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註 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註 釋"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第十》讀後感(五)

本文榮獲九十三學年度慈航導師獎學金

◆ 許勝雄

陸、奉行「法行」真義,證得「佛道」殊勝

觀心就是觀察起心動念,觀察心念的實況、本質。觀察心的目的在於了解自己的 本心,使雜染遁形,而受矇蔽的心成為清淨無染,不受痛苦折磨。

愈觀察心就愈明白心,清淨心、雜染心都能漸漸如實顯現。不觀心、不明白心,

雜染會很多,心就成為罪惡的淵藪,所以要使心智清明、健康,觀心、調伏心是 修行的重要課題。

心念可以歸納為六種,即貪、瞋、癡、無貪、無瞋、無癡,前三者可稱作不解脫 的心,後三個稱作解脫心。不管解脫心或不解脫心,都不會無因無緣的產生,它 源自「明」觸或「無明」觸。無明或無知的接觸,就有執著的苦受,就有貪瞋癡 產生。明的接觸因緣,會有無執著的樂受,會有無貪瞋癡產生。

心念的本質是一個接一個生了又滅,滅了又生,是無常、不永恆的,當心定靜時,

容易覺知,但若生起貪瞋癡之念,就會卡在某個對象上不願捨離,就像損壞的唱 盤,一再重播某段曲子,難以覺知無常。去除雜染使心念保持流暢,除了直接從 心念去覺知、排除雜染之外,也可由身體的覺知下手。當身體靜止時,多注意呼 吸,身體移動時,多注意動作、觸感,這也能有效地使雜染、散亂心減少與止息。

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又云:「心者,眾行之本。三界之中,以心 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人的一舉一動,為善、作 惡,皆先發於「心」,其後方現之於身口,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 法滅」,是故欲成就佛道,首先須有「廣大心」、「清淨心」與「深信無疑惑心」,

進而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方能成就「佛道」。《佛說超日明三昧經》:「一切 三界所受形貌,皆從心意,心意無形而有所造,隨行立身,豪貴貧賤,皆歸無常,

如泡起頃,尋復壞滅,一切世間所有如是,(菩薩)當信道德正真可怙,餘不可 恃,棄捐眾行,奉行法行。何謂法行?無生之行除諸所生, 真諦之行所存殊勝,

入道之行無所忘失,布施之行無所吝冀, 持戒之行普得諸願,忍辱之行不亂眾 人,精進之行未曾動轉,一心之行意行常達,智慧之行以聖眼睹,慈心之行忍一 切苦,悲心之行等意眾生,喜心之行以法開化,護心之行安慰一切,神通之行六 通以達,惟空之行無恚害心,消滅之行度諸群黎,四恩之行合聚救人,博聞之行 從受成道,不起之行而觀自然,道品之行不獲有為,本無之行無罪福報,緣起之 行了知無明明不可盡,眾勞之行解人物自然,諸法之行了空見慧得平等覺,伏魔 之行無能傾動,三界之場雖處不墮,師子之行善勝無畏,力無懼行所向無畏,三 達之行無有罣礙,一心覺場大智普具,教一切行無所不周,化六十二見行濟眾羅 網,九十六徑誨入一道。」

「菩薩以應斯行則順道行,已順道行則應大慈,已順大慈則應大悲,已順大悲則 應大鎧,已順大鎧則師子吼,已師子吼則應化幻,已順化幻則入五道,已順五道 則隨時入,已隨時入無所不變,已在所變無去無來,度無所度淨無所淨,明無所

(2)

明覺無所覺,乃為正覺。」

總而言之,學佛修道者若能修如是諸「法行」,即能悲智雙運、福慧雙修,且能:

坽乘於大乘(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夌斷三惡趣因緣(往生「西方淨土」

永離三惡道);奅具足善為諸佛所護持(如《阿彌陀經》所云:為十方諸佛之所 護念);妵隨所欲至便得往生(西方淨土);妺捨一切胞胎能化生諸佛前(蓮花化 生,花開見佛);姏能行無諍身口意業(能淨化身口意三業);姎住不放逸行,為 諸天世人之所恭敬(自利化他而為天人師);妲善通達三解脫門而不證實際(通 達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而「留惑潤生」,不急於「涅槃」);姌一切無我法皆 現在前而猶不捨六波羅蜜。

柒、結論

《僧侶與哲學家》有一段對話:「心靈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心的科學,有科學的 方法、科學的結果,是一種真正轉換自己的方法,不是在作夢,不是在發呆。」

娗一切眾生煩惱皆因無明造作的力用,因造作而產生無量無數之業力果報,亦就 是集苦無量,難怪會令眾生困擾不已,不能解脫自在。三教十二部經典所宣示的 教義,無非令有情覺悟其現前一念心;這現前一念心本來就具足萬法,有無量功 德妙用。修學佛道要把握要領,功夫才能得力,否則光是在名相堆裡打轉,實難 獲益而離道越遠。世尊常教誡弟子要從「心」這個根本處下手修行,《大乘本生 心地觀經》指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 習如是心地觀法。」娊所以學佛不可僅僅學習名相,而要了達名相本義,直探法 性本源,清淨自己的「心地」,「但教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塵埃」,如此方能 究竟解脫。

佛家為求得道通,先於五通下手。六通之最,漏盡通也。世法為有漏,出世法為 無漏,通於二者,概不染著,名曰漏盡。修六通之法,必先明心地,開發覺慧,

證得淨空以為體,然後緣化萬有,無心應物以用。故《寶藏論》云:「何謂三智 者?一曰真智,二曰內智,三曰外智。何謂外智?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覽古 今,該通俗事,此為外智。何謂內智?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有無 餘,此為內智。何謂真智?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無二,故名真 智。」我人所修,道通為體,五神通為用,未得體而起用,必致墮落,必招後果,

甚可畏也。

世尊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中宣說「觀心陀羅尼」曰:「唵室他波羅合 底 吠憚 迦盧弭,……持此咒時,舉清淨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壓右更 相豎握,如縛著形,名金剛縛印。成此印已,習前真言盈滿一遍,勝於讀習十二 部經,所獲功德無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復退轉。」修此法者,以心不放逸為主,

不再毀身受苦也,故戒以心戒為上。手持印,身密也,無以起身業而殺盜淫止矣。

口持咒,口密也,無以起口業而兩舌等惡止矣。心澄空,意密也,無以起意業而 貪瞋癡止矣。此不戒之戒,戒於不覺者也,下座時之觀照證空,即屬防嫌杜惡於 因地,戒之於未然者也,蓋殺盜淫為果,因地屬於貪瞋癡,而貪瞋癡又屬於果,

因地屬於不明心。故心中心法,可直證金剛般若,為悟心之無上妙門,拔除根本

(3)

業障者。

筆者概說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心得如下:

一、要捨離三界,心需作適當調整,觀心品立於中流砥柱的位置。

二、以「地」喻「心」。(一)地:能承載,生長萬物。(二)心:1.是生死流轉 的根源。2.是生命體的基本能力。3.本體與外在表現的特徵:心性本空、法界無 為無垢。(三)從操作「心」中展開身、語、意的修行。

三、功能:扣緊文殊菩薩是般若波羅蜜多佛母,說明觀心法的重要。

四、修行重點:從不淨觀到法界無為。

五、操作重點:觀心咒、定印。(一)對心的高度凝聚與收攝,比讀十二部經功 德還要大。(二)以心性本空為基礎↓心意識的修行↓月輪↓金剛心。(三)「心 性本空」成就賢聖的根源。

