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高齡者工作動機與工作生活: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高齡者工作動機與工作生活: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研究"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成功大學新進教師學術研究成果報告

高齡社會的來臨:為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計畫

高齡者工作動機與工作生活: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研究

劉世南/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2)
(3)

一、本研究目的

(一)本研究背景 由於平均壽命的延長、出生率的降低,以及戰後嬰兒潮世代屆將集體退休, 進入高齡社會已是全球性的趨勢,而如何因應高齡社會的衝擊,亦是各國社會政 策與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由台大林萬億教授所主持的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團 隊,以2025年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為場景,分別從社會照顧與參與、健康照顧、經 濟安全、就業與人力資源、住宅、交通運輸與溝通等六大課題,探討高齡社會生 活滿足的問題與需求而規劃因應策略,以追求提升我國民眾的老年生活福祉,達 成健康、安全、活力與尊嚴的核心目標。研究團隊經過第一期的規劃以及第二期 的基礎研究,而目前所規劃第三期計畫,將整合所有研究子計畫聚焦於「以社區 為基礎的行動研究」(Community-Based Action Research, CBAR)。

(4)
(5)

本研究計畫的目的,配合以社區為基礎的行動研究,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推 進。首先,由回顧過去成人發展理論,作為分析高齡者工作動機與行為的基礎, 並且整理出該動機模型的主要假設命題。所以(1)本研究目的一:即在於驗證 該理論模型的假設。接著,根據該理論為基礎而發展設計符合高齡者工作需求的 理想工作特性,以及改善的對策,作為該理論的應用實踐。因此(2)本研究目 的二:即在於將這些改善對策發展為導入實際應用的行動方案,以實驗確認其應 用效果與價值。最後,本計劃考慮到完善的高齡工作設計,必須同時考慮到工作 活動的生活場景,因此(3)本研究的目的三:根據研究者本人過去所發展的台 灣未來銀髮族生活型態為基礎,更完整地描述工作生活的型態,以驗證或評估退 休後再就業或是志工參與對於提升生活適應、生活滿意與福祉、促進健康與社會 參與的成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階段的規劃,系列研究將分成兩個階段(如表 1 所示): (1)第 一階段為社區訪問調查與社區分析;(2)第二階段為設計社區行動計畫與介入 活動。本文係第一階段成果報告。以下將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 (MIT-OLC)所發展的社區行動研究流程(Seng & Scharmer, 2006),說明 本研究進行「社區行動研究」(CAR)之階段規劃的系統性。

(6)

從社區行動研究的知識創造流程中的主要三個活動,參與者的角色分工也 突顯出協力合作與分工的特性,其中「研究」活動有著較高的研究者參與,在本 次整合型研究團隊既是扮演該角色。而在「能力建立」的活動中,社區中的高齡 者、工作環境中的同事以及管理者或是雇主,以及社區中的民意代表及意見領 袖,皆扮演發展問題導向工具的顧問。最後,在實際工作場域中的使用技術應用 的行動方案「實踐」,自然主要涉及到高齡工作者以及工作場域中的同事與管理 者。這種社區行動研究,強調的整體性,其內涵包括:不同研究議題的研究專家 的整合研究團隊,以及科學理論研究者、應用科學顧問,以及機構實務從業人員 在知識流程中的專家共同合作。社區行動研究是集體面臨整體問題的理解與對策 的知識創造過程,不同的參與者在知識活動中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程度與參與方式 的協力合作。本研究在不同的階段,也將搭配及邀請社區中相對的參與者共同的 討論協商以及形成執行方案和行動成效的評估。(如圖2) 圖1:社區行動研究的知識創造流程

(7)
(8)

G. 類實驗研究 1. 根據第C階段所發展的《合適老人工作特徵與原則》與《合適混齡工作團隊 原則》為標準,以比較社區中組織及個案不同的工作方式 2. 建立與收集對應各工作類型的工作成效,以及動機模型中的績效與效益 。 H. 改 善 策 略 導 入 的社區實驗 1. 採用第C階段所發展的改善策略,配合所選定的企業的研究對象,而採取不 同的改善策略,進行社區場地的實驗 2. 收集對應各改善策略的工作成效,並持續調整方案執行與工作生活型態的 整體動態分析

