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介 ⾯ 余 彥 芳 《 關 於 消 失 的 幾 個 提 議 III 》 中 的 形 象 與 空 間 轉 換 問 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介 ⾯ 余 彥 芳 《 關 於 消 失 的 幾 個 提 議 III 》 中 的 形 象 與 空 間 轉 換 問 題"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FOLLOW US

服務

介⾯

MEDIA ARTART MEDIA

關鍵字:空間

余彥芳《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III》中的形象與空間轉換問題

By 王 柏偉 2020-06-25

Tweet

余彥芳的《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III》⼀作,是關於如何將記憶中的逝去者形象內化成⾃⼰⾝體記憶,

⽽成為可持續性之⽇常現實的⼀部份的問題。就此⽽⾔,在表演過程當中,形象與空間脈絡的性質就 成為理解「內化」與「可持續性」機制重要的切入點。

 

⽇常現實的空間  

(2)

在《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III》入場時,觀眾拿到內含紙條的信封,紙條上⾯寫著⼀些在表演中還不知 道會如何發動的線索,諸如「你記得他起床的樣⼦嗎?」、「你記得他走路的樣⼦嗎?」。在「你」

與「他」之間,在意的是「他的動作的形象(樣⼦)」是否留駐在記憶之中。  

表演開始的時候,余彥芳躺到⼀床棉被上,以不同型態地躺著,接著翻了幾番起⾝,⼀件⼜⼀件地套 上T-Shirt,出⾨騎⾞離開,不久之後帶著滷味回來,並模仿⽗親的⼝⾳招呼所有⼈吃滷味。那⼀床棉 被是形象轉換的地⽅,這個形象轉換對於余彥芳來說並沒有太費⼒,只需要幾個仰臥起坐,⽗親的形 象就清楚地被召喚到余彥芳的⽇常現實裡來。[1]誠如許多評論⼈都提到的,驫舞劇場的空間刻意被 打開,透過落地窗延伸進來的是⽇常現實。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親的形象仍在⽇常現實中⼀

如往常地⾏動著。這樣的⾏動無法依賴已逝者⾃⾏完成,從余彥芳創作《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III》的 思維⽅式來看,他也沒有打算只在思念潰堤的時候,才仰賴招魂的協助。⽽是⼀⽅⾯企圖讓⽗親的形 象銘刻在⾃⼰的⾝上,成為⾃⼰⾝形的⼀部份;[2] 另⼀⽅⾯,讓余彥芳所熟悉的、⽗親⽣前可能常 常出現的地點,將⽗親的形象外化地固定在這些地⽅。[3] 

 

敘事的固化

為了將⽗親的形象維持在⽇常現實之中,單靠視覺層⾯上⾝形的記憶是不夠的。「⽇常現實」對於記 憶的挑戰,在於必須「持久地維持記憶的在場」,這是違反「回憶」邏輯的,回憶總意味著不連貫且 無法持續在場。[4] 為了達到記憶持續在場的任務,《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III》動⽤了⼤量的敘事來 穩住記憶。⼀開始的家族史敘事作為起源敘事,讓余彥芳躺在⼤型長條的書寫平⾯上先⾏「以⾃⼰為 本」描繪⽗親的⾝形,⼀⽅⾯從⾃⼰的觀點講述他的家族直⾄他⽗親的故事,另⼀⽅⾯藉由書寫之 助,在已經被疊合的、他與⽗親的共同形象上,再⼀次從余彥芳⾃⾝的觀點敘述他⽗親之於家族的關 係。換句話說,余彥芳透過創造敘事來維持⽗親形象的持續在場,並給予接著⽽來的每個形象(刻 印、拉鐵捲⾨、投籃、移⾞)得以處於⼀個更穩固的基礎上,⽤以抵禦時間對於記憶與注意⼒的強⼒

侵蝕。恰恰因為這樣的敘事性固化,讓形象得以在時間層⾯上擴展效⼒,甚⾄具有轉化空間的能⼒,

所以魏琬容認為,在召喚⽗親的形象時,余彥芳將驫舞劇場變成了余廣松刻印店。

(3)

形象的記憶與記憶的形象

在將驫舞劇場轉換成余廣松刻印之後,有個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橋段:余彥芳邀請幾個觀眾上台⼀⼈模 仿⼀個他⽗親的動作,每個⼈都如同雕塑般地將動作凝結。在余彥芳拉起⼀⼤塊⽩布蓋住所有台上這 些觀眾之後,⽤⼿電筒照出這些形象,並以電風扇向著⽩布裡⾯吹,⼀⼈抓著⽩布⼀⾓上下擺動,使 得這些形象不再具有⼀開始那麼明確的姿態。接著,余彥芳鑽到⽩布裡⾯去,⽽布裡的觀眾逐⼀地離 開⽩布,最後只剩余彥芳⼀⼈在⽩布中,以及⽩布⾓落由棉被疊成的躺著⼈形。相對於其他橋段中,

