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佛法界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佛法界者"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7, No. 970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No. 970-A性善惡論序

  性惡。外典所諱也。而台宗。揭真性之所具。而神用之專用。是為家珍。苟非習 於其教者。雖老宿沙門。聞而掩耳走矣。余讀

有門大師性善惡論。而歎四依菩薩。慈悲良深重焉。何則。我輩眾生與三毒如惡叉聚

。歷生浩劫住修惡中。反而之善艱謬良多。制伏強。則醉靜慮之酒。厭離極。則墮無 為之穽。所謂謬也。懸觀清淨。初心絕分。歷別修證。積劫難成。所謂艱也。揆厥所 由。良以惡異善故。不有性具法門。雙融善惡。何由知十界之同如。悟眾生之即佛。

一切現成。至圓至頓豈有過此者乎。故談佛性者。不難言善而難言具也。故曰台衡二 師慈悲深重也。武津性染。翻起信惟淨之旨。智者理毒。闡維摩二即之談。雖復以具 立宗。而意主於觀惡融通。任運攝善。妙宗建立。揭惡緣了。謂勝他宗。此秘始顯。

海寶之如意。眾願之德瓶。山外諸師不得與焉。故談台宗者。不難言具而難言惡也。

故曰四明以來諸師慈悲深重也。西來一宗。指屎尿為法身。示薦取於聲色。印合山家

。寧盡鳥唧。然言前句外專待上根。至如天臺一家文字總持。如雨普潤。婆心婆舌。

若惟恐其說之不詳。與其解之不晰。大師此論更旁引曲證。原始要終。設之以辨。贅 之以說。示之以事。繫之以圖。雖以余轂之不敏向於君子。皆能蛣蜣究竟之旨。茫若 望洋。卒業此憬然有入焉。故談性惡者。不難於言惡。而難於言之。言之必使人洞胸 澈髓。如開戶見其家藏而後已也。故曰師之慈悲深重也。論成。而冠儒者。頗用非孟 以相徵詰。余曰。唯唯否否。三教聖賢。言性皆同。而異孟甞言備物矣。備善而遺惡

。詎可言皆。修多羅處處。稱本來成佛。佛弟子何必不言性善。顧世教嚴於防惡。出 世間教妙於融善。適時逗機。各有攸當也。即儒者言性。寧渠皆善相近。不移不隱。

然一性具耶。宣尼言具。騶孟言善。然騶孟言善。姚江又言無善無惡。而聖學愈明。

如來言善。台衡言具。然台衡言具。四明諸祖以及大師。又具言善惡而佛心彌暢。姚 江一派。儒宗至今研味不休。師論既出。後五百歲中。稱見性津梁者。非此其誰也。

三教聖賢。皆貴有賢子孫哉。貴有賢子孫哉。

  天台門弟子香光居士王立轂合十書於圓伊室

No. 970-B性善惡論序

  談偏空者。治世之道乖。宗緣起者。涅槃之路隔。由是所知沙聚。見愛河深。落 見愛則洄澓生死之波。障所知則汩沒無為之穽。庸詎知淤泥卑濕。常生瑞世之分陀。

終嘅夫陸地高原。未產應時之優鉢。此妙有法門

釋迦如來所以捉塵三復而談。諸大菩薩。所以擊節再賡而和也。何則。蓋一言其有。

(2)

則萬行因得以芬披。而至人之化導行。一言其妙。則真如以之而廖廓。而凡夫之生死 絕。方有而妙。則妙不自妙。方妙而有。則有不自有。有不自有。則窮年行度。一道 清淨以忘緣。妙不自妙。則終日袪情。萬法森羅而建立。夫如是則妙有。恒即而不即

。恒離而不離。吾何獨妙其妙。而獨有其有哉。此諸佛菩薩大人作略。固不可得而思 議也。第有非緣有。微性具。無以建其宗。具非偏具。微十界。無以盡其旨。修性繇 是以分。善惡因之以辨。是故假託賓主。以性善惡而立論焉。然以道該儒釋。理別偏 圓。各有攸歸。曷容槩與。世出世間之旨。不得不霄壤以分庭。大小頓漸之宗。不得 不雲泥而立壺。兼之脩性駢舉。法喻重伸。援事援人。證經證論。言將六萬。矢筆以 記。而安得乎絕妙好辭。門列八科。率意而宣。聊契乎妙覺明性。下筆於

皇明天啟建元之初年季夏中澣。書成于仲秋之哉 生明。閣筆故序。

天台山幽溪沙門無盡傳燈和南撰于楞嚴壇東方之不瞬堂 往生居士弟子聞龍正願

蘭陵夢澤居士張 師繹 楚蘄滄孺居士弟子袁世振 香光居士弟子王 立轂

心城居士弟子劉 錫玄 同校正 達月居士弟子管瓏正見

僧摩居士弟子馬騰正眼 圓觀居士弟子余曰新正脩 元歎居士弟子徐波受權

No. 970

性善惡論卷第一

天台山幽谿沙門傳燈著

  夫性者理也。性之為理。本非善惡。古今之立論。以善惡言者。無乃寄修以談性

。借事以名理。猶緣響以求聲。緣影以求形。性之為理。豈善惡之足言哉。客有冠儒 冠以心佛心者。過余幽谿。以問之曰。聞師台教。每以性惡法門。為一大旨歸。有之 乎。余對曰。有之。客曰。夫善善惡惡。人之常情。三教聖人建言立論。尊賢疾不肖

。不啻如好好色。常恐其不及。如惡惡臭。常恐其有餘。今台宗學者。故以是而立論

。囿物為善。訓人之道安在哉。余對曰。至理驚人。至言恐聽。苟以人間區區之訓。

以疑出世間深玄之理。惑耳驚心。又何足恠。矧此宗立論。但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

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何甞定言惡而不言善。蓋台宗之言性也。則

(3)

善惡具。言修也。而後善惡分。乃以本具佛界為性善。本具九界為性惡。修成佛界為 修善。修成九界為修惡。他宗既但知性具善。而不知性具惡。則佛界有所取。九界有 所舍。不得契合淨名經。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平等不二之旨。故立圓理以破偏 宗。且欲援九界修惡之人。不須轉側。以達性惡。性惡融通。無法不趣。任運攝得佛 界性善。以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妙門。正囿物為善。訓人之大道。從事斯教者。所以 立言而無畏也。客又問曰。夫性善之言。本出於孟子。性惡之言。本出於荀子。善惡 混之言。本出於楊子。今台宗之言性具。而曰其於性也則善惡具。其言修也則善惡分

。豈非兼三家而有之。以為超勝之說乎。余對曰。三子之說。各言性之一偏。固為聖 門之不取。然皆即才情以言。性非即性以言性也。況是即人道才情之間以言之。非吾 教本具十法界之為性善性惡也。恐君於吾道。猶有所未深。試為約世教而略言之。然 後約本教詳言之。委曲言之。廣引證以發明之。庶幾知性具法門。深有功於圓教。大 有益於圓修。如食乳糜。餘無所須。如得摩尼。不事他求也。

