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工率折減延遲分析輔助系統之建立與實作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lay Analysis Assistant System Considering Lost

Productivity

系 所 別:營建管理學系 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816002 陳 秋 梅 指導教授:余 文 德 博 士 楊 智 斌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8 月

(2)

摘 要

目前工程發生時程延遲爭議時,並沒有一套制式被認可的延遲計算方式,工率折 減(生產力損失)下的時程延遲分析亦是如此。現有的延遲分析模式非常複雜,且在計 算流程上步驟繁瑣,需要具有專業知識之時程人員才能使用與操作,經常需要花費很 多時間。本研究嘗詴開發能夠用於解決考量工率折減之延遲時程分析系統,利用 MS-Project 內建之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VBA)視窗程式開發工具,建立一套延 遲分析輔助系統雛形,此系統可提供各項時程延遲天數與各方所需負責的延遲天數,

且可省去繁雜的計算流程以減少計算時間。本研究已透過案例測詴,驗證所建立延遲 分析輔助系統之實用性。整體而言,本研究之成果提供使用者一可用於解決遭遇工率 折減時程延遲問題之工具。

關鍵字: 工率折減、延遲分析、遲延分析輔助系統

(3)

ABSTRACT

There is no well recognized and acceptable claim resolution approach for solv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delays. This phenomenon appears in the schedule delay problems with reduced production rate (lost productivity). Available schedule delay analysis approaches are complex and have tedious computational processes. Although the schedule analysts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can finish required analyses, they spend so much time performing required analyses. This study tries to develop a schedule delay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the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VBA) program embedded in Microsoft Project, this study develops a prototype of schedule delay analysis system with considering reduced production rates. The developed system not only calculates accurate delay amounts for each activity and clear delay liability for contract parties, but also reduces analytical time due to computerizing tedious computational process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developed system has been examined by a real case. In sum,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a system to help users to solve the schedule delay problems with reduced production rates.

Keywords: Lost productivity, Delay Analysis, Delay Analysis Assistant System.

(4)

誌 謝

隨著論文的完成,在中華大學六年的學生生涯也總算是畫上完美的句號。現在要 從待了六年的學校畢業了,這一切是由歡笑、喜悅、枯燥、無奈所構成的回憶,但無 論如何,這段回憶都已化為我心中輝煌燦爛的印記。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衷心感謝恩師 楊智斌博士及余文德博士,感謝老師總是 從滿滿的行程表中挪出一段私人的時間協助我解決論文所遇到的難題,也感謝老師對 於論文總是不厭其煩的悉心指導並給予諸多寶貴意見,以及這兩年來在學業以及生活 上的諄諄教誨,讓我收穫良多並將受用一生。另外,也感謝桂梅學姊與志魁學長總是 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提供許多寶貴的實務經驗以及資料協助我解決論文所遭遇的問 題。在此,向四位致以由衷的敬意與謝忱。

論文口詴期間,承蒙交通大學營管所 王維志老師、台灣科技大學 鄭明淵老師,

於百忙之中撥冗指導,並惠賜諸多寶貴意見與誠執之指正,使本論文內容得以更臻完 善,至為感激。於中華求學期間,感謝王明德老師、吳福祥老師、余文德老師、鄭紹 材老師、吳卓夫老師、蕭炎泉老師、楊錫麒老師以及許玉明老師所給予之課業指導,

著實惠我良多。在此,向各位老師致以深摯之謝意。除了師長之外,也感謝系助理佩 娟在所內與學校事務的幫忙及協助,國軍弟兄長鴻學長的幫忙,才能讓我如期畢業。

感謝陪伴我六年的同窗兼好朋友們,吃東西永遠都好吃且愛誇自己很高的士凱、

吃東西細嚼慢嚥的聰騰、冰箱冰著提神飲料的浩榕、家裡很有味道的家裕、幽默風趣 的自浩以及唯一的女性同學雅芳,因為有了你們的陪伴,才讓我的研究所生涯多采多 姿,可以認識你們真的很棒,謝謝你們!當然少不了在研究所認識的炳勳、庭芳、建 輝,也感謝學弟 NONO、煙毒 家洋、米腸等帶給我的歡笑,謝謝你們在我的研究所 生活回憶中增添不少光彩。

最後,感謝親愛的爸媽精神及金錢上所給予的無限支持,使我可無後顧之憂的專 注於學業上,也謝謝奶奶、弟弟、堂姐、伯父、伯母以及在天堂的爺爺,謝謝的你們 的關心與鼓勵,由衷的感謝你們!

陳秋梅 謹致於 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中華民國 100 年 8 月

(5)

目 錄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誌 謝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

1.4 研究方法 ... 3

1.5 研究流程 ... 3

1.6 論文架構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2.1 工程延遲的定義 ... 7

2.2 延遲原因分析 ... 8

2.3 延遲相關分類 ... 9

2.3.1 延遲責任歸屬分類 ... 9

2.3.2 延遲產生型態分類 ... 11

2.4 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簡介 ... 13

2.5 時程延遲分析技術比較 ... 25

2.6 工率折減相關研究 ... 27

2.6.1 工率折減定義 ... 27

2.6.2 可能造成工率折減問題之原因 ... 27

2.7 國內以往與延遲技術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重點 ... 28

2.8 常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之考量延遲因素比較 ... 30

2.9 排程軟體生產力相關功能分析 ... 31

(6)

第三章 工率折減延遲分析之系統分析 ... 33

3.1 分析原則 ... 33

3.2 系統假設條件 ... 35

3.3 分析邏輯詴算 ... 35

3.3.1 案例說明 ... 35

3.3.2 MS Project 系統詴算說明 ... 40

3.4 本章小結 ... 64

第四章 延遲分析輔助系統分析與開發 ... 65

4.1 系統開發工具 ... 65

4.2 系統目標 ... 65

4.3 系統開發流程 ... 66

4.4 系統功能操作說明 ... 67

4.5 實例驗證 ... 74

4.5.1 案例說明 ... 74

4.5.2 系統實測 ... 75

4.6 系統限制 ... 81

4.7 本章小節 ...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2

5.1 結論 ... 82

5.2 建議 ... 83

參考文獻 ... 84

附錄一 延遲分析資訊系統之程式碼 ... 87

(7)

