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40N12” — 2016/2/26 — 19:53 — page 12 — #1

數學傳播 40 卷 1 期, pp. 12-15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

David Tong 翻譯 : 黃馨霈

David Tong 為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 研究量子理論及廣義相對論。 本文 「Ein- stein and relativity: Part II」 由作者 2013 年於倫敦南岸藝術中心的演講精簡而 成, 原載 +Plus Magazine

(https://plus.maths.org/content/einstein-and-relativity-part-ii),

取得作者及雜誌編輯同意翻譯及刊載, 謹此致謝。

— 中研院數學所數學傳播編輯部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理論改變了我們對時空的理解。 在愛因斯坦之前, 人們認為空間是物理法則展 演的舞台。 丟入一些恆星或行星, 它們就會在舞台上運轉。

重力是時間與空間曲率的展現。 圖片來源: NASA (取自 Plus Magazine)

愛因斯坦了解, 空間並沒有那麼被動, 而 是動態的、 能對發生於其中的事件做出反應。 如 果將重物比如地球這樣的行星放在空間中, 周 圍的空間會稍微改變。 行星的出現造成空間的 小小凹陷 (事實上時間也會如此), 其它東西 — 好比月亮靠近這個行星時, 會感受到空間的凹 陷, 並且像彈珠在碗裡滾動一般, 繞著行星 (地 球) 轉動, 這就是我們所稱的重力。

聽起來或許像 《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裡會看到的, 但它不是, 它是我們宇宙運行的 方式。 當多個星系運行、 盤旋, 這支宇宙之舞是 物質和時空的舞蹈。 恆星和行星移動造成行經的空間彎曲, 引發其它恆星和行星隨之移動, 使得 行經的空間又再度彎曲, 如此這般。 這是愛因斯坦偉大的洞見: 重力是時間與空間曲率的展現。

12

(2)

“C40N12” — 2016/2/26 — 19:53 — page 13 — #2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下) 13

怎麼知道它是對的 ?

我們怎麼知道相對論真的是對的? 愛因斯坦的新理論提出了許多牛頓理論所沒有的重要 預測, 其中之一是光會偏折。 假設有個恆星躲在太陽後面, 或許你會認為因為太陽擋在半路上, 恆星的光無法到達地球, 但愛因斯坦領悟到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他的理論, 由於空間的凹陷, 光 不會沿著直線前進, 能以某個角度偏折至太陽周圍, 再到達我們的眼睛。 如果以直線回溯光源, 我們看到的恆星會稍稍偏在太陽的左側或右側, 而不在正後方, 因此我們認為, 恆星位置與其實 際位置有些許落差。

重力使得光偏折至大型天體周圍。 圖片來源: DLR, GFDL (取自 Plus Magazine)

由於太陽對我們來說實在太亮了, 所以我們看不到它周圍的恆星。 只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情 況 — 日全蝕發生時, 我們才能觀察到愛因斯坦預測的現象。 對愛因斯坦理論的第一個試驗, 於 1919 年日全蝕的時候進行, 由英國天文學家亞瑟 · 愛丁頓 (Arthur Eddington) 率領的兩組 觀測隊, 開始了遠征: 一組至非洲西岸, 另一組到巴西。 他們等待日蝕發生, 祈禱天空晴朗無雲, 拍下在太陽後方恆星的照片。 這張照片是當時拍的:

圖片取自 Plus Magazine

(3)

“C40N12” — 2016/2/26 — 19:53 — page 14 — #3

14 數學傳播 40 卷 1 期 民 105 年 3 月

可以看到太陽的中央被月亮擋住, 許多恆星圍繞。 他們量測這些恆星的位置, 發現它們與實際位 置之間的誤差, 確實如愛因斯坦所預測的。1

紐約時報的一頁。 圖片來源: New York Times (取自 Plus Magazine)

一夕成名

日蝕量測使愛因斯坦一躍成為超級明星, 部分因為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 英國天文 學家證實德國科學家的理論是個再好不過的 故事, 是一則大新聞, 佔據紐約時報的頭版 一週之久。 任何稍有名氣的人, 從政治家到 演員, 都被問到是否了解相對論, 答案都是 不知道, 但他們確定它是至關重要的議題。

大致看來, 愛因斯坦享受這樣的名氣, 擅長以短小精練的名言登上媒體版面; 有自 己的經典造型, 受眾人喜愛。 不過成名有利 也有弊, 愛因斯坦住在柏林, 是猶太人, 身為 戰後聲名卓著的猶太知識分子與公眾人物, 並 不容易。 有些時候為了愛因斯坦的安全考量, 警方會建議他離開柏林。 此時的德國科學界, 反猶太勢力昇高, 鼓吹德國人應該關注 「德 國物理 (Deutsche Physik)」 而不是猶太物

理 — 即相對論, 這種令人咋舌的想法。 有些反對相對論的會議, 其實是以科學語言包裝純粹的 反猶太主義, 試圖辯稱愛因斯坦的理論具有爭議。 這的確造成一些影響。 這些敢於放話的人, 要 大聲叫囂、 玷汙科學的淨水易如反掌。

