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圖書館員對國家圖書館資訊組織課程需求調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圖書館員對國家圖書館資訊組織課程需求調查研究"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圖書館員對國家圖書館資訊組織課程 需求之研究

A Study on Needs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raining Courses Provided by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for Librarians in Taiwan

鄭惠珍 Hui-Chen Cheng 國家圖書館館書目資訊中心編輯

輔仁大學進修部圖書資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Editor,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CEBA Program,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E-mail: hcc@ncl.edu.tw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圖書館館員對於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的需求。探討的課 程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國家圖書館每年合辦的資訊組織「基礎班」、「進階班」,

以及國家圖書館辦理的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調查的對 象為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高中職學校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本調查共發出 189 份 問卷,有效問卷(186 份)回收率為 98.4%。調查的項目包括受調者近 5 年未參加課 程的原因、期望的課程內容、上課方式,以及對課程的建議等。最後,提出本研究結 果及建議。希冀透過問卷分析結果,作為日後規劃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的參考。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needs of librarians for educational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in Taiwan. The training courses include both

"basic class" and "advanced class"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courses which are run jointly by the Library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and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and short-term edu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held by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Hop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courses i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o attract more librarians to attend workshop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what are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 total of 189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all universities, high school and

(2)

public libraries in Taiwan. The valid response ratio is 98.4%. The survey include reasons for not attending the workshop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courses that are expected, the ways of teaching, and suggestions of those training courses etc.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關鍵詞 Keywords】

資訊組織、教育訓練、需求調查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raining courses; need assessment

一、前言

資訊科技不斷發展,促使現代圖書館各方面的工作都發生變化,編目工作更是首 當其衝。從發展的歷程來看,大體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大約是 1960 年代,

亦即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簡稱 MARC)發展之際,資訊 科技即開始對編目的實務與理論產生衝擊帶來改變(Jeng, 1997);第二次大約是 1980 年代,開發線上編目工具(Jin & Branton, 2007),自動化系統快速演進,電子資源 大幅成長,編目員需要額外更多的技能(Glasser, 2007);第三次可說是 2010 年代,

美國國會圖書館自2013 年 3 月 31 日起正式宣告全面以「資源描述與檢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簡稱 RDA)取代已使用 30 餘年的英美編目規則第 2 版

(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 2nd edition,簡稱 AACR2)(Park & Tosaka, 2015),臺灣、英國、加拿大、澳洲、德國、芬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圖書館群起響應,

另外書目紀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簡稱 FRBR)、書目框架(BIBFRAME)、「鏈結資料」(Linked Data)的出現,編目工 作進入另一個新紀元。

在資訊科技的影響下,知識老化周期越來越短(李清,2011)。一些有經驗的圖 書館專家表示,在獲得專業學位的五年之內,知識和技能就變得過時;有些甚至認為 畢業後圖書館的專業訓練就已經過時(Hamid & Soroya, 2015)。據國外統計資料顯 示,大學生畢業一年後,其在校所學的知識大約老化15%,5 年後老化 50%至 70%(曾 敏靈,2008);另一方面,因編目工作需要的專業知能變得多元,學校無法傳授學生

(3)

所有資訊組織專業技能,例如 MacLeod 與 Callahan(1995)對國外新進編目館員的 研究發現:編目員並沒有覺得在圖書館學校所受的教育是夠用的。2003 年,Bowman

(2006)對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的調查研究也指出,編目館員普遍認為學校所教 的分編課程是不足的。另外,Hill(2004, p.8)也認為「沒有一個館員可以在圖書館 學校完成他(她)的教育;大部分接受的教育都是在獲取學位之後」;服務於南密西 西比大學圖書館的 Jin 與 Branton(2007)曾針對美國東南部地區的編目館員進行調 查分編工具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僅29%的受調者在接受學校圖資教育時,曾 有過線上編目工具的使用訓練;同時也指出,一般會認為這些受調者未接受這種教育 課程,可能是 1990 年代以前畢業的,因該年代編目工具尚未有線上版,但出乎意料 的是,58%的受調者是 1990 年代以後畢業的,揭示出即使甫獲得圖書資訊碩士學位的 編目員,未必接受過線上編目工具的訓練。由此可見,編目館員不能期望接受正規高 等教育,就可一勞永逸終身受用。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努力吸收新知,累積自己的 編目專業知識技能,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而獲得新知的最佳管道之一是接受繼續教 育。

繼續教育的方式有多種,包括本身已具有的學歷外再進行的在職學歷、在職進 修、遠距教學、成人教育、工作培訓、以及學術講座等擴展教育方式(賀子岳,2004)。

國內圖書館界所推行的館員繼續教育,就非授予學位的館員繼續教育而言,以中華民 國圖書館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舉辦之暑期研習班及各種專題研討會為最有系統、規 模最大,且為目前持續推動的管道(林素甘、柯皓仁,2007),可謂是臺灣圖書館員 接受圖書館專業知識的主要途徑,而「資訊組織」即為其中一項重要的訓練課程。自 1993 年開始,學會即與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合作辦理資訊組織相關的研習班,

並於 2001 年起將課程分為「基礎班」與「進階班」兩種。前者主要對象是非圖書資 訊相關學系之在職編目人員或從事分編業務新進館員,後者的主要對象則為從事分編 業務資深館員。迄今已培訓逾 1,600 位學員。多年以來,暑期研習班課程主題不斷地 推陳出新,惟「資訊組織」未曾中斷,且顏祺(2003,頁 42)針對 1996 至 2000 年學 會暑期班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國內最理想之授課單位為國家圖書館」,其重要性 由此可見。

雖然在職教育的重要性已普遍得到認同,但是近年來學會開設之暑期研習班的人 數有下降趨勢,「資訊組織」課程方面的情況亦是(見圖1),值得我們重視與關注。

顏祺(2003)的研究顯示,儘管學員對暑期研習班之實施成效感到滿意,但其實際所

(4)

需之課程,與研習班開設之課程仍有所出入。近期于第與陳昭珍(2015)的研究雖然 揭示目前國內培育編目館員所欠缺及必須加強的訓練課程,但是由於建議的多門課程 皆相當重要,在有限的訓練時間裡,實難以涵蓋全部的主題,須更進一步瞭解何者是 編目館員最迫切學習的課程?優先序為何?Hamid 與 Soroya(2015, p.11)即曾呼籲

「繼續教育訓練機構應該時常進行調查,以評估使用者的需求」。此外,黃英忠(1993)

也指出需求分析可以降低員工在接受教育訓練時,所造成的生產力耗損,並避免浪費 時間與金錢。

圖1 2001-2014 年參加學會「資訊組織」研習班人數。

資料來源:本研究

(註:2003-2005 年未開設基礎班;2009 年未開設進階班)

有鑑於國圖在資訊組織教育訓練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負責的「基礎班」、「進 階班」及固定舉辦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的課程,為國內圖書館人員獲取資訊組織專 業技知識的主要來源,對館員的影響極大,提供符合需求之學習課程有其必要性。因 此,本研究將針對這些課程進行學員的需求調查研究,希冀透過問卷分析結果,作為 日後規劃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的參考,以能契合學員之實際需求,發揮資訊組織教 育訓練的成效。

65 60

73 70

55 61

50 52

35 31

45 42 33 72

39

49 48

34 23

31 43

30 33 2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人數

年代

進階班 基礎班

(5)

二、文獻探討

根據本研究目的,以下針對「資訊組織在職教育訓練」相關之國內外文獻加以探 討,分述如下:

(一)國內相關研究

過去國內探討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相關的論文或期刊文章為數不少,但是專注於 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需求,並且以編目館員為對象的研究相當罕見,較為相關的有 下列文獻:

1996 年,陳雪華與黃麗虹(1997)以問卷方式對學會會員進行繼續教育需求意見 調查,項目包括繼續教育之制度、內容、方式、時間、地點、負責單位及費用等。統 計分析顯示多數會員認為繼續教育對工作有幫助,研習班的形式最符合需要。顏祺

(2003)以參與 1996 至 2000 年間學會暑期班之學員為研究對象,於 2002 年進行調查,

該研究有以下發現:1. 暑期研習班各課程主題之開課比例依序為技術服務(41.7%)、

電腦與網路(22.2%)、圖書館行政與管理(15.3%)、基礎主題(12.5%),以及讀 者服務(8.3%);2. 支援開授研習班的授課單位以北部為主(占所有授課單位 68.8%),

