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念知與生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念知與生活 "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念知與生活

黃書琅 (宗鴻)

今年(2019)四月我講「一念動身 心」這題目的時候,曾提到仁俊長老 所提倡的「隨念懺」。講完以後又想 到禪光師父的提示:「我們的念在那 裡都不知道,又如何隨念懺?」師父 這句話是有感而說的,因為有很多人 心隨念轉還察覺不出來,所以我今天 就以「念知與生活」這題目,向各位 做個報告。

首先念頭從那裡來的?上次說 過念頭是由心對境,也就是六根對六 境所產生出來的種種念頭。或許有人 會問:心對境會產生念頭,如果心不 對 境 的 話 還 會 有 念 頭 嗎 ? 答 案 是

「有」而且還不少。在我們閉目養神 時就會很多念頭出現,佛教稱這現象 叫做『獨頭意識』。獨頭就是第六識 能獨自起思想,獨自分別一切法,獨 自作回憶過去的種種事情、種種觀 念,種種自己設定的原則或種種學來 的規則等等。因為第六識不必和前五 識俱起,故名獨頭意識。

獨頭意識分為四種:

一、夢中獨頭意識:就是睡覺之時,

緣『夢』中境界之意識。

二、定中獨頭意識:就是『禪定(梵 語dhyana)之時』,緣 『定』中境界 之意識。

三、散位獨頭意識:非於夢中,亦非 於定中,在我們未睡之時,因散亂心 起,回想過去、思惟現在、盼望未來 所起之妄想,稱之散位獨頭意識。

四、狂亂獨頭意識:狂即『癲狂』, 如精神病者自言自語,即使旁人不 見,而精神病者之意識,緣在他所緣 之境界裡,此即名為『狂亂獨頭意 識』。有時我們在街頭巷尾常會看到 低著頭喃喃自語,不然就是比手畫腳 或大聲呵叱的人,就是這種『狂亂獨 頭意識』的現象。

剛來美國不久,常有人從我身邊 走過,一面大聲說話,讓我嚇了一 跳,我想美國怎麼會有這麼多精神病 的人?仔細一看,原來是他們戴耳機 用手機與人通話。

我們不論在白天、夜晚,睜眼或 閉目養神也好,都會有很多的念頭在 我們的腦海中轉,影響我們的思緒、

情緒,可惜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念

頭的干擾而察覺不出,引起種種情 緒,嚴格說來我們是念頭的奴隸。所 以我們要想辦法擺脫念頭的束縛。那 麼要如何做呢?

首先要知念,認識念頭,當念頭 一出現就要馬上發覺,才能避免被念 頭所左右。如何才能「知念」呢?首 先必須先將心調柔,心太硬的人也就 是說執著心較強的人,較不容易看到 念頭。譬如怨恨心強的人,就像用刀 將恨字刻在石頭上,經數十年都不會 被磨滅,這恨會永記在心頭。

我有一位親戚在一家食品工廠 當事務課長,他與這家工廠的廠長是 親戚,從小一起長大。有一年工廠頒 發技術獎金但不包括事務人員,這位 事務課長很不甘心,找廠長的父母 親,希望公司能特別給他獎金。長輩 回答公司的政策不能隨便更改,不過 長輩願意以私人的錢比照公司的技 術獎金給他。他不接受,非得公司正 式發給他。長輩無奈的說:沒辦法。

這位課長即刻辭職,到競爭同業的工 廠上班,從此就不相往來。

但是親戚就是親戚,常在喜宴上 會碰面。他老遠看廠長往他那一桌走 去,他馬上起身避開,即使叫他也不 回應。恨心太重的人不但「是非」不 明,同時也會累積負面的能量,對自 己的身體不好,也斷了人際關係。

連這麼大的恨心都察覺不出的 人,是沒法看到較微細的念頭。如果 我們將心放柔、放鬆,像沙灘上的細 沙那樣鬆柔,此時用刀將恨字劃在沙 灘上,經過風吹雨淋不久這個恨字就 會消失。同樣的道理,將心調柔像細 沙那樣鬆柔,即使有恨在心頭,不久 這恨心也會慢慢的平息下來。

再者,如能再將心調柔像水一 樣,此時用刀將恨字劃在水上,不但 劃不成,連劃下去的刀痕馬上消失,

所以心柔似水,即使恨意湧上心頭也 會馬上發覺,也會馬上就消失了。還 有最高段的境界,如能再將心放開如 天空一樣的寬闊,那麼所有恨、怨,

都不會掛在心頭。同理,貪著也是一 樣,強烈的貪著也是無法看到事實的 真相。

(2)

2

所以當一個人將心調柔,心平靜 了,觀察力及覺性就會昇華,就很容 易看清當下的念頭。心已調柔也平靜 了,接著我們就要訓練「作意」。「作 意」在《俱舍論》卷四的說明是:「作 意,謂能令心警覺」。意思就是讓心 提起注意,覺察,警覺的意思 。 詳細的說,「作意」是沒有加上 知識、觀念的清淨觀察方法,通常要 在一定程度「止」才能去「觀」,心 亂是不可能「作意」。所以先將心調 柔達到一定程度的「靜」才有能力去 觀察。修四念處時,就是將心保持清 淨的觀察方法。

