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隱提取引發遺忘?不同類別型態的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內隱提取引發遺忘?不同類別型態的比較"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內隱提取引發遺忘?不同類別型態的比較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13-H-011-001-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學科

計 畫 主 持 人 : 黃金蘭 共 同 主 持 人 : 林以正

計畫參與人員: 工讀生:王奕淑、彭兆蔚、劉立婷、張惠婷、藍尹襄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1 月 11 日

(2)

一 、 前 言 及 文 獻 探 討

Anderson 、 Bjork 與 Bjork ( 1994 ) 發 展 一 個 提 取 練 習 派 典

( retrieval-practice paradigm) 來 探 討 記 憶 的 競 爭 干 擾 議 題 並 檢 驗 遺 忘 的 相 關 理 論。他 們 認 為 記 憶 提 取 歷 程 本 身 是 干 擾 產 生 的 主 要 來 源 之 一,並 且 對 記 憶 提 取 時 所 產 生 的 競 爭 及 抑 制 歷 程 作 了 詳 細 的 論 述。提 取 練 習 派 典 主 要 分 為 三 個 階 段,在 第 一 個 學 習 階 段 中 受 試 者 被 要 求 記 憶 一 系 列 類 別 與 其 正 例 的 配 對 項 目 ( 例 如 Fruit — Orange , Tool — Drill, Fruit— Banana, 等 等 ), 緊 接 著 的 第 二 個 階 段 為 關 鍵 的「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受 試 者 被 要 求 進 行 對 先 前 學 習 的 一 半 類 別 中 的 一 半 項 目 (RP+)進 行 類 別 加 上 正 例 前 二 字 母 的 線 索 回 憶,例 如 Fruit-Or____。在 此 安 排 下 這 些 類 別 的 另 一 半 項 目 ( Rp-) 以 及 另 一 半 類 別 的 所 有 項 目

( Nrp ) 均 未 在 第 二 階 段 中 出 現 。 在 完 成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後 , 有 約 20 分 鐘 的 無 關 插 入 作 業,之 後 則 是 最 後 的 階 段,進 行 類 別 線 索 回 憶 測 驗。

Anderson 等 人 ( 1994) 主 張 在 提 取 練 習 派 典 中 , Rp-所 表 現 出 的 遺 忘 現 象 純 粹 是 由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的 提 取 歷 程 所 引 發 的。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中 , 受 試 者 在 看 見 fruit— or___的 線 索 , 進 行 記 憶 提 取 時 , 先 前 與 水 果 配 對 出 現 的 正 例( 如 banana)都 是 候 選 項 目,因 為 被 激 發 而 干 擾 正 確 的 項 目 提 取,為 了 順 利 成 功 提 取 正 確 項 目,個 體 必 須 啟 動 一 抑 制 機 制 將 競 爭 項 目( 如 banana)的 激 發 狀 態 主 動 壓 制( active suppression)

下 來。此 抑 制 機 制 的 運 作 固 然 有 助 於 提 取 練 習 作 業 的 順 利 完 成,卻 對 後 續 的 類 別 線 索 回 憶 產 生 了 損 害 效 果,同 一 類 別 卻 未 經 練 習 的 項 目 回 憶 率( 如 banana)就 比 完 全 沒 有 經 過 練 習 的 類 別( 如 工 具 類 )正 例 項 目 回 憶 率 較 差。他 們 將 這 種 透 過 提 取 歷 程 所 產 生 的 記 憶 受 損 效 果 稱 為 提 取 引 發 之 遺 忘 (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簡 稱 RIF) 。

經 過 一 系 列 的 研 究 , Anderson( 2003) 綜 合 整 理 指 出 , RIF 效 果 具 有 下 列 特 性 : 線 索 獨 立 ( cue-independence) , 提 取 抑 制 效 果 的 產 生 不 限 於 特 定 線 索,可 以 發 生 跨 類 別 線 索 的 抑 制;提 取 特 定( retrieval specificity ) , 提 取 抑 制 需 發 生 在 記 憶 提 取 歷 程 中 , 光 是 項 目 再 呈 現 的 加 強 不 會 產 生 RIF 效 果 ; 干 擾 依 賴 ( interference dependence) , RIF 的 產 生 一 定 要 在 提 取 時 有 競 爭 干 擾 的 情 況 下, 因 為 唯 有 此 狀 況 需 要 解 決 干 擾 , 而 啟 動 壓 制 機 制 ; 強 度 獨 立( strength independence),

提 取 階 段 的 目 標 項 目 的 強 度 與 RIF 產 生 與 否 無 關,決 定 因 素 在 於 競 爭 項 目 的 強 度 , 強 競 爭 項 目 才 會 引 發 壓 制 , 弱 競 爭 項 目 則 不 會 ; 普 遍 性

( generality), RIF 效 果 不 限 於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為 材 料 , 使 用 不 同 特 性 的 材 料 也 可 以 產 生 RIF 效 果 。 總 的 來 說 , Anderson 及 其 同 儕 對 於 提 取 抑 制 機 制 的 主 要 論 點 是,在 線 索 出 現 時,候 選 的 競 爭 項 目 也 會 被 激 發 而 可 能 會 干 擾 目 標 項 目 的 提 取。個 體 會 啟 動 主 動 壓 制 機 制 來 減 低 競 爭 項 目 的 激 發 狀 態,以 順 利 提 取 目 標 項 目。Anderson 也 認 為 此 歷 程 與 選 擇 注 意 力 的 壓 制 作 用 有 許 多 雷 同 之 處 。

主 動 壓 制 的 普 遍 性 議 題 : 不 同 類 別 型 態 的 考 量

Anderson 等 人 ( 1994) 及 其 後 續 研 究 所 使 用 的 類 別 是 已 經 過 充 分 學 習 , 既 存 於 內 在 知 識 系 統 的 分 類 類 別( taxonomic category); 而 使 用 社 交 性 情 緒 詞 ( Amir, Coles, Brigidi, & Foa, 2001) 、 個 人 特 質

( Macrae & MacLeod, 1999;MacLeod & Macrae, 2001)、禮 物( Macrae

1

(3)

& Roseveare, 2002 ) 、 命 題 ( proposition , Anderson & Bell, 2001;

Radvansky, 1999) 、 仿 犯 罪 場 景 ( MacLeod, 2002) 、 視 覺 空 間 圖 形

( Ciranni & Shimamura, 1999)乃 至 動 作( Koutstaal, Schacter, Johnson,

& Galluccio, 1999) 等 作 為 材 料 , 對 於 個 體 而 言 是 需 要 新 學 習 才 建 立 的 一 個 功 能 性 或 目 的 性 類 別 ( functional or ad hoc category, Barsalou, 1983)。 換 言 之 , 參 照 個 體 的 知 識 系 統 , 不 論 是 一 個 目 的 性 類 別 下 的 正 例 之 間 或 者 是 類 別 名 稱 與 正 例 之 間 並 沒 有 穩 固 既 存 的 聯 結。這 個 目 的 性 類 別 是 受 試 者 平 日 不 會 想 到,在 進 入 實 驗 室 之 後 才 新 學 習 或 者 是 因 特 定 目 的 才 臨 時 建 立,將 彼 此 缺 乏 明 顯 關 連 性 甚 或 是 獨 立 無 關 的 項 目 組 織 臨 時 建 構 起 來 ( Barsalou, 1983) 。 實 際 上 , 目 的 性 類 別 其 實 又 可 細 分 為 概 念 性 或 知 覺 性 的 目 的 性 類 別。研 究 者 認 為 這 種 刺 激 類 型 的 收 錄 與 面 對 以 具 備 充 分 的 項 目 組 織 連 結 性 的 分 類 類 別 所 引 發 的 收 錄 處 理 , 應 該 是 具 有 相 當 的 差 異 性 存 在 。