  客曰。世教何如。余曰。觀夫孔聖之著書。而罕言性。故門人之稱其師曰。夫子 之文章可得而聞也。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然亦少甞言之曰。性相近也。習相遠 也。而未甞以善惡斷。至於其孫子思之立論。然後而微言之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 謂道。修道之謂教。又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夫子思之謂 中。非天命之謂性乎。和非率性之謂道乎。至於論率性之道。但曰。夫婦之愚。可以 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 聖人亦有所不能焉。故夫聖人之道。造端乎夫婦之所能知。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知。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 能知。是以學者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於惻隱。羞惡足以 為義。而義不止於羞惡。性善之義。隱而發之者如此。亦未甞以善惡斷也。後世之為 善惡紛紛之論者。實始於孟子。而孟子之言人之性善。皆出於其師子思之書。子思之 書皆孔聖微言。篤論。孟子得之而不善用。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為言之名。舉天 下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為的於天下。使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而 射之。故孟子之既言性善也。而荀子好為異論。不得不言人性惡。謂桀紂性也。堯舜 偽也。又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軻也。意其為人必剛愎不遜。自許太過。故喜為異說 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荀卿既言性惡矣。而楊雄又兼二者而有之。曰。人之性善 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夫論性至於善惡混。固已近之矣。若曰人 皆可以為堯舜。非修其善而為善人乎。獨不可曰人皆可以為桀紂。非修其惡而為惡人 乎。論者謂。楊子不知。夫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且夫言性者。安 以其為善惡哉。夫楊子既以為善惡混矣。而韓愈者。又取夫三子之說。而折之於孔子 之論。離性以為三。曰。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移。以為三子者皆出乎其中 而遺其上下。則中人可以上。非孟子之性善耶。可以下。非荀子之性惡耶。可以上下

(4)

。非楊子之性善惡混耶。而遺其上智為善之不移。下愚為惡之不遷。離性為三。以為 超勝之說。不知夫子之言。中人可以上下。而上智與下愚不移者。論才也。非論性也

。然亦不獨愈之言也。即天下舉古今之人。而言性皆雜乎方以言之。是以紛紛而不能 一也。韓愈之說又不獨此也。甚至於離性以為情。而合才以為性。離性以為情。則饑 寒之患。牝牡之欲皆情也。非性也。情而非性。則必以泊然而無為者為性矣。而韓愈 每以闢佛老為己任。至於言性又不覺不知。流入於吾教小乘說中。是故其論終莫能通

。蓋儒之言性。與吾佛教異。既言善惡矣。則所謂情者。乃儒所謂性也。惟聖人無是 無由以為聖。而小人無是無由以為惡。聖人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

。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惡。豈非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之乎。蓋 甞原之世之立言。有好為私說者。則造為異論。惟務勝人。而全不顧其負處。則荀子 創為性惡是也。有喜為公論者。則後之說者。理必勝前。如孟子既言性善。而荀子又 言性惡矣。則楊子不得不兼二子而有之。曰人性善惡混。若夫韓子者。不過捨楊子之 遺餘。而折衷乎聖人之成言。離性以為三品。雖欲勝之。不知有離性為情。合才為性 之失。要知四子之說。惟楊子人性善惡混為近理。蓋善惡之論。有性也修也。於性之 未形。固不當以善惡論。若以修而觀乎性。孰有無體之用異性之修乎。是故約修以論 性。修既有善惡矣。而性豈得無之。但於修須論乎三義。曰才也智也情也。若夫子之 言中人可以上下者。此論人之才能。可以為堯舜。可以為桀紂爾。若曰人皆可以為堯 舜。而竟為之則賢智也。即修善也。性苟不具乎善。則何以能而何以為。則性之具善 明矣。若曰人皆可以為桀紂。而亦竟為之。此愚情也。即修惡也。性苟不具乎惡。則 何以能而何以為。則性之具惡又明矣。雖聖人未甞以善惡而明言之。若子思者。固甞 發其義端於中庸矣。其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非以言其性乎。發而皆中節謂之 和。非以言其善乎。雖不言惡。獨不可曰發而不中節謂之不和。非以言其惡乎。又曰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時中則善也。無忌 憚則惡也。夫喜怒之和不和。莫不自性之所發。豈非性之本具善惡乎。惟聖人惜未人 性之具乎善。可以為堯舜。為聖人。為賢人。為君子。是以諄諄設教。以勸之勉之。

聖人懼夫人性之具乎惡。可以為桀紂。為凡夫。為下愚。為小人。是以諄諄設教。以 懲之誡之。故夫子之於詩與春秋也。其始終本末。各有條貫。正以王化之本。始於天 下之易行何也。蓋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賊。而足以為孝。天下固知有兄弟也

。兄弟不相奪。而足以為悌。孝悌足而王道備。此固非有深遠而難見。勤苦而難行。

故詩之為教也。使人歌舞佚樂。無所不至。要在不失正焉而已。雖然夫子。固有所甚 畏也。一失容者。禮之所由(廢。一失言者。義之所由亡。君臣之相攘。上下之相殘。天下大亂

。未甞不始於此道。是故春秋力爭於毫釐之間。而深明乎疑似之際。截然其有所必不可為也。此夫 子勸善懲惡之教大略也。然則孟子。深於詩與春秋者也。第發明乎祖父道統之傳。而力教人以為善

(5)

地之性。氣質之性。天地之性。則性善而無惡。氣質之性。則有善而亦有惡。意言孟子言性善者。

獨指天地之性也。諸子言善惡混者。雜指氣質之性也。余謂。性以不變為義。豈有天地之性。與氣 質之性異哉。且人稟天地五行以成形。而天地之性亦以賦焉。是則天地者體也。氣質者用也。有體 而後有用。豈有體獨而用兼乎。以此而言。則橫渠之言亦非是也)客曰。世教論性之略。已聞命 矣。出世之教。論性差別之義如何。余曰。吾教差別論者。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

。而有五時八教。一華嚴時。二阿含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八教 者。一頓教。二漸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此之四教。名為化儀。如世藥方。一藏 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此之四教。名為化法。如辨藥味。但化像四教。無別 體相。乃以化法四教而為其相。今於化像四教。未暇辨之。惟約五時所說化法四教。

以明性之善惡具與不具。第一華嚴時者。此時兼別教以明圓教。其所兼別。雖具明十 界。若言性具。但言具佛界之善。不具九界之惡。以彼所明真如佛性。如雲外月。逈 出二邊。必須斷除九界之惡。方顯佛界之善。若彼正說圓滿修多羅教。則備明十界皆 是性具。本具九界名為性惡。本具佛界名為性善。修成九界名為修惡。修成佛界名為 修善。故晉譯華嚴云。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又云。心如工畵師。造種種五陰。

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 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第二阿含時。即三七日。如 來於華嚴頓後。脫舍那珍御之服。着丈六獘垢之衣。於十二年中。說四阿含經。名為 漸初。惟說小乘三藏之教。此教雖有佛與菩薩。觀其所證。惟破見思。證偏空理。與 二乘同。是則破去三界六凡法界。出三界外。入無餘涅槃寂滅而已。界惟有八。但云 搆造。豈論性具十界。第三方等時。於十二年後。八年之中。說維摩楞伽楞嚴圓覺等 諸大乘經。此時彈偏斥小。歟大褒圓。三根普潤。四教並談。佛於此時。說性具與夫 性惡法門處。至為周足。如淨名經云。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又云。眼耳鼻舌入 諸根皆是淨土。又云。有增上慢者。說離婬怒癡名為解脫。無增上慢者。婬怒癡即是 解脫。又云。六十二見為如來種。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

