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Creating in the Classroom (Primary)(Refreshed)
CDI020220667
Organised by the Arts Education S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the Education Bureau
11-13 April 2022
Speaker: Dr. Lee Kar Tai Phoebus
Music Creating in the Classroom
1. 啟發創作意念 Composition Inspiration
2. 創作動機與主題 Creative Motivation — The Motives 3. 發展音樂意念 Developing Ideas
4. 記譜・不同的音樂形式・評估 Notation, The Variety of Musical Form, and Evaluation
Composition Inspiration
I
創作流程
創作(靈感、主題) 創作(發展「樂思」、記譜) 作品成果、演奏
創作流程
創作(靈感、主題)
靈感何來?
怎樣設立主題?
好的主題包括甚麼元素?
主題:Themes / Motives
作品成果、演奏
不可或缺
成品的展現,透過演奏與欣賞 的角度去理解作品
審視作品的質素,學習並進步
創作(發展「樂思」、記譜)
為音樂主題加以發展
使簡單的起首概念延伸成更完 整的樂句或段落,以至作品 記錄音樂的想法,譜寫成樂譜 透過樂譜有效表達音樂意思
學習階段
音樂靈感
Through the appreciation of music, and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art forms
認識音樂元素
Understanding musical elements, and recognising their abilities and possibilities
作品演出
Enjoyment of the final work, appreciation of others’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flection of artistic creation
發展「樂思」、譜寫作品
Extending and developing musical ideas,, realising musical ideas with diversity
建構主題
Forming the initial ideas as the base of the composition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s
05
01
02 03
04
課堂規劃
音樂靈感 認識音樂元素 建構主題 發展「樂思」 作品演出
、 譜寫作品
預備階段
一至兩教節 / 第一教節
探索、欣賞、攝取、
模仿、記譜
完成階段
一至兩教節 / 第四教節
享受成果、演奏、欣賞 評估作品、學習改進
發展階段
一至兩教節 / 第二及三教節
擬題、取材、 處理、發展 對作品的展望
(創作目標)(學習目標)
➢ 以賞析與探索作為創作靈感泉源的出發點
➢ 以不同視野 (perspective)刺激學生思維、
引導學生多方面的的音樂感應、
磨合構思、使音樂思想更為具體
➢ 設立成果展望作為創作藍圖的基礎
➢ 靈活運用音樂素材、配合不同的創作手法
➢ 享受成果,學習與進步
以樂為本
II
靈感泉源
模仿 攝取
分析 欣賞
探索
探索
Explore &
discover
學生自己的喜好、
生活與身邊的環境
發現音樂 環境感應與現實情感
任何文字或藝術形式 所賦予的情感、
生活經歷所帶來的感受 非傳統音樂定位
的環境聲音:
風吹雨點打雷聲、
都市生活聲響與嘈音 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流行文化、
玩樂、
電影、
日常生活環境的音樂 學生自己喜好的樂曲:
怎樣的音樂特質、
甚麼樂器、
音樂中裝載的情感、
音樂背後的故事
讓學生對不同音樂題材或文本感興趣為主。
這個部分雖然是整過創作課程中的第一步,但過 程無須強調「創作」。學生能自然輕鬆的去感受音 樂/聲音/情感,對音樂或藝術觸覺流下印象才是 重點。
欣賞
Appreciate
以音樂作為文本方面,可以考慮選取故事性的音 樂例子和風格明顯的音樂例子,譬如情節音樂
(Programmatic music)、個性音樂(Character pieces)等等。故事情節讓學生容易掌握流程。音 樂跟隨情節脈絡,學生對音樂與其他聯想亦會 產 生通感。隨音樂的發展與多媒體導引,學生亦會 專注用心。
個性音樂類同。這類的音樂文本個性強烈、印象 鮮明。較多例子為短篇曲目,依靠特別的音樂形 態鞏固樂曲的中心思想。音樂形態綜合各項音樂 元素,風格突出,解構時可作多方面的探討。
欣賞
Appreciate
就欣賞音樂的多元可行性方面,音樂例子可涉及 非主流的跨界音樂。「偏門」音樂雖然不普及,但 對於刺激思維、開拓視野兩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讓學生明白到音樂可以是沒有框架,更可以是天 馬行空。
