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長期呼吸器使用病人在慢性呼吸照護病房的呼吸器脫離因子分析與預後評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長期呼吸器使用病人在慢性呼吸照護病房的呼吸器脫離因子分析與預後評估"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長期呼吸器使用病人在慢性呼吸照護病房的 呼吸器脫離因子分析與預後評估

彭綏劭1,2  惠群2,3,4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1呼吸治療組 2胸腔內科 3慢性呼吸照護病房 4內科部

摘  要

當醫學進步,許多病人在經歷急性呼吸衰竭之後,雖然能存活下來,但仍無法脫離呼吸 器,當呼吸器需要連續使用21 天以上時,則被稱作是長期使用呼吸器個案,這群病人多是 年紀大,且同時有多種慢性器官功能障礙,需要將困難脫離呼吸器的原因克服,達到新的病 理與生理平衡,才有機會脫離呼吸器,這些病人往往長期住院,需要下轉到專門訓練脫離呼 吸器的照護機構。而本研究藉由回溯性的資料整理,去了解慢性呼吸照護病房中,困難脫離 呼吸器相關的決定因子,以及計算每月快淺呼吸指數系列變化等方式,用來預測呼吸器能否 成功脫離。本研究發現,年紀超過80 歲患者,或住院中罹患呼吸器相關性肺炎或膿胸等併發 症,或是由ICU 直接下轉,是長期使用呼吸器患者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獨立因素,此外,

從第三個月開始,快淺呼吸指數在成功脫離組和困難脫離組之間,可以見到有意義統計學上 的差異,反映出病人的肺功能或是整體生理功能進步,這項指數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更具預 後判斷價值。

關鍵詞:呼吸器依賴 (Ventilator dependent) 呼吸器成功脫離 (Successful weaning)

快淺呼吸指數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慢性呼吸照護病房 (Respiratory care ward)

前 言

隨著醫學進步,醫療照顧水準改善,在急 性期使用呼吸器的重症病人,約有20-25% 於急 性問題解決後,仍無法立即脫離呼吸器,而需 要延長使用呼吸器的時間1,這些病人若下轉到 專門呼吸訓練與呼吸照顧的機構,能得到更好 的照顧2-4,甚至有5-15% 急性呼吸衰竭病患最 後成為完全依賴呼吸器維生的患者3-5,許多病

患雖能短時間脫離呼吸器自主呼吸,但其他生 理功能仍未恢復6-8,很短的時間又再住院,或 是很快又開始使用呼吸器9-11

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是指連續使用呼吸器 21 天以上,中斷時間未超過 5 日1,行政院衛 生署自民國89 年起,採行「全民健康保險呼 吸器依賴患者整合性照護前瞻性支付方式」計 畫,將使用呼吸器患者,依照呼吸器使用天數 與病情條件,分階段下轉到亞急性呼吸照護病

聯絡人:惠群 通訊處:40764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 966 號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

(2)

(Subacute respiratory care ward, RCC) 或是慢 性呼吸照護病房(Chronic respiratory care ward, RCW)。對多數病患而言,脫離呼吸器 (Success- ful weaning) 是件容易、迅速的事,但對於有 心、肺、中樞神經或骨骼肌肉方面,以及慢性 腎病變等相關疾病的病患,則較為困難8,12,13 影響呼吸器脫離的因素甚多,其中常伴隨各種 疾病慢性合併症,例如曾經中風、心臟衰竭、

慢性肺阻塞,而導致延長使用呼吸器1,而長 期使用呼吸器亦造成家屬身心健康及經濟的負

14-17。然而,對於長期使用呼吸器病患,脫

離的方式或是步驟皆不清楚,這些多重器官功 能障礙、年紀大,與已經經過多次脫離失敗的 病人,是否同樣可以運用在加護病房內廣泛使 用的脫離參數,有文獻指出,多次的脫離參數 測量,了解參數隨時間變化趨勢,甚至比單次 測量的預測性高18,19

過去長期呼吸器依賴病人脫離呼吸器與預 後評估的研究,多針對加護病房及RCC20-22 而重點放在RCW 相關之研究以及台灣本土的資 料更少9。本研究目的,除了了解這群病人臨床 特徵,困難脫離呼吸器主要慢性合併症,也希 望藉由分析呼吸器脫離成功之相關因素,配合 使用呼吸器過程中各項呼吸生理參數的分析,

找出有利於照顧病人,以及能否成功脫離呼吸 器的預測指標。

材料及方法

本研究為回溯性病歷回顧之研究方法,針 對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於2014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入住 RCW 之病人為研 究對象,研究計畫經澄清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 審查通過 (HP190014),研究過程收集病人臨床 特徵、起始呼吸器使用原因、慢性合併症、呼 吸器困難脫離原因、住院期間併發症、影響呼 吸器脫離的呼吸生理參數等。

