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Codependency, Love Relationship, and Breakup

Adjust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收件日期 年  月  日;修改日期: 年  月  日;接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分手調適行為與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間的相關性,並比較男 女學生在分手調適上的差異。以「分手調適量表」、「愛情關係量表」和「共依附量表」為 研究工具,共得有效樣本0 份,以獨立樣本 t 檢定與典型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的分 析,主要結論如下:

. 大學生的分手調適與共依附特質間具有相關。共依附特質愈高,分手事件產生的「分 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負面影響也愈高。

. 大學生的分手調適與愛情關係間具有相關。愛情關係中的「親密」、「激情」及「承 諾」愈強,分手事件產生的「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美好的回 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也愈強烈。

. 分手調適存在性別差異,男大學生在「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 負面情緒的感受高於女生。

關鍵詞:大學生、分手調適、共依附、愛情關係

林淑惠

Shu-Hui Lin

黃韞臻

**

Yun-Chen Huang

林佳筠

***

Jia-Yun Lin

臺中技術學院保險金融管理系副教授

**臺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講師

***臺中技術學院保險金融管理系研究助理

(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breakup adjustment, codependency and lov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urther to compare different gender’s emotions after relationship breakup.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Breakup Adjustment Scale”, “Love Relations Scale” and “Codependency Assessment Scale”. The research was targeted 0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breakup adjustment and codependency. 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codependency, they had stronger feeling of “distressful”, “self-doubt”, “revenge impulse” and “self-blame”.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breakup adjustment and love relationship. When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intimacy, passion and decision/

commitment in their love relationship, they had stronger feeling of “learning as a growth experience”, “self-doubt”, “favorable memories”,“revenge impulse” and “self-blame”.

. Comparing different gender with their breakup adjustment. Male students tend to have stronger feeling of “distressful”, “revenge impulse” and “self-doubt” than femal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Breakup Adjustment, Codependency, Love Relationship.

(3)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的媒體報導中,大學生情侶分手後傷害自己或他人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研 究( Donald, Dower, Correa-Velez, & Jones, 00; Lewandowski, Aron, Bassis, & Kunak, 00;

Sbarra, 00) 指出,愛情關係的結束常與情緒低潮、認知改變,特別是負向行為,例如自 殺傾向有關。國內李佩怡 () 研究指出愛情關係的結束讓台灣大學生的失落感持續最 久,同時更是一項痛苦且嚴重的生活事件,影響所及包括學業表現、生活滿意度,及心理 衛生等,顯示對部分大學生而言,並無法妥善調適分手事件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其實,分 手事件對青年而言是很重要的失落歷程,藉由分手經驗可改變個人內心對外在世界的觀感 (Hoff, ; Parkes & Weiss, );分手代表一段親密關係畫下句點,可能對個人的心理 狀態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若能從分手的過程之中,學習到調適情緒的方法並增進對愛情關 係的瞭解,則有益於下一段感情的經營,甚至可影響未來的婚姻生活。台灣的教育體制甚 少提供青少年學習兩性交往的機會,學生平時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及想像,直至事件發生時 便會產生嚴重的徬徨與無助感(劉惠琴,)。而在大學院校的諮商輔導中心中,感情 困擾是學生經常尋求協助的問題,因此瞭解大學生的分手調適行為之相關影響因素,以期 能幫助建立正確分手觀念是刻不容緩的。

  近幾十年來,西方的社會心理學家們紛紛投入以愛情作為相關議題的研究,並試著 找尋相關答案,在多角度的探索之中發現,共依附和親密關係發展具有高度相關性,研 究更指出,共依附行為對人際相處的親密關係造成劇烈影響,共依附特質者無法長期經 營健康、良好的交往關係,甚至會產生適應不良及關係矛盾等負面效應(Fischer, Spann &

Crawford,; Wright & Wright, )。吳昭儀與吳麗娟 (00) 的研究發現,當大學生的 共依附程度愈高,愈缺乏自信與安全感,甚至有善妒及控制他人的傾向,因此在分手後,

往往會無法跳脫感情的牽絆,而陷入憂鬱的情緒中。國內對共依附的相關研究多著重於家 庭、人際關係、信任感、性別、愛情等方面,而對於兩性關係的探討大多至相戀階段,並 未對之後的關係結束作深入的瞭解;在愛情關係中也有相同的情況,過去探討愛情關係的 相關理論與實證,大多數皆著眼於愛情關係的維持與發展,鮮少以愛情關係和關係結束後 調適的相關性作為主軸;而關係的結束是一種失落事件,對個人的心理狀態會造成影響,

嚴重者甚至會波及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及未來發展,因此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 與分手調適間的關聯相當具有探討的必要性。

再者,國內外都曾出現討論不同性別對於調整或處理分手情緒的研究,各研究者均針 對研究結論提出自己的論點,來解釋性別間行為差異的可能原因。Felmlee () 以大學 生為對象探究愛情關係結束的概況,其結果發現,男生若在愛情關係的相處上掌握較多的 權力,則較不易造成分手,且女生提出分手的比率大於男生,並指出因為女生在親密關係 的感受較敏感,容易發現感情的變調與相處的問題;趙慧敏(00) 探討性別在分手後調 適概況的差異,其表示女性大多會找尋適當的管道來排除分手後的悲傷,但男性卻傾向保

(4)

持沉默,亦或藉以煙酒類來麻痺自我,甚至可能會有暴力舉動;曾瑋琍(00)探討大學 生分手因應的研究則發現,在報復對方、自我傷害與自我貶抑上,男性顯著高於女性。一 般而言,感情結束的原因很多,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對於知覺到對愛情關係結束的預期、

愛情交往時間的長短和分手事件發生的突然性,均可能影響分手後的悲傷程度,只是誠如 各研究所述,男女所展現出的反應似乎有所不同。在提倡兩性平等的現代社會中,究竟不 同性別的大學生對於分手後的情緒或心理調適是否有所差異,有待以實徵數據進行分析比 較。

根據以上所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究大學生的分手調適與共依附特質間之相關性。

(二)探究大學生的分手調適與愛情關係間的相關性。

(三)瞭解大學生在分手調適的性別差異。

二、名詞釋義

(一)大學生

本研究所指之大學生是指在台灣地區的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就讀的大一到大四有戀愛分手經驗之男女大學生。

(二)分手調適行為

指個體在面對與戀人分手事件的刺激時,由於本身的機制會對此刺激做出的反應或面 對的態度。在本研究中,分手調適行為包括:「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