。具一切佛法。楞伽經云。如來藏為善不善因。如是之義。散在方等。不一而足。至 於圓覺楞嚴。其於性具善惡之旨。又極所發明。凡此諸經。專談性具者。皆屬圓頓之 教。若不及此者。乃方等圓教中所對藏通。及所對別教而已。第四般若時。說般若經

。共二十二年。論此時以空慧之水。淘汰三乘執情。似不談乎性具。若曰般若談空。

八十法門具顯。是則正以真空破情。而不破法。則彼時帶通別二。正說圓教。一以性 具而為之主。第五法華涅槃時。此時說法華凡經八年。說涅槃纔一日半夜。合此二經 為第五時法。而法華者。乃如來談性具。終圓究竟畢萃之時也。蓋如來於前四時為實 施權者。為此性具一實之道。以施不具之三權也。至法華開權顯實者。開前四時三教 不具之權。以顯法華圓具之實也。廢權立實者。廢前四時三教不具之權。以立法華圓 具之實也。至於本門三法莫不皆然。是故方便品初。如來出定。歎權實二智曰。諸佛

(6)

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及其下文乃曰。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正以十法界十如是諸法。皆是實相。惟佛與佛。具足究 竟權實二智。方能究盡實相之實。諸法之權。所以經中開人天之權云。一低頭。一合 掌。一彈指。一散華等。皆成佛道。開聲聞之權云。聲聞聞此法。疑網皆已除。千二 百羅漢。悉亦當作佛。聲聞領解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 今者真阿羅漢。普於其中。應受供養。至於調達受記龍女作佛。莫非開九界之權。顯 佛界之實。或開修善。而究竟乎性善。或開修惡。而究竟乎性惡。惟佛與佛乃能究盡

。不在茲乎。至於涅槃。則專談性惡。故曰。闡提善人二人。皆有佛性。名為善惡緣 因。具在彼部。不能具引。是則欲明如來出世一大事因緣者。苟不知性具。善惡之旨

。如無目夜遊。何以為直指人心。何以為見性成佛。苟非天台一宗教觀發明此旨。則 圓頓教理。幾乎絕滅矣。虎谿懷則師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 惡緣了他皆莫測。正此謂也。是故欲從事於如來圓頓法門者。則性具之道。是不可不 知。而不可不學。即弘是道者。亦不可不講。而不可不廣也。故今對君。凡立八大科

。以發明之。一真如不變十界冥伏門。二真如隨緣十界差別門。三不變隨緣無差而差 門。四隨緣不變差而無差門。五因心本具毫無虧欠門。六果地融通一無所改門。七隨 淨圓修全修在性門。八隨淨圓證舉一全收門。

  客曰。云何名為真如不變十界冥伏門。余曰。此論諸佛眾生。自無始劫前。未有 識心時。而真如妙心不遷不變。清淨廣大。常住堅凝。華嚴稱為一真法界清淨法身。

法華稱為諸法實相。圓覺稱為有大陀羅尼門。楞嚴稱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又稱為空 如來藏。菴摩羅識。真如佛性。大圓鏡智。起信論稱為本覺。論云。所言覺義者。謂 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常住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法 身。說名本覺。而此本覺性具十界。五陰實法。依報國土。十界假名。毫無虧欠。又 復具足三因佛性。一正因即法身德。二了因即般若德。三緣因即解脫德。涅槃謂之三 因佛性。正因法身。取其竪窮橫遍義。了因般若。取其當體照明義。緣因解脫。取其 清淨無染義。但此本覺。雖具十界依正。以未隨緣故。冥伏於一性之中。未曾彰顯。

以本具十界依報言之。則楞嚴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水火風空。莫不如是。清淨 本然。周徧法界是也。以本具十界正報言之。則楞嚴所謂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性識 明知。覺明真識。莫不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是也。圓覺經則曰。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 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 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間塵 清淨。間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 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

(7)

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 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

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 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虗空。

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 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 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 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 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此亦明眾生本有圓覺妙性。具十種法 界故。至果成證得諸幻。滅十界事中影像。使得性具十界。莫不清淨不動遍滿。以復 真如不變之三德也。然則十界即三因也。三因即十界也。雖然相即。而有性善性惡之 殊。本具九界三因。名為性惡。本具佛界三因。名為性善。而此十界善惡三因。既居 於一性之中。即之彌分。派之常合。華嚴稱為一微塵中具足大千經卷。首楞嚴稱為擣 萬種香為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淨名稱為入此室者。惟聞諸佛功德之香。大集稱 為如人入海浴。已用諸河之水。即此義也。恐於此義未了。復示之圖。俾讀此書者。

觀像以得意焉。

  真如不變十界冥伏之圖   

(8)

  客曰。云何名為真如隨緣十界差別門。余曰。前引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 界者。正以法界圓融之體。真如不變之性。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圓頓教旨無功用 道。極要緊處。全在此能之一字上建立。若它別教所宗但中佛性。惟具善而不具惡。

其於文經為善之事。或者能之。若於武緯征伐之事。則不能之。何足以[禾*(爾-(平-十 )+(釆-木))]才無不具。藝無不就。成德之士哉。若圓頓教旨所明。真如不變之體。既 具十界善惡之性。故未隨緣時。則居然不變。若隨緣時。而有十界染淨之用。謂能隨 染緣造九法界。隨淨緣造佛法界。十種法界既是性具。又是能事。惟彰己能。何過之 有。非比淳善之人。一切惡事。本非所能。被惡人逼。強令作惡。慮其名德俱喪。則 慚恧無地。斯為過矣。然此一門。宜分因果。因論方修。果論感報。方修之因。復有 二種。一起念名造。二搆作名造。起念名造者。如世人日用根塵相對。凡起一念。必

(9)

屬一界。一界生起名事造。九界冥伏為理具。以冥伏故不有。以現起故不無。全造而 具。故不有而恒有。全具而造。故不無而恒無。不有不無。實相理顯。故善觀一念者

。三智一心中得矣。二搆作名造者。依此真如所起一念。漸漸增長。搆造染淨二因。

成業性故。現起冥伏。義同上說。是故能善觀一心為界者。三智亦一心中得矣。果論 感報者。約三世論。方修之因若在過去。則感報之果在現在。若方修之因在現在。則 感報之果在未來。又方修之因有轉不轉。感報之果有定不定。轉則不定。不轉則定。

如一念貪心起。為地獄因。若能改格前非。慚愧懺悔。或轉為人天。或轉為四聖。在 其用心勵行之不同。下當列圖具明其相。使閱者有所照非成是焉。

  真如隨緣十界差別之圖   

(10)