三、相關文獻評述

(一)工作心理特徵的成人發展類型 促成老人就業或是鼓勵志工參與,以及設計融合不同世代的混齡工作組 織,首先必須建立對高齡者工作能力與偏好的正確認識。本研究首先質疑:「老 化就是退化」這普遍存在的偏見,而主張以「成人發展」取代「老化」來描述與 理解年長者的工作行為表現的改變原因。以下將整理回顧過去成人發展的理論與 實証研究,分別就不同工作心理特徵(智能、思考方式、性格、情感、成就動機、 社會互動、職業興趣、自我概念以及價值觀),探討隨著年紀的增長,除了退化 之外,所呈現增長、重組、轉化等不同的成人發展之改變類型。 1. 工作能力發展 工作智能。與工作表現及工作投入最直接有關的就是工作能力。工作者在 能力所能勝任的工作上通常表現較好,同時也較能夠獲得自我效能的肯定。過去 有關人類智能的研究,傳統上分為「流動智能」(fluid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為 Gf)與「結晶智能」(crystalized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為 Gc)(如:Cattle, 1943, 1987; Woodcock, McGrew, & Mather, 2001c)。Gf 與工作記憶、抽象推理、注意 力,以及新奇訊息的處理有關,需要刻意地投入心智努力。而 Gc 則建立在過 去教育經驗與知識的使用,與一般知識、語文理解的能力有關。而因為Gc主要 依賴過去經驗知識的直覺判斷與問題解決,因此不需有意識地心智投入。例如資 深的經理人能快速且正確的直觀判斷,就是使用長期經驗的隱式學習(implicit learning)而建立的專家知識(Dane & Pratt, 2007)。

過去成人發展的研究指出,Gf 在20歲左右的能力最高,之後就隨著年紀的 增長而退化(Wechsler, 1944),如圖1所示。這種現象可能就是「老化即是退化」

(9)

可看出Gc的能力,在35歲到65歲依然保持高峰。 圖 2:智能(七項 WJ III 認知因素)成長曲線 註1:在圖中,流動智能(Gf)的高峰大約在25歲,之後隨著年紀而退化;結晶智 能(Gc)的高峰從30歲持續保持到65歲。圖中資料是Woodcoch等人(2001c)建 立在8,800個樣本上的年齡常模,不同智能量表隨著年齡改變的分數分配。圖中其 他量表的定義說明詳見附錄2,而各因素間的關係模型詳見附錄2圖10。

註2:WJ III為Woodcoch-John III (Woodcock, McGrew, & Mather, 2001a),包括兩組 評量工具:WJ III 認知能力測驗 (WJ III COG)(Woodcock, McGrew, & Mather, 2001c) 及 WJ III 成就測驗(WJ III ACH) (Woodcock, McGrew, & Mather, 2001b)。

Ackerman 等人(Aackerman, 1996, 2000; Beier & Aackerman, 2003)指出, Gc與特定領域(domain specific)的知識與經驗有關,而在圖1中WJ-III測驗所顯 示的是一般知識的表現水準。劉世南等人(將出版中)在「創業家認知模型」的 研究也發現,特定領域的專家知識,是創業家能敏銳地辨識創業機會以及有效創 業實踐的關鍵能力。近來探討經理人直覺決策(intuitive decision making)的研 究中,Dane 和 Pratt(2007)澄清直覺為:「快速地無意識整體連結所產生情緒

涉入的判斷」,凸顯直覺有別於有意識理性推理的獨特機制,指出特定專業領域

(10)
(11)
(12)
(13)

(二)動機模型

本研究延續 Kanfe 與 Ackerman(2004)他們應用「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e Value Theory)作為分析工作動機形成的歷程機制。Kanfer 與 Ackerman(2004)採取「努力」(effort)、「績效」(performance)、「效益」 (utility)三個動機元素,以及三者兩兩間所形成的對應函數,作為描述工作動 機形成的歷程。努力代表願意主動付出心力的投入程度;績效代表工作投入後的 成果;而效益在於表示投入工作後的績效所能帶來的價值與滿足。該動機模型的 基本主張在於:以該三個動機元素(努力、績效、效益)的心理轉換(函數)來 描述行動出發決策的認知評估,分別為:努力與績效的函數(圖3A,圖3B), 績效與效益的函數(圖3C),以及努力與效益的函數(圖3D)。 Kanfer 和 Ackerman(2004)假設,前述能力的心理特徵,如智能,主要 影響努力與績效的歷程(如圖3A與圖3B)。能力擅長的任務,自然努力所得到 的績效會較高。而另外績效與效益的函數,則受到性格、自我概念,以及價值的 影響。這些非能力的心理特質,表現在支配工作結果能帶來何種價值的偏好。最 後在努力與效益的關係上,則決定於工作者所認定努力的吸引力,而影響該努力 態度來自於職業興趣的強度與情感調節的方向。 1. 智能影響努力與績效的函數 從圖 3A中可看出,在 Gf 有關的職務表現上,若要維持相同的表現水準上, 由於 Gf 的退化,高齡者就必須比年輕人投入更多的努力。該結果在管理實務上 的意義,在職務設計上,合適高齡者的工作內容應該減輕需要 Gf 的任務特徵, 而增加使用 Gf 任務的比率。而在鼓勵工作投入的激勵策略上,為了彌補退化的 Gf ,可以經由管理的激勵策略鼓勵在 Gf 任務上額外努力。然而 Kanfer 和 Ackerman(2004)指出,根據 Higgins 等人(Brockner & Higgins, 2001)的「調 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的推論,鼓勵年長者在自己退化功能 上加倍努力以彌補不足,這種「勤能補拙」的作法,將影響工作態度將由發揮優 點的進取目標 (promotion-focused goal)而轉為彌補缺點的防衛目標