「自我懷疑與否定」、「美好回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 個層面,由個體在「分 手調適量表」的得分來評量其反應的程度,得分愈高,代表受試者於該構面的感受愈深 刻,愈易反應出該項行為。

(三)共依附特質

共依附(codependence) 係指個體一種忽略自我需求、壓抑自我的不良特質,常伴隨原 生家庭問題、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感,及內科方面問題。本研究的共依附係以楊晴惠 (000) 所修訂之「中文共依評估量表」的得分為依據,受試者的得分愈高,表示共依附 之程度愈嚴重,其包含「他人焦點/ 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感」、「內科問題」、「隱藏自 我」與「原生家庭問題」等五個面向。

(四)愛情關係

愛情關係是指大學生在其所處的愛戀關係中,對關係特徵之質與量的評估。本研究所 指之愛情關係是以受試者在王慶福() 的「愛情關係量表」上的得分為評量依據,其 包含「親密」、「激情」、「承諾」等三種構面,該構面得分愈高者,表示在愛情關係中該特 徵愈明顯。

(5)

貳、文獻探討

一、分手調適的內涵、重要性及對個體之影響

分手代表一段親密關係的結束,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悲傷、痛苦、失落、轉機與成熟 等種種不同的反應感受,端看個人如何調適自我的心情,是否能從此段經驗中得到收穫 並活出新的自我,抑或是陷入絕望的困境之中久久無法自拔(王慶福、王郁茗,00)。

Robak 與 Weitzman () 以大學生及研究生作為樣本,探討關係結束後得到的失落感,

發現分手所面臨的悲傷與喪親之痛的感受非常類似,包含孤獨、憂慮、思念、失望、否 認、生氣、罪惡感、失去自我、身體不適等。

國內學者劉惠琴() 探討大學生的分手行為發現,對於分手有些人會產生自怨自 艾的反應,例如會歸咎於自己的外貌不佳或是其他條件配不上對方等自卑的心情,甚至會 懷恨在心造成對感情及異性的不信任,這些扭曲的態度會影響未來親密關係的發展;趙 慧敏(00) 也表示,面對分手所得到的失落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都是嚴重的打擊,不但會 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李佩怡() 研究指出,

在大學生常遇到的失落經驗中,分手事件影響個人失落感持續時間最長,並造成多方面相 關反應,在情緒上,會產生思念對方卻又氣憤關係結束的矛盾心態;在認知上,對感情的 發展與結束充滿疑問,對未來失去信心且改變自我價值觀,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意念與行 為,或是傷害他人的舉動;而在行為上,飲食及睡眠狀況會受到不良的影響,且會容易感 到疲倦,造成無法專注於功課,而影響個人的前途發展。國外許多研究亦同樣強調愛情關 係結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諸如負向情緒的產生、認知的改變、消極行為,甚至是自殺傾 向(Donald, Dower, Correa-Velez, & Jones, 00; Lewandowski, Aron, Bassis, & Kunak, 00;

Sbarra, 00)。

然而大學生們的分手經驗所產生的也不見得全是負面的影響;分手經驗對個體感受 而言雖是一種危機,也可能是一種轉機,在面臨分手之初的反應,大多是負面的情緒與影 響,但經過心情的轉變及時間的沉澱之後,也有機會能從其中獲得成長的經驗,當事人能 走出傷痛後而重新超越自我(Hebert & Popadiuk, 00; Tashiro & Frazier, 00),誠如王郁 茗、王慶福與蘇完女(00) 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大學生在分手後六個月以內能夠走出陰 霾、恢復情緒,並且能夠藉由分手經驗審視自我及異性,對愛情關係有正面的學習。

在心理學範疇的議題中,性別變項上的差異表現常受到關注,Robak 與 Weitzman () 以大學生為樣本發現,男生在度過分手傷痛期所需要的時間比女生來得長,有可能 是因為女大學生較願意與他人分享失落的感受且更加積極地找尋社會支持,而男生對外界 卻會否認自己的悲傷心情。但有部分研究(Frazier & Cook, ; Smith & Cohen, ) 卻 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加重視人際關係尤其是愛情關係,因此在失去愛情時,女性分手後 的憂鬱高於男性,且男性的自尊心較高,因此男性在心理層面的調適較佳。而另有學者 (Sprecher, ) 則表示,不同性別在經歷分手事件後的情緒及反應並無差異。由文獻結果 可知,國外研究對於不同性別的分手調適比較並無一致的結論或觀點,而究竟台灣大學生

(6)

在愛情關係結束後,男女生的分手調適是否有所差異,正是本研究欲探究之處。

另外,什麼樣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個人分手後的調適方式呢?Brehm () 的研究結 果指出,若能達成:經濟獨立、能妥善地照顧自己、有社會支持的幫助、早有心理準備、

肯定自己被愛的價值及對愛情關係有建設性的觀點等條件,對於分手便能有良好的調適行 為,本研究主要欲聚焦於Brehm 所提出的後二項因素(肯定自我的價值及愛情關係),擬 由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著手探究其與分手調適的相關性。

二、分手調適與共依附特質

共依附是一種成癮的人格特徵,指隱藏、忽略自我情緒及避免公開討論自己,但卻持 續地以承擔、滿足他人需求為目標,形成一種生活以某人為中心的狂熱狀態,進而影響與 社會的健康相處,逐漸導致成疾病的過程(Cermak, )。共依附的概念最早是起源於酒 癮者與其家屬的關係中,家屬與酒癮者在長期的相處下,產生了密不可分的依賴與被依賴 關係,照顧者在此段關係之中得到了被需要及可控制患者的滿足感,因此共依附在早期被 認為是和藥癮、酒癮者共處之下所產生的病狀;然而,共依附不單只存在於物質濫用的情 境中,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也可見共依附特質,如家庭、職場甚至是校園中皆可能會發生,

Cullen 與 Carr () 表示,高共依附傾向者,在溝通、表達情感及情緒控制上皆有較大 的困難。Hughes-Hammer, Martsolf 與 Zeller () 統合諸多學者的理論,以「他人焦點 / 自我忽視」、「原生家庭問題」、「低自我價值感」、「隱藏自我」及「內科問題」等五項概 念來解釋共依附現象,並以此提出共依附模式,他們認為共依者會藉由控制的方式強迫自 己幫忙他人並產生上述五項概念的相關問題。

