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女性的挑戰 與未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教女性的挑戰 與未來"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前言

今天與大家分享「佛教女性參與 世間的挑戰與未來」。佛教女性如何參 與世間呢?目前,我在新竹玄奘大學 任教。到大學任教,我將之看成是今 天主題裡「女性出家人參與社會的方

式」之一。 1997 年,我從美國學成回 台灣時,並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玄奘大 學待這麼久。到大學任教並非我對出 家本務、或對僧團失去信心或興趣。

相反的,這反而是我對僧團的發展有 著更大的關懷:從對出家女性、佛教 徒的關懷,更擴充到對整個社會的關 懷。個人認為:在整個佛教,乃至於 非 佛 教 的 發 展 中 , 需 要 有 人 去 做 連 結、轉化,去做社會資源共用的一種 工作。

台灣佛教中有相當多的知識女青 年出家,這在台灣、亞洲,乃至整個 世界,都是非常獨特的現象。李玉珍 教授曾談及,此現象是台灣女性的一 個奇蹟。因此,對於現代出家人已不 適合再以傳統偏差、負面的思考,而 應以正面角度探討其對社會的奉獻。

◎身為台灣佛教女性,見咸法師從其專業、信仰與經 驗,分享佛教女性參與世間的挑戰。(照片提供︰香光山)

佛教女性的挑戰 與未來

女性學佛、甚至出家,不是因為經濟困難、逃避世間責任,而是為了更能參與世間。

佛教女性應如何參與世間?參與世間會有什麼樣的挑戰?

從香光尼僧團講起,一起來關心:佛教女性參與世間的挑戰與未來。

以香光尼僧團為例

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釋見咸

(2)

使 得 全 球 性 的 交 流 更 方 便 , 也 更 快 速,並帶來新的思想衝激,逐漸改變 了台灣人的思考及生活模式。東西方 的接觸,讓台灣女性開拓視野,有更 多的選擇,包括受教育、找工作等。

女 性 不 再 只 侷 限 於 家 庭 中 女 兒 、 太 太 、 媳 婦 的 身 分 。 台 灣 從 貧 窮 到 富 庶,女性從文盲到有受教育的機會,

活動範圍從家庭到加工區,更逐漸參 與原只限於男性的職業。教育的普及 也影響了台灣的兩性生態,雖然腳步 不快,但也看到了轉變。年輕女性的 學佛或出家,也是其中一個新現象。

另一種選擇

女性參與宗教服務,另一個因素 是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男性出家眾 來 到 台 灣 , 希 望 佛 教 在 台 灣 傳 承 下 去。可惜,台灣男性出家為僧的比例 不高。相反的,不少女性覺得除了婚 姻之外,出家是一個重要的、有效益 的出路。因為在女性僧團看到自主的 可能性,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跟能力。

大專女性的出家

民國 60 年到 70 年間,台灣的大學 在今天的主題分享中,有許多資

訊取自於《香光莊嚴》雜誌,並從我 個人的經驗來分享。抱著期盼佛教能 夠在現實世界中更好、更能利他的心 懷探討今天的主題。

女性在台灣

女性在台灣的地位,因政治、經 濟 的 變 遷 等 因 素 , 產 生 相 當 大 的 變 化。早期的台灣,除了有很多人從小 成為童養媳;也有不少女性,因為家 境或其他不得已因素,而必須從事私 娼工作來賺錢養家。在民國 40 、 50 年 間,這樣的故事一點也不陌生。

台灣政府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後,

加上經濟發展,陸續有許多女性可以 進工廠上班,以穩定的薪水幫助自己 及家庭,但這是屬於職業上而非學識 上的改變。民國 60 幾年後,台灣女性 受教育機會更多,那時已有非常多的 女性就讀高中職,表示女性受教育的 機會已不限於義務教育。民國 70 年 後,女性的一般教育程度更不止於高 中,還延伸到大學。這不僅是經濟進 步或政治開放所致,最大因素是因為 科技進步及全球化的關係。現代科技

(3)