例如觀察最粗的身念處,身體的 各種觸受,當四大產生變化的時候,

知道就只是知道,不加批判、不起情 緒,保持這樣的觀察,清清楚楚的去 感覺每一個觸受的「產生與消滅」的 過程,由此可體證出生命「無常,苦,

無我」的本質。

不過「念」在那裡都看不到的人 是不可能做到,所以我們要先從外境 與我們身心的互動中來練習,人在不 同環境之下,對人、事會有不同的反 應。譬如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時常會遇 到我們認為是「好事」或「壞事」的 事情。

此時就要感覺這「好事、壞事」

在 我 們 的 身 心 產 生 了 什 麼 樣 的 變 化,譬如遇到好事,心跳加快、高興 得全身發熱。遇到壞事心裡害怕、全 身發抖、寒冷等。

這時就要去感受「好事」或「壞 事」在我們身心所產生輕鬆、緊張、

執著或是憤怒、悲哀、怨嘆等等的反 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遇到讓我們 身心會產生強大變化的「好事」或「壞 事」並不多,即使遇到,一時也想不 起要去觀察身心的變化。

所 以 我 們 就 利 用 日 常 生 活 中 食、衣、住、行來訓練「作意」。譬 如當我們喝熱咖啡或喝熱茶時,只要 靜下心來品嚐,我們會聞到咖啡或茶 的香氣,接著熱咖啡或熱茶含在口中 的感覺以及喝下肚時,那股經過食道 到 胃 的 那 股 暖 流 會 使 我 們 感 到 舒 暢,漸漸的會感受到,本來有點疲憊 的身心會漸漸活躍起來,人變得有精 神,腦筋靈活起來。

所以我們刻意(主動)去聆聽、

去感受,就會發覺除了身體的變化以 外,在內心會產生很多對話,譬如這 咖啡不錯、這茶很香,這應該是梨山 凍頂烏龍茶等等。習慣這樣「作意」

的話,漸漸的會對身邊的人、事務與 我們身心的互動及對話就會清楚的 知道。

譬如當我們在市場買菜時,看見 有人挑菜稍有瑕疵就換,一把接一把 換到滿意為止,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練 習「作意」,「知念」的好機會,往內 心看看我們身心起了什麼變化,起什 麼情緒,雖沒說出口,內心是否已開 始批判。

在加州我們出門一定要開車,開 車時稍加「作意」,就會看清前後左 右有車子,此時如有人超車時以前都 會說:急什麼、急什麼?有需要那麼 急嗎!然後心裡會悶悶不樂,這時我 們的覺性已經隨念頭去了。所以當我 們將心調柔,使心平靜後再加上「作 意」就能看到我們與外境互動中所產 生的念頭。

人有念頭不是不好。社會進步、

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都是因為有 念頭才有動力去開發、改進。人如沒 有念頭那跟木頭人沒二樣,沒作用。

能看到念頭以後又如何應用在 生活中呢?老師父如學禪師在講解

「普勸坐禪儀」裡講了一段公案。唐 代高僧藥山惟儼禪師正在坐禪,有一 位禪僧來問:「您思量著什麼呢?」

( 你 一 直 坐 著 不 動 , 到 底 在 想 什 麼?)。藥山禪師答:「思量箇不思量 底 。 」( 正 在 思 考 一 個 不 思 量 的 事 情)。僧人問:「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既然不思量,又怎能去思量呢?)

藥山禪師答:「非思量」(這不是思 量,是超越思量)。

上述公案提到思量、不思量、非 思量三個語詞。所謂「思量」就是對 事物去思考、去衡量。「不思量」通 常會以為是一種沒有思慮、空空洞洞 的,是一種思想停頓狀態。其實這種 沒有思慮,思想停頓,空空洞洞的狀 態,乃是「昏沈」,這不是我們想要 的境界。但是「思量」會產生起起伏 伏的情緒,影響我們身心的平衡,是

「掉舉」,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境界。

禪 是 要 求 內 心 要 達 到 沒 有 起 伏、沒有燥動的精神狀態。而真正的

「不思量」是我們的覺知在起作用,

這覺知並沒有加上任何分析、見解或 批判也不起情緒,覺知只是覺知,只 是清楚的知道,覺醒而已。這意思就 是說:不論在打坐或日常生活中,我 們都要保持覺醒的狀態,是超越了思 量的境界,而不是什麼都不想,所以 惟儼禪師才進一步表明所謂的「不思

(3)

