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大園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社 會背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大園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社 會背景 "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大園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社 會背景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 地理形勢

大園鄉,古稱「大坵園」,地名源於墾成之農田景觀,閩南語之「園」即是 旱田,是「水田」的對稱,「坵」是田園區劃的單位,「大坵園」是大塊旱田的意 思。1為「北桃園」的南界,面積為八十七點三九二五方公里。位於桃園縣轄西 北部,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八分三十秒與一百二十一度十六分之間,北緯二十五度 七分二十秒與二十五度十五秒之間。東西長十二點四三五公里;南北寬十二點八 七二公里。東北鄰接蘆竹鄉,西南與觀音鄉為鄰,南連中壢市,西北濱台灣海峽,

與福建省莆田縣隔海相望。形狀像隻蝴蝶。極東:菓林村(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十 六分,北緯二十五度四分五十五秒);極西:北港村(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八分三 十秒,北緯二十五度五分);極南:橫峰村赤牛稠(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十二分二 十秒,北緯二十五度十五秒);極北:南崁溪溪口(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十四分三 十秒,北緯二十五度七分二十秒)。沿海之海口、沙崙、圳頭、內海、北港等村 之海岸均呈淺平沙岸,北起南崁溪口,南至大崙尾鄉界,呈平直線狀。海岸線長 約十二公里,佔全縣海岸線長度四十三公里的百分之二十七點九一。與蘆竹、觀 音、新屋鄉分享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

本區位在桃園台地及沿海平原之間,屬桃園台地之一部份,占全桃園縣面積 一千二百二十點八九一方公里的百分之七點一六,是沿海四鄉中平原最廣的。地 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高度約在海拔三十五公尺,最高之五權村海拔僅約九

1 參見洪敏麟,1984,《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33—34,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

十公尺,全境除了有數座小丘地外,其間穿梭大小河流和人工灌溉水圳,皆依地 勢自東南向西北流入台灣海峽。

境內較著名的山岳有:沙崙海拔二十六公尺,尖山海拔三十七公尺,橫山海 拔六十五公尺,五塊厝崙海拔七十二公尺,五權村大埔崙海拔八十六公尺。全鄉 最高處位於五權村水頭子(八鄰)海拔九十公尺,最低處為圳頭村移民新村(十 鄰)僅海拔一點五公尺。

圖 2—1 桃園縣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改繪自

http://conent.edu.tw/-vti-bin/shtml.exe/local/tauyan/lonkan/content/geo/geo6/

geo6.htm/map

(3)

二、氣候

大園位於桃園台地北部,氣候屬於台灣「北部氣候區」的氣候類型,高溫、

多雨、強風是主要的特色2。年平均雨量一千六百公厘左右,夏季雨水較多,冬 季亦太旱。最冷月的平均溫度在攝氏十四點二度左右,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冬 季狂風作,往往一連三、五日;四月以後,風向多南,九月以後,風向多北;夏 暑冬寒,秋暖春和,氣候尚為適宜。

氣候與農業的關係至為密切;本鄉因氣候影響,農業生產以水稻為主,本鄉 的氣象設備,在日治時期及光復後,桃園農田水利會各工作站設有觀測氣溫、風、

雨等簡易測候的設備,空軍基地亦有測候的設備。

台灣氣候的特徵,以高溫、豪雨和多風三者為最顯著。控制台灣氣候的主要 因素,除了位置與地形外,當推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二者方向相反,其秉性、

強度和發生時期也不同。東北季風盛行在冬季,開始於十月下旬,終止於翌年三 月下旬,為期約五個月。本鄉位於本省北部,最高氣壓在十二月,最低在八月。

風向則終年以東北風和東風最多;西南風盛吹於五月,終於九月,然而不及東北 季風之期限與天氣。

東北季風,始於十月下旬,終於翌年三月底,為期五個月。在此期間,東北 風盛吹,風力強大,尤其以北面的沿海一帶為甚;十二月平均風速為每秒四公尺。

冬季因季風甚強,農作栽培,須有防風林掩護,以防止風害。在東北季風期內,

本縣平均風速每秒三點二公尺,平均最大風速為每秒十一點八公尺,極端最大風 速為每秒十四點三公尺,東北季風的強度,主要受大陸高壓消長所左右。如大陸 高壓強,台灣附近的冬季風勢必盛。東北季風愈強,陰雨的面積愈廣;反之則陰 雨的區域亦愈狹。

西南季風,始於五月上旬,終於九月底,為期約四個月,在此時期,西南風 當令,惟風力遠不若東北季風強大。本縣之年平均風速為每秒三點二公尺,而五、

2 施添福,1992,〈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南港:中 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頁 64。

(4)

六、七、八等月之平均風速,僅每秒二點一公尺。西南季風期內,受蘇澳、豐原 間大山之阻,處於背風地位,故天氣較為晴朗。

就雨量言,本省北部冬期多雨;但以季節來說在夏期為多,冬期為少。降雨 數日,以夏日為少,冬日為多。這是因為冬期東北季風強烈,北部沿海地帶,受 降雨多量的餘波,常有少量的雨水下降,所以降雨次數多。夏季則相反,常以熱 雷雨和颱風為主,所以降雨量多,而次數反而少。又因冬夏期季風的差異,和本 縣境地形的關係,所有四至九月間及十月至翌年三月間,其雨量的季節分配,頗 多異趣。然而以境內四季而言,尚較均勻,不像南端之恆春,和北端之基隆,雨 水季節差別如此之大。

茲將季風形態與風期列表如下:

表 2—1 季風形態與風期

季風形態 風期 天氣狀況

東北季風

(1) 季風早期 (2) 多雨期

十月下旬至一月中旬 一月中旬至三月中旬

東北部天氣轉涼,多雲或細雨 東北部降雨增多成為真正雨季 季風轉變期 三月中旬至五月上旬 氣溫上升,東北部天氣漸轉晴

西南季風

(1) 梅雨期 (2) 颱風期

五月上旬至六月中旬 六月中旬至九月中旬

一般多雨

東北部晴好,西南部多雷雨,

颱風頻率最高 季風轉變期 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 一般晴好 資料來源:《大園鄉志》頁 101—102。

三、河流

境內各溪流,均依地勢由東南西北經本鄉沿海平原而緩流入海,其主要溪流 有:

(一)南崁溪 發源於龜山鄉坪頂台地之菜公堂附近,向南流經舊路坑,折 向西南流,於新路坑會合楓樹坑溪,自此向西,流經王公山之南麓後,折向西北 經大檜溪及小檜溪之間,會合小檜溪,流經水汴頭,南崁下庄會合茄苳溪、大坑

(5)

溪、坑子溪至竹圍之南崁港口(今日竹圍漁港口東面)入海。全長二六點七公里,

是本縣境內第一大河流。

(二)老街溪 發源於龍潭鄉三角林西南,匯合銅鑼圈東側各小溪,向北流 經龍潭坡、烏樹林及山仔頭至南勢,折向北流,經平鎮市北勢、安平鎮之間,穿 入中壢市老街,續流向本鄉田心之北與澮溪相會,再經北港村匯合田心溪與雙溪 口溪由許厝港口出海。全長二十四點二五公里,亦是本縣第二大河。

