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歸去來辭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歸去來辭"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編號︰123

歸去來辭 並序 陶潛

余 家 貧 , 耕 植 不 足 以 自 給 。 幼 稚 盈 室 , 缾 無 儲 粟

1

, 生 生 所 資

2

,未 見其術

3

。親 故多 勸余 為長 吏

4

,脫然 有懷

5

,求 之靡途

6

。會 有 四 方 之 事

7

,諸 侯 以 惠 愛 為 德

8

,家 叔 以 余 貧 苦

9

,遂 見 用 於 小 邑。于時風波未靜

10

,心憚遠役

11

,彭澤去家百里

12

,公田之利,足 以為酒

13

,故便求之。及少日

14

,眷然有歸歟之情

15

。何則?質性自 然,非矯厲所得

16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

17

。嘗從人事

18

,皆口腹自 役

19

。 於 是 悵 然 慷 慨 , 深 媿 平 生 之 志 。 猶 望 一 稔

20

, 當 斂 裳 宵 逝

2 1

。尋

2 2

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

2 3

,自免去職。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 餘日。因 事順心 ,命篇 曰《 歸去來兮》 。乙巳 歲十一 月 也

2 4

歸 去 來 兮 , 田 園 將 蕪 胡 不 歸

2 5

? 既 自 以 心 為 形 役

2 6

, 奚 惆 悵 而 獨 悲 ! 悟 已往 之 不 諫 , 知 來 者 之 可 追

2 7

; 實 迷 途 其 未 遠 ,覺 今 是 而 昨 非

2 8

。 舟 遙 遙 以 輕 颺

2 9

, 風 飄 飄 而 吹 衣 。 問 征 夫 以 前 路 。 恨晨光之熹微

3 0

乃 瞻 衡 宇

31

,載 欣 載 奔

32

。僮 僕 歡 迎,稚 子 候 門。三 逕 就 荒

33

, 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罇。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34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審 容 膝 之 易 安

3 5

。 園 日 涉 以 成 趣

3 6

, 門 雖 設 而 常 關 。 策 扶 老 以 流 憇 , 時 矯 首 而 遐 觀

3 7

。 雲 無 心 以 出 岫

3 8

, 鳥 倦 飛 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3 9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40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41

悅 親 戚 之 情 話, 樂 琴 書 以 消 憂

4 2

。 農 人 告 余 以 春 及, 將 有 事 於 西

43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44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45

。木

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46

(2)

已 矣 乎 , 寓 形 宇 內 復 幾 時 , 曷 不 委 心 任 去 留

4 7

? 胡 為 乎 遑 遑 欲 何 之

4 8

? 富 貴 非 吾 願 , 帝 鄉 不 可 期

4 9

。 懷 良 辰 以 孤 往 , 或 植 杖 而 耘 耔

5 0

。 登 東 皐 以 舒 嘯 , 臨 清 流 而 賦 詩

5 1

。 聊 乘 化 以 歸 盡 , 樂 夫天命復奚疑

5 2

一、作者簡介

陶潛(公元 365 – 427),又名淵明,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卒後親友私謚靖節。他是東晉、劉宋交替時期的著名 詩人。陶潛出身於一個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 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 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潛年幼時,家庭衰 微,八歲喪父,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裏生活。陶潛早年曾任江州祭 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後辭官回家,從晉安帝義熙二年

(公元 406)起隱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 427)病故。歸田的這 二十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逝後,其生前好友顏延年為其作誄 文《陶徵士誄》。

陶潛作品現存詩一百二十餘首,另有文、賦等十餘篇。田園生活是其重要 題材,因此後來人們稱他為「田園詩人」。陶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

《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潛為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為其詩「其源出於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對其 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 與京」。《文選》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餘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陶潛 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北宋王安石謂陶詩「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為「有詩人以來無此句者。然則淵明 趨向不群,詞彩精拔,晉宋之間,一人而已」。蘇軾在《與蘇轍書》中說︰

「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 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辛棄疾在《念奴嬌》中 稱︰「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