與從前對兩性固有的既定概念,截然 不同的視野。

民國 76 年,會發生學士尼風波,

是因為有太多人不了解事件的真相。

大專女青年進入佛學社團後,除了認 識佛學,還重新對女性的生命產生新 的視野。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歸宿 及自我的展現,甚至從共同生活中去 發展各種可能性。這對 60 、 70 年代大 專女學生有很大影響,香光尼僧團早 期有很大部分的出家眾,是藉由這樣 的因緣進入僧團的。

校外的參學

民國 70 年代後半期,尼眾進入僧 團的方式也跟著改變。隨著所開設的 佛學研讀課程、大專女青年研習營及 諸多相關社團後,學員因參與這些課 程及活動而加入僧團成為尼僧。女性 參與僧團有不同的動機與因緣,參與 社會的方法也跟著改變。從這些改變 可看到僧眾來源的多元性,人才的多 樣性及時代的變遷。於是弘法及生活 的方式也隨之調整。

香光尼僧團的創立與發展 校園相當流行佛學社團,現在應該也

還是。佛學社團接觸佛教不限於知識 跟學理。像我個人,是在民國 67 年暑 假,參加了 3 年佛學社以後,又去參 加嘉義香光寺的佛學夏令營,這個因 緣,讓我看到一個很不同於一般女性 生涯發展的生活方式—香光尼僧團 是自主的、共同管理的女性群體—

這 個 震 撼 , 是 影 響 我 出 家 很 大 的 因 素。大專女青年,除了在學校學佛,

也有機會去參加各種長短期、寒暑假 期佛學營的活動,然後會看到原來有 一種宗教叫做佛教,它不受性別的限 制,也沒有貧富差距的不平等現象。

香光尼僧團的興起與發展

大專生的學佛與出家

以香光尼僧團為例,從民國 69 年 到民國 70 年的後半期,我們有很大一 部分的僧眾是來自於大專佛學社團的 組員。這代表著這些女性不是只有傳 統婚姻生活可作選擇,也可以超越性 別 的 約 束 , 在 僧 團 中 有 自 主 性 的 空 間,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對很 多當時的女性,包括我自己在內,是

(4)

家的。這批人有一半是因為齋戒學會 而進入僧團。當時懺公師父帶領的大 專齋戒營,是非常嚴謹的一種出家前 的修持教育,所以,學員的觀念、看 法 及 自 我 期 許 等 , 有 別 於 一 般 學 佛 者。由於這樣一批素質整齊且深具抱 負的年輕尼眾加入,僧團也給予了這 些年輕僧眾很大的揮灑空間,才得以 一步步發展僧團在弘揚佛法及服務世 間的各種可能性。

民 70 — 80 :蓬勃期

70 年到 80 年,是蓬勃發展的時 期。我們以理性的社會科學及引進激 勵文化的現代管理課程,應用在佛學 院的課程上。還有各種實務課程,包 括建構理念、制定法規、擬訂願景,

都在這 10 年當中產生。最大的轉變 是:從傳統法會或隨緣說法,到民國 73 年佛學研讀班的開辦,從此轉換了 我們的弘法方式。往後,香光尼僧團 在台灣會被認識,應是這時期所奠定 的基礎。

民 80 — 90 :轉換期

到民國 70 年代後期,幾位法師開 始到國內外進修,可說是進入了變革 期,又展現香光尼僧團另一個不同的 此處將香光尼僧團的創立及發展

分成四個時期。當中有幾個影響發展 的因素,即時空背景、領導人的作風 及其對僧團的任務、使命認同,還有 當代經濟跟社會力量的支持度。

民 60 — 70 :發芽期

民國 60 到 70 年當中,因為悟因法 師看到台灣的佛教女眾必須跳脫傳統 的生活跟弘法方式,希望建構一個有 願景及受現代化教育的僧團。所以,

民國 69 年,正式成立香光尼眾佛學院 後,我們的師資、學生、課程,開始 有比較正式及清楚的模型出現。民國 70 年前後,是關鍵期,我個人還有幾 位念大專的女同學也是在這個時期出

◎民國69年,香光尼眾佛學院正式成立,香光尼僧團在 佛教宗教師的養成上,開始有了清楚、正式的模型出 現。圖為香光尼眾佛學院第一屆畢業合影。(本刊資料照片)

