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 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 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

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張富鈞

1

、許玫琇

2

、劉兆達

2*

1大仁科技大學

2美和科技大學

摘 要

目的:一是比較不同運動成績及不同層級運動賽事大專運動員之運 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二是瞭解大專運動員之生 涯發展預測情形。方法:問卷調查法,對象為大專運動員 308 位 (男性 209 位、女性 99 位),工具為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 涯信念及生涯發展量表,資料分析為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結果:一、不同運動成績之運 動員認同、師長支持、家人支持及生涯探索有顯著差異,不同層級運動 賽事之運動員認同有顯著差異;二、以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及生涯信 念對大專運動員生涯發展之預測力最高。結論:一、優秀大專運動員之 運動員認同、生涯探索高於一般運動員;優秀大專運動員之師長支持、

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二、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可透過社會 支持及生涯信念等中介變項預測其生涯發展。未來應加強優秀運動員之 社會支持,並瞭解其運動訓練及課業壓力之關係。

關鍵詞:運動員行為、運動訓練、運動競賽、運動成績

* 通訊作者:劉兆達;Meiho UniversityE-mail: x00002218@meiho.edu.tw

(2)

Athletic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career belief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thletes in Taiwan

Fu-Chun Chang

1

Mei-Hsiu Hsu

2

Jauda Liu

2*

1 Tajen University

2 Meiho University

Abstract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ompare the athletic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career belief,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athletes by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athletic events, and to predic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m. The subjects were 308 college athletes (male209 female99) in 4 universities in Taiwan.

The method

was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strument was the scales of athletic identity, career beliefs, social support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college athletes. Tho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Hierachical regressions.

Results

were as in the follows: a) the athletic identity, instructor support, family support, and career exploration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y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athletic identity of them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y athletics event. Furthermore, the athletic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and career belief of the college athletes can powerfully predic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m.

In conclusion

, the scores of athletic identity, and career exploration of the elite college athletes were higher than them of the general college athletes. In addition, the scores of instructor support and family support of the elite college athletes were lower than them of the general college athletes. Furthermore, the athletic identity, social support and career belief of the college athletes can directly predic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m. It advised that the elite college athletes needed to enhance the social support, and to understand the sport training and academic stress of them.

Keywords: athlete behavior, sport training, athletic competition, sport performance

* Corresponding author: Jauda Liu; Meiho University; E-mail: x00002218@meiho.edu.tw

(3)

壹、緒論

一、前言

運動員認同 (athletic identity) 是個人對自己是否為運動員角色之認同程度

(Brewer, Raalte, & Linder, 1993),運動員行為 (athletic behavior) 將會受到運動員認

同之影響 (Callero, 1985),具高度運動員認同者可進行高強度訓練 (overtraining) (Brewer etal., 1993),並具有明確的運動目標 (黃崇儒、余雅婷、洪聰敏,2014)

會減少其他活動並專注於運動訓練,以提升其運動成績 (Danish, 1983)。高度運動

員認同者很少會關注運動以外的事務,如:學業表現、社會關係等 (Hale & Waalkes,

1994),如面臨到受傷、運動生涯結束或退休後,適應難度會變高,且會有許多轉

型上的困難 (Pearson & Petitpas, 1990; Webb, Nasco, Riley, & Headrick, 1998)。換言

之,運動員認同對運動員之生涯發展有所影響。此外,學生運動員的生涯發展會 受到社會支持的正向影響,且生涯信念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洪煌佳,2010),詹俊

成 (2013) 更清楚指出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對運動員的生涯發展有良好預測力。由

此可知,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對運動員之生涯發展有相關。

() 運動員認同

高度運動員認同者除著重於運動訓練外,會使用更多藥物,以提升其運動成 績 (Hale & Waalkes, 1994),假如無法參與運動,將會出現高度負面情緒 (Martin, Mushett, & Smith, 1995)。過去針對運動員認同之研究,何全進、盧俊宏 (2002)

討不同性別、運動員及非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對象為運動代表隊選手102位及非

運動代表隊學生176位,結果指出男性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高於女性,運動代表隊 選手之運動員認同高於非運動員代表隊學生。MartensCox (2000) 的研究,也指

出學生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高於非學生運動員。另一篇研究結果,也清楚指出非 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低於運動員 (Houle, Brewer, & Kluck, 2010)

葉麗琴 (2002) 探討運動員水準與性別對運動員認同的影響,對象為體育科系

畢業生421位,結果指出不同運動員水準在運動員認同上有差異,曾是國家、區運

(全運會) 及大學代表隊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高於曾是中學代表隊及過去不是運動 代表隊選手。此外,王正松、何全進 (2004) 探討運動代表隊選手對運動認同、教 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對象為大學運動代表隊選手162位,結果指出教