  佛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一佛法界者

  慈雲大師法界圖說云。若人因讀圓滿修多羅。及聞善知識所說。起淨信心。信己 一念三道之性。即三德性。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法身究竟。般若 清淨。解脫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法身解脫亦 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法身般若亦自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縱非橫。亦非一 異。法身常住。餘亦常住。樂我淨亦如是。是則常樂四德祕密之藏。遍一切處。一切 諸法。悉是佛法。既信是已。以境繫心。以心繫境。心境念念相續不斷。必見法性。

(11)

設未相應。當依一實無作四諦。起四大誓。無所求中吾故求之。依前苦道即苦諦。發 一誓願。未度者令度。煩惱及業即集諦。發一誓願。未解者令解。苦通即法身。即是 滅諦。發一誓願。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煩惱即菩提。即是道諦。發一誓願。未安者令 安。四弘不入。當巧安心止觀。如是次第具修十法。必入五品六根。及分證位。名佛 法界。

  釋曰。若約佛界。論方修之因轉不轉。感報之果定不定者。佛果既是究竟三身。

則惟是定。無不定義。若方修之因。二種中正以佛界現起。則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

。隨外熏緣強弱不同。如初起一念佛界之心。名造居凡夫。不定聚者。人分兩品。一 者若人發佛界心已。其志堅固。念念在道。一入永入。此則更無退轉。二者是人雖始 發心求佛。然而立心不固。弘誓非堅。或逢逆境。而退為偏乘。或遇順境。而即興凡 念。人天善道。逐境漂流。惡道三途。逢緣墮落。起念之造既然。搆作之修亦爾。不 退轉者。如善財南求。常啼東請。割內貿鴿。至死而不退。投身喂虎。委骨而無移。

以進例退。應亦多人。不足為訓。故其錄少出耳。

  菩薩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12)

二菩薩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觀根塵。為迷解本。迷故則有十界苦集。悟故則有四聖滅道。緣 此無量四諦。起無量誓願。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槃者令得 涅槃。善巧度生。慈眼視物。所集福業與眾生共。如是起一念者。名菩薩法界。

  釋曰。若約菩薩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果報有退不退者。此中明轉不轉。復有 進不進。退不退二義。言不轉者。惟修此菩薩道而已。轉者復二。有轉心為佛道進而 不退者。有雖轉而不進者。果報中復有轉不轉二義。轉者。別教菩薩。登初地。破無 明惑。有轉入圓教二住者。此即教行二道。雖則不圓。至於證道。證與圓同是也。不

(13)

轉者。如舍利弗尊者。往劫之先。修菩薩道。因外道婆羅門。乞施其眼。菩薩曰。眼 施何用。可乞它物。外道曰。餘無所需。必欲眼爾。菩薩未具忍力。勉強剜施。外道 得眼。嗔而擲地曰。我謂菩薩之眼。必香潔清美。故來乞之。若仍臭穢。與庸人何異

。不須此物。以足踐踏而去。菩薩曰。濁世眾生。剛強乃爾。無用之物必欲求之。得 之賤辱。真難可度。不如舍菩薩道。修於聲聞自出生死。由是漸退墮為凡夫。釋論云

。舍利弗修菩薩道。經六十劫。於六心中退。又如法華會上。諸聲聞眾。於塵點劫前

。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所。同聽法華。發無上心。修菩薩行。有不退者。久已作佛

。有退轉者。舍大取小。退為凡夫。小乘機熟。今為二乘。直至今生。如來更以五時 說法。而成熟之。方得受記。當來作佛。故知修行佛道。與菩薩道。俱有退不退異也

  緣覺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14)

緣覺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念起。了之從無明生。生故有行。行招名色。乃至老死。三 世相續。如舞火輪。因緣本空。幻化不實。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觀空心。重。耽住 寂定。雖得道果。不慕化人。復有觀物榮落。悟世非常。聞空得道。名為獨覺。如是 行者。名為緣覺法界。方修之因轉不轉。果報退不退。於下聲聞法界中共論。

  聲聞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15)

聲聞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因緣。隨有一念。依色心故苦。由煩惱故集。厭苦斷集。非 對治如何。遂依四諦。修十六觀三十七品。如救頭然。由四善根。得入無漏四沙門果

。證二涅槃。會偏真理。不得佛法。不慕化人。如獐獨跳不顧後羣。如此一念。名聲 聞法界。

  釋曰。若約緣覺聲聞二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果報有退不退者。亦以一界既起

。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強弱。性不可定。餘義同於菩薩轉不轉中。復有 進不進。退不退二義。言不轉者。惟修二乘之法而已。轉則有二。一發心轉為菩薩。

二發心轉為佛界。轉此二界。復有二心。有一轉之後進而不退者。有雖轉而不進者。

果報復有轉不轉二義。不轉者。即定性聲聞緣覺是也。轉者。即藏教二乘人。為通教

(16)

大乘所接。或通教為別圓二教所接。或從空入。假學菩薩法。或空入假中。修行佛道 是也。

  天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天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念心起。多忻天樂。篤其善心。希於來報。齋戒純淨。飯食沙門

。造立塔寺。及佛形像。書寫大乘。濟惠貧病。於十善法。止作具修。自然成性。或 關禁六根。使六情不蕩。六塵不入。得欲界禪。及色無色定。身心寂靜。三業調良。

如此一念。名天法界。

(17)

  釋曰。約天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亦以一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 外熏緣強弱不同。或修下天之福。而轉為上天。或轉為出世間禪。或減上天之福。而 轉為下天。轉為人界。轉為修羅。與夫三途。初不可定。果報有退不退者。不退則長 時受天之報。或更昇上天。或因修欲定。未到地定。或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定。

而進昇上界。此則不獨不退。兼之有進者也。若天福既盡。而為人道修羅。所謂降德 貶墜是也。或天福既盡。而先世惡種正萌。而竟墮三途。如鬱頭藍弗。利根聰明。能 伏煩惱。得無想定。八萬劫天報既盡。命終之後。墮為飛貍之身。或將崩而昇。轉其 果報。免於惡趣。生於善道。如三十三天五衰相現。中陰相起。應作猪身。帝釋教其 修三歸依法。得免畜生之報。生於舍衛國長者之家。聞法入道。故逐心生。相隨心轉

。初無定體也。

  人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18)

人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以無常立德。五戒修身。於國惟忠。於家惟孝。謙損居 眾。中正存誠。推德於人。引咎向己。尊上恤下。給孤濟貧。慚愧是壞。慈和為性。

深信三寶。崇重三歸。精修齊戒。建立塔寺。但希世樂。無升出心。貪惜自身。戀著 眷屬。如此一念。名人法界。

  釋曰。約人界論方修轉不轉。果報退不退者。亦以一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 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復不可定四洲人道中。惟此南洲。人心黠慧。易可化度

。心極易轉。如論方修起念。於日用中。根塵相對。而有念生。於十界中。必落一界

。未聞大道者。善亦不過於人天。惡則墜墮於三途。如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而竟為之

。生前不失為人中之大聖。死後不失為上界之天曹。人皆可以為桀紂。而亦竟為之。

生前則失位而殞身。死後必三途之為報。豈非人道轉。而為人中之聖。天中之聖乎。

(19)