(三)埔心溪 發源於中壢市茄苳溪西南,向北流往崁子腳,至福興、中興 會合小溪流經蘆竹鄉大竹、新莊之間,流入境內埔心至沙崙沙丘之西北而入海。

全長十點二五公里。

(四)新街溪 發源於龍潭台地南端三角林之北,經九座寮與附近小溪流相 會,向西北流,經東勢、北勢,流入中壢市新街東端,折向北流入水尾經入境內 五塊厝、青埔、橫山、埔心、圳頭之西至內海之北而入海。全長十五點三公里。

(五)田心子溪 發源於中壢市洽溪流入本鄉溪海、田心村交界再經與北港 村交界,再入內海、北港二村交界處併入老街溪出海。全長七點二五公里。

(六)雙溪口溪 發源於中壢市月眉里經溪海、和平二村交界流入南港、北 港至許厝港口與老街溪匯合出海,全長九點七五公里。

昔日南崁、許厝兩港未淤塞時,可容船舶停泊,因以與閩粵交通,曾極一時 之盛,而桃園境內從事開拓者,多由此登陸。

表 2—2 大園鄉河川表

河流別 流經本鄉地域 起點 迄點

南崁溪 菓林村、竹圍村、海口村 龜山鄉坪頂台地菜公堂 沙崙村港口 老街溪 橫峰村、大園村、內海村、北港村 龍潭台地三角林西南 許厝港 埔心溪 大海村、埔心村、后厝村、圳頭村 茄苳溪西面 沙崙村之西北 新街溪 五權村、橫峰村、埔心村、圳頭村、

內海村

龍潭台地三角林之北 內海墘之北

田心子溪 溪海村、田心村、北港村、內海村 中壢洽溪子 併入老街溪入海 雙溪口溪 溪海村、和平村、北港村、南港村 中壢市月眉 併入老街溪入海

資料來源:整理自《大園鄉志》

(6)

圖2―2 今日之南崁港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資料說明:南崁港已成為桃園「竹圍港」的北岸,彩虹橋下即是南崁舊港水道。

圖 2—3 公告中「船澳」舊地名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資料說明:「船澳」即南崁舊港 圖2-4 今日之許厝港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資料說明:今日的許厝港成為桃園縣政府推動海岸整治「黃金海岸」的一部分

(7)

圖2-5 「港仔嘴」舊地名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資料說明:今日的許厝港因淤塞徒留「港仔嘴」的地名見證其曾有的風華

四、地質土壤

淡水河沿岸之各地,以桃園大溪鎮附近最發達,稱為桃園台地,範圍甚廣,

北起觀音山麓,南迄新竹附近,長約六十公里,最寬處達二十七公里。以南崁溪 為界,界線東西兩面之台地地形亦不甚相同,界線東之台地,稱為坪頂台地,界 線之西稱為中壢台地,本鄉屬之。

中壢台地略成扇狀,以淡水河上游之石門附近為界;向東北及西南展開一扇 形面積,中心部份海拔四百公尺。台地之東半部,於本縣境內,以石門為中心,

向東北呈放射狀作數階段向東漸次低下。本台地為石門附近之大嵙崁溪改變其河 道而成,昔時之大嵙崁溪,係經石門宜接向北入海,與北方水系造成包括桃園、

中壢一帶之廣闊混合扇形沖積地,後因地殼上升,大嵙崁溪遂刻劃此扇形沖積 地,逐漸向東方改道,而經南崁溪河道入海。

本鄉地質由第四紀現世沖積層及更新世階段礫石層組成。沿各河流兩岸及竹 圍—大園—觀音公路(台四線)北邊即靠近海邊一帶為沖積層,其餘地帶皆為階 段台地礫石層。

(一)更新世階段台地礫石層 分佈於台地之礫石層厚薄不一,近海岸處較 薄。礫石之形狀多呈扁平之橢圓形,直徑平均為十公分乃至十五公分。種類次暗 色,矽質砂岩礫居多,礫層厚度由數公尺至數十公尺,變化其大。

(8)

(二)現世沖積層 本層分佈於各河流兩岸及沿海。主為粘板岩,黑色石英 質砂礫及粘土,表面呈黃灰色,粘土層之下為含海棲化石之砂層,及砂粒粘土之 互層。

本縣地形相當簡單,自東南的高山而下,經數級之台地,向北漸次沈降至海 濱,中除淡水河外,僅有幾條山溪分別流入海中,河谷沖積平原很狹小。山地組 成岩石頁岩為主。台地則為砂礫層,上覆數公尺厚之紅色粘土,即所謂的台地礫 石層。河谷低地,一律為新沖積之薄層礫砂及粘土,海濱更常有風砂之堆積,為 草漯沙丘群之北端,海濱多以竹籬或種植林麻黃、草海桐等定沙植物來防風定沙。

第二節 人文背景

一、史前文化-尖山遺址

(一)發現經過

桃園縣境內發現的遺址有二十三處。分為山麓與海濱二區。屬於山麓區域均 在大溪附近,如大溪鎮、頭寮、枕頭山麓、冷水坑、角板山、阿姆坪、荒武山及 其他十二番社等。屬於海濱區域的三處,都在大園附近。北有蘆竹鄉的中興,南 有觀音的草漯,而在本鄉境內的是「尖山遺址」

尖山遺址的被發現與「大園國校」的建校有關。根據桃園縣誌卷首篇記載3

「該校在日治昭和二十年二月動工,八月完工,九月遷入。督工者為游英勇氏。

據校長黃媽峰云:最初建築校舍時,其東北一間,地基異於他處,土質甚鬆顏色 亦異。填石澆漿,較他處多用若干包水泥,然猶未臻堅固,房屋建成,其牆崩裂,

至今裂縫尚存。其次整理校內地面時,係高處挖土,低處平坑,挖土工人異口同 聲云,尖山之石塊與他處不同,甚為奇特。監工者初未加注意,嗣後屢次整理校

3桃園縣誌卷首 史前志要篇,頁 6—14。

(9)

園,均有各種不同形式之石塊出土,遂引起各教員的疑問,然不知其為古物也。

至中日戰爭之時,臺北師範畢業生徐張水流(現任大園國校教導主任),任教大園 國校,檢得石片若干塊,送與其師國分直一,至北大園尖山遺址,始為考古者所 識。國分等在其所著〈關於最近踏查之新竹縣及臺北縣之海邊遺跡〉,述之甚詳,

文載於《臺灣文化》第五卷第一期。此為本遺址最重要之文獻,茲抄錄於後:『大 園遺跡最初的發現者,為當年奉職於大園國民學校之徐張水流。徐氏在一九四四 年二月,曾以出土於該遺址之磨製石錛二例,寄贈於筆者中之國分。國分當時因 在軍中,未能到該地調查;尤遺憾者,該二遺物,在兵舍中遺失,對徐氏實感不 住。』

『其後,筆者中之何廷瑞於一九四九年四月,踏查該遺跡,而得其全貎。同 年筆者中之國分,陳、何、宋四人,復到該遺跡踏查。遺跡散布於稱為尖山標高 三七.一公尺,面積約五甲之斜坡地之全面。其包含層大概為一三 0 公分〜一五 0 公分左右。』