表目錄

表 2.1 延遲定義彙整表 ... 7

表 2.2 延遲原因分析文獻彙整表 ... 8

表 2.3 遲原因重要性排序彙整表 ... 9

表 2.4 延遲系統之優缺點 ... 25

表 2.4 延遲系統之優缺點(續) ... 26

表 2.5 引起工率折減問題之延遲原因 ... 28

表 2.6 國內時程延遲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重點表 ... 29

表 2.7 延遲分析技術考量因素彙整表 ... 31

表 2.8 排程軟體生產力相關功能彙整表 ... 32

表 3.1 案例基本資訊彙整表 ... 36

表 3.2 B009 排水箱涵原規劃時程與竣工時程對照表 ... 37

表 3.3 C063 排水箱涵原規劃時程與竣工時程對照表 ... 38

表 3.4 B009 箱涵工程—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延遲責任分類表 ... 39

表 3.5 C063 與 B009 箱涵—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規劃生產力相關數據一覽表 ... 40

表 3.6 C063 與 B009 箱涵—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實際生產力相關數據一覽表 ... 40

表 3.7 MS Project 分析詴算結果彙整表 ... 63

表 4.1 B011 箱涵工程原規劃時程與竣工時程對照表 ... 74

表 4.2 C013 箱涵工程原規劃時程與竣工時程對照表 ... 75

表 4.3 C013 與 B011 箱涵—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規劃生產力相關數據一覽表 ... 76

表 4.4 C013 與 B011 箱涵—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實際生產力相關數據一覽表 ... 76

表 4.5 B011 箱涵工程-開挖及 PC 澆置作業延遲責任分類表 ... 78

表 4.6 輔助系統之計算結果彙整表 ... 80

(8)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4

圖 2.1 延遲責任歸屬之辨識流程圖 ... 11

圖 2.2 總體影響技術分析流程圖 ... 13

圖 2.3 淨影響技術分析流程圖 ... 14

圖 2.4 原規劃時程擴展分析技術流程圖 ... 15

圖 2.5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流程圖 ... 16

圖 2.6 快照分析技術流程圖 ... 17

圖 2.7 時窗分析技術流程圖 ... 18

圖 2.8 獨立延遲形式分析技術流程圖 ... 20

圖 2.9 獨立式崩塌竣工延遲分析技術分析流程圖 ... 21

圖 2.10 實際延遲效果分析技術分析流程圖 ... 22

圖 2.11 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分析流程 ... 24

圖 3.1 改良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分析流程 ... 34

圖 3.2 變更工作時間對話方塊 ... 43

圖 3.3 建立新行事曆 ... 43

圖 3.4 自訂行事曆指定工作時間 ... 44

圖 3.5 在時幅中使用自訂行事曆 ... 44

圖 3.6 資源工作表 ... 45

圖 3.7 專案資訊 ... 45

圖 3.8 設定 B009 排水箱涵各工作名稱與工作天數 ... 46

圖 3.9 設定不可原諒延遲(NE)欄位 ... 46

圖 3.10 設定比較基準 ... 47

圖 3.11 新增追蹤表格 ... 47

圖 3.12 新增業主觀點追蹤表格 ... 48

圖 3.13 業主觀點追蹤表格 ... 48

圖 3.14 長條圖樣式視窗 ... 49

圖 3.15 B009 排水箱涵之比較基準時程圖-業主延遲天數 ... 50

(9)

圖 3.16 設定實際生產力欄位 ... 51

圖 3.17 設定實際每天平均人力 ... 52

圖 3.18 設定實際每天每人平均生產力 ... 52

圖 3.19 設定規劃生產力欄位 ... 53

圖 3.20 設定規劃每天每人平均生產力之公式 ... 53

圖 3.21 設定 C063 箱涵之生產力欄位 ... 54

圖 3.22 設定 C063 每天平均人力之公式 ... 54

圖 3.23 設定 C063 每天每人平均生產力之公式 ... 55

圖 3.24 設定計算工率折減欄位 ... 55

圖 3.25 設定生產力損失總合之公式 ... 56

圖 3.26 設定受影響因子影響後所損失的工作量之公式 ... 56

圖 3.27 設定受影響因子影響所造成之工期延遲總和之公式 ... 57

圖 3.28 工率折減追蹤表格 ... 57

圖 3.29 工率折減追蹤表格 ... 58

圖 3.30 設定含承包商延遲責任工期欄位 ... 59

圖 3.31 設定含承包商延遲責任開始時間欄位 ... 60

圖 3.32 設定含承包商延遲責任完成時間欄位 ... 60

圖 3.33 設定新增承包商觀點追蹤表格 ... 61

圖 3.34 承包商追蹤表格-計算最終可向業主求償之延遲天數 ... 62

圖 4.1 系統開發流程 ... 67

圖 4.2 系統之輸入欄位表單 ... 69

圖 4.3 系統執行啟動位置圖 ... 69

圖 4.4 系統主要畫面 ... 70

圖 4.5 依序匯入網圖資訊 ... 70

圖 4.6 匯入系統顯示圖 ... 71

圖 4.7 匯入相關起迄時間 ... 71

圖 4.8 輸入相關生產力數據 ... 72

圖 4.9 受影響因子影響造成工期延遲總和 ... 72

圖 4.10 輸入延遲責任歸屬天數 ... 73

(10)

圖 4.11 最終延遲責任歸屬結果呈現 ... 73

圖 4.12 整合原始規劃與實際竣工之時程網圖 ... 75

圖 4.13 匯入相關起迄時間 ... 76

圖 4.14 輸入規劃及實際生產力相關數據 ... 77

圖 4.15 計算工率折減導致延遲天數 ... 77

圖 4.16 輸入延遲責任歸屬 ... 78

圖 4.17 延遲責任計算結果 ... 79

(1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大型工程建設專案計畫的推動,在工程時程規劃、控制及管理 方面逐漸受到各界重視。但營建工程專案的施工項目及工程界面日趨繁多、施工環境 亦日趨繁雜,且工程建設施工週期長、各工程間之條件狀況迥異,具有強烈的獨特性,

導致影響時程延誤之不確定因素發生機率增加,進而造成專案工期的進度落後。

吳卓夫等[1]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委託研究報告當中,曾針對行政院列管 之重大公共工程進行延遲發生頻率之統計,其成果顯示總計在283筆列管之重大公共 工程建設的案例資料中,僅有38筆(僅佔13%)案例資料並無發生任何進度落後,顯見 即便是政府列管的重大公共工程,工程進度落後發生的比率依然高。而在吳家德[2]

