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五 章 作 品 解 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 五 章 作 品 解 析"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五 章 作 品 解 析

本創作研究所完成的作品,均圍繞主題漁港來構思與創作,題材內容分為 兩個系列:人文思考系列與即興構成系列。其中人文思考系列主要以漁港景觀 為主,包含港口景觀、漁村風情、河流風貌、海洋生態等具思考反省的議題切 入,運用各種媒材、筆墨線條來展現主題期盼引起思考動機。而即興構成系列 則以漁港的天然景觀為主,如和平島漁港一帶仍有少數地區未受到人為破壞的 港口、船舶等,極具原始質樸之美,港岸旁星羅棋佈的岩石與海岸的青山綠樹 構成詩畫般的美景。

筆者平時即非常喜愛到戶外從事風景寫生活動;一來是生性喜愛親近大自 然,感受大自然赋予筆者的感動與無限創作靈感,二來則是藉由寫生收集創作 素材、累積創作經驗,為創作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與能量。筆者以往對風景畫 中的水景題材,如河流、湖泊、海洋非常熱愛,在創作準備過程中,歷經圖像 與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研讀,以增進對創作背景的深入瞭解,期間多次針 對漁港日常作息實地勘查,以寫生與素描及攝影作為構圖時的參考。

在確定本研究主題後,長達二年的時間,每逢週末假日,一有空閒便攜家 帶眷,爬山涉水,為尋找創作靈感而來回奔波,期間的付出與辛勞只有親身體 驗才能了解,然而所有的辛勞都是值得的,當筆者的認知與體會加深加廣,便 覺得所知非常有限與不足,雖然漁港帶給筆者的故事與感動非常多,但限於時 間與現實因素考量,只能擷取其中一小部分作為表現範圍。以下分別就此次展 出的各件作品加以分析說明。

(2)

第 一 節 人 文 思 考 系 列

圖 5-1-1:《另一種豐收》林鄭賢,2006 年,

6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燕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1

作品名稱:《另一種豐收》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燕皮單宣紙

(3)

作品編號 1《另一種豐收》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每逢春夏之交,由太平洋附近海域形成的颱風便接二連三的朝台灣本島直 撲而來。隨著颱風所夾帶的強風豪雨,往往造成生命與財產的重大損失。此畫 取景來自於 2005 年 7 月海棠颱風來襲前夕,筆者前往台南探望同學途中所見;

颱風警報接連發布,為了減少損失而捕撈虱目魚的情景。原本下個月才能收成 的魚苗卻因颱風來襲而提前下網撈捕,眼看就要有的大收穫卻因颱風而受損,

阿嬤的神情凝重。這一幕讓筆者印象深刻,腦海中的景象久久揮之不去。

人常常為了生活而與天對抗,英國畫家泰納就常被大自然爆發的巨大力量 所震撼,創作作品中,如《海上漁家》、《暴風雪:汽船駛離港口》等都再再表 現出人可以被消滅,卻不能被打倒;人往往是在與自然抗爭中,獲得生命的尊 嚴與價值,這一點筆者非常認同。

創作技法分析:

我把畫面分為三段;遠景烏雲攏罩的天空給人莫大的恐懼感,在天空下 緣,筆者刻意安排二漁民以連接畫面;中景筆者以大面積特寫辛勤工作的漁民 為主題,明明是大收穫卻看不到歡笑,空氣中只流露著遺憾與不捨;近景以大 收穫為主題,亂中有序的安排大漁穫,強調主題規模,試想如果颱風沒有來襲,

一切風調雨順,那麼這一年一定又是大豐收,阿嬤一定笑得合不攏嘴。透過此 畫,筆者強調人類應該抱著謙卑與尊重的心來學習與自然和平共處才是。

(4)

圖 5-1-2:《迎向海洋》林鄭賢,2006 年,

6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機器棉紙

作品編號:2

作品名稱:《迎向海洋》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機器棉紙

(5)

作品編號 2《迎向海洋》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週休二日便利了人們休閒生活領域的擴展,但卻妨礙了動物覓食、遷移、

活動的空間。道路縱橫交錯、綿綿密密,車輛來來往往、急速奔馳,少有放空 的間隙,故難容得下動物的悠閒往來;甚至在郊區,縱然是車輛減少很多,車 流也沒有那麼密集,卻一樣威脅牠們的生命;人類帶來了垃圾、噪音、污染等,