余彥芳⽗親與她⾃⾝形象的明確性(甚⾄在這個橋段之後,透過影像播放著她⽗⺟親過往在堤岸散步 這些影像也是形象明確的),[5]⽤⽩布包覆動作形象與棉被所疊成的⼈形所造成的「模糊」,就讓 我們感到好奇:究竟這個橋段刻意創造的「模糊」,在整場形象都相對明確的表演中,佔有什麼樣的 位置?

除了形象上明確與否所引發的困惑之外,還有空間層⾯上的問題:在⼀個已經被轉化為過往記憶空間

(余廣松刻印)的空間之中,編舞家請觀眾(⽽非余彥芳⾃⼰)將⽗親的形象固定下來。同時間出現 的這些⽗親動作形象是怎麼⼀回事呢?就內化成⾝體記憶的意義⽽⾔,由其他⼈來模仿余彥芳⽗親的 動作與由余彥芳來扮演⽗親,在意義上截然不同,後者的「內化」具有意義,⽽前者單純只是模 仿。  

對我們來說,這個有點難解的段落,在「空間」脈絡上,已經從「余廣松刻印」轉⽽成為余彥芳的

「內在記憶空間」。在內在的記憶空間當中,縱使是⽗親,也是⼀個尚未「內化」成為余彥芳⾝體記 憶中⼀部份的余廣松。[6] 由其他⼈所模仿的余廣松,是⼀個⼜⼀個透過照片、影像、他⼈描述、甚

⾄余彥芳⾃⼰的印象所蒐羅到的動作形象,是「形象的記憶」。這些尚未經過內化的「形象的記

(4)

憶」,以其原來尚未被消化的樣⼦,雕像也似地同時位於場上,就像它們本來在記憶中相對邊緣的位 置⼀樣。

 

當場上的定格動作被⼀席⽩布全數覆蓋起來的時候,它們失去了原本的明確性。對我們來說,如果空 間整體已經被余彥芳所轉化,成為不同精神空間的投射,為什麼還需要這⼀席覆蓋所有動作形象的⽩

布,就變得非常值得思考。這席⼤型的包覆性布幔,可視為「記憶」本⾝的隱喻。⽗親的動作形象被

⽩布整體覆蓋時,進入了記憶,成為「記憶中的形象」。這樣的形象必然不同於相片或影像中那些還 沒被記憶所「內化」的形象那麼鮮明且明確,當這樣的形象進入記憶當中的時候,就如同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夢的邏輯,必須經過多樣的關卡與轉換機制,甚⾄與其他的形象相互揉 雜。我們看到⽩⾊布幔底下形象的變化,處理的是從「形象的記憶」到「記憶的形象」這個記憶「內

(5)

化」的過程。⼈抓著布幔上下舞動,讓電風扇向內吹,布幔底下可說是「記憶空間」的隱喻,這個空 間是⼀個過渡性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形象會進入彼此架接、外型不明確、層次變換、甚⾄範疇變 化等等的過程。最為明顯的例⼦,是棉被⼈形與余彥芳所表演的⽗親⾏動形象間的關係,竟成了這個 最模糊的形象與最明確的形象的兩極,不管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與敘事上都架構了這個橋段的意 義視域。⽽記憶與形象兩者間形成「奇怪的迴圈(strange loop)」,[7] 讓外在⽇常現實世界與余 彥芳的內在記憶空間之間的轉化得以完成。

 

現實的⼈⽣

搬出布幔下折疊好的棉被。布幔中被當成⽗親形象的,原來是⽗親睡過的⼀床棉被。表演⼜轉化到另

⼀個空間。⽗⺟親出遊的投影開始投影在余彥芳的⾝上,余彥芳開始把之前為了貼近⽗親微胖⾝形⽽

穿上的衣服⼀件⼜⼀件地脫下來,回到他⾃⼰作為余彥芳的⾝份。在脫完了⾝上多餘的T Shirt,余彥 芳把投影機轉向劇場中本來給舞者練舞⽤的⼤⾯鏡⼦。影像透過鏡⼦反射到整個空間中,影像及其光 影效果佈滿整個劇場,此時余彥芳開始對著投影在鏡⼦、牆與天花板的影像起舞。這個世界,已經是 充滿⽗親形象的世界。在經過前⼀個形象在記憶層⾯上的內化階段之後,再也沒有內在與外在的差 別,從余彥芳的⾓度來看,⽗親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落,這個世界的每道光影,都具有⽗親形象所輻 射出來的意義。然⽽,⼈⽣總是現實的,機⾞的喇叭聲與⾞頭燈從玻璃⾨外穿透看似透明的空間,就 像羅蘭.巴特曾說的:「並非不可或缺,⽽是不可替代」,不可替代的余慶松已經去世了。