音樂例子:
Prokofiev – Peter and the Wolf Dukas – Sorcerer’s Apprentice Smetana – Die Moldau
Rimsky-Korsakov –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Disney’s Fantasia
Vegetable ensemble John Cage – Water Walk
欣賞
Appreciate
➢ 短而精
➢ 典型至創新
➢ 著重多元元素發掘
➢ 風格與特徵強烈明顯
➢ 音樂無界限
透過分析,「理解」音樂
分析並不一定是把音樂理論化,而是透過簡單的
「提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音樂得以有效表達的 元素,例如作曲家/作品當中利用了甚麼、運用了 甚麼,是對音樂素材與處理手法的認知。
學生亦可以為音樂的點評,認識到音樂之成功或 能有效地表達的原因。
這個部分必須配合學生的音樂知識範圍與音樂理 解能力作調配。讓學生理解音樂語言的基礎其實 在於音樂本身,而非學術詞彙。當然,學生能掌握 詞彙,則表示了學生對音樂現象的理解與認知有 一定的程度。讓學生投入音樂可以是主觀的藝術 觸覺牽引,但理解音樂的現象可以是客觀的陳 述。
分析
Analysis
& realise
引導學生以「慧耳」聽出音樂,不妨請學生專注於 不超過三項的要點去細心聆聽音樂例子,以辨認 出作曲家的構思。這三點可以是任何一樣當下音 樂文本的學習重點:音樂素材或音樂處理手法。
這就是日後學生於創作時挑選素材與手法的伏 筆。
討論音樂例子:
Saint-Saëns –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Vaughan Williams – Lark Ascending
Rubbish percussion 百鳥朝鳳
賽馬 十面埋伏
分析
Analysis
& realise
➢ 化繁為簡,不著重生字或技術用語
➢ 先理解音樂,再應用技術用語於聽寫
➢ 以洞悉音樂動機、特質與變化為先
➢ 「三點式」聆聽與寫作練習
➢ 讓學生思考,音樂怎樣為之有效呢
理解過音樂的不同元素、可行性、運用手法之後,
把這些「知識」學習。學生選擇其中的喜好,代表 學生最有自信、最敏感的音樂元素或素材。
這一步老師可以暸解學生取材傾向,亦可以引領 學生集中認識所好,加探了解,或開拓更廣闊的 新視野,加以發揮。
攝取
Absorb
音樂例子觸碰過的元素眾多,讓學生專注地處理 兩至三樣不同的音樂素材或處理音樂的方法,也 得以確保課堂效率。
音樂例子:
Sakura さくら 苿莉花
小星星變奏曲 春江花月夜 數白欖
攝取
Absorb
➢ 留意學生取材傾向
➢ 鼓勵學生就自己的喜好發揮
➢ 重點學習「親切」的音樂素材與處理
➢ 或重點培訓學生對不同音樂素材的處理
模仿是語言學習過程的重要部分。透過「認識、參 考、活用、加以發揮」,學生一步步熟習音樂素材
,吸收後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學習過的東西需要 去揣摩,理解當中的意義,嘗試與反覆練習後熟 能生巧。經過抄寫、續寫、演奏,真正地體現音樂 語言。是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熱身活動」。
模仿
Imitate
實踐音樂素材的運用,學生可以練習參考不同素 材,模仿與匹配多種不同的處理手法,於各種試 驗中創造,認識不同素材與處理手法的可塑性,
再以意發展。
音樂例子:
模仿句、模進句寫作
音樂元素與變化的不同配搭與試驗 調式、民族旋律的模仿
課室樂器運用與發掘
探索不同音響聲效(非樂器)的效果
模仿
Imitate
靈感泉源 探 索 欣 賞 分 析 攝 取 模 仿
「探索,欣賞、分析、攝取、模仿」五項是方便老師 作為課堂規劃與材料準備的分點,就學生學習過 程而言應是一個綜合式的探索與認知階段,亦作 為「創作」的熱身。
「欣賞」的目的不是為了創作,是為了讓學生感興 趣,透過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反應與音樂感。
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觸覺與聯想,借助好奇心的驅 使,透過「分析」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從而 讓學生理解到音樂背後的原動力,學習音樂表達 的多元化。「攝取」 的過程中,學生以喜好選擇,選 擇了較擅長與親切的音樂語言,觸發學生與音樂 之間的聯繫。「模仿」練習讓學生親身投入音樂當 中,以演奏(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體現音樂素材,
進一步與音樂接通。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reative Motivation — The Motives
Motives becoming compositions
III.