研 究 者 認 為 記 憶 研 究 不 論 是 在 記 住 或 遺 忘 現 象 上 的 探 討,其 關 切 點 在 於 探 討 記 憶 項 目 如 何 表 徵 於 記 憶 中,其 記 憶 表 徵 特 性 為 何 的 結 構 問 題、與 如 何 被 提 取 的 歷 程 問 題 以 及 兩 者 如 何 互 相 影 響 的 問 題。不 同 的 表 徵 特 性 以 及 結 構 應 會 影 響 何 種 歷 程 才 能 作 最 有 效 的 提 取。此 外 , 在 知 識 的 獲 取 過 程 中,我 們 如 何 將 一 組 原 來 彼 此 不 相 關 連 的 項 目 串 連 組 織 起 來 ? 如 何 經 由 更 多 的 學 習 經 驗 或 記 憶 的 覆 誦 提 取,最 後 形 成 一 個 結 構 穩 定 的 知 識 ? 應 該 也 是 記 憶 研 究 者 關 切 的 問 題 。 研 究 者 認 為 Anderson 所 提 出 的 RIF 普 遍 性 僅 及 於 現 象 的 普 遍 性 , 因 此 對 於 上 述 RIF 特 性 的 普 遍 性 是 需 要 進 一 步 檢 證 的 。 上 述 RIF 特 性 的 發 現 多 由 Anderson 及 其 同 儕 使 用 在 個 體 內 知 識( 或 語 意 )結 構 穩 定 的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為 材 料 的 研 究 結 果 所 歸 納 出 來 的。到 底 這 樣 的 特 性 是 否 適 用 於 新 學 或 因 特 定 目 的 臨 時 建 構 出 來 的 類 別 材 料 ? 甚 至 是 否 適 用 於 在 不 同 表 徵 與 結 構 特 性( 如 語 意 概 念 或 知 覺 )的 新 學 類 別 材 料 上 ,都 是 需 要 進 一 步 檢 證 的 。

提 取 特 定 與 干 擾 依 賴 的 普 遍 性 議 題

Anderson( 2003 ) 指 出 非 抑 制 觀 點 ( 如 連 結 阻 斷 , blocking) 所 產 生 的 遺 忘,應 該 可 以 透 過 目 標 項 目 激 發 程 度 的 增 強,阻 斷 後 續 對 於 其 他 相 關 項 目 的 提 取。因 此,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改 以 增 強 目 標 項 目 的 方 式,也 可 以 得 到 RIF 效 果。他 們 使 用 重 複 學 習 呈 現 取 代 提 取 練 習,結 果 雖 然 有 重 複 學 習 的 記 憶 增 益 現 象 , 卻 並 沒 有 得 到 RIF( Anderson &

Shivde,準 備 中 , 引 自 Anderson, 2003) 。 因 此 , 他 認 為 RIF 不 能 用 非 抑 制 觀 點 的 連 結 阻 斷 來 解 釋。RIF 的 產 生 必 須 要 在 選 擇 性 提 取 目 標 項 目 的 過 程 中,而 且 存 在 著 記 憶 競 爭 引 起 的 干 擾 需 要 推 翻 時,才 會 啟 動 壓 制 的 機 制。因 此,Anderson 進 一 步 指 出,提 取 僅 是 壓 制 的 必 要 條 件 而 非 充 分 條 件,除 了 提 取 之 外,還 需 要 有 競 爭( 干 擾 )才 會 產 生 RIF。

換 言 之 , 沒 有 競 爭 的 提 取 是 不 需 要 啟 動 壓 制 機 制 的 。 Anderson, Bjork 與 Bjork( 2000) 將 典 型 的 提 供 類 別 名 稱 加 上 項 目 的 前 二 字 母 作 為 線 索 的 提 取 練 習 方 式,改 為 提 供 類 別 的 前 二 字 母 加 上 項 目 名 稱 的 方 式 進 行,結 果 並 沒 有 得 到 RIF。他 們 認 為 在 此 情 況 下,雖 然 有 提 取 的 動 作 , 但 因 為 項 目 被 作 為 線 索 , 提 取 的 是 類 別 名 稱 , 而 非 項 目 名 稱 , 因 此 不 會 產 生 項 目 之 間 的 競 爭 與 干 擾,也 就 不 會 啟 動 壓 制 機 制,自 然 就 不 會

2

(4)

有 RIF 現 象 的 產 生 。

上 述 兩 個 研 究 其 實 也 部 分 說 明 了 強 度 獨 立 的 特 性,壓 制 機 制 的 啟 動 與 否 決 定 於 競 爭 項 目 的 強 度 是 否 會 干 擾 目 標 項 目 的 提 取 依 據 上 述 說 明。透 過 上 述 兩 研 究 的 操 作 雖 然 都 增 強 了 目 標 項 目 的 回 憶 率,但 是 由 於 沒 有 競 爭 干 擾, 也 就 沒 有 產 生 抑 制 的 必 要。 除 此 之 外 ,如 果 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 的 確 有 提 取 的 動 作 , 提 取 的 也 是 正 例 項 目 , 倘 若 競 爭 項 目 的 激 發 強 度 不 夠( 亦 即 , 相 對 於 目 標 項 目 的 強 正 例 , 競 爭 項 為 弱 正 例 ),不 足 以 產 生 競 爭 干 擾,也 不 會 有 RIF 現 象 的 產 生( Anderson, et al., 1994, 但 見 Williams & Zacks, 2001) 。

根 據 主 動 壓 制 觀 點 , 壓 制 是 為 了 在 選 擇 提 取 過 程 中 解 決 競 爭 干 擾 才 啟 動 的。由 提 取 特 定 的 特 性 來 看,選 擇 提 取 是 產 生 RIF 的 必 要 條 件 ( Anderson, 2003) 。 甚 至 , 只 要 有 提 取 的 意 圖 , 儘 管 在 提 取 不 成 功 的 情 況 下 , 也 可 以 產 生 RIF ( Storm, Nestojko, Bjork, & Bjork, 2005)。既 然 提 取 特 定 與 干 擾 依 賴 是 解 釋 RIF 效 果 的 主 動 壓 制 機 制 的 主 要 特 性 , 對 於 「 提 取 」 自 該 有 其 嚴 謹 的 界 定 。 然 而 , 在 Anderson 的 相 關 文 章 中,並 未 看 到 有 詳 細 的 論 述,關 於 提 取 特 定 也 僅 提 及 主 要 支 持 證 據 在 於 : 再 學 習 不 會 產 生 RIF, 而 相 對 的 , 線 索 回 憶 的 提 取 練 習 就 會 有 RIF 產 生 ( Anderson & Shivde, 準 備 中 , 引 自 Anderson, 2003) ;以 及 沒 有 競 爭 性 的 回 憶 提 取 也 不 會 產 生 RIF( Anderson, Bjork

& Bjork,2000) 。 RIF 指 稱 的 提 取 究 竟 是 僅 限 於 情 節 記 憶 的 線 索 回 憶 的 提 取,還 是 也 同 時 涵 蓋 了 再 認 以 及 內 隱 記 憶 的 提 取 呢 ? 甚 至 涵 蓋 語 意 記 憶 的 提 取 ? 雖 缺 乏 專 文 詳 細 討 論,我 們 還 是 可 以 從 相 關 文 獻 找 到 蛛 絲 馬 跡 。 從 1994 年 開 始 RIF 相 關 研 究 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採 取 的 也 多 是 線 索 回 憶 的 提 取,據 研 究 者 所 知,唯 一 的 例 外 是 在 七 歲 兒 童 研 究 上 提 取 練 習 改 以 是 否 的 再 認 進 行 , 結 果 發 現 七 歲 的 兒 童 就 有 RIF 現 象