『在採集四十六片土器片中,其色調以帶赤之淡褐色及灰色者為主體。土質 似使用蓋覆於臺地上之赤土,因此混有砂粒,可分具粗觸感及無阻感者。火候均 低胎部呈灰色或黑色且均為手製者,其口緣部復原形態,示有外反形式至近直立 口緣形式。底部多為圈底者,僅得想為構成甕形圓底者之破片一例。其他,並採 得器蓋之把手一例,接連於口綠部之器體,附有小橫耳(miniature lug horizontally placed)之一例,及其位置不明,惟在器壁附有半圓珠之突起者 一例。紋樣均施於胸部,口緣部未發現施有紋樣,其紋樣有方格型紋,平行條痕 交叉紋及無紋者。』

『自其器質紋樣與器形視之,大園遺跡當與樹林遺跡及臺北植物園龍口里遺 跡屬於同一系統4。其出土土器中,雖僅有一片可視為圓山系5者,然自此一遺物

4 植物園文化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和其周緣淡水河中下游一帶,以台北植物園遺址為代表。約距 今三千五百年至二千年前之間,有關這個文化的內涵了解得還不多,其陶器以細質、厚壁、褐色 或淺褐色罐形器為主,主要飾以方格狀印紋;石器與圓山文化大體相似,器形有斧、鑿和錛等。

參見臧振華,1999,《台灣考古》,頁 5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

之發現,或可謂此遺跡與圓山遺跡間,曾有僅少之交涉關係。至於黝黑色之型紋 土器,想為與後龍底及苑裡出土品有關連。故此遺跡之文化層,不能謂為單一,

而為重疊有臺北盆地系文化,及中北部海岸地帶文化者。唯此層位關係,無時間 上之先後問題,而係屬於共存者;與層位置於海邊臺地,而距離甚近的草漯遺跡 相較,在出土土器之文化樣相上,有其不同之特色。』

『至於石器,由於採集資料比草漯遺跡更豐富,在某程度可能窺得其生產狀 況。』

『石斧之形式,以片面利用原來之礫面,片面施以打剝者為主體,其中亦有 略示以有肩形式之形態者。此等石斧,以用硬質之砂岩製成者為主。以上想均為 農耕用具。』

『片刃形式之石鑄,以古 shale 及砂岩製成。如石鑄依鹿野忠雄博士所說,

謂為搔刮生皮之器具,則可視為在狩獵之同時,尚能知製革。』

『狩獵用具,則曾採得 slate 製之石鏹二例。』

『自遺跡地至海岸之距離為五公里。西可望見大海。遺物中曾有石錘 sinker 石錘之形為以砂岩礫於其一部穿孔者;與略扁而長,礫之兩側有刻痕二條者。前 者想多為選擇適合於穿孔之礫面具有凹部之自然礫做成。由於此項石錘之被發 現,可斷定先民曾作漁撈。』

『又據大園國民學校校長黃媽峰氏談,謂遺跡之中心約有 1/4 hectare 之一 塊地,其上曾有燒石灰窯。今此地已變成運動場,但仍可見貝殼之碎片。故其地 之中心部之一部,或曾是貝塚;其附近或即為住居地。第其住居址之大部,因大 園國民學校建造時,曾予以地形上之變更緣故,已不可復得矣。』

此文發表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七月一日,雖係初步調查,少量採集,但 對於遺跡之觀察及遺物之研究,頗為詳細,遂引起世人之注意焉。」

5 圓山文化以台北盆地北側為中心並延伸至北海岸地區,以淺棕色素面的陶器為主,以台北市圓 山貝塚遺址為代表。年代約距今五千年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參見臧振華,1999,《台灣考古》,

頁 47—48。

(11)

(二)發掘過程

民國三十八年(1949)八月,國立臺灣大學成立考古人類學系,尖山遺址成 為該系田野工作之目標。民國四十一年(1952)十二月二十三日,該系教授石璋 如率領助教宋文薰及四年級學生唐美君、李亦園等至桃園,由桃園縣政府祕書兼 文獻會委員黃瑜陪同前往大園鄉尖山調查,見校園及操場上新挖之防空壕內,均 有灰土之堆積,並有頗多之石器與陶片,曾於灰土中採集石臼與石杵各一件。更 略事測量操場上灰土之範圍,認為係值得發掘之一遺址。即於民國四十二年

(1953)一月二十四日,仍由曾往調查之人員前往發掘,鄉長李木秀、農會理事 長游英勇、校長黃媽峰、教導主任徐張水流等協助工作。發掘區域共分兩處,以 校園大門之東為甲區,包括校長宿舍在內,此區共開三坑(參見圖 2—6)。

甲一坑:長五公尺,寬五公寸,於一月二十六日下午開始發掘,於二十八日,

文化層即挖到底,灰土層甚薄,陶片石塊頗多;灰土之下為紅土。為窺知此一帶 之地形起見,特繼續下掘,目的則直至水面而止;引土用擔子,掘到二公尺八寸 時,伋為紅土,惟含沙甚多,且為其擔子所不及矣。因連日大雨不止,坑中積水 與坑口平,且坑壁多塌陷,不能繼續下掘,故地層之堆積,仍無由窺知。

甲二坑:在甲一坑之西北,兩坑之排列,約呈一百度,其面積亦長五公尺,

寬五公寸。深四公寸便到紅土,未再向下掘,其中出有陶片及碎石塊。

甲三坑:在甲一坑之東,距校長住宅之院牆甚近,呈東西向,長十公尺,寬 五公寸,挖至地面下四公寸即到紅土。此坑出少數陶片,多數石塊。而石塊多經 過敲打者。

總之,此區文化層甚薄,厚者約七公寸,薄者僅四公寸。下層為紅土,質地 甚硬。此文化層甚薄之現象,頗引起吾人之注意,細審此處之環境及地形,乃予 以推測,此處多東北風,人民不能在東北面居住,故今之民居多在西南,賴山以 避風也。此處較校園之其他地面為高,可能為修理校園之地面時,將挖出之土而 堆置此處者,故其灰土亦可能由他處搬來,陡然墊高,而非原來之漸漸堆積,因

(12)

之散漫且薄。

本區陶器之特色是,質地較鬆,火候不高,因之表面多被浸蝕破壞。器物之 形制,以圈足器為多,色澤有灰色、紅色等。紋飾有繩紋、條紋、方格紋等。

以校舍南部之操場為乙區,據黃校長云:此區前為一斜坡經過無數次之平墊 工作,始成目前之狀態,挖下之部分,紅灰土相間,周圍為紅土,中間為灰土,

紅土特硬而灰土甚軟;灰土中每有大量之碎石破陶,大雨時紅土溜滑,灰土鬆軟,

故大雨之後,灰土被沖,去破陶碎石突出其間,體操苦之,以致每次大雨之後,

必須墊平一次。

發掘計畫以操場之東北隅為起點,逐漸向西南發展,故一行探坑由北而南,

一行探坑由東而西,共開四坑。

乙一坑:在操場之東北隅,長五公尺,寬二公尺,地面層為紅土,係從他處 搬來者。此層紅土,北厚南薄,最厚處為五公寸。紅土層下為灰土,灰土中出有 遺物甚多,如大塊陶片、網墜、石斧等。