(14)
(15)
(16)
(17)
(18)
(19)

表2:工作心理特徵的成人發展類型與評量工具 工作心理 特徵 年輕工作者 年長工作者 發展 類型 評量 工具 代表研究 流動智能 (Gf) 20 歲左右為高 峰期 25歲以後逐漸退化 退化 WJ III Cattle(1943, 1987) 結晶智能 (Gc) 尚未發展完成 隨著經驗與知識而 增長,45 到 65 為 高峰期 增長 WJ III Cattle(1943, 1987) 思考模型 分析性思考 整體性思考(後形 式運思方式) 轉換 Nisbett (2003) Nisbett (2003) 工作性格 外向性 神經質 對新經驗開放 謹慎負責 隨和 重組 Big Five Scale(附 錄四) Jones Meredith (1996) 成就動機 自我成就,自我 促進動機高 生產動機增加,社 會促進動機增加 轉換 余安邦 (1990)

McAdams et. al. (1998) 社會互動目的 在於獲得有價 值的訊息以及 未來機會;競爭 導向 在於獲得情感回饋 的資源;合作導向 轉換 情境模擬 的互動分 析* Carstensen(1998) 情感 正面與負面情 感表達平均 善用情感調節以控 制負面情緒表達 轉換 情境模擬 的互動分 析* Gross et. al( 1996) 自我概念 自我認識與自 我成長 保護正面的自我概 念 轉換 Kitayama (1999) Kanfer & Ackerman(2004) 職業興趣 重視工作多樣 性、回饋性與目 標性 重視身體與工作上 的安全、薪資及既 有技能的表現機會 轉換 SVIB Warr (1997; 2001) 價值觀 工具性價值觀 目標性價值觀 轉換 Rokeach 量表

Ryff & Baltes (1976) 註1:*表示不存在直接對應的量表,本計劃將收集與發展合適的評量方法,例如面談、情境模 擬的互動分析。互動分析詳本計畫書37頁有關動態評估系統研究方法的說明。

註2:各量表將針對社區使用的合適性,再進行編制。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參考文獻

中文

1. 戴至中(譯)Gilbert, D. (2006). Stumbling on Happiness.。快樂為什麼不幸福?台北: 時報文化。 2.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Robbins, S. P. 著。(2006)。「組織行為學」,華泰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 李文龍(2003)。抓住 3000 億老人商機。台北:知本家。 4. 劉世南、李克勤(2007)。「未來台灣銀髮族的生活型態趨勢分析」,第四十六屆台灣 心理學年會,成功大學,台南。 5. 劉世南(2007)。「銀髮族需求商機與趨勢分析探討」,工研院服科中心計劃報告。

6. 劉世南譯(2007),Nisbett, Richard E.著。「思維的疆域」,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7. 劉世南、高宜君 (已接受)。「高科技創業決策之認知模型」,應用心理研究。 8. 劉世南、許鴻淵、張超群、董麗蓉。(2005)「促進創新前瞻技術研發之組織發展–工 研院為例」。,發表於 2005 工研院創新與科技研討會,工研院,新竹。 9. 劉世南、羅達賢(2004)。「國家研究機構之組織策略與設計:以工研院三十年組織發 展為分析」,科技管理學刊,第 9 卷,第 1 期,163-194 頁。 10. 劉世南、袁建中、羅達賢、高宜君(2003)。「創業行為之模型建立」,科技管理學刊, 第 8 卷,第 1 期,61-78 頁。 11. 林冠汾(譯)。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2007)。搶佔熟齡市場。台北:臉譜。 12. 林萬億(2008)。「台灣兩個社區的老人生活狀況行動研究—研究方法」。 13. 羅達賢、劉世南、袁建中、高宜君(2002)。「高科技創業家之培育-EIPT 訓練方案 芻議」,發表於 2002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義守大學,高雄。

