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溫度氣流的差異使得強寒潮槽線後方,有 較中寒潮強的冷平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溫度氣流的差異使得強寒潮槽線後方,有 較中寒潮強的冷平流"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第一章 前言

台灣位處於副熱帶地區,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亞高壓南下影響,以 寒潮爆發的天氣型態影響最為劇烈,造成氣溫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

氣壓迅速上升以及強陣風的發生,經常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引起社會 大眾的關心,因此若能多了解台灣地區寒潮爆發前的綜觀天氣系統特 徵與寒潮爆發時台灣地區中尺度的天氣現象,將有助於防範這類經濟 損失。

台灣地區有關冷鋒、寒潮的研究甚多,其中早期多數偏重於氣候 的統計或單獨個案描述,例如:任與蔡(1981)以中央氣象局所觀測的 台北測站最低溫度連續下降 48 小時,達 4℃以上者為寒潮,其中 4

℃~5.9℃者為中寒潮,6℃~7.9℃者為強寒潮,8℃以上為極強寒 潮。他們合成分析 1967~1977 年冬季月份(12、1、2 月)的寒潮個案,

認為造成寒潮強度差異的原因與爆發前的高氣壓軸線的走向有明顯 關係,造成中、強寒潮的差異主要原因,可分成地面及 850 hPa 之合 成天氣圖討論。比較地面合成圖,強寒潮之高壓軸線由寒潮爆發前 48 小時的東北東-西南西,轉為 24 小時前的東北-西南走向;中寒 潮在爆發前 48 及 24 小時,大陸高壓呈圓形沒有顯著之軸線變化。在 850 hPa 合成圖上,中、強寒潮主要的不同是在地面高壓前方的氣流 走向,強寒潮氣流走向是北北西風至西北風、中寒潮為西北風至西北 西風,也就是地面高壓風場越偏向北風,則寒潮越強,其代表地面的 冷高壓範圍越接近橢圓形;另外槽脊系統在東移南進的過程中,其西 傾結構越弱則寒潮越強。蔡(1981)在 1972 年 12 月選擇一個強寒潮及 一個中寒潮個案,分析寒潮爆發前及當時天氣結構,認為其強寒潮槽

(2)

2

線後方之溫度冷槽較中寒潮強。強、中寒潮在槽線及氣流走向亦有不 同,強寒潮槽線呈東北-西南走向,槽後吹北北西風;中寒潮槽線呈 南北走向,鋒後吹西北風。溫度氣流的差異使得強寒潮槽線後方,有 較中寒潮強的冷平流。

另外蔡(1984)則以合成距平的方法分析 1967~1977 年的冬季寒 潮,其中的強寒潮個案共 23 次,他們認為距平後的移動性高壓才是 造成台灣寒潮爆發的主要原因。其強寒潮的特徵有移動高壓經原生地 往下游移動時,在中低對流層存在微弱斜壓並保持冷平流效應加強其 強度,並且冷氣團在大陸山東半島以南出海。Tsay and Jen(1981) 針對行星尺度的波動與寒潮的關係中,發現台灣地區寒潮的降溫強度 與寒潮暴發前 72 小時至後 24 小時,500 hPa 的行星波波數有密切之 關係;其中波動振幅越大、波數為 3 時,台灣地區易有強寒潮的發生,

這裡定義強寒潮為台北測站之最低溫連續下降二天降溫幅度達 6℃以 上。

陳與林(1981)及陳與林(1982)分別研究松山機場和高雄機場,在 單一寒潮個案中的天氣現象中發現:1.強寒潮鋒前西北風,鋒後東北 風;中寒潮在鋒面到達前 3 小時為西北風,鋒後轉成東北風;弱寒潮 始終為東北風。2.抵達台灣前三種寒潮之空氣塊,通過海上的路徑以 弱寒潮最長、強寒潮最短。藉助冬季季風實驗(WMONEX)觀測分析結 果,Chen et al.(2002)使用 1996 年 1 月 7-8 日之冷鋒個案,以大 尺度觀點討論中尺度的交互作用,顯示東亞地區的區域天氣與行星環 流有密切相關。黃與蔡(1983)則分析寒潮爆發期間 200 hPa 速度位分 布與次環流,並比較強寒潮與極強寒潮之間的異同,發現寒潮爆發前

(3)

3

蒙古高原的 500 hPa 及 200 hPa 槽線往南推進時,會與西藏高原東側 的低層(850~700 hPa)槽線或地面鋒面系統合而為一;當西藏高原東 側的槽線或地面鋒面系統越強時,則寒潮強度越強。

針對冷鋒個案相關的模擬討論,簡與林(2004)使用 MM5 中尺度模 式模擬 1996 年 1 月 7-9 日之冷鋒個案結果顯示,西風跨越中央山脈 時背風波可能使台灣東側鋒面厚度變淺、鋒面在通過台灣地區時,因 為管道效應影響鋒面南移速度,海峽中段最快,台灣東側次之,台灣 西側最慢。廖等(2005)利用巢狀區域波譜模式(Regional Spectral Model;RSM)及中尺度波譜模式(Mesoscale Spectral Model;MSM) 模式,更進一步討論武夷山及中央山脈在寒潮爆發時,對冷空氣南移 的影響,除了地形會對氣流造成阻檔、分流和改變局部風場的方向、

大小外,也發現大陸武夷山的地形對氣流的影響明顯較台灣地形大。

吳等(2005)利用 MSM,探討東北季風時期,台灣附近地區風場、壓力 場之變化,其結果顯示,氣流通過台灣海峽時,受到武夷山及中央山 脈地形阻檔,使得局部氣壓梯度改變而增強風速(管道效應);若大陸 高壓出海位置在山東半島以南時,可以加強海峽風速增強。呂等(2003) 使用 RSM 及 MSM 模式,討論寒潮爆發時台灣東、西二側冷空氣南移的 過程,結果說明西側以北北東風為主、東側以北風為主,此時東側溫 度下降幅度較西側大,且北風厚度也較西側發展來得大,使得冷空氣 厚度也相對較大。

從以上的研究來看,過去針對寒潮的研究主要分成氣候統計的方 法論述,及個案模式模擬分析討論中尺度系統結構,少有研究將二者 放在一起一同討論。故本研究以 COAMPS 模式模擬 2006 年 2 月 16 日

(4)

4

及 2007 年 3 月 4 日二個冷鋒個案以利作分析比較,同時將 1948 年至 2006 年共 58 年的冬季寒潮爆發作合成分析,討論氣候平均與個案之 間的關係。

本文分為六部份:第一章為前言,第二章為亞洲冬季冷鋒,第三 章個案觀測分析,第四章為資料與模式設定,第五章為模擬結果,第 六章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一、廣告設計職類規範製訂於民國八十二年,已無法符合時代潮流,為因應業界專業分工愈

 點選「 Single Solution」 選項予以求解電力潮流,然 後再點選「 Case Information 與Bus…」 選項,以觀看 所有匯流排的相關資訊。.  為迅速獲得最低的匯流排電壓值,請於

z 除了大小,電流還要考慮方 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電流I 流動的方向,此一方向稱為基 準方向。此一基準方向可以任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最潮的英⽂7. Urban

另外, 以後我們要談的 decomposition theorem, 都是將一個 vector space 拆解成一些 subspaces 的 internal direct sum, 我們不會再去談 external direct sum,

一、將△ABC 平移至△DEF,請問:A 點至 D 點、B 點至 E 點、C 點至 F 點,這三個點平移的 距離、方向是否相同. 二、將△ABC 平移至△DEF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