乙二坑:在乙一坑之南,長五公尺,寬二公尺,與乙一坑相接且相通過,堆 積情形亦相似。此一行原定六坑,僅作二坑,故西之一行由乙七坑起。

乙七坑:長十公尺,寬一公尺,地面層為紅土,厚約一公寸。其下為色澤極 濃之灰土,其中遺物甚多,西端並出有木炭。

乙八坑:在乙七坑之西,長十公尺,寬一公尺,僅挖地面層,因雨不能工作,

即停止。

(三)遺物

尖山遺址所出之遺物,計分陶石兩大類;陶類最多,石類次之:

(甲)陶類:陶類中甚少完整器物,偶或有之,僅陶蓋與紡輪而已。可分為 陶片,罐形器、圈足器、凹底器、陶蓋、紡輪等:

(1)陶片:陶類中以碎陶片為最多,若以陶片顏色為分類標準,則有(甲)

灰色陶片,數量最多。(乙)紅色陶片,數量次之。(丙)褐色陶片,數量最少。

(13)

褐色陶片中含有沙者。此等陶片究為何種器物所破碎,現尚無法確知,因所獲完 整器物太少也。

(2)罐形器:在乙區乙一坑中掘獲罐形器之口部一件,並帶有耳。又掘獲 罐片四十二件。知此址中,確有罐形器;惟器之底部何形,器高若干,均須將來 掘獲新資料後,始可復原。

(3)圈足器:在甲乙兩區均有掘獲圈足,並有殘破之圈足片,此圈足所支 持器物上段之形狀,究為盆或罐,尚不可知。據其它遺址所獲之器物比較,此圈 足可能為罐形器。

(4)凹底器:由外面觀察,器物的底部則向上凹,若由內部觀,則底部向 上凸。因所存部分較小,其上部之情形如何不可得知,僅可知此遺址中出有凹底 器。

(5)陶蓋:陶蓋的數量相當多,此等陶蓋可能為罐上所用,因其直徑均不 甚大也。有紅色、灰色、褐灰色,可知各色陶器中均有陶蓋之使用。

(6)紡輪:紡輪數量不多,有就陶片磨圓在中心穿一孔者,有特作成圓餅 形者。由此等紡輪可推知當時居住此處之民族,有紡織之技術。

(乙)石類:敲破之石塊甚多,然皆不能稱之為器。完整之器較少,而略具 形制者,或為器料,或為殘器,或為砥石等:

(1)石料:有石斧料、石刀料、石硾料、石臼料、網墜料等,形狀大小各 不相同。

(2)石斧:石斧有(甲)打製石斧形製較大,係就礫石打下之石片而略加 琢製,有較顯明刃部,而刃部之所在處,亦有定型。(乙)磨製偏刃斧,形制較 小,有固定形式;偏刃為其特徵,類似龍山文化系統中之小石斧,磨製光滑。(丙)

板斧,較寬大而薄,如鋤頭, 僅見有殘片。(丁)有段石斧,僅一具。

(3)網墜:有扁片形及長柱形兩種,與埔里大馬璘遺址所見者略同,數量 亦頗多,此為其漁撈生活之一證。

(4)石硾:用作敲砸之器,形制多為圓形或橢圓形,亦有夾腰者,即兩端

(14)

粗大,中間細小。其上有敲砸之痕跡,故知其非尋常之河卵石,而確知經先民之 使用。

(5)餅形石器:狀若圓餅,用途不明,其上確有經過製造之痕跡。

(6)石杵:有作圓柱形石塊,把握頗適,有作手榴彈形者,下端有粗大之 杵,上端有細小之把,惟製作粗糙。

(7)石臼:臼與杵為一套器具,臼有長圓兩種:長者中間粗大,兩端尖小,

長約五公寸,寬約一公寸,如中藥店中之碾槽,當地人稱此為石船,形成頗似小 船也。圓者作盆狀,徑約一公寸五左右。器內均不深,質地多屬砂石。

圖 2—6 尖山遺址

資料來源:《大園鄉志》,頁 67。

(15)

圖 2—7 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分布圖(引自宋文薰等《台灣地區重要考古 遺址初步評估第一階段研究報告》,1992。)

資料來源:臧振華,《台灣考古》,頁 37。

(16)

表 2—3 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分布圖遺址對照表

資料來源:臧振華,《台灣考古》,頁 36。

二、原住民的開發

(一)原住民社群與地理環境

早在漢人大量入墾大園地區之前,當地便是平埔族的活動區域。清康熙末 年,漢人要從今天的新竹到台北根本通不過林口台地,因為這裡是原住民活動的 區域,不歡迎異族無端進入,所以漢人到了桃園以後,必須繞道而行:一條從草 漯、大園、蘆竹、林口的海岸線到台北。另一條從桃園縣八德鄉,沿著大科崁溪 經鶯歌、樹林到新莊。

從地理環境來看,今日的林口台地以至楊梅社仔溪以北,大漢溪以東,西至 海,都是南崁四社活動範圍。在這個區域內,又可將平埔族的生活環境分為幾個 空間單元----林口台地、龜山丘陵、番仔寮與龍潭台地。南崁社、坑仔社、龜崙

(17)

社、霄裡社等社群,被通稱為「南崁四社」6。這些被通稱為「熟番」的平埔社 群在現今語言學的分類上,被歸為凱達格蘭(Ketagalan)的亞族----雷朗族

(Luilang)7。也有學者重新重視日治時代學者如馬淵東一、小川尚義等人的分 類方法,認為南崁、龜崙社使用的語言與凱達格蘭族不同,而依照這些原住民的

「自稱」而將南崁四社獨立歸類為雷朗人或龜崙人,不再附屬於凱達格蘭族之下

8。李壬癸先生最新所提出的分類方式如下表:

除了語言上不同之外,在體型上此四社似乎也與周圍的其他平埔族社群有著 明顯的差異,在體型上似乎比較矮小。《諸羅縣志》記載:

「…竹塹、南嵌、龜崙、霄裡、坑仔諸番,多斑癬;狀如生番,然矮而小。」9 在《台海使槎錄》中也提到:

「北路諸羅番十 南嵌、坑仔、霄裡、龜崙(以上三社附南嵌納餉)。……龜崙、

坑仔、霄裡諸番,體盡矲婭,趨走促數。又多斑癬,狀如生番。」10

從語言學分類及體型上來看,桃園台地上分布的南崁四社似乎與周圍的平埔 族社群或高山族部落,有著明顯的不同。

根據學者張素玢的研究,南崁四社的分佈與社域範圍為:

1.南崁社群分佈於林口台地西側崖下,及南崁溪短小支谷中,包括大坑、

陳厝坑、員林坑、番仔窩等聚落。此即今日蘆竹鄉南崁村、內厝村、五 福村、山鼻村的一部份,以及龜山鄉大坑村、南上村等地。

2.坑仔社群分佈於林口台地西側,及南崁溪支流坑仔溪、貓尾崎溪、赤塗 崎溪谷地中,包括了坑仔、頂社、土地公坑、山鼻仔、赤塗崎、貓尾崎 等聚落,相當於今日蘆竹鄉坑子村、外社村、山鼻村及坑口村、山腳村

6 見於張素玢,1998,〈南崁地區的平埔族〉,收入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 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 62—63。