Developing ideas
I.
Forming ideas
II.
Consolidating ideas
III
創作動機
由「素材」觸發幻想 Associate
「幻想」與「素材」的火花
從「幻想」引入素材
作品主題 / 音樂題材 Compositional
Theme / Musical Motiv
e
由素材出發,
學生先對音樂素材有所體會,
繼而觸發其他主題或構思的聯想。
隨著聯想發展題目,
利用素材加以發揮和發展。
以故事情節或任何幻想題材導引出發,
引導學生發掘聲音素材,
以音樂作為描述的工具,
起步試點
音樂素材
創意幻想
跨界聯想
電子應用
話題內容
技巧試驗
隨手可得
音樂素材
就「素材」而言,可有三類提議:
樂器與音色(巴松管、笛子、鋼片琴、鼓、雨條、非主流樂器)
和聲與音階(傳統和聲進程、與非傳統和聲、五聲音階、全音音階)
動機與主題(古典音樂例子、舞曲節拍)
由「素材」觸發幻想:老師可以以特定的音樂素材為題目,讓學生自我發掘其可塑性。以音樂素材為題目、
讓學生編排加以創作。也可以顧及到可利用的樂器作為考慮基礎,以樂器的特性發掘題材,例如角色扮 演或環境描繪,也可配合故事情節或短劇等。
話題內容
以話題或可應用場景出發:
特別活動(節慶、運動會)
跨科作業(話劇配樂、繪本配樂)
生活主題(生活場景、時事話題)
模仿聲音(動物聲音、都市節拍)
氣象模仿(不同天氣、聲響節奏)
作品可以活用於其他學校活動之中,也不用一定 要「只有音樂」的方式呈現,融合其他媒介,使音 樂作為更大整體的藝術創造或活動的一部分。
同學之間以類同的話題 內容作為出發點,而不同 組別出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果,同學互相欣賞表 演時也會更有共鳴。
創意幻想
從「幻想」出發,題目相對較自由,隨意並多向發揮,
但學生需要掌握音樂原材料較多。
以題材聯想音樂素材:
場境、廚房、敲擊樂
茶樓點心、場境與氣氛、叫賣的高低音與節奏 嘉年華、不同活動的對比
節日歌曲、配合於情節之中
任何故事情節、包括明顯主題動機、起承轉合
「作故仔」,並融入素材於構思當中:
不同的音樂元素描寫不同的氣氛 以情緒導引音樂元素的運用 情節的發展,
以音樂元素的不同處理手法表達 場境轉換,用「對比」
三點式提議
跨界聯想
發揮小朋友多方面的智商,借用聯想的力量,
再運用音樂素材表達:
顏色的聯想 氣味的聯想 觸感的聯想 味覺的聯想
情感的聯想
鮮艷與柔和的顏色帶來不同的和聲效果 粗糙與綿滑的觸感有著不同的音色與發音
憤怒的姿態以低音、音集、不協和、或者咆哮宣洩
(音集 tone cluster)
技巧試驗
固定音型(Ostinato)
節奏變奏(Rhythmic variation)
和聲進程(Chord progression)
速度變化(Tempo changes)
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s)
輪唱織體(Canonic texture)
物件器樂(Object instruments)
針對某些音樂素材、處理手法、作曲技術為重點 學習目標,訓練學生對特定題材的應用與實踐。
隨手可得
隨手可得之物 要讓學生與「樂器」互動,了解「樂器」性能,並編
寫一段「音樂」,或與同學「合奏」
電子應用
利用電子軟件與設備,使創作變成遊戲,讓學生 與「樂器」互動,發掘聲音、處理聲音。
■ 教導學生發掘聲音的多樣可能性
■
■ 教導學生如何有系統地鋪排聲音
■
■ 教導學生使玩樂中的聲響譜寫出來
Exploring simple musical ideas
Chrome Music Lab
由「素材」觸發幻想 Associate
「幻想」與「素材」的火花
從「幻想」引入素材
作品主題 / 音樂題材 Compositional
Theme / Musical Motiv
es
以某些素材作為重點教學目標,
探索某類課題並加以發展
➢ 拋磚引玉
讓學生的幻想力自由奔放,
撮合音樂表達的能力育成作品
➢ 相向相輔相成
About Notation
IV
有效記譜
記譜是為了甚麼?
記譜有甚麼方法?
有效記譜
傳統記譜法
● 五線譜 (Musical staff)
● 敲擊樂樂譜
● 簡譜 (Numbering)
● (Solfeggi)
● (Tablature)
教學記譜法
● 格仔表
● 高低線
● 時間線
● 文字譜
● 行動譜
其他記譜法
● 圖像記譜法
(Graphic notation)
● 混合方法
有效記譜
無譜法
有效記譜
記甚麼?
記譜基礎
高低 強弱 快慢
記譜基礎
高低
強弱 快慢
記譜(音樂記錄)的基礎要點可分為三類:
高低 、強弱 、快慢
