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領域中同儕關係的概念與測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動領域中同儕關係的概念與測量"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運動領域中同儕關係的概念與測量

吳修廷/臺中市立仁美國民小學 廖主民/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摘 要

在運動情境中,探討同儕關係所使用的概念、架構或測量,大都延續教育或發展心 理學的取向,是否能有效描述或解釋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值得我們的關切。本文即 希望透過分析同儕關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籲更多研究者關心同儕關係的議題之外,

並回顧與省思過去研究有關同儕關係的概念定義與測量之有效和適當性。試圖對未來研 究同儕關係提供參考方向,對建立探討同儕關係有效的基礎概念與測量方法有所貢獻。

關鍵詞:同儕接受、受歡迎、友誼

主要聯絡人:廖主民 330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Tel:03-3283201 轉 8634 E-mail:liaochumin@yahoo.com.tw

壹、前 言

社會因子是影響個體參與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重要他人是影響兒童 參與運動的主要因子 (Eccles, Wigfield, & Schiefele, 1998; Fredricks & Eccles, 2002)。在運動情境中的研究,大多是從父母、教練或體育老師等成人對兒童或 青少年運動參與的影響來探討,以同儕影響的角度來探討的研究非常少(參閱 Smith,2007; Weiss & Stuntz, 2004)。而在過去少量有關運動中同儕關係的探討所 使用的概念或架構,亦大都延續教育或發展心理學的觀點,是否能有效描述或 解釋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也值得關切。本文即希望透過探討運動中同儕關 係的概念與測量,提供未來有關運動領域中同儕關係研究的基礎。

貳、運動中同儕關係的重要性

人際發展的過程中,人經驗到的互動關係所產生的認知、情緒和行為,會 影響到人際關係的發展和適應,甚至會擴大影響到個體的心理和社會發展 (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尤其是尚未成熟的兒童及青少年的人際發

(2)

到了青少年的影響甚至取代父母的地位 (Horn, 2004; Moran & Weiss, 2006;

Weiss & Stuntz, 2004)。兒童及青少年與同儕的互動過程,具有促進社會技巧、

協助瞭解自我、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例如體驗到互惠與合作的經驗,學習協 商與妥協來維持友誼的社會技巧 (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

在眾多人際發展的環境中,運動領域也是重要的環境之一。提到運動,我 們通常想到的就是運動對健康的益處,以及運動帶來的樂趣,較少注意到運動 其實也提供了一個很特別的人際發展環境。特別之處包括,第一,運動本身的 型態就是互動的,像是球類競賽或遊戲幾乎都是二人以上的互動才能形成的(如 傳球、接發球、小組進攻和防守等);第二,即便是一個人的運動,如跑步、游 泳、騎腳踏車等,所有表現都是外顯且可立即被同儕觀察到的,不像其他領域

(如學業或藝術等)的表現不一定會被同儕覺察,因此運動有更多的人際互動 的機會。顯然,運動的情境在兒童及青少年的人際或社會技巧發展上提供了重 要的發展環境。過去已有少許的研究發現,兒童在運動過程經驗到的同儕互動 會影響他們的社會適應、社交能力、自我知覺和評價、情緒反應、成就和行為 (如 Brustad, Babkes, & Smith, 2001; 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 Smith, 1999)。顯然,要瞭解兒童或青少年參與運動的知覺、情緒、認知或行為,不可 忽略同儕角色的影響。

參、探討同儕關係的學理基礎

一、同儕的定義

若將同儕泛指「身份地位相等的人」,則同儕可能包括了年齡、階級或班級 相同的人。而大多數的研究者認為用年齡為主要指標來定義相等地位的人是較 恰當的(如陳鵬仁、卓俊伶,2005;張春興,1989;黃德祥,1994;Smith, 2007),

因為年齡相等的人通常階級是平等的或年級是相同的。不過Smith 則特別建議,

在運動領域中有影響力的同儕也可能是技能水準相似的人,而不應只以年齡為 指標來定義。基於此,欲探討運動領域中的同儕,基本上可將同儕定義為:「年 齡相同或接近,因某特定活動而聚在一起,產生互動且行為相近的個體」,例如:

年齡相近的玩伴、同班同學、校隊的隊友等。當然,個體也可能因為參與各種 不同活動而處於多個不同的同儕團體中。

(3)

二、探討同儕關係的理論

現今運動領域中有關同儕對兒童或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影響的研究並沒有完 整的概念模式,大多只是延續教育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對社會關係研究的取向 或採用其理論為研究依據,檢驗跨領域或情境的同儕關係 (如 Ullrich-French &

Smith, 2006, 2009; Weiss & Duncan, 1992; Weiss & Smith, 1999; Weiss, Smith, &

Theeboom, 1996)。雖然教育心理學或發展心理學所發展的社會關係理論不一定 切合運動情境,但是它們為運動情境的同儕關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描述 社會關係(包含父母及同儕關係等)的理論,包括了Sullivan 的理論 (Sullivan’s theory)、依附理論 (Attachment theory)、社會交換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另外,也有一些理論提到同儕關係是影響心理發展的關鍵因素,例如認知發展 論 (Cognitive-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 符 號 互 動 影 響 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s) 和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不過,這些 理論主要的重點不是社會關係的描述,因此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內。

Sullivan (1953) 是較早提出有關同儕關係發展理論的學者,他認為同儕關係 的發展可分為幾個時期。早期的兒童專注於與同儕分享活動和興趣,約到 7~9 歲的兒童中期是處於未成熟的時期 (juvenile period) ,這時期的兒童主要發展的 是知覺和獲得年齡相同的同儕接受。到了 10~14 歲的青少年早期稱為友誼時期 (chumships period),開始需要相同性別的友誼或親密的互動關係。而青少年晚期 則同時發展友誼和異性的浪漫 (romantic) 親密關係。Sullivan 認為,每個時期的 發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如 10~14 歲的友誼時期,提供兒童安全、幸福感、有價 值的感覺,有助於社會適應,能調節孤獨感,並對負向的家庭經驗有補償作用 (參 閱Weiss & Stuntz, 2004 的回顧)。另外,依附理論 (Ainsworth, 1967) 強調的則是 父母(或照顧者)和小孩的依附或關係的品質會影響兒童日後與同儕相處的友 誼形式和互動的能力。父母和小孩的依附品質越佳,小孩會越有效地探索環境 和學習,反之亦然。Schneider, Atkinson, 與 Tardif (2001) 針對 63 個研究所進行 的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即發現兒童和母親的依附安全感與同儕關係有小至 中等程度的正相關。而社會交換理論 (Thibaut & Kelley, 1959) 則是對於工作夥 伴、異性伴侶或朋友從最初、持續到分手人際關係的描述,強調個體對於相處 時的酬賞和代價的知覺,會影響到相互關係更親密或疏離。當個體知覺到與某 人互動的酬賞多於代價時,會傾向和此人更親近,反之亦然。這些早期的理論 延伸出後來的同儕關係概念,成為運動領域中探討同儕關係的基礎。

(4)

肆、同儕關係的概念與測量

一、同儕關係的概念

延續上述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現今研究者對於運動領域中同 儕 關 係 的 描 述 包 含 兩 個 主 要 的 概 念 , 分 別 是 受 歡 迎 (popularity) 和 友 誼 (friendship)(參閱 Gifford-Smith & Brownell, 2003; Smith, 2003; Smith, 2007; Weiss

& Stuntz, 2004 的回顧)。受歡迎指的是一個人被同儕喜歡或接受的程度,有些研 究者稱之為同儕接受 (peer acceptance)、社會接受 (social acceptance) 或同儕地 位 (peer status),但這些概念是相似的,一個人越受歡迎也代表他越被同儕或社 會接受,社會地位也越高。而友誼指的是一種親密、相互和配對的互動關係,

描述兩個個體之間特定和對等的特殊經驗 (Bukowski, Newcomb, & Hartup, 1996;