的論文研究中,以國內公共工程為例,發現國內仲裁爭議以施工階段發生仲裁爭議的 比例最高(約為59.4%),而其中又以工期延誤為最大之爭議因子(約為13%);而根據公 部門仲裁失利之重要因子調查中發現,工期的核算是工程執行面上最大的失利因子,

顯見工期核算在營建工程爭議發生時的重要性。

過去國內工程發生時程延遲爭議時,並沒有有一套制式被認可的處理方式,但隨 著產業競爭國際化,誠信原則逐漸的受到各界重視,業主與承包商兩者在契約上的地 位逐漸趨於平等,因此如何客觀、合理的計算出工程的延遲時間,以作為當工程不幸 發生延遲時之索賠評估準則為時程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然而國際上發展的延遲分析 技術,僅著重於表面形態的分析層次(分析原規劃與竣工網圖之差異),少數探究基本 原因(如工率折減問題)之影響,因此各式延遲分析方法之實用性仍有提升之空間。

雖然國內外使用延遲分析技術來進行時程延遲計算,但是這些理論模式非常複雜 且不易理解,且在計算流程上步驟繁瑣,需要具有專業知識之時程人員才能計算並且 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因此,若能建置一延遲資訊系統,在發生工程延遲爭議時,提供 快速、客觀且準確之延遲責任結果判斷,便能協助在處理訴訟爭議時,提供各項時程 延遲天數與各方所頇責任延遲天數之求償依據;同時減少計算時間及省去繁雜的計算 流程。

(12)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國內外專家學者曾針對「延遲分析技術」一課題進行探討後所得之研究 成果為理論基礎,針對營建工程面臨工率折減之延遲問題,進行更深入與詳盡之分析 與探討,期望協助解決國內面臨工率折減延遲問題所遭遇的困難,本研究計畫主要目 的可歸納為下列二點:

一、本研究使用國內學者建立之考量工率折減分析方法為理論基礎,進行 MS-Project 排程軟體之需求分析。

二、結合開發工具,撰寫適用於國內之工率折減延遲延遲分析輔助系統,並透過實際 個案之操作,提高計算因工率折減所導致之工期延遲天數及責任歸屬之效率,境 一步驗證輔助系統之適用性及實用性。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擬建立的延遲分析輔助系統,主要以李長鴻[3]所建立的考量工率折減之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為基礎,根據方法論之流程、公式及相關文件進行探討,進一步 建立電腦自動化輔助系統。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所使用之分析方法需要原規劃網圖及實際竣工網圖,本研究所使用之竣 工網圖為更新網圖。

(二)生產力在此稱為工率(Productivity)是衡量正常工時於每小時的投入後的產值。

所以生產率的變動可能是成本的增加或減少成本。生產力:以勞動效率作相對 衡量,這個說法是好是壞,當要建立一個重要基礎或規範時,是必頇依現有經 驗之所決定[3]。

(三)目前多數的延遲分析方法大多需要原規劃網圖及竣工網圖,但由於部分公司可 能沒有留存完整資料,或牽扯到成本與資料機密性問題,使得案例取得困難,

此問題可能會讓案例樣本數過少,進而導致本研究所建立的考量工率折減時程 延遲輔助系統產生信賴度之問題,此部分為本研究之限制。

(13)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之研究方法如下所述:

一、文獻回顧

蒐集整理國內外與工率折減延遲計算及資訊化相關之研究文獻,以及國內外針對 考量工率折減之延遲分析方法與流程。

二、系統建置

整理既有考量工率折減時程延遲分析方法,結合迅速、便利的 IT 技術(如 VB.NET、

VBA)之應用,並以目前國內業界使用最為普遍之 MS-Project 排程軟體作為本研究 進行延遲分析系統之建置。

三、實例測詴與驗證

利用實際案例輔助本研究所建置的延遲分析輔助系統,進行延遲個案之分析,並 比較本研究所開發之延遲分析系統於各種案例之可用性、便利性及結果。

1.5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14)

回顧與分析相關文獻

工率折減延遲問題系 統功能需求分析

擬定研究範圍與方法

延遲分析資訊系統之 建置

工率折減延遲問題計算 方法分析之修正

案例測試 NO

YES 系統實作

第一 階段

第二 階段

第三 階段

第四 階段

第五 階段 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

結論與建議 確立基本延遲分析方法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5)

本研究共分五階段,各階段說明如下。

一、第一階段

確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並擬定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利後續研究之進行。

二、第二階段

回顧以往國內外與工程延遲及工率折減相關之研究文獻,並加以整理探討,以確 立本研究之後續。

三、第三階段

對本研究所使用的延遲分析方法之步驟之進行詳細的說明,並利用案例加以說明 之。

四、第四階段

針對業界普遍使用之商用排程軟體,結合適用於工率折減延遲問題之分析方法進 行分析,以瞭解系統功能對於考量工率折減之需求,並建置適用於考量工率折減的延 遲分析輔助系統。另外,透過實際案例之測詴實作,分析其正確性及完整性。

五、第五階段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成果,並提出後續發展之建議。

(16)

1.6 論文架構

本研究共分五個章節,各章節說明如下:

一、緒論

主要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

二、文獻回顧

回顧以往國內外與工程延遲分析及工率折減相關之研究文獻,並整理現有之延遲 分析方法在解決工率折減延遲問題之成效。此外,本研究亦蒐集分析商用分析軟體之 文獻,加以整理與比較在解決工率折減延遲問題之可能性。

三、工率折減延遲分析之系統分析

應用本研究使用的延遲分析方法,結合 MS-Project 排程軟體進行分析方法論中所 需要之文件資料,藉由排程軟體之工具選項製作多樣化的追蹤表單,可以快速取得各 階段所需資料,進一步驗證考量工率折減分析方法可適用於 MS-Project 排程軟體中。

四、延遲分析輔助系統分析與開發

本章節利用先前確立之排程軟體內建之視窗程式開發工具建立一套延遲分析輔 助系統之模型。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本研究之過程及結果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方向之參 考。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工程延遲的定義

經由相關文獻回顧整理出有關解釋延遲定義如表2.1所示,可清楚了解工程延遲 一詞在營建工程所代表之意義。

表 2.1 延遲定義彙整表

作者 延遲定義

盧仲昱(1994) 遲延者係屆應為特定行為之時期而未為該特定行為之謂[4]。

鄭明龍[7]引述 Bramble(2000)

「遲延」一辭通常表示:「工程專案的某一部分,因為不預期的情 況,而超出原規劃工期之外的這段時間」,「遲延」也可以表示:「會 影響某個作業的施作,但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影響專案完工的事故」