共依附特質除了對個人在生活上造成傷害外,對兩性關係的交往有密切的影響,甚 至對於愛情關係結束後的心態調整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陳詩潔、吳麗娟,00)。而相 關研究指出不同依附類型者面對分手會呈現不同的因應行為,安全型依附者懂得愛自己並 接納他人,排除型依附者則喜歡自由自在的感覺,此兩類型依附者對外在的人、事、物及 自己本身是具有正面的思維,故遭遇分手時較能夠接受離別,且少有劇烈的負面情緒,除 此之外也有所謂的焦慮依附型,焦慮依附者容易否定自我價值並對親密關係缺乏安全感,

而焦慮依附者面對分手有最多的沮喪情緒,很難從失落的困境中走出(王慶福,000;

Bartholomew & Horowitz, )。共依附者的特徵和焦慮依附者相似,二者在親密關係的 相處上均容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對自己的判斷是負向的,並且在愛情中同為願意付出 心力者,因此研究者推斷共依附特質和分手調適間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而吳昭儀 與吳麗娟(00)亦認為共依附者在面對愛情關係結束的因應行為是值得研究的議題,故 本研究擬以此議題為研究方向。

三、分手調適與愛情關係

著名的愛情理論學家Sternberg () 建立了完整的愛情三角理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分別為:. 親密 (intimacy):彼此依附、親近且有心靈交流的經驗,屬於情感向

(7)

度;. 激情 (passion):具有強烈的動力欲與對方結合,是令人興奮的動機成份;. 決定與 承諾(decision/ commitment):指決定愛人與願意長期維持愛情關係的決心,屬於愛情中的 認知向度;Sternberg 認為,三種成份會隨著時間的長久而增加,各自所占的比例亦會有 所不同,因此三項因素建立而成的三角形可代表個人的愛情經驗與愛情品質,亦能呈現在 某一時間點上愛情關係的結構;Lemieux 與 Hale (000) 認為,Sternberg 的愛情理論是測 試愛情關係的良好指標,因其三項成份所建立的結構相當清晰且具有良好的預測力。張妤 玥與陸洛(00) 表示,愛情關係是一種親密的關係取向,即自我在心理上認定對方的重 要性,互動時以雙方的關係為主要脈絡,並形成一種與對方成為一體的融合趨勢,具體而 言,自我在行動之時會考慮對方的想法與喜好,顧慮對方的感受,關係中的變動會影響自 我的情緒與行為。

李美枝() 認為,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相較之下,華人在愛情關係中尤其重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人關係,是故,在愛情的經營上,投入的情感愈濃厚、對另 一伴的依賴感愈重,在關係宣告結束時打擊與震撼將會愈深刻。Choo, Levine 與 Hatfield () 認為戀愛時愛得愈黏緊者,在分手後會感受到較多的焦慮與痛苦,而愛得愈輕挑 與隨便者,則會有瀟灑的態度,對於戀愛的結束並沒有很深的感慨。另外,更有研究 (Frazier & Cook, ; Sprecher, Felmlee, Metts, Fehr & Vanni, ) 發現,個體對愛情關係 的親密度愈深刻、對愛情的承諾與責任愈重,其分手後會愈感挫折與憂傷,而對愛情關係 的滿意度愈高及愈認真經營愛情關係者,會傾向於極想維持愛情的長久且不願意放棄感 情,當面臨愛情必須結束時,亦會有愈多的負向情緒。可見,分手調適情形與愛情關係的 發展,兩者間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王慶福與王郁茗(00)、陳月靜 (00) 表示分手的相關議題值得研究,目前國外關 於分手事件的文獻不在少數,但由於中外文化、國情存在明顯差異,其研究結論不見得適 用於國內,而國內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多數學者專注於個體對於分手事件本身的認知、調 適、復原歷程及結構因素(王郁茗、王慶福、蘇完女,00;王慶福、王郁茗,00;李 佩怡,;陳月靜,00;劉惠琴,)。研究者於回顧相關文獻後認為,分手調適 與相關變項間的關連性值得一探,因此,擬由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二項因素著 手,探討其與分手調適行為間的相關性。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便利取樣方式,抽取北、中、南的國私立大學、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等性 質不同的一~四年級大專院校學生為問卷施測對象,其中北部學校占了.%,中部學校 為0.%,南部學校則是 .%。而為了確實瞭解大學生分手調適的概況,因此在發放問 卷時,以有戀愛分手經驗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 份問卷,有效問卷為 0 份,

有效問卷回收率為.%,其中男生為  人 (.0%)、女生為  人 (.0%),一年級占

(8)

.%,二年級占 .%,三年級為 .%,四年級則是 .%。

二、研究工具

(一)分手調適量表

概括而言,國內針對分手議題的研究仍屬少數,在量表設計方面,大多是使用一般 的情緒因應量表來測試分手概況,但針對不同的情緒來源,僅使用相同的因應量表似乎 無法突顯學生們面對「分手」發生的真切失落情感(王慶福、王郁茗,00;曾瑋琍,

00);王慶福與王郁茗 (00) 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以有分手經驗的  位大學男女生 為對象,調查大學生的交往過程與處理分手的方式,對於分手的調適經驗,共得到正面與 負面等 項態度,而後為詳加探究分手的認知與調適過程,其再針對此量表進行修改,施 行預試題項分析與因素分析,篩選題項後編製成為計 題的分手調適量表,共  項構 面,Cronbach’s α 值介於 .0~.0 之間,本研究以此量表作為測量大學生分手調適的工 具。

而研究中因考慮學生作答時間太長,可能造成學生失去耐性會有過多無效問卷,王慶 福與王郁茗(00) 亦表示可根據研究者所需選擇子量表做測量,除了可節省測試時間外 對研究結果也不至影響太大,因此,本研究挑選「分手後的痛苦」、「美好的回憶」及「分 手學到的成長經驗」等構面題項,主要包括測試學生分手後的不捨與悲痛程度、珍惜與分 手情人的友誼和懷念過去種種,及瞭解學生對逝去感情後所帶來的正面效應等題項。另外 為了因應近來情殺與為情自殺等社會事件的頻傳,因此本研究再加入「報復的衝動」、「自 我懷疑與否定」與「自責」等 項構面,以瞭解學生們在分手後所體會到的負面感受,是 否對分手的戀人抱有懷恨在心的想法、因分手造成貶低自我價值與將分手的結局過度歸咎 自己等概況。

分手調適量表總計有 個構面  個題項,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表 (Likert-type Scale) 法,以受試者自我體認及感受度加以回答,由從未如此、偶而如此、有時如此、時常如 此與總是如此中勾選答案,分別給、、、、 分,分數愈高,即表示該構面感受愈深 刻。研究中所得有效樣本資料的KMO 統計量為 .,顯示資料極適合進行因素分析,經 以主成分法進行因素分析,採取最大變異正交轉軸,僅保留因素負荷量大於. 之題項,