( Ford, Keating, & Patel, 2004) 。 Bauml (2002)修 改 提 取 練 習 派 典 , 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改 以 呈 現 學 習 階 段 中 一 半 類 別 的 其 他 正 例 讓 受 試 者 記 憶 或 者 是 進 行 語 意 產 生 作 業,請 受 試 者 產 生 學 習 階 段 中 一 半 類 別 當 中 的 其 他 未 學 習 過 的 新 正 例。在 最 後 的 測 驗 階 段 則 發 現 前 者 沒 有 相 關 記 憶 的 遺 忘 但 後 者 則 產 生 相 似 於 RIF 的 遺 忘 效 果,Bauml 稱 此 效 果 為 產 生 引 發 遺 忘 ( generation-induced forgetting) 。 Bauml 的 研 究 指 出 不 一 定 要 透 過 情 節 記 憶 的 提 取 練 習,光 是 語 意 記 憶 的 提 取 也 可 以 對 相 關 的 情 節 記 憶 產 生 遺 忘 作 用。至 於 在 語 意 記 憶 的 提 取 遺 忘 方 面,也 有 相 關 的 新 發 現 。

本 研 究 計 畫 之 目 的

從 上 述 整 理 可 發 現 , 不 論 是 線 索 回 憶 、 在 認 、 或 者 是 語 意 提 取 , 都 是 在 個 體 有 提 取 意 圖 ( retrieval intention ) 與 充 分 覺 察 ( fully awareness)的 情 況 下 , 回 想 或 再 認 情 節 記 憶 , 搜 尋 或 提 取 語 意 記 憶 。 究 竟 內 隱 記 憶 的 提 取 是 否 會 產 生 相 關 記 憶 的 干 擾 競 爭,而 啟 動 壓 制 機 制 呢 ? 它 是 否 會 受 記 憶 結 構 特 性 的 差 異 而 有 所 不 同 呢 ? 正 是 本 研 究 記 憶 的 主 要 旨 趣 所 在 。

二 、 研 究 方 法 及 結 果 討 論

3

(5)

實 驗 一

RIF 的 相 關 研 究 發 現, 如 果 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改 以 重 複 呈 現 的 再 學 習,就 不 會 有 RIF( Anderson & Shivde,準 備 中,引 自 Anderson, 2003)。

本 實 驗 探 測 若 將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改 以 內 隱 測 驗 的 方 式 進 行,是 否 會 產 生 RIF 現 象 ? 倘 若 主 動 提 取 的 意 圖 是 一 個 重 要 的 關 鍵,那 麼 內 隱 測 驗 就 不 符 合 意 圖 提 取 ( intentional retrieval) 的 標 準 , 而 且 採 用 知 覺 辨 認 的 內 隱 測 驗 就 猶 如 再 學 習 或 朗 讀 一 般 , 不 致 有 提 取 的 競 爭 與 干 擾 發 生,應 該 不 會 有 RIF 的 現 象。倘 若 本 實 驗 也 得 到 RIF 效 果,則 可 推 論 提 取 引 發 遺 忘 所 指 稱 的 提 取 應 涵 蓋 了 自 動、無 意 識 的 內 隱 提 取,此 現 象 即 可 稱 為 內 隱 提 取 引 發 遺 忘 ( implicit retrieval induced forgetting)。本 實 驗 沿 用 傳 統 RIF 所 使 用 的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為 材 料,但 在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改 以 知 覺 辨 認 的 內 隱 測 驗 進 行 。

研 究 方 法 :

參 與 者 。 本 實 驗 採 用 30 名 大 學 生 參 與 實 驗 。 他 們 參 與 實 驗 是 基 於 課 程 要 求 或 者 是 透 過 大 學 BBS版 徵 求 自 願 參 與 者。參 加 實 驗 可 以 獲 得 加 分 或 者 是 新 台 幣 100 元 的 酬 勞 。 其 中 有 一 位 參 與 者 未 按 照 指 導 語 進 行 , 故 將 其 資 料 刪 除 , 不 列 入 正 式 資 料 分 析 。

實 驗 設 計 。 本 實 驗 採 單 因 子 混 和 設 計 , 操 弄 的 獨 變 項 為 「 提 取 練 習 狀 態 (Rp+/Rp-/Nrp)」。本 實 驗 在 類 別 線 索 回 憶 測 驗 中,分 別 計 算 各 個 不 同 提 取 練 習 狀 態 的 回 憶 率 作 為 依 變 項 。

實 驗 材 料 與 程 序。本 實 驗 材 料 將 參 照 黃 金 蘭( 2005)所 使 用 的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材 料 , 該 實 驗 材 料 乃 選 自 葉 怡 玉 與 黃 金 蘭( 2002)所 建 立 的 類 別 常 模。選 出 學 習 材 料 包 含 10 個 類 別( 其 中 有 8 個 類 別 為 實 驗 類 別 , 2 個 類 別 為 填 充 類 別 ) , 每 個 類 別 各 有 6 個 正 例 。 實 驗 程 序 大 致 與 Anderson等 人 ( 1994) 的 相 同 , 除 了 提 取 階 段 給 為 知 覺 辨 認 作 業 , 茲 說 明 如 下:第 二 階 段 為 知 覺 辨 認 階 段。受 試 者 接 受 8 個 實 驗 類 別 中 的 一 半 類 別 ( 4 類 ) 當 中 的 一 半 正 例 ( 3 例 ) 的 知 覺 辨 認 各 三 次 。 因 此 本 階 段 共 包 括 36 個 嘗 試 次 。 每 一 個 嘗 試 中 , 電 腦 螢 幕 會 快 速 呈 現 一 個 被 隨 機 點 圖 遮 蔽 的 正 例 名 稱,受 試 者 需 要 辨 認 出 該 刺 激 詞,並 將 之 寫 下 來 。 第 一 畫 面 有 90% 隨 機 遮 蔽 點 , 倘 若 無 法 受 試 者 覺 得 無 法 辨 識 出 刺 激 詞 , 則 可 按 鍵 呈 現 下 一 個 畫 面 , 該 畫 面 比 前 一 畫 面 降 低 10

% 的 隨 機 遮 蔽 點。如 此 反 覆 呈 現,直 至 受 試 者 辨 認 出 該 刺 激 詞 或 者 是 僅 留 10% 的 隨 機 遮 蔽 點 受 試 者 仍 無 法 辨 認 出 , 即 進 入 下 一 個 嘗 試 。 如 此 反 覆 共 進 行 36 個 提 取 練 習 嘗 試 , 分 成 三 大 區 段 進 行 , 每 個 區 段 各 包 含 四 個 類 別 的 各 3 個 正 例 共 12 個 嘗 試 。

結 果 與 討 論 :

實 驗 完 成 後,由 實 驗 者 對 受 試 者 的 知 覺 答 案 以 及 最 後 線 索 回 憶 的 答 案,進 行 反 應 的 判 讀。其 中 正 確 反 應 的 判 定 是 需 與 實 驗 材 料 完 全 相 同 , 如 果 是 明 顯 的 錯 別 字 或 以 注 音 符 號 書 寫 , 亦 視 為 正 確 反 應 ; 但 若 僅 是 語 意 相 同 或 相 似 的 字 詞 仍 視 為 錯 誤 反 應。本 實 驗 分 別 計 算 在 最 後 測 驗 階 段 , 受 試 者 在 各 個 項 目 型 態 ( RP+、 RP-及 NRP) 的 正 確 回 憶 率 作 為 依 變 項 。 回 憶 率 的 計 算 方 式 在 RP+、 RP-為 回 憶 個 數 除 以 12,

在 NRP 情 況 則 為 回 憶 個 數 除 以 24。

首 先,為 了 確 定 在 練 習 階 段 所 使 用 的 材 料 特 性, 是 否 有 難 度 上 的

4

(6)

差 異 , 以 兩 組 類 別 ( 2) *兩 分 組 ( 2) *項 目 型 態 ( 3) 進 行 ANOVA 變 異 數 分 析,其 中 前 兩 個 變 項 為 受 試 者 間 變 項,項 目 型 態 則 是 受 試 者 內 變 項 。 結 果 除 了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主 要 效 果 , F(2,50) = 47.03, MSE = 0.025, p < .001 之 外 , 其 餘 變 項 均 無 顯 著 的 主 要 效 果 , 彼 此 間 交 互 作 用 效 果 也 並 不 顯 著。顯 示 各 材 料 分 組 的 難 度 並 沒 有 系 統 性 的 差 異。以 下 分 析 將 以 原 始 回 憶 率 進 行 。