收案時須符合以下條件:一、年齡大於或 等於18 歲,二、曾因嘗試脫離呼吸器失敗,

入住RCW 之病人,使用呼吸器大於 21 天,且 每日至少6 小時以上者。排除條件:( 一 ) 入住 RCW 少於 30 天,因為病情不適合或是惡化、

回轉加護病房、死亡,或是下轉居家照護者,

或病歷紀錄不完整,或未有兩次以上呼吸器脫 離生理參數測量記錄,( 二 ) 重複入住 RCW 病 人, 以 第 一 次 入 住 收 案, 第 二 次 住 院 則 不 予 收 案,( 三 ) 排 除 使 用 非 侵 入 性 呼 吸 器 (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的病人。根 據研究終點,將病人結束使用呼吸器的原因分 成兩組:脫離成功組 ( 脫離呼吸器大於 5 天 )、

呼吸器依賴組( 截至研究結束日 2019 年 7 月 31 日仍未成功脫離呼吸器者)。

收納之病人每個月均會測量呼吸器脫離生 理參數指標,包括最大吸氣壓力(Pimax)、最大 吐氣壓力(Pemax)、每分鐘換氣量 (VE) 及呼吸 次數(f) 等生理參數,根據每分鐘換氣量除以 呼吸次數(VE /f) 換算出潮氣容積 (VT) 後,再 根據呼吸次數除以換算出潮氣容積(f/VT) 計算 出淺快呼吸指標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 RSBI),將資料統計做分析。

以描述性統計方式,說明各變數之集中趨 勢,在依各變數特性,以卡方檢驗(Chi square test),或是 T-test 找出不同研究終點組別間有 統計上顯著差異的變數,再以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分析無法成功脫離呼 吸 器 的 獨 立 因 素。 統 計 上 以p<0.05 為顯著水 準,所有數據以19.0 版 SPSS 套裝軟體進行統 計分析。

結 果

一、病人臨床特徵

研 究 期 間 入 住RCW 之病人 201 人,符合 收案條件總共138 人,研究五年期間成功脫離 呼吸器共40 人,無法脫離呼吸器依賴共 98 人 ( 詳見圖一 ),排除的 63 人當中年齡小於 18 歲 1 人、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 9 人、病歷記載 不完整14 人、重複入住 27 人,住院天數少於 30 天者有 12 人,其中病情不穩定回轉加護病房 2 人,死亡 9 人,1 人轉居家照顧。平均年齡 75.8 ± 14.1 歲 ( 平均 ± 標準差 ),而中位數為 79.4 歲 (range 25.4-94.3 歲 ),80 歲以上病人有 64 人 (46.4%),僅 12 人脫離呼吸器,其脫離率 明顯低於年紀較輕者 (30% vs. 70%, P = 0.014)。

(3)

男性病人居多(62.3%)、疾病嚴重程度 APACHE II (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 ation II) 分數為 22.5 ± 5.2。病人來源以我們醫 院所屬RCC 下轉為多 (42.8%),其次為醫學中 心 (40.6%),有做氣管造口術患者近三分之二 (64.5%)、病人大多有慢性疾病,以神經系統疾 病最多 (50.7%),慢性肺部疾病次之 (46.4%)。

起始呼吸器使用原因主要以呼吸系統疾病佔多 (47.8%)。病人的基礎臨床特徵,在能脫離呼 吸器與不能脫離呼吸器兩組之間,除了年紀以 外,都沒有統計上顯著差異 ( 詳見表一 )。呼吸 器脫離病人在RCW 住院天數,中位數 77.5 天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45.3-125),最短 14 天,

最長817 天。

二、病人入住 RCW 前使用呼吸器時間

入 住RCW 前使用呼吸器時間平均 86.7 ± 99.9 天, 但 中 位 數 為 61 天 (IQR 50-81, range 21-821),呼吸器成功脫離組與脫離失敗組兩組 天數相近 (59, IQR 48-68 vs. 62, IQR 50-90, P = 0.159)。若依照「全民健康保險呼吸器依賴患者 整合性照護前瞻性支付方式」計畫,將病患依 使用呼吸器天數作階段性區分,轉入前已使用 呼吸器「超過63 天」者,有 57 人 (41.3%),而 介 於「21 至 63 天 」 者 有 81 人 (58.7%); 後 者