就陶潛的文章而論,以《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及此篇《歸去來辭 並 序 》 最 為 著 名 。 北 宋 歐 陽 修 云 ︰ 「 晉 無 文 章 , 唯 陶 淵 明 《 歸 去 來 辭 》 而 已。」同時的宋庠謂︰「陶公《歸來》是南北文章之絕唱。」北宋李格非也 說︰「《歸去來辭》,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有斧鑿痕。」南宋朱熹說︰

「其詞意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可見本文真實、自然、

沖和的風格特點。

(3)

二、背景資料

本文有關陶潛辭官歸隱,故了解他的為官經歷對理解此文甚有幫助,他曾 五度為官︰第一次是他在廿九歲時,任江州祭酒,此官職並不高,最後因個性 與之不合而回家。第二次是三十六、七歲時在桓玄處作一小官,後因母喪而回 家。第三次是四十歲時任劉牢之參軍,但他看到鎮壓天師道孫恩時大肆殺掠的 景象,對出仕非常後悔,便解甲還鄉。第四次是四十一歲時任建威將軍劉敬宣 參軍,後敬宣因得罪將軍劉玄而請辭,陶潛的官位也因而中止。第五次就是任 彭澤令,這是他所做的官中職位最高者,但也是任期最短者,只有八十多日。

陶潛雖然多次為官,但他本性實是厭倦官場的。蕭統《陶淵明傳》載︰

「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 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這雖然不是陶 潛辭官之唯一或直接原因,但亦能反映陶潛對不喜官場的態度。

有 關 本 文 的 創 作 時 間 , 李 景 華 謂 ︰ 「 序 文 明 言 本 文 作 於 『 乙 巳 歲 十 一 月 』 , 即 東 晉 安 帝 義 熙 元 年 ( 公 元 405) 冬。但 辭中 又說 『農 人告 余以春 及』,那麼《歸去來兮》當定稿於歸隱後的第二年,即義熙二年。」(見袁行 霈《歷代名篇鑑賞集成》)

三、注釋

1. 缾無儲粟︰米甕中沒有存糧。缾︰音義同「瓶」,此指米缸。粟︰泛指 糧食。

2. 生 生 所 資 ︰ 維 持 生 活 所 需 的 一 切 。 生 生 ︰ 第 一 個 「 生 」 字 作 動 詞 , 維 持。第二個「生」是名詞,生活之意。維持生活。

3. 未見其術︰沒有辦法解決。術︰指方法。

4.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親友大都勸我求個官職。長吏︰舊稱地位較高的官 員。長︰○[掌],[zoeng2];○[zhɑ̌ng]。

5. 脫然有懷︰我心裏也有這個想法。脫然︰不經意的樣子。

6. 求之靡途︰可是求官缺乏門路。靡︰沒有。○[美],[mei5];○[mǐ]。

7. 會有四方之事︰正遇上各地起兵。

8. 諸侯以惠愛為德︰各地軍閥以惠愛人才為德。惠愛︰惠人才以機會。

9. 家叔以余貧苦︰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

10. 于時風波未靜︰那時社會時局動蕩不安。

11. 心 憚 遠 役 ︰ 心 裏 害 怕 到 遠 方 為 官 。 憚 ︰ 害 怕 。 ○ [ 但 ] , [daan6] ;

[dɑ̀n]。

12. 彭澤去家百里︰彭澤縣離我家一百里。彭澤︰今江西彭澤西南。去家︰

距離家裏。當時陶潛家在柴桑,即今江西九江西南。

13. 公田之利,足以為酒︰俸祿之田收穫的糧食,足夠造酒之用。

14. 及少日︰等到過了一些日子。

(4)

15. 眷然有歸歟之情︰便不覺產生了留戀故鄉的感情。眷然︰顧念貌,依戀 貌。歸歟︰泛指思歸懷舊之意。原典出自《論語.公治長》︰「子在陳 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王粲《登樓賦》中有以「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之句表達歸 鄉懷舊之意,應為陶潛之出典。

16. 非矯厲所得︰不是勉強造作可以改變的。

17.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飢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 都感痛苦。病︰指內心痛苦。