主要授課單位為國家圖書館、國立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圖書資訊學系或所;3. 學員 對暑期研習班之實施成效普遍感到滿意;4. 學員需求與實際開課情形有所差異,實際 開課頻率並未完全呼應課程重要性;文末提出下列五點建議:1. 配合需求,均衡發展 各主題之課程;2. 走出北部,嘉惠其他地區之館員;3. 積極推廣,強調專業繼續教 育之重要;4. 統籌規劃,提供館員系統化之繼續教育制度;5. 研商協調,開設主題 多元與難易兼備之館員繼續教育課程。

洪翠錨(2004)以文獻分析和量化研究方式探討資訊時代編目館員工作內涵與接 受在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結果顯示國內編目館員在職教育內容需求程度排名,由高 而低依序為:1. 分類編目最新發展與應用;2. 編目相關應用軟體與系統操作;3. 多 媒體產品相關知識技能;4. 權威控制與書目關係;5. 資訊檢索與資訊尋求行為;6. 主 題分析理論與方法;7. 數位典藏相關知識技能;8. 其他學科領域基礎知識;9. 館藏 發展;10. 網際網路應用與管理相關知識技能;11. 圖書資訊選擇與採訪;12. 讀者服 務工作相關知識技能;13. 電腦硬體設備操作與維護相關知識技能;14. 資訊系統評 估與管理;15. 網頁製作與維護相關知識技能;16. 管理學相關知識技能(積分與前 者相同);17. 研究方法。

(6)

謝淑欣(2005)針對臺中地區公共圖書館非圖書館學系畢業館員繼續教育進行探 討,指出非圖書館學系畢業館員主題「需求」偏向實務技術之需要,「語文訓練」、

「網路」及「人際關係」為最有幫助之課程主題。

近期,于第與陳昭珍(2015)透過文獻探討與內容分析方法,探究目前臺灣培育 編目館員所欠缺且須加強的在職訓練課程。該研究提出的建議是,在職訓練課程採兩 個發展主軸:一是基礎核心課程,如MARC、權威控制、書目控制、分類法與分類系 統、記述性編目標準、主題編目、主題分析、Metadata 管理、應用與發展、書目網路 資源、合作編目、以及電子資源編目與實作;另一是配合各時期所發展的新興概念議 題與技術來設計課程。

由上得知,陳雪華教授與黃麗虹(1997)及顏祺(2003)雖曾以學會的研習班學 員為對象,但並未針對資訊組織課程的需求作進一步深入分析;鄧慧穎(2001)、謝 淑欣(2005)雖以編目館員為對象,卻局限於某類型圖書館或某區域範圍的探討。僅 洪翠錨(2004)是以編目員為對象且研究的範圍較廣,然而基於人力與時間限制,多 數的公共圖書館並未含括在內,且調查的時間距今已逾 10 年,如前所述,這段期間 編目工作又有新的進展。雖然近期于第與陳昭珍(2015)也以學會資訊組織基礎班與 進階班為研究主題,並對資訊組織課程規劃提出具體的建議,但係以暑期研習班的手 冊進行分析,其研究方法與本研究的問卷調查有別。

(二)國外相關研究

美國圖書館學會於 2000 年舉辦的「第一屆專業教育會議」(Congres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cus on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建議第 一層級的專業館圖書館員應要具備七大領域的重要核心能力,來協助他們執行圖書館 的各項專業活動。這七大領域之核心能力第一項即是「知識資源的組織」,包括:編 目、索引、分類、詮釋資料(metadata)、和其他資料表現方式等,以便促進對圖書 館資料的使用(林素甘、柯皓仁,2007)。

Chaudry 與 Komathi(2001)曾對 1990 至 1999 年間刊登在 American Libraries 上 的編目館員徵才廣告進行研究,並將其所列的能力條件歸納為六大類:1. 編目工具與 資源的知識,包括一般編目技能、編目經驗、熟悉編目工具、特殊資料編目能力;2. 自 動化編目系統的知識,包括熟悉書目中心、熟悉自動化系統;3. 溝通技能,包括表達 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外語能力、公關技能、文件撰寫能力、學術著作能力;4. 管理 技能,包括督導能力、一般行政能力、規劃與預算能力、其他相關領域知識、團隊工

(7)

作能力、參與學術研討會經驗;5. 電腦資訊技能,包括一般電腦素養、使用電腦編目、

系統分析與程式設計能力、線上系統與光碟操作能力、網路操作能力;6. 網路與數位 化系統的知識,包括熟悉網路資源、具網際網路與網路搜尋功能、熟悉metadata 相關 標準。

Schadle 與 Calhoun(2003)於 2000 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辦的新紀元書目控制研 討會之後,被賦予對圖書館技術服務部門進行調查任務,結果顯示:阻礙繼續教育的 主要原因是缺乏時間與經費。一半以上的受調者認為從事網路資源書目控制必須的技 能,包括MARC 與 AACR2、Dublin Core、XML 和 HTML、掃描與數位工具的知 識;而非技術方面的技能則包括工作流程分析、團隊建立、計畫領導、時間管理技能,

以及協商技能。

Fisher、Hallam 及 Partridge(2005)在英國與澳洲兩國進行相關研究,從文獻、

工作職缺、訪談與焦點座談等方面收集相關資料,界定出 21 世紀圖書資訊專業人員 所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他們認為「學科知識」與「一般能力」是構成 21 世紀圖書 資訊專業人員知識技能的兩大基石,而「資訊組織」被列入學科知識之中,範圍是研 究促進資訊檢索與應用的資訊資源描述與組織。

Saechan(2005)針對泰國南部大學圖書館繼續教育進行研究,研究對象包括主 管及館員,調查的內容包括有興趣的主題、以及認為重要的主題。分析指出圖書館事 業是終身學習的過程,圖書館學校或圖書館協會需要提供可選擇的各種不同的繼續教 育,前4 名應立即開設的課程,分別是網際網路、圖書館自動化(編目)、圖書館自 動化(線上公用目錄)、圖書館自動化(採購/經費管理)。Hider(2006)的研究發 現國外編目員對短期與長期正式的課程皆喜愛,並期望能從傳統與新興熱門的議題,

提升其技能與知識。Glasser(2007)指出因專業編目人員角色的改變,未來編目員應 具備的技能包括:傳統書目控制知識、主題分析、權威控制、MARC、編目規則、分 類系統、電腦技能、溝通技巧、教育技能、非MARC metadata 標準。Park 等(2010)

的研究發現國外編目員較專注於編目專業知能的課程需求,對於基本的管理知識及資 訊技巧的訓練也有需求。

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館藏資源由實體進展至多媒體數位資源,編目的專業面臨 了挑戰,OCLC 的 WebJunction(2014)指出編目員應具備下列八項能力:1. 瞭解圖 書館編目系統和軟體的一般性結構、關係和重要性;2. 應用適當的書目控制標準組織 圖書館資料和資源(如 RDA、MARC、杜威十進分類法、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

(8)

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表、都柏林核心等);3. 瞭解及使用整合性圖書館系統編目功能;

4. 依需要去了解並從事抄錄或原始編目,提供記述性編目、分類和主題分析;5. 維 護權威控制,並於圖書館目錄中提供適當的參照;6. 深入瞭解編目標準,以準確和完 整地評估書目紀錄;7. 選擇適當的主題標目和索書號以準確地識別館藏,瞭解館藏功 能的更廣泛範圍(國家和國際);8. 使用書目供應中心提供的編目工具和資訊服務;

評估及學習書目供應中心推出的新工具。

Hamid 與 Soroya(2015)針對巴基斯坦的圖書資訊專業繼續教育課程趨勢進行 調查,並提出以下建議:1. 訓練應該涵蓋所有基礎的、新興的和具挑戰的主題;2. 管 理者應鼓勵屬下參加繼續教育訓練;3. 教育訓練結果應能夠應用在工作上;4. 繼續 教育訓練機構應該時常進行調查以評估使用者的需求;5. 訓練的方法應該讓使用者感 到友善;6. 報名費應該是可行的;7. 大學/工作機構應該為其職員進行訓練課程以 跟上時代步伐;8. 採納與會者的反饋意見並對其要求做出改變;9. 對於繼續教育訓 練時間的安排應謹慎處理。Park 與 Tosaka(2015)研究大學圖書館編目人員對 RDA 教育訓練的需求,項目包括受調者的RDA 編目經驗、訓練時間、RDA 訓練的議題等,