(5)

◎香光尼僧團僧眾 從民國 63 年開始,

一 路 走 來 , 在 悲 願、力行、和合的 理念下,不斷地突 破 自 己 , 參 與 世 間。(本刊資料照片)

(6)

程,以學校的型態定時、定點上課。

隨著時代變化,佛學研讀班的內容也 更 多 元 , 納 進 了 禪 修 教 育 、 法 會 共 修、解門跟行門的共修等,讓課程更 完整。香光尼僧團的法師們,用了相 當多的心力在課程的設計上,希望能 與學生有良好的互動,協助學習者在 佛法的研讀上有更好的效果。

輔育院及心智教育

台灣社會近年單親家庭增多,單 親小孩的教育更需備加關心,而社會 的多變,也造成現代年輕人因受各種 不良誘惑而誤入歧途。民國 79 年始,

高雄紫竹林精舍與嘉義安慧學苑的法 師,帶著居士們走入輔育院,推動校 園的輔導教育。後來,高雄輔育院的 教育小組又開拓校園的心智教育,這 是把佛教的禪修與心理輔導結合,讓 國小的學生有機會接受佛法的薰陶。

這 是 一 個 非 常 用 心 跟 長 期 的 思 考,可以看到佛法的參與,已不限於 在寺院中。這是我們對佛教教育與社 區教育的新認識:人群在什麼地方,

我們就在什麼地方,輔育院跟心智教 育的發展,是最好的示現。

面貌。這些法師的進修代表著僧團在 發展上的需求。為了佛教教育的改革 及僧團的長期發展,人才的培養需要 多元及完整的教育。所以,有批早期 參與僧團的成員,到國內外各個研究 機構進修,並帶動往後的進修風氣。

民 90 —:革新期

民國 90 年以後,我們面臨一個革 新期。僧團走了將近 30 年,尼眾的年 齡 、 身 心 狀 況 都 已 不 同 於 以 往 。 此 外 , 由 於 歷 年 來 引 進 不 同 的 修 行 方 式,僧眾的需要更多元化了。為了因 應多元化的需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 未來的發展方式,即不能再以舊的思 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有時要逆向思 考,配合時代,透過各種交流及考慮 現代潮流,如網路連結等方式,去實 現及弘化佛法。

社會關懷與參與

佛教成人教育

民國 73 年,香光尼僧團成立都市 佛學研讀班。此教育實施最大的特色 是:改變傳統隨緣講經說法的方式,

透 過 系 統 性 、 結 構 性 跟 組 織 性 的 課

(7)

「趴趴熊之家」的安親班,協助災後兒 童的安頓與學習。當時尼僧團的人力 不分南北,輪流調集到災區,陪伴受 災戶的兒童走過創傷。或許投入的物 力資源並不龐大,但是我們伸出溫暖 的 手 , 給 予 徬 徨 失 措 的 人 溫 柔 的 慰 藉,此應是宗教對於社區最能做到的 協助。以尼僧團有限的資源,我們嘗 試如何結合資源與力量,把事情做到 更好。

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或安寧照護的參與,也 是僧團過去幾年來一個新的走向。在 臨終關懷上,目前只有一兩位法師較 長期地參與。嘗試從這樣的參與去思 考:當我們有機會面對臨終病人時,

除了原來對宗教的認識與實踐;進一 步,是否也能夠有實質的不同專業知 識,去幫助這些臨終者及其家屬。

女性僧團的社會參與

女性出家人的今昔之別

女性的社會參與可從二個面向討 論:一為女性出家人過去與今日的差 社區婦女教育

再談到社會婦女教育。除早期辦 的婦女學佛營外,我們也嘗試為社區 婦女辦理不同的研習。我們在台北印 儀、台中養慧、高雄紫竹林精舍都有 不同的推動,如:親職教育及外籍配 偶識字等課程。僧團未來的腳步,不 僅要去了解社區的需求,而且必須要 更 多 元 化 。 將 僧 眾 與 信 眾 的 能 力 整 合,去從事更多的社會關懷與服務。