7 李壬癸,1997,《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頁 38,40—41,45,61,113,115。

8 詹素娟,1998,〈族群分類的迷思:淡水河系原住民的族群類緣問題〉。翁佳音,《大台北古地 圖考釋》,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頁 137,144。

9 周鍾瑄,1962【1717】,《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

頁 155。

10 黃叔璥,1957,《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刋第 4 種,頁 137,140。

(18)

的一部份。頂社因海拔較高,又是坑仔社地,故名。坑仔社以前分頂社、

下社兩小社,下社位於頂社外方,後來改稱外社。

3.龜崙社群分佈於林口台地南崁溪上游坑谷及支流楓樹坑坑谷,包括楓樹 坑、新路坑、舊路坑、大湖、大埔、社后坑、西勢湖等聚落以及樹林、

鶯歌的一部份,相當於今日龜山鄉楓樹村、新路村、舊路村、大崗村、

嶺頂村、兔坑村等地,有楓樹坑溪、塔寮坑溪、兔子坑溪流經。整個龜 山鄉除了大坑、南上村以外,幾乎都是龜崙社社域。11

4.霄裡社群分佈在桃園台地東南側的近山地區,地當南崁溪水系的茄苳溪 與老街溪水系上游的水源區,包括霄裡、埔頂的社仔與社角、番仔寮、

銅鑼圈、十股寮等聚落。相當於今日八德市霄裡與埔頂、龍潭鄉十股與 銅鑼圈、以及楊梅鎮的部份地區。12

以上四社互動相當密切,除了前述共同納餉的關係之外,土地經營、婚姻網 絡與交通因素都是建構「南崁四社」的重要條件。

然而另有兩個平埔聚落似乎獨立於上述的四大社群之外:一為奶奶社,另一 為芝芭里社。在杜臻《粵閩巡視紀略》中,就有「奶奶社」的記錄:

「又北二百里至南崁社,南崁港出焉(其旁有霄裡查內內社、龜崙社、坑仔社);

折而東八十里至八分里社(旁有奶奶社)」13

從其記錄:該社分佈的地點在南崁溪中游的龜崙嶺丘陵中,即是在龜崙社與南崁 社之間的奶笏崙庄(大檜溪庄)附近。相當於今日桃園市大檜溪與水汴頭之間、

靠近龜崙嶺的區域,此處的舊地名便是「奶奶崎」14。關於該社群的相關記錄,

文獻記錄中並不多見,詳細的情況目前仍不清楚。

另一個平埔族聚落為芝芭里社群(或稱芝葩里、芝包里社等),乾隆十二年

11 張素玢,1998,頁 64—66。

12 張素玢,1995,〈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收入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 埔研究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 104—108。

13 杜臻,1977【1684】〈粵閩巡行紀略〉卷六,台北:文海,近代中國史料叢刋續編第 98 輯,

頁 16。

14 見詹素娟、張素玢,2001,《台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北台灣平埔族群史》,頁 167,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

(1748)《重修台灣府志》中,就有「芝巴里莊」的記錄,然其已是漢莊名稱 而非番社了15

「淡水廳(二保,管三十五莊)淡水保(管下):…坑子莊、虎茅莊、奶笏莊、

澗仔瀝莊、甘棠莊。竹塹保(管下):南莊、北莊、芝巴里莊、大溪墘莊、翠 豐莊、…。」

分佈於桃園台地西側,其活動範圍包含老街溪與新街溪中、下游的地區,並向西 延伸到沿海地區,康熙中葉淡水竹塹的通道,芝芭里為澗仔瀝轉向南崁沿海的要 衝,可能交通因素導致芝芭里社遷徙他方,今日中壢市附近至今仍保留有「芝芭 里」的舊地名,但已無法找到該社後裔16。學者張素玢認為該社為「南崁支社」17 但從地理位置與契約文書資料來看,稱為芝芭里社的地區除了位於中壢老、新街 溪中下游地區之外,還包括南崁溪下游的南崁港、大埔與社子溪中、下游東勢埔 地區,甚至還包括中壢老、新街溪上游、茄苳溪上游的區域。其中,老、新街溪 與茄苳溪中上游地區正是霄裡社分佈的區域,再加上至遲在乾隆末年至嘉慶初期 芝巴里地區仍有許多土地的地權掌握在霄裡社手中。因此陳世榮認為與其視該社 為南崁溪以東的南崁社支社,該社與霄裡社的關係似乎更為密切。18

圖 2—8 桃園縣中壢市今日仍有「芭里社區」及「芭里國小」之名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資料說明:因當地人認為「芝芭里」的名稱不雅,改名為「芭里」

15 見范咸,1961【1767】《重修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第 105 種,頁 69。

16 同註 29,頁 166。

17 見張素玢,1998,頁 93。

18 參見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的建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頁 70—71。

(20)

圖 2—9 桃園縣中壢市「芭里國小」

資料來源:本人攝影

三、漢人開墾

(一)明鄭時期

明永曆三十五年(1681),鄭經薨,子克塽繼立,遣陳絳等經略淡水鷄籠一 帶,以鎮撫土番,併在南崁地方構柵防守,拓地屯戍,軍士中多有娶番婦為室者,

與私渡的漢人形成部落,或與南崁社平埔族人劃分界從事墾殖,因此竹圍、海口 以至大坵園一帶始有漢人的聚居。其後施琅攻台,克塽降,屯駐軍士大半留而家 焉。

(二)清領時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軍征台,克塽降清,翌年設台灣府,置台灣、諸 羅、鳳山三縣,台灣北部包括大坵園即屬諸羅縣管轄。當時本鄉境地僅南崁、許 厝兩港有私渡的閩粵人和平埔族交易及從事開拓,他處仍是一片荒涼。《諸羅縣 外紀》即記載:

「竹塹過鳳山崎一望平蕪,捷足者,窮目之力,乃至南崁,時有野番出沒,

沿路行者亦鮮,孤客必請熟番持弓矢為護而後行野水縱橫,或厲或揭,俗所云九 十九溪也。遇陰雨天地昏慘,四顧悽絶,然諸山秀拔,形勢大似漳泉,若碁置邨 落,設備禦,因而開闢之,可得良田數千頃。」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福建泉州人陳瑜,於桃澗平原南靖庄著手開墾,

(21)

招佃耕種,是為內地人民移墾桃園縣之始。清康熙末年,有廣東省嘉應州人一群 來到南崁竹圍地區,向土番借租土地,結寨而居,常往來於竹圍之南崁港口,每 有航海船至,輒購貨物,以與番人交易,利市百倍。

而根據郁永河《裨海記遊》一書的描寫,南崁地區在康熙中葉仍草莽未開,

行路相當困難。郁永河可說是南北交通的開路先鋒之一,從康熙年間到雍正年 間,後人大概就是遵循他走過的路線。其路線在今天苗栗以上從沿海道路,由苑 裡社經吞霄、新港仔、後壠、中港、竹塹、南崁,在南崁轉折向西,由海岸經八 里坌走「舊官道」,即竹塹渡鳳山溪,經紅毛港(今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石觀 音(桃園縣觀音鄉觀音村)、白沙墩(觀音鄉廣興村、白玉村)、草羅(觀音鄉草 漯村)而到南崁。19