[5]。

蕭偉松(2001) 對遲延所做的定義為:「工程遲延者,乃工程未於契約之完工日期 內完成」[6]

吳卓夫等 (2002)

「因承包商本身的問題、工程本身的高度複雜性、牽涉範圍廣等不 確定因素或政策、需求的變更等,非原計畫內容之影響因子,導致 專案作業無法依照原定之契約時程完成之狀況,稱之為延遲」[1]。

尹碧娟(2005) 一個行動或事件的發生,導致於原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無法如期 完成,必頇增加工期方能使任務完成,而所增加之工期又超出在工 程契約訂定計算工期條文原則之範圍外,稱之為延遲[7]。

歐昇芬(2005) 工程專案無法依照原定之契約時程施作完成之狀況,稱之為延遲 [8]。

楊智斌(2005) 「規劃設計單位取得承攬資格後,委任契約內各階段之作業未能如 期完成」;而施工階段則定義為:「工程專案無法依照原定之契約時 程施作完成之狀況」[9]

賴玉樹(2007) 工程專案因其本身之原因或因外在條件之影響致完成時間超出原 預定時程,致無法依原定契約時程施作完成者,稱之為延遲。[10]

(18)

2.2 延遲原因分析

隨著工程專案日益朝向複雜化及大型化發展的趨勢使然,工程專案執行過程中經 常出現各式導致專案無法按照預定時程進行的狀況,使得專案延遲完成,對於專案的 品質或是成本也都可能產生相當程度上的影響[4],因此,本研究首先回顧國內、外 探討之相關工程延遲問題及重要性排序,彙整如下表 2.2,2.3 所示:

表 2.2 延遲原因分析文獻彙整表

執行階段 文獻出處 延遲原因

規劃設計 階段

Sullivan and Harris(1985)

等待業主訊息、設計複雜、採購運送延遲、缺乏適 當的專業人才、不良氣候、分包商延遲等[11]。

葉連發(2001) 未確認或不清楚業主之意圖需求、合約審查不確 實、工程需求經常變更、設計者因實際施工經驗不 足、常造成設計錯誤、設計者專業知識不足缺乏施 工經驗、設計時間過於短促、圖說內容遺漏等[12]。

施工階段

AI-Khalil 與 AI-Ghafly (1999)

資金流量不良、財政困難、工作許可取得困難、分 包商資產狀況不佳、專案範圍變更、人力資源缺乏 及最低價搶標等[13]。

Al-Momani(2000) 契約的計畫工期不足、實際完工日期延後、設計變 更、工程爭議、額外工作的增加、材料與設備的延 遲交付、圖說合規範的衝突等[14]。

郭孟宗(2001) 法令限制、工法老舊、行政作業繁瑣或冗長、居民 抗爭、管線遷移時間過久、交通維持計畫送審核可 時間過久、廠商(假如廠商因為低價搶標,業主為 考量品質問題而多加設限)[16]。

蕭偉松(2001) 定作人變更契約內容、現場地質狀況與設計不符、

天候因素等、勞工材料機具不足、施工規範錯誤、

民眾抗爭、定作人干擾等[6]。

林茂成(2003) 開工延誤、民眾抗爭、物資失調、預算執行能力欠 佳、進度能力執行能力欠佳、品質執行能力欠佳、

執行能力引起工程糾紛、法令規定缺失、欠缺或不 足專業人員執行、承包商履約問題、界面配合問題 等;在政府部門監督管理層面的問題包含:承包商 技術能力不足、建設財源不足等[16]。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本研究重新繪製

(19)

表 2.3 遲原因重要性排序彙整表

執行階段 主要延遲原因

規劃階段

1.主辦機關的需求改變 2.訂定不合理的合約工期 3.基本資料不足缺乏整合 4.建築計畫不合理、不切實際 5.主辦機關行政程序繁雜

設計階段

1.主辦機關的需求改變

2.主辦機關財務發生困難、預算來源不確定 3.專案團隊經驗不足

4.未考慮施工性 5.法令政策改變

施工階段

1.變更設計

2.設計狀況與現場不符 3.承包商財務狀況 4.定作人提供資料錯誤 5.市場缺料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本研究重新繪製

2.3 延遲相關分類

2.3.1 延遲責任歸屬分類

工程延遲的類型,依照需要負起是否影響完工日期或增加工程費用之責任可分為 下列類型:

一、可原諒延遲(Excusable Delays,以下簡稱 ED)

可原諒延遲歸屬於那些不是因承包商的行為、超出承包商的控制或是雙方沒有錯 誤或疏失的原因。這類延遲對要徑或非要徑的作業活動有多少影響、能否准許延長工 期或是能否證明減少冗長工期必頇更細節的分析才能判定。而可原諒延遲能進一步分 類為「可補償延遲」與「不可補償延遲」[17]。

(一)可原諒的-不可獲得補償的延遲(Excusable-Noncompensable Delays,以下簡稱 EN)

此類型之延遲被視為既不是業主也不是承包商需負責任的。當遭遇到此類型的延 遲時,在沒有任何的損害原因之下只有工期展延會被批准。雖然可延長作業時間,但

(20)

是通常承包商不可以要求延遲之金錢損失,亦即雖無法抗力此類延遲之發生,但可由 業主吸收工期損失,承包商吸收金額損失,來降低此類延遲對工程雙方之衝擊。舉例 而言,此類延遲包括因為不可預知的人力與材料短缺、天災或天候惡劣或是上帝的傑 作(Act of God)等因素所造成的延遲[17]。

(二)可原諒的-可獲得補償的延遲(Excusable-Compensable Delays,以下簡稱 EC) 可補償的延遲是可原諒的延遲的一部份,可原諒-可獲得補償的延遲是由於業主 的行為或怠惰所導致的。當承包商遭遇造成此類延遲的原因時,他們不但被給予工期 展延的權利同時也可獲得金錢上的補償。因為歸責於業主、專案管理或相關工作人員,

包含工地負責人、監造建築師、工程師等。這些延遲可能由另一個承包商與業主之契 約行為,或從業主可接受的契約下之責任事件而來;如變更設計、無法進入工作場所、

契約文件與工地現況不符、業主考量的暫停工作、延遲審查提送文件等、設計錯誤等。

可補償延遲的發生通常意指金錢補償或是時間及金錢二者都補償,其內容亦包含承包 商延期損失的求償,包括直接(辦公室)與間接(住宿)等經常性費用[17]。

二、不可原諒延遲(Nonexcusable Delays,以下簡稱 NE)

