分 期 與 重 點,如 表 2 - 4 所 示 :. 表 2-4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分期與重點 階段. 年齡 心理危機 階段. 重要 關係人. 發展重點. 社 會 支 持 : 母 親( 照 顧 者 )若 適 時 適 量 滿 母 親 或 足 嬰 兒 的 需 求,則 嬰 兒 會 對 母 親( 照 顧 者 ) 出 生 -1 信 任 /不 信 嬰兒期 母親代理 產生信任並以此為基礎擴展為對一般人 歲 任 人 的信任。 兒童 初期. 1-3 歲. 學 前 期 3-6 歲. 活潑主動/ 羞愧懷疑. 進 取 /愧 疚 罪惡. 就 學 期 6-12 歲 勤 勉 /自 卑. 父母. 建 立 獨 立 性:孩 子 脫 離 完 全 依 賴 大 人 的 階 段,想 獨立,但仍需大人的協助。此時 若 孩 子 失 敗 太 多、挫 折 太 大,則 會 產 生 羞 愧、懷疑的意識。. 家庭 成員. 自 我 照 顧 的 形 成:孩 子 對 環 境 充 滿 了 好 奇 和 探 索 慾 望,大 人 可 從 旁 注 意 孩 子 在 探 索 時 的 安 全,可 激 勵 孩 子 發 展 自 動 自 發、積 極進取的意識。. 學 會 與 文 化 有 關 的 技 藝:學 習 重 要 的 社 會 教 師 與 與 讀 寫 算 技 能,與 友 伴 在 學 習 及 遊 戲 中 學 習 競 爭 與 合 作,成 功 的 經 驗 增 加 兒 童 的 自 友伴 信心。 26. (續 下 頁 ).

(41) 階段. 年齡 心理危機 階段. 重要 關係人. 發展重點. 青春期. 界 定 自 我:青 少 年 需 面 臨 性 生 理 的 變 化 、 1 2 - 2 0 自 我 認 同 / 同 儕 與 自 我 觀 念 的 確 定 與 角 色 的 認 同。青 少 年 逐 歲 角色混亂 崇拜對象 漸不再依賴父母而與同伴建立親密的友 誼,從所歸屬的團體中去發現自己。. 成年期. 人 際 關 係 的 建 立:青 年 要 找 到 情 感 歸 屬 的 同 性 與 對 象,建 立 親 密 關 係,包 括 同 性 的 友 誼 , 20-40 親 密 /孤 立 歲 異性朋友 以及異性的關懷愛戀。. 中年期. 40-65 活 力 /頹 廢 歲. 照顧人:情感的歸屬落實在婚姻與家庭 家 人 與 後,開 始 擴 展 事 業,在 各 方 面 都 是 最 有 活 同事 力的階段。. 65 歲 以 晚年期 完 整 /絕 望 後. 自 我 實 現:前 七 個 階 段 正 面 的 發 展 高 於 負 同 胞 與 面 的 發 展,則 彙 集 融 合 而 成 為 成 熟 的 統 整 人類 人格,體認生命的意義。. 資 料 來 源 : 李 玉 珍 ( 2 00 7 )。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生 子 職 角 色 知 覺 與 親 子 關 係 之 研 究 ( 未 出 版 之 碩 士 論 文 )。( 頁 4 0 )。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 高 雄 市 。. ( 四 ) 班 杜 拉 (Bandura) 的 社 會 學 習 理 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班 杜 拉 ( A l b e rt B a n du r a , 1 92 5 ~ ), 美 國 人 , 為 社 會 學 習 論 的 創 始 人 , 他認為社會學習是由觀察學習與模仿產生的。觀察學習是指個體只以旁 觀者的身分,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即可獲得學習;模仿是指個體在觀 察學習時,向社會情境中的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家庭中的父 母 一 向 被 視 為 兒 童 模 仿 的 楷 模 人 物( 張 春 興 , 2 0 1 0 )。 班 杜 拉 的 社 會 學 習 理論說明了許多個體行為的發展現象,在於改善行為問題與良好習慣的 建立頗有助益。家庭是個人在一生發展時期的重要場所,在親子之間長 期的互動過程中,父母是子女重要的認同楷模,其思想、行為、態度都 可透過教養方式傳達給子女,且子女的行為深受其所知覺的父母行為所. 27.