包括的音樂元素則有:
音高 pitch、和聲 harmony、強弱 dynamics、
多少 quantity、音色 timbre、發音 articulation、速 度 tempo、拍子 meter、節奏 rhythm
記譜基礎
描寫
以樂譜或圖像描繪聲音、
記錄音樂重點 欣賞
理解
反思記錄是否充分 掌握音樂「資訊」
分析
細緻
以技術與學習所得 把樂譜變得更細緻
攝取
發揮創意
試演樂譜並留意傳達效果 以類同方法記錄音樂作品
模仿
感知
感受音樂的元素、
發現音樂的「資訊」
(熱身)
探索
記譜效用
傳統記譜法
● 五線譜 (Musical staff)
● 敲擊樂樂譜
● 簡譜 (Numbering)
● (Solfeggi)
● (Tablature)
其他記譜法
● 圖像記譜法
(Graphic notation)
● 混合方法
教學記譜法
● 格仔表
● 高低線
● 時間線
● 文字譜
● 行動譜
記譜效用
利用特定的記譜法:
● 學習傳統記譜方法(或某類別記譜法)
● 掌握傳統樂譜上的的音樂表達方法
● 訓練傳統音樂(正統/嚴肅音樂)
譜寫的方法
利用非傳統或非特定的方法:
● 以最直接的方法表達
● 以小朋友喜歡的方法表達
● 以小朋友擅長的方式表達
● 不設任何限制
➢ 各有好處
➢ 最終目的是學生能把自己的音樂從腦海中 摘下來以記譜的形式寫下
➢ 以「有效表達」音樂意念為主
➢ 視乎學習目標
➢ 針對學生的音樂構思與記下來的譜例
作出分析、討論、改善
Notating musical ideas
Flat
Sketch
Music Instinct
「音樂」屬於寫本以後。 Music is (actually) beyond music notation. (Lee, 2011)
引導學生運用直覺與本能,借助不同學生的多元音樂感,相互學習、影響,感受音樂。記譜的原意是,
把音樂的思想以視覺效果呈視出來,得以記錄與頌傳。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要讓學生因著記譜的困難而 貿然摒棄原先的音樂動機或趣味所在。 學生絕對有一定的自由以自己明白的方式記錄音樂。然而過程 中追求盡善盡美。在記譜以後,學生能掌握的音樂本質才是重點。在沒有譜例之下,「音樂」依然存在。
以「樂」為本 — 快樂、音樂
以樂為本
The Motives of Teaching Composing
V
學習動機
成果階段
預期的學習成果與作品展出
Notation requirement Performance and showcase 創作階段
創作手法導引 Compositional techniques
Instrumental features Contrasting elements
創作階段
創作的條件 Musical Elements Instru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Duration and musical form 預備階段
是次學習及創作活動的動機 Learning objectives Expected outcomes The Topic / Theme
The Motives: The Musical Idea
Notating musical ideas
MuseScore
VI
鞏固「樂思」
First stage of writing
It is the core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creative work. It is a seed that helps the tree grows
—— an important stage which shall not to be overlooked before going on further.
Pitch, which leads to harmony, tonality
Motive, can be a gesture,
or even purely a rhythmic pattern
Theme,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composition or creative work
* To identify the motivic elements from drafted ideas
必要元素
Students often tend to miss in their first draft of work…
Basic necessary elements:
Tempo Dynamics Articulations