研究結果顯示課程的需求排名前五名是RDA 核心元素、RDA 新的改變、新的 RDA 詞彙或概念、RDA 與 MARC 21、與 AACR2 不同的 RDA 新的元素、RDA 與 AACR2 的相同點等。

為因應時代的變遷,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 ALA)

所屬圖書館館藏與技術服務協會(Association for Library Collec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簡稱 ALCTS)理事會列出圖資編目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三大核心能力:1. 知 識能力(Knowledge Competencies):包括(1)瞭解基礎編目和 metadata 原則,例 如:A.瞭解當前 metadata 原則的歷史背景,例如:a.瞭解阮甘納桑圖書館五律 b. 克 特的目標和方法;B. 瞭解身分管理和權威控制原則;C.瞭解控制詞彙的原理,如前組 合與後組合控制詞彙的優缺點;D. 瞭解各種分類結構及目前使用的分類表;E. 瞭解 資料標準,包括:a. 內容標準,如 RDA 手冊、AACR2、善本書記述編目(Descriptive Cataloging of Rare Materials,簡稱 DCRM)、檔案描述內容標準(Describing Archives:

A Content Standard,簡稱 DACS)、文物 metadata 標準(Cataloging Cultural Objects,

簡稱CCO);b. 結構標準,如 Dublin Core、metadata 物件描述綱要(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簡稱 MODS)、MARC、RDA Element Sets、BIBFRAME、

檔案描述編碼格式(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簡稱 EAD)、VRA Core(Visual

(9)

Resources Association Core Categories);c. 資料編碼、格式及交換標準,如 MARC、

XML、Turtle;d. 價值標準,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CSH)、美國國會圖書館 體裁及形式用語(Library of Congress Genre/Form Terms for Library and Archival Materials,簡稱 LCGFT)、美國國會圖書館音樂演奏媒介用語(Library of Congress Medium of Performance Terms for Music,簡稱 LCMPT)、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

(LCC)、杜威十進分類法(DDC)、RDA Value Vocabularies;F. 瞭解圖書館資料 概念模式,如FRBR、資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簡稱 RDF);

(2)系統和技術的知識,包括 A. 瞭解索引和資料庫結構;B. 瞭解圖書館服務平台或 機構典藏、機構典藏及數位圖書館管理系統,如Sierra、Alma、Symphony、Koha 等;

C. 瞭解合作書目資料庫的特性與功能,如 OCLC WorldCat、III SkyRiver;D. 瞭解 metadata 的建置、編輯、分析及轉換的方法,如 OCLC Connexion、oXygen XML Editor、MarcEdit、OpenRefine、XML Notepad、可延伸樣式表語言轉換(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 XSLT);(3)編目和 metadata 專業趨勢的知 識,如鏈結資料(linked data)、合作編目計畫(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簡稱 PCC)、LC-PCC 政策、RDA 指導委員會;2. 技術能力(Skill & Ability Competencies):包括(1)概念框架、標準和原則在書目系統中的應用,如 A. 制 定一致性資料,如RDA 手冊、AACR2、DACS 等;B. 消除創造者、貢獻者、書名/

連續性出版品的歧義;C. 資源分析和分類;D. 機器資料編碼;E. 創作者與作品之 關係;(2)通用標準在本地的應用、書目系統中 metadata 的轉換、比對及核心集等;

3. 行為能力(behavioral competencies):包括(1)人際溝通,如建立和維持同儕關 係;(2)讀者服務訓練,如瞭解多元文化及各種民族;(3)主動性與適應性,如創 造力、彈性、能處理模稜兩可、獨立性、致力於終身學習等;(4)專業好奇心,如 持續注意專業文獻及研究、參與專業組織活動;(5)問題解決,如管理專案、管理 工作流程、批判性思考、持續關注細節、進行考核與評鑑(ALCTS Board of Directors, 2017)。

國外研究文獻顯示,在職教育受到國外圖書資訊學界普遍的重視,累積不少研究 的成果。惟針對資訊組織繼續教育課題的研究仍然不多,且各國家因國情、文化不同,

所建議的資訊組織培訓課程的主題與方式亦有所差異,因此有必要針對國內編目館員 之資訊組織教育訓練需求進行探究,瞭解其實際需求。

綜觀上述中外文獻的探討,可以得知過去相關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深入分析館員

(10)

對資訊組織課程的需求,調查的對象涵蓋各類型圖書館,包括大專校院圖書館(全國 公私立大專校院、技職校院)、高中職學校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並佐以近3 年 課後問卷調查分析,此研究結果正可彌補先前研究不足之缺口。

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臺灣圖書館對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主題的需求及阻礙其 參加教育訓練的因素。目前學會與國家圖書館合作舉辦的教育訓練分為「基礎班」與

「進階班」兩種。前者的目的係為增進圖書館及資訊服務單位在職人員之編目專業知 能,藉以推展編目自動化,維護書目品質,提高資訊服務效能;授課對象為從事分編 業務新進館員,2014 年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1. 資訊組織概論;2. 國際編目規則發 展趨勢—RDA 簡介;3. 記述編目(含編目規則、機讀格式、編目實作);4. 主題分 析(含分類、主題、分類實作);5. 視聽資料(含電子資源)編目(含實作);6. 編 目資源應用及抄錄編目。後者旨在增進圖書館及資訊服務單位在職人員之編目專業知 能,藉以推展編目自動化規範之發展及編目新趨勢,加強館員質與量之提升,以提高 資訊服務效能。授課對象為從事分編業務資深館員,2014 年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1.

FRBR 發展與應用;2. Linked data 資料之應用與發展;3. RDA 之發展及實務應用;

4. RDA 之權威控制級 VIAF 發展。除此之外,近年來國圖亦舉辦其他短期免費的資 訊組織專業技術相關之教育訓練。茲就本研究所採用之研究方法、執行步驟、以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探討與分析國內館員對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之需求。

(二)執行步驟

本研究執行的步驟包括:1. 設計問卷;2. 問卷前測; 3.問卷發放 ;4.問卷回收;

5. 問卷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1. 問卷設計

本研究問卷調查「國家圖書館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需求問卷調查表」(見 附錄)的內容包括:受調者的背景資料、選擇題和開放性問題等,共分為五大部 分:第一部分是圖書館基本資料,第二部分是資訊組織基礎班,第三部分是資訊

(11)

組織進階班,第四部分是資訊組織教育訓練,第五部分是其他建議。課程內容選 項的部分,除了參考過去實施的課程,以及于第與陳昭珍(2015)建議的編目課 程之外,還包括研習班課後滿意度調查之結果。為避免對館員工作上的打擾及提 高館員作答的意願,問卷題目多數以勾選方式填答,由於課程主題眾多無法一一 列舉,例如OCLC Connexion、oXygen XML Editor、MarcEdit、OpenRefine、

XML Notepad 、 可 延 伸 樣 式 表 語 言 轉 換 (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 XSLT)等 metadata,因此每一題目最後多設有「其他」項目供 受調者建議。

2. 問卷前測

研究者於2015 年 4 月 1 至 5 日期間邀請符合本調查對象者實際填寫問卷,

並瞭解受調者對本問卷的問題設計之反應。針對設計不妥或令人感到不解的題目 進行修正。

3. 問卷發放

問卷發放主要是以電子公文方式進行。調查時間自2015 年 4 月 7 日起,至 同年4 月 20 日止。受查對象為大專校院、高中職學校及公共圖書館等。其中有 兩個單位無法以電子公文交換者,改用紙本形式郵寄發放,總計發出189 份問卷。

因時間急迫,為能於短期內回收,以 Google 軟體製作問卷調查表,所有受調者 採網路形式填答。

4. 問卷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有關「基礎班」課程之調查,並不刻意將已接受基礎班課程的學員或是具圖 資背景者排除在外,理由有二:其一是上過基礎班課程的學員,有親身經驗,其 意見可供參考;其二是有部分之圖資背景者即使在校曾接受基礎型的資訊組織教 育,但若畢業之後無接觸資訊組織工作(如從事參考服務等),會降低對編目的 熟悉度甚或遺忘,一旦工作輪調必須從事資訊組織的工作時,仍有接受資訊組織 基礎班課程的需求;此外,本研究問卷調查的實施主要針對編目館員,部分受調 者現職雖非與資訊組織相關,但考慮其未來可能面臨工作輪調,有機會從事資訊 組織的工作,其所填的問卷亦視為有效問卷。另外,凡有胡亂作答,即答案連續 出現者或資料殘缺不完整者,則視為無效問卷,予以剔除。本調查共發出189 份 問卷,因採用網路形式填答,有些圖書館填寫者不只一人,自2015 年 4 月 7 日 至同年4 月 20 日,共回收有效問卷 186 份,計 175 館回覆問卷,就館數的回收