反猶太主義甚至影響了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理當獲獎, 然而反猶太陣營裡至少有一位諾貝 爾獎得主。 1921 年, 顯然這個獎若不頒給愛因斯坦, 就無人可頒。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諾貝爾委 員會決定不頒給任何人。 到了 1922 年, 問題照樣還沒解決, 但委員會找到理由, 頒給愛因斯坦 回溯至 1921 年的獎, 即便如此, 頒獎緣由並不是他的廣義相對論, 而是因為他的其它成就。 愛 因斯坦並未出席頒獎典禮。

1 譯註: 光線彎曲的效應不可能用眼睛直觀地在望遠鏡內或照相底片上看到, 光線偏折的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觀測、 測量、 歸算後得出。

要檢驗光線通過大質量物體附近發生彎曲的程度, 最好的機會莫過於在發生日全蝕時對太陽所在的附近天區進行照相觀測。 在日全蝕時 拍攝若干照相底片, 然後等若干時間 (最好半年) 之後, 太陽遠離了發生日蝕的天區, 再在夜晚對該天區拍攝若干底片。 通過對前後兩 組底片進行測算, 才能確定星光被偏折的程度。 (摘自 《文景》2005 年第 4 期)

(4)

“C40N12” — 2016/2/26 — 19:53 — page 15 — #4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下) 15

不朽的貢獻

一百年來, 愛因斯坦的科學家形象、 著名的 E = mc2 公式, 甚至是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 的」 觀點, 都在主流文化裡根深蒂固。 在科學界, 愛因斯坦對後世的影響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整個宇宙學的領域 — 宇宙的研究, 都因為相對論的框架才得以建立。 就在愛因斯坦的理論發 表後不久, 我們得知一件非比尋常的大事, 科學上最重要的真相之一: 宇宙並非亙古不變。 過去 有段時間被稱做 「大爆炸 (The Big Bang)」, 那時宇宙比現在小很多, 沒有恆星或行星, 而是 被一顆高密度的熱火球填滿,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都由此發端, 那是 137 億年前的事。

或許, 由愛因斯坦理論引發的最大謎團是黑洞。 黑洞是空間裡某些區域彎曲程度過大, 使 得光困陷其中, 它存在於我們的宇宙。 舉個例子, 我們知道銀河系中央有個巨大的黑洞, 但是對 它卻一點也不了解。 某方面來說, 史蒂芬 · 霍金 (Stephen Hawking) 對科學的重大貢獻在於 說服眾人: 沒有人了解黑洞。 他對物理學家下了戰帖, 至今無人挑戰成功。 黑洞仍是理論物理懸 而未解的重大問題之一。

相對論至今通過每個試驗, 不過仍然有個預測我們還無法得到任何的直接證據, 它被稱做 重力波 (gravity waves)。 如果將一顆石頭丟入池中, 水面會產生波動; 同樣地, 在時空裡做任 何劇烈的變動, 空間應該會產生波動, 這樣的劇烈變動一直在上演: 銀河系的恆星爆炸、 黑洞互 撞、 大型中子星互撞, 每一個事件應該都會產生我們可以預期偵測到的重力波。

如果來自黑洞或爆炸恆星的重力波通過地球, 整個地球只會稍稍縮小, 而後膨脹回復原狀。

世界各地有許多為了量測這個現象而設計的實驗, 目前做到最好的是, 在美國名為 LIGO 的雷 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重力波 觀測站有兩個, 一個在路易斯安那州, 一個在華盛頓州。 令人訝異的是, 每個觀測站都有兩棟成 直角方向的建築物, 各長約 2.5 哩 (約 4 公里)。 探測人員在建築物裡來回發射雷射光, 定時量 測建築物的大小, 精確到比一個原子還要小的程度。 未來幾年, 我們期盼這些實驗或其它實驗, 最後能成功觀測出重力波, 這將會是愛因斯坦理論另一個偉大的勝利。

—本文翻譯者黃馨霈為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助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3.不同於雙因子理論與期望理論(VIE 理論) ,在波特‧勞勒模式中才明確的表達出工作滿意與績效

特別是認識論的研究密切相關的 (這就是所 謂的“發生認識論”), 從而, 心理學的研究就 為其哲學主張提供了重要的論據, 反之, 認識 論的分析則又事實上決定了他在心理學研究 中所採取的基本

除此之外, Kaluza 對大自然的理論模型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 (Klein 後來參與研究, 該 理論現稱 Kaluza-Klein 理論)。 Kaluza 是一位數學家。 他在平坦的 Minkowski 四維時空上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 與相對論 是公認二十世紀中最革命性及重要的物理理 論。 它們大約都在二十世紀初葉開始發達, 且 至今都經得起各種實驗及觀測的考驗的。 從

廣義相對論描述重力, 然而愛因斯坦並不是第一個想出這樣理論的人 — 早在 1686 年, 艾 薩 克·牛頓 (Isaac Newton) 就想出著名的重力平方反比定律 (inverse square law of gravita-

年才由俄國偉大數學家 Kolmogorov(1903- 1987 年) 完成機率論的公理化 (幾乎跟 Von Neumann 的量子力學公理化同時完成), 提 出機率空間的理型作為機率論的基礎。 從此

數學推動研究中心 物理推動研究中心 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 化學推動研究中心

一、試析述目的論與義務論二種道德哲學對公務倫理建構的影響(15%);並各舉一例 簡述其二者在公務倫理法規制度或實際行動中的應用 (本題的第二子題「未舉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