練領導行為之社會支持、訓練與指導行為、專制行為可以有效預測滿意度,而社

(4)

會支持行為有較高的預測力。

針對大學生之運動員認同及生涯發展的研究,對象為大學生224人,結果指出

運動員認同與大學生的生涯發展有顯著的關係 (Allen, 1995)Brown Hartley

(1998) 探討大學男性運動員與生涯發展關係,對象為男性運動員114人,結果指出

大學男性運動員認同與生涯發展有中度關係。此外,LallyKerr (2005) 探討剛入

大 學 就 讀 之 運 動 員 , 其 具 有 高 度 運 動 員 認 同 者 會 阻 礙 其 生 涯 規 劃 (career planning),並具有較少的生涯探索行為 (Petipas & Champagne, 1988) 或延後生涯

決定 (Hinkle, 1994)。換言之,運動員認同對運動員之生涯發展有所影響,會阻礙

其生涯規劃或生涯探索行為。

由上述可知,高度運動員認同者會著重於運動訓練及運動成績,如無法參與 運動時,會產生負面情緒,運動員認同會因不同性別、是否為運動員、不同運動 水準而有所差異。此外,運動員認同對運動員之生涯發展有所影響,可能會阻礙 運動員之生涯探索及生涯發展。

() 社會支持

家庭支持及重要他人支持對於運動涉入 (exercise involvement) 有很大的影響

(Carron, Hausenblas, Mack, 1996)。換言之,社會支持對運動員持續參與運動有很大

的影響,社會支持來源為家人、教練、同儕、資訊及工具等五個因素 (洪煌佳,

2012) ,而大專運動員以家庭及學校為主,其社會支持來源應來自家人、隊友、同

學、教練及教師等因素 (詹俊成,2013)。當運動員面臨到生涯困難時,如:訓練 環境要求高或課業適應困難時,將會求助資深隊友、教練、家人的協助 (黃崇儒等,

2014),其中又以隊友支持 (詹俊成,2013) 及同儕支持之得分為較高 (張怡潔、吳

聰義、林季燕,2013)。此外,社會支持會因為來源的不同,其社會支持形式有所 差別,家人及師長會給提供口語性之社會支持,而同儕則會提供互動性的社會支 持 (蔡馨任、季力康、游鎮安,2012)。由此可知,社會支持是支持運動員持續參 與運動的重要因素,當運動員面臨到生涯發展時,將會尋求社會支持,因此,社 會支持可能成為運動員生涯發展的良好預測指標。

() 生涯信念

生涯信念是人們對自己在未來職場生涯中成功的一種假定 (Mahadevan,

2010),生涯信念可以幫助人們規劃未來的轉銜,包括:未來教育、工作及退休

(Krumboltz, 1994a),也可以幫助個人進行生涯輔導 (Krumboltz, 1994b),更可應用

(5)

於生涯評估上 (Edward, 1994)。換言之,運動員的生涯信念可以幫助運動員進行生 涯評估、生涯規劃及生涯輔導,運動員之生涯信念包括三個構面,分別為自我價 值 (self-worth)、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及工作抱負 (job aspiration) (洪煌佳,

2012)。過去研究針對高中體育班學生之生涯信念及社會支持進行調查,結果指出

高中體育班學生獲得社會支持越佳,且本身具備良好的生涯信念,會更有利於環 境適應及生涯發展 (洪煌佳,2010)。詹俊成 (2013) 也清楚指出社會支持、生涯信 念及自我效能對有效預測運動員之生涯發展。換言之,生涯信念對運動員之生涯 發展有良好預測力。

() 生涯發展

生涯發展 (career development) 是指個人一生當中,關連到教育、職業以及重

要角色的選擇、進入與發展,最終目標為達到自我實現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

張德聰,2003)。換言之,生涯發展是個人在一生中,所扮演角色的歷程。依據Super

(1980) 的生涯發展理論,一個人的一生可分為五個時期,分別為成長期 (0-14)

探索期 (15-24)、建立期 (25-44)、維持期 (45-64) 及衰退期 (65歲以上)

每個時期有各自發展的目標。大專運動員屬於生涯探索期,亟需藉由生涯探索以 瞭解自我,釐清未來的生涯方向 (楊珮琳、林靜萍,2009)

Murphy, PetipasBrewer (1996) 探討大學學生運動員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

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大學學生運動員124人,結果指出學生運動員之生涯發展與運 動員認同呈現負相關。但另一篇研究結果卻持相反的立場,運動員認同與退休後 之生涯規劃呈現正相關 (Grove, Lavalle, & Gordon, 1997)。此外,MartensCox

(2000) 的研究結果卻不相同,運動員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沒有任何關係。由此