(6)

[1] 魏琬容,〈不⽤照片,我們如何思念⼀個⼈,也關於我們為何作劇場《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三》〉認為這是⼀個以驫舞劇場來考慮 的「現地(site speci c)」作品(⽂章截⾃: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wwj/2019113003,截⽂時間:2020/2/28);廖 于萱,〈如若還親愛,就別忘懷:⾝與聲《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三》〉所提到的⽇常性設置的「連鎖咬合」(⽂章截⾃: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5712,截⽂時間:2020/03/03)。

[2] 在余彥芳脫下T Shirt的時候,投影機將影像投射在他的⾝上。

[3] 這讓特定的外在空間(也就是⽗親⽣前常出現的地點)被余彥芳的內在空間(或說,記憶空間)所投射。就這個意義之下,這些地 點之於余彥芳來說,不再只是「⽇常現實」。這或許是表演最後必須依賴摩托⾞⾞燈射入,以打破已被余彥芳「扭曲」的⽇常現實空 間的原因。關於這個部份我們會在後⾯處理。

[4] 因為「那些當下在場的東⻄,⼈們不會回憶它,⽽是體現它。」相關討論請⾒ Aleida Assmann 著,潘璐譯,《回憶空間:⽂化記 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學,2016,⾴280。

[5] 縱使在最初五分鐘,⽤描述與圖⽂快速帶領觀眾進入狀況的家族史片段,也沒有任何形象虛構與模糊的企圖。

[6] 就像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明室》中所提及的,在他⺟親的某些照片中,羅蘭.巴特「讀到他(羅蘭.巴特)不存 在」。⽽且之於他,他的⺟親也不是以「家庭」或「⺟親」這種被社會體制所建構出來的⾓⾊⾝份⽽存在的,因為總有⼀天⺟親會死 亡,我們或許可以沒有⺟親⽽活下去,但是我們或許不能沒有那個被體制稱為⺟親的、「特殊的、只對我們個⼈有意義的」⼈⽽活下 去。所以羅蘭.巴特必須透過相片,重新把他媽媽的過往與⾃⼰的存在縫合在⼀起。相關討論請⾒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

《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作室,1997,⾴82、91-92。

[7] 我們在這裡使⽤了侯世達(Douglas Hofstadter)在《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璧之⼤成》(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書中提出來的概念。指稱不同的世界(像是內在與外在)或層級(像是上層與下層)必定會在某⼀個位置,

藉由安插「奇怪的迴圈」來打破形式邏輯的無限性來創造封閉的系統。

圖版提供:《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攝影陳藝堂,⿊眼睛跨劇團提供。

贊助:國藝會「現象書寫-視覺評論」專案、⽂⼼藝術基⾦會、蘇美智女⼠。

MORE CONVERSATIONS

ARTIS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思維的基本成分方面對數學思維進行分類, 有數學形象思維; 數學邏輯思維; 數學直覺 思維三大類。 在認識數學規律、 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Sammodanīyaṃ kathaṃ sāraṇīyaṃ vītisār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Ekamantaṃ nisinno kho ujjayo brāhmaṇo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mayaṃ, bhogotama,

pa dag nye bar len pa yin la shing rta nye par len pa po min pa de bzhin du / bdag kyang kun rdzob kyi bden par 'jig rten gyi tha snyad kun tu mi gcad par bya ba'i phyir shing

表 6.3.2 為不同電壓下,驅動整個系統運作所需電流。圖 6.3.2 為 測試情形。其中紅燈代表正常工作。結果證明只要太陽能板能夠提供

下列哪一種記憶體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 不會因電源關閉而使其中的資料消 失, 但是可以透過電壓的方式重複抹除資料, 可用於基本輸入/ 輸出系統 (Basic Input / Output System,BIOS)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扇形紙片的張數 扇形紙片的角度 一張扇形紙片是一個 圓的幾分之幾. (扇形紙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