並選取特徵值大於.0 之因素,經進行二次因素分析後,得到與原量表相同的六項構面,

分別為「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美好回憶」、

「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其Cronbach’s α 值介於 .0 至 .0 之間,整體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為 .,可知此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二)共依附量表

國外測量共依附現象之量表種類繁多,其相異性包含題數、測試對象、量表構面及 測試方式等,其中Hughes-Hammer, Martsolf 與 Zeller () 結合護理師、醫生及心理學

(9)

家等多方面專業人士之經驗,所編寫之CODAT(Codependency Assessment Tool)最具有 清楚之信效度數值且結果良好(楊晴惠,000)。因此楊晴惠 (000) 以 CODAT 作為量表 主軸,並以多種其他共依附量表為輔撰寫「中文共依附量表」(CCDAT),其不論樣本為

~ 歲之病患家屬亦或為大專學生穩定性皆較其他量表佳,而吳昭儀與吳麗娟 (00)、

陳詩潔與吳麗娟(00) 亦採用楊晴惠所編製的「中文共依附量表」進行相關研究,兩研 究之Cronbach’s α 係數皆達 .0,因考量東、西方國家的風俗民情差異性甚大,使用中文 量表來評估本國人之共依附應較為適切,因此本研究將以CCDAT 為測量工具。

本研究採用之中文共依附量表,原始題數為 題,使用李克特式五點量表法,以個 人感受的深淺由從未如此、偶而如此、有時如此、時常如此與總是如此等選項中勾選答 案,然後分別給予 至  分,分數愈高者表共依附特質愈強烈。其量表之因素分析合適性 指標KMO 值為 .,表示題項間有共同因素存在,此資料適合作因素分析;經二次因素 分析刪除因素負荷量低於. 的題項,並選取特徵值大於 .0 之因素,最後可得「他人焦點 / 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感」、「內科問題」、「隱藏自我」與「原生家庭問題」等五個構 面。其中「他人焦點/ 自我忽視」主要測試受試者忽略自我與以他為重的程度;「低自我 價值感」則是欲瞭解大學生缺乏自信心與否定自我的概況;「內科問題」包括了是否會覺 得自己生病了、覺得自己的健康不如他人等詢問生理概況的相關問題;「隱藏自我」可代 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及了解自我想法與慾望的層面;「原生家庭問題」是為了瞭解大學生 的家庭氣氛為何及家人相處的情況。各構面之Cronbach’s α 值介於 . 至 . 之間,整 體量表的Cronbach’s α 值為 .,顯示本量表有不錯信度與效度。

(三)愛情關係量表

本研究採用王慶福() 的愛情關係量表,此量表經因素分析可分為「親密」、「激 情」、「承諾」等三種構面,與Sternberg () 的愛情三角理論相符合,顯示量表具有建 構效度;王慶福曾以此量表進行愛情關係的系列相關研究,發現此研究工具具有良好之因 素結構效度及其他量表效度之佐證;而李怡真與林以正(00) 亦延用王慶福之愛情關係 量表測試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於.0~.00 之間;

可見,王慶福所編製之愛情關係量表除了支持Sternberg 愛情理論的三角學說外,亦適合 用來瞭解台灣大學生愛情關係的發展概況。

原量表共有 題,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表法,從相當不符合、不符合、普通、符合 與相當符合中勾選答案,分別給予 至  分,分數愈高,表示學生對愛情關係的感受愈深 刻。其量表之因素分析合適性指標KMO 值為 .,經因素分析後,可得三個構面,各題 項皆列入王慶福所設定之「親密」、「激情」、「承諾」等三項構面之中,其中親密構面主要 測試愛情中的情感成份,激情構面則是愛情慾望的動機成份,而承諾代表對長久愛情關 係的認知成份。各Cronbach’s α 值介於 .0 至 . 之間,整體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 為.,由以上結果可知本量表具有之良好信、效度。

(10)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輸入並校對,運用SPSS 軟體進行資料處理的工作,依 據研究目的及變項性質進行各項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t 檢定、典型相關分析 等。

肆、結果與討論

一、共依附特質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結果

  為能瞭解大學生共依附特質 個層面與分手調適  個層面之間的整體相互關係,遂 進行典型相關分析。此分析中係以共依附量表中的「他人焦點/ 自我忽視」、「低自我價 值感」、「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等作為控制變項(X 變項),且將 分手調適中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美好 的回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為效標變項(Y 變項),以進行兩組之間的典型相關 分析。由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共依附的各個變項之線性組合與分手調適的各個變項之線 性組合間有顯著關係,典型相關分析結果共獲得二個顯著相關(p<.0),相關係數為 .

及.。表  為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圖  則為其對應之典型相關結構圖,結構圖中僅保 留典型相關負荷量大於.0 者。

表1 . 共依附特質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控制變項 典型因素 效標變項 典型因素

(X 變項) χ χ (Y 變項) η η 他人焦點/ 自我忽視 .0 . 分手後的痛苦 .0 .

低自我價值感 . .0 分手學到成長經驗 .0 .

內科問題 .0 . 自我懷疑與否定 . .

隱藏自我 . . 美好的回憶 .0 .

原生家庭問題 . . 報復的衝動 .0 -.

自責 . .0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 .0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 .0

重疊 .0 .0 重疊 . .0

ρ . .

ρ .* .*

*p < .0

(一)共依附與分手調適之第一個典型相關結構

就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而言,主要是由X 組變項中的「他人焦點 / 自我忽視」、「低 自我價值感」、「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等層面,透過第一個典型 變項(χ) 來影響 Y 組變項中的「分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

(11)

「自責」(其中「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美好的回憶」與第一個典型因素 η之相關負 荷量未達.0,較不具影響力)。由典型變項的結構係數來看,大學生在「他人焦點 / 自我 忽視」、「低自我價值感」、「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及「原生家庭問題」等層面的得分愈 高,則其「分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的得分也愈 高;換句話說,當大學生的共依附性特質愈強烈,意即愈以他人為焦點而忽略自我、自我 價值感低、容易隱藏自我、自覺有愈多的內科與原生家庭問題時,則分手事件對於其所帶 來的「分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負面影響也愈嚴 重。

結果顯示,對共依附特質者而言,其對於愛情關係之結束較難以釋懷,吳昭儀與吳麗 娟(00) 統合諸多學者之理論,發現共依附者具有如下的特質:. 成癮於關係中:個人 得不到應有的愛與關懷,因此加深了渴望得到愛的慾望,陷入尋找親密關係的痛苦之中,