Weiss & Stuntz, 2004)。

在運動領域中,相較於關注受歡迎或同儕接受的研究,同儕友誼所受到的 重視有漸增的趨勢。這樣的發展反映了Sullivan (1953)、Weiss 與 Stuntz (2004) 所 強調的,要瞭解同儕關係必須同時考慮受歡迎和友誼的雙重影響。根據Sullivan 的主張,友誼的發展有助於社會適應及減少孤獨感,對於同儕接受較低所造成 的負面影響(如社會焦慮)會有補償作用。Hatup (1996) 也認為友誼能滿足兒童 的親密需求,能增進人際能力和敏感性,並促進兒童認知、社會發展和心理適 應,在塑造兒童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ukowski, Newcomb, 與 Hartup (1996) 即發現,正向的友誼經驗使同儕接受較低的人不會感到孤獨,似乎友誼對兒童 及青少年的心理適應可以發揮逆轉或產生保護的作用。顯然,探討同儕關係應 同時探討兩者共同影響的機制,才能瞭解同儕關係的全貌。

二、同儕關係的測量

在測量方面,有關受歡迎或同儕接受的測量大致可分為社會計量、自陳和 人際網絡三種方法。早期的研究大部分是使用社會計量的方法,社會計量又可 細分為同儕評量 (peer rating) 和同儕提名 (peer nomination) 兩種。同儕評量是 以一張列有全班同學名字的評分表,請兒童對每一位同學的喜惡程度給予評 量,所以每一位同學都會得到其他同儕的評量分數,獲得喜歡分數越多代表越 受歡迎,反之亦然。同儕提名又可分為正向和負向提名法,就是讓兒童寫出最 喜歡及最不喜歡的同學(又可細分限制或不限制提名人數),再根據全班正負向 提名結果進一步計算且區分成社會影響力 (social impact) 和社會喜愛 (social

(5)

preference) 兩種。正向和負向提名相加就是社會影響力的得分,分數越高代表 越受到同儕的注意;而正向減去負向提名就是社會喜愛的得分,分數越高表示 越受到同儕喜愛。Perry (1979) 首先以社會影響和社會喜愛兩個向度為基礎區分 成四種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分別是受歡迎、被拒絕、平易近人和被忽略四種,

之後Coie, Dodge, 與 Coppotelli (1982) 又多加了受爭議成為五種。社會計量是早 期運動領域中探討同儕關係最普遍的測量方式之一,劉昆輝(1999)所設計的 天馬式社交測量就是採用社會計量的概念所發展的。

測量受歡迎程度的第二種方法是自陳的測量方式,也是近年來運動領域中 最廣泛使用的 (如 Ullrich-French & Smith, 2006, 2009; Weiss & Duncan, 1992;

Smith, Balagure, & Duda, 2006)。這主要是採用 Harter (1985, 1999) 所編製的兒童 自我知覺量表 (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Children) 中測量社會接受的分量表,

共 6 題,測量的題項包含如擁有很多朋友或玩伴、受同儕歡迎等。這個量表的 內容沒有明顯區分受歡迎和友誼的成分,和探討同儕關係普遍採用的概念並不 符合。不過Hater 編製的兒童自我知覺量表原本就不是以同儕關係為基礎而發展 的,況且是否適用於測量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還有待更多評估,故採用此量 表來探討運動中的同儕關係應該要更謹慎。第三種測量受歡迎程度的方法是人 際網絡的測量,主要是利用有限制名額的同儕正負向提名法,描繪出社會關係 圖,亦稱「靶狀式社會關係圖」。因為此方法在測量及解釋上較為繁複,所以較 少研究使用,不過這種方法對於瞭解團體成員的互動有很大貢獻(如陳鵬仁、

卓俊伶,2005)。

在友誼的測量方面,現有的研究主要是以Weiss 及同儕的概念為基礎。Weiss 等人 (1996) 以質的研究方法(訪談)發展了包含 12 個正面及 4 個負面特徵的 運動友誼概念。接著Weiss 與 Smith (1999) 以此質性研究的發現為基礎,發展包 括6 個向度的「運動友誼品質量表」(Sport Friendship Quality Scale, SFQS),並在 2002 年進一步驗證 SFQS 具有可接受的穩定性及建構效度。在臺灣地區,徐瑞 玉與盧俊宏(2001)訪談國中女子足球校隊的選手,歸納出包含 9 項正面和 3 項負面的友誼知覺,比Weiss 等人的發現少了社會行為、共同事物嗜好和沒有衝 突等三個正面向度,以及難以接近一個負向向度。之後,徐瑞玉與盧俊宏(2002)