故人天六道。轉與不轉。未始離乎方今日用之一念也。其若曾聞大道。或淺悟偏乘。

或深信真如。正方修人道也。而或轉為出世偏乘。或轉為涅槃大道。故佛世之得度成 道者。類是人王宰官。長者居士。此方之成佛作祖者。悉係人中俊傑。儒道英豪。果 報定不定者。若將因驗果。以果證因。貧富貴賤。業有前定。其或相逐心生。報隨業 轉。亦不可定。如報本貧賤。苟有一德之格天。則轉為富貴者有之。身當富貴。有一 行之失德。則轉為貧賤者有之。如裴度之還帶。宋祁之度蟻。皆其事也。

  阿修羅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20)

阿修羅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雖好修善布施齋戒。而多猜嫌。狐疑進退。所修福業。

多為勝他。見人修善。情多嫉忌。貢高我慢。珍己輕人。欲彼歸從。不耐謙損。如鴟 高飛下視。外揚仁義。內無實德。眾前談論。引長於我。不循理正。不媿賢能。如此 行心。是阿修羅法界。

  釋曰。約修羅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果報定不定者。亦以一界現起。九界冥 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若其念念如此立行。則定是修羅之因。勢不 可轉。其或心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人天善道。或聞大道。轉為出世間心。即不 可定。其若轉為斯下。為畜為鬼為獄。既一失念。則無惡而不為。無趣而不墮也。果 報定不定者。楞嚴經說四種修羅。謂胎卵濕化。天趣人趣。鬼趣畜趣。其餘是定非不 定。惟以護法力。乘道入空。此種修羅。常住如來法會之下。既聞大道。發迴向改悔 心。乃乘急戒緩之人也。轉入菩薩道佛道。難可測量。

  餓鬼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21)

餓鬼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無慚無愧。貪求無足。慳吝鄙惜。不施一毛。剋削於人。

裒歸於我。見人布施。傍起遮障。見人得利。心生熱惱。性多謟曲。常起邪見。人前 正容。屏處放恣。破齊犯戒。恣貪飲食。不信罪福。不信因果。不信三寶。不孝所親

。是名餓鬼法界。

  釋曰。約餓鬼法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果報定不定者。正以一界現起。九界 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其修力強弱。或起或伏。性不可定。若其念念如此。定是餓鬼 法界。勢不可轉。其若心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人天善道。或聞大道。轉為出世 間心。即不可定。若轉為斯下。為畜為獄。既一失念。則無惡而不造。無趣而不墮也

。果報定不定者。第此道有神鬼之分。神道則楞嚴所謂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大 力。鬼王飛行。羅剎。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戒

(22)

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此亦乘急戒緩 之流。果報雖定。既能聞法護法。或轉重報為輕報。則不可定也。若七情三想。沈下 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已。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此則定非是不定。其若面然鬼王。啟如來施食之教。雖是觀音現示。然非實無以施 權。非權無以引實。矧受如來瑜伽法食者。能免多劫之苦。而超生善道。果報豈有定 乎。

  畜生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23)

畜生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其念念耽湎五欲。貪多眷屬。日增月甚。而無厭足。曲理枉物。

斷不以公。非法取財。動不由義。秪圖己利。不惻孤貪。明負他財。魯扈抵突。市易 負直。公行劫奪。不忠不孝。無賢無愚。不信因果。不信三寶。癡騃無恥。現同畜生

。是名畜生法界。

  釋曰。約畜生法界。論方修與搆作轉不轉。亦以一界現起。九界冥伏。於一性之 中。隨其外熏緣強弱。性不可定。若其念念如此。定是畜生法界。勢不可轉。其若心 生慚愧。改惡遷善。則轉為人天道。或聞大道。轉為出世間心。則不可定也。若轉為 斯下。為地獄趣。既一失念。則上品十惡。誹謗三寶。毀菩薩戒等。無惡而不為也。

約果報論定不定者。若相遂心生。果隨因轉。如畜之業報。定在屠割。以供庖厨。亦 有轉禍為福者。如善鹿王。代母鹿以趣王厨。王問所以。鹿以實對。王因自悔。向鹿 說偈。汝為鹿頭人。我為人頭鹿。從今釋汝去。隨意遂水草。遂兼惡鹿王所部羣鹿。

俱得解脫獵狩之難。豈非報亦可轉乎。又如十千游魚。蒙流水長者。放生施食。說微 妙法。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至光明會上。以聞法因緣。得受記成佛。故六道之中

。皆有佛力法力慈悲之力。轉重為輕。化惡為善。直至解脫。俱不可定也。

  地獄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24)

地獄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人親近邪惡友。及性自作惡。起增上心。念念相續。造上品十惡

。謂殺盜淫。妄言綺語。兩舌惡罵。貪嗔邪見。及五逆罪。犯四重禁。汙梵行人。沽 酒醉亂。不思君父師長恩德。橫生熱惱。挫抑賢能。黨彼不肖。破塔壞寺。燒壞經像

。謗毀大乘。斷學般若。謗無諸佛。破戒受施。用三寶物。偷僧祇物。起於外道斷常 諸見。破正因果三世之法。習十二種惡律儀法。(一屠兒。二魁劊。三養猪。四養雞。五捕 魚。六獵者。七網鳥。八捕蟒。九呪龍。十獄卒。十一盜賊。十二為王捕賊。及養蚕等業)如是等 輩。入阿鼻大熱大寒諸大地獄。是名地獄法界。

  釋曰。地獄法界。約方修與搆作二因。論轉不轉者。亦以一界見起九界。冥伏於 一性之中。隨其造力強弱。性不可定。若其念念。作此地獄之因。相續不斷。習以成

(25)

性。則不可轉。或能慚愧改革。一念回心。即是善道。或照破此地獄惡念。為四諦。

為十二因緣。為六度。為空假中三諦三觀。則轉為出世間。眾生心行。因倒因起。轉 與不轉。皆不可定。如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身瘡腫熱。七日之後。當墮地獄。受耆 婆大臣勸來佛所。蒙如來月愛三昧光明所照。頓獲清涼。身瘡痊愈。聞佛說法。懺悔 心重。地獄相滅。得無根信。此已成之因。將墮之果。承佛法力。承懺悔力。承大信 力。尚能轉地獄界。為佛法界。況不滅罪生善界乎。又如楞嚴經。佛告阿難。諸佛如 來。語無虗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十 方窮書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 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豈非地獄之因。因弘法力。亦可轉耶。約果 報論。定不定者。若尋常所論因果。既入地獄。決定受報。無不定理。若不思謙力。

懺悔力。亦可迴其定果。得生善處。如仙豫國王。所殺五百婆羅門外道竟。墮阿鼻地 獄。而興三念。一者知是地獄。二者知為仙豫所殺。三者知因邪見之罪。故墮地獄。

由此生大慚愧。懺悔往業。即滅地獄。而得生天。故知阿鼻地獄。全處極聖之自心。

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轉之變之。職由乎人。苟有重悔重悟。變地獄為天堂。

在頃刻間也。

性善惡論卷之一

(26)