(12)

率而言,回收率 92.6%;若以填寫問卷的人數來看,受調者 186 位,回收率是 98.4%。問卷回收後依編碼表鍵入 Excel 試算表,之後再使用 SPSS 統計分析軟體 進行分布百分比與平均數等描述性統計。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1.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研究內容範圍主要限定在臺灣大專校院圖書館(包括公私立 大學、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高中職學校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囿 於時間及人力因素,中小學圖書館及專門圖書館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2. 本研究調查的對象以圖書館編目人員為主,有些員額編制較少的圖書館可能因工 作職責無明確劃分,另一方面因問卷隨公文寄送,受調者可能為接收公文的機構 所指派,對於填復問卷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是為限制之所在。

四、研究發現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提供課程主題讓受調者勾選。其缺點是受調者勾選的課程 易受既有的選項所誘導;為彌補此一缺失,本研究除以本次的問卷調查結果為基礎之 外,並結合過去3 年課後實施滿意度調查內容。以下分別就全國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資訊組織研習班課後調查分析結果及綜合討論三個面向說明。

(一)全國問卷調查分析結果

統計分析結果依據問卷施測的順序,分為圖書館基本資料、資訊組織基礎班、資 訊組織進階班、資訊組織教育訓練及其他建議等五部分,說明如下:

1. 受測圖書館基本資料

本問卷調查之基本資料,包括圖書館屬性、編目人力、單位等項目。

(1)圖書館屬性

問卷回覆共計175 館,其中大專校院圖書館占多數共 122 所(69.7%)、

高中職學校圖書館32 所(18.3%)、公共圖書館為 21 所(12.0%)。175 館 中共有 186 人填覆問卷,其中隸屬大專校院圖書館者占多數共 134 人

(72.0%),高中職學校圖書館者29 人(15.6%),公共圖書館者為23 人(12.4%)

(見表1)。

(13)

表1

受調者屬性(N=186

圖書館屬性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學校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 合計

受調者 134 人 29 人 23 人 186

百分比 72.0% 15.6% 12.4% 100%

2)圖書館編目人力及單位

受測圖書館編目人力分布如表2 所示,編目人力僅有一位者占多數,共 65 所(37.1%);其次是 2 位,計 49 所(28.0%);缺乏編目人力及 11 人 以上人力的圖書館皆各有3 所。

表2

圖書館編目人力(N=175

人力 1 人 2 人 3 人 4 人 6-10 人 5 人 11 人以上 0 人

館數 65 49 25 11 11 8 3 3

百分比 37.1% 28.0% 14.3% 6.3% 6.3% 4.6% 1.7% 1.7%

受調者的工作單位包括採編組、技術服務組、圖書服務組、技術推廣組、

圖書管理組、圖書資料科、資訊組等。若依工作性質分為採編相關與非採編 相關兩組,前者占最多數,計105 人,後者為 25 人;未填寫者 56 人。

2. 資訊組織基礎班

調查各圖書館派員參加資訊組織基礎班的情況,項目包括:近5 年是否曾參 加資訊組織基礎班,未參加基礎班原因、期望基礎班之課程內容,以及上課模式 等。

(1)參加狀況

在186 位受調者中,曾參加資訊組織基礎班者有 52 人(28.0%),未參 加者有134 人(72.0%)。換言之,高達七成以上的受調者在過去 5 年未參 加資訊組織基礎班課程。表3 顯示未參加基礎班的原因,其中,業務繁忙者 占多數,為56.4%;無該項經費為次要因素,占 29.3%;熟悉編目作業,無 此需求者占21.8%;編目外包,無此需求者有 16.5%;參加進階班的有 8.3%,

無編目人力者為5.3%。其他原因無法參與者有 16.5%,理由包括:研習班為 學會活動,無法申請公假等。

(14)

表3

未參加資訊組織基礎班原因(N=133)(複選題)

原因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業務繁忙 1 75 56.4%

無該項經費 2 39 29.3%

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 3 29 21.8%

編目外包,無此需求 4 22 16.5%

其他 4 22 16.5%

參加進階班 6 11 8.3%

無編目人力 7 7 5.3%

當進一步依工作性質組別(採編相關與非採編相關組別)分析阻礙參加 課程的原因,發現排名居前二名者相同,分別是業務繁忙及無該項經費(見 表4)。

表4

未參加資訊組織基礎班原因工作性質組別比較表

採編相關組別 非採編相關組別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業務繁忙 1 40 57.1% 業務繁忙 1 9 50.0%

無該項經費 2 21 30.0% 無該項經費 1 9 50.0%

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 3 16 22.9% 其他 3 4 22.2%

編目外包,無此需求 4 14 20.0% 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 4 3 16.7%

其他 5 12 17.1% 編目外包,無此需求 5 1 5.6%

參加進階班 6 6 8.6% 參加進階班 5 1 5.6%

無編目人力 7 3 4.3% 無編目人力 5 1 5.6%

(2)期望基礎班課程內容

表5 為有關基礎課程內容應涵蓋的主題,統計顯示最被期望開設的課程 主題前五名為MARC21,計 134 人次(76.1%);其次為電子書編目 112 人 次(63.6%);第三為編目規則 104 人次(59.1%);第四為視聽資料編目 102 人次(58.0%);第五為圖書編目 90 人次(51.1%)。

(15)

表5

期望之基礎班課程內容(N=176)(複選題)

將上述統計資料依圖書館屬性(大專校院、高中職及公共圖書館)分析,

可觀察到需求的排序有些改變。例如:以「全國新書資訊網」而言,大專校 院對該課程的需求性不高,居排名最末;但高中職學校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 的需求則稍微高些;再以「權威控制」來看,高中職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的 需求普遍不高,百分比分別是17.9%及 27.3%;而大學圖書館的需求百分比 則是50.0%。此外,大專校院圖書館對「電子書」、「視聽資料」、「電子 期刊」等非書資料編目課程的需求高於傳統的「圖書編目」,而公共及高中 職圖書館的需求情況則剛好相反。另外,大專校院及公共圖

書館排名居前的MARC21,在高中職圖書館的排名則相對較為後面(詳 見表6)。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MARC21 1 134 76.1%

電子書編目 2 112 63.6%

編目規則 3 104 59.1%

視聽資料編目 4 102 58.0%

圖書編目 5 90 51.1%

電子期刊編目 6 86 48.9%

中文圖書分類法 7 80 45.5%

期刊編目 8 83 47.2%

主題分析 9 77 43.8%

權威控制 10 74 42.0%

主題詞表 11 65 36.9%

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C Classification Web) 12 57 32.4%

杜威十進分類法(WebDewey) 12 57 32.4%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 14 52 29.5%

索引與摘要 15 41 23.3%

全國新書資訊網(ISBNnet) 16 36 20.5%

國圖編目園地 16 36 20.5%

(16)

表6

期望基礎班課程內容圖書館屬性比較表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學校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MARC21 1 105 83.3% 圖書編目 1 20 71.4% 編目規則 1 17 77.3%

電子書編目 2 81 64.3% 編目規則 2 19 67.9% MARC21 2 15 68.2%

視聽資料 編目

3 74 58.7% 期刊編目 3 18 64.3% 中文圖書分 類法

3 14 63.6%

編目規則 4 68 54.0% 電子書編 目

3 18 64.3% 期刊編目 3 14 63.6%

權威控制 5 63 50.0% 電子期刊 編目

5 17 60.7% 電子書編目 5 13 59.1%

電子期刊 編目

6 58 46.0% 視聽資料 編目

6 16 57.1% 圖書編目 6 12 54.5%

圖書編目 6 58 46.0% 中文圖書 分類法

7 15 53.6% 視聽資料編 目

6 12 54.5%

主題分析 8 55 43.7% 主題分析 8 14 50.0% 電子期刊編 目

8 11 50.0%

中文圖書分 類法

9 51 40.5% MARC21 8 14 50.0% 主題分析 9 8 36.4%

期刊編目 9 51 40.5% 全國圖書 書目資訊 網NBINet

10 13 46.4% 杜威十進分 類法

9 8 36.4%

主題詞表 9 51 40.5% 全國新書 資訊網

11 10 35.7% 全國圖書書 目資訊網 NBINet

11 6 27.3%

國會圖書館 分類法

12 44 34.9% 杜威十進 分類法

11 10 35.7% 全國新書資 訊網

11 6 27.3%

杜威十進分 類法

13 39 31.0% 國會圖書 館分類法

13 9 32.1% 權威控制 11 6 27.3%

全國圖書書 目資訊網 NBINet

14 33 26.2% 主題詞表 13 9 32.1% 索引與摘要 14 5 22.7%

索引與摘要 15 29 23.0% 索引與摘 要

15 7 25.0% 主題詞表 14 5 22.7%

國圖編目園 地

16 27 21.4% 權威控制 16 5 17.9% 國圖編目園 地

16 4 18.2%

全國新書資 訊網

17 20 15.9% 國圖編目 園地

16 5 17.9% 國會圖書館 分類法

16 4 18.2%

(17)