81 人中,58 人 (71.6%) 是已經由 RCC 脫離訓 練失敗後才轉入,另外23 人 (28.4%) 則由 ICU 直接下轉,這些人平均已使用呼吸器41 ± 13.3 天,中位數40 天 (range 21-62)。直接 ICU 下轉 原因,深度昏迷6 人、高位頸椎受傷或是原以 使用居家氧氣治療3 人、腫瘤惡化因素 3 人、

超長ICU 住院時間有 10 人 ( 平均 48 天 ),皆是 符合病況不適合積極嘗試脫離呼吸器,所以不 轉入RCC,而直接下轉至 RCW。轉入 RCW 前 使用呼吸器的天數若以介「21 至 63 天」者與

「超過63 天」兩組比較,前者呼吸器脫離率有 較高趨勢 (34.6% vs. 21.1%, P =0.085),由 ICU 直接下轉的病人,後者較多 (28.4% vs. 42.1%, P

=0.094) ( 詳見表二 )。

三、造成呼吸器困難脫離的相關慢性疾病 在全部病人中,直接造成呼吸器困難脫離 的相關慢性疾病,以曾經中風或顱內出血或老 年癡呆或巴金森氏症為最多 (46.4%),四分之 一以上的病人也與心臟衰竭、慢性肺部疾病有 關; 此 外, 有 慢 性 腎 臟 疾 病, 或 甚 至 尿 毒 症 22 人 (15.9%),成功脫離呼吸器組僅有 2 人 (5.0%),而呼吸器脫離失敗組有 20 人 (20.4%),

兩組間有統計上顯著差異 (P <0.05),( 詳見表 )。

圖一:此項研究收案流程圖。

(4)

表一:病人臨床特徵

(N=138)All Successful weaning

(N=40, 29%) Ventilator dependent

(N=98, 71%) P value Age, median (IQR) 79.4 (67.6-87.4) 76.6 (63.4-83.3) 80.4 (71.3-87.9) 0.026

Male, n (%) 86 (62.3) 23 (57.5) 63 (64.3) 0.455

Tracheostomy, n (%) 89 (64.5) 26 (65) 63 (64.3) 0.937

APACH II, mean ± SD 22.5 ± 5.2 22.4 ± 5.7 22.5 ± 5.0 0.846

Referral hospital, n (%)

Medical center 56 (40.6) 19 (47.5) 37 (37.8)

0.198

Regional hospital 14 (10.1) 2 (5.0) 12 (12.2)

Our own hospital 59 (42.8) 15 (37.5) 44 (44.9)

Local hospital 7 (5.1) 4 (10.0) 3 (3.1)

Home-care MV 2 (1.4) 0 (0) 2 (2.0)

Duration of MV before RCW admission, median (IQR)

21~63 days, n (%) 81 (58.7) 28 (70) 53 (54.1)

0.085

> 63 days, n (%) 57 (41.3) 12 (30) 45 (45.9)

Previous weaning trial unit, n (%)

Direct ICU step-down 47 (34.1) 8 (20) 39 (39.8)

0.026

RCC step-down 91 (65.9) 32 (80) 59 (60.2)

Comorbidities, n (%)

Neurological disorders 70 (50.7) 20 (50.0) 50 (51.0) 0.913

Chronic lung diseases 64 (46.4) 14 (35.0) 50 (51.0) 0.087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49 (35.5) 12 (30.0) 37 (37.8) 0.388

Uremia 18 (13.0) 2 (5.0) 16 (16.3) 0.073

Neoplasm 19 (13.8) 2 (5.0) 17 (17.3) 0.056

DM 51 (37.0) 11 (27.5) 40 (40.8) 0.141

Others/Thyroid/Adrenal 32 (23.2) 9 (22.5) 23 (23.5) 0.903

Primary reason for MV, n (%)

Neurological system 38 (27.5) 12 (30.0) 26 (26.5) 0.679

Respiratory system 66 (47.8) 16 (40.0) 50 (51.0) 0.240

Cardiovascular system 18 (13.0) 6 (15.0) 12 (12.2) 0.663

Severe sepsis 14 (10.1) 5 (12.5) 9 (9.2) 0.558

縮寫: IQR, interquartile range; APACHE, 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MV, mechanical ventilation.