性善惡論卷之二

天台山幽谿沙門傳燈著

  客曰。十界隨緣差別之事。已聞教矣。云何名為不變隨緣無差而差門。余曰。上 文所明。十界隨緣差別門。能隨染淨緣。遂分十法界。此中宜確論性善性惡。與夫修 善修惡之旨。性善性惡者。真如不變之體也。修善修惡者。隨緣差別之用也。正以真 如不變體中。具善惡二性。故隨緣時。有善惡之用。是則能隨之性。名曰善惡。所隨 之緣。名曰染淨。十界善惡之性。具足五陰實法。名為正報。具足國土實法。名為依 報。天台大師。於此具明十界十如。一界有十如。則十界有百如。十界各各互具。成 百法界。百法界互具。則千如是具。論實法一千。國土一千。假名一千。如是三千。

於真如性中。無不具足。惟其性本具足故。隨染淨緣時。有正報依報三千之事。乃全 真如不變之體。而為隨緣之用。以無差別。而為差別。如是等義。具在諸大乘圓頓經 中。若顯示其相。則莫過楞嚴。彼於七大文中。而具明性色真空等義。并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隨緣之義。地水火風空五大。乃十界之依報也。見識二大。乃十界之正報 也。今為具引以發明之。使深信此宗者。有所依憑。亦以知台宗所立。深契合乎佛旨 也。

先明地大

  不變隨緣義中。如來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示之云。汝觀地性。粗為大地

。細為微塵。至鄰虗塵。柝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柝鄰虗即實空性。次明隨緣 體虗云。阿難。若此鄰虗柝成虗空。當知虗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 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不應隣虗合成鄰虗。又鄰虗 塵柝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若合色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 猶可柝。空云何合。三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即真如不變之體也。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此指真如 不變體中。所具一分地大。所對一分空大者為言。文言性者。對相而言。蓋有性色。

有相色。有性空。有相空。相色相空。乃十法界隨染淨緣造成色之與空。即修善修惡 也。今指性善性惡之色空。而此色空。在一性中。體恒不二。亦無差別。與所具三德 之性。體亦不二。無有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地大中般若德。亦名真 諦。本然即地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地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 諦。四明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與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 義同。所隨之緣。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十法界善惡二業佛界三智之 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之行名善業。九界逆性之行名惡業。謂真 如不變佛界性善之體。能隨佛界淨心。造佛界修善之色。約其人。則持地菩薩是也。

約正報。即法身報身應身微塵相海。八萬四千相好。八十種好之色是也。約依報。即

(27)

常寂光實報無障礙土之色是也。又真如不變九界性惡之體。能隨九界染心。造九界修 惡之色。約正報。即三聖變易生死之色。六道分段生死之色是也。約依報。即寔報無 障礙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之色是也。至於極惡。則阿鼻地獄。依報正報。莫 非其相。是則今人道中。所有正報六尺之軀。所稟地大之相。依報山河國土。凡有質 礙之色。英非從真如不變所具性惡之色。自無始隨無明塵沙見思三惑染心。造人天惡 業之所招報。故曰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心即華嚴所謂染心之緣。業即人天所 造五戒十善之業。此之心業。比三途惡道。名為淨心善業。若望出世間四諦十二因緣

。皆染心惡業。矧佛法界三智淨心。六度善業哉。

次明火大

  不變隨緣義中。如來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示云。火性無我。寄於諸緣。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次明隨緣其體本虗云。阿難

。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 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羅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

為從日來。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若鏡中出。

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若生於艾。何藉日 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 於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三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猶不知如 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即真如不變之體也。性火 真空。性空真火。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火大。所對一分空大者為言。文言性 者。亦對相而說。盖有性火。有相火。有性空。有相空。相大相空。乃十法界隨染淨 緣。造成空之與火。即修善修惡也。今指性善性惡火之與空。此火即真空。此空即真 火。是則性火即真空。性空即真火。故往復言之。而曰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而此空 火在一性中。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 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火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火大中解脫德。亦名俗 諦。周遍法界。即火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既曰清淨。則此火大。在一性 中。本無汙染者也。既曰本然。則此火大。在一性中。本非造作者也。既曰周遍法界

。則此火大。在一性中。本來絕待者也。四明不變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循業發現。與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義同。所隨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 一心。業即十法界善惡二行。佛界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 之行名善業。九界逆性之行名惡業。謂真如不變佛界性善。能隨淨心善業之緣。造佛 界修善之火。約其人則。烏芻瑟摩是也。約正報則。佛之慧日。光明圓照。法界。日 月諸天戢歛重曜。約依報。則無量香雲。為光明臺。七寶樓閤。常有光明。皆其事也

(28)

。又真如不變九界性惡。能隨染心惡業之緣。造九界修惡之火。約正報。則身中諸冷 暖氣。發而為煩惱火。氣息如烟為障熱為痟渴。約依報。則日月光明。林木烟燄。至 於修惡之極。則火龍火蛇。火麟火鼠。諸餓鬼等。受氣猛火。常被燒然。至於八熱地 獄。上火徹下。下火徹上。東西交徹。歷劫燒然。依報則極至於劫火所燒。上至初禪

。世界所有悉為煨燼。莫非如來藏真如不變性善性惡。能隨染淨緣所造之火。故曰隨 眾生心應所知量。單心不立。獨業難成。既有染淨心。必有善惡業。故曰循業發現。

三明水大

  不變隨緣義中。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示之云。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 恒。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 藥。是諸師等。於白月畫。手執方諸承月中水。二明隨緣體虗云。阿難。此水為復從 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 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

何待中宵。承白月晝。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 復有水陸空行。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執。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自何方流注 於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三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尚不知如 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即真如不變之體也。性 水真空。性空真水。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水大。所對一分空大者為言。文言 性者。亦對相而說。蓋有性水相水。性空相空。相水相空。乃十法界隨染淨緣。造成 空之與水。即修善修惡也。今指性善性惡空水。此水乃真水。此空乃真空。是則性水 即真空。性空即真水。故往復言之。而曰性水真空。性空真水。而此空水。在一性中

。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 法界。清淨即水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水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 即水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既云清淨。則此水大本無汙染者也。既云本然

。則此水大本無造作者也。既云周遍法界。則此水大本來絕待者也。四明不變隨緣之 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與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義同。所隨 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十法界善惡二行。佛界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 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之行名善業。九界逆性之行名惡業。謂真如不變佛界性善

。能隨淨心善業之緣。造佛界修善之水。約其人。則水天如來月光童子是也。約正報

。則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咽喉津液得味中上味。約依報。則也流入德具七寶色。皆 悉柔軟。澡浴清淨。隨意淺深。水流光明。常演妙法。鳧鴈鴛鴦。和鳴哀雅。四院繞 梁。宣暢大乘。又真如不變九界性惡。能隨染心惡業之緣。造九界修惡之水。約正報

。則大小便利。膿血津液。約依報。則雨露霜雪。江河淮海。溪澗溝壑。一切諸水。

至於極惡。則地獄中。灰河血池。八寒凍裂。又至於極惡。則世界將壞。水灾難起。

(29)