更無法接受失去;. 他人焦點 / 自我忽視:認為自己必須對他人的生活負責,過份強調自 己對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自我;. 依賴:將自己快樂與否的決定權置於他人手上,認為 生命中沒有對方便失去意義;. 隱藏自我:恐懼自己不被他人所接受,因此不敢展現自我 個性,以妥協的方式來換取對方的喜愛。綜而言之,共依附特質者一則基於過分依賴與控 制,無法忍受關係結束,於是產生激烈報復手段;另一則由於自我價值低落,以他人為焦 點,而產生過多的自我批判與檢討,認為自己要為關係結束負責,並試圖合理化對方的所 有行為;或許是因此等特質使得共依附者於分手後無法健康調適其情緒與心態。

而除了可能是共依附者本身的特質導致負面因應行為外,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對愛情

. 共依附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圖

(12)

的態度。吳昭儀與吳麗娟(00) 指出,大學生的共依附程度愈高會愛得愈瘋狂,Dear 與 Roberts (00) 有類似的觀點,認為共依附者在感情中缺乏自信與安全感,有強烈的控制 慾望,渴望掌握愛情的發展,害怕被拋棄,更不願意結束愛情。楊茜如() 指出,愈 傾向瘋狂愛的人,愈容易出現報復、否認、自我傷害的行為,因對愛情的過份執著,使 得共依附者無法理性面對分手。Cho & Cross () 針對台灣大學生的研究同樣發現,瘋 狂愛特質愈高的大學生,其情緒波動劇烈,無法有效解決兩性關係中的矛盾與壓力。具體 而言,個體的共依附特質愈高時,其愛情態度愈傾向瘋狂愛,加上其人我界域不清的特 點,可能使其在面臨分手時產生焦慮,以及極大的情緒張力,因此很可能會採取報復、否 認、自我傷害等較為負面的因應行為。而本研究結果支持前述學者的論點,數據顯示大學 生的共依附特質與分手後的種種負向情緒相關,包括了「分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 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此點可提供家庭、學校或社會作為輔導與協助學生處理 感情困擾時的參考。

(二)共依附與分手調適之第二個典型相關結構

在第二組典型相關中,主要由X 組變項中的「他人焦點 / 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 感」、「內科問題」及「隱藏自我」等層面,透過第二個典型變項(χ) 來影響 Y 組變項中 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及「美好的回憶」(其 中X 組變項中的「原生家庭問題」與 χ,Y 組變項中的「報復的衝動」、「自責」與 η

之相關負荷量均未達.0,較不具影響力)。由典型變項的結構係數來看,大學生在「他人 焦點/ 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感」、「內科問題」及「隱藏自我」等  個層面的得分愈高 時,其在「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及「美好的回 憶」的得分亦然。可知,當大學生在以他人為焦點而產生自我忽視、降低自我價值、隱藏 自我感受及內科問題方面的傾向愈強烈時,其在面臨分手事件時會感到較大的痛苦並產生 自我懷疑,但同時卻也能由事件中學到成長的經驗與回憶美好的相處時光。

Hatfield 與 Rapson () 提出「愛情基模」的理論,認為個體在愛情關係中會存有期 待,對自己、對他人及對感情事件的發展等,而在此愛情基模中,對情感抱有極度期待 與需求者,會不斷地修正與調整愛情走向,甚至是分手後亦然。Ferring 與 Filipp (000) 表 示,面對失落事件的當下,個人會採取調適的策略,透過改變自我的定位與目標,以期達 到能調整承受遇到失去事件的苦痛;王慶福與王郁茗(00) 亦指出,分手事件的挫折會 使人痛心疾首,對自我與他人萌生懷疑的心態,但相對的,在認知上會回顧感情過程的狀 態,從中得到分手的原因與成長的契機。由此組典型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者面 臨分手事件時,雖然都會伴隨著產生負面情緒與消極態度,但若其有較不明顯的原生家庭 問題,則能由分手經驗中獲得正向體認,在沉澱心情走出傷痛後,過去的種種反而是一種 美好回憶。根據Friel 與 Friel () 觀點,共依者的罪惡感、羞恥感和被拋棄的恐懼乃源 於原生家庭的功能障礙,尤其是親子關係往往造就了互依人格;共依附特質者由於對感情 投入太過深刻,面臨分手事件時易產生負面感受,但若個體在健康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其

(13)

反而能在情感結束後得到正面的效應,分手後所帶來的結果,不見得僅是痛苦與懷疑,個 體有可能從失敗中記取成長的經驗並能回想過去的美好,此結論凸顯了健全家庭功能的重 要性。

綜合以上二組典型相關結果可知,共依附特質愈高,分手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愈 高,但若其家庭功能健全的話,則能由分手經驗中獲得正向體驗與成長,而不是持續陷於 陰霾。這表示具共依附特質者的確容易為愛情的結束感到悲傷、痛苦,但若能獲得家人支 持、安慰,也能由痛苦悲憤中走出,進而藉由經驗以成長。一般而言,不管共依附特質如 何,部分學者(吳麗雲,00;柯淑敏,)認為,個體由分手到復原所需的時間,需 要三到六個月才能平撫傷痛的心情,而王郁茗、王慶福與蘇完女(00) 更明確指出,大 部分的大學生在分手後六個月以內能夠走出陰霾、恢復情緒,並且能夠藉由分手經驗審視 自我及異性,對愛情關係有正面的學習。因此,共依附特質高者固然應受到關切,但也無 需特別為其憂心,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安慰,其傷痛能隨著時間而平復。

二、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結果

表2. 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控制變項 典型因素 效標變項 典型因素

(X 變項) χ χ (Y 變項) η η

親密 .943 .196 分手後的痛苦 .216 .400

分手學到成長經驗 .604 .676

激情 .805 .457 自我懷疑與否定 .474 .363

美好的回憶 .317 -.208

承諾 .360 .926 報復的衝動 .534 .182

自責 .385 .312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556 .368 抽出變異數百分比 .195 .154

重疊 .0 .041 重疊 .042 .017

ρ .216 .112

ρ .* .335*

*p < .0

為能瞭解大學生愛情關係 個層面與分手調適  個層面之間的整體相互關係,研究 中以愛情關係量表中的「親密」、「激情」及「承諾」等作為控制變項(X 變項),且將分 手調適中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美好的回 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為效標變項(Y 變項)。由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愛情關係 的各個變項之線性組合與分手調適的各個變項之線性組合間有顯著關係,典型相關分析結 果共獲得二個顯著相關(p<.0),相關係數為 . 及 .。表  為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14)