(5)

四、住院期間產生之併發症

病人於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後產生之併 發症,會加重平時醫療照顧與呼呼器器脫離過 程的難度,其中以發生呼吸器相關肺炎,或甚 至膿胸者為最多(51.4%),在成功脫離呼吸器 組 有15 人 (37.5%),而呼吸器依賴組有 56 人 (57.1%),在這項住院併發症上,兩組間有統計 上顯著差異 (P <0.05),( 詳見表四 )。

五、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 ysis 分析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相關的因素 於多變量分析中,除了年紀超過80 歲之外 (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 2.5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27-4.94, P =0.008),若病人住院中 發生併發症,如呼吸器相關肺炎或膿胸(aHR 2.59;95% CI 1.35-4.99, P =0.004), 或 是 由 ICU 直 接 下 轉 (aHR 2.45;95% CI 1.11-5.39, P 表二: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前使用呼吸器天數與曾經呼吸器脫離訓練的單位

21~63 days

(n=81, 58.7%) > 63 days

(n=57, 41.3%) P value

Previous weaning trial unit, n (%)

Direct ICU step-down 23 (28.4) 24 (42.1)

0.094

RCC step-down 58 (71.6) 33 (57.9)

MV liberation, n (%)

Successfual weaning 28 (34.6) 12 (21.1)

0.085

Ventilator dependency 53 (65.4) 45 (78.9)

Overall Mortality, n (%) 24 (29.6) 24 (42.1) 0.130

表三:呼吸器困難脫離原因

(N=138)All Successful weaning

(N=40, 29%) Ventilator dependent

(N=98, 71%) P value

Decompensate HF 37 (26.8) 9 (22.5) 28 (28.6) 0.465

COPD/Asthma 33 (23.9) 9 (22.5) 24 (24.5) 0.804

Recurrent pneumonia 38 (27.5) 9 (22.5) 29 (29.6) 0.397

Previous stroke/ICH/dementia /Parkinsonism 64 (46.4) 15 (37.5) 49 (50.0) 0.182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6 (4.3) 2 (5.0) 4 (4.0) 0.810

Uncontrolled epilepsy 2 (1.4) 2 (5.0) 1 (1.0) 0.497

CKD (Cr >2.5)/Uremia 22 (15.9) 2 (5.0) 20 (20.4) 0.025

Severe urosepsis 3 (2.2) 2 (5.0) 1 (1.0) 0.146

Severe ileus/Ascites 8 (5.8) 1 (2.5) 7 (7.1) 0.438

Severe wound infection 3 (2.2) 1 (2.5) 2 (2.0) 1.000

Recent diagnosed neoplasm 18 (13.0) 2 (5.0) 16 (16.3) 0.073

Other uncontrolled infections 15 (10.9) 3 (7.5) 12 (12.2) 0.553

Severe malnutrition (alb <2.0) 7 (5.1) 2 (5.0) 5 (5.1) 1.000

Severe hypoxic/metabolic encephalopathy 17 (12.3) 6 (15.0) 11 (11.2) 0.573 縮寫:HF, heart failure; 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6)

=0.026),皆是與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獨立相 關因素 ( 詳見表五 )。

六、比較兩組間淺快呼吸指數差異性

病人入院後每月監測淺快呼吸指數,第一 個月,成功脫離組與呼吸器依賴組的淺快呼吸 指數分別是132.13 ± 71.02 ( 平均 ± 標準差 ) 和 154.65 ± 82.79,第二個月分別是 134.21 ± 78.35 159.31 ± 80.52,兩組間有差異,但未達統 計 上 顯 著 差 異; 到 第 三 個 月 時, 兩 組 分 別 是 104.43 ± 46.89 和 145.98 ± 78.16,開始顯示成功 的脫離組和呼吸器依賴組之間,可以看到統計

學上顯著差異 (P =0.001);第四個月,兩組分別 106.73 ± 46.5 和 136.49 ± 58.41 (P =0.042);

第五個月,兩組分別是102.02 ± 46.18 和 138.54

± 64.34 (P =0.04) ( 詳見圖二 )。

七、呼吸器脫離曲線與存活曲線

由呼吸器脫離曲線可知,入住慢性呼吸照 護 病 房 後 的6 個月內脫離機會最大,在接下 來的住院時間中,脫離曲線變平,再能夠脫離 的機會減少 ( 詳見圖三 )。由存活曲線可知,

病人於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後一年存活率為 62%,第二年存活率為 38% ( 詳見圖四 )。

表四:慢性呼吸照護病房住院期間產生之併發症

(N=138)All Successful weaning

(N=40, 29%) Ventilator dependent

(N=98, 71%) P value

New stroke 3 (2.2) 0 (0) 3 (3.1) 0.556

AMI 6 (4.3) 1 (2.5) 5 (5.1) 0.672

Pneumothorax 5 (3.6) 0 (0) 5 (5.1) 0.321

VAT 62 (44.9) 17 (42.5) 45 (45.9) 0.714

VAP/empyema thoracis 71 (51.4) 15 (37.5) 56 (57.1) 0.036

UTI 38 (27.5) 10 (25.0) 28 (28.6) 0.670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 16 (11.6) 5 (12.5) 11 (11.2) 0.778

Acute GI tract bleeding 21 (15.2) 4 (10.0) 17 (17.3) 0.276

Acute ileus/intestinal obstruction 19 (13.8) 3 (7.5) 16 (16.3) 0.172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6 (4.3) 3 (7.5) 3 (3.1) 0.246

AKI and hemodialysis 11 (8.0) 1 (2.5) 10 (10.2) 0.176

縮寫: 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AT, ventilator associated tracheobronchitis; VAP,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UTI,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KI, acute kidney injury.