Fundamental parameters to check…
基本條件
Musical phrasing and punctuation Unity of theme
Phrase climax
Coherence of ideas
Phrasing
Antecedent phrase and consequence phrase
節奏變化
More lyrical and nature… Applying/enhancing with more liberal rhythm and wider variety of rhythmic values on basic ideas
刻劃個性
Sharpening the character…
With other musical details
Choices of articulation
Dynamics changes and stability
Regularity and irregularity of phrases Tempo variations
用器得宜
Be idiomatic…
Idiom / medium / media
Instrumental characters:
Timbre Range Register
Performing techniques Reference repertoire
Composite of instrumental ensemble
音樂元素 Instrument
Pitch
Structure Shape
Temporal
Instrument Voice
● Tone colour (timbre)
● Range
● Register (Tessitura)
● Normal/Effective
● Extreme
● Extended techniques (ordinary/extra-) (effects)
● Effects
● Sound production
Pitch
● Melody
● Harmony
● Tonality
● Scale and mode
● Interval (relationship)
● Diatonic
● Chromaticism
● Atonal
● Range (melodic) (overall)
● Ornamentation
Temporal
● Tempo
● Meter
● Rhythm
● Gradual/sudden change
● Regular/irregular
● Liberal/free
Shape
● Contour (step/leap)
● Range
● Articulation
● Attack (fp)
● Decay/Sustain
● Dynamics
● Tremolo
● Vibrato
● Glissando
● Pitch bending
● Static
● Gradual change
Structure
● Musical Form
● Sectional aims
● Phrase structure (goal of phrase)
● Proportion
● Climax / Focus
● Texture
● Layer(ing)
● ‘Orchestration’
● Tension and Release
● Fundation
● Transformation
● Organisation Coherence
現代語言
傳統古典音樂寫作手法有其堅固的美學基礎,
現代及當代的創作尋求另類的音樂風格與表象,
把音樂的可塑性提高,突破規範,變得更自由,
小朋友所創作的音樂,同樣可以寫得 更直率、更自由、更有彈性、更無規率、
原始、坦白。
守、破、離
Liberal approach to musical phrases Natural, intuitive musical ideas
Direct, primitive, naive musical motives
Pros & cons…
Benjamin, Thomas., Michael M. Horvit, and Robert Nelson.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of Tonal Music :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wentieth-century Techniques. 5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1998. Print.