各 實 驗 情 況 之 平 均 回 憶 率 如 表 一 所 示 。 以 項 目 型 態 ( 3) 進 行 受 試 者 內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 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主 要 效 果 , F(2,56) = 46.43, MSE = 0.026, p < .001。 各 情 況 之 平 均 回 憶 率 及 標 準 差 分 別 為 PR+ 0.76(0.21)、NRP   0.46(0.17)及 RP- 0.37(0.20) 。 改 以 t 檢 定 分 別 檢 驗 增 益 及 抑 制 效 果 則 發 現,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有 顯 著 的 增 益 效 果 , PR+回 憶 率 0.76 顯 著 高 於 NRP 的 0.46, t(28) = 7.99, p

< .001; 顯 著 的 抑 制 效 果 , t(28) = -2.70, p < .05, RP-回 憶 率 0.37 顯 著 低 於 NRP 的 回 憶 率 0.46。

經 提 取 練 習 或 重 複 學 習 後 對 於 原 項 目 的 後 續 記 憶 會 產 生 增 益 效 果 已 經 是 眾 所 周 知 的 穩 定 現 象,也 在 本 研 究 的 所 有 實 驗 中 獲 得 重 複 驗 證。本 研 究 的 主 要 興 趣 在 於 觀 察 字 詞 辨 認 的 內 隱 式 提 取 練 習 對 於 相 關 項 目 的 抑 制 效 果,結 果 發 現 在 此 內 隱 式 的 提 取 歷 程 也 會 對 於 相 關 項 目 產 生 抑 制,產 生 顯 著 的 RIF 效 果。此 結 果 隱 含 著 提 取 階 段 的 提 取 是 不 需 要 為 個 體 充 分 覺 察 的 意 圖 式 情 節 記 憶 提 取。提 取 引 發 遺 忘 所 指 稱 的 提 取 應 涵 蓋 了 自 動、無 意 識 的 內 隱 提 取,此 現 象 即 為 內 隱 提 取 引 發 遺 忘 。

表 一:本 研 究 三 實 驗 中 各 情 況 的 原 始 回 憶 率 及 Z 分 數( 實 驗 二 與 三 ) 的 RIF 檢 定

人 數 RP+ NRP RP- t p

實 驗 一 29 .76 .46 .37 -2.7* .01

實 驗 二 24 .56 .37 .42 1.39 .18

實 驗 二 Z 分 數 .44 -.30 -.05 2.08* .05

實 驗 三 26 .45 .24 .20 -1.33 .20

實 驗 三 Z 分 數 .66 -.29 -.33 -.35 .73

實 驗 二

臨 時 建 構 的 新 學 類 別 與 知 識 結 構 穩 定 的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在 RIF 的 變 項 效 果 上 有 所 不 同 ( 李 政 達 , 2006; 黃 金 蘭 , 2005)。 因 此 , 本 實 驗 將 改 用 概 念 組 成 的 功 能 性 類 別 為 材 料,觀 察 知 覺 辨 認 作 業 是 否 也 會 引 發 RIF 效 果 。

研 究 方 法 :

參 與 者 。 本 實 驗 採 用 27 名 大 學 生 參 與 實 驗 。 他 們 參 與 實 驗 是 基 於 課 程 要 求 或 者 是 透 過 大 學 BBS版 徵 求 自 願 參 與 者。參 加 實 驗 可 以 獲 得 加 分 或 者 是 新 台 幣 100 元 的 酬 勞。其 中 有 二 位 參 與 者 在 實 驗 過 程 中 電 腦 當 機 , 有 一 位 參 與 者 未 按 照 指 導 語 進 行 , 故 將 其 資 料 刪 除 , 僅 有 24 名 參 與 者 列 入 正 式 資 料 分 析 。

實 驗 材 料。由 於 目 前 台 灣 並 無 目 的 類 別 之 常 模 可 供 選 取 材 料,研 究 者 首 先 蒐 集 過 去 相 關 文 獻 曾 使 用 的 目 的 類 別 名 稱 與 自 行 增 加 的 類 別 名

5

(7)

稱 共 30 個 目 的 類 別 名 稱。以 團 體 施 測 方 式 請 35 名 受 試 者 針 對 每 個 類 別 名 稱 寫 下 所 想 到 的 符 合 該 類 別 的 例 子,每 類 別 各 有 一 分 鐘 的 時 間 撰 寫 , 共 需 30 分 鐘 填 寫 。研 究 者 編 制 各 有 30 頁 的 A B 兩 版 本 的 題 本 , 每 頁 呈 現 一 類 別 名 稱。A 題 本 的 類 別 名 稱 呈 現 順 序 由 隨 機 決 定,B 題 本 的 呈 現 順 序 則 與 A 題 本 完 全 相 反,以 避 免 填 答 順 序 在 後 的 類 別 因 疲 勞 效 果 造 成 影 響。兩 版 本 分 別 有 19 及 16 名 受 試 者 填 寫。研 究 者 進 一 步 將 上 述 方 式 蒐 集 得 到 的 資 料 進 行 彙 整 及 頻 率 的 統 計。彙 整 原 則 包 括 將 英 文 字 去 除、將 語 意 相 同 者 取 頻 次 較 高 者 合 併 計 算 等。最 後 以 此 資 料 庫 為 依 據 進 行 實 驗 類 別 及 其 正 例 材 料 的 選 取,選 取 的 原 則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實 驗 設 計 與 程 序 。 本 實 驗 的 實 驗 設 計 與 程 序 均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結 果 與 討 論 :

實 驗 完 成 後,由 實 驗 者 對 受 試 者 的 知 覺 答 案 以 及 最 後 線 索 回 憶 的 答 案, 進 行 反 應 的 判 讀 。 正 確 反 應 的 判 定 原 則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本 實 驗 分 別 計 算 在 最 後 測 驗 階 段 , 受 試 者 在 各 個 項 目 型 態 ( RP+、 RP-及 NRP)的 正 確 回 憶 率 作 為 依 變 項 。 回 憶 率 的 計 算 方 式 亦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本 實 驗 的 材 料 是 因 應 實 驗 需 要 蒐 集 的 , 雖 然 盡 可 能 考 量 各 項 因 素, 仍 恐 不 盡 完 善。為 了 確 定 在 練 習 階 段 所 使 用 的 材 料 特 性,是 否 有 難 度 上 的 差 異,我 們 首 先 以 兩 組 類 別( 2)*兩 分 組( 2)*項 目 型 態( 3)

進 行 ANOVA 變 異 數 分 析,其 中 前 兩 個 變 項 為 受 試 者 間 變 項,項 目 型 態 則 是 受 試 者 內 變 項 。 結 果 除 了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主 要 效 果 , F(2,40) = 20.0, MSE = 0.012, p < .001 之 外 , 項 目 型 態 與 練 習 組 別 有 顯 著 交 互 作 用 , F(2,40) = 3.91, MSE = 0.012, p = < .05; 項 目 型 態 、 練 習 組 別 及 練 習 分 組 有 顯 著 三 階 交 互 作 用 , F(2,40) = 7.86, MSE = 0.012, p =

< .01。此 結 果 顯 示 不 同 材 料 分 組 確 實 有 難 度 上 的 差 異,且 會 與 項 目 型 態 產 生 交 互 作 用。因 此 本 文 亦 參 考 Dunn 與 Spellman (2003) 的 方 式,

將 各 材 料 分 組 的 回 憶 率 進 行 Z 分 數 的 轉 換,以 解 決 難 度 差 異 的 問 題 。 以 下 分 析 將 分 別 以 原 始 回 憶 率 以 及 經 Z 轉 換 後 之 分 數 進 行。各 實 驗 情 況 之 平 均 值 如 表 一 所 示 。