可知,運動員的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的關係並不一致,某些研究呈現負相關、

無相關或正相關,因此,本研究將探討運動員之生涯發展及運動員認同的關係。

綜合上述,具高度運動員認同者具有明確的運動目標,會專注於運動訓練,

而忽略學業的表現,造成日後轉型上的困難。過去曾探討不同性別、不同運動水 準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尚未探討參與不同層級運動賽事 (國際賽、國內賽) 及不

同運動成績 (大專運動會前八名、非前八名) 之運動員認同,因此,本研究將探討 不同層級運動賽事及不同運動成績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 展情形。此外,探討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的關 係,並探討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對運動員之生涯發展預測情形。具

(6)

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 比較不同變項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

1. 比較不同運動成績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

2. 比較不同層級運動賽事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 發展。

(二) 瞭解大專運動員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1.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的關係。

2.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3.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社會支持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4.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5.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6.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7.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8. 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貳、方法

一、對象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四所大學優秀運動員 (臺北市立大學、國立體育 大學、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及美和科技大學) 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 生涯發展,除美和科技大學發放 50 份問卷外,其餘各校發放 100 份問卷,合計發 放 350 問卷。

由研究者聯絡各校協助施測教師,取得其同意協助發放問卷,將施測問卷及 說明郵寄給各校施測教師,並於各校專長訓練時間時,發放給各校優秀運動員填 答,填答完畢後,再利用回郵信封郵寄給研究者。施測前,請協助施測教師將問 卷填答說明給運動員瞭解,確定所有人對問卷填答沒有問題後,開始進行施測,

時間 15-20 分鐘,填答完畢後,繳交給施測老師。此外,如運動員無意願協助施測 本問卷,將不勉強其填寫問卷。問卷正式施測時間為 103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4 日,問卷回收 340 份,刪除無效問卷 32 份,有效問卷為 308 份 (88.0%)。男性運 動員 67.9%,女性運動員 32.1%;大專運動會最佳參賽成績,前八名 44.8%,未進

(7)

前八名 55.2%;參與最高運動賽事,國際賽 1.6%,全運會 41.6%,大運動會 17.9%,

其他 (如縣運或其他地區性比賽) 39.0%;本次施測運動員之運動項目,射箭 0.3%,

田徑 60.7%,羽球 0.6%,高爾夫球 2.3%,手球 8.8%,柔道 1.0%,跆拳道 3.6%,

網球 2.6%,棒球 14.9%,軟式網球 5.2% (詳如表 1 所示)。

表 1 大專運動員之基礎資料

變項 分類 次數 (N) 百分比 (%) 性別

男性 209 67.9 女性 99 32.1 大運會最佳參賽成績

1-8 名 138 44.8 未進前 8 名 170 55.2 參與最高運動賽事

國際賽 5 1.6

全運會 128 41.6 大運會 55 17.9 其他 120 39.0 運動項目

射箭 1 0.3

田徑 187 60.7 羽球 2 0.6

高爾夫球 7 2.3 手球 27 8.8 柔道 3 1.0 跆拳道 11 3.6 網球 8 2.6

棒球 46 14.9 軟式網球 16 5.2

(8)

二、工具

103915日至926日進行預試問卷施測,施測對象為臺北市立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及美和科技大學之績優運動員,各校發放45份,合計135份,

回收130份,刪除10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120 (88.89%) 1. 運動員認同量表

運動員認同是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否為一位運動員同意的程度 (Breweret al., 1993), 其 測 驗 量 表 為 運 動 員 認 同 量 表 (Athletic Identity Measurement Scale, AIMS),量表有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社會認同 (social identity)、負面情緒 (negative affectivity) 及獨特性 (exclusivity) 等四個構面及 10 個題目。而 Visek, Hurst, Maxwell, & Watson (2008) 將運動員認同量表簡化成社會認同 (3)、獨特

性 (2) 及負面情緒 (2) 等三個構面,而Proios, Proios, MavrovouniotisThe of anis (2012) 也是採用Visek (2008) 的簡易版運動員認同量表,以大學體育課 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其計分方式採Likert-5計分,分數越高代表對運動員之 認同越高,5分為非常認同,1分為非常不認同,而本研究將採用Visek (2008)

之AIMS

運動員認同量表經過項目分析,各題項之決斷值皆達到顯著差異 (介於

8.06-13.77),因此,保留各題項。之後,進行因素分析,採用主成份抽取共同因素,

保留特徵值大於 1 的因素,抽取出 1個因素 (運動員認同),其 KMO值為 0.83

總解釋變異量為53.30%Cronbach α 為0.85,顯示出,運動員認同量表具良好信 度、效度。

2. 生涯信念量表

生涯信念是人們對自己在未來職場生涯中成功的一種假定 (Mahadevan,

2010),而運動員生涯信念則是運動員對其未來職場生涯成功的假定,過去曾針對

高中體育班學生之生涯信念及大專運動員生涯信念進行調查 (洪煌佳,2012;詹俊

成,2013),其指出運動員生涯信念量表 (Career Beliefs Scale, CBS),應包括自我

價值 (self-worth)、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及工作抱負 (job aspiration) 等三個構