14. 高子梅(譯)。預見五種未來科技:掌握未來二十五年的新商機。Barker, J. A., & Erickson, S. W. (2005/2006). Five Regions of the Future: Preparing Your Business for Tomorrow’s Technology Revolution. 台北:臉譜出版。

(33)

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團隊。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 16. 周玟琪 (2008) 從新批判老年學觀點論台灣民眾對未來退休年齡與退休後再就業意 願與型態之分析。2008 年行政院國科會高齡社會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團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17. 周玟琪(2007a)。「因應高齡社會勞動政策白皮書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委會委託 計畫。 18. 周玟琪(2007b)。「促進我國高齡者就業與志工制度環境之建構與發展:國際與台 灣 經 驗 的 對 照 (1/2) 期 中 報 告 」 , 國 科 會 委 託 計 畫 (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12-H-194-002-SSS) 英文

19. Ackerman, P. L. (1996). A theory of adul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personality, interests, and knowledge .Intelligence, 22: 229–259.

20. Ackerman, P. L. (2000).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as the “dark matter” of adult intelligence: Gf /Gc , personality and interest correlat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55B (2): 69–84.

21. Anderson, J. (199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22. Basseches, M.(1980). Dialectical schemata: A framework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Human Development 23 , 400-421.

23. Basseches, M.(1984).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Adult Development. New Jersey: Ablex. 24. Beier, M. E., & Ackerman, P. L. (2003). Determinants of health knowledge: An

investigation of age, gender, abilities, personality, and intere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439–448.

25. Beersma, B. & De Dreu C. (2005). Conflict's consequences: Effects of social motives on post negotiation creative and convergent group functioning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3), 358-374.

26. Blanchard-Fields, F., & Irion, J. (1988). The relation 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and coping in two age contexts: Age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Psychology and Aging, 3: 197–203. 27.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J.(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34)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71–9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8. Brockner, J., & Higgins, E. T. (2001).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emotions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86: 35–66.

29. Cattell, R. B. (1943). The measurement of adult intellig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0: 153–193.

30. Cattell, R. B. (1987). Intelligence: Its structure, growth, and action. Amsterdam: North-Holland.

31. Dane E. & Pratt M.G. (2007) Exploring intuition and its role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Academic of Management Review.Vol.32, No.1, 33-54.

32.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33. Edmondson, A.C and Mcmanus, S. E. (2007) Methodological fit in management field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32(4):1155-1179.

34. Erikson, E. (1964).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Norton.

35. Gross, J. J., Carstensen, L. L., Pasupathi, M., Tsai, J., Skorpen, C. G., & Hsu, A. Y. C. (1997.) Emotion and aging: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control. Psychology and Aging, 12: 590–599.

36. Frederick W. C. &Weber J.(1990). The Values of Corporate Managers and Their Critics: An Empirical Description and Normative Implications, in W. C. Frederick and L.E. Preston (eds) Business Ethics: Research Issu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23-44.

37. Higuchi Y. & Yamamoto I.(2003). Employment of older workers in Japan. 9th EU_japan symposium, Brussels.

38. Heine, S. J., Kitayama, S., & Lehman, D. R. (2001). Cultural differences inself-evaluation: Japanese readily accept negative self-releva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2, 434-443.

39. Heijden, K. V. D. (1999). Scenarios: the art of strategic conversation. . Penguin, USA . 40. Heine, S. J., Lehman, D. R.,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9). Is there a universal

need for positive self-regard? Psychological Review, 106, 766-794.

(35)

Psychology, 6: 35–45.

42. Johnson, J. W. (2001).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dimensions to supervisor judgments of overal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 984–996.

43. Jones, C. J., & Meredith, W. (1996). Patterns of personality change across the life span.

Psychology and Aging, 11: 57–65.

44. Kanfer,R. & Ackerman P. L. (2004).,P. L. Aging, adult development, and work moti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9, No. 3, 440–458.

45. Kim, S.& Feldman, D. (2000) Working in retirement: The antecedents of bridge employment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Quality of Life in Retir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6): 1195-1221.