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

今天海洋受到人類的威脅,比過去任何時期都來得嚴重,城市的污水穢 物、工廠的化學廢料、農場的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溢散,以及船隻的漏油等,

再再威脅著海洋生物;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海鳥、海豹和魚類,因誤食人類丟 棄在大海的塑膠袋、塑膠製品而致死。

有鑑於此,在這件作品中我以反諷的表現方式,宣洩令人不忍目睹場面之 不安;人類與其他物種都是這塊土地上的一份子,土地不專屬於人類,也不專 屬於特定物種;「萬物資有生」只要是在這塊土地上吸收養份,安身立命者都是 它的孩子。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留給我們 的孩子一條清澈的河流……」,請珍惜它們、愛護它們。

創作技法分析:

本作品主題聚在左下角,形成一個視覺上的焦點位置;再結合粉彩噴墨渲 染,讓作品空間呈現層層環繞的效果。焦點構圖,具有漸變及漸進的視覺動線,

也暗示著時間的流動。

(6)

作品編號:3

作品名稱:《夜襲》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12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白膠、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圖 5-1-3:《夜襲》林鄭賢,2006 年,120  120 公分,白膠‧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7)

作品編號 3《夜襲》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耳邊又傳來陣陣催促的聲音,漁民們急急忙忙準備出發;雖然晚餐還來不 及吃完但卻滿心愉悅,因為另一場人魚大戰就要展開。漁業電台:「魚訊快報,

魚訊快報,東經 186 度、北緯 21 度發現魚踪,請附近海域作業漁船注意」,漁 民們不會錯過這大好機會,心裡直惦念著要大展身手。

科技的發達,帶來很多方便,漁民利用儀器探測魚踪,常常可以滿載而歸;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海,供應了漁民生活的必須。漁民如能知足感恩,與 大海和諧相處,那麼富足祥和、其樂融融!哪知貪婪的漁民並不以此為滿足,

電漁、毒魚、炸魚,無所不用其極,以致大海變色,近海再也捉不到魚了!

創作技法分析:

此畫取景來自於八斗子漁港,畫面用 2/3 的面積來表現月光;筆者嘗試用 白膠、拓墨的方法層層渲染,希望能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筆者仿 傚英國畫家泰納的精神,繪製了本畫,表明人們將會永遠依賴海洋的眾多資源,

呼籲給予海洋生物一個安全的家;劃設海洋保護區、提供安全無慮的生長與繁 衍的環境,人類才得以永續經營海洋!

(8)

圖 5-1-4:《白浪濤濤》林鄭賢,2006 年,

6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4

作品名稱:《白浪濤濤》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淨皮單宣紙

(9)

作品編號 4《白浪濤濤》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有一首兒歌「捕魚歌」是這樣唱的:「白浪濤濤我不怕,掌起舵兒往前划,

撒網下水到魚家,捕條大魚笑哈哈」! 海上漁工如作戰般的生活確實非常辛 苦;平時要忍受風吹雨打,出戰時要搶灘登陸,稍有不慎就可能船毀人亡,故 不能大意。為何海上漁工如此神勇,天不怕、地不怕?原來不是膽子大,而是 為了家計,不出海也不行;只要能捕條大魚,那些辛苦又算得了什麼?

創作技法分析:

此畫採「X」型構圖,產生由近而遠、由大到小的視覺感受。畫面左下方 依需要描繪辛勤工作的漁工以強化主題、安定構圖;右上方以群山佈滿畫面,

綿延不絕逐漸遠去;船身則引導觀者視線,在畫面上下與左右之間來回波動。

整幅畫以白浪連成一氣,微妙的浪花串聯其間,大海的奧秘令人佩服。

本畫的靈感來自英國畫家泰納的作品《運輸船遇難》,巨大的海浪與無助 的小船相互對映,人與自然之間強弱懸殊的對抗,在此畫中顯露無遺;而人總 是認為海洋是人類永恆的挑戰,更是永恆的想像。

(10)

作品編號:5

作品名稱:《不平靜的早晨》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12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牛頓顏料、機器棉紙

圖 5-1-5:《不平靜的早晨》林鄭賢,2006 年,12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機器棉紙

(11)

作品編號 5《不平靜的早晨》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為了要見識黑鮪魚拍賣及卸魚的景象,凌晨 5 點大夥來到拍賣場。由於黑 鮪魚體型龐大,是鮪魚類中最大的一種,所以都得靠吊車起卸;因為游泳速度 很快,因此得一尾一尾的釣!交配產卵時期,腹部油脂飽滿充實,且富有彈性,

若料理成生魚片真是入口即化、鮮美滋味令人難忘!拍賣場裡大魚排排放,供 客人品頭論足,好不熱鬧!