3

量」是「非思量」,這才是我們想要 的境界。

日本曹洞宗祖師道元禪師,他在

《坐禪箴》中提到坐禪的境界:「水 清徹地兮魚行似魚,空闊透天兮鳥飛 如鳥」,意思就是在水清徹地之下,

任魚隨其天性,像魚悠哉、悠哉地游 行;在空闊透天的天空中,任鳥隨其 天性自由自在地飛翔,無有障礙,這 是依外境來詮釋。

依內心的境界來說,水清徹地代 表內心安祥,像水那樣清淨透明,魚 代表「念頭」,魚行似魚表示內心知 道有念頭在游動,但內心不受煩惱影 響,念頭在澄淨的心海中自然呈現。

同樣的空闊透天代表內心像天空一 樣、寬廣、包容,鳥代表「念頭」, 鳥飛如鳥表示內心知道有念頭在飛 躍,內心也不受煩惱影響。就是有事 情要處理、處理過後也不執著,有如

「魚過水無痕、鳥過空無跡」,魚游 過後水無痕、鳥飛過後天空一點蹤跡 都不著,意思是事情處理過後就完全 放下了。

若能如此,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不 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體安 然」,也就說內心隨時都保持覺醒、

清楚、明白,達到沒有燥動,沒有束 縛的自由的境界。

這種內心清楚、明白沒有燥動 的人,就會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只要勤快練習,每個人都能達到這 個境界。

有一演說家到英國演講,說了一 個有關「練習」的故事,他說他在中 國一個小鎮看到一個人在表演射箭 非常精準,箭箭中靶心,觀眾都拍手 叫好。其中有一位觀眾沒拍手、沒叫 好,直說:這只是熟能生巧罷了、只 是熟能生巧罷了。這位神射手自視很 高,他不喜歡這樣的評語,他對那人 說:「你這是什麼意思?你能射得像 我這樣精準嗎?」他回答:「沒辦法,

但我可以讓你看個東西。」因為這人 賣油的人,於是他拿起一個瓶子,瓶 口非常窄小,他拿起一大桶油,高高 地將油倒入那個瓶子內,一滴油也沒 有溢出來。然後他對那位神射手說:

「你能這麼做嗎?」神射手知道他做 不到,他從來就沒練過這技巧。賣油 的又說道:「我沒辦法像你那樣的射 箭,你也沒辦法像我這樣的倒油,這 只是熟能生巧罷了,練習就會了。」

這故事的意義是:無論我們學習什

麼,只要我們勤於練習,我們一定會 精通它,這與好壞無關。

如果我們練習「詐欺」,我們就 會精通「詐欺」,如果我們練習「抱 怨」,我們就很會「抱怨」,我們就會 抱怨每一件事。譬如有位阿嬤聽到有 人讚美她的孫女,她回答說:「哪有!

太胖了,叫她不要吃那麼多,就是不 聽。」

如果我們練習指責人、罵人,我 們就很會指責人、罵人,越罵越順 口,不給人留一點尊嚴。《弟子規》

有言:「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

連《弟子規》都這樣教導小孩童,何 況是我們佛弟子更應該謹慎。先父常 告誡我們,做人要「話到口邊留半 句,理從是處讓三分」,前句是說話 不要尖酸刻薄,留點口德,話不要說 得太絕,免得以後見面傷感情。後句 的意思是說,縱然你有充份理由,也 要禮讓一點,不可咄咄逼人,所謂得 饒人處且饒人也!

所以在我們要回頭看看我們這 一生中到底「練習」了些什麼?如果 我們在這一生中練習佛陀的智慧、慈 悲,我們就會精通智慧、慈悲。如果 我們在這一生中練習快樂、歡喜,我 們就會精通快樂、歡喜,會與彌勒佛 一樣笑口常開。如果我們在這一生中 練習認識自己,我們就會非常徹底地 認識自己,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是誰。

9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矢野先生在一九一二年三月一日生於日 本東京。 一九二二年他小學五年級時愛因斯 坦訪 問日本, 在幾個大都市演說, 講授他的相 對論, 而造成一時的轟動。 矢野先生那英年早 逝

容等的分析、評論 說,並作結構、內 問學習如使聽他人演 詐,用意在一一讓學僧 組推派代表輪流講 目的。二、由與菱各 ,達到學以致用的 語速滑於日常生峙 能將課堂惜別唔,靈

歐拉將信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 他認 為這絕不是一個普通遊戲, 而是一個頗有價 值的數 學問題。 在以後的思考中, 他首先想到 的是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 (Leibniz, Got- tfried Wilhelm)

[r]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我們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套生活哲學或教育哲學,這 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有一套明確好的(或壞的)哲學,也不 意味著每個人的哲學觀都是深思熟慮的。通常,我們的哲

新竹縣中正國小 賴君亞 營養師 演講 竹北國小 賴秋香 營養師 演講.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張謙方處長演講 蔡一賢

包括每一個生物,每一個植物,既 然存在這個宇宙地球,都有他存在 的生命的價值意義,沒有說哪一樣 東西無用,無用是因為我們還未發 現它的用處。就像以前,我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