老化教育

還有,台中養慧學苑嘗試開設老 化教育相關的系列課程,目前,台北 印儀學苑也開始提供這方面的研讀,

它是尼僧團一個新的關懷重點。台灣 社會高齡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有許多 老年人及家屬的心理充滿不安。如何 讓每個人去意識到,而且提前做好老 年規畫,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

社區關懷

天災人禍降臨,人們往往手足無 措。如 921 大地震時,尼僧團組成關 懷 團 隊 到 台 中 縣 石 岡 鄉 , 設 了 一 個

(8)

出家人在台灣的地位,能夠不斷提昇 及被認同,是因為佛教教育專業的養 成,在比丘尼身上不斷地顯現。

個人抱負

第二是個人抱負。目前女性對自 己的期許並不只是純粹修持個人的解 脫 。 我 個 人 的 經 驗 是 因 為 母 親 的 去 世,體會到原來生跟死是相當難以理 解的,直到開始學佛,終於了解如何 來看待生命的無常。每個人都可能面 臨跟親人的生離死別,這跟性別、年 齡、富貴無關。而出家人可以跟人分 享對生命的體驗,將所修持的佛法利 己利他。在佛法上的修持,除了自己 別;一為現代比丘尼的特色。我們首

先從社會地位轉變、個人抱負及僧團 中角色三項,來探討今日女性出家人 與昔日的差異。

社會地位的轉變

現在我們先從女性僧團的社會參 與來回顧。了解女性出家人過去跟現 在的差異性,以及台灣現代比丘尼的 特色。其中有一些是我自身的體會,

有些是我的觀察。民國 40 、 50 年代談 到女性出家人,很多人會認為:這些 應 是 窮 苦 人 家 的 女 兒 、 或 因 感 情 受 挫、身體殘障、人生窒礙難行時,才 會投向青燈古佛。可是,從民國 60 幾 年到 70 年的發展看來,卻是這麼多的 知識女青年及佛學研讀班的學員,陸 續加入僧團。由於時代轉變以及教育 程度的提昇,社會對女性的看法逐漸 不同,對女性出家的因緣及過程,有 不同的認識,看法也持續地轉變。我 們的地位已逐漸變成專業的宗教師角 色。

專業化是從能力、思考、甚至是 從 外 相 上 、 或 從 所 做 的 事 情 上 去 判 準;還有團體的宗旨,及自身對整個 社會的看法,也要考慮。今天,女性

◎女性出家並不單純只是個人的解脫,更是願意跟他 人分享自己的修學來利益大眾。(本刊資料照片。)

(9)

在僧團中,讓它展現得更好;可以將 人力、物力等種種資源加以結合,做 最好的運用。在台灣各角落,都看得 到比丘尼盡所能地將她們的專長發揮 在講學、弘法,並努力辦理僧團的各 項事業。當然,這些努力也需要有能 力的領導者。香光尼僧團就是因為有 過去與現在領導人的帶領,才展現出 今天的成果。女性出家人在佛教世界 中,表現出分享的及分擔的特色,而 不是突出的、唯一的領袖角色。

現代比丘尼的特色 能夠淨化提昇,走向更好境界以外,

如何將修持佛法的體會,透過各種方 式來跟社會大眾分享、互相扶助,這 就是自我的抱負。希望能讓佛法更親 近人間,更能讓一般人了解與踐行。

僧團中的角色

第三是僧團中的角色。女性的學 習特色是連結性、關懷性及喜歡和諧 的學習氣氛。這個特色不會因為出家 而消失。有這樣的學習特色,將之放

◎透過自我進修及團體的培養,現代比丘尼能以更專 業、多元、積極的角色參與佛教,自利利他。

(本刊資料照片。)

(10)

問、諮詢的角色,或投入研究,或社 會服務工作,這些都有可能是現代出 家眾所扮演的角色。跟著整個社會的 開放,及本身專業能力的建立,這種 多元化發展,已看到一些成果,且方 興未艾。

積極性

最後是積極性,這是所有努力及 發展必備的條件。如果不是因為積極 性,我相信尼僧團不會走到今天。我 們需常常反思,突破傳統的思維,發 覺更多的可能性,結合世法來轉化原 有的思考。我們希望吸收更多人的智 慧,共同來付出跟相互關懷,讓佛教 的推進有不同的思考跟肯定。

結語

脈絡中的存在

佛陀建僧的目的,是因為僧的住 世能夠讓佛法弘揚,這是最終極、最 遠大的絕對目的。但如果沒有適合的 時空環境跟因緣,僧團不會出現,也 無法存續。從傳統佛寺走到今天,有 無數的在家居士及信眾們跟著我們一 同在佛法上繼續追求,這真是不可思 議的因緣!