買家手中拿著尖鈎,不時在魚的尾部或前胸鰭下取肉、目測漁貨是否新 鮮;透過觀察魚眼睛的透明度,魚鰓色澤及肉質是否有彈性等來辨識漁貨的新 鮮度;繁瑣的人力分工,將東港漁港襯托得生命力盎然,見識了這場鮪魚拍賣 會,心中無限震撼!

一排排的鮪魚構成了有趣的畫面,即叫人感觸良多,也令人感慨不已。一 味的推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的同時,是否應當同時思考人與自然萬物共存共 榮,這才是明智之舉!

創作技法分析:

此畫來自莫內對角線構圖、逆光的表現手法,以近景的鮪魚為主角,遠景 輔以熙熙攘攘的人群;近景精細描繪,遠景則模糊帶過;一大一小、一強一弱,

形成強烈對比。藝術創作的可貴,即是在往生活與生命的底層探尋;希望能藉 此畫感動自己、憾動人心,共同重視、珍惜海洋資源。

(12)

圖 5-1-6:《難得的悠閒》林鄭賢,2006 年,

9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雙宣紙

作品編號:6

作品名稱:《難得的悠閒》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9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淨皮雙宣紙

(13)

作品編號 6《難得的悠閒》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難得的悠閒本該好好規劃、妥善利用;郊遊、烤肉、宴會、聚餐等一直是 我們常從事的休閒活動。一週的辛勞,能有二日休閒的時間,正是充電的大好 時機。忙碌的現代人,也只有在這段時間,才會有難得的悠閒。只是畫面中的 主角是漁夫,一天不出海,就一天沒收穫;本該充滿歡笑、愉悅的場面,此時 此景卻一點也感受不到。

一味的違法毒魚、炸魚及沒有節制的濫捕,大小通吃的漁撈方法,使得原 本資源豐富的海洋,日漸枯竭,漁夫無魚可捕,望海興歎、生活堪虞。

無論是深夜或清晨、嚴冬或酷暑,當漲潮了,魚群來了,漁夫就得出海捕 魚。同樣是看天吃飯,可是討海的生活和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作息 截然不同;因為大海充滿了變動和未知,討海人得隨著每天都不同的漲潮退潮 時間作息,同時還要面對魚群的遷徙,海象與氣候等各種變化,對在大海撈針 的漁夫而言,多變、深沉的海洋,帶給他們的是無窮無盡的考驗。

創作技法分析:

藝術創作要能夠引起共鳴,除了內涵深度,還需要豐富的形式,才能切入 人們的生活領域,影響其思想,陶冶其性靈。若能忠實而深刻的表達自己的感 受,智慧而有力的反映時代的特色,藝術品才能彰顯其價值,藝術家才能成就 其地位。我利用對比的方法,使畫面呈現寬廣的空間與引人暇想的內涵。悠閒 的午後與不得閒的漁夫,兩相呼應,牽動觀者的心。

(14)

第 二 節 即 興 構 成 系 列

圖 5-2-1:《互別苗頭》林鄭賢,2006 年,

60 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7

作品名稱:《互別苗頭》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淨皮單宣紙

(15)

作品編號 7《互別苗頭》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這是筆者創作研究的系列作品中,最先著手進行的作品,畫面中的取景來 自台北往宜蘭的濱海公路(南雅段)漁民依海築堤養九孔。從近處往遠處晀望的 景致,這個角度能觀賞到美麗的九孔池由大而小逐次轉變出一道優美的交叉 線。週休二日帶來了國內旅遊的熱潮,每次經過這裡總會令我流連忘返,涼爽 的和風緩緩吹送著,白晝夜晚風情萬種,每每帶給筆者無限的感動與驚豔。此 畫表現夏季陰雨過後,天空漸晴夕陽淡淡的照射在提岸與黑面琵鷺上,海水澎 湃奔騰激起浪花,景物在此交互暉映、彼此交響。

雨後放晴,烏雲散去,大地灑滿金黃色的陽光,釣客開始出動,據說這樣 的午後,魚兒最容易上鈎,三五好友,一較長短,這樣的畫面最具張力。只是,

原本雄偉嶙峋的海岸,曾幾何時都套上了水泥制服。人們強行開挖、填海造地、

闢建漁港、濫採砂石、超量養殖等,改變了自然法則,也對海岸造成重大傷害。

筆者建議,放棄與海爭利,讓美麗的海岸恢復真正的價值,提供優美的景觀,

復育潮間帶植物,維持大自然生態的平衡,才是我們的最終需求。

創作技法分析:

筆者把畫面一半以上的面積留給海洋,透過明暗對比與大小變化,營造既 高且廣的空間感受。畫面中運用了對比的形式,「S」型構圖,乃受莫內之影響;

由遠方的釣客向近處擴散,透過堤岸的交錯和爭食的黑面琵鷺,表現出豐富的 海洋資源及美麗的海岸風光。

(16)

圖 5-2-2:《到此一遊》林鄭賢,2006 年,90 180 公分,

補土‧彩墨‧牛頓顏料‧羅紋雙宣紙‧加工宣紙

作品編號:8

作品名稱:《到此一遊》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90 180 公分 運用媒材:補土、彩墨、

牛頓顏料、

羅紋雙宣紙、

加工宣紙

(17)

作品編號 8《到此一遊》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台灣第一個觀光漁市──碧砂漁港,鄰近正濱漁港、和平島漁港、外木山 漁港、八斗子漁港等,來此游客可充分品味當地富有特色的海產。它融合了休 閒漁市、海鮮美食於一體,是一座休憩型漁港。1998 年成立碧砂漁貨直銷中心,

帶來大量觀光人潮,每每成為游客匯聚的中心,筆者於 2005 年 1 月來到此地拍 照留念。印象深刻的漁船、遊客、小孩等,好不熱鬧,漁港的新風貌帶給漁港 新生機。

海陸交通皆四通八達的碧砂漁港,很自然的就成為漁貨的集散地;除了有 現撈的漁獲外,也以海、空運的方式引進各國生鮮海產,魚蝦貝類螃蟹等,應 有盡有,可說是一座海鮮大觀園。因距離台北只有 30 分鐘的路程,故成為大台 北人最喜歡去吃海鮮的地方。

創作技法分析:

本圖近景是出遊的一家人,爸爸、媽媽盛裝赴宴,小孩卻顯得較率性而為,

穿拖鞋、帶玩具等,大夥排排站,不忘也為寵物、兒子、女兒拍照留念。遠景 是捕捉小卷的燈火漁船,逐浪浮沈、忽遠忽近。筆者用補土及各種宣紙拼貼於 畫面,再利用重覆與堆疊的技法,一層一層處理畫面;遠景的朦朧感和近景精 細層次相呼應,營造耐人尋味的氣氛。

(18)

作品編號:9

作品名稱:《記得當時》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180 18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牛頓顏料、羅紋雙宣紙、燕皮單宣紙

圖 5-2-3:《記得當時》林鄭賢,2006 年,180  18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羅紋雙宣紙‧燕皮單宣紙

(19)

作品編號 9《記得當時》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這是一次寒假旅遊記憶!剛剛過完年,爸媽帶我們去東港漁港參訪情形。

那一天我們晚上 9 點就從台北出發,午夜 12 點來到休息站休息;凌晨 2 點再次 出發,最後終於在半夢半醒之間來到了東港漁港。習慣了台北的繁華,再來到 樸素的東港漁港,景觀全然改變,真有點兒不習慣。我們在叔叔的帶領下四處 參訪東港漁港,最後在東港黑鮪魚前拍照留念。黑鮪魚主要外銷日本,價格很 好,以部位分:

1. 上腹:頭鰓以下到前段腹部間,油脂均勻、入口即化,產地價格每公斤 7500 元。

2. 中腹:色澤較上腹深,口感較 Q,味道不及上腹濃烈,產地價格每公斤 5500 元。

3. 赤身:背節部位,含豐富鐵質,油脂不多但嚼感甜美,產地價格每公斤 1800 元。

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的舉行帶動了國內市場供需,也突顯了魚業與東港的密 切關係。

創作技法分析:

筆者運用對角式構圖,以老舊的照片來對應老人與小狗;而空間表現上採 用定點透視法,具體、傳神的描繪出如真實世界般的景觀。在色彩表現上,近 景用暖色調,使畫面產生前進的心理感受;遠景用寒色調,使畫面產生後退的 視覺感受,以營造時間的距離。

(20)

圖 5-2-4:《捨近求遠》林鄭賢,2006 年,90  180 公分,

彩墨‧牛頓顏料‧羅紋雙宣紙‧燕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10

作品名稱:《捨近求遠》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90 18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羅紋雙宣紙、