表五: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 分析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相關因素

Univariate analysis Multivariate analysis HR 95% CI P value aHR 95% CI P value CKD (Cr >2.5)/Uremia leading to difficult weaning MV 3.28 0.79-13.60 0.102 3.30 0.79-13.80 0.103 VAP/empyema thoracis complication in RCW hospitalization 2.28 1.20-4.33 0.012 2.59 1.35-4.99 0.004 Age 80 years old at RCW admission 2.37 1.20-4.67 0.013 2.50 1.27-4.94 0.008 Previous duration of MV > 63 days before RCW admission 1.93 0.98-3.80 0.057 1.59 0.80-3.15 0.184

Direct ICU step-down to RCW 2.38 1.10-5.19 0.028 2.45 1.11-5.39 0.026

縮寫: 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VAP,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MV,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R, hazard ratio; aHR, adjusted hazard ratio.

(7)

討 論

本 研 究 發 現在RCW 中, 年 紀 超 過 80 歲 患者,或住院中罹患呼吸器相關性肺炎或膿胸 等併發症,或是由ICU 直接下轉,是長期使用 呼吸器患者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獨立因素。

病人入住呼吸照護病房院後每月監測淺快呼吸 指數,第三個月的淺快呼吸指數開始,成功的 脫離呼吸器組和呼吸器依賴組之間,可以見到 有意義統計學上的差異,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亦 同。入院後前兩次的呼吸淺快指數,無法區分 兩組病患,但淺快呼吸指數隨時間變化趨勢,

可以反應出病人的肺功能或是整體生理功能進 步,較具有預後價值。

我們的研究結果,脫離成功組較無法脫離 成功組年輕5 歲,80 歲以上病人其脫離率明顯 低於年紀較輕者。Dermot Frengley 等學者在紐 約州一個公立長照機構的研究23,收案期間六 年,共540 位病人,病人入住機構時平均已使 用呼吸器29 天,與我們的病人屬性較相近,其 整體脫離率為22%;該研究發現年紀大比較不 易脫離呼吸器,在不同年紀分組,65-69 歲、

70-74 歲、75-79 歲、80-84 歲與 85-89 歲等不同 組 別, 脫 離 率 依 次 為36%、28%、22%、20%

圖二:比較成功脫離呼吸器與呼吸器依賴兩組間淺快呼吸指數差異性。

*P < 0.05.

80 100 120 140 160 180

0 1 2 3 4 5 6

Rapid shallow breath index in both groups

successful weaning ventilator dependent

* * *

圖三: 病人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後之呼吸器脫離曲

線,入住病房後的6 個月內脫離機會最大,在接

下來的住院時間中,脫離曲線變平,再能夠脫離 的機會減少。

圖四: 病人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後之存活曲線,入

住病房後一年存活率為62%,第二年存活率為

38%。

(8)

20%,而年紀大 (90 歲以上 ) 脫離率僅 7%。

這篇文章也提到,病情嚴重度較輕與較少合併 症的病人,比較容易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確,

有些研究結果表示APACHE II 分數與脫離呼 吸器難易相關,台灣本土資料由吳沼漧等人21 探討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病 人,篩選了6820 位呼吸器使用患者,最後共 納 入508 位病患研究,平均 APACHE Ⅱ評分 19.3 ± 6.2,結果顯示 APACHE Ⅱ與成功脫離 呈負相關。然而,有一個加護病房兩年的回溯 型研究24,近60% 是外科心血管手術或是腸胃 道手術後病人,這項研究就指出呼吸器脫離成 功率與APACHE II 分數無關,這篇研究的平均 APACHE II 分數為 11 (IQR 9-14),遠比我們的 研究病人嚴重度低。我們的研究疾病嚴重程度 APACHE II score 分數為 22.5 ± 5.2,兩組分數幾 乎一樣,由於收案過程中排除住院天數少於30 天者有12 位,其中病況較差而導致死亡為多,