現代比丘尼別於傳統女性出家者 不同的特色,大致可分類為專業化、

多元化發展及積極性三種。下面分別 說明之。

專業化

現代比丘尼的特色,第一個就是 專業化。這些專業化,包含從事的工 作及從事的方式。台灣出家眾女性跟 男性的比例差不多是 4 : 1 。很多人並 不是在家時,就準備好出家後所要從 事的工作,而是經過不斷地再學習而 善盡其責。這些學習相當專業化,包 括行政的監督、運作、出版事業、弘 法事業、甚至 e 化的多媒體發展等。

從個人的研究中發現:出家,給予女 性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讓個人 可以得到潛能的發揮;另一方面,透 過自我再進修及團體的努力,不斷去 建立新的專業性,對社會的服務也更 能發揮功能。

多元化發展

第二是多元化發展。我們除保存 原有的傳統弘化事業,如講學或是佛 學的上課,還有新的發展方向。現在 出家人已經超過傳統的執事範圍,例 如 像 我 一 樣 , 在 大 學 任 教 。 擔 任 顧

(11)

容易、更活潑一點?這是我們目前的 挑戰!生於現代社會中,不能免於社 會大脈絡的影響,也必須要因應這些 影響而有新的思考及行動。

新的挑戰

每一個出家人隨著年齡、經歷等 不同,會有新的需求與自我期許。個 人學成人教育愈久,愈感覺成人教育 跟 佛 教 的 菩 薩 道 , 幾 乎 可 以 合 而 為 一。成人教育它有兩大軌道:一是個 人 的 成 長 , 包 括 知 識 成 長 、 技 術 成 長、能力成長或視野成長。在生命有 形 、 無 形 當 中 , 正 規 、 非 正 規 , 正 式、非正式當中,每個人都在成長。

而成人教育正是努力在協助人們,做 這樣的學習與進步。

第二部分的成教踐行較常被忘記 或忽略,即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部 分。主要的思考是如何透過成人教育 幫助社會的教育劣勢者、或弱勢者,

甚至透過共同努力去進行社會改革,

去 改 變 這 個 不 公 平 及 不 正 義 。 很 可 惜,台灣的成人教育,過去幾年在這 部分相當不足,偏重於學術研究及理 論的建立,較少走到社區,走到社會 台灣社會不斷改變,很多新的可

能性產生,宗教社群也不斷在改變。

不僅佛教本身團體在改變,有很多新 興的宗教社群出現,也在挑戰原有的 宗教團體。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沒 有間斷的。不僅是人口素質改變,也 看到外來人口的增加,社會多元性的 要求。我們現在對原住民、客家、閩 南、外省籍等所有人,都看成台灣的 一份子。新的人民融合,會影響台灣 社會的穩定性跟未來的走向。

僧團也是台灣結構的一部分。我 們開始發現體制上有一些自我的危機 出現,如僧眾的進修辦法,訂立時是 希望讓舊的人眾得以休養或進修,新 的人眾也能練習獨當一面,都是原先 立意良善的法規,但這些目前都必須 重新再調整。

在引進更多的修學方法、進修方 式時,人本身會產生一個新的嚮往跟 新的思考。所以僧團也發現:有些僧 眾希望能夠走自己的方向,朝多元發 展。這個多元的發展,不見得會在僧 團的範圍中進行,也許是在僧團外,

甚至於在更大的社會發生。而什麼樣 的體制跟結構,可以讓這樣的流動更

(12)