;
Part IV Twentieth-Century Materials
Twentieth-Century Materials
Demonstration
Developing Ideas
VII
作曲手法
Techniques Craftsmanship Mind
作曲手法
Techniques:
Melodic writing
Harmonic progression Tonality and modulation Rhythmic flow
Shape and character Timbre sensitivity Texture variety Tempo treatment
續句方法
Motivic idea development
Phrase structure and punctuation Balanced phrasing
(or asymmetrical phrasing)
Repetition and change Sequence
Fragmentation
Diminution/Augmentation Free continuation
發展技巧
Parallel and Contrast phrasing
Musical phrases as narrative procedure
Miller, Michael.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Music Composition.
New York, NY:Alpha, cop. 2005. Print.
Guides to Composing
創作規劃
老師可建議學生創作前制訂一個簡單的創作藍圖
,以展望作品完成的成果,從而讓學生充分理解 到一些客觀的條件,例如作品長度、牽涉的章節、
主題動機的發揮等。
充分理解創作的環境,學生可以更有安排及更有 條理地運用素材,深思熟慮地創作,不會使創作 過程變得麻木,以參照設立的目標作為指引明 燈。
客觀條件:
○ 作品的長度與時限
○ 需要的樂器或音樂表達工具
○ 題目要求 / 學習目標
創作規劃
創作條件:
○ 整個創作的最終目的想表達甚麼?
(中心思想)
○ 能夠帶出中心思想的需要甚麼音樂元素?
(例如主題動機,及其變化過程)
○ 在作品的時限中,有沒有細分幾個部分?
一共有多少?每個細部分佔時多少?
○ 創作的段落重點是否清晰?
藝術條件:
○ 作品怎樣開始?
○ 作品怎樣完結?
○ 展望作品完成之時,最令人深刻印象的將 會是哪個部分?
○ 作品最關鍵之處在於甚麼呢?又是怎樣達 到的?
創作規劃
規劃的部份讓學生明白到一首完整的作品需要有 心思地去鋪排。每一首作品都可以有一個清晰的 目標以達之。
老師鼓勵、幫助學生撰寫合適的目標,從中引導 學生把大製作變成一個一個小目標,使他們更專 注地及有效地處理創作要點。過程之中亦是評估 音樂素材與主題擬訂是否合適的好機會。
段落目標
作品有了藍圖,段落重點就是整件作品的分部焦 點,兩者異曲同工。
段落目標
細看:
○ 段落的要點是甚麼?
○ 使這個段落變得特別的原因是⋯⋯?
○ 主要的段落素材是甚麼?
○ 有什麼發展的空間?
○ 動機是否明顯?
○ 素材的組織是否恰到好處?
宏觀:
○ 段落的功能是作品的起承轉合哪個部分?
○ 段落前後的接駁是否順接、逆接、或重複?
○ 段落前後的接駁是否順暢,有沒有「過橋」
的需要?
○ 重複的段落可以加變奏嗎?結尾可以有其 他發揮或發展方向嗎?
○ 與其他段落的對比協調是否有良好的平 衡?