18. 嘗從人事︰過去曾經為官做事。

19. 皆口腹自役︰都是為了餬口而役使自己為官。

20. 猶 望 一 稔 ︰ 仍 然 希 望 任 職 一 年 。 稔 ︰ 年 , 古 代 穀 一 熟 為 年 。 ○[ 腍 ] , [nam5];○[rěn]。

21. 當斂裳宵逝︰斂裳︰收拾衣裝。宵逝︰連夜離去。

22. 尋︰不久。

23. 情在駿奔︰一心趕去奔喪。駿奔︰急速奔走。

24. 乙巳歲十一月也︰乙巳年十一月,即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一月。

25.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何不回去 呢?胡︰為甚麼,何不。兮︰古代詩歌辭賦常用的語助詞,相等於語體 文的「啊」。

26. 既自以心為形役︰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

27.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悔悟過去的錯誤不可挽救,但堅信未來 的 歲 月 中 尚 可 以 補 追 。 語 出 《 論 語 . 微 子 》 ︰ 「 楚 狂 接 輿 歌 而 過 孔 子 曰 ︰ 『 鳳 兮 , 鳳 兮 ! 何 德 之 衰 ! 往 者 不 可 諫 , 來 者 猶 可 追 。 已 而 , 已 而 , 今 之 從 政 者 殆 而 ! 』 」 諫 ︰ 停 止 , 挽 救 。 來 者 ︰ 指 未 來 的 事 情 。 追︰來得及彌補。

28.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實際上我入迷途尚不遠,已覺悟到回家 是對而做官是不對。昨︰泛指往日,過去。

29. 舟 遙 遙 以 輕 颺 ︰ 舟 在 水 上 輕 輕 飄 蕩 。 遙 遙 ︰ 通 「 搖 搖 」 , 漂 蕩 貌 。 輕 颺︰輕輕地飄揚,形容船出行輕快。颺︰通「揚」。

30. 恨晨光之熹微︰只恨晨光朦朧而天未亮。熹微︰微明,光未盛的樣子。

31. 乃瞻衡宇︰終於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衡宇︰衡門,橫木為門,形容房 屋簡陋。

32. 載欣載奔︰我高興地向前飛奔。載︰語助詞,有「且」、「乃」之意。

33. 三逕就荒︰院裏的小路長滿了荒草。三徑︰漢代蔣詡隱居後,在屋前竹 下開了三條小路,只與隱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後以「三徑」指歸隱 者的家園。

34.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我端着酒壺酒杯自斟自飲,觀賞着庭樹 使我開顏。眄︰斜視。○[免],[min5];○[miɑ̌n]。柯︰樹枝。

35.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倚着南窗寄託我的傲世之情,明白這個 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審︰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狹小,僅能 容膝。

(5)

36. 園日涉以成趣︰每天在園中散步趣味無窮。涉︰遊玩,遊覽。

37. 策扶老以流憇,時矯首而遐觀︰拄着拐杖散步或休息,時時擡頭望向遠 方。扶老︰竹的一種,常用作手杖。流憇︰散步或休息。矯首︰擡頭。

38. 雲無心以出岫︰白雲無意地從山穴裏飄出來。岫︰山洞、巖穴。○[袖],

[zau6];○[xiù]。

39.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日光暗淡,即將下山,我撫着孤松不捨 離去。翳翳︰晦暗不明貌。翳︰隱藏,遮蔽。○[縊],[ngai3];○[yì]。

盤桓︰徘徊,逗留。桓︰○[垣],[wun4];○[huɑ́n]。

40. 請息交以絕遊︰我要與世俗之人斷絕交往。

41. 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世俗人與我志趣不合,再駕車出去又有 甚麼意思?焉︰甚麼。○[煙],[jin1];○[yɑ̄n]。

42.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跟鄉親故人談心很快樂,彈琴讀書亦足 以消去憂愁。

43. 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了,將要去西邊的 田地耕作。疇︰田地。○[酬],[cau4];○[chóu]。

44.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有時駕着巾車,有時划着孤舟。巾車︰有篷的車 子。棹︰船槳。○[驟],[zaau6];○[zhɑ̀o]。這裏作動詞用,解作划船。

45.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也要走過那高 低 不 平 的 山 丘 。 窈 窕 ︰ 曲 折 幽 深 的 樣 子 。 ○ [ 妖 , 條 之 陽 上 聲 ] , [jiu2tiu5];亦讀作[秒,條之陽上聲],[miu5tiu5]; ○[yɑ̌otiɑ̌o]。壑︰水 流匯聚的坑谷。○[確],[kok3];○[hè]。