求,因為我將出家人放在社會的使命 當中—我的需求跟社會的需求如何 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必須 不斷地重新思考,及透過長、短期的 各項規劃。從個人的經驗,也時常省 思:更多的佛教女性,在今日及未來 的發展及奉獻中,都可能面臨如此的 挑戰,也需有如此的思考及踐行。

香光尼僧團的願景

從民國 70 幾年到現在,香光尼僧 團大眾共創的願景—尊重生命為起 點;關懷時代為志願;播撒佛法的種 籽;共創祥和清淨的世界。秉持這些 願景,以四大志業來回應社會需求。

從教育的努力—包括佛法教育、成 人教育、其他社區教育、文化志業、

出 版 及 社 會 服 務 等 , 不 管 長 期 、 短 期、臨時的投入,都可以看到僧團對 社會的關懷和參與。還有,我們的僧 制研發,也是多年來,因應僧團在社 會中的發展而有的努力。這是我們以 悲願、力行、和合的基本理念,用實 際行動,發展四大志願,來實踐我們 的願景。

當中去關懷社區中的弱勢。較少透過 教育,將不公平、不正義的現象改革 轉換。成人教育在未來的發展,應該 是 個 人 成 長 跟 社 會 行 動 兩 軌 共 同 進 行。猶如佛教的實踐中,我們必須挺 身而出,去向大眾說明什麼是正法。

這些年來,個人有機會進入校園 中,希望能夠將我所了解成人教育的 核心訓練,提供給年輕的學生。我曾 經 帶 著 學 生 到 夜 間 補 校 去 陪 老 人 讀 書,到識字班陪外籍配偶學中文,我 把這些稱作個人的實踐。以自己對佛 法 菩 薩 道 的 踐 行 及 詮 釋 , 將 我 對 世 間、社會的關懷,轉換成我的第二種 專 業 。 以 佛 教 參 與 、 慈 悲 精 神 為 引 導 , 帶 領 年 輕 人 來 做 社 會 關 懷 。 所 以,個人多元發展,看起來可能是分 期的、零落的、不同的;可是在行徑 上,它還是跟因緣法一樣,在每個作 為中,有對佛法的詮釋,對僧團的期 許。因為不斷的覺悟,而產生各種的 面向。

這當中有很多專業的再需求,所 以我必須不斷去參加婦女教育、女性 教育、老人教育、甚至行動研究等研 討會。我不認為那只是為了個人的需

(13)

自動不見,因為因緣 法不是如此。因緣法 是:因為有人創造因 緣,才會讓原來那些 不好的情況消失或改 善。

所 以 , 除 了 正 確 的覺知與面對外,積 極回應及投入也是需 要的。才能使僧團與 社會的脈動相應,成 為具有反省力及實踐 力的現代佛教團體。

解脫佛學的現代義

第二是解脫佛學的現代義。我們 講的解脫佛學是自我的解脫,是究竟 解脫,或是不同意義,這是值得再省 思的。身為一個現代佛教僧團裡面的 尼眾,如何兼顧解脫的究竟義與現實 義?這跟第一個,對於公平正義的一 種覺知,有類似的關係。

佛法菩薩道的修行,強調利他的 實踐,在眾生身上成就菩提。若不能 對佛法的真實義有一省察,反囿於個 人狹隘、自我封閉式的解脫見地,如

對未來的展望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覺知與呼應 我 個 人 對 未 來 的 展 望 有 二 : 首 先,佛教的教理是可以伴隨世間發展 的。我認為:現在的出家眾,要去覺 知跟呼應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必須 不斷訓練且思考的地方。很多現狀不 會因為不去碰觸就直接改善;也不會 因為我們去覺知跟感受它,痛苦即會 自動消失。這些不公平不正義,不會

◎香光尼僧團是一個現代的佛教女性僧團,對於個人 志願與僧團願景、僧眾修道與世間關懷、佛法義理與 人文科學對話等,一直是我們關心且努力回應的課 題。(本刊資料照片)

(14)