段落目標
切記:不論是整體作品藍圖或段落重點,都不是 一成不變。在創作時仍然可以保留修改、進步的 空間。藍圖的其中一個重要性是,在創作期間不 會漫無目的,但目的亦可能會因應創作過程而改 變、完善。
音樂例子:
Ligeti – Musica Ricercata
Saint-Saëns –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Schumann – Kinderszenen
織體層次
Timbr e Register
Dynamics Texture
主次分明
FOCUS
Layer
&
Texture
Idea
&
Texture Layer
Idea Structure
➢ 創作主旨要清晰
➢ 動機明顯
➢ 有組織和鋪排,比較不同音樂段落的意義
➢ 創作是發掘,創作是認識,創作是組織
VIII
引導支援
每個階段都可以引導學生去反思,去評估音樂素 材可造之處,「樂思」的細緻度,音樂編幅的整體 性與連貫性,樂譜的表達力與效用,樂譜是否與 想像或模仿的聲音吻合,記下譜裏去的聲響表達 是否可有更完善及更細緻的地方等等。
可以鼓勵學生直接把音樂演奏出來。老師從中觀 察、了解,協助學生拿捏重要的音樂資訊,發掘可 造之材,亦對比記譜上的音樂是否完整。
➢ 借助樂譜的「實質」視覺效果使音樂思維與印象更為鮮明,
亦借助樂譜不能全部描述的「虛位」加以發揮。
加添創意
The Resource Bank 錦囊
➢ 取材,以及鞏固主題的意念
➢ 發展意念,如何處理及組織素材
➢ 整體作品的鋪排
音樂元素
Instrument
Pitch
Structure Shape
Temporal
Repetition Restatement
Continuation Sequence Building up
Developing
ideas
➢ 所有音樂素材與創作手法,
都可以作為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的支援。
➢ 創作要「活」,就更沒有框架。
創作過程
學生從創作途中也探索了多可能性,不妨鼓勵學 生多寫草稿。記錄過程中,音樂與意念對發展思 維有很大幫助。
記譜/記錄就是「參與寫作」,是整頓思緒的一個要 點,亦是創作時的處理、安排、篩選、試驗的一個 重要經歷。在把音樂思緒變得更清晰之同時,亦 切忌只把肯定的寫下、把不肯定的 拋棄。
創作的過程需要多番推敲,多試演奏、多寫草稿 也能幫助創作者整頓思緒,也讓創作者「看」到更 多可能性,從而亦令學生明白,樂譜並非一下筆 就是最終定案,創作的過程中任何時侯都可以修 改、進步。
➢ 樂譜是可以改的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創作是取 捨的藝術
學習動機
重點訓練、特定的學習目標 對不同表現/能力級別的學生
1
音樂鋪排有條理及有脈絡,
音樂主題之間有對比
3
良好運用音樂素材表達個性與情感,
展示音樂的多元性
5
以描寫的角度,用音樂去表達,
體會音樂素材的運用
2
發展音樂主題、延續想法,
音樂織體層次分明
構思音樂內容、建立主題 4
學習動機
➢ 因材施教
Howard, John, and Roy. Bennett.
Learning to Compos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P, 1990. Print.
Cambridge Assignments in Music.
Techniques
A Composer’s Resource Bank
Composition Techniques and
Resource Bank
Notation, Form, and Evaluation
IX
記譜方法
傳統記譜法
● 五線譜 (Musical staff)
● 敲擊樂樂譜
● 簡譜 (Numbering)
● (Solfeggi)
● (Tablature)
教學記譜法
● 格仔表
● 高低線
● 時間線
● 文字譜
● 行動譜
其他記譜法
● 圖像記譜法
(Graphic notation)
● 混合方法
記譜方法
沒有記譜的音樂 / 半音樂記錄形式的「樂譜」
圖像樂譜變奏曲
Indeterminacy 音樂動機即興曲
Improvisation
Composition
Indeterminacy Improvisation
Performance
Indeterminacy Musicking
「離晒譜!」
Contemporary Music Masterpiece
Luciano Berio Sequenza III
György Ligeti
Artikulation
I l
. 濠
湄 0 一 . 0 。 。
.
[十 亨 0 000 }
"Thunderstorm" a graphic notation composition by Alex Chorley, age 12
Line Riders - Beethoven's 5th
Year 7 Graphic Notation with ostinatos
SLIDING GRAPHIC SCORE april 2020
音樂形式
Performance by memory Audio recording
Improvisatory performance
Exploring instruments and apps/tech Composition indeterminacy
Tutti sound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音樂形式
不以樂譜形式限制創作的可能性。
「創作」與「音樂」本身就存在多方面的形式。
作品也可以利用半樂譜半文字或圖像的混合方式 表達,也能概括了「時序」、「聲響的發生」、「作品的 結構與鋪排」三大要素,樂譜就是敘事方式。
儘管是沒有樂譜記錄,音樂依然可以以其他方式記 錄或流傳,合乎課堂或活動的條件,例如人與時間 的資源的配合,作彈性處理。
雖然樂譜的記錄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非常重要,亦 值 得鼓勵,但不一定是每次創作活動的學習目標。
「樂思」、記譜、創作、...