若將上述統計資料依受調者的工作性質(即採編與非採編)進行分析,

可觀察到變化較大的是「權威控制」。在非採編部門工作的受調者對權威控 制課程的需求較低,於該組別占29.2%;而現職服務於採編部門相關的受調 者對權威控制的需求則相對較高,於該組別所占百分比為52.0%(見表 7)。

表7

期望基礎班課程內容工作性質組別比較表

採編相關組別 非採編相關組別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MARC21 1 86 84.3% MARC21 1 19 79.2%

電子書編目 2 71 69.6% 電子期刊編目 2 16 66.7%

視聽資料編目 3 67 65.7% 編目規則 3 14 58.3%

編目規則 4 56 54.9% 電子書編目 4 13 54.2%

圖書編目 5 54 52.9% 視聽資料編目 4 13 54.2%

權威控制 6 53 52.0% 期刊編目 4 13 54.2%

電子期刊編目 7 51 50.0% 圖書編目 4 13 54.2%

中文圖書分類法 8 45 44.1% 中文圖書分類法 4 13 54.2%

期刊編目 8 45 44.1% 主題分析 9 11 45.8%

主題分析 10 44 43.1% 國會圖書館分類法 10 10 41.7%

主題詞表 11 42 41.2% 全國新書資訊網 11 9 37.5%

國會圖書館分類法 12 38 37.3% 杜威十進分類法 12 8 33.3%

杜威十進分類法 13 37 36.3% 主題詞表 12 8 33.3%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14 25 24.5%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12 8 33.3%

索引與摘要 14 25 24.5% 權威控制 15 7 29.2%

國圖編目園地 16 22 21.6% 國圖編目園地 16 6 25.0%

全國新書資訊網 17 17 16.7% 索引與摘要 17 5 20.8%

(3)期望基礎班上課模式

表8 顯示,最受館員喜愛的上課方式是「授課」,共 152 人次(84.9%);

其次為「實作」,計 136 人次(76.0%);分組研習與專題演講的百分比較 低,分別是72 人次(40.2%)及 58 人次(32.4%)。

表8

期望基礎班上課模式(N=179

上課模式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授課 1 152 84.9%

實作 2 136 76.0%

分組研習 3 72 40.2%

專題演講 4 58 32.4%

(18)

3. 資訊組織進階班

調查各圖書館參加資訊組織進階班的情況,調查項目包括:近5 年是否曾參加資 訊組織基礎班、期望之課程內容、上課模式,以及是否期望進階班加入相關輔助課程。

(1)參加狀況

近5 年參加資訊組織進階班的人數,未參加者 139 人(74.7%)高達七 成以上,參加者僅47 人(25.3%)。受調者過去 5 年未參加進階班的原因,

以「業務繁忙」的因素為最多,計93 人次(68.9%);有 46 人次(34.1%)

表示無該項經費;20 人次(14.8%)表示編目外包,無此需求;19 人次(14.1%)

表示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參見表9)。其他原因者有 20 人次(14.8%),

其理由包括:參加其他課程、學會活動無法申請公假、經費有限轉而參與其 他研習課程、組織異動已無圖書專業行政人員等。

表9

未參加資訊組織進階班原因(N=135)(複選題)

原因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業務繁忙 1 93 68.9%

無該項經費 2 46 34.1%

其他 3 20 14.8%

編目外包,無此需求 4 19 14.1%

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 5 11 8.1%

無編目人力 6 10 7.4%

參加基礎班 6 10 7.4%

註:missing = 4

(2)期望進階班課程涵蓋主題

最被期望開設的進階班課程前六名是「RDA 規則」,計 151 人次

(86.3%);其次為「RDA 抄錄編目」,計 142 人次(81.1%);第三為「RDA 與讀者服務」,計 130 人次(74.4%);第四為「中文 RDA 發展近況」,

計122 人次(69.7%);第五為「語意網與 RDF」,計 99 人次(56.6%);

第六為「FRBR」有 93 人次(53.1%),參見表 10。

(19)

表10

進階班課程涵蓋主題(N=175)(複選題)

課程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RDA 規則 1 151 86.3%

RDA 抄錄編目 2 142 81.1%

RDA 與讀者服務 3 130 74.4%

中文RDA 發展近況 4 122 69.7%

語意網與RDA 5 99 56.6%

FRBR 6 93 53.1%

Linked data 應用 7 89 50.9%

虛擬國際權威檔 8 82 46.9%

BIBFRAME 9 68 38.9%

Ontology 10 61 34.9%

其他 11 1 0.6%

將上述統計資料依圖書館屬性(大專校院、高中職學校及公共圖書館)

分析,可發現共同點是課程名稱出現“RDA”者多集中排序在前;其他課程名 次雖有更動,但基本上差異不大。(見表11)。

表11

進階班課程內容主題需求圖書館屬性比較表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

主題 排 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 序

人 次

百分比 主題 排 序

人次 百分比

RDA 規則 1 115 87.1% RDA 規則 1 18 85.7% RDA 規則 1 18 85.7%

RDA 抄録 編目

2 111 84.1% RDA 與讀 者服務

2 15 71.4% RDA 抄録 編目

1 18 81.8%

RDA 與讀 者服務

3 97 73.5% 中文 RDA 發展近況

3 13 61.9% RDA 與讀 者服務

1 18 81.8%

中文RDA 發展近況

4 92 69.7% RDA 抄録 編目

3 13 61.9% 中文 RDA 發展近況

4 17 77.3%

語意網與 RDA

5 80 60.6% 語意網與 RDA

5 8 38.1% 語意網與 RDA

5 11 50.0%

FRBR 6 79 59.8% Ontology 6 5 23.8% FRBR 6 9 40.9%

Linked data

應用 7 75 56.8% FRBR 6 5 23.8% Linked data

應用 6 9 40.9%

虛擬國際權 威檔

8 71 53.8% Linked data 應用

6 5 23.8% BIBFRAME 8 8 36.4%

BIBFRAME 9 57 43.2% 虛擬國際權 威檔

9 4 19.2% 虛擬國際權 威檔

9 7 31.8%

Ontology 10 50 37.9% BIBFRAME 10 6 14.3% Ontology 10 6 27.3%

(20)

將上述資料依受調者之工作性質(採編相關及非採編相關部門)分析,

可觀察到採編相關部門對FRBR 課程的需求(占 65%),相對高於非採編相 關部門(占 37.5%),對於“ontology”的需求,則剛好相反,非採編部門的 需求稍為高於採編相關部門,百分比分別是45.8 及 36.9。(見表 12)

表12

進階課程主題需求工作性質組別比較表

採編相關組別 非採編相關組別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RDA 規則 1 91 人 88.3% RDA 規則 1 20 人 83.3%

RDA 抄録編目 2 84 人 81.6% RDA 抄録編目 1 20 人 83.3%

中文RDA 發展近況 3 75 人 72.8% RDA 與讀者服務 1 20 人 83.3%

RDA 與讀者服務 3 75 人 72.8% 中文 RDA 發展近況 4 15 人 62.5%

FRBR 5 67 人 65.0% 語意網與 RDA 5 14 人 58.3%

語意網與RDA 6 61 人 59.2% Linked data 應用 6 13 人 54.2%

Linked data 應用 7 56 人 54.4% Ontology 7 11 人 45.8%

虛擬國際權威檔 8 55 人 53.4% FRBR 8 9 人 37.5%

BIBFRAME 9 45 人 43.7% 虛擬國際權威檔 9 8 人 33.3%

Ontology 10 38 人 36.9% BIBFRAME 9 8 人 33.3%

(3)期望進階班上課模式

表 13 統計有關資訊組織進階班之上課模式,結果顯示「授課」方式最 受青睞,計152 人次(84.9%);其次是「實作」,計 135 人次(75.4%)。

選擇專題演講與分組研習的人數則較少,分別是 87 人次(48.6%)以及 74 人次(41.3%)。

表13

資訊組織進階班上課模式(N=179)(複選題)