若將此群病人也納入呼吸器依賴組統計,將會 大幅增加呼吸器依賴組APACHE Ⅱ評分,由此 可知,不同研究之間,若病人族群組成不同,

結果便會略有差異。

Scheinhorn 等學者12在一項連續一年的觀 察性研究,收集美國23 家長期照護醫院因呼吸 器依賴需進行脫離的患者,共有1,419 例患者,

中位年齡患者年齡為71.8 歲,文中指出每個病 人通常有一種以上的慢性合併症,儘管這些疾 病通常不是誘發呼吸衰竭的原因,但這些共病 症可能導致長期使用呼吸器,他們研究病患的 慢性合併症,以慢性肺阻塞、心血管疾病、中 風等疾病佔多數,本研究病人慢性合併症以神 經系統疾病最多 (50.7%),其次是慢性肺疾病 (46.4%),與充血性心臟病佔 (35.5%),雖然我 們研究的病人數沒有那麼多,但病人族群組成 相似。我們的病人,尿毒症患者需要長期洗腎 者佔 13%,雖然成功的脫離組與呼吸器依賴有 差距 ( 分別是 5% 與 16.3%),但未達統計學顯 著差異 (P =0.073)。過去曾有研究指出,腎功能 差甚至尿毒症的病人,不容易脫離呼吸器4,22 嚴重的腎功能不全,成功脫離呼吸器的可能性 較小 (13% vs 56%)13,所以需要機械通氣又合併

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這類患者,通常有較低 呼吸器脫離率及較高死亡率22。所以如果在討 論導致困難脫離呼吸器,直接相關原因時,將 慢性腎臟疾病或尿毒症患者合併討論,成功脫 離呼吸器組與呼吸器依賴組,分別為2 人 (5%) 20 人 (20.4%),兩組間有統計上就有顯著差 (P =0.025),因為尿毒症或是慢性腎病變的病 人,都容易有水分滯留身體,造成肺水腫呼吸 急促,或腸道水腫營養吸收差,或加重心臟衰 竭,此外使用呼吸器期間經常觀察到鈉和水滯 留,尤其是當使用PEEP ( 吐氣末正壓 ),是使 用呼吸器的加護病房病患,出現水腫的主要原 因之一23,反之,在血液透析時會將身體中多 餘 的 水 分、 與 累 積 的 毒 素 慢 慢 的 清 除 掉, 水 量 減 少 血 量 也 跟 著 減 少, 所 以 也 常 有 洗 腎 時 血壓不穩的現象發生,也是造成困難脫離呼吸 器因素原因之一25

本研究病人於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後產 生之併發症,以呼吸器相關肺炎或膿胸為最多 ( 佔 51.4%),也是造成無法脫離呼吸器的獨立 因素之一,同樣的結果,在Hommelsheim 等德 國學者26討論平均使用呼吸器已超過40 天以上 的病人,轉入專門訓練呼吸器脫離的醫療單位 後,發現病人若有肺炎等併發症,無法脫離呼 吸器的機會大增四倍以上 (OR 4.4, 95% CI 1.5- 10.9, P = 0.003)。台灣本土的研究如許健威等學 者發表的一篇綜論27指出,使用呼吸器的時間 也與呼吸器相關肺炎有關,呼吸器使用天數增 加,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機率也逐漸上升,也 是造成重症病人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減少呼 吸器相關性肺炎產生可降低死亡率,提升醫療 品質,降低醫療花費。

本研究也評估病人每個月的快淺呼吸指數 的變化趨勢,發現差異性在第三個月開始顯示 成功的脫離組和呼吸器依賴組之間,統計學上 有意義的差異。這個現象Verceles 等學者18 研究也看到相似的結果,他們發現若每天測量 呼吸淺快指數,第一天的指數大小,並無法用 來 預 測 病 人 是 否 接 下 來 能 順 利 脫 離 呼 吸 器,

反而是脫離呼吸器前,最後一次的指數大小,

可以看出差別。肺功能進步或是生理功能逐漸

(9)

穩定,可以在呼吸淺快呼吸指數上間接看到,

因此,藉由連續性的監測指數變化趨勢,可以 提供醫護人員作為照顧這類病人的參考,及早 做 醫 療 資 源 的 安 排, 或 是 病 人 長 期 安 置 的 設 19。Pilcher 等學者16連續收集3 年呼吸器使 用天數大於26 天患者數據,共有 153 名患者,