面。因此,本研究依據上述三個構面,擬定出12題題目。本量表計分方式採Likert -5計分,分數越高代表對運動員對其成功生涯信念之程度越高,5分為非常符合,

1分為非常不符合。

(9)

生涯信念量表經過項目分析,各題項之決斷值皆達到顯著差異 (介於7.53-

13.45),因此,保留各題項。之後,進行因素分析,以主成份抽取共同因素,保留

特徵值大於1的因素,以Promax轉軸法進行斜交轉軸,抽取出2個因素 (自我價

值及努力、工作抱負) ,並刪除負荷量低於0.50的題項 (刪除第7),其KMO 0.92,總解釋變異量為67.69%Cronbach α 為 0.92,顯示出,生涯信念量表具良 好信度、效度。

3. 社會支持量表

社會支持是運動員持續參與和投入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洪煌佳,2012),運

動員社會支持量表包括家人、教練、同儕、資訊及工具等五個構面 (洪煌佳,2012)

而大專運動員的生活範圍主要以家庭及學校為主,其社會支持應來自家人、隊友、

同學、教練及教師等五個構面 (詹俊成,2013),因此,本研究以上述五個構面,

擬定出 20題題目。本量表計分方式採 Likert-5計分,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員的社會 支持程度越高,5分為非常符合,1分為非常不符合。

社會支持量表經過項目分析,各題項之決斷值皆達到顯著差異 (介於 4.44-

12.79),因此,保留各題項。之後,進行因素分析,以主成份抽取共同因素,保留

特徵值大於1的因素,以Promax轉軸法進行斜交轉軸,抽取出3個因素 (師長支

持、同儕支持及家人支持),其KMO0.90,總解釋變異量為75.02%Cronbach α

為0.93,顯示出,社會支持量表具良好信度、效度。

4. 生涯發展量表

Super (1980) 的生涯發展理論指出一個人的生涯包括五個時期,成長期 (0-14

歲)、探索期 (15-24)、建立期 (25-44)、維持期 (45-64) 及衰退期 (65歲以

上),每個時期有各自的發展目標,而探索期之特徵為透過班級、工作經驗及興趣 去試驗 (try out),試驗性選擇 (tentative choice) 及技巧發展。而大專運動員之生涯

發展量表 (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可分為兩個構面,分別為生涯探索及生

涯定向 (詹俊成,2013;鄭志富,2012) ,因此,本研究以上述二個構面,擬定出

8題題目。本量表計分方式採Likert-5計分,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員的生涯發展程度 越高,5分為非常符合,1分為非常不符合。

生涯發展量表經過項目分析,各題項之決斷值皆達到顯著差異 (介於6.64-

11.94),因此,保留各題項。之後,進行因素分析,以主成份抽取共同因素,保留

特徵值大於1的因素,以Promax轉軸法進行斜交轉軸,抽取出2個因素 (生涯定

(10)

向、生涯探索),並刪除負荷量低於 0.50 之題項 (第 5 題),其 KMO 值 0.87,總解 釋變異量為 75.16%,Cronbach α 為 0.88,顯示出,生涯發展量表具良好信度、效 度

(四) 統計方法

問卷回收後,將資料建檔於 EXCEL 中,並以 SPSS 17.0 套裝軟體進行分析,

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獨立樣本 t 考驗、Pearson 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等。

1. 描述性統計:以次數、平均數及標準差描述大專運動員之基礎資料。

2. 獨立樣本 t 考驗:比較不同運動成績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 涯信念及生涯發展。

3. 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層級運動賽會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 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

4. Pearson 積差相關: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 發展的相關程度。

5. 階層迴歸:以階層迴歸的方式,瞭解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 涯信念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參、結果

一、不同變項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 展

不同運動成績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 (詳表 2),在運 動員認同 (t=2.61)、師長支持 (t=-2.41)、家人支持 (t=-2.41) 及生涯探索 (t=

2.35)上達顯著差異 (p<.05),其他類目則是未達顯著差異 (p>.05),在運動員認 同及生涯探索方面,大運會獲得前 8 名運動員之得分高於大運會未獲得名次者;

在師長支持及家人支持方面,大運會獲得前 8 名運動員之得分低於大運會未獲得 名次者。

不同層級運動賽事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 (詳表 3),

在運動員認同 (F=4.06) 達顯著差異 (p<.05),即進行事後比較,其他類目上則 未達顯著差異 (p>.05),在運動員認同方面,參與全運會運動員之得分高於大運

(11)