圖 則為其對應之典型相關結構圖,結構圖中僅保留典型相關負荷量大於 .0 者。

. 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典型相關分析圖

(一)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第一個典型相關結構

在第一組典型相關結構中,主要是由X 組變項中的「親密」、「激情」及「承諾」等 因素,透過第一個典型變項(χ) 來影響 Y 組變項中的「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 疑與否定」、「美好的回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其中「分手後的痛苦」與第一個 典型因素 η之相關負荷量未達.0,較不具影響力)。由典型變項的結構係數來看,大學 生在「親密」、「激情」及「承諾」層面得分愈高時,則其在「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 我懷疑與否定」、「美好的回憶」、「報復的衝動」與「自責」得分也愈高。因此,若大學生 深刻感受到愛情關係中的「親密」、「激情」及「承諾」,當其面臨分手事件時愈會產生較 高的自我懷疑與否定,甚至會有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的感受,但同時卻也能夠由過程中學習 到成長經驗,並會回憶相處時的美好時光。

Frazier 與 Cook ()、Sprecher, Felmlee, Metts, Fehr 與 Vanni () 發 現, 個 體 對 愛情關係的親密度愈深刻、對愛情的承諾與責任愈重,其分手後會愈感挫折與憂傷,而 且對愛情關係的滿意度愈高及愈認真經營愛情關係者,會傾向於極想維持愛情的長久而 不願意放棄感情,當面臨愛情必須結束時,會產生嚴重程度的負向情緒。Choo, Levine 與 Hatfield () 也表示,對愛情態度為「漫不經心」與「不感興趣」者,在分手後的反應 較為平靜,但「黏人型」者則會減少愉悅輕鬆的心情,甚至會有較多焦躁、不安與哀傷,

愛得愈黏緊的人分手後會感到愈痛苦。可見不少研究皆傾向於認為,投入感情愈濃烈者分 手時會產生愈多的負向情緒,本研究也發現類似結論,而本文的負向情緒係指會有更深 的「自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感受。此類似於「投資理論」的觀點,

(15)

「愛情關係的發展」和「分手時悲傷」有所關聯,在愛情發展時投入愈多、用情愈深、關 係愈黏膩者,分手的影響也會愈大,自然難以接受分手的事實。形成此種關係的其中一項 原因,或許是因為分手的起因多半令人無法接受,本研究雖未針對受試者分手原因進行調 查,但根據修慧蘭、孫頌賢(00) 探究台灣大學生的分手歷程後發現,由伴侶間的差異 性、移情別戀或因為外力介入等影響成為分手決定的重要因素;倘若起因是前者,應使人 較容易釋懷,但若為後兩者,多半令當事者心有不甘,難免產生自我懷疑、自責或報復的 心態。而事實上,分手後負向情緒或行為的產生通常發生在被動分手者,被動分手者具有 自責、較強烈的失落與悲傷、生氣、失控感、不解與困惑,甚至自我否定、懷疑,更會有 遭遺棄的感覺(林姿穎,00)。

然而由數據結果的另一方面而言,分手雖是一種失落感受,對個人會產生負面的 情緒,但此亦是一種生活的轉變,在透過失去的過程中,個體反而可能從其中瞭解珍惜 的可貴,並且變得更加成熟,讓自己更能步入新的社會情境,有助於下一段感情的發展 (Hebert & Popadiuk, 00; Tashiro & Frazier, 00)。此接近於簡春安 () 所言之「成長 式分手」,是最佳的分手處理方式,能用成長式分手的人有以下的一些特質:能面對現 實、能有適度的情緒發洩、能有合理化的解釋、能分析自己的缺點且能改過。基本上,個 體若具備正向積極愛情關係信念,在面對分手時,較能以成長的觀點看待關係的意義;如 果個體對於關係信念較為消極,在面對分手時,對關係解釋較為負面,容易陷入負面情緒 或出現不良反應。愛情愈是美好、愈讓人意亂情迷,那麼失戀的傷痛就必定刻骨銘心,失 去時的悲傷,讓個體更加懷念愛情裡的甜美及收穫,正如Worden () 所認為,正常的 悲傷是合理且可被接受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往往能透過個人的調適與時間的流逝而康復。

(二)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第二個典型相關結構

第二組典型相關中,主要是由X 組變項中的「激情」及「承諾」因素,透過第二個 典型變項(χ) 來影響 Y 組變項中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 疑與否定」與「自責」(其中「親密」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χ以及「美好的回憶」、「報復 的衝動」與第二個典型因素 η之相關負荷量未達.0,較不具影響力)。由典型變項的結 構係數來看,大學生在X 變項的「激情」及「承諾」得分愈高時,則其在「分手後的痛 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與「自責」的得分亦如此。換句話說,

當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於「激情」及「承諾」層面的感受愈強烈時,於愛情結束必須 分手時,會產生較多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定」與

「自責」。

「激情」構面的題項包含感受到對方的吸引力、是否在一天中時常想念對方與只要 和對方在一起就能得到快樂等等,主要測試愛情關係的興奮與愛慕程度,「承諾」構面則 包括對對方的真實情意、想跟對方長久在一起與認定對方為未來伴侶等等的題項,主要在 於瞭解愛情關係中的承諾程度。由研究結果可知,愛慕程度愈濃烈、對愛情的承諾愈重的 大學生,在經歷分手的沮喪後,會產生極負面的感受,但卻也能由此不愉快事件中獲取經

(16)

驗,經由過程中蛻變成長。關於「分手後的痛苦」、「自我懷疑與否定」與「自責」等方面 的發現,呼應了Sprecher, Felmlee, Metts, Fehr 與 Vanni () 的看法,其認為對愛情關係 的承諾愈強且對關係的投資愈多者,在分手後會感受到愈多的沮喪與悲傷,面對關係的 結束會感到束手無策,對於被迫接受分手者,甚至會產生懷疑與否定自我的情緒,劉惠琴 () 也表示,在感情中被迫接受分手者,會將分手的原因歸咎於自我,意即容易產生自 責心態。另一方面而言,研究結果中值得關切與欣慰的是,分手經驗並非全然是損害的,

其亦可能存在某種正向價值,在經歷關係結束的失落感過後,大學生能在恢復情傷的過程 中得到新的自我與成長經驗,並因而能重新投入生活。

三、不同性別的分手調適差異

表 之檢定結果可知,性別在「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層面的 差異達到顯著水準;男大學生在「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及「自責」的分數皆高 於女大學生,代表男性於感情結束時在此等負向情緒方面的調適較女性不佳,對於分手事 件似乎較無法釋懷。

表3. 性別在分手調適之差異檢定表

男生(n=) 女生(n=)

t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分手後的痛苦 . . . .0 .0*

分手學到成長經驗 .0 . .0 . - .