該研究顯示一年的總生存率58%,三年生存率 47%,這些病人中,以罹患 COPD 患者的長期 存活率較低;根據存活曲線,我們的研究中病 人一年存活率為62%,三年生存率 35%,結果 與前者相似,但本研究未針對存活率相關因素 進行獨立分析,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仍有一些問題無法釐清,第一,這 篇回溯性的研究,的確無法完整找到所有可能 會影響脫離成功與否的所有因子,但我們收納 的病人是在同一單位,有相同經驗的醫護人員 照顧,免除了不同院所之間,或是不同醫護照 顧 水 準 所 可 能 帶 來 結 果 不 同 的 干 擾 因 素; 第 二,這類病人的特殊性,皆是長期使用呼吸器 的病人,與其他加護單位不同,所以研究結果 或許不能外推到用在急性病房單位,但我們的 研究結果,提供清楚的訊息,這些慢性重症的 病人的經由適當的醫療照顧,還是有機會在短 期內脫離呼吸器出院;第三,測量淺快呼吸指 數的方式,雖然每次皆採取標準的方式,過去 有些研究測量的方式,是給予自發性呼吸試驗 1、30、60、90、120 分鐘時進行28,有的病 人能通過30 分鐘的自發性呼吸試驗,卻無法通 120 分鐘的測試,我們的病人是慢性重症的 病人,許多病人的呼吸訓練耐力差,所以若採 取較長的自發呼吸試驗的時間後再來測量生理 參數,可能更能反應病人的生理狀態。第四,

這項研究人數太少,如果能採用健保資料庫,

擴大取樣範圍與樣本數量,或許可以得到不一 樣的結論,但健保資料庫的設計是為了保險費 用申報,不能完全反映出病人於住院中當時的 疾病嚴重度,此外,健保資料庫著重於診斷分 類,對於病人來源、嚴重度、生理參數等皆付 之闕如。

呼吸器依賴而困難脫離的病人,除了呼吸 衰竭 以 外, 都 有 年 紀 大、 多 重 器 官 衰 竭 或 是

永久性殘障的情形,導致呼吸器的脫離困難重 重。本研究發現在RCW 中,年紀超過 80 歲患 者,或住院中罹患呼吸器相關性肺炎或膿胸等 併發症,或是由ICU 直接下轉,是長期使用呼 吸器患者無法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獨立因素。在 呼吸淺快指數方面,在入住慢性呼吸照護病房 後,前兩次的指數,無法區分病人是否容易脫 離,從第三個月開始,成功脫離組和呼吸器依 賴組之間,可以見到有意義統計學上的差異,

反映出病人的肺功能或是整體生理功能進步,

隨時間變化趨勢,更具預後判斷價值。但受限 於研究病人數目與回溯性質的研究設計,尚有 許多疑問,需要更廣更深入的研究來回答。

致 謝

本研究感謝呼吸治療師吳佩芝與游謹合、

專科護理師林妙女,協助收集與整理資料,以 及慢性呼吸照護病房所有醫療團隊人員。

參考文獻

1. MacIntyre NR, Epstein SK, Carson S, et 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quiring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port of a NAMDRC consensus conference. Chest 2005;128:3937- 54.

2.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公告——呼吸器依賴患 者整合性照護前瞻性支付方式試辦計畫。衛生署公報。

2000;29:21-6。

3. Scheinhorn DJ, Artinian BM, Catlin JL. Weaning from pro- 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experience at a regional weaning center. Chest 1994;105:534-9.

4. Scalise PJ, Vottol JJ. Weaning from long-ter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hron Respir Dis 2005;2:99-103.

5. Su J, Lin CY, Chen PJ, Lin FJ, Chen SK, Kuo HT. Experi- ence with a step-down respiratory care center at a tertiary referral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 J Crit Care 2006;21:156- 61.

6. Criner G. Long-term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s: new facilities and new models of care: the American perspective.

Rev Port Pneumol 2012;18:214-6.

7. Sansone GR, Frengley JD, Vecchione JJ, Manogaram MG, Kaner RJ. Relationship of the Duration of Ventilator Support to Successful Weaning and Other Clinical Outcomes in 437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J Intensive Care Med 2017;32:283-91.

8. Cox CE, Carson SS, Lindquist JH, Olsen MK, Govert JA, Chelluri L. Differences in one-year health outcome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by definition o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 2007;11:R9.

(10)

9. Hui C, Lin MC, Liu TC, Wu RG.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among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s after successful weaned discharge from a respiratory care ward. J Formos Med Assoc 2010;109:446-55.

10. Douglas SL, Daly BJ, Brennan PF, Gordon NH, Uthis P.

Hospital readmission among long-term ventilator patients.

Chest 2001;120:1278-86.

11. Nasraway SA, Button GJ, Rand WM, Hudson-Jinks T, Gustafson M. Survivors of catastrophic illness: outcome after direct transfer from intensive care to extended care facilities. Crit Care Med 2000;28:19-25.

12. Scheinhorn DJ, Hassenpflug MS, Votto JJ, et al. Ventilator- dependent survivors of catastrophic illness transferred to 23 long-term care hospitals for weaning from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hest 2007;131:76-84.