緊 接 著 以 項 目 型 態 ( 3) 進 行 單 因 子 受 試 者 內 變 異 數 分 析 。 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顯 著 效 果, F(2,46) = 13.5, MSE = 0.017, p

< .001 ; 各 情 況 之 平 均 回 憶 率 分 別 為 PR+ 0.56(0.15) 、 NRP   0.37(0.14)及 RP- 0.42(0.18) 。 在 Z 分 數 上 亦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顯 著 效 果 , F(2,46) = 20.14, MSE = 0.171, p < .001; 各 情 況 之 平 均 Z 分 數 及 標 準 差 分 別 為 PR+ 0.44(0.53)、 NRP-0.30(0.68)及 RP- -0.05 (0.50) 。

改 以 t 檢 定 分 別 檢 驗 增 益 及 抑 制 效 果 則 發 現 , 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有 顯 著 的 增 益 效 果,PR+回 憶 率 0.56 顯 著 高 於 NRP 的 0.37,t(23) = 6.92, p < .001; 沒 有 顯 著 的 抑 制 效 果 , t(23) = 1.39, p > .05, 在 回 憶 率 數 值 上 甚 至 得 到 反 向 的 RP-回 憶 率 0.42 高 於 NRP 的 回 憶 率 0.37。 改 以 Z 分 數 為 依 變 項 進 行 分 析,則 得 到 顯 著 的 增 益 效 果 及 顯 著 的 反 向 抑 制 效 果 , t 檢 定 分 別 為 t(23) = 6.90, p < .001 與 t(23) = 2.08, p < .05。 總 和 以 上 統 計 分 析 發 現,經 提 取 練 習 後 對 於 原 項 目 的 後 續 記 憶 會 產 生 增 益 效 果 已 經 是 眾 所 周 知 的 穩 定 現 象,也 在 本 研 究 的 所 有 實 驗 中 獲 得 重 複

6

(8)

驗 證 。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興 趣 在 於 觀 察 提 取 練 習 對 於 相 關 項 目 的 抑 制 效 果,即 RIF 效 果 方 面 則 不 但 沒 有 得 到 顯 著 的 RIF 效 果,更 意 外 地 得 到 反 向 的 效 果 , 且 此 效 果 在 Z 分 數 為 指 標 上 達 到 顯 著 。 亦 即 , 以 目 的 類 別 為 材 料 的 情 況 下,R P 階 段 使 用 字 詞 辨 認 的 內 隱 提 取 方 式,不 但 不 會 對 相 關 項 目 產 生 壓 制 , 反 而 有 激 發 擴 散 的 促 進 效 果 。

實 驗 三

本 實 驗 將 採 用 臨 時 建 構 的、知 覺 性 組 織 的 類 別 作 為 材 料。由 於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的 知 覺 辨 認 作 業 屬 於 知 覺 啟 動 ( perceptual driven) 的 作 業,如 果 搭 配 以 知 覺 相 似 的 材 料,彼 此 之 間 的 競 爭 可 能 性 更 高。因 此,

研 究 者 預 測 相 對 於 實 驗 一 與 二,本 實 驗 更 可 能 會 在 知 覺 辨 認 上 產 生 競 爭 干 擾,而 可 以 獲 得 RIF 現 象。倘 若 內 隱 測 驗 的 提 取 練 習 也 可 以 形 成 RIF, 則 強 度 依 賴 的 阻 斷 或 干 擾 觀 點 可 能 也 是 RIF 形 成 的 機 制 之 一 。

研 究 方 法 :

參 與 者 。 本 實 驗 採 用 28 名 大 學 生 參 與 實 驗 。 他 們 參 與 實 驗 是 基 於 課 程 要 求 或 者 是 透 過 大 學 BBS版 徵 求 自 願 參 與 者。參 加 實 驗 可 以 獲 得 加 分 或 者 是 新 台 幣 100 元 的 酬 勞。其 中 有 二 位 參 與 者 在 實 驗 過 程 中 電 腦 當 機 , 故 將 其 資 料 刪 除 , 僅 有 26 名 參 與 者 列 入 正 式 資 料 分 析 。

實 驗 材 料 。 本 實 驗 材 料 參 考 黃 金 蘭 ( 2002, 前 導 性 研 究 一 與 實 驗 一 ) 所 使 用 的 實 驗 材 料 略 加 修 改 進 行 選 取。該 研 究 的 實 驗 材 料 乃 參 考 中 文 單 字 部 件 常 模 ( 陳 學 志 , 2000) 選 取 得 。 本 實 驗 從 中 選 取 10 組 ( 其 中 有 8 個 類 別 為 實 驗 類 別,2 個 類 別 為 填 充 類 別 )具 有 相 同 部 件 的 字,

每 組 各 6 個 字 所 組 成 ( 如 : 題 、 顏、 領 、 願 、 順 、 項 ) 。 本 實 驗 所 使 用 的 字 皆 為 左 右 並 立( 如 , 許 )的 兩 部 件 所 組 成 的 中 文 字 , 且 共 同 部 件 均 為 部 首 , 如 「 言 」、「 頁 」 等 。 部 首 的 選 擇 盡 量 避 免 選 取 部 首 語 意 與 其 組 成 單 字 語 意 相 近 的 字 群 , 如「 金 」部 , 且 同 部 首 之 字 群 盡 量 避 免 語 意 的 關 連 。 其 餘 的 實 驗 材 料 選 取 原 則 均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實 驗 設 計 與 程 序。本 實 驗 的 實 驗 設 計 與 程 序 大 致 均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唯 一 的 不 同 在 於,學 習 階 段 每 個 刺 激 字 呈 現 的 次 數 各 兩 次。在 正 式 進 行 本 實 驗 之 前 的 先 導 性 實 驗 發 現,受 試 者 的 回 憶 率 過 低,可 能 會 造 成 地 板 效 應 而 影 響 研 究 結 果。因 此,本 實 驗 在 學 習 階 段 重 複 兩 階 段 的 學 習 , 兩 階 段 的 呈 現 順 序 均 採 隨 機 決 定 。

結 果 與 討 論 :

實 驗 完 成 後,由 實 驗 者 對 受 試 者 的 知 覺 答 案 以 及 最 後 線 索 回 憶 的 答 案 , 進 行 反 應 的 判 讀 。 正 確 反 應 的 判 定 是 需 與 實 驗 材 料 完 全 相 同 。 本 實 驗 分 別 計 算 在 最 後 測 驗 階 段,受 試 者 在 各 個 項 目 型 態( RP+、RP- 及 NRP)的 正 確 回 憶 率 作 為 依 變 項。回 憶 率 的 計 算 方 式 與 實 驗 一 的 相 同 。

本 實 驗 的 材 料 是 因 應 實 驗 需 要 蒐 集 的 , 雖 然 盡 可 能 考 量 各 項 因 素, 仍 恐 不 盡 完 善。為 了 確 定 在 練 習 階 段 所 使 用 的 材 料 特 性,是 否 有 難 度 上 的 差 異,我 們 首 先 以 兩 組 類 別( 2)*兩 分 組( 2)*項 目 型 態( 3)

進 行 ANOVA 變 異 數 分 析,其 中 前 兩 個 變 項 為 受 試 者 間 變 項,項 目 型 態 則 是 受 試 者 內 變 項 。 結 果 除 了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主 要 效 果 , F(2,44) = 34.62, MSE = 0.014, p < .001 之 外 , 項 目 型 態 、 練 習 組 別 及 練 習 分 組

7

(9)

有 顯 著 三 階 交 互 作 用 , F(2,44) = 4.80, MSE = 0.014, p = < .05。 此 結 果 顯 示 不 同 材 料 分 組 確 實 有 難 度 上 的 差 異,且 會 與 項 目 型 態 產 生 交 互 作 用 。 因 此 本 文 亦 參 考 Dunn 與 Spellman (2003) 的 方 式 , 將 各 材 料 分 組 的 回 憶 率 進 行 Z 分 數 的 轉 換,以 解 決 難 度 差 異 的 問 題。以 下 分 析 將 分 別 以 原 始 回 憶 率 以 及 經 Z 轉 換 後 之 分 數 進 行。各 實 驗 情 況 之 平 均 值 如 表 一 所 示 。