《裨海記遊》書中記載了沿途番社景觀,番民風俗面貌,但在書中不曾提及 坑仔、南崁、龜崙、霄裡社的記載,所以他經過的南崁,應是南崁港附近,而非 南崁社聚落。明鄭時期在南崁營盤口早有屯墾,清領以後屯兵頗多留住南崁者,

所以當不如郁永河描述的「非人類所宜至」。郁永河所走的「舊官路」乃是刻意 避開霄裡社番及龜崙社番,和荷治時期致力打通各番社的走法並不同,這也反應 出康熙初年南崁地區的開墾非常有限,而此區的平埔族群中龜崙、霄裡社最受漢 人畏懼。

康熙末葉,台灣的拓墾漸有進展,台北坌地和嘉南平原為兩個集中點,一由 淡水港,一由安平港,兩者都因港灣之利而成為移民到台灣落腳的第一站。由淡 水上岸的移民,一部分留在台北盆地,一部分向南行,尋找適合的墾地。從安平 登陸的漢人則陸續北遷,北上和南下移墾的力量,造成推擠效應,原先曲折迂迴 的舊官道,行路不便,新交通路線的需求十分殷切。其時由竹塹北上,除了原有 的舊官道外,增闢兩條新路:一由鳳山崎(新竹縣湖口鄉鳳山村)經大湖口(新 竹縣湖口鄉)、三湖(桃園縣楊梅鎮三湖里)至霄裡社,再沿大科崁溪西岸,經

19 參見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頁 158。

(22)

海山(鶯歌、山仔腳、樹林)抵達新庄,這條路稱為「內港道」20另一條由鳳山 崎經大湖口、三湖、之巴里,轉西北行到南崁以避開龜崙嶺,循林口台地西側沿 海邊行,至八里坌再從淡水河到新庄,這條路稱「之巴里道」,路徑相當迂迴。21 由於南崁港是台灣通往福州、廈門、汕頭等處的天然良港,清初即多私渡開 墾者,加上海盜趁機出入,治安堪憂,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廷在台灣設 淡水分防千總,大甲溪以北置七官兵,每塘兵力五到十名,南崁為七塘之一。22

至清雍正年間,福建漳泉二州人民聞風陸續移殖,聚居成落,順次開闢。未 幾,廟口庄、內厝庄(今桃園縣蘆竹鄉五福村、內厝村一帶)以及拔仔林(今桃 園縣大園鄉菓林村)一帶成為阡陌。又艋舺置北路淡水營都司(後改為參將) 統兵六百三十二名,軍士皆由福建省各營調來,於八里坌上陸點發之後,分屯南 崁、桃園等營汛,例以三年為期,其每期滿退營者,多不願歸去,相繼流集於三 塊石(大園鄉三石村)及拔仔林(大園鄉菓林村)等處,而與南崁方面的移民共 闢竹圍及海口(大園鄉竹圍村、海口村)一帶。23

清雍正元年(1723),就諸羅縣境設彰化縣、淡水廳,始漸設堡分莊,到了 清雍正六年(1729)郭光天率鄉勇登陸許厝港,開闢大坵園及許厝港一帶。請得 廣大墾區,並購得八里坌之荒埔。範圍北起八里坌社(今台北縣八里鄉),南至 鳳山崎(今新竹縣湖口鄉鳳山村),東至土牛(今桃園縣楊梅鎮土牛溝),西至海。

據桃園縣志卷首志略篇所載,可以了解開墾情形24

「雍正六年(1729),福建省漳州府人郭光天獲福建總督諭准,並派尹士良率 領鄉勇百有六名,偕至北路,逐番開墾,行至南崁社、桃仔園(虎茅莊)之境,

以前面山險林深,停止續進,乃暫屯於是處。其後諸番見軍丁四面環集,知不可 敵,遂挈老攜幼,遁入東勢山。於是四處平安,光天乃擇圳股頭為中心設館從事

20 內港指的是今天的新莊、艋舺、港子嘴、板橋、桕子林、樹林地區,外港指的是南崁。

21 參見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頁 158—159;詹素娟、張素 玢,2001,《台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頁 181。

22 見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

23 參見《大園鄉志》,頁 73。

24 參見《桃園縣志》卷首志略篇,頁 34—35。

(23)

大規模開墾。首先開闢大坵園及許厝港一帶,不久與八里坌社頭目萬糖密,大加 吶頭目等契約收買其社地,自八里坌、長頭坑至鳳山崎之野而開拓之。拓展面積 自大坵園海岸而達澗仔壢、洽溪、芝芭里、三座厝一帶之地。光天殁,後人郭崇 嘏、郭龍文、郭玉振、郭傳樽(郭樽)等相繼招集內地鄉黨族戚,移往開墾。每 闢一處,即給以墾批,付以庄名,而定住之。先後成業者大坵園庄、圳股頭庄、

內海墘庄、許厝港庄、田心仔庄、崁腳庄、照鏡庄、尖山庄、湳仔庄、海豐坡庄、

後館庄、古亭庄、後厝庄、坡堵庄、大牛欄庄、倒厝仔庄、埔心庄、三塊石庄、

四股庄、草漯庄、塔仔腳庄、橫山庄等處。田園廣闢,守望相助,郭氏遂掩有大 租權。」

光天殆,子宗嘏、龍文、玉振、傳樽等相續招集內地鄉黨族戚,移居開墾。

每開闢一處,就給予鄉黨親族耕種,同時定莊名定居。並在其間建立市肆,做為 四周農產品的交易集散場,命名為「大坵園」。日治大正九年時改名為「大園」,

今仍沿用做為鄉名。

乾隆中葉有梅縣人傳雲劍入墾,乾隆末年海澄縣人黃韻風、黃祖昌父子來 墾,嘉慶年間又有漳浦人林醉橱率族入墾,道光年初有饒平縣人曾瑞松來墾。25 嘉慶年間,郭氏家運次第衰落,其大租權漸被板橋之大業戶林本源(林國華)

所轉移。其在台灣北部大的田園土地亦逐漸轉讓林本源之手中。

就空間而言:到清乾隆中葉,北部之南崁、竹圍及大坵園一帶最先開發,漸 及中南部及西部楊梅壢區域。就墾戶的組織而言:由人民之私渡移殖,而漸至由 政府派遣兵丁保護開墾。就墾民的籍貫而言:以閩籍最多,閩人之中,以漳州、

泉州二府之人最多,汀州、興化二府之人次之;次為粵人,粵人之中,以惠州、

潮州二府之人最多,嘉應州人次之。26 (三)日治時期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人治台,即置台北縣設總督府,分全台為台北、台

25參見洪敏麟,1984,《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頁 34,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6 參見《大園鄉志》,頁 73—74。

(24)

灣、台南三縣;縣下置支廳,台北縣轄基隆、宜蘭、淡水、新竹四支廳。沿襲清 時台北府區舊制,易府縣名為縣廳名,八月改台灣縣為台灣民政支部,台南縣為 台南民政支部,台北縣名仍舊,大園鄉桃澗堡內一庄歸台北縣直轄。十月地方人 士為謀保護良民,協議結果,大坵園方面組織大坵園保良局,由林清雲擔任局長;