自我懷疑與否定 . . . . .

美好的回憶 .0 . . . - .

報復的衝動 . . . . .*

自責 . . . . .0*

*p < .0

「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三項構面,在分手調適量表中代表的 是負面的情緒,此顯示出男大學生比女大學生更無法坦然地面對逝去的愛情,當面臨失去 時,會感受到過度的苦痛、無法接受分手的事實,甚至會產生玉石俱焚的衝動亦或是無法 原諒自我的消極情緒。一般而言,感情結束的原因很多,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對於知覺到 對愛情關係結束的預期、愛情交往時間的長短和分手事件發生的突然性,均可能影響分 手後的悲傷程度,只是男女所展現出的反應似乎有所不同。國內外均有學者針對研究結 論提出自己的論點,來解釋性別間行為差異的可能原因。趙慧敏(00) 表示女性大多會 找尋適當的管道來排除分手後的悲傷,但男性卻傾向保持沉默,亦或藉以煙酒類來麻痺自 我,甚至可能會有暴力舉動;曾瑋琍(00) 探討大學生分手因應的研究亦發現,在報復 對方、自我傷害與自我貶抑上,男性顯著高於女性。而國外Robak 與 Weitzman () 的 研究亦出現類似看法,認為大學男生度過分手傷痛期所需要的時間比女生來得長,至於男

(17)

性為何較無法走出分手的傷痛,對此,Hughes (00) 表示,由於女性對愛情的敏感性較 高,一旦感情出現不協調會比男性更早發現,並且提出分手,因此男性往往在措手不及的 情況下面對親密關係的結束,造成內心的衝擊與茫然。

在台灣的傳統文化脈絡下,女性被塑造出養育、照顧及幫助他人的正向特質,此特 質明顯地與共依附特質有相通之處,許儀真(00) 曾針對台灣女性的共依附特質進行相 關探討後指出,愈女性化者,其認同照顧者角色及透過助人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傾向愈高。

本研究於前述探討共依附特質與分手調適之相關性時發現,大學生的共依附性愈高時,分 手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愈大,然而,此處的數據卻顯示,男性於感情結束時其負向情 緒的調適較女性不佳,此顯然與過去認為女性共依附特質較高的論點不符,究竟正如吳昭 儀與吳麗娟(00)、陳詩潔與吳麗娟 (00) 所指,男性的共依附特質較女性為高所致,

或是如吳昭儀與吳麗娟所認為,男性受到了「做自己」與「負責任」的雙重束縛,比女性 在情緒的表達上受到更多壓抑,無法真實的呈現自我,還是在時代變遷下新女性的意識抬 頭,女性逐漸不再只是照顧者的角色所致,實際原因有待進一步探查。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分手調適間具有二組顯著的典型相關

. 當大學生在共依附性的五項特質愈高時,則分手事件所帶來的「分手後的痛苦」、「自 我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等負面影響也愈大。

. 當大學生在以他人為焦點而產生自我忽視、降低自我價值、隱藏自我感受及有內科問 題方面的傾向愈高時,其在面臨分手事件時愈會感到痛苦與產生自我懷疑,但同時卻 也能得到成長的經驗與回憶美好的片段。

(二)大學生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間具有二組顯著的典型相關

. 若大學生體會到愛情關係中愈多的「親密」、「激情」及「承諾」,當其面臨分手事件 時愈會產生較高的自我懷疑與否定,甚至會有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的感受,但同時卻也 能夠由過程中學習到成長經驗,並會回憶相處時的美好時光。

. 當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於「激情」及「承諾」層面的感受愈強烈時,於愛情結束必 須分手時,會產生較多的「分手後的痛苦」、「分手學到的成長經驗」、「自我懷疑與否 定」與「自責」。

綜合以上可知,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各層面之間確實具相關 性。本文著重於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愛情關係的發展程度,所獲結論似乎與一般所預期 的結果相同,然影響分手調適行為的因素無法細數,依據研究者多年輔導經驗發現,分手 方式與調適行為間常有所關連,毀滅式分手、墮落式分手、哀怨式分手或成長式分手的行 為表現都不太相同,愛情的關係中,個體間不同的個性、相處模式及投入程度均會造就出

(18)

不同的愛情結果,連帶影響戀情結束時的心理與生理反應。是故,究竟共依附特質、愛情 關係之於分手調適所扮演的角色,僅為表面所見之簡單關聯而已,或與其他相關因素連結 共同影響分手調適行為,值得針對其相關結構進一步探究。

(三)性別在分手調適上存在顯著差異

男女學生在「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自責」等構面的差異性達到顯著水 準,數據顯示男大學生在「分手後的痛苦」、「報復的衝動」與「自責」的分數高於女大學 生,可見男性學生分手調適的能力較女性為差。

二、建議

(一)協助大學生發現自我價值與懂得失去所帶來的成長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共依附特質愈強烈的大學生,在分手後會承受較多的痛苦,且會懷 疑與否定自我,嚴重者會有報復對方的心理,但在走過傷痛之後,亦能從此段經驗中找尋 到人生轉變的契機,變得更加成熟。因此若能幫助學生奠定自我價值,協助其建立適當的 自我疆界,分清自己與情人的界限,不將過度的依賴誤認為是愛情的表現,將自我需求以 合理溫和的態度訴說予對方,建立雙方良好的互動,以促進親密關係的經營,即使到了愛 情關係不得不結束的階段,也能因自我的肯定而降低傷痛,並減少分手後的責怪與不滿。

(二)建立學生愛情關係的健康觀念與面對分手後的調適之道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在愛情關係中投入愈多的大學生,其對於分手後不論是正面或是 負面的感受皆更為深刻。愛情關係對大學生而言是生活的主要重心之一,對感情的投入若 無法拿捏適度的分寸與擁有健康的價值觀,往往在面臨分手之時會造成嚴重的傷害,而在 經歷分手的失落過程中,大學生若能有良好的調適狀況,便能從此經驗中獲得成長,且有 助於下段戀情的經營。因此,各大專院校可多開設有關愛情與兩性關係的課程,或定期舉 辦校園戀愛學分講座,教導學生以健康面對親密關係及理性處理分手問題,使學生於生活 中學習如何正確經營愛情關係,以及建立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及調適分手。