緊 接 著 以 項 目 型 態 ( 3) 進 行 單 因 子 受 試 者 內 變 異 數 分 析 。 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顯 著 效 果 , F(2,50) = 29.97, MSE = 0.016, p < .001 ; 各 情 況 之 平 均 回 憶 率 分 別 為 PR+ 0.45(0.19) 、 NRP   0.24(0.12)及 RP- 0.20(0.15) 。 在 Z 分 數 上 亦 得 到 項 目 型 態 的 顯 著 效 果 , F(2,46) = 37.99, MSE = 0.216, p < .001; 各 情 況 之 平 均 Z 分 數 及 標 準 差 分 別 為 PR+ 0.66(0.69)、 NRP-0.29(0.67)及 RP- -0.33 (0.54) 。

改 以 t 檢 定 分 別 檢 驗 增 益 及 抑 制 效 果 則 發 現 , 在 原 始 回 憶 率 上 有 顯 著 的 增 益 效 果,PR+回 憶 率 0.45 顯 著 高 於 NRP 的 0.24,t(25) = 7.33, p < .001; 沒 有 顯 著 的 抑 制 效 果 , t(25) = -1.33, p > .05, RP-回 憶 率 0.20 並 沒 有 顯 著 低 於 NRP 的 回 憶 率 0.24。 改 以 Z 分 數 為 依 變 項 進 行 分 析,則 得 到 顯 著 的 增 益 效 果 及 不 顯 著 的 抑 制 效 果,t 檢 定 分 別 為 t(25)

= 8.53, p < .001 與 t(25) = -0.35, p > .05。

綜 和 以 上 統 計 分 析 發 現 , 使 用 知 覺 性 類 別 的 同 部 首 單 字 做 為 材 料,雖 然 仍 可 以 穩 定 獲 得 經 提 取 練 習 階 段 使 用 字 詞 辨 認 的 內 隱 提 取 方 式 練 習 後,對 於 原 項 目 的 後 續 記 憶 會 產 生 增 益 效 果,但 卻 未 能 獲 得 預 期 的 顯 著 抑 制 效 果 。

綜 合 討 論

本 研 究 探 討 提 取 練 習 派 典 的 提 取 練 習 是 否 一 定 要 具 備 意 圖 性 且 為 個 體 充 分 覺 察 的 外 顯 或 意 識 提 取。透 過 三 個 使 用 不 同 類 型 材 料 的 實 驗 在 提 取 階 段 改 以 知 覺 辨 認 作 業,結 果 發 現 使 用 一 般 分 類 類 別( 實 驗 一 ) 仍 可 獲 得 RIF, 使 用 知 覺 性 的 目 的 類 別 ( 實 驗 二 ) 則 無 RIF, 更 令 人 驚 訝 的 是 改 以 概 念 性 的 目 的 類 別( 實 驗 三 )則 得 到 反 向 的 RIF 效 果。對 於 概 念 結 構 穩 定 的 一 般 分 類 類 別,即 是 內 隱 的 提 取 也 可 以 啟 動 主 動 抑 制 機 制,而 得 到 RIF 效 果。然 而 對 於 臨 時 建 立 新 學 的 目 的 類 別 結 果 就 不 這 麼 穩 定 了。在 概 念 性 的 目 的 類 別 得 到 的 是 蔓 延 激 發 的 促 進 效 果,在 知 覺 性 目 的 類 別 則 既 未 得 干 擾 也 沒 有 促 進 效 果。此 結 果 並 不 能 由 主 動 壓 制 理 論 解 釋 , 但 卻 是 一 個 有 趣 的 現 象 , 值 得 後 續 探 討 。

Brown、 Zoccoli 與 Leahy( 2005) 曾 比 較 連 續 的 正 例 提 取 在 語 意 類 別( 如 fruit-P, fruit-A, fruit-M)及 第 一 字 母 的 字 形 結 構( 如 insect-C, sport-C, car-C)在 提 取 抑 制 的 累 積 效 果 。 結 果 發 現 兩 種 類 別 都 會 隨 著 12 次 的 連 續 正 例 提 取 在 正 確 率 上 呈 線 性 的 下 降 , 然 而 與 其 他 相 關 研 究 ( Anderson, et al., 1994; Bauml, 1998; Shivde & Anderson, 2001)

結 果 不 同 的 , 他 們 發 現 此 累 積 的 提 取 抑 制 不 受 正 例 的 輸 出 強 度 的 影 響 。且 在 語 意 類 別 高 、低 表 現 組 都 呈 現 線 性 的 抑 制 累 積, 支 持 壓 制 機 制 的 解 釋;然 而 在 字 形 結 構 類 別 上 則 比 較 支 持 干 擾 的 解 釋,在 高 表 現 組 才 有 累 積 抑 制 , 低 表 現 組 則 無 。 據 此 , 對 於 臨 時 建 構 的 類 別 是 否 需

8

(10)

要 更 多 次 的 提 取 才 可 能 累 積 抑 制,在 本 研 究 無 法 回 答 此 問 題,需 有 待 進 一 步 實 驗 的 澄 清 。

參 考 文 獻

李 政 達( 2006)。 目 的 類 別 的 提 取 引 發 遺 忘 。 私 立 佛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心 理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陳 學 志( 2000)。繁 體 中 文 部 件 結 構 關 係 資 料 庫 之 建 立 暨 組 合 頻 次 統 計 分 析 。 未 發 表 之 資 料 。

黃 金 蘭( 2002)。 項 目 特 定 與 關 係 性 訊 息 對 錯 誤 記 憶 的 影 響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心 理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

黃 金 蘭( 2005)。 不 同 類 別 型 態 之 提 取 引 發 遺 忘 : 提 取 練 習 與 整 合 性 的 效 果 。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劃 成 果 報 告 ( NSC 93-2413-H-011-001) 臺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

葉 怡 玉 、 黃 金 蘭 ( 2002) 。 類 別 資 料 庫 之 建 立 。 未 發 表 之 資 料 。 Amir, N., Coles, M. E., Brigidi, B., & Foa, E. B. (2001). The effect of practice

on recall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10, 76-82.

Anderson, M. C. (2003). Rethinking interference theory: Executive control and the mechanisms of forgetting.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9, 415-445.

Anderson, M. C., & Bell, T. (2001). Forgetting our facts: The role of inhibitory processes in the loss of propositional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 544-570.

Anderson, M. C., Bjork, R. A., & Bjork, E. L. (1994). Remembering can cause forgetting: Retrieval dynamics in long-term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 1063-1087.

Anderson, M. C., Bjork, E. L., & Bjork, R. A. (2000).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Evidence for a recll-specific mechanism.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7, 522-530.

Barsalou, L. W. (1983). Ad hoc categories. Memory & Cognition, 11, 211-227.

Bauml, K.-H. (1998). Strong items get suppressed, weak items do not:

The role of item strength in output interference.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5, 459-463.

Bauml, K.-H. (2002). Semantic generation can cause episodic forgett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356-360.

Brown, A. S., Zoccoli, S. L., & Leahy, M. M. (2005). Cumulating retrieval inhibition in semantic and lexical domai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1, 496-507.

Ciranni, M. A., & Shimamura, A. P. (1999).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in episodic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9

(11)

and Cognition, 25, 1403-1414.

Ford, R. M., Keating, S., & Patel, R. (2004).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A developmenta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 585-603.

Koutstaal, W., Schacter, D. L., Johnson, M. K., & Galluccio, L. (1999).

Facilitation and impairment of event memory produced by photograph review. Memory & Cognition, 27, 478-493.

MacLeod, M. D. (2002).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in eyewitness memory:

forgetting as a consequence of remembering.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16, 135-149.