會運動員及其他類運動員。

表 2 不同運動成績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摘要表 平均數 (標準差)

類目 大運會前 8 名 大運會未得名 t 值

運動員認同 4.35(0.51) 4.18(0.57) 2.61*

師長支持 3.94(0.78) 4.14(0.66) -2.41*

同儕支持 3.94(0.68) 3.95(0.75) -0.20 家人支持 3.91(0.97) 4.13(0.79) -2.09*

整體社會支持 3.93(0.59) 4.07(0.61) -1.86 自我價值及努力 3.66(0.74) 3.70(0.69) -0.57

工作抱負 4.06(0.58) 4.09(0.60) -0.38 整體生涯信念 3.84(0.61) 3.88(0.68) -0.54

生涯定向 3.62(0.80) 3.53(0.76) 0.98 生涯探索 3.97(0.81) 3.76(0.69) 2.35*

整體生涯發展 3.77(0.71) 3.65(0.64) 1.76

*p<.05

表 3 不同層級運動賽事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摘要表 平均數 (標準差)

類目 國際賽 全運會 大運會 其他類 F 值 事後比較

運動員認同 4.54(0.39) 4.35(0.55) 4.08(0.53) 4.19(0.55) 4.06* 全運會>大運會 全運會>其他 師長支持 3.90(0.10) 4.04(0.79) 4.06(0.57) 4.07(0.71) 0.30

同儕支持 3.90(0.44) 3.92(0.83) 3.83(0.58) 4.03(0.68) 1.06 家人支持 3.75(0.98) 4.20(0.77) 3.79(0.82) 4.02(0.96) 3.27 整體社會支持 3.87(0.23) 4.02(0.65) 3.91(0.52) 4.06(0.60) 0.89 自我價值及努力 3.39(1.00) 3.73(0.82) 3.61(0.58) 3.70(0.62) 0.59 工作抱負 4.12(0.36) 4.12(0.56) 3.89(0.55) 4.12(0.64) 2.38

(12)

整體生涯信念 3.72(0.66) 3.90(0.66) 3.74(0.51) 3.89(0.58) 1.16 生涯定向 2.90(0.89) 3.59(0.80) 3.54(0.87) 3.59(0.68) 1.34 生涯探索 3.53(0.76) 3.92(0.81) 3.81(0.66) 3.76(0.74) 1.27 整體生涯發展 3.17(0.77) 3.73(0.68) 3.65(0.71) 3.66(0.67) 1.27

*p<.05

貳、大專運動員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相關情形 (詳表 4),生涯發展與所有分量表皆達顯著相關,達中度正相關以上,有自我價值及努力 (r=.66)、工作抱負 (r=.51)、整體生涯信念 (r=.65)、生涯定向 (r=.91) 及生涯 探索 (r=.83);達低度正相關,有運動員認同 (r=.33)、師長支持 (r= .48)、同儕 支持 (r=.37)、家人支持 (r=.26) 及整體社會支持 (r=.48)。換言之,大專運動 員之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都達顯著正相關。

因大專運動員之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都達顯著正相 關,因此,依據研究問題擬定研究之假設模式,合計有 7 個模式,模式 1 (運動員 認同)、模式 2 (社會支持) 、模式 3 (生涯信念)、模式 4 (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

模式 5 (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模式 6 (社會支持、生涯信念)、模式 7 (運動員認 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 對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7 個模式皆達到顯著水準 (p

<.05)。

模式 1 整體迴歸是顯著的 [F (1,306)=39.81,p<.05,R2=0.11],在預測變項 分析上,運動員認同是顯著的 (β=0.33,t=6.31,p<.05) 是顯著的;模式 2 整體 迴歸是顯著的 [F (1,306)=94.68,p<.05,R2=0.23],在預測變項分析上,社會支 持是顯著的 (β=0.48,t=9.73,p<.05) 是顯著的;模式 3 整體迴歸是顯著的 [F (1,306)=231.43,p<.05,R2=0.43],在預測變項分析上。換言之,以單一變項 (運 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預測運動員生涯發展,皆能達到顯著水準,其中 又以生涯信念之預測力為最高 (R2 = 0.43)。

模式 4 整體的迴歸是顯著的 [F (2,305) =49.76,p<.05,R2=0.24],在預測 變項分析上,運動員認同 (β=0.11,t=1.98,p<.05) 及社會支持 (β=0.42,t=

7.27,p<.05) 是顯著的;模式 5 整體的迴歸是顯著的 [F (2,305)=117.25,p<.05,

R2=0.43],在預測變項分析上,生涯信念 (β=0.70,t=13.13,p<.05) 是顯著的,

(13)

但運動員認同 (β=-0.79,t=-1.47,p<.05) 是不顯著的;模式 6 整體的迴歸是顯 著的 [F (2,305)=122.75,p<.05,R2=0.44],在預測變項分析上,社會支持 (β=