是指那些因承包商或下包商所產生的延遲,這種類型延遲承包商無法得到工期展 延的權利,但業主可得到因延遲所造成傷害的權利。一般常見原因包括了施工進度落 後、施工錯誤等問題。這些事件非關業主及設計單位之疏失及責任,一切都為承包商 的控制範圍責任,因此如發生延遲,造成之損害除必頇延後工期外,有時甚至必頇負 起逾期罰款之責任[18]。辨識延遲流程則如圖 2.1 所示:

(21)

延遲責任辨識

是否為可原諒之延遲

可原諒之延

不可原諒之 延遲

是否為可補償之延遲

可補償的延

不可補償的 延遲

圖 2.1 延遲責任歸屬之辨識流程圖[3]

2.3.2 延遲產生型態分類

工程延遲所產生之型態,依發生時間、造成影響而有下列不同類型之延遲:

一、獨立延遲(Independent Delays)

指發生於個別獨立之作業且與先前作業無相關連的延遲。獨立延遲的結果在整個 專案工期通常很容易被計算出,且或許為連續性延遲的開端[17]。

二、連續延遲(Serial Delays)

又稱為傳遞性的延遲,是受到先前所造成的延遲所產生的延遲。前提是一個延遲 的時間點會關聯其他作業的延誤。若獨立延遲是單一的延遲,連續延遲就是在特定的 網圖路徑一連串沒有重疊的延遲,與個別的延遲不會有衝突,在整個計畫中很容易決 定責任歸屬[17]。

三、共同延遲(Concurrent Delays)

簡單而言,此種延遲為兩個或更多的延遲事件在同一時間發生,導致後續作業延 後,進而影響整體專案時程之延遲。一般而言,共同延遲分析之困難處在於除了未有 統一之定義外,若單純使用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之延遲分析方法進行分 析,對於具共同效果之部分處理相當不易[19]。

(22)

若共同延遲的發生,同時的延誤要徑,影響專案工期,必頇依據上述延遲種類之 責任歸屬先行釐清延遲責任及其產生後果,才能決定賠償補償之程度。

四、步調延遲(Pacing Delays)

當承包商發現要徑上有或將有業主所引起的延遲發生時,承包商決定放慢非要徑 作業項目以跟上業主的延遲[20]。由於業主的延遲影響專案完成日期,以致使承包商 減緩專案工作速度並修改全部專案排程以便維持進度不變。目前此種延遲之效力與浮 時所有權一樣有待爭議,雖然在國外的司法制度已承認承包商面對業主所引起的延遲 有權利使其他非要徑作業之工作放慢,承包商對步調延遲的權利似乎與其他法院承認 的基本權利一致[7]。

(23)

2.4 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簡介

一、總體影響技術(Global Impact Technique)

(一)基本概念

這是一種簡單的描述延遲事件對後續作業影響的方式。在這個方法中,原規劃時 程和實際完工時程都均以桿狀圖表現,其次找出每一個遲延事件的開始及結束日,這 兩個日期間即個別事件的遲延工期;再將這些個別遲延工期加總為總遲延工期,也是 用一條桿線表示,這一條加總之後的桿線就是專案的總體遲延[17]。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項技術在分析過程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桿狀圖及實際竣工時程桿狀 圖,而非目前常使用之網圖,總體影響技術分析步驟流程如圖 2.2 所示。

A.原規劃時 程桿狀圖 B.實際竣工

時程桿狀圖

C.所有延遲工 期加總桿狀圖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無延遲發生 無延遲發生

D.超出部分 日數(D=B-A)

E.超出部分 日數(E=C-A)

可向承包商

進行求償 進行比對 無趕工績效

有趕工績效,超 出部分承商需負 責之延遲日數可

提出申辯

B≦A C≦A

B>A C>A

E=D

E>D

圖 2.2 總體影響技術分析流程圖[3]

二、淨影響技術(Net Impact Technique)

(一)基本概念

此種技術是改良了總體影響技術,將所有延遲、銜接時間、變更設計及停工指示 都標記在竣工時程表之上,遇有作業發生延遲重疊時間,只計算一次,避免延遲時間 重複計算,以計算出所有延遲的淨影響結果[17]。

(24)

(二)分析流程

此項技術分析前必頇準備原規劃時程桿狀圖、實際竣工時程桿狀圖。淨影響技術 分析步驟流程如圖 2.3 所示。

A.原規劃時 程桿狀圖 B.實際竣工

時程桿狀圖

C.所有延遲工 期加總桿狀圖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無延遲發生 無延遲發生

D.超出部分 日數(D=B-A)

E.超出部分 日數(E=C-A)

可向承包商 進行求償之

日數

進行比對 無趕工績效

有趕工績效,超 出部分承商需負 責之延遲日數可

提出申辯

B≦A C≦A

B>A C>A

E=D

E>D

加總各工作 項目延遲日 數。(遇有重

複日期不重 複計算)

圖 2.3 淨影響技術分析流程圖[3]

三、原規劃時程擴展分析技術(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

(一)基本概念

以原規劃時程網圖為基礎,並考慮雙方觀點,將對方延遲責任加入後所形成的工 期與原規劃完工工期進行比對,而比對後所計算出的工期差異即為對方應負責之延遲 工期。同時「原規劃時程擴展分析技術」通常為「美國退伍軍人管理署(U.S. Veterans Administration)」所採用[17]。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項技術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及延遲歸責分類完 成之文件。原規劃時程擴展分析技術分析步驟流程如圖 2.4 所示[17]。

(25)

決定分析之觀點

加入不可原 諒延遲日數 至原規劃時

程網圖

加入可原諒 延遲日數至 原規劃時程

網圖

B.考量承包 商延遲責任 後之網圖

C.考量業主 延遲責任後

之網圖 A.原規劃時

程網圖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無延遲發生 無延遲發生

超出部分為 可向承包商 求償之日數

超出部分為 可向業主求 償之日數

業主觀點 承包商觀點

A=B A=C

B>A C>A

圖 2.4 原規劃時程擴展分析技術流程圖[3]

四、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Collapsed As-built Analysis)