➢ Consult a professional composer
X
教育局 音樂課程配套資源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arts-edu/re sources/mus-curri/index.html#creating
音樂創作自學材料
學校音樂創作教材套 (2010)
Music creating app
GarageBand
Soundtrap Bandlab
Medley
Music creating app
Chordbot
DrumPadMachine Groovepad
Launchpad: DJ with Novation
Music creating app
Music creating app
Beat Snap
(app for teaching aid)
Melody Jams
梅垣ルナ, and 黃大旺.
圖解作曲, 配樂 : 設定情境, 對應音樂技法, 創作完成渲染力十足的曲子一首接一首. 初版. ed.
台北市: 易博士文化, 2017. Print. 最簡單的音樂創作書 ; 3.
Scenario Ideas
XI
創作活動
課堂活動 個人創作 集體創作 即興創作 演奏作品 作品導賞
作品類型
創作群組 Individual Group
創作類型 Composition Imitation Arrangement Improvisation Musicking
創作擬題
創作活動
活動形式
作曲指引 學習目標
作曲指引
Format
Theme and purpose Musical style
Inspiration and motivic cultivation Instrument
Duration and size of the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ethod or techniques, writing skills Learning objectives
Performance opportunity
Stage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評估策略
I
動機與「樂思」
Motive the musical idea
素材的運用
Elements and their usage
II
發展與結構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coherence
III
樂器的運用
Instruments and idiomaticness
IV
記譜的效用
Notation and its effectiveness
V
項目 參數 有待改善 基本 良好 卓越 動機與「樂思」 清晰的目標與方向感
素材的運用 明確與多樣性 發展與結構 有效與具創意 樂器的運用 特性的掌握與應用 記譜的效用 充分與精確
➢ 客觀:組識、表達
➢ 主觀:喜好、投入
➢ 著重「可持續成長的創作力」多於一時的評核結果
➢ 創作並無絕對模範,反而是種種可能性的探索
➢ 創作不是分數,而是過程
XII
Summary and other advices
音樂例子精簡獨到。
「三點式」:專注三個重點。
「三揀一」:先構思三個建議,再從中比較各項,篩取其一。
音樂術語與理論為表面,學生需要明白、體會到音樂的本質。理論不需要很多。理論 的角色是老師的後援,作為引導學生的工具。
轉個彎教學,讓學生自然投入而獲得一種語感,順其自然而創作。
學生都擁有不同程度的音樂能力、聯想力、創作力、反思能力。
善用學生直覺,著重學生自身的音樂感。
Summary and other advices
利用「五項」音樂元素,讓素材運用與構思更為清晰明朗,意念更具個性。
嘗試以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積極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幫助建立學生的創意思維,「授 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創意本身就是多樣性。
時間資源有限。也許在學生短時間內未充分掌握眾多的可能性,可以考慮以特定的 創作學習目標為依據,讓學生在某議題上深入探索。集中處理個別音樂素材或創作 手法,亦對學生熟習元素和鍛鍊寫作手碗相得益彰。
以規劃作藍本,在眾多可行性中,區別各種考慮因素的重要性。
對完成作品後的結果有展望。作品亦一定要有表演或實踐的機會。有了目標,
便有了更大的創作及完成作品的動機。
Summary and other advices
創作是循序漸進,無必要一步登天。
創作過程亦需要慢慢經驗累積,只要學生會繼續創作,就是邁向成功的一大步。
成於精勤,止於至善。
Summary and other advices
「最緊要開心」,讓學生享樂其中。想寫乜就寫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