13. Chao DC, Scheinhorn DJ, Stearn-Hassenpflug M. Impact of renal dysfunction on weaning from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ritical Care (London, England) 1997;1:101-4.

14. 葉如芳、葉肅科、惠群。呼吸照護病房末期病人主要照

顧者的類型。台灣醫學。2015;19:188-96。

15. 陳慧秦、鄭文輝、林孟志。由家屬的角度探討長期呼吸

器依賴患者的照護問題。呼吸治療 2008;7:1-19。

16. Pilcher DV, Bailey MJ, Treacher DF, Hamid S, Williams AJ, Davidson AC. Outcomes, cost and long 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referred to a regional weaning centre. Thorax 2005;60:187-92.

17. Liu JF, Lu MC, Fang TP, Yu HR, Lin HL, Fang DL. Burden on caregivers of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17;96:e7396.

18. Verceles AC, Diaz-Abad M, Geiger-Brown J, Scharf SM.

Testi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in predicting successful weaning in patients requiring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eart Lung 2012;41:546- 52.

19. Karthika M, Al Enezi FA, Pillai LV, Arabi YM.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Annals of Thoracic Medicine 2016;

11:167-76.

20. Boles JM, Bion J, Connors A, et al. Weaning from mechani- cal ventilation. Eur Respir J 2007;29:1033-56.

21. Wu CC, Chang KC, Huang YC, et al. APACHE Score Used in Predicting Weaning Outcomes in an Intermediate Respira- tory Care Center. Thorac Med 2015;30:271-9.

22. Kao KC, Hu HC, Fu JY, et al.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in Taiwan. J Crit Care 2011;26:600-7.

23. Dermot Frengley J, Sansone GR, Shakya K, Kaner RJ.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540 seriously ill older adults: effects of increasing age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survival. J Am Geriatr Soc 2014;62:1-9.

24. Rojek-Jarmula A, Hombach R, Krzych LJ. APACHE II score cannot predict successful weaning from prolonged mechani- cal ventilation. Chron Respir Dis 2017;14:270-5.

25. Mutlu GM, Factor P. Complications of mechanical ventila- tion. Respir Care Clin N Am 2000;6:213-52,v.

26. Hommelsheim C, Sichau M, Heipel R, et al. Predictors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Weaning with Focus on Respiratory Tract Pathogens and Infection. Respiration 2019;97:135-44.

27. 許健威、陳垚生。預防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組合式照護。

內科學誌 2017;28:18-23。

28. Liang G, Liu T, Zeng 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who failed a 120-minute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Respir Care 2018;63:388-94.

(11)

Weaning Assessment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Respiratory Care Ward

Sui-Shao Peng1,2, and Chun Hui2,3,4

1Section of Respiratory therapy, 2Division of Chest Medicine, and 3Respiratory Care Ward,

4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heng-Ching Genral Hospital, Taichung

Patients who continuously us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more than 21 days were considered as victims o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ith chronically critical illnesses. For successful weaning off ventilator, we have to solve all the causes of difficult weaning or try to compensate organ capacity and work of loading on cardiopulmo- nary system to a new patho-physiologic bal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used to check up patients’ weaning index to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ful weaning off ventilator, which was often considered as a surrogate marker for respiratory functional recovery.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patients’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demographics, ventilator settings, biochemistry data, etiologies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recipitat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fficult weaning and complications happen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addition, previou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ation before admission and referral weaning unit were also reviewed for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patients with age more than 80, or a direct step-down from ICU or acquiring a complication of pneumonia or empyema thoraci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iculty to wean off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 tilation. Meanwhile, single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 measurements might not good enough to predict successful weaning of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rends of index measured monthly after admission to respiratory care ward show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ccessful weaning and ventilator dependent status. (J Intern Med Taiwan 2020;

31: 348-35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受試者編號 168 於 2018 年 12 月 13 日至醫院門診,由 於病人主訴有呼吸道症狀,試驗醫師開立類固醇針劑緩 解並安排 X-ray

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 1 。腸病毒 D68 型最早是 1962 年時在美

集熱器總熱損係數定義為:集熱器中吸熱板 與周圍環境的平均傳熱係數。只要集熱器的吸熱

• 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

捲土重來(一蹶不振) (成語) 比喻失敗後重新恢復勢力 寫作四 接種 動詞 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動物體內,以預防疾病 閱讀一 排斥(吸引) 動詞 使別的人或事物離開自己這方面

日本電信電話公社宣布,於 9 月 30 日起正式終止呼叫器(BB Call)的服務。日本 呼叫器服務從 1968 年起由電信電話公社開始提供,與當年台灣的

•肺炎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重症患者仰賴的呼吸器成為各國醫療關注的重點,而隨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