六、道理融會貫通後,才得以培養出成佛的能力。

〈觀心品〉如來與文殊師利問答之要旨為:廣明所觀之一切諸法皆識所現,而能 觀之心亦畢竟空寂,即初觀所緣境無,進觀能觀之心亦無,即能所皆空,而空相 亦空,以明一切法皆是心真如性,將心相究竟空去,以證入真如實性也。禪宗所 謂明心見性,正是此品所明,於此再以大乘各宗義而明之,故注有「相、性、禪、

密」,以示本品之綱領。

「相」,指大乘法相唯識宗之所明,即是所觀空前心相。此科中之「正說法本」,

及「問答抉擇」中之「喻明其相」等,皆大乘法相唯識之義。

「性」,即大乘法性空慧宗之所明,即是諸法皆無所得而畢竟空,此科中之「空 顯其性」是。

「禪」,即大乘禪宗之所明,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四句、絕百非而唯證相 應者,此科中之「直指法界」,正顯此意。

此品之末,更有「咒印」一科,明大乘密宗之義。在此品之中,含有大乘相、性、

禪、密,然此品只明相性禪,至密宗之義,在成佛品始正明。娞

誠如湛然大師所言,若能觀心清淨,則一切諸法雖然應運因緣而生,則卻能夠如 實地明白對應萬法。因此,湛然大師強調「修觀次第必先觀心」,內心一旦能清 淨自在,則即使遍歷一切諸法,也能夠完全明白一切皆是因緣法起、空性如此。

綜合以上所得,是「心」讓生命體在凡為眾生,在聖則成就圓滿的佛陀,所以「心」

為有情眾生超凡入聖的機制或樞紐。而修行即是修心,由淺入深、由易至難,總 屬於學習方法的常道,從「心法」的觀修入手亦較容易。娳無論如何,唯有真正 實地觀心者,才能由清淨的法心彰顯出諸法如實的法性,也唯有真正的「能了此 者」,才能如實地契入佛道正法。v(全文完)

註 釋

娗賴聲川譯《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頁 28,台北:先覺出版社。

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T3.327c)。

娞太虛大師《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觀心品第十)卷八。

娳《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4)

參考文獻

大谷大學佛教學會編,舟橋一哉等著,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台北:東大 圖書公司,1993,再版。

太虛大師《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觀心品第十)卷八。

中村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呂澂《佛教研究法》,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再版。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增訂版。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印順導師《教制教典與教學》,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82。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七版。

釋智諭《性緣問題之申論》,台北:西蓮淨苑,1988。

釋智諭《妙法蓮華經講記》,台北:西蓮淨苑,1989。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冉雲華〈佛教中的「多聞」概念││佛學與學佛的展開〉,《中華佛學學報》,1992。

郭翠蘭《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心地法門初探」,台北:慧炬出版社。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全集校訂版。

黃香蘭《法華經的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1980。

曉雲導師《妙音妙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7。

曉雲導師《觀音圓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9。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文化,1997。

《諦閑大師語錄》,香港:香港佛經流通處,1988。

賴聲川譯《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台北:先覺出版社。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籤 (二)(卅一)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 (云云) 所以重敘前諸經者

 告諸佛子等  汝等今善聽   我今說此呪  具足諸功德   當來惡世時  我法將欲滅   能於此時中  護持我末法   能除世間惡  毒害諸鬼神 

這類文章,不以阿彌陀佛所創建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為信

現在大家要學習的是安住 先跟阿彌陀佛說 我這三天要用功持戒 念阿彌陀佛 釋悟因 簡樸生活與念佛|精進佛三開示︵一︶...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關鍵詞:觀佛三昧 曇鸞 道綽 善導 彌陀業觀 觀經 四淨土 慧思 灌頂 智者 五品弟子位 一心三觀 二十五尊像 六部往生經 淨土義

願力與神通也是無量 (只不過由於眾生特別重視光明、壽 命,而強調阿彌陀佛的光壽無量) ,一切諸佛的功德皆究

誠然,印度佛教中也有其倫理思想,如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慈悲為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