浩浩漾漾。齊於二禪。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 不下。孟子此說。但知水之相也。未知水之性也。但知水之修惡也。而未知水之修善 也。曷為水之性。如經所謂。(〔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當其 水之在性也如此。則何分上下之與東西。如目為太陰之精。當月之光明。行於太空之 時。則自西自東。自南自北。自上自下。無斯而不在求水者。手執方諸。承月中水。

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遍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然則水之為性。

豈必流於下乎。曷為水之修善。如安養世界。七寶池中之水。從如意珠王之所湧出。

自下而上。流淚花間。尋樹上下。分一四支。此豈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者乎。又 如彌勒內院。八功德水。亦自下而上。繞於梁間。宣說甚深妙法。亦非激之而使乎上 也。要知世間水之流下。修惡中所有水相也。既水之修相。可以為上。而可以為下。

則水之為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性具善惡明矣。又孟子謂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此 氣充塞於兩間。為地耶。水耶火耶。風耶空耶。獨然耶。雜然耶。謂之為氣。宜其為 五大之餘燄也。然今經之取其易見之七大。先發明者。猶是修善修惡中之事。非所謂 性善惡也。若夫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者。必非直兩間六合而已 矣。水大如此。餘大皆然。是則依報地水火風空之性。莫不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而已

。具乎性善性惡矣。況人身之六根。與夫六識心性。而不具性善性惡乎。第性之善惡

。與修不同。修之善惡。則確然有昇沉苦樂之異。若夫性之善惡。體具三德。皆不二 而二。二而不二。何昇沈苦樂之殊哉。

四明風大

  不變隨緣義中。先約現前易明之事。而開示之云。風性無體。動靜不常。汝常整 衣。入於大眾。僧伽黎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次明隨緣體虗云。此風為 復出袈裟角。發於虗空。生彼人面。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揚

。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若生 虗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虗空當滅。滅風可見

。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虗空。名為虗空。云何風出。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 面生。當應拂汝。汝自整衣。云何倒拂。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寂然 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三明真如 性具之理云。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 藏真如不變之體也。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風大。所對一 分空大者為言。文言性者。亦對相而說。蓋有性風相風。性空相空。相風相空。乃十 界真如隨染淨緣。造成空之與風。即修善修惡也。今指性善性惡之風。此風乃真空。

此空乃真風。是則性風即真空。性空即真風。故往復言之。而曰性風真空。性空真風

。而此風空。在一性中。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

(30)

。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風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風大中解脫德。

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風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既云清淨。則此風大本 無汙染者也。既云本然。則此風大本無造作者也。既云周遍法界。則此風大本來絕待 者也。四明不變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與華嚴能隨染淨緣。

具造十法界義同。所隨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十法界順逆二行。佛界 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之行名善業。九界逆性之行名惡業

。謂真如不變佛界性善。能隨淨心順行之緣。造佛界修善之風。約其人。則然燈如來 流□元法王子是也。約正報。則道風德風周流法界。去來坐立終無疲厭。約依報。則 八種清風快悅和暢。吹諸寶網及以寶樹。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 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九界性惡。能隨染心惡業之緣。造九界修惡之風。

約正報。則觔轉脉搖。血行氣運。行住坐臥相待而居。約依報。則春和夏熱。秋肅冬 寒。倒嶽旋嵐。日往月諸。又極惡者。地獄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飛墜乘空。寒 風凍裂。諸罪人體。成青白蓮華。又極至於大惡者。則劫數盡時。毗藍風起。大地吹 之粉碎。須彌化作微塵。上至三禪天中。未免風灾所壞。須知。諸力之中。風力最大

。世界成住壞空。非風力而莫能主維。大地浮幢王剎。非風輪而莫能執持。日往月來

。非風力而莫能運行。春夏秋冬。非風力而莫能生殺。行住坐臥。非風力而莫能折旋

。語言談笑。非風力而。莫能說默。思惟擬議。非風力而莫能使然。是皆性惡之能事

。修惡之發越也。若夫性善修善之風。則常住妙明。不動周圓。既無有生。而又何滅

。既無所住。而亦何遷。正所謂稱性而修。絕待而證者也。

五明空大

  不變隨緣義中。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示之云。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 室羅城。去河遙遠。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

。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虗空

。虗空淺深。隨出多少。次明隨緣體虗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逈無通達。若因土出

。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虗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 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 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轉運。土因地移

。如是虗空。因何所出。鑿空虗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虗空無從自出。三結 成空大。以均前之四大云。若此虗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 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 虗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四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真如不變之體也。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此

(31)

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空大。與所具一分覺大。以和會之。覺大約而言之。即根 與識也。文言性者。亦對相為言。蓋有性空相空。性覺相覺。相空相覺。乃十界真如 隨染淨緣造成空之與覺。今指性善性惡之空覺。此空乃真空。此覺乃真覺。是則性覺

。即真空。性空即真覺。故往復言之曰。性覺真空。性空真覺。而此空覺。在於一性

。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 遍法界清淨即空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空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 即空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既云清淨。則此虗空本無汙染者(也。本然則此空 大本無造作者也。周遍則此空大本來絕待者也。〔立〕明〔下〕變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 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虗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 發現。即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所隨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 十法界順逆二行。佛界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之行名善業

。九界逆性之行名惡業。謂佛界真如不變善性。能隨淨心順行之緣。造佛界修善之空

。約其人。則空王如來虗空藏菩薩是也。約正報。則清淨法身寶覺真空。約依報。則 虗空為座。常寂光土。此身即土。此土即身。雖曰修成。其實全修證性。與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其體冥合。又九界真如不變性惡。能隨染心逆行之緣。造九界修惡之空

。約菩薩。則為但中之空。約二乘。則為偏真但空。約世間禪。則非非想處之空。約 外道。則為四禪無想之空。約無為教。則為晦昧之空。約闡提。則為不信三世因果。

謂人死如燈滅。撥無罪福之空。以至外道六十二見之空。斯人因心。雖邪執為空。死 後果報。焉能得空。三途惡道如遊園觀。駝驢猪狗是其行處也。

六明見大

  不變隨緣義中。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云之云。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 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 見分析。次明隨緣體虗云。此見為復與明與暗。并太虗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 同非同。或異非異。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虗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 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 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 及與虗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虗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虗 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分空分見。

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密 觀。明從太陽。暗從黑月。通屬虗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

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三結成見大。以均前之四大云。若見聞知。性圓周遍

。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虗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 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沈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

(32)

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四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曾不知如來藏 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真如不變之體也。性見覺明

。覺精明見。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見大。所具一分識大。以和會之。文言性者

。乃對相為言。蓋有性見相見。性覺相覺。相見相覺。乃十界真如之性。隨染淨緣造 成見之與覺。今指性善性惡之見覺。此見乃真見。此覺乃真覺。是則性見即覺明。覺 精即明見。故往復言之曰。性見覺明。覺精明見。而此見覺。體恒不二。亦無差別。

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見大中般若德

。亦名真諦。本然即見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見大中法身德。亦名中 道第一義諦。既云清淨。則此六根本無汙染者也。既云本然。則此六根本非造作者也

。既云周遍法界。則此六根本來絕待者也。五明不變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周遍法界。圓滿十虗

。寧有方所。循業發現。與華嚴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義同。所隨有心有業。心即 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十法界逆順二行。佛界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