根據質性研究所得結果並參考Weiss 與 Smith 發展的 SFQS 的題項,編製中文版 的「運動友誼品質量表」,以國中運動代表隊男、女選手為對象,經由探索性因 素分析得到7 個因素構面。

雖然徐瑞玉與盧俊宏(2001,2002)的研究為臺灣地區的運動同儕關係的 研究提供了一個初步的測量工具,但是在概念的形成和量表的適用性上恐怕有

(6)

子校隊選手為對象(國中女子足球隊員),受限於發展階段、性別與運動型態(競 技運動),忽略了過去研究指出運動友誼存在著性別及發展上的差異 (Weiss &

Smith, 1999; Moran & Weiss, 2006)。雖然,徐瑞玉與盧俊宏後來所發展的量表也 包含了男生,但是在發展及運動型態上仍然受限於青少年時期的競技選手。這 樣的限制不能真正反應Weiss 與 Smith (1999, 2002) 所建議的涵蓋多元發展、運 動情境及性別的運動友誼概念,不僅不夠周延,也無法與Weiss 與 Smith 的研究 進行跨文化的比較。

事實上,Weiss 與同儕的運動友誼概念是否適用於臺灣地區,在徐瑞玉和盧 俊宏(2001,2002)的研究之前從來沒有被檢驗過。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者 (Wu, Liao, & Huang, 2008) 嘗試檢驗 Weiss 與同儕的運動友誼概念的跨文化適用性。

Wu 等人首先將 Weiss 與 Smith (1999) 的 SFQS 中文化後,以臺灣地區的兒童及 青少年為對象,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構念模式的適配度檢驗,發現模式並不符 合實證資料,基於此,他們再嘗試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重新檢驗,結果只抽取出 正向及負向友誼品質2 個因素。由 Wu 等人的研究發現看來,Weiss 與同儕的運 動友誼概念的內涵及成分,對於臺灣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只能被感知為 正向或負向的友誼經驗,在正或負向經驗中沒有更細微的區分。不過Wu 等人的 研究所呈現的文化差異,可能來自於研究中的兒童及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型態與 運動同儕團體本質上的不同。除了競技選手之外,北美地區兒童及青少年所參 與的運動同儕團體主要是較長期的冬、夏令營及社區俱樂部(至少在Weiss 及同 儕的研究中是如此),而臺灣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所參與的運動團體則是較無組 織的,或是短期的運動班,在友誼的形式及知覺上,恐怕與北美有所不同。這 些發現上的差異以及種種推測,顯然需要從探索臺灣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主要 的運動參與型態做起,定義出他們所認知的運動同儕團體,才能有效地檢驗友 誼品質與運動參與的關係。

伍、結 語

同儕關係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運動的型式大都是顯而 易見且透過個體互動來進行的,因此提供了許多人際互動機會。探討運動情境 中的同儕關係,在概念的定義、測量和學理基礎都延續教育與發展心理的研究 取向,是否能有效描述與測量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是值得省思的。雖然近年 來Weiss 與 Smith 等人(如 Ullrich-French & Smith, 2006, 2009; Weiss & Duncan,

(7)

1992; Weiss & Smith, 1999; Weiss, Smith, & Theeboom, 1996)關注於運動情境中 的同儕關係的探討,但對於受歡迎的測量主要採用Hater (1985) 編製的兒童自我 知覺量表中的社會接受的分量表,並非基於同儕關係而發展的,亦有可議之處。

另外,Weiss 與 Smith 發展的運動友誼量表,並不適用於臺灣地區的兒童及青少 年,有待從新探討或建構檢驗友誼品質的概念及測量,才能有意義和有效地探 討同儕關係。

引用文獻

徐瑞玉、盧俊宏(2001)。青少年運動友誼知覺之初步研究-以醒吾女子足球隊 個案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461-471。

徐瑞玉、盧俊宏(2002)。青少年運動友誼品質量表編制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 院學報,10,183-195。

陳鵬仁、卓俊伶(2005)。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

103-11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劉昆輝(1999)。天馬式社交測量指導手冊。臺北市:天馬。

Ainsworth, M. D. S. (1967). Infancy in Uganda: Infant care and the growth of lov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Brustad, R. J., Babkes, M. L., & Smith, A. L. (2001). Youth in sport: 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R. N. Singer, H. A. Hausenblas, & C. M. Janelle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 (2nd ed., pp. 604-635). New York: Wiley.