此個人所形成的團體,將自棄於社會 的 現 狀 與 需 求 之 外 ; 也 難 於 大 環 境 中 , 同 時 成 就 自 他 解 脫 的 殊 勝 與 目 的。

女性佛學跟女性實踐

第三是女性佛學跟女性實踐。當 女性的意識慢慢在整個世界展現與被 重視時,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女性對佛 學的詮釋、應用與實踐的特色。佛教 的進修或其他方面的法門,到底和整 個女性自我完整性的聯結在那裡?它 跟女性組織、女性團體的關係又在那 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香光 尼僧團是一個現代的佛教女性僧團,

如何使個人志願與整個僧團的願景相 結合,一直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而 如 何 善 加 利 用 女 性 學 習 的 特 色,回應社會的現實;聯結不同的女 性團體與個人,將女性實踐與佛法踐 行做適當的結合與創造。相信對僧團 未來的發展會引發新的思考與生機。

也將有希望為未來佛教女性的發展,

開發新的方向及建立新的典範。

【民國69年】

◎悟因法師晉山香光寺。◎香光尼眾佛學院開辦。

【民國73年】

◎「佛學研讀班」首辦。

【民國74年】

◎《香光莊嚴雜誌》創刊。◎第一次僧眾大會。「香光尼僧團」

名稱首次出現。◎舉辦第一屆大專青年學佛夏令營。

【民國75年】

◎成立出家入眾的行者制度。

◎引進The Institute of Culture Affairs教學法。

【民國77年】

◎建立僧團理念:悲願、力行、和合。◎嘉義安慧學苑啟用。

【民國79年】

◎高雄少年輔育院定期弘化。

【民國80年】

◎組織「僧團法規委員會」。◎雲林觀護所定期觀護弘化。

【民國81年】

◎高雄紫竹林精舍落成。◎香光書鄉出版社成立。

【民國83年】

◎南傳譯著出版、《台灣佛學院志》出版。

【民國84年】

◎封山禪修。◎苗栗定慧學苑啟用。◎《佛教圖書館館訊》創刊。

【民國85年】

◎悟因法師至印度講戒。

◎香光尼眾佛學院擴大招生。院刊《青松萌芽》創刊。

◎《佛教圖書分類法》出版。◎舉辦佛教圖書館管理研習課程。

【民國86年】

◎香光寺新建前殿啟用。◎香光寺218事件。

◎台北印儀學苑啟用。

【民國88年】

◎台中養慧學苑落成。 ◎建置香光全球資訊網。

◎成立921震災協助專案。

【民國89年】

◎於高雄、嘉義開辦「外籍新娘識字班」「外籍新娘生活輔導班」

【民國91年】

◎開辦「迎接高齡化社會系列課程」

【民國92年】

◎設立香光佛教研修所籌備處。並於桃園大溪購置研修所校地。

【民國94年】

◎桃園大溪香光山寺通過建築使用執照。

香光尼僧團紀事

(民國 69 年至民國 94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持。 士,能提供贊助支 。希望社會賢達人 更大的淨化與安定 個角落,帶給社會 的弘法人才遍佈每 份心力,表得更多 ,為僧伽教育盡一 師希望以棉薄之力 教的弘法人才,法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 與相對論 是公認二十世紀中最革命性及重要的物理理 論。 它們大約都在二十世紀初葉開始發達, 且 至今都經得起各種實驗及觀測的考驗的。 從

我來到台中就讀大學後,積極的尋覓台中市有制度且招生團隊完善的補習班擔任招生工讀,以期讓自

以前參加科展時,在網路上看過水果發電的研究,覺得很好奇,便到網路上查相關的資

教師桌球社社團將正式成立,在此呼籲全體同仁鍛鍊體力,保養身體,挑選適合的運 動。也感謝學務處活動組將教師社團辦得有聲有色,期待未來會更好。教師休閒中心座落 於明道樓

五、個人的特性 (即中介變項)在壓力過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即發生各種不同的作用) 。試 說明 A、B 型人格與壓力的關係,並比較 A、B 型人格的主要不同點。.

組合學的一大困擾, 在於它難以融入現有的數學理論。 組合學者普遍希望獲得 主流數學的助力, 好讓解題工具不局限於組合方法。 儘管助力極少出現, 但整體情 勢正在改 變。

以慈悲涵護舒展一片耐看的好臉色, 「愛語」與好臉色配合得親切明正,廣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