(42) 影 響( 金 惠 梅 , 1 9 9 7 )。 因 此 , 父 母 提 供 良 好 示 範 與 正 確 行 為 模 式 , 將 可 提 供 子 女 觀 察 與 模 仿,產 生 正 向 的 行 為( 蔡 春 美、翁 麗 芳、洪 福 財,2 0 11 )。. ( 五 ) 包 爾 比 (Bowlby) 的 依 附 理 論 (Attachment theory ) 依 附 ( a t t a c hm e n t ) 意 指 人 際 間 在 情 感 上 甚 為 接 近 又 彼 此 依 附 的 情 形 ( 張 春 興 , 2 0 1 1 )。 英 國 精 神 病 學 家 包 爾 比 (J oh n B o w l b y, 1 9 07 ~ 1 99 0 ) 創 立依附理論,相互依附的個人不但經常表現互動的行為,而且更有尋求 親 近 對 方 的 傾 向 ( 蘇 建 文 , 1 9 9 8 )。 M a r y A i n s wo r t h ( 1 9 78 ) 根 據 嬰 兒 在 陌 生 情 境 測 驗 中 的 行 為 反 應 , 將 依 附 分 為 三 種 類 型 ( 林 双 鳳 , 2 0 15 ) ﹕ 1.安 全 依 附 型 此類型孩子經驗到的是照顧者能提供安全的基礎,使其自由探索環 境,加上其又會主動尋求照顧者之撫慰,最後能形成一個「值得被愛」 和「有能力」的自我價值觀。 2 . 不 安 全 -逃 避 依 附 型 此類型孩子早期經驗到的是自己的需求被拒絕,不能得到照顧者之 重 視 , 其 自 我 模 式 是「 孤 獨 」與「 不 被 需 要 」, 其 認 為 人 是 不 可 信 任 的 、 拒絕他的。 3 . 不 安 全 -矛 盾 依 附 型 此類型孩子經驗到的是照顧者的反應不一致,其自我模式是「不確 定 」與「 害 怕 」, 因 此 , 通 常 是 既 渴 望 與 照 顧 者 親 近 卻 又 表 現 出 生 氣 、 抗 拒等行為。 從依附關係的重要內涵中發現,照顧者在孩子的人生早期階段,扮 演重要角色,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及人際關係,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8.

(43) 三、親子互動之衡量構面 茲 整 理 近 年 來 國 內 對 親 子 互 動 之 衡 量 層 面 , 將 其 重 點 摘 要 如 表 2-5 所示: 表 2-5 親子互動之衡量層面 研究者 (年份) 江德怡 ( 2 00 7 ) 蔡慧華 ( 2 00 7 ) 王彩緞 ( 2 00 8 ) 黃珮綺 ( 2 00 8 ) 謝亞儒 ( 2 00 8 ) 杜利雅 ( 2 00 9 ) 莊惠美 ( 2 0 11 ) 胡貴月 ( 2 01 2 ) 馮淑惠 ( 2 01 2 ) 蔡淑琴 ( 2 01 2 ) 鍾麗儀 ( 2 01 2 ) 藍中英 ( 2 01 2 ) 陳春妙 ( 2 01 3 ) 王姮捷 ( 2 01 4 ). 衡量層面 心理互動、身體互動、語言互動。 心理親密度、互動頻率、權威管教。 心理互動、身體互動、語言互動。 相互信任、情感交流、友誼性交往、獨立性。 心理親密度、互動頻率、權威管教。 身體互動、父子心理互動。 心理親密度、互動頻率、權威管教。 心理互動、身體互動、語言互動。 依附感、信任與尊重、情感交流、管教與溝通。 被控制性、被控制排斥性、聯繫強度。 權威性、情感性。 相互信任、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獨立性。 親子互動關係以及父母教養態度。 心理互動、身體互動、語言互動。. (續 下 頁 ) 29.

(44) 研究者 (年份) 曹碧如 ( 2 01 4 ) 廖軒甄 ( 2 01 4 ) 賴幸君 ( 2 01 4 ) 李欣怡 ( 2 01 5 ) 許有君 ( 2 01 5 ) 李韶翊 ( 2 01 7 ) 林佳一 ( 2 01 7 ). 衡量層面 相互信任、獨立性。 情感交流、相互信任、友誼型交往、獨立。 相互信任、獨立性。 心理親密度、互動頻率、權威管教。 親子關係、親子溝通、父母參與。 開 明 關 懷 、 過 度 保 護 、 專 制 權 威 」、 忽 視 冷 漠 。 相互信任、情感交流、獨立、友誼交往。. 備註:依年代排列。. 綜觀研究者的衡量層面大多以心理親密度、互動頻率、權威管教三 層 面 抑 或 心 理 互 動、身 體 互 動、語 言 互 動 三 層 面 或 是 相 互 信 任、情 感 交 、 獨立、友誼交往四層面。本研究量表將親子互動內涵構念分為四層面: 「相互信任」、「友誼性交往」、「情感交流」、「獨立性」。 各層面包含的內涵概念,如以下說明: 1.相 互 信 任 : 父 母 親 信 任 子 女 在 外 的 行 為 表 現 、 並 能 接 納 子 女 的 意 見或詳細解釋不能答應的理由等;而子女亦信任父母, 遇到事情會告知父母並與其商量等。 2.友 誼 性 交 往 : 父 母 親 不 以 權 威 壓 迫 子 女 、 子 女 不 與 父 母 頂 嘴 、 參 與子女的活動、歡迎子女的朋友,親子間關係平等的 互動情形。 3.情 感 交 流:父 母 親 與 子 女 間 能 彼 此 交 談、分 享 心 情 感 受、子 女 努 力 實現父母的期望等情感上的互動與來往情形。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臺南區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基隆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雄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桃園區 萬能科技大學 屏東區 大仁科技大學 新竹區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內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2051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 徐維浩 蔡宜青 2052 書法-高年 級 臺中市霧峰區四德國民小學

 美國許多城市也有少數族裔的社區存在,如 黑人區、唐人街、義大利人區,這種少數族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文字說明: 愛護動物與狂犬病防疫宣導. 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