0.15,t=2.90,p<.05) 及生涯信念 (β=0.56,t=10.74,p<.05) 是顯著的;模式 7 整體的迴歸是顯著的 [F (3,304)=84.98,p<.05,R2=0.45],在預測變項分析上,

運動員認同 (β=-0.13,t=-2.38,p<.05) 、社會支持 (β=0.18,t=3.46,p<.05) 及生涯信念 (β=0.62,t=10.83,p<.05) 是顯著的。換言之,運動員認同可以透 過社會支持預測運動員生涯發展 (R2 =0.24),也可以透過社會支持、生涯信念預 測運動員生涯發展,其預測力為最高 (R2=0.45)。此外,社會支持可以透過生涯信 念去預測運動員生涯發展 (R2=0.44)。

表 4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相關

類目

類目 A B1 B2 BA C1 C2 C3 CA D1 D2 DA

A 1.00 0.50* 0.60* 0.59* 0.45* 0.46* 0.31* 0.52* 0.29* 0.30* 0.33*

B1 1.00 0.68* 0.94* 0.54* 0.46* 0.24* 0.54* 0.66* 0.40* 0.66*

B2 1.00 0.88* 0.46* 0.47* 0.31* 0.53* 0.51* 0.37* 0.51*

BA 1.00 0.55* 0.50* 0.29* 0.58* 0.65* 0.47* 0.65*

C1 1.00 0.71* 0.25* 0.88* 0.41* 0.45* 0.48*

C2 1.00 0.26* 0.89* 0.32* 0.34* 0.37*

C3 1.00 0.53* 0.19* 0.29* 0.26*

CA 1.00 0.40* 0.46* 0.48*

D1 1.00 0.54* 0.91*

D2 1.00 0.83*

DA 1.00

*P<.05 A:運動員認同

B1:自我價值及努力、B2:工作抱負、BA:生涯信念

C1:師長支持、C2:同儕支持、C3:家人支持:CA:社會支持 D1:生涯探索、D2:生涯定向、DA:生涯發展

(14)

表 5 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模式 內容 R R2 調整後 R2 F B β t 模式 1

常數 運動員認同

0.33 0.11 0.11 39.81*

1.94

0.41 0.33 6.31*

模式 2 常數 社會支持

0.48 0.23 0.23 94.68*

1.52

0.53 0.48 9.73*

模式 3 常數 生涯信念

0.65 0.43 0.42 231.43*

0.87

0.72 0.65 15.21*

模式 4 0.49 0.24 0.24 49.76*

常數 1.202

運動員認同 0.14 0.11 1.98*

社會支持 0.47 0.42 7.27*

模式 5 0.65 0.43 0.43 117.25*

常數 1.074

運動員認同 -0.96 -0.79 -1.47 生涯信念 0.78 0.70 13.13*

模式 6 0.68 0.44 0.42 122.75*

常數 0.57

社會支持 0.16 0.15 2.90*

生涯信念 0.62 0.56 10.74*

模式 7 0.67 0.45 0.45 84.98*

常數 0.84

運動員認同 -0.15 -0.13 -2.38*

社會支持 0.20 0.18 3.46*

生涯信念 0.69 0.62 10.83*

*P<.05

模式 1:運動員認同模式 2:社會支持模式 3:生涯信念 模式 4: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模式 5: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

模式 6:社會支持、生涯信念模式 7: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

(15)

肆、討論

一、討論

(一) 不同變項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 在運動員認同方面,大專運動會獲前 8 名之得分高於未獲得名次者,且參與 全運會運動員之得分高於參與大運會運動員及參與其他賽事之運動員,換言之,

大專優秀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高於一般運動員,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相似,不同 運動水準之運動員認同會有所差異,優秀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會高於一般運動員 及非運動員 (何全進、盧俊宏,2002;葉麗琴,2002;Martens & Cox, 2000; Houle et al., 2010)。本研究結果也印證優秀運動員具高度運動員認同,而高度運動員認同 者會專注於運動訓練 (Brewer et al., 1993),以提升其運動表現 (Danish, 1983),且 鮮少關注於其他事務,如:學業成績、社會關係等 (Hale & Waalkes, 1994),甚至 阻礙其生涯規劃及發展 (Lally & Kerr, 2005)。

在生涯探索方面,大運會獲得前 8 名的運動員得分高於未獲得名次者,換言 之,大專優秀運動員之生涯探索得分高於一般運動員,顯示出,大專優秀運動員 藉由生涯探索瞭解自我,並進行生涯規劃與發展 (楊珮琳、林靜萍,2009)。