燕皮單宣紙

(21)

作品編號 10《捨近求遠》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漁民勤奮知足,原 本其樂無窮;但隨著科技發達、漁撈方法更新,漁民大量借貸增資買船;為了 償還貸款,漁民不得不過度捕撈漁獲,甚至「竭澤而漁」一網打盡,無所不用 其極,對海洋的傷害可想而知。

此畫取景來自於濱海公路(龍洞段),沿岸風景秀麗,石壺、石穴錯落密佈;

沿著石階走到海邊,一面觀賞奇岩怪石、一面遠晀蔚藍的太平洋,陣陣涼風吹 來,頓覺全身舒暢。

創作技法分析:

筆者倣效傅狷夫的作品《笠澤湖印象》,以仰角的方式取景,以凸顯奇岩 怪石的雄偉身影。直立式的構圖,希望給人屹立不搖的感受;遠景的漁船與近 景的水鳥產生對比作用;一個巨大、一個渺小,一個汲汲營營、一個以逸待勞,

真是有趣。

(22)

圖 5-2-5:《魚兒魚兒水中游》林鄭賢,2006 年,

60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11

作品名稱:《魚兒魚兒水中游》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牛頓顏料、

淨皮單宣紙

(23)

作品編號 11《魚兒魚兒水中游》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悠,倦了臥水草,餓了覓小蟲….」一直 以為水裡的魚兒真快樂,無憂無慮游來游去,每天有吃不完的飼料、看不完的 人群,累了就地休息,不怕風也不怕雨,真是幸福;但令人不解的是看不到魚 兒的歡笑。

我們常常自以為是的幫別人做決定、以為給牠最好的環境和食物,牠應該 會過得很好;孰不知再舒適的生活也是人力造成的,一定比不過大自然的傑作,

所以給牠一個適當的環境,請再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何更有效的發展海洋教 育、傳播海洋知識、倡導海洋保護,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這作品靈感來自屏東海生館,94 年暑假全家專程前往參觀;一路上有說有 笑真是愉快的一次旅行。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魚種、千姿百態,增廣了我們的 見聞,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我把在海生館中人看魚、魚看人的情形表現出來,

期盼引起關注、重視海洋復育工作。

創作技法分析:

本作品採取由下而上,一脈串聯的直線構圖,給人有交錯的感覺。虛實之 間,藉水裡的魚兒來串通結合皴、擦、點、染等技法,尋求亂中有序的流動形 態。

(24)

圖 5-2-6:《餵魚秀》林鄭賢,2006 年,

60 12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作品編號:12

作品名稱:《餵魚秀》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60 12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

牛頓顏料、

淨皮單宣紙

(25)

作品編號 12《餵魚秀》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二高通車後,清水休息站成了民眾票選最佳的休息站;因為它不只提供休 息處所,更是民眾休閒娛樂的據點。「清水餵食秀」這活動最叫人難忘,固定時 間的精采表演,總是擠滿了人潮、摩肩接踵、座無虛席的盛況,有機會一定要 去看一看;我把看到的情形畫下來,盼多推廣。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孕育豐富資源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營造理想 環境,人們絞盡腦汁呈現最自然的水族世界。成群結隊、色彩豔麗的魚兒迎面 而來,珊瑚、海草、貝類等全都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看著悠游的魚兒,真嚮 往如魚兒般的生活;海中浮潛就能實現這如真似幻的夢想,它可以近身觀賞那 無奇不有的海底生物,更可無拘無束的在水中悠游,適時的留下記錄,做好海 洋保育。

當人類文明愈來愈進步的同時,周遭的環境生態被破壞得越嚴重,保育的 觀念、方法和對象,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條件下必須有調整和修正;況且人 類不過是地球上千千萬萬生物種類中少數的一種,永續的生存更必須靠其他千 千萬萬生物,才得以維繫;唯有瞭解及尊重其他物種,環境生態的保育工作才 能真正從「心」開始。

創作技法分析:

我用傳統手繪的方式,將水墨的皴、擦、點、染等技法特性,表現於作品 上。作品以研究人員為中心向四方擴散,形成美的形式,傳達鮮活的視覺動態。

(26)

作品編號:13

作品名稱:《海上舞者》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90180 公分

運用媒材: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圖 5-2-7:《海上舞者》林鄭賢,2006 年,90180 公分,彩墨‧牛頓顏料‧淨皮單宣紙