。佛界順性之行名善行。九界逆性之行名惡行謂佛界真如不變善性。能隨淨心順行之 緣。造佛界修善之見。約果人。則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又九界 真如不變。隨染心逆行之緣。造九界修惡之見。諸菩薩等。見百千界。而阿那律。見 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阿難尊者。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眾生洞視

。不過分寸。若自其善惡極者為言。則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如怖鴿入於佛眼。

安然不怖。如入三禪。初入身子之影。猶然驚怖。戰慓不安。非以聲聞無明猶在。殺 心未盡耶。又如龍子受經。於羅漢。不令正視於師者。以其有見毒在。一視於人。毒 氣攻人肌膚。為之銷爍故也。

七明識大

  不變隨緣義中。先約現前可見易明之事。而開示之云。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 種根塵妄出。汝今觀見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 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次明隨緣 體虗云。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虗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 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虗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 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

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無 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審諦。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 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 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三結成識大以均前之六大云。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

(33)

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 來藏。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 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四明真如性具之理云。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 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虗。寧有方所。如來藏真如不變之體 也。性識明知覺明真識。此指真如不變體中。所具一分識大。對明知覺明。以和會之

。文言性者。亦對相為言。蓋有性識性覺。相識相覺。相識相覺乃十界真如之性。隨 染淨緣。造成識之與覺。今指性善性惡之識覺。此識乃明知。此覺乃真覺。故往復言 之曰。性識明知覺明真識。而此識覺。體恒不二。性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之性。體 恒不二。亦無差別。故曰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妙覺湛然。即 識大上。兼有般若解脫。二德。亦名真俗二諦。遍周法界。即識大上法身德。亦名中 道第一義諦。既云妙覺湛然。則此六識。本無汙染造作者也。既云周遍法界。則此六 識。本來絕待者也。五明不變隨緣之義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即華嚴 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所隨有心有業。心即十法界染淨二心。業即十法界。逆順二 行。佛界三智之心名淨心。九界三惑之心名染心。佛界順性之行名善業。九界逆性之 行名惡業。謂佛界真如不變性善。能隨淨心善業之緣。造佛界修善之識。即菴摩羅識

。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是也。又九界真如不變性惡。能隨染心 惡業之緣。造九界眾生之識。約菩薩。未斷無明。則尚居八識。約二乘。無明全在。

正在八識。約六道凡夫。則八識七識六識五識全在。

  已上所引。楞嚴經七大之文。皆名真如不變隨緣。無差而差之旨。自是如來金口 誠言。非是天台故為臆說。信如來則信天台。信天台方信如來也。

  客曰。不變隨緣無差而差之旨。已聞教矣。云何名為隨緣不變。差而無差。余曰

。君果能信無差而差。豈不能信差而無差。第膚說易曉。髓旨難明。欲深是義。先須 了向所引。真如一性之中。已具無差而差差而無差之旨。蓋以如來藏一性言之。尚何 差別之有。然而藏性之中。既具七大之性。各各不同。能為善不善因。則無差而差之 義見矣。雖復七大自性有異。其實同居一性之中。此則差而無差之旨見矣。惟其一性

。已具斯旨。是故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時。則染淨雖異。而善惡攸分。其實從真 如不變體中無差。而隨緣差別。以此謂之無差而差。既不變而隨緣。必隨緣而不變。

是故隨緣造十界時。謂之差而無差。今具以經中隨緣之義。重論於君。如火大中明。

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一處執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滿世 開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然而六合之內。同一日光。獨不得言火性之無差乎。遍 世界執滿世間起。獨不得言無差而差乎。然則千處萬處。均此一火。獨不得言差而無 差乎。然而火以暖為性。冬至陽生井泉生暖者火也。春來大地萬彚生機者火也。摩頂 至踵。暖氣周遊者火也。眼見生光。鼻騰烟燄者火也。第世人著相火而迷性火。自於 依正。妄生差別。起染汙意。而分別是非。或得此而失彼。守一而忘諸。彼之性火即

(34)

真空。性空即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者。當體照明。湛然清淨。本來成規。毫無造 作。即遮那體周遍法界者。豈受汝汙染造作。而有方所哉。火大如是。餘大可知。無 差而差。差而無差之旨。盡於是矣。客曰。妙法之義已領旨矣。假以譬喻可得聞乎。

余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喻。如來於七大文首。先總示之矣。今君欲因喻明。余當 依經氷水之喻。約九喻以行之共為十喻。一氷水喻。二器空喻。三波水喻。四漚海喻

。五月水喻。六日火喻。七風空喻。八色空喻。九金器喻。十陽春喻。

一氷水喻者

  如來因阿難。疑佛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 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佛則示以非和不和之義。初示非和合不可云。若彼大性體非 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虗空不和諸色。古人云。此約真如隨緣。不同頑空之 性也。次示和合不可云。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 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古人云。此約真如不變。不同變化等相也。非不和合 既不可。和合又不可。此理幽玄。卒難開示。故示之譬喻云。如水成氷。氷還成水。

此喻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蓋水之成氷。嚴塞使之然也。氷之成水。陽春使之 然也。若非和合者。水何因而成氷。氷何因而成水。若和合者。水何和而成氷。氷何 和而成水。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如斯而已。此喻應取濕性。喻七大真如之性。水喻 佛法界隨緣之相。氷喻九法界隨緣之相。嚴寒喻染緣。陽春喻淨緣。隨嚴塞以成氷。

而濕既無虧。隨陽春以成水。而濕亦不改。喻隨染緣以為九。而真如之性不減。隨淨 緣以成佛。而真如之性不增。下文廣明七大。無非發明此理。以喻合法。以法合喻。

不變隨緣。無差而差。差而無差之義成矣。

二器空喻者

  文亦出於本經義。稍殊於今義。經義因阿難疑見性有舒有卷。故如來破云。一切 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 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不應圓

。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阿難。

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虗空。方相所在。經義以虗 空喻見性。以器喻一切世間。大小諸塵事業。今則借虗空。以喻真如不變無差之體。

借方圓群器。喻十界隨緣差別之用。如虗空雖無大小方圓。不妨隨器不同以成乎。大 小方圓之空。在虗空固無差也。在群器故有差也。然而在虗空同此空也。在群器亦同 此空也。可喻不變隨緣無差而差。隨緣不變差而無差也。是則終日不變無差。而不妨 乎隨緣之差。終日隨緣之差。不妨乎不變無差。不變隨差。體用而恒即。無差而差。

一異而常同。善觀喻者。性善性惡。修善修惡。無差而差。差而無差之旨得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 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

• 按照《毛序》所釋,本詩意在歌頌「后妃之 德」,並藉此「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

王坦之〈廢莊論〉所云「動人由於兼忘,應物在乎無心」(《晉書‧王坦之傳》)等等評論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 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 勝剛。」.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牟尼從劣辨勝拂迹顯本尚非寂場之近況鹿園乎教主既爾所說之法可知觀者觀也能觀

 布施度無極  皆能施所有   持戒度無極  清淨佛諸行   忍辱度無極  仁和不懷恚 

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

•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 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