MacLeod, M. D., & Macrae, C. N. (2001). Gone but not forgotten: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148-152.

Macrae, C. N., & MacLeod, M. D. (1999). On recollections lost: when practice makes imper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463-473.

Macrae, C. N., & Roseveare (2002). I was always on my mind: The self and temporary forgett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9, 611-614.

Radvansky, G. A. (1999). Memory retrieval and suppression: the inhibition of sit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8, 563-579.

Shivde, G., & Anderson, M. C. (2001). The rele of inhibition in meaning selection: Insights from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In D. Gorfein (Ed.), On the consequences of meaning selection: Perspectives on resolving lexical ambiguity (pp. 175-190).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orm, B. C., Nestojko, J. F., Bjor, R. A., & Bjork, E. L. (2005, November). Is retrieval succes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46

t h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Toront o, Ontario, Canada.

Williams, C. C., & Zacks, R. T. (2001). Is retrieval- induced forgetting an inhibitory pro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4, 329-354.

三、 計畫成果自評

整體而言,本計畫的成果未臻理想。雖然本計畫除局部修改外,大致 均依照研究計畫所題之實驗進行。但三個實驗的結果並未得到一致的結 果,也尚無相關理論可以進一步解釋。本研究結果雖然對於提取抑制理論 的修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仍須對於結果的穩定性、衍生的相關研究

(例如採用典型的提取練習派典確認知覺性目的類別是否能得到 RIF 效果 等)做進一步的探討,才能提供一個較完整的解釋或理論的修正。

10

(12)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本人在國科會專題計畫(計畫編號:NSC95-2413-H-011-001)項下出席國際會 議之經費補助下,參加兩項學術會議並發表論文,分別為於 2006 年 10 月 20 日至 10 月 22 日在中國黃山所召開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 2006 年學術研討會以及於 2006 年 10 月 28 日至 10 月 30 日在韓國仁川舉辦之國際學術會議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ld Development in Family, Schoo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the 1

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ssues。茲將與會心得報告如下:

 

1. 中國黃山之中國社會心理學學術研討會:

我們一行人歷經各種驚奇之顛簸後於 10 月 21 日凌晨 4 點左右抵達黃山會議地 點,早上 10 點就在會中報告我的論文,題目為: 「From Ebbinghaus illusion to gender stereotyping」 (會議報告之 ppt 檔,見附件一)。這篇論文利用知覺對比錯覺現象來 探討性別刻板印象。由於此現象在相關文獻中尚未見應用在性別刻板印象之探討,

且有潛能發展成為性別刻板印象的一種內隱測量,因此,在會中引起相當不錯的迴 響,與數位中國學者交換意見開啟日後合作的可能性。

參與此次會議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由北大楊中芳教授籌組的「中庸研究」

symposium,網羅了兩岸三地多位學者從不同的切入點來探討中庸議題與其應用 性。本人自進入台科大通識科以來,深感心理學對人的心理健康提升應盡之責任,

研究興趣也逐漸由純認知理論轉而為使用認知作業探討社會認知議題為主。中庸概 念涵蓋了人的認知思維與人際行動,在華人的幸福感可能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這些特性都使我深信此議題應該是受認知理論訓練的我可以切入與著力之處。本人 也因此加入楊中芳老師的中庸研究團隊,進行中庸思維的認知特性相關研究。

2. 韓國仁川之國際學術會議:

這次的會議雖然以在家庭、學校及文化情境下的兒童發展為主題,不過與會學 者不僅涵蓋了亞洲各國學者還有美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挪威等國家的學者 參與,規模相當龐大。主辦人仁川大學的 Uichol Kim 更在此次會議中宣佈成立亞洲 教育發展學會,並預計在 2008 年在台灣召開會議並且同步結合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成 立亞洲心理學會,期使亞洲心理學者有更多交流合作的空間,並且建立一個能與國 際著名之心理學會平行之對口單位,在國際心理學會佔一席之地。可預期在未來幾 年間亞洲心理學者將有更密切的交流互動,在國際舞台中也有揮灑的空間。

此次會議中本人發表論文(海報張貼)的題目是:Can not take control nor to

relinquish it: The adaptation paradox of minority female in a male dominant environment(見

附件二) 。這個論文主要是在探討台灣科技大學以理工著名男性居多數的環境中,女

學生面臨的一些困境。這個議題是我在教授通識心理學中給學生們的人格與心理適

應測驗中發現的有趣議題。不過,由於並非我專長之所在,所以在理論意涵上面的

(13)

掌握仍有所欠缺,會中表現不盡理想。回國後自省應在這方面進行過多的閱讀與觀 察,才能夠真正對這些面臨困境的女學生有所助益。因此,對我而言,這場國際會 議是學習之旅,深覺語文溝通能力是邁向國際不可或缺之工具,並且對認知在發展 與教育的應用上又有更多的瞭解。

此次會議最引起我的興趣,與認知最為相關又兼具文化特色的報告就屬韓國 Yonsei University 的 Dr. Oona Cha 與 Schwarz, Oyserman 等人合作的研究,題目為:"I"

see trees “we" see forest: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independence vs. interdependence。該 篇研究探討利用促發典範(priming paradigm) ,促發個體我或相依我特質對各項作業 上的表現差異。這些作業包括了注意力與記憶等認知作業,例如 Stroop task, letter identification task, flamed-lined test, 相對空間的記憶力測驗等。各個實驗結果都相當漂 亮的展現,當個體我被促發時,個體的各項認知比較不受情境影響,但是倘若相依 我被促發時,則其認知表現就相當受到情境的影響了,而這樣的差異在女性更為明 顯。這樣的觀點不再以集體個人主義的觀點來區分文化,而是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

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有兩類不同特性的建構,促發特定建構,就會引發特定看待世界

的方式。這樣一系列實驗結果一致的成果相當類似於國際一流期刊之研究水準,該

研究見於國際期刊應是指日可待。其實,類似的想法,我們早就想過使用在 letter

identification 與 framed line test 上,可是人手不夠,手邊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仍落

在待進行的實驗列表中。讓我深覺這類的研究應該是需要有跨領域學者的團隊合作

比較容易達成的。國內心理學者習慣單打獨鬥,一直都還沒有看到真正團隊合作的

風氣,唯有更多的合作才能在速度上及成果上急起直追。

(14)

附件一:

From Ebbinghaus illusion to gender stereotyping

• 性別刻板印象 影響了人們對於他人的行為歸因、行動預測甚至成就表現。

• 究竟性別刻板印象是否更進一步影響了我們知覺這個世界呢?

• 本研究以不同性別的人臉圖形為材料進行Ebbinghaus 錯覺作業探討性別刻板 印象對大小知覺的影響。

Ebbinghaus illusion

(15)

Ebbinghaus 錯覺的重要成因

• 目標圖形與背景圖形的相似性

(16)

Coren & Miller (1974)

Ebbinghaus 錯覺的重要成因

• 目標圖形與背景圖形的相似性

• 此相似性不限於知覺,概念的相似性也會引發對比,有時甚至強過知覺相似性

(17)

Coren & Enns(1993):比較四類刺激

相同類別

相同社會性刺激

(18)

相近類別

不同類別

(19)

Stapel and Koomen(1997)

(20)
(21)

Stapel and Koomen(1997)

(22)

• 過去以人臉圖形的Ebbinghaus 錯覺研究均在探討知覺或概念相似性引發比較

(similarity breeds comparison )的假設

並未探討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

• 張正台(2003 )以台灣的大學生為受試者,比較不同的性別尊卑促發下印象(男 尊女卑,女尊男卑及無促發的控制組)正交操弄男女性臉孔為圖形,觀察 Ebbinghaus 錯覺的變化。

(23)

張正台(2003 )

(24)

張正台(2003 )結果:

• 未在控制組發現西方學者觀察到的相似性效果

• 在尊卑促發部分雖有預期的型態但未獲顯著效果。

• 檢討:該實驗在測量指標沿用傳統的絕對差異量,並未因應實驗設計、材料特性 及受試者個別差異進行適當的調整。

(25)