Bukowski, W. M., Newcomb, A. F., & Hartup, W. W. (1996). Friendship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 In W. M.

Bukowski, A. F. Newcomb, & W. W. Hartup (Eds.),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 1-15).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ie, J. D., Dodge, K. A., & Coppotelli, H. (1982).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 A cross-age perspectiv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8, 557-570.

Eccles, J. S., Wigfield, A., & Schiefele, U. (1998). Motivation to succeed. In W.

Damon (Series Ed.) & N. Eisenberg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pp. 1017-1094).

(8)

Fredricks, J., & Eccles, J. (2002). Children's competence and value beliefs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Growth trajectories in two male-sex-typed domai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4), 519-533.

Gifford-Smith, M. E., & Brownell, C. A. (2003). 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 Social 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 235-284.

Harter, S. (1985). Manual for the 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children. Denver:

University of Denver.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 Guilford.

Hartup, W. W. (1996).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Child Development, 67, 1-13.

Horn, T. S. (2004).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self-percep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M. R. Weiss (Ed.), Developmental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p. 101-143).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an, M. M., & Weiss, M. R. (2006). Peer leadership in sport: Links with friendship, peer acceptanc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thletic ability.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8, 97-113.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 Pattee, L. (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99-128.

Perry, J. C. (1979). Popular, amiable, isolated, rejecte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31-1234.

Rubin, K., Bukowski, W., & Parker, J. (1998).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 In W. Damon, & N. Eisenberg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ed.) (pp. 621-700).

New York: Wiley.

Schneider, B. H., Atkinson, L., & Tardif, C. (2001). Child-parent attachment and children’s peer relation: A quantitative re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 86-100.

(9)

Smith, A. L. (1999). Percep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s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1, 329-350.

Smith, A. L. (2003). Peer relationships in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s: A road less traveled in youth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research.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4, 25-39.

Smith, A. L. (2007). Youth peer relationships in sport. In S. Jowett, & D. Lavallee (Eds.), 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 (pp. 41-54).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mith, A. L., Balaguer, & Duda, J. L., (2006). Goal orientation profile differences on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perceived peer relationships, and motivation-related responses of youth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4, 1315-1327.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 New York:

Wiley.

Ullrich-French, S., & Smith, A. L. (2006).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nd peers in youth sport: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prediction of motivational outcom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7, 193-214.

Ullrich-French, S., & Smith, A. L. (2009). Social and motivational predictors of continued youth sport participa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 87-95.

Weiss, M. R., & Duncan, S. C.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competence and peer accepta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ldren’s sport participate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4, 177-191.

Weiss, M. R., & Smith, A. L. (1999). Quality of youth sport friendships: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1, 145-166.

Weiss, M. R., & Smith, A. L. (2002). Friendship quality in youth sport: Relationship to age, gender, and motivation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4, 420-437.

Weiss, M. R., Smith, A. L., & Theeboom, M. (1996).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Children’s and teenagers’ percep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sport domai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 347-379.

(10)

activity contexts. In M. R. Weiss (Ed.), Developmental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p. 165-196).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 H-T, Liao, C-M., & Huang, L-W., (2008).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Sport Friendship Quality Scal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2008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St. Louis, Missouri.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詞是當下宗教社會學研究中使用

各國的課程綱要均強調運算的概念性了解。我國 2009 年課程綱要談到所謂

設計了正立方體框架的組合,在計算方塊個數與框架的差異性可透過等差數列的概念作 結合;而作品「腳踏實地」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在這一節中, 我們介紹 change of basis 的概念, 了解到一個 linear operator 換了 ordered basis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