竹圍方面設置海口保良局,由游阿陳、陳百福擔任局長,掌理民間訴訟及一般行 政。

明治二十九年(1896)三月十七日總督府公佈地方官制,解散保良局,將本 鄉竹圍方面各莊直隸台北縣;大坵園方面各莊仍歸新竹支廳所屬,並在各莊設置 事務取扱之職,大坵園方面由林清雲擔任莊長,竹圍仔方面由陳百福擔任莊長,

四股方面由簡省三擔任長,掌理一般行政。明治三十年(1897)總督府將三個庄 事務取扱改制為四個區廳,分由陳百福、李茂琳、陳寶元、李福來擔任區廳長、

隸屬桃仔園辨務署,合稱大坵園辨務署支署。

明治三十一年(1898),本鄉地區分隸新埔辨務署屬台北縣。之後廢縣設廳,

本鄉桃園廳管轄。明治三十三年(1900)九月地方官署改制,桃仔園辨務署廢止,

改稱桃仔園庄,本鄉隸屬之,並設第五、八、十四、十五等四個區庄役場,分別 由林瑞仁、李克修、李來福、李茂琳等人擔任區庄長。

明治三十四年(1901)十二月,桃仔園施行地籍法,將第十五區庄及第八區 庄所轄竹圍、崁腳、海方厝、海口、田寮、拔子林、崁下、四股、三塊石等合併 改稱竹圍區庄役場,又改稱區役場,分別由林瑞仁、陳坤山、簡郎山、黃金發擔 任區庄長及區長,第五區庄及第十四區庄所轄大坵園、雙溪口、下縣厝、溪州子、

許厝港、內海墘、田心仔、崁腳、照鏡、圳股頭、後館、古亭、沙崙、坡堵、後 厝、埔頂、大牛稠、倒厝仔、湳仔、尖山、橫山、草漯、塔仔腳、海豐坡、埔心、

三塊厝、下埔、大埔等合併改稱大坵園區庄,後又改稱大坵園區,分別由李茂琳、

林水流、黃升福擔任庄長及區長。

大正九年(1920)改置五州、三廳,草漯、塔仔腳劃歸現今觀音鄉管轄,此 時轄域與現今本鄉行政區域相仿,並將桃仔園庄改稱桃園郡,大坵園區場亦合併

(25)

改稱大園庄役場,本鄉則歸名於「新竹州桃園郡大園庄」,由陳耀宗擔任庄長。

大正十二年(1923),新建役場公廳,並改派林呈禎任庄長,至昭和十一年(1935) 改派日人馬場儀次郎擔任庄長,以迄台灣光復。27

(四)光復以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台灣光復後置省,初期地方行政機構就原有五州、三 廳、十一市、五十一郡、二支廳、六十七街、一百九十七庄改設為八縣九省轄市、

二縣轄市、五十二區、六十七鎮、一百九十七鄉、鄉鎮下置村里以下設鄰以十戶 為原則,不得多於十戶,少於六戶,本鄉屬於新竹州桃園郡管轄。民國三十五年

(1946)一月十一日,新竹縣政府成立,改郡役所為區署,原郡下之街庄役場改 為鄉鎮公所,街庄之下各區會部落,改為村、里,下設鄰。本鄉屬新竹縣桃園區 大園鄉。民國三十九年(1950),依台灣省政府公佈「台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 整方案」全省置十六縣五市,設桃園縣,大園鄉隨隸之。

首屆民選縣長徐崇德投票期分別於民國四十年(1951)四月一日及四月八日 第二次投票。鄉長之選舉,第一、二屆均由鄉民代表間接產生,第一次在民國三 十五年(1946)十月,第二次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十一月改選民國四十年五 月,縣長選舉後,乃組織鄉鎮長選舉事務所,於同年六月舉行投票改選,產生民 選第一屆鄉長。

鄉內所轄十八村,分別為大園、田心、溪海、和平、橫峰、五權、埔心、大 海、三石、菓林、竹圍、海口、沙崙、後厝、內海、北港、南港,計 243 鄰。至 民國五十一年(1962)七月一日增設建華一村,迄民國九十四年(2005)底止,

共有四百一十九鄰,人口約有八萬人。

地名的變遷是研究區域開發史須注意的問題,表 2—3、2—4 為大園地區新 舊地名演變的對照及地名緣起的整理,在整理過程中,筆者發現地名由來與墾殖 及地形等最有相關,如:大園鄉鄉名的由來即是與墾殖有關,大園古時候是一片 大菜園,居民以種菜、甘藷為生;像后館在圳頭村一鄰、二鄰叫「下館」,三鄰

27 參見參見《大園鄉志》,頁 73—74。

(26)

的叫「頂館」。在內海村環球電覽工廠附近的是「前館」,也叫「新館」。這些館 都是郭光天開墾大園地區時設置的辦公廳舍及儲倉。地形上如「內海」舊名「內 海墘」,墘是靠海之地,原本新街溪與老街溪下游在許厝港會合流入台灣海峽,

新街溪發源於龍潭,經平鎮、中壢、由大園鄉出海,古時圳頭村海尾仔有一塊陸 地延伸到許厝港來,每逢大潮來時海水高漲,形成一片汪洋,那塊延伸的陸地外 叫做外海,陸地內的則叫「內海墘」。三十多年前挖斷那塊陸地,讓新街溪直入 大海,原來的內海墘則闢作海產養殖場。和平村和溪海村,古名合稱「雙溪口」,

由中壢市發源的月眉、芝芭里溪等小河流在洽溪合流,加上溪洲溪會合稱為雙 溪,溪流沖積地叫做「洲」,是大片沃土,難怪溪洲仔稻榖年年豐收。最為有趣 的是以動、植物命名的地名:大海村原名「大牛稠」,是養牛之地;而北港村有 一「牛牯寮」,牯是雄的,牛牯是公牛,養公牛的臨時寮舍就成了「牛牯寮」。而 菓林村舊名「拔仔林」,拔仔就是番石榴,可見此地古時候盛產拔仔,番石榴樹 成林。

表 2—4 大坵園(大園)新舊地名演變對照表

縣治名稱 莊(庄、鄉)治名稱 轄屬地名 創立或演變時間

桃澗堡 竹圍仔莊

竹圍仔莊—拔仔林、四股、三塊石、

港口、田寮仔、海湖、坡仔頭、崙仔 口、崁腳、海口、竹圍仔、海方厝等 十三莊。

淡水縣

新竹縣 竹北二堡

大坵園莊

大坵園莊—溪洲仔、下縣厝仔、草漯、

塔仔腳、許厝港、內海墘、田心仔、

崁腳、圳股頭、後館、古亭、沙崙、

埔頂仔、坡堵、后厝、大坵園街、大 牛稠、倒厝仔、照鏡、橫山、湳仔、

尖山、三塊厝、埔心、海方坡、大埔、

下埔、五塊厝等二十八莊。

光緒元年 (1875 年)

光緒元年 (1875 年)

桃仔園廳 桃仔園 直轄竹圍庄

竹圍庄—舊拔仔林庄、四股莊、三塊 石庄、港口莊、田寮仔莊、海湖、坡 仔頭、崙仔口、崁下、崁腳、海口莊、

明治 34 年 (1901 年)

(27)