上課模式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授課 1 152 84.9%

實作 2 135 75.4%

專題演講 3 87 48.6%

分組研習 4 74 41.3%

(4)對於進階班加入相關輔助課程的看法

輔助課程係指非分編核心課程,對受調者工作有幫助者,如資訊或管理 等方面之課程。在接受調查的圖書館中,高達七成以上(144 人,77.4%)

(21)

期盼進階班課程能加入相關輔助課程,不期望者42 人(22.6%)。表 14 顯 示,進階班最被期待開設的輔助課程是「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資訊技能」,

共計106 人次(73.6%);其次為「資訊系統評估與管理」計 95 人次(66.0%);

第三是「網頁製作與維護」76 人次(52.8%);第四為溝通技巧 46 人次

(31.9%);第五為「專業倫理」33 人次(22.9%)。其他建議的課程尚有編 目工具MARC Edit 與 Big data 等。

表14

進階班輔助課程涵蓋主題(N=144)(複選題)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資訊與通訊科技資訊技能 1 106 73.6%

資訊系統評估與管理 2 95 66.0%

網頁製作與維護 3 76 52.8%

溝通技巧 4 46 31.9%

專業倫理 5 33 22.9%

管理學 6 32 22.2%

其他 7 2 1.4%

進一步分析受調者建議進階班開設的輔助課程是否因圖書館屬性而有 差異,結果研究顯示高中職學校圖書館對「網頁製作與維護」課程,有較高 的需求,其排序由第三名晉升為第一名(見表15)。

表15

進階班輔助課程涵蓋主題圖書館屬性比較表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學校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資訊與通

訊科技資 訊技能

1 79 75.2% 網頁製作 與維護

1 12 63.2% 資訊與通 訊科技資 訊技能

1 17 85.0%

資訊系統 評估與管 理

2 72 68.6% 資訊與通 訊科技資 訊技能

2 10 52.6% 資訊系統 評估與管 理

2 13 65.0%

網頁製作 與維護

3 53 50.5% 資訊系統 評估與管 理

2 10 52.6% 網頁製作 與維護

3 11 55.0%

溝通技巧 4 31 29.5% 溝通技巧 4 9 47.4% 溝通技巧 4 6 30.0%

管理學 5 23 21.9% 管理學 5 7 36.8% 專業倫理 5 5 25.0%

專業倫理 6 22 21.0% 專業倫理 6 6 31.6% 管理學 6 2 10.0%

其他 7 2 1.9% 其他 7 0 0.0% 其他 7 0 0.0%

(22)

上述資料依受調者工作性質組別分析,「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資訊 技能」課程主題仍排名第一,其餘雖有更動,但基本上差異不大(見表16)。

表16

進階班輔助課程涵蓋主題工作性質組別比較表

採編相關組別 非採編相關組別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資訊與通訊科技資訊

技能

1 56 人 71.8% 資訊與通訊科技資訊 技能

1 18 人 78.3%

資訊系統評估與管理 1 56 人 71.8% 網頁製作與維護 2 14 人 60.9%

網頁製作與維護 3 40 人 51.3% 資訊系統評估與管理 3 13 人 56.3%

溝通技巧 4 27 人 34.6% 溝通技巧 4 7 人 30.4%

專業倫理 5 19 人 59.2% 管理學 5 5 人 21.7%

管理學 6 16 人 20.5% 專業倫理 5 5 人 21.7%

其他 7 1 人 1.3% 其他 7 0 人 0.0%

4. 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

有關各館參加短期(非研習班)資訊組織教育訓練的情況,調查項目包括:

近5 年是否曾參加資訊組織教育訓練,期望之課程內容,以及上課模式。

(1)參加教育訓練狀況

近5 年未參加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者占多數,有 112 人次(60.2%),參 加者有74 人次(39.8%)。表 17 指出,近 5 年未參加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者 的首要原因是「業務繁忙」,共 80 人次(71.4%);勾選「交通不便」計 17 人次(15.2%)。其他理由的比率亦相當高,包括:約聘雇用人員無編列 差旅費項目、剛接任、學會活動無法申請公假等。

表17

未參加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原因(N=112)(複選題)

原因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業務繁忙 1 80 71.4%

其他 2 19 17.0%

交通不便,路途遙遠 3 17 15.2%

編目外包,無此需求 4 16 14.3%

無編目人力 5 10 8.9%

熟悉編目作業,無此需求 5 10 8.9%

(23)

(2)期望短期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主題

表18 顯示,有高達 163 人次(88.1%)期望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主題 為「圖書館編目採用RDA 經驗分享」;其次為「RDA 與自動化系統」158 人次(85.4%);第三為「Linked data 應用」114 人次(61.6%)。其他建 議開設之課程,如「各圖書館之編目效率與品質管理經驗分享」等。

表18

期望短期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主題(N=185)(複選題)

課程主題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圖書館編目採用RDA 經驗分享 1 163 88.1%

RDA 與自動化系統 2 158 85.4%

Linked data 應用 3 114 61.6%

Schema.org、BiblioGraph.net 等與 RDA 圖書館書目技術 相關之課題

4 88 47.6%

其他 5 2 1.1%

以受調者工作性質組別分析顯示,除了一、二名順序對調之外,並無顯 著的差異性(參見表19)。

表19

期望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主題工作性質組別比較表

採編相關組別 非採編相關組別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主題 排序 人數 百分比 圖書館編目採用RDA

經驗分享

1 93 人 88.6% 圖書館編目採用 RDA 經驗分享

1 22 人 88.0%

RDA 與自動化系統 1 93 人 88.6% RDA 與自動化系統 1 20 人 83.3%

Linked data 應用 3 70 人 72.8% Linked data 應用 3 17 人 68.0%

Schema.org、

BiblioGraph.net 等與 RDA 圖書館書目技術 相關之課題

4 55 人 52.4% Schema.org、

BiblioGraph.net 等 與RDA 圖書館書目 技術相關之課題

4 13 人 52.0%

(3)期望短期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上課模式

編目員最期望資訊組織教育訓練的上課方式為「授課」,計138 人次(占 74.6%);其次為「專題演講」99 人次(占 53.5%);緊隨其後的是「工作 坊」,計99 人次(占 53.5%);「分組研習」75 人次(占 40.5%);「座 談會」61 人次(占 33.0%),參見表 20。其他建議為「提供網路視頻方式 上課」等。

(24)

表20

短期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上課模式(N=185

上課模式 排序 人次 百分比

授課 1 138 74.6%

專題演講 2 99 53.5%

工作坊 2 99 53.5%

分組研習 4 75 40.5%

座談會 5 61 33.0%

其他 6 2 1.1%

5. 圖書館屬性群間差異性檢定

整體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顯示(見表21),對於未參加基礎班的原因、進階 班的原因、期望進階輔助課程、以及未參加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原因,在程度 上有顯著性差異。

表21

圖書館屬性群間差異性檢定

項目 F 檢定 顯著性

未參加基礎班原因 8.203 .000

未參加進階班原因 9.837 .000

期望進階輔助課程 3.125 .046

參加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 11.841 .000

為辨識圖書館屬性這一變項的組間差異,進一步使用 Scheffe 法,進行兩兩成對 事後比較。在不同屬性圖書館之間,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2)。

(1) 在「未參加基礎班原因」方面,大專校院圖書館及高中職圖書館存在顯著性 差異;

(2) 在「未參加進階班原因」方面,大專校院圖書館與高中職圖書館及公共圖書 館存在顯著性差異;

(3)「進階輔助課程」方面,高中職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存在顯著性差異;

(4) 在「未參加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原因」方面,大專校院圖書館與高中職圖 書館及公共圖書館存在顯著性差異。

(25)

表22

未參加訓練課程原因及對進階輔助課程之多重比較表

圖書館屬性(I) 圖書館屬性(J) 平均差異(I- J) 顯著性

未參加基礎班原因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圖書館 -0.32373* 0.002 高中職圖書館 大專校院圖書館 0.32373* 0.002 未參加進階班原因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圖書館 -0.33582* 0.001