46. Kubeck, J. E., Delp, N. D., Haslett, T. K., & McDaniel, M. A. (1996). Does job-related training performance decline with age? Psychology and Aging, 11: 92–107.

47. Liou, S. N. (2008a) Effect of epistemic motives on group creativity under different cultures. Paper will present at 2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8,

Berlin.

48. Liou, S. N. (2008b) Evaluation apprehension effect in group creativity: A cultural comparison. Paper will present at 2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ICP2008,

Berlin.

49. Liou, S. N. (2007) Cultural difference in group creativity-Effects of evaluation apprehension. Paper presented at Seventh Conference of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Malaysia..

50. Liou, S. N., Nisbett, R., Lan, X. (2006). Cultural difference in group creativity under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Houston.

51. Lo, T. H., Liou, S. N., and Yuan, B. (2005).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laboratories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30, 67-84.

52. McAdams, D. P., & de St. Aubin, E. (Eds.). (1998). Generativity and adult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6)

and Social Affairs, 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employment/strat/download/ep2.pdf)

55. Rokeach 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Copyright 1973 by The Free Press. Copyright renewed 2001 by Sandra J. Ball Rokeach. All rights reserved.

56. Rietzschel, F.; Nijstad, A.; Stroebe, W. (2006). Productivity is not enough: A comparison of interactive and nominal brainstorming groups on idea generation and sele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2), 244-251.

57. Riegel, K. F. (1973). Dialectical operations: The final period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18, 430-443.

58. Ringland, G. (1998). Scenario Planning: Managing for the fu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59. Ryff, C. D., & Baltes, P. B. (1976). Value transition and adult development in women: The instrumentality-terminality sequence hypothe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2: 567–568.

60. Schank, R. C., & Abelson, R.(1977). Script, Plan,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J: Erlbaum.

61. Schoemaker J.H.(1995):Scenario Planning:A Tool for Strategic Thinking,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6, 2.

62. Schrank, F. A., McGrew, K. S., & Woodcock, R. W. (2001). Technical Abstract,

Assessment Service Bulletin No. 2. Itasca, IL: Riverside Publishing.

63. Seng, P. & Scharmer, O. (2006). Community action research. In Reason, P. & Bradbury (Eds.), Hand book of Action Research, 195-207. Sage Publications.

64. Simon, H. (1974). How big is a chunk? Science, 183, 482-488.

65.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66. Strong, E. K., Jr. (1955). Vocational interests 18 years after colle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67. Warr, P. (1997). Age, work, and mental health. In K. W. Schaie & C. Schooler (Eds.),

The impact of work on older adults: 252–296. New York: Springer.

68. Warr, P. (2001). Age and work behavior: Physical attributes, cognitive abilities, knowledg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otiv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37)

69. Warr, P., Miles, A., & Platts, C. (2001). Age and personality in the British population between 16 and 64 yea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4:165–199.

70. Wechsler, D. (1944). The 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71. Wolcott, H. F. (1973) 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ethnography.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72. Woodcock, R. W., McGrew, K. S., & Mather, N. (2001a). Woodcock-Johnson III. Itasca, IL: Riverside Publishing.

73. Woodcock, R. W., McGrew, K. S., & Mather, N. (2001b). Woodcock-Johnson III Tests of

Achievement. Itasca, IL: Riverside Publishing.

74. Woodcock, R. W., McGrew, K. S., & Mather, N. (2001c). Woodcock-Johnson III Tests of

Cognitive Abilities. Itasca, IL: Riverside Publishing.

(38)

11編碼 22.001730-001757:截自本研究錄影資料檔案,檔名:MOVO22,開始時時

00:22:30;結束時間 00:24:30。

12編碼 40.000020-000118:截自本研究錄影資料檔案,檔名:MOVO40,開始時時

數據

表 1:本研究階段的規劃  第一階段:設計社區行動計畫與介入活動  A.   社區進入  1. 完成前置作業,實地訪視社區,持續蒐集社區相關的文件。  2. 展開社區民眾與關鍵者,關於工作行為與社區工作生活型態深入訪談。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辦法及本要點,領取之臨時工作

(1997,NC State University, The Center for universal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

在數位帶動經濟成長的情況下,中高齡者 與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就業也必須先了解產 業變化,才能評估自己如何尋找、選擇適合的

Established in 2019, The Project Futurus is an accredited social enterprise based in Hong Kong that explores the future of aging through education, advocacy

主持人 我先跟各位報告為什麼今天要請大家來的原因,主要是勞動部勞動

McCreedy ,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Vo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