Study 1

• 複驗張正台(2003 )

• 受試者:男女各30 名

獨變項:

人臉圖形: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受試性別

加上一組圓形為控制組

• 依變項:改採個別相對誤差百分比

錯覺百分比

高估百分比

低估百分比

個別絕對誤差值 – 估計值-正確值

個別誤差百分比

– (估計值-正確值)/正確值

但,有正確值絕對大小的差異,估計誤差的個別差異→個別相對誤差百分比 – 平均誤差百分比=Σ誤差百分比/10

– 個別相對誤差百分比=個別誤差百分比-平均誤差百分比

(26)

結果:基本Ebbinghaus 錯覺現象

錯覺效果無性 別差異

誤差百分比有 性別與高低估 邊際交互作用,

p=.08

-8 -6 -4 -2 0 2 4 6 8 10

錯覺效果 外圍大(低估) 外圍小(高估)

相對誤差百分

男性受試 女性受試

(27)

結果:臉圖形錯覺量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受試性別ANOVA分析

– 背景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58)=4.42, p <.05

背景男性3.2 >背景女性-0.7

– 受試性別有邊際效果,F(1,58)=2.9, p=.09

檢驗similarity breeds comparison effect

– 背景與目標性別相似vs.背景與目標性別相異

F(1,59)=2.21

檢驗stereotype breeds comparison effect – 背景為男性vs.背景為女性

F(1,59)=4.63, p<.05

結果:臉圖形錯覺量

-4 -2 0 2 4 6 8

外男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男 外女內女

錯覺百分比

男性受試 女性受試

(28)

結果:背景圖形大(低估情況)

•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受試性別ANOVA 分析

目標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58)=13.13, p <.001

• 目標男性3.6 > 目標女性-4.7

受試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58)=5.52, p <.05

• 男性受試-2.0 > 女性受試0.8

目標性別與受試性別有顯著交互作用效果,F(1,58)=5.42, p <.05

結果:背景圖形大(低估情況)

-8 -6 -4 -2 0 2 4 6 8 10

外男內男 外女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女

相對誤差百分比

男性受試 女性受試

(29)

結果:背景圖形小(高估情況)

•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受試性別ANOVA分析

背景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58)=6.35, p <.05

• 背景男性2.0>背景女性-0.6

目標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58)=15.93, p <.001

• 目標男性 4.3>目標女性-3.0

目標性別與受試性別有交互作用效果,F(1,58)=6.76, p <.05

• 目標性別差異主要發生在女性受試者: 6.2 >-5.8

(男性受試2.4 vs. -0.1)

結果:背景圖形小(高估情況)

-8 -6 -4 -2 0 2 4 6 8 10

外男內男 外女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女

相對誤差百分比

男性受試 女性受試

(30)

小結1 :女性受刻板印象影響大

錯覺量

– 依然沒有支持性別相似性假設

– 當背景為男性時,會產生較大的錯覺 – 男性受試在男性背景下有顯著的錯覺

低估情況:

– 整體而言,背景為女性不會引發低估

– 女性受目標性別影響大,對男性目標不但沒有低估反而有高估現象

高估情況:

– 整體而言,背景為女性不會引發高估

– 女性受目標性別影響大,對女性目標不但沒有高估反而有低估現象

(31)

Study 2 :男性的性別刻板印象

檢驗刻板印象影響錯覺

– 以Bem的兩性化量表中,男性特質得分高低分組來界定刻板印象高低

受試者:男性67名

獨變項:

– 人臉圖形: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刻板印象高低 – 加上一組圓形為控制組

依變項:採個別相對誤差百分比 – 錯覺百分比

– 高估百分比 – 低估百分比

Bem 兩性化量表:男女性特質

男性

獨立

主動

好強

容易做決定

不容易放棄

有自信感到優越

在壓力下更堅強

女性

情緒化

對別人付出

細心

會幫助別人

和善

瞭解別人

和別人關係親密

能察覺別人感受

(32)

結果:基本Ebbinghaus 錯覺現象

-8 -6 -4 -2 0 2 4 6 8 10 12 14

錯覺效果 外圍大(低估) 外圍小(高估)

相對誤差百分比

低刻板印象 高刻板印象

(33)

結果:臉圖形錯覺量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性別刻板高低ANOVA分析 – 背景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65)=8.85, p <.01

背景男性6.8 >背景女性1.6

檢驗similarity breeds comparison effect

– 背景與目標性別相似vs.背景與目標性別相異 – F(1,66)=1.82

檢驗stereotype breeds comparison effect – 背景為男性vs.背景為女性

– F(1,66)=10.25, p<.01

結果:臉圖形錯覺量

-4 -2 0 2 4 6 8 10 12

外男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男 外女內女

錯覺百分比

低刻板印象 高刻板印象

(34)

結果:背景圖形大(低估情況)

•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刻板印象高低ANOVA 分析

背景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65)=5.07, p <.05

• 背景男性-4.34< 背景女性-1.59

目標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65)=14.92, p <.001

• 目標男性-0.04> 目標女性-5.89

目標性別與男性特質高低有顯著交互作用效果,F(1,65)=5.01, p <.05

背景性別與目標性別有邊際交互作用效果,F(1,55)=3.65, p =.06

結果:背景圖形大(低估情況)

-8 -6 -4 -2 0 2 4 6

外男內男 外女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女

相對誤差百分比

低刻板印象 高刻板印象

(35)

結果:背景圖形小(高估情況)

• 背景性別*目標性別* 刻板印象高低ANOVA分析

背景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65)=4.92, p <.05

• 背景男性2.5>背景女性-0.02

目標性別有顯著主要效果,F(1,65)=18.54, p<.001

• 目標男性4.66>目標女性-2.18

結果:背景圖形小(高估情況)

-6 -4 -2 0 2 4 6 8

外男內男 外女內男 外男內女 外女內女

相對誤差百分比

低刻板印象 高刻板印象

(36)

小結2

錯覺量

依然沒有支持性別相似性假設

當背景為男性時,會產生較大的錯覺

• 低估情況:

整體而言,背景為女性不會引發低估

高刻板印象者受目標性別影響大,對男性目標不但沒有低估反而有時有高估 現象

高估情況:

整體而言,背景為女性不會引發高估

結論

• 以不同性別人臉圖形為材料進行Ebbinghaus 錯覺作業,採用相對誤差百分比為 依變項可以相對穩定測量到性別刻板印象

• 若要觀察性別刻板印象的性別差異,不能僅用傳統整體錯覺量分析,需要進一 步分別分析高估值與低估值

女性受試者在判斷時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大

擁有高刻板印象的男性受試者在判斷時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大

• 以對比錯覺作為內隱測量的可能性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四、 國際會議及展覽於舉辦階段,實際獲得政府補助金額,不得超過 舉辦該國際會議及展覽總經費

5.計畫書的子計畫 A 為發展 107 新課綱課程,原本的子計畫 A、B、C 名稱則改變為 子計畫 B、C、D。. 6.各子計畫所需填寫的表單、子計畫 A 範例檔案與詳細計畫書簡報會在會後再提供給

「補助業界開發國際市場計畫經費編列原則(附件八)」、「受補助單位辦理推廣貿

永續科學學門本(106)年度新核定通過整合 型研究計畫共 20 個團隊,總子計畫共 74 件,補 助經費共為 97,000 千元。計畫之審查主要依據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收費原則 :CCC Code前6碼相同者歸為1類 登錄10個類別以 內收費 NT$5,000. 超過10個類別每類加收費 NT$1,000(超過部分)

生活費:計畫主持人生活費以 90%為限,至多補助 10 天,該計畫實 習單位超過 3 家者至多補助 12 天,且以計畫期程內為限。選送生生 活費以

會議及展覽統計涵蓋在澳門各酒店及大型會議展覽中心等收費場地舉行的四小時及以上之會議及展覽;但不包括少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