(一)基本概念

此方法亦被稱為因素排除分析技術(But-for Analysis)或竣工時程縮減分析技術 (As-built Collapsing Analysis),由於實際竣工時程可透過施工日報表、會議記錄及雙 方往來文件中建立,因此分析實際竣工時程遠比分析原規劃時程或重建後授權用時程 容易印證其真實性。此一分析方法是以實際竣工時程為分析基礎,故在國外最常為仲 裁工程爭議法庭採用。且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分析結果易於讓雙方辨識、接受,因 此普遍成了索賠的工具[20]。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項技術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及延遲歸責分類完 成之文件。分析步驟流程如圖 2.5 所示。

(26)

決定分析之觀點

在實際竣工 時程網圖中 移除不可原 諒之延遲

在實際竣工 時程網圖中 移除可原諒

之延遲

B.不包含承 包商延遲責 任之網圖

C.不包含業 主延遲責任

之網圖 A.實際竣工

時程網圖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無延遲發生 無延遲發生

超出部分為 可向承包商 求償之日數

超出部分為 可向業主求 償之日數

業主觀點 承包商觀點

A=B A=C

A>B A>C

圖 2.5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流程圖[3]

五、快照分析技術(Snapshot Analysis Technique)

(一)基本概念

與前述延遲分析技術不同的是,先前的延遲分析技術都是以「此延遲發生時,它 對專案造成怎樣的影響?」的想法作延伸技術分析,而快照分析技術卻是以「此延遲 發生時,是因為什麼事件造成的?」的想法來作分析技術的延伸[21]。其概念為:「片 段實際發生工期紀錄所造成之延遲,依雙方責任比例分擔,直至分析到實際竣工時 程,雙方依責任所累計之延遲日數即為對方求償日數。」[17]

(二)分析流程

使用此種分析方法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及延遲歸責分 類完成之文件。分析步驟如下,詳細流程如圖 2.6 所示。

(27)

A.原規劃時 程網圖

依據重大事 件將網圖分 成若干分析 階段,並進 行快照分析

1.快照截止日前,加入實 際工期、開始、結束時間 至原規劃時程網圖

2.快照截止日後之後續作 業,保留原始邏輯及工期

C.本次快照 時程網圖 B.前次快照

時程網圖

進行比對 無延遲發生

1.超出部分為本次快 照延遲日數

2.依據比例得報本階 段雙方應負責之日數

是否為最後 一次快照?

加總各快照階段雙 方應負責之日數,

做為求償之依據 C>B C=B

圖 2.6 快照分析技術流程圖[3]

六、時窗分析技術(Window Analysis Technique)

(一)基本概念

時窗分析技術類似於快照分析技術,相似處在於將專案分成數個片段以不同時間 點檢視延遲或延遲事件之影響效果;但快照分析技術分析焦點在延遲或延遲事件所

「涵蓋的時期」,而時窗分析技術將分析焦點專注於延遲或延遲事件之「本身」[21]。

其作業概念為:「個別重大延遲事件其造成專案延遲之影響日數,依雙方責任比例分 擔,直至分析到實際竣工時程,雙方依責任所累計之延遲日數即為對方求償日數」[7]。

(28)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分析技術於施工中分析時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網圖、延遲作業歸責分類 完成之文件及記錄施工作業實際發生時間之文件;而於竣工後分析時則必頇先準備原 規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及延遲作業歸責分類完成之文件。詳細分析流程如 圖 2.7 所示。

A.原規劃時 程網圖

將網圖有發生延遲之作業分成各階段分析 時程點,以每一作業發生延遲事件實際作 業完成日為截止日,進行分析

1.依據前次分析更新時程內容

2.原規劃應施工而未開始施工之作業,移至下一時 段開始,並預估 開始施工日

3.分析時段截止日內,已施工作業之延遲,加入網圖,並分析延遲責 任,區分責任分擔天數

4.分析時段截止日內,已施工卻未結束之作業,依據作業實際狀況,

估計結束工期

5.分析時段後續未分析之作業,可保留作業原邏輯關係及規劃工期或 調整成適用之作業間邏輯關係、工期及預估開始施作時間

B.前置作業延遲 視窗分析調整後 時程網圖

C.考量該作業延遲 視窗分析調整後時 程網圖

本作業發生之延 遲對整體工期無 影響

進行比對

1.超出部分為本視窗分析作業發生延遲對整體工 期影響之延遲日數

2.延遲日數依據本作業責任歸屬比例分擔,得到 本視窗分析作業延遲雙方應負責之延遲日數

進行至最後一時 段分析?

每一視窗雙方延遲日數加總作 為雙方互相求償延遲日數之依

B≧C

C>B

圖 2.7 時窗分析技術流程圖[3]

(29)

七、獨立延遲形式分析技術(Isolated Delay Type)

(一)基本概念

「獨立延遲形式分析技術」是同時掌控延遲發生的分類、共同延遲以及即時要徑 分析這三項時程管控延遲的重點[21],其作業概念為「以雙方責任區分,將對方之責 任延遲事件分段分析出對總體工程之影響,直至分析到實際竣工時程,雙方依責任所 累計之延遲日數即為對方求償日數[7]。」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分析技術於施工中分析時必頇先準備原規劃時程網圖、延遲作業歸責分類 完成之文件及記錄施工作業實際發生時間文件;而於竣工後分析時則必頇先準備原規 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及延遲作業歸責分類完成之文件。詳細分析流程如圖 2.8 所示。

(30)

A.原規劃時程 網圖

將網圖分段成里程碑 控制點,並定時檢視

1.以每分段之開始日為切割基準點

2.切割基準點前已分析過之作業,其作業工期以 實際發生時間及工期計算

3.切割基準點後之作業,其作業工期保持原規劃 作業關係及工期

4.所得之調整後完工工期為各階段比對基準時間

B.分段原規劃時程比 對基準網圖

決定分析之觀點

1.加入不可原諒延遲在分段原規劃時程比對基準 網圖中該階段被分析之作業

2.分析時段截止日後續作業,保留原規劃網圖之 邏輯及工期

1.加入可原諒延遲在分段原規劃時程比對基準網 圖中該階段被分析之作業

2.分析時段截止日後續作業,保留原規劃網圖之 邏輯及工期

C.分段考量承 商延遲責任之 調整後時程網

B.分段原規劃 時程比對基準 網圖

D.分段考量業 主延遲責任之 調整後時程網

無延遲日數可

向承商求償 進行比對 無延遲日數可

向承商求償 進行比對

超出部分為分 段可向承商求 償之延遲日數

超出部分為分 段可向業主求 償之延遲日數

進行至最後一 時段分析?

進行至最後一 時段分析?