公共圖書館 -0.24886* 0.32 高中職圖書館 大專校院圖書館 0.33582* 0.001 公共圖書館 大專校院圖書館 0.24886* 0.032

進階輔助課程 高中職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 0.29235* 0.048 公共圖書館 高中職圖書館 -0.29235* 0.048 參加短期資訊組織

教育訓練

大專校院圖書館 高中職圖書館 -0.42357* 0.000 公共圖書館 -0.27515* 0.033 高中職圖書館 大專校院圖書館 0.42357* 0.000 公共圖書館 大專校院圖書館 0.27515* 0.033 註:*平均差異在 0.05 水準呈現顯著者。

6. 其他相關建議

針對各館反應之意見,整理歸納為以下六點:(1)連續多天之課程不易請 假;(2)授課地點不侷限於北部;(3)建議國圖人員至各縣市上課;(4)建 議課程分初級、中級及進階;(5)提供相關輔助課程;(6)提供學員可透過網 路方式上課。

(二)資訊組織研習班課後調查分析結果

歷年國圖於辦理教育訓練結束後皆進行滿意度調查,實施方式是每一期課程結束 後當場讓學員以無記名方式填寫紙本問卷並且回收。101 至 103 年度參加資訊組織基 礎班學員共計86 人,回收問卷計 76 份,問卷回收率為 88.4%;參加資訊組織進階班 學員共計120 人,回收問卷計 113 份,問卷回收率為 94.17%。茲將近 3 年課後實施之 滿意度調查中與課程相關之意見加以彙整,依開班類型分述如下:

1. 近 3 年資訊組織「基礎班」課後問卷調查

101 至 103 年度參加基礎班學員課後填答問卷題目中,有關問題「您對本次 研習活動之規劃與安排有哪些看法與建議?」的回答,學員填寫的內容主要為:

(1)時間過於緊湊:如主題分析時間不夠;老師趕課、講得太快、時數不足等;

(2)增加一小時的 CMARC;(3)增加講師與學員之互動(問答與討論);(4)

增加實作時間及解說,如視聽資料及電子資料編目之實作;(5)依圖書館類型

(26)

授課;(6)將課程製成影音檔等。在課後意見反映中,有關問題:「建議日後 資訊組織課程主題可再增加的課程?」,學員建議的內容主要包括:(1)編目:

如MARC21、主題詞、抄錄編目;(2)發展趨勢,如 RDA 未來發展趨勢;(3)

權威控制;(4)分類法:如西文的分類;(5)電子書、網路資訊之資訊組織;

(6)經驗分享:如編目經驗分享等。

2. 近 3 年資訊組織「進階班」課後問卷調查

101 至 103 年度參加進階班學員課後填答問卷題目中,有關問題「您對本次 研習活動之規劃與安排有哪些看法與建議?」的回答,學員填寫的內容主要為:

(1)增加訓練的時間:如 RDA 時數;(2)降低費用;(3)講義儘量使用中文;

(4)特定主題如系統組方面的課程,可限定要有相關知識;(5)針對新的規範 RDA,可以實例導引學員;(6)用中文教材上課;(7)可加長時間:如因時間 不足授課太趕,RDA 規則時;(8)提供實機操作等。在問卷題目中,有關問題

「建議日後資訊組織課程主題可再增加的課程」,學員建議的內容主要包括:(1)

RDA:如有關 RDA 未來發展、中文各類型圖書資料 RDA 編目、AACR2 與 RDA 之異同;(2)資訊組織未來發展相關議題;(3)資訊組織:網路資源、音樂類 資源;(4)對 Metadata 互通相關技術及標準相關主題者(如 METS 之類);

(5)實作:如 MARC21、RDA、或非書資料;(6)Linked Data、Metadata;

(7)國圖已完成或進行中的資訊組織計畫;(8)CMARC 轉 RDA 相關問題;

(9)自動化系統:如因應 RDA,新一代圖書館自動化系統、OPAC 的設計;(10)

書目框架計畫近況發展等。

(三)綜合討論

經由上述分析,可以觀察到本研究結果與過去的研究發現有異同之處,例如在資 訊組織「基礎班」課程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整體上受調者期望開設的課程需求以基 礎的編目課程主(如MARC21 等),其次是編目相關課程(如 NBINet、ISBNnet、

國圖編目園地);在編目規則方面,以中文的為優先,其次是外文,此一結果與于第、

陳昭珍(2015)研究提出之建議「教授內容在地優先國際為輔」一致;惟本研究更進 一步發現大專校院館員對「電子書」及「視聽資料」等編目課程的需求,高過於傳統

「圖書」資料。

在「進階班」課程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RDA 為館員熱切期望的授課主題,所 有RDA 相關之主題的排序集中在前;此一結果有別於 Hitchens 與 Symons(2009)

(27)

的研究,該研究指出RDA 不在編目館員的需求項目中,或許正如于第、陳昭珍(2015)

所述,可能與當時RDA 的發展尚未臻成熟有關。此外,本研究也出現與 Hider(2006)

及 Park 等(2010)研究相同的結果:編目館員較專注於編目專業知能的課程需求,

對於基本的管理知識及資訊技巧的訓練也有需求;惟上述 Hider(2006)等的研究指 出非印刷品及特殊資料編目方面的課程日趨重要,僅次於權威控制;而本研究的結果 則正好相反,整體上國內館員對非書資料編目課程的需求大於權威控制。

在上述的分析之後,將資訊組織基礎班與進階班課以及國圖自行舉辦的短期教育 訓練之需求加以比較(參見表23),可以發現在課程主題方面,基礎班學員對課程的 首要需求是「MARC21」,進階班則是「RDA 規則」,至於短期課程亦是 RDA 經 驗分享的課程;而「未參加教育訓練主要原因」,三者的首要因素皆是「業務繁忙」,

而短期的教育訓練因為課程為免費,其阻礙其上課的原因較為多元,因此「其他」排 序第二;期望的上課模式三者亦相同,首要皆是「授課」。

表23

資訊組織基礎班與進階班及短期教育訓練之比較

項目 基礎班 進階班 短期資訊組織專業技術教育訓練 需求課程

(排序前五名)

MARC21 電子書編目 編目規則 視聽資料編目 圖書編目

RDA 規則 RDA 抄錄編目 RDA 與讀者服務 中文RDA 發展近況 語意網與RDF

圖書館編目採用RDA 經驗分享 RDA 與自動化系統

Linked data 應用

Schema.org、BiblioGraph.net 等 RDA 圖書館書目技術相關之課題 未參加教育訓練主要

原因(排序前二名)

業務繁忙 無該項經費

業務繁忙 無該項經費

業務繁忙 其他 期望的上課模式

(排序前三名)

授課 實作 分組研習

授課 實作 專題演講

授課 專題演講 工作坊

五、結論與建議

透過問卷調查分析國內館員對資訊組織教育訓練的需求,及參酌過去3 年研習班 課後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 資訊組織基礎班課程的學習需求

(28)

館員期望基礎班開設之課程主題依序為「MARC21」、「電子書編目」、「編 目規則」、「視聽資料編目」、「圖書編目」、「電子期刊編目」、「中文圖書 分類法」、「期刊編目」等。期盼的學習模式主要是「授課」與「實作」。

2. 資訊組織進階班課程的學習需求

受調者期望進階班開設之課程主題排名前四者依序是「RDA 規則」、「RDA 抄錄編目」、「RDA 與讀者服務」、「語意網與 RDF」。九成以上建議開授輔 助課程,前三名依序是「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資訊技能」、「資訊系統評估 與管理」、及「網頁製作與維護」。喜愛的學習模式主要是「授課」與「實作」,

與基礎班相同。

3. 短期非研習班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的學習需求

受調者期望短期非研習班資訊組織教育訓練之課程主題,前三名依序為「圖 書館編目採用RDA 經驗分享」、「RDA 與自動化系統」、「Linked data 應用」。

希望的上課方式主要是「授課」與「工作坊」。

4. 部分課程的需求因圖書館類型有所差異

少部分課程的需求因圖書館類型及工作性質有所改變,其一,大專校院圖書 館館員對權威控制的需求大於公共及高中職圖書館,而採編部門對該主題課程的 需求亦是大於非採編部門;其二,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對電子書、視聽資料等編 目課程的需求大於傳統圖書編目,而公共及高中職圖書館則仍以傳統圖書編目需 求為主;其三,大專校院及公共圖書館排名居前的 MARC21,在高中職圖書館 的名次則相對較低;其四,高中職圖書館對「全國新書資訊網」課程的需求性極 高,但大專校院及公共圖書館的需求則是相反。