(三)鼓勵男大學生適當表達自我需求與情緒

本研究發現男大學生相較於女大學生分手調適的能力較差,男學生在分手後會感受到 較多的痛苦與自責,本研究認為,由於現代的男生受到傳統觀念與現代教育的衝突影響,

一方面必須堅守男人自尊與本質,但另一方面亦要顧及新好男人的角色,在雙重壓力之下 造成心理的矛盾與負擔。其中值得關切之點為,男大學生在分手調適的報復衝動亦高於女 大學生,現代社會新聞情殺事件頻頻發生,而男性在力量上有先天性的優勢,可能造成的 傷害甚鉅,因此相關輔導單位應該幫助男大學生建立健康的感情價值觀,走出傳統的束 縛,適時的表達自我需求與情緒,方能在面臨分手事件時坦然以對,降低事件的傷害。

(19)

三、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於探究大學生的愛情關係、共依附特質與分手調適行為間的相關性,以期 研究結果能提供相關單位於輔導學生面對感情問題時的一項有利參考。而愛情關係與共依 附對分手調適而言,皆屬事前的影響因素,未來可進一步探討事後的影響因素,如:社會 支持與下段戀情的開始等議題與分手調適間的關連。

研究者於進行問卷設計時,並未針對戀情維持時間長短、發生時之年齡進行調查與處 理,而戀情的長短、發生的年紀,經常會有不一樣的調適行為,因此,研究中的效度可能 會因變項的欠缺考量而降低,這是日後進行類似研究時須注意之處。再者,研究中要求填 答者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戀情作為回答依據,此方式對回答者而言雖然較淺顯易懂,但愛 情與分手狀況是變動式的情感發展,填答者或許會出現記憶偏誤的情況,此為量表式研究 受到侷限之處,未來若能克服此限制,透過與回答者面對面的訪談,以收集相關的實際經 驗作為研究依據,將可助於瞭解分手調適的真實情況,並能給相關的輔導單位更為確切的 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郁茗、王慶福、蘇完女(00)。大學生對分手的調適與復原歷程初探。中國輔導學會

00 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王慶福()。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 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慶福(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5,-0。

王慶福、王郁茗(00)。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

0-。

吳 昭 儀、 吳 麗 娟(00)。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36(),-。

吳麗雲(00)。男女分手後的調適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86,0-。

李佩怡()。臺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 -- 以北部 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

李 怡 真、 林 以 正(00)。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之縱貫研究。中華心理學刊,

48(),-。

李美枝()。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線。本土心理學研 究,,-00。

林姿穎(00)。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未出版,南投縣。

柯淑敏()。親密關係分手的研究。學生輔導,43,0-。

許儀真(00)。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妤玥、陸洛(00)。愛情關係中對方衝突管理方式與自身關係滿意度之關連。中華心理 衛生學刊,20(),-。

陳月靜(00)。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年刊,3,-。

陳詩潔、吳麗娟(00)。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教 育心理學報,40(),-。

曾瑋琍(00)。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戀愛分手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 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茜如()。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晴惠(000)。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桃園縣。

趙慧敏(00)。青少年分手後的個人因應、社會支持與心身健康之關聯性探討。東吳大學 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修慧蘭、孫頌賢(00)。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

-。

劉惠琴()。大學生" 分手 " 行為研究 -- 結構因素與歷程因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H-0-00)。

簡春安()。婚姻與家庭。台北縣:空中大學。

二、英文部分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

Brehm, S. S. (). Coping after a relationship ends, in Synder, C. R. & Ford, C. E. (Eds.), Coping with negative life events: clin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Cermak, T. L. ().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odependency. 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 18(), -0.

Cho, W. & Cross, S. E. (). 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 -0.

Choo, P., Levine, T., & Hatfield, E. (). Gender, love schemas, and reactions to romantic break-up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1(), -0.

Cullen, J. & Carr, A. (). Codependency: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a systemic perspective.

(21)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1, 0-.

Dear, G. E. & Roberts, C. M. (00).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Sex Role, , -.

Donald, M., Dower, J., Correa-Velez, I., & Jones, M. (00).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medically serious suicide attempts: A comparison of hospital-based with population-based samples of young adult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 -.

Felmlee, D. H. (). Who’s on top? Power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Sex Role, 31, 275-295.

Ferring, D. & Filipp, S. H. (000). Coping as a “reality construction”: On the role of attentive, comparative, and interpretative processes in coping with cancer. In J. H. Harvey & E. D.

Miller. (Eds.), Loss and trauma. (pp. -). Philadelphia, PA: Brunner-Routledge.

Fischer, J., Spann, L., & Crawford, D. (). Measuring codependency.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 8, -.

Frazier, P. A. & Cook, S. W. ().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

Friel, J. C. & Friel, L. D. (). Uncovering our frozen feelings: The iceberg model of co- dependency. Focus on the Famoily and Chemical Dependency, 11, 0-.

Hatfield, E. & Rapson, R. P. (). Love and sex: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Allyn

& Bacon.

Hebert, S. & Popadiuk, N. (00).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nonmarital breakups: A grounded theory.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9(), -.

Hoff, L. A. (). People in crisis: Understanding and help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ughes, Z. (00). Why men and women leave. Ebony, 56, -.

Hughes-Hammer, C., Martsolf, D. S. & Zeller, R. A. (). Depression and codependency in women.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12(), -.

Lemieux, R. & Hale, J. L. (000). Intimacy, passion, and commitment among married individuals: Further testing of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ports, 87,

-.

Lewandowski, G. W., Aron, A., Bassis, S., & Kunak, J. (00). Losing a self-expanding relationship: Implications for the self-concep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 -.

Parkes, C. M. & Weiss, R. (). Recovery from bereavemen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Robak, R. W. & Weitzman, S. P. (). Grieving the los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enfranchised grief. Omega, 30, -.

Sbarra, D. A. (00). Predicting the onset of emo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Survival Analyses of sadness and ang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22)

Psychology Bulletin, 32, -.

Smith, H. S. & Cohen, L. H. (). Self-complexity and reactions to a relationship breakup.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2, -.

Sprecher, S. (). Two sides to the breakup of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

Sprecher, S., Felmlee, D., Metts, S., Fehr, B., & Vanni, D. ().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tress following the breakup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 -0.

Sternberg, R. J. ().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1-.

Tashiro, T. & Frazier, P. (2003). "I'll never be in a relationship like that again":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

Worden, J. W. ().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Wright, P. H. & Wright, K. D. (). Codependency: Addictive lov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3(),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級別 與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相關的學習內容 初中級[中三級] 中華民國的建立及面對的困難1.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相關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是分析變異數間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