加總分段可向承商求償 之延遲日數作為對承商 求償延遲日數之依據

加總分段可向業主求償 之延遲日數作為對業主 求償延遲日數之依據

業主觀點 承包商觀點

B=C B=C

C>B D>B

圖 2.8 獨立延遲形式分析技術流程圖[3]

八、獨立式崩塌竣工延遲分析技術(Isolated Collapsed As–Built Delay Analysis)

(一)基本概念

此延遲分析技術之概念為:「以雙方責任區分,將對方之責任延遲事件分段還原 出對總體工程之影響,直至還原到原規劃時程完工時間,雙方依分段責任所累計之延 遲日數即為對方求償日數」[7]。

(31)

(二)分析流程

使用此分析技術需具備原規劃時程、實際竣工時程及延遲歸責分類完成之文件。詳細 之分析流程如圖 2.9 所示。

A.實際竣工時程 網圖

有延遲發生,將網圖依據重大要徑 變更事件分成階段分析時程點

自網圖結束點到起始點回推分段建立各分段之比對基準 1.以每時段之開始日為分段日

2.分段日之後實際開始施工作業,其工期輸入原規劃階段 設定工期,而邏輯關係輸入實際作業邏輯關係,分段前 已開工之作業依原實際竣工作業內容輸入

3.所得之調整後完工工期為各階段比對基準時間

進行最後一 分段分析?

1.加入可原諒延遲在分段竣工時程比對基準網圖中該 階段被分析之作業

2.分析時段之前作業保留實際竣工時程與邏輯關係 3.已分析完成之作業保留原規劃時間

C.分段考量業主 延遲責任之調整 後時程網圖

B.分段竣工時程 比對基準網圖

B.分段竣工時程 比對基準網圖

1.加入不可原諒延遲在分段竣工時程比對基準網圖中該 階段被分析之作業

2.分析時段之前作業保留實際竣工時程與邏輯關係 3.已分析完成之作業保留原規劃時間

D.分段考量承商 延遲責任之調整 後時程網圖

進行最後一 分段分析?

業主觀點 決定分析之 承商觀點 觀點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B=D 無延遲日數可 向承商求償 無延遲日數可 B=C

向業主求償

超出部分為分 段可向業主求 償之延遲日數

C>B

超出部分為分 段可向承商求 償之延遲日數

D>B

加總分段可向業主求 償之延遲日數作為對 業主求償延遲日數之 依據

加總分段可向承商求 償之延遲日數作為對 承商求償延遲日數之 依據

圖 2.9 獨立式崩塌竣工延遲分析技術分析流程圖[3]

(32)

九、實際延遲效果分析技術(Effect-Based Delay Analysis Method,EDAM)

(一)基本概念

此分析技術以時窗分析技術(TWA)為基礎,並結合具高分析效率的延遲片段分析 技術(Delay analysis method using delay section, DAMUDS)以及高分析結果正確性的每 日時窗分析法(Daily windows analysis Method, DWAM)之優點。提高無延遲事件分析 區段的分析效率,同時亦可針對延遲事件進行詳盡的分析,提高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同 時,此方法之主要目的為探究包括:縮減工期、延遲等對於專案所造成的實際影響程 度,進而分配各項差異所應承擔的責任或所應獲得的獎勵[22]。

(二)分析流程

使用此分析技術需具備原規劃時程與延遲歸責分類完成之文件,詳細之分析流 程,如圖 2.10 所示

取得初始比較基準時程 (as-planned) 蒐集並確認時程資訊

劃定分析區段

更新時程資訊,建立分 析時程

無延遲作業區段 有延遲作業區段

專案總工期變動 分析比較基準時程與分

析時程

確認影響效果

總工期增加 總工期減少

計算縮短工期效 單一延遲事件影

兩個以上延遲事 件影響

計算延遲責任天

單方延遲責任 分屬雙方延遲責 計算共同延遲責

任天數 記錄當前分析區段之分

析結果

專案已完成

彙整、加總EDAM分析 結果

YES

YES

NO

NO

圖 2.10 實際延遲效果分析技術分析流程圖[3]

(33)

十、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

(一)基本概念

以實際竣工網圖為基礎,分別運用業主與承包商觀點進行延遲分析,以業主觀點 進行分析時,於實際竣工網圖中移除不可原諒延遲,得到包含業主延遲責任之時程網 圖,再將此網圖與實際竣工網圖進行比對,兩者之差異值即為未考慮工率折減情況下 承商頇負責之延遲天數。反之,以承商觀點進行分析時,則需先行計算出工率折減所 致之延遲天數,因工程進行中因第三人或業主因素障礙,導致產值降低,係非可歸責 於承包商,故工率折減影響所致之工期延遲應為可原諒延遲,再於實際竣工網圖中移 除所有可原諒延遲(包含雙方先前所核定確認完成之可原諒延遲與工率折減所致之延 遲),得到包含承商延遲責任之時程網圖,再將此網圖與實際竣工網圖進行比對,兩 者之差異值即為最終承商可向業主求償之延遲天數(可原諒延遲)。最後再將未考慮 工率折減情況下承商頇負責之延遲天數與最終承商可向業主求償之延遲天數進行比 對,兩者之差異值即為最終承包商需負責之延遲天數(不可原諒延遲)。

(二)分析流程

應用此項技術必頇備有原規劃時程網圖、實際竣工時程網圖、延遲歸責分類完成 之文件以及專案或作業項目實際生產力相關資料(如出工數、工作量)。考量工率折 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之分析流程如圖 2.11 所示。

(34)

決定分析之觀點

在實際竣工時程網圖 中移除不可原諒延遲

B.包含業主延遲 責任之時程網

C.實際竣工 時程網圖

進行比對 進行比對

無延遲天數 可向承商求

無延遲天數 可向業主求

E.超出部分為未考慮 工率折減情況下承商 頇負責之延遲天數

F.超出部分為承商最 終可向業主求償之延

遲天數

業主觀點 承包商觀點

B=C D=C

確認延遲類別(可原 諒、不可原諒)

業主依據 E 之 結果向承包商

求償 NO

表示工率折 減確實造成 工期延遲

表示F程序所計算出 之延遲天數皆為工率

折減所造成 進行工率折減時程延遲分

生產力相關資料 (如總出工數、工

作量)

找出可能導致工率折 減的影響因子並證實 影響因子確實造成承

商工率折減

A.計算工率折減所造成之工期延遲 天數(可原諒之延遲)

