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联网技术导论 课程设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物联网技术导论 课程设计"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物联网技术导论 课程设计

谢磊 博士、副教授

Email: lxie@nju.edu.cn

办公室:计算机系大楼

607室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

一、课程简介  

三、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主要内容:  

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五、课程的考核形式   六、课程的参考书籍   四、课程的教学形式  

七、目前的准备工作  

(3)

课程简介-物联网的概念  

•  物联网的定义  

–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 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 网络。  

•  物联网的特点  

–  普通对象设备化  

–  自治终端互联化  

–  普适服务智能化  

(4)

课程简介-物联网发展历程  

MIT提出物 联网概念

1999

日本U-Japan 韩国U-Korea

2004

《ITU互联网报 告2005:物联

网》

2005

IBM向美国政府 提出“智慧地球”

2009.1

欧盟提出物联 网行动计划

2009.6

感知中国

2009.8

欧洲CERP- IoT项目启动

2009.9

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 工作组WGSN成立

2009.9

中国物联网标准 联合工作组成立

2010.6

(5)

课程简介-物联网架构  

(6)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  课程定位  

–  作为研究生课程进行讲授  

•  课程目标  

–  讲授基础知识:通过讲授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知识与基础理 论,期望能够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物联网”方面的相关知识,

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内涵。为有志于在该领域的前沿学科进行 探索和研究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  传授研究方法:针对该领域不同课题的研究特点来传授分析问题 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课程讲授过程中会重视与学生的探讨与 交互,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与科研技能,激发学生对该领 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  

–  培养研究习惯:通过指导学生查找并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准备 专题报告,来启发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研究习 惯。  

(7)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互联互通   联   信息交互   信息共享   深入智能   知  

数据分析   综合汇总  

透彻感知   感   数据采集   数据获取  

控  

指导实践  

(8)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感  

RFID(射频识别)  (8学时)  

自动识别技术;RFID的历史与现状;RFID的系统原理;

RFID的标签冲突以及防冲突算法;RFID与物联网的关系。   传感器网络(3学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背景、应用和结构;传感器节点的硬件 平台与操作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区 别和联系;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典型MAC层协议和协议设 计思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控制原理和代表性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耗效率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 节能路由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原理和方法。   定位系统基础(4学时)  

当前普遍使用的定位系统;各种定位技术原理;物联网环 境下定位技术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智能信息设备(1学时)  

智能设备概述;智能设备的运行平台;智能设备的发展新 趋势。  

(9)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联  

互联网基础(1学时)  

介绍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及分层结构;介绍从互联网到物联 网的发展。  

无线宽带网络(1学时)  

概述无线宽带网络;讲授无线局域网原理;讲授无线城域 网原理。  

无线低速网络(1学时)  

介绍无限低速网络的需求;讲授当前的低速网络协议;讲 授低速网络组网与互联原理。  

移动通信网络(1学时)  

介绍移动通信发展历史;讲授3G通信技术与标准;介绍移 动互联网。  

(10)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知  

数据管理(1学时)  

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介绍物联网数据管理的特点。   海量信息存储(1学时)  

介绍物联网对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讲授网络存储体系结 构;介绍数据中心的标准;介绍Google数据中心;介绍数 据中心的研究热点。  

信息检索(1学时)  

简介搜索引擎;讲授搜索引擎体系结构;介绍物联网搜索 引擎。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3学时)  

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指标;讲授RFID的安全隐私问 题及其保护手段;讲授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问题及其保护 手段。  

(11)

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控  

物联网综合应用(2学时)    智能电网;  

智能交通;   智能物流;  

智能绿色建筑;   环境监测。  

(12)

教学内容的思考  

•  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侧重点  

–  更为底层(通讯原理)  

•  无线通讯原理的讲授  

–  物理层性状(多径衰减、干扰)的影响   –  信息论的初步内容  

–  更为高层(以数据为中心)  

•  物联网研究中的实用技术  

–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   –  信息检索  

–  更为侧重方法论的讲授  

•  优化理论、随机过程、算法设计  

(13)

课程的教学形式  

•  授课对象  

–  计算机系研一或研二学生;  

•  先修课程  

–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  

•  课时  

–  课堂讲授17周,每周2学时  

•  教学方式  

–  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互动  

•  基础知识讲授  

•  专题报告讨论  

•  课程Project  

(14)

课程的考核形式  

•  两次报告  +  课程Project    

•  对于两次报告的内容要求,报告需要对物联网研究领域中 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和探讨,并提交相应的 Technical  Report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  课程Project可以选择如下之一的方式来完成:  

–  结合课程内容的理解,实现一个无线网络或者普适计算方面的算 法或者原型系统;  

–  针对某一具体研究课题提出相对成熟的理论解决方案,提交具有 原创性的Technical  Report。  

•  打分方式:  两次报告分数  ×  50%  +  期末Project分数  ×  

50%  ;  

(15)

课程的参考资源-教材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协议 与系统设计.  (第二版)     谢磊,陆桑璐  编著.  

  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03-049237-1.  

(16)

背景介绍-第二版新增内容  

•  增加相关内容的多媒体链接(二 维码方式),包括网页,视频等,

对前沿课题、应用案例、领域专 家等进行更生动地介绍。  

•   对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进展进行介 绍,扩展了RFID的定位机制和行 为感知机制。  

•  增加新的篇章“实验设计”,包

括6组代表性实验的具体方案和

案例展示。  

(17)

课程的参考资源-教材  

•  《物联网导论》,

刘云浩著,科学

出版社(第二版)  

(18)

课程的参考资源-参考书籍  

•  参考书籍  

–  1.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Theodore  S.  Rappaport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英文影印版)   –  2.  《802.11.Wireless.Networks.The.Definitive.Guide》

Matthew  Gast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  

–  3.  《无线传感器网络》,孙利民,李建中,陈渝,朱红松著,清华大 学出版社  

–  4.  《无线通信与网络》,W.  Stallings著,何军译,清华大学出版 社  

–  5.  《数据挖掘-实用机器学习技术》,Ian  H.  Witten,  Eibe   Frank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6.  《模式分类》,  Richard  O.  Duba,  Peter  E.  Hart,  David  G.   Stock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第二条 研究生院负责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及公共选修课(以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研 究 生:黃仁性 敬啟 指導教授:楊錦章 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 它的发展 和广泛应用开启了向近代数学过渡的新时期, 为研究 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物体的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