大坵園支廳

竹圍仔莊、海方厝。

大坵園庄—舊大坵園莊

田心仔庄—舊田心仔莊、崁腳庄 照鏡庄—舊照鏡莊

双溪口庄—舊溪洲仔莊、下縣厝莊 橫山庄—舊橫山莊、湳仔莊、尖山莊 五塊厝庄—舊五塊厝莊、大埔莊、下

埔莊

埔心庄—舊三塊厝莊、埔心莊、海豐 坡莊

大牛稠庄—舊大牛稠莊、倒厝莊 沙崙庄—舊沙崙莊、埔頂仔、坡堵莊、

後厝莊

圳股頭庄—舊圳股頭莊、後館莊、古 亭莊

內海墘庄—舊內海墘莊 許厝港庄—舊許厝港莊 塔仔腳庄—舊塔仔腳莊 草漯庄—舊草漯莊 新竹州

桃園郡

大園庄 大園(大坵園庄)

田心仔(田心仔庄)―小字田心子、

崁腳、照鏡(照鏡庄)

橫山(橫山庄)—小字橫山、尖山、

湳仔

双溪口(双溪口庄)—小字溪洲子、

下縣厝子

五塊厝(五塊厝庄)—小字下埔、大

埔心(埔心庄)—小字埔心、三塊厝、

海豐坡

大牛稠(大牛稠庄)—小字大牛稠、

倒厝子

竹圍(竹圍庄)—小字竹圍、拔仔林、

四股、海方厝、海口、三塊石、

崁下、崁腳、田寮

沙崙(沙崙庄)—小字坡堵、沙崙、

埔頂、後厝

大正 9 年 (1920 年)

(28)

圳股頭(圳股頭庄)—小字圳股頭、

古亭、後館 內海墘(內海墘庄)

許厝港(許厝港庄)

新竹縣 桃園區署 大園鄉

大園村—大園

田心村—田心子、照鏡 橫山村—橫山

溪海村—双溪口(溪洲子) 和平村—双溪口(下縣厝) 埔心村—埔心

大海村—大牛稠 五權村—五塊厝

竹圍村—竹圍(竹圍、崁腳、海方厝) 菓林村—竹圍(拔仔林、崁下) 海口村—竹圍(海口、田寮) 三石村—竹圍(三塊石、四股) 沙崙村—沙崙

後厝村—沙崙(坡堵、埔頂、後厝) 圳頭村—圳股頭

內海村—內海墘

北港村—許厝港(臨海北部) 南港村—許厝港(臨海南部)

民國 34 年 12 月 (1945 年)

桃園縣 大園鄉 大園村、田心村、橫峯村、埔心村、

五權村、菓林村、和平村、溪海村、

三石村、竹圍村、海口村、沙崙村、

後厝村、圳頭村、內海村、南港村、

北港村、大海村(共十八村)

民國 39 年 10 月 (1950 年)

增設一村共十九村—建華村(原大海 村之建國新村)

民國 51 年 7 月 (1962 年)

資料來源:整理自《大園庄誌》《大園鄉志》

(29)

表 2—5 大園鄉地名之緣起

起源分類 地名 今日之轄屬

大坵園 大園村

田心仔 田心村

大埔 大海村

四股 三石村

五股仔 三石村

田寮仔 海口村

田尾 埔心村

田中秧 北港村

墾殖

過田仔 菓林村

圳股頭 圳頭村

坡堵 后厝村

水頭仔 橫峯村

海豐坡 埔心村

坡仔頭 沙崙村

汴仔頭 溪海村

水利設施

浮圳 南港村

許厝(許厝港) 北港村

梁厝 和平村

陳厝 和平村

下縣厝 和平村

謝厝 五權村

劉厝 溪海村、和平村、埔心村

方厝 竹圍村

戴厝 圳頭村

李厝 圳頭村、田心村

吳厝 溪海村

游厝 橫峯村

張厝 溪海村

先民居住地

黃厝 後厝村、埔心村

公館 菓林村

前館 圳頭村

後館 圳頭村

頂館 圳頭村

古亭 圳頭村

建築物及其方位

頂古亭 圳頭村

(30)

下古亭 圳頭村

後厝 后厝村

倒厝仔 大海村

頂厝 沙崙村

下厝 內海村、沙崙村

舊厝仔 和平村

舊店子 和平村

三界壇 和平村

三界壇後 和平村

新厝 沙崙村

下莊 沙崙村

瓦窯 竹圍村

三塊厝 埔心村

車店子 埔心村

五塊厝 五權村

崁頭厝 五權村

海方厝 竹圍村

南門 大園村

北門 大園村

城後 大園村

城內 大園村

赤牛稠 橫峯村

大牛稠 大海村

虎形崙 南港村

蜘蛛崙 北港村

動物之名

牛牯寮 北港村

竹圍 竹圍村

樹仔坡 竹圍村

草仔坡 溪海村

拔仔林 菓林村

鹽草匏 大海村

龍樹坑 五權村

土豆寮 內海村

苗圃 沙崙村

植物之名

草漯 觀音鄉草漯村

礦物之名 三塊石 三石村

地形之名 尖山 橫峯村

(31)

橫山 橫峯村

頂橫山 橫峯村

湳仔 橫峯村

沙崙 沙崙村

崙頂 溪海村

崙后 溪海村

崙後 海口村

崙仔坪 北港村

廍崙 南港村

廍崙頂 南港村

埔頂 后厝村

海口 海口村

中海湖 海口村

下海湖 海口村、沙崙村

港口 沙崙村

港仔嘴 北港村

海湖 北港村、內海村

海墘 北港村

海尾 圳頭村

大片頂 圳頭村

後湖 內海村

双溪口 溪海、和平村

双叉港 溪海村

溪洲仔 溪海村

下溪洲仔 溪海村

頂溪洲 海口村

溪洲 菓林村

大埔 後厝村、五權村

崁下 菓林村、

埔心 埔心村

大埔心 埔心村

崁腳 田心村、海口村

照鏡 田心村

油車 菓林村

艋舺 北港村

柴梳崙 溪海村

器物之名

草蓆厝 溪海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釋等學品第六十三 釋願樂品第十四 釋稱揚品第六十五 釋稱揚品第六十五之餘 釋囑累品第六十六 釋無盡方便品第六十七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

雇主屬 經營蘭 花栽 培,從 事生產 管理、 蘭園清 雇主屬 經營食 用蕈菇 栽培, 從事蕈 菇包產 瓶製作 雇主屬 經營蔬 菜栽 培,從 事育 苗、生 產管 雇主領 有目的 事業主 管機關

序宗篇第二 五停篇第三 挍量篇第四 自慶篇第五 善根篇第六 破戒篇第七 邪命篇第八 誑佛篇第九 造過篇第十 解脫篇第十一 食緣篇第十二 流轉篇第十三

六月 五月 五月 六月 十二月 八月. 十二月 一月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勞特字第 106300125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發特字第 1083001675 號函修正第六點附件四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并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身分證 男六十七歲(民國十九年五月一日生) 住嘉義縣竹峙鄉昇平村四二號之一 O 九八九號 •• Q一 O 二五八 身分證 男五十一歲(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生) 住嘉義縣竹崎鄉桃海村一三七號

  自文曆二年五月十五日 (午時) 。至同十八日 (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