46.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我喜慕萬物之各得其時,感嘆自己一生 行將告終。行︰即將。

47. 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寄身世上還有多少日子,為不麼不 按 照 自 己 的 心 意 選 擇 去 留 ? 寓 形 ︰ 寄 身 。 宇 內 ︰ 天 地 之 間 。 曷 不 ︰ 何 不。曷︰何,甚麼。○[渴],[hot3];○[hé]。

48. 胡 為 乎 遑 遑 欲 何 之 ︰ 為 何 心 神 不 定 還 想 去 甚 麼 地 方 呢 ? 胡 為 ︰ 為 了 甚 麼。遑遑︰心神不定貌。何之︰何去、去哪裏。

49.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富貴榮華不是我的所求,升入仙界也沒有希 望。

50.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懷念那良辰美景我獨自去欣賞,或者扶 杖 除 草 、 耕 種 。 植 杖 ︰ 把 手 杖 插 在 身 旁 的 地 上 。 耘 ︰ 在 田 地 裏 除 草 。 耔︰在植物根上培土。

51. 登東皐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登上東邊山坡我放聲長嘯,傍着清清的 溪流吟作詩歌。皐︰高地。○[高],[gou1];○[gɑ̄o]。

52. 聊 乘 化 以 歸 盡 , 樂 夫 天 命 復 奚 疑 ︰ 姑 且 順 應 造 化 完 結 一 生 , 以 天 命 為 樂,還有甚麼猶豫?乘化︰順着大自然的運轉變化。歸盡︰歸向死亡。

奚︰甚麼,何。○[兮],[hai4];○[xī]。

(6)

四、賞析重點

就內容方面而言,本文可分為兩大部分,序及辭,這裏先說序後說辭。序 可分三段,由「余家貧」至「故便求之」是第一段,講述作者為官的原因,陶 潛為官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家裏貧窮,耕種所得不能維持生活,而且孩子 眾多,家無餘米,謀生乏術,故親友都勸他做官,他也正有此意。其二,當時 四方有兵事,各地軍政統治者都以獎掖人才為美德,叔父就推薦陶潛為彭澤 令。其三,對自己而言,當時為官也有兩個有利條件︰第一是當時局勢不穩,

他害怕到遠方當官,而彭澤離家只有百里,並不遙遠。第二是當縣令所得的田 俸足以釀酒自樂。第二段由「及少日」至「自免去職」,講述作者辭官的原 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為官愧對平生之志,陶潛認為為官有違本性,矯揉 造作,而自己本性喜愛自然,不能勉強改變,故身心痛苦。加上是為了餬口而 做官,不想捱飢抵冷,惟這都並非出於自願,與平素志趣相違,故深感慚愧。

第二方面是當日正值嫁給程家的妹妹在武昌逝世,他急着去奔喪,因而辭官。

序文第三段由「仲秋至冬」至文末,交代任官的時間是八十多天、命篇原因是 辭官之事順合自己心意,及寫作時間為乙巳年十一月等三方面的資料。

本文的第二大部分是辭的部分,辭文按韻自然分成四段。第一段由「歸去 來兮」至「恨晨光之熹微」,重述辭官歸家的原因,以及描寫歸途中的心情。

頭四句說明辭官的原因是思念家園,希望趕快回去打理家裏的田園。以及過去 因為口腹之需要而任官,役使形體,非常惆悵。「悟已往之不諫」以下四句仍 是寫為辭官是因為覺悟到過往任官是錯誤的,但一切已成過去,無法改變,幸 好將來的日子仍可操控,來得及補救。「舟遙遙以輕颺」以下四句乃寫歸途乘 舟,小舟輕盪、清風吹衣,一片愉悅之情;而回家路上,頻向行人問路,又恨 晨光微弱,表達作者歸心似箭之心情。第二段由「乃瞻衡宇」至「撫孤松而盤 桓」,寫回到家園之喜悅心情及日常生活情景。「乃瞻衡宇」四句寫作者看到 家門便欣喜地奔跑起來,而家僮僕人及兒子們都歡快地在家門守候。「三徑就 荒」以下四句寫庭園中情景︰小路已荒蕪,松樹及菊花尚在,令他非常欣慰,