在師長支持及家人支持方面,大運會獲得前 8 名運動員之得分低於未獲得名 次者,換言之,大專優秀運動員知覺師長支持及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這是 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社會支持是運動員持續參與及投入運動訓練重要的因素 (洪煌佳,2012),如社會支持程度越高,更有利於環境適應及生涯發展 (洪煌佳,

2010)。相反的,當家人支持學生運動員參與運動,並關注學業成績時,會造成學 生運動員的壓力來源,父母親應保持適當關注學生運動員之運動成績及學業表 現,使學生運動員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洪子晴,2011)。這有可能就是優秀運動員 知覺師長支持及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之原因。

(二) 大專運動員生涯發展之預測情形

大專運動員之生涯發展與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及生涯信念呈現正相關,研 究結果支持運動員認同與生涯發展呈現正相關 (Allen, 1995; Grove et al., 1997)。此 外,研究結果也驗證社會支持、生涯信念與生涯發展呈現正相關 (洪煌佳,2010;

詹俊成,2013)。因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及生涯信念皆與運動員生涯發展呈現相

(16)

關,因此,以此三個變項撰寫成7個假設模式。

模式 1 至模式3 皆為單一變項預測運動員之生涯發展,運動員認同 (R2 11%)、社會支持 (R223%) 及生涯信念 (R243%) 皆能有效預測運動員之生涯 發展,其中有以生涯信念之預測力為最高。本研究結果支持大學生之運動員認同 與生涯發展有顯著關係 (Allen, 1995Brown & Hartley, 1998Grove et al., 1997)

此外,也驗證社會支持及生涯信念能有效預測運動員之生涯發展 (洪煌佳,2010

詹俊成,2013)

模式4、模式5及模式7則是以運動員認同為自變項,透過社會支持、生涯信 念為中介變項預測運動員之生涯發展,透過社會支持之預測力為 24%,透過社會

支持及生涯信念之預測力為 45%,但無法透過生涯信念去預測運動員之生涯發 展。此外,模式 6 則是以社會支持為自變項,透過生涯信念去預測運動員之生涯 發展,其預測力達 44%。由此可知,運動員認同可透過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去預 測運動員之生涯發展,其預測力可達 45%,如透過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去預測運 動員之生涯發展,其預測力為 44%。研究結果也驗證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去預測 運動員之生涯發展 (洪煌佳,2010;詹俊成,2013),當運動員面臨到生涯發展時,

會求助資深隊友、教練及家人的協助 (黃崇儒等,2014),尤其是師長及家人的社 會支持,對於運動員未來的生涯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此外,如果以簡效性來看,生涯信念是有效預測運動員生涯發展的指標之一,

其預測力達 43%,因為生涯信念可以協助運動員有效適應環境 (洪煌佳,2010)

進行生涯評估及生涯規劃 (Edward, 1994; Krumboltz, 1994b)。未來更應重視運動員

本身個人生涯信念之培養,以建立個人完整的生涯發展規劃。

二、結論與建議

() 結論

1. 優秀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生涯探索高於一般運動員;優秀大專運動員之 師長支持、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

2. 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及生涯信念可有效預測其生涯發展。此外,

運動員認可,可透過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去預測其生涯發展,其預測力為最高。

() 建議 1. 實務應用

(17)

(1) 大專運動員之生涯信念是最有效預測其生涯發展的指標之一,未來應更加 重視生涯信念的培養,以建立完整的生涯規劃與發展。

(2) 優秀運動員之師長支持、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未來應強化社會支持 的部分,給予優秀運動員更大的支持,並鼓勵其進行生涯規劃與發展。

2. 未來研究

(1) 優秀運動員之師長支持、家人支持低於一般運動員,未來應更深入探討為 何優秀運動員之社會支持會低於一般運動員,其原因為何。

(2) 大專運動員之生涯信念為最有效預測其生涯發展的指標之一,未來應深入 探討那些原因可以提升其生涯信念。

參考文獻

王正松、何全進 (2004)。運動員認同、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之差異研究:以國 立中興大學運動代表隊為例。中華民國大專校院 93 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頁 451-451)。嘉義縣:中正大學。

何全進、盧俊宏(2002)。運動員認同概念與測驗初探。體育學報,33,147-154。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 (2003)。生涯輔導。臺北市:空大。

洪子晴 (2011)。臺灣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影響因素之探討。成大體育學刊,

43(1),43-55。

洪煌佳 (2010)。影響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生涯發展之因素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2,

15-26。

洪煌佳 (2012)。社會支持與生涯信念對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之影響。成大 體育,44(1),17-33。

張怡潔、吳聰義、林季燕 (2013)。臺灣基層運動選手社會支持對運動參與動機之 影響。運動教練科學,30,15-25。doi: 10.6194/SCS.2013.30.02