5. 圖書館編目員人力普遍不足,影響參與研習班的意願

目前圖書館普遍編目人力嚴重欠缺,許多圖書館編目人員僅一人,館員受訓 可能面臨編目作業停擺。雖然可考慮遠距教學的方式替代,但是根據研究顯示受 調者多數傾向採用面授課程,因此如何協助讓館員進修成為基礎班須考量的重 點。

6. 業務繁忙與缺乏經費是阻礙參加研習班重要關鍵

高達七成的受調者近5 年未參加資訊組織基礎班,其中高達近九成表示有教 育訓練的需求,而阻礙館員前來報名參加研習班的三個重要因素是業務繁忙、經 費以及編目外包。進階班的情況與基礎班相似,亦有高達七成以上的受調者近 5

(29)

年未參與進階班。此調查結果與 2000 年國外的圖書館館藏及技術服務協會

(ALCTS)對圖書館技術服務部門的調查結果相同(Schadle & Calhoun, 2003),

顯示這種情況中外皆然。

(二)建議

1. 縮短基礎班開課天數或讓學員彈性選擇上課天數

缺少時間與經費是阻礙參加研習班的重要因素,過去5 年未參加「基礎班」

及「進階班」課程的人數皆高達七成以上,但是未參加短期圖書館教育訓練的人 數降至五成九,其特點就在於後者訓練的時間短而且免費,因此建議將為期5 天

「資訊組織基礎班」的課程,開放讓學員彈性選擇天數上課,或是縮短訓練的時 間,以免影響編目員本身的業務工作,溫安源(2003)的研究曾指出 2 至 3 天是 最適合的教育訓練辦理天數。讓學員可以根據天數收費,不僅可讓未能全程參與 者有機會參加研習班,同時可降低研習費用之負擔,惟對於承辦者而言恐將增加 工作負擔,需額外人力。

2. 考慮依圖書館類型規劃課程

目前學會與國圖合辦之資訊組織暑期研習班分為基礎班與進階班,這兩種班 別招收的學員來自各類型圖書館。以基礎班為例,本調查顯示,大專校院、公共 及高中職圖書館對基礎班課程仍有需求,惟課程主題不盡相同。大專校院館員對 非書資料課程的需求相當高,但對基礎的編目課程如中文圖書分類法及圖書編目 等的需求相對較低,但這些不同需求程度的課程過去大多全規劃在基礎班課程,

對於僅需要部分課程的館員而言,極有可能因為必須花一周的時間,且要繳交全 部學費,而打退堂鼓。建議可考慮將基礎班的課程再細分為初階與高階兩個階段 實施,開課的種數不要太多,讓教授的講師有充分的時間講課,解決學員反映老 師趕課、講得太快的問題;或考慮以輪流方式為不同類型圖書館的館員規劃課 程,或是將上述非書編目課程規劃於短期資訊組織教育訓練課程。

3. 重視委外編目人員的教育訓練

編目外包為圖書館編目人員未參加教育訓練的其中一個原因,顯示部分圖書 館的圖書編目操縱在委外編目人員手中,書目控制的品質令人堪憂。Ayers(2003)

即發現國外編目外包的問題,亦即外包商為降低成本雇用不具備圖書資訊背景的 編目員。目前國圖舉辦的教育訓練對象仍以圖書館工作人員為主,並無延伸至私 人公司的編目員,因此應思考如何讓委外編目員也能參與教育訓練。筆者認為或

(30)

許可考慮推動編目專業證照認證制度,促使委外人員參加教育訓練,進而得以確 保編目品質。

4. 進階班增設其他相關輔助課程

本次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以上的受調者希望開設分編以外之相關輔助課程,

如ICT 資訊技能等,此研究發現呼應了于第與陳昭珍(2015)的研究結果。因此 建議除持續提供編目最新趨勢課程之外,亦將相關輔助課程納入進階班課程,不 僅可符合學員之需求,亦能豐富課程之內容,增加學習誘因。

5. 開設可提升編目效率相關課程

業務繁忙與人力不足為各圖書館普遍面臨的現象,若教育訓練結果能夠應用 在工作上並且提升編目效率,應是各圖書館主管所樂見且願意鼓勵館員參加,因 此建議開設可提升圖書編目效率之相關課程,如 MARC Edit 等。MARC Edit 為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Terry Reese 開發之免費的書目編輯軟體,編目館員透 過 MARC Edit,對書目檔進行轉檔,可節省不少編目作業時間,對各館有實質 上之幫助,同時也能符合學員之實際需求。

6. 規劃各種編目實務經驗分享課程

平常編目員埋首於分編工作,甚少有機會與他館接觸,可構思及籌劃編目相 關經驗分享交流座談會,例如分享RDA 編目工作經驗、編目外包相關作業經驗、

編目工讀生培訓與管理經驗、編目志工招募與培訓經驗、以及如何有效提升編目 量等實務經驗傳授。另外,國家圖書館曾於2009 至 2011 年選拔三屆共 30 位圖 書館績優編目工作人員,亦可安排這些優秀編目館員分享職涯發展經驗。

7. 加強編目實作練習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基礎班或是進階班的教育訓練,「實作」皆是受調者 共同期望的上課模式,因此建議加強實作部分,讓學員有充分課堂練習的機會,

甚至是安排實際上機,增強學習效果。

8. 有關單位將編列教育訓練經費納入評鑑項目

缺乏教育訓練經費為造成編目館員未能參加研習班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此現 象與國外的研究類似。關於費用的問題,Casey 曾建議圖書館總預算的 1.6%應作 為公共圖書館專業發展之用(Hamid & Soroya, 2015)。過去國內的研究也曾指 出同樣問題,顯示改善的成效不彰,筆者建議可考慮將之列為圖書館評鑑項目之 一,較具有約束作用,達到具體效果。

(31)

9. 持續分區舉辦資訊組織育訓練

仍有學員反應「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是造成無法參加訓練的原因。近年來,

國圖已分別於北區與南區舉辦短期1 天的資訊組織教育訓練,建議持續進行,以 嘉惠遠道無法前來參加培訓的編目員。

參考文獻

于第、陳昭珍(2015)。編目館員在職訓練課程探討。大學圖書館,19(2),70-90。

李 清 (2011)。論資訊時代編目員繼續教育的必要性。現 代 企 業 教 育,1/2,108-109 doi:CNKI:SUN:XDQJ.0.2011-02-076.

林素甘、柯皓仁(2007)。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與繼續教育。國家圖書館館刊,96(2),31-63。

洪翠錨(2004)。資訊時代編目館員在職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圖 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陳雪華、黃麗虹(1997)。圖書館人員繼續教育需求調查報告。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5(2),

1-9。

曾敏靈(2008)。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困境與出路。文史與教育,4,71-73。

賀子岳(2004)。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研究。北京市:北京圖書館。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臺北市:華泰。

溫安源(2003)。宜蘭地區圖書資訊人員教育訓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 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宜蘭縣。

鄧慧穎(2001)。我國大學圖書館編目工作狀況與發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臺北市。

謝淑欣(2005)。臺中地區公共圖書館非館學系畢業館員繼續教育與學習障礙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顏祺(2003)。臺灣地區中國圖書學會研習班實施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4), 44

Ayers, S. (2003). The outsourcing of cataloging: The effect on libraries. Current Studies in Librarianship, 27(1/2), 17-28.

ALCTS Board of Directors (2017). Core Competencies for Cataloging and Metadata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Retrived form https://alair.ala.org/bitstream/handle/11213/

7853/Core%20Competencies%20Cataloging%20Metadata%20Professional.pdf?sequence

=1&isAllowed=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Master Juzan's experiences for the reform of Chinese Buddhism,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Buddhism"

And, the value or function of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judged on the basis of Hua Yen's " complete teaching "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tatus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With regards to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spects, we employed those made up by ourselves "The Questionnaire of trigonometry study present situation

Korea, Ministry of Education &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Time Allotment standards,". http://www.moe.go.kr/en/down/curriculum-3.pdf

Due to the scope of anattan is very deep, very wid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method of arriving no "ahamkāra, mamamkāra and mānânusaya"

Nicolas Standaert,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Chung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