攜兒入居室,家人已斟酒滿杯。「引壺觴以自酌」至段末是寫歸家後的生活。

作者閒時自斟自飲,看着庭園中的樹木,喜可眉梢。又倚着南窗,寄懷自己孤 高的個性,明白到房子雖僅容膝,卻很安樂。他每天在園中散步,自有趣味,

家雖有門,但經常閉着,甚少與人交往。有時又扶着手杖到處遊覽、歇息。有 時細賞山間浮雲和歸鳥,至夕陽西下,還撫着孤松不捨離去。

辭文第三段主要寫歸隱後田園生活的樂趣。「歸去來兮」以下四句寫希望 與世俗斷交,既然俗世與自己性格相違,再駕車入世又有甚麼意思呢。「悅親 戚之情話」以下四句是寫和親朋戚友閒話家常,無比快樂,彈琴讀書又可消愁 解憂;農夫告訴自己春天來臨,將要到西邊田地耕種。「或命巾車」以下四句 是寫作者有時乘車、划船去尋幽探勝,如探幽谷,上落小山等。「木欣欣以向 榮」以下四句寫作者看到樹木繁盛,泉水流動,因而羨慕萬物各得其時,感嘆

(7)

自己一生即將完結。

辭文第四段由「已矣乎」至文末,寫自己對過往生活的襟懷,表達順應自 然天命之志。這裏表達了四種感情︰首四句是表達自己留在世上之時間已無 多,應趁有生之年活下去,不再勉強追求甚麼,但求順乎本心,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富貴非吾願」二句,表達不追求功名富貴,亦不求仙修道之情。

「懷良辰以孤往」以下四句是寫希望趁美好時光遊山玩水之情︰或在田裏除草 培根,又或登上高處長嘯,或在清溪邊作詩吟誦。最後一種感情是順應自然天 命,直至生命結束,抱着樂天知命的心情,自由自在地活下去。

總之,本文的主題思想是透過記述作者任官及辭官的原因,表達作者辭官 後的愉快感受,以及歸隱田園後的悠閒生活和輕快心情,流露出作者愛好自然 的本性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也表現了他追慕功名富貴及樂天知命的人生 態度。

從藝術技巧觀之,本文有很多可貴特點。首先是序辭互補、結構嚴謹。

《歸去來兮辭》的寫成本有作者的特殊原因,但用韻文形式的辭來表達,未免 臃腫拖沓、旨意難明。故作者用散文為序,敍述寫作的背景及辭官原委,而在 辭中盡力抒情,如此安排使序能寫得言簡意滿,而辭則充分發揮其抒情之特 點,二者各得其所。另外,本文辭部分的結構亦經過精心安排,第一段是歸家 原因及歸途所見,第二段是剛到家門的景況及歸家後的日常情況,第三段是歸 家後的田園生活,末段是抒發樂天知命之情。全辭主要扣着文眼「覺今是而昨 非」發揮,如第一段是因昨非而有辭官之行動,故除「舟遙遙以輕颺」之末四 句寫「今是」外,整段主要寫「昨非」;第二、三段整段則主要是寫家庭田園 之樂,乃扣「今是」而寫,寫「昨非」主要有「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 求?」二句;第四段乃「覺今是而昨非」之總體感情抒發,「曷不委心任去 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是對「昨非」之反省,

其餘文字主要扣「今是」,說今後應該有的想法。可見全文主要就「今是」發 揮,而對「昨非」則不作重要鋪寫,這種安排更突顯「今是」之選擇是對的。

第二個特點是與本文的體裁有關。本文體裁屬辭,是戰國後期楚國大詩人 屈原始創的新詩體,名「楚辭」,其特點有如下數點︰一,「書楚語,作楚 聲,紀楚地,名楚物」。二,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以四句為一小節,兩句 為一組,以六字句居多,間有長短句,多用語氣詞「兮」;虛詞置於句中第四 五字上。三,由於此體創自愛國詩人屈原,故多去國離愁之情、怨懟思君之 音,感情悲涼。到了西漢時,在楚辭的影響下,產生了賦的文體,辭和賦由是 統稱辭賦。賦可算是有韻的散文,而辭則仍接於詩體而有所變化。但《歸去來 兮辭》卻能承繼楚辭的句式,而變退其怨尤的特色,轉成瀟灑沖和的文風,縱 然寫悲而無怨,這是陶潛的創新。故宋人朱熹謂︰「其詞意夷曠蕭散,雖托楚 聲,而無尤怨切蹙之病。」