黃崇儒、余雅婷、洪聰敏 (2014)。檢視大學運動員的生涯轉換:生涯發展模式之 觀點。大專體育學刊,16(2),192-201。

楊珮琳、林靜萍 (2009)。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體育學報,

42(2),67-80。

葉麗琴 (2002)。運動水準與性別對運動員認可之的影響。中華民國大專校院 91 年 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頁 280-288)。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18)

詹俊成 (2013)。大專運動員社會支持、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研 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馨任、季力康、游鎮安(2012)。青少年不同運動階段中社會支持的差異:來源 與形式的探討。體育學報,

45

(1)31-42doi: 10.6298/ILR

鄭志富 (2012)。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與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補助專題計畫 (NSC-99-2410-H-003-135-MY2)。

Allen, C.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hletic identity, peer and faculty socializ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

(6), 560-573.

Brewer, B. W., Raalte, J. L. V., & Linder, D. E. (1993). Athletic identity: Hercules’ muscles or Achilles h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

(2), 237-254.

Brown, C., & Hartley, D. L. (1998). Athletic identity and career maturity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9(1), 17-26.

Callero, P. L. (1985). Role identity salie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8,

203-215.

doi: 10.2307/3033681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A., & Mack, D. (1996). Social influence and exercis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

, 1-16.

Dannish, S. J. (1983). Musings about personal competence: the contributions of sport, health, and fit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

(3), 251-268.

doi: 10.1007/BF00893365

Edward, W. C. (1994). Thinking about ‘‘tests and assessment’’ and the career beliefs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

2(4), 421-423.

doi: 10.1002/j.1556-6676.1994.tb00961.x

Grove, J. R., Lavalle, D., & Gordon, S. (1997). Coping with retirement from sport: the influence of athletic identity.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9

, 191-203.

doi: 10.1080/10413209708406481

Hale, B. D., & Waalkes, D. (1994).

Athletic identity, gender, self-esteem, academic importance, and drug use: a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AI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Annual Conference, Clearwater Beach, FL.

Hinkle, J. S. (1994). Integrating sport psychology and sports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19)

programm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17

, 52-59.

Houle, J. L. W., Brewer, B. W., & Kluck, A. S. (2010). Remove from marked records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athletic identity: a two-part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33

(2), 146-159.

Krumboltz, J. D. (1994a). The career beliefs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

2(4), 424-428. doi: 10.1002/j.1556-6676.1994.tb00964.x

Krumboltz, J. D. (1994b). Potential value of the career beliefs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

2(4), 432-433. doi: 10.1002/j.1556-6676.1994.tb00965.x Lally, P. S., & Kerr, G. A. (2005). The career planning, athletic identity, and student role

identity of intercollegiate student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6

(3), 275-285. doi: 10.5641/027013605X13080719840717

Mahadevan, L. (2010). Acculturation and career beliefs-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for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4

(3), 633-658.

Martens, M. P., & Cox, R. H. (2000). Career development in college varsity athlet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1

(2), 172-180.

Martin, J. J., Mushett, C. A., & Smith, K. L. (1995). Athletic identity and sport orientation of adolescent swimmers with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2

, 113-123.

Murphy, G. M., Petipas, A. J., &Brewer, B. W. (1996). Identity foreclosure, athletic identity, and career maturity in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0

(3), 239-246.

Pearson, R. E., Petipas, A. J. (1990). Transitions of athletes: developmental and preven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9

(1), 7-10.

doi: 10.1002/j.1556-6676.1990.tb01445.x

Petipas, A. J., & Champagne, D. E. (1988). 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 for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9,

454-460.

Proios, M., Proios, M. C., Mavrovouniotis, F., & Theofanis, S. (201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hletic identity i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Graduate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 1, 98-107.

Super, D. E. (1980). A life 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 282-298.

(20)

Visek, A. J., Hurst, J. R., Maxwell, J. P., & Watson, J. C. (2008). A cross-cultur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Athletic Identity Measurement Scale.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 473-480. doi: 10.1080/10413200802415048

Webb, W. M., Nasco, S. A., Riley, S., & Headrick, B. (1990). Athletic identity and reaction to retirement from sport.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1(3), 338-362.

數據

表 5  運動員認同、生涯信念、社會支持及生涯發展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模式  內容 R R2   調整後 R 2 F B β  t  模式 1   常數  運動員認同  0.33  0.11 0.11  39.81*  1.94 0.41  0.33  6.31*  模式 2   常數  社會支持  0.48  0.23 0.23  94.68*  1.52 0.53  0.48  9.73*  模式 3   常數  生涯信念  0.65  0.43 0.42 231.43*  0.87 0.72  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 Highlights of course content, briefing on further study pathways and career prospects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required skills of public relations (PR) -

(2011).Linking learning to the 21st Century:Preparing all students for college, career, and civic participation.Boulder, CO: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Center.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