(27)

作品編號 13《海上舞者》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海上最大的乳類動物,三噸重的塞鯨 94 年 3 月造訪花蓮豐濱鄉,鄉民無 不興奮莫名,牠高高舉起尾鰭,拍出巨大掌聲,興起大量水花,盡情盡性賣力 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整整兩個小時的接觸,我感覺到牠掌握了我的心,即使 牠遠遠離去我也能感覺和牠之間已經有絲絲牽連、終身不渝;真是特別的經驗,

叫人感動。至今我仍然懷念海洋…誓言要保護海洋,我用水墨表現鄉民的感受。

台灣的賞鯨活動,主要在東岸進行,每年 5 月到 10 月是出海觀賞鯨豚的 最佳時機。鯨豚是非常聰明而且敏感的動物,因此當我們出海賞鯨時,除了注 意自身的安全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驚擾牠們。保持 30 公尺以上的距離,不宜 大聲喧嘩,導循從後方或側方緩緩靠近的原則。

常久以來,我們對鯨豚並不友善,常常因貪婪而濫捕、獵殺,誤陷漁網、

棲地毀滅及海洋污染等,造成鯨豚大量死亡。快快停止獵殺、加強保育宣導,

讓國人懂得珍惜這難得的資產,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再觀賞到這些「海上舞者」

的曼妙舞姿。

創作技法分析:

本作品融合彩墨渲染的方法,首先用濃墨描繪座頭鯨的風采,再以白膠加 水稀釋,噴灑於畫面上,先淡而濃逐次施膠;待乾再以噴霧器噴修背景,墨彩 交錯,在統一中求變化,增加律動的效果。

(28)

圖 5-2-8:《尋尋覓覓》林鄭賢,2006 年,

90180 公分,粉彩‧彩墨‧牛頓顏料‧京禾紙

作品編號:14

作品名稱:《尋尋覓覓》

作品年份:2006

作品尺寸:90 180 公分 運用媒材:粉彩、彩墨、

牛頓顏料、

京禾紙

(29)

作品編號 14《尋尋覓覓》之創作敘述:

創作意念:

人類為了營求口福之慾,一再以捕撈工事擴充領域、增加收益,大自然與 海洋永遠像待宰的羔羊一樣,任憑移除與宰割。當我們有機會改變習性的視野,

從高空俯瞰大地時,相信大家都會發現地形、地貌的轉變,原本蒼翠的植被,

在人類肆無忌憚,粗暴的啃食下顯露出其脆弱的骨肉,瘡痍滿目,令人不忍睹。

自然萬物為世界增添色彩,但空間的退縮、土地的流失、海洋的變色等,

都嚴重的威脅它們的生存…。漫步於沙灘…那麼狹隘窘困的環境,總令人不由 得興起限制、委屈、受困與窒息的感受。此畫靈感來自於泰納。

創作技法分析:

我先將京禾紙壓摺出紋路,再以噴霧器噴修出沙灘的質感;天空也是以噴 霧器來處理,接著再以濃淡不同層次的灰褐色調來表現河床變沙灘的情景,有 計劃的用墨覆蓋在沙灘與天空,最後加上尋尋覓覓的人們,象徵人類瘋狂、粗 暴、莫視、無理、雜亂和自私的行徑。

破壞可毀於一時,復育卻是千萬難。我將表現與心念結合水墨表現,意圖呈現人類 為了求生存發展而與自然產生的摩擦和矛盾;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似乎是違逆的、相互牴 觸的,而不是和平共榮的。人類應覺悟的是:人不過是地球萬物中的一小份子,莫因一 時的自私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書作業要點 經濟部國際貿 易局核發輸出 伊朗貨品證明

訪談時間: 2010 年 9 月 9 日(四)中午 12 點 30 分~13 點 訪談人員:一零四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佳葉副理 訪談對象:編碼

沒問題,那麼我先 到燒烤場準備,你 們就休息一下吧!..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又說:“一晃兒五、六年了!我那天也真邪行,走到齊化門,屎到 屁門了。 ”我媽說:

志明騎摩托車載志玲出去玩,早上11點從南投出發,下午 1點半到彰化,如果從彰化到墾丁的時間是南投到彰化的

據鐵達尼號航海日誌,1912 年 4 月 15 日上午 9 點至晚間 10:55,有許 多船隻向鐵達尼號發出無線電訊,警告在北緯 42 度、西經 49-51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