辭屬於韻文,故有用韻,逢雙數押韻,全辭意隨韻轉,層次分明。第一段

(8)

歸、悲、追、非、衣、微押韻,全段寫辭官歸田的決心。第二段奔、門、存、

罇、顏、安、關、觀、還、桓押韻,轉寫作者回到田園後的家庭及個人生活。

第三段遊、求、憂、疇、舟、丘、流、休押韻,寫作者回到田園後的人際交往 及遊歷生活。最後一段以時、之、期、耔、詩、疑押韻,抒發作者樂天知命的 情懷。由此可知,全辭押了四個韻,四段四意,充分發揮意隨韻轉之效,使意 與韻配合無間。

第四個特點是景語即情語。陶潛善於用寫景之句表達內心感情,使表情含 蓄,動人心魄。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二句表面寫白雲悠悠從山 洞飄出,以及鳥類飛倦回巢的情景;實際是寫作者過去為官只是如浮雲般出於 無心,非有意追求富貴,現在辭官歸家就如鳥倦回巢一樣,脫離世俗官場。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二句表面寫日光暗淡,即將落山,作者撫着 孤松不捨離去。實在感情時作者人生已屆暮年,如今選對了辭官而歸隱田園的 正確之道,可惜已時日無多了,突顯對田園生活的享受和依戀。開首第一段中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二句亦景中含情,舟在水上輕飄盪,風輕輕 吹拂衣服,乃代表辭官離開官場後,回歸田園的愉快心情。

文中第五個特點是情理互見。作者在辭開段「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 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 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八句中是情理並寫的,田園已荒蕪,為何不回去呢?

既然自己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何如此失意而自悲呢?還是回去吧,這都是 理,但理中都是悔恨、覺醒昔日為官之「昨非」之情,悟醒昔日為官之不可挽 救,但未來歲月還可以補追,這都是抒情,但又不忘說出尚可補救之理。實在 入迷途仍未遠,已覺悟到回家為是做官為非,這是前說理後抒情。總之,整段 是理中含情、情中含理,理後言情、情後言理,情理互見。這在末段中亦是如 此,由「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之情,說到「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 奚疑」之理。而情理之外,又不忘寓之於景中,顯示了陶潛超卓之抒情說理筆 力。

本文第六個特點是對仗工整、詞采清雅,這與辭這種文體有關,講求如賦 一樣的排偶句法,形成鋪張揚厲之勢。如第一段「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 追」、第二段「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 知還」,都是工整的對偶。第三段中的「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 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喜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 行休」一小段更是全部對仗而下的,使作者田園生活之樂趣一瀉而下,予人目 不暇給之勢。第四段「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登東皐以舒嘯,臨清流 而賦詩」亦然。但全辭沒有過分追求句偶,辭中很多字數相同的句組,本可以 對偶的,但作者並不刻意為之,反而文氣自然而不促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對彌勒信仰作淨土信仰型的理解與劃分隨處可見。此例舉幾部比較常見也被

男人本來想做壞事 但是出了東門後 又不 願作 就毫不眷戀地回家去(寫他內心的衝突) 但進了家門

Rashed, Roshdi (1994), The Development of Arabic Mathematics: Between Arithmetic and Algebra.. Dordrecht: Kluwer

演講辭格式 稱謂 稱謂:對在場人士的6. 稱呼。要注意稱謂的

佛法以「正見」為前導。佛陀對不同根器的眾生教導深淺不同層 次的佛法,因而佛法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理解,雖然如此,一切見解都

《大正藏》採用的校勘記寫法是校勘學上所說的「死校」 (只是一個術語,無 須做價值判斷)

第四頁的特寫鏡頭給了一窩張著嘴巴嗷嗷待哺的雛燕,但在 這一頁的文字中並沒有關於燕子的描述 哦,原來特寫鏡頭呼

辭:推卻、不接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