在實際竣工時程網圖 中移除所有可原諒延 遲(包含工率折減所致

之延遲)

D.包含承商延遲 責任之時程網圖

C>B C>D

進行比對

G.超出部分為最終承 商頇負責之延遲天數

E>F

E=F

A>0 計算工率折減

相關數值 YES

圖 2.11 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分析流程[3]

(35)

2.5 時程延遲分析技術比較

綜合國內外延遲分析系統,其優缺點整理如表 2.4。

表 2.4 延遲系統之優缺點

延遲分析技術 優點 缺點

Global Impact Technique

為 一 種 簡 易 的 計 算 方 法。

1.只單純加總延遲工期,無區別遲延事件的責任 歸屬。

2.未考慮可能產生共同遲延。

3.計算過於簡化,無法區別延遲類型。

4.無法反映工程之真實性及即時修正進度變化。

5.總體影響分析法利用桿狀圖而非網圖,因此不 被工程爭議的仲裁法庭所接受[5]。

Net Impact Technique

與 總 體 影 響 技 術 分 析 相較,此方法以淨延遲 時 間 解 釋 延 遲 對 於 專 案整工期之影響,對雙 方而言較為合理。

1.雖考量共同延遲之影響,但只做到了不重複計 算時間,並無真正將共同延遲責任多寡作為區 分。

2.計算過於簡化,無法細察延遲類型及責任區別。

3.無法完全反映工程過程之真實性及即時修正進 度變化。

4.淨影響分析法與總體影響分析法同樣利用桿狀 圖,而未使用能表達作業間的要徑和邏輯關係的 網圖,因此同樣也不被仲裁法庭所接受[5]。

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

區別延遲責任,對於雙 方的解釋效果較簡 單,能夠輕易且重點式 的提出對方責任延遲。

1.若原規劃進度基線排程有邏輯上缺點,在分析 操作上會較複雜。

2.無法分析共同延遲及釐清作業連續及累計性延 遲。

Collapsed As-built Analysis

大幅降低雙方對時程 準確性之疑慮。

1.無法分析共同延遲及釐清作業連續與累計性延 遲。

2.需要業主與承包商詳細記錄發生原因與影響工 期之因素,並於建立排程前需共同認定歸咎延遲 原因與計算方式以作為排定後比對之依據。

3.必頇確認網圖中所有的作業其邏輯前後關係是 正確的,如雙方認定邏輯前後關係不一致,則會 有爭議產生。

4.無法於施工過程中作為選擇要徑及資源分配之 參考工具。

Snapshot Analysis Technique

此分析技術為一系統 化且客觀性的方法,可 分析出片段時間發生 之共同延遲、連續性延 遲及累積性延遲對專 案整體工期之影

1.準確度因使用快照數目而定,若簡化快照次數 則爭議相對較大。

2.分析前需確認可原諒不可補償之歸責計算方 式,依據比例計算延遲責任分擔之結果是否等同 於主要影響階段性之延遲結果,還待商確。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17],本研究重新繪製

(36)

表 2.4 延遲系統之優缺點(續)

延遲分析技術 優點 缺點

Window Analysis Technique

1.可於施工過程中任何時 間點作分析,在分析過程 中可分析出連續性、累積 性延遲。

2.可檢視後續施工作業之 進度及邏輯關係,以此判 定後續作業如何追趕先 前已發生之延遲,為非常 客觀及機動性的方法。

1.無法衡量「共同延遲」之後續影響。

2.方法過程相當耗時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作延遲分 析導致分析成本昂貴。

3.分析前雙方必頇需確認可原諒不可補償之歸責計 算方式。

4.需要經常性的更新專案進度,於人力資源上必頇有 專門的排程人力資源,以便隨時加入變更工項工 期,而原規劃要徑移轉,需考量其他的作業影響及 資源配合,使其影響專案完成時間遞延結果一併列 明,因此作業程序相當繁複。

Isolated Delay Type

1.此分析技術掌控延遲發 生的分類、共同延遲以及 即時要徑分析這三項時 程管控延遲的重點 2.在任一時段分析延遲,

並考量因作業變動產生 浮時可由雙方共用。

1.方法花費時間、人力及成本成本是僅次於視窗分析 技術,但如果因想減少作業量而將簡化分析分段,

則本技術的準確度相對降低。

2.責任比例分攤必頇依據進行分析前細分延遲類型,

延遲類型中可原諒不可補償之延遲分擔責任之爭議 較大,故必頇於分析前雙方需確認可原諒不可補償 之歸責計算方式。

3.經常性的更新專案進度,於人力資源上必頇有專攻 排程人力資源,隨時加入變更工項工期,易使原規 劃要徑移轉,需考量其他的作業影響及資源配合,

使其影響完工時間遞延結果一併列明,但作業程序 相當繁複。

Isolated Collapsed As–Built Delay Analysis

1.以雙方觀點作分析,釐 清該階段時間雙方發生 延遲,個別對整體專案工 期之影響。

2.分段分析,可分析出連 續性、累積性及共同延遲 之影響。

3.此分析技術使用實際竣 工時程做為分析基礎,可 避免原規劃時程作業漏 項、無法與竣工時程比對 分析之困擾。

4.考量因作業變動產生浮 時可由雙方共用。

1.無法做為即時性分析工具。

2.訂定比較基準時間過程複雜,需由專業時程排程技 術人員操作。

3.計算過程方法耗時,但分析時間較視窗分析技術縮 短,重建基礎分析排程較獨立形式延遲分析技術容 易。

Effect-Based Delay Analysis Method,EDAM

1.兼顧分析效率與準確度 2.具備確實掌況專案狀況 的能力

3.具備明確的共同延遲分 配規則

1.無法做為預設延遲之工具

考量工率折減之 崩塌竣工時程分 析法

1.具備考量工率折減問題 分析

2.清楚釐清因工率折減所 導致支延遲天數

1.不考慮計算其次作業之當量與生產力。

2.無法做為即時性分析工具。

3.無法分析作業連續性、累計性延遲及共同延遲等問 題。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17],本研究重新繪製

(37)

2.6 工率折減相關研究

2.6.1 工率折減定義

承包商在營建工程專案中實際上所使用之人力或設備的時數超出原先投標時所 訂定的時數,稱之為工率折減。而另一種工率折減的情況是當承包商於原規劃時間內 使用與原規劃相同之人力或設備資源的情況下所完成的工作產值小於原規劃所預期 的目標產值,亦即承包商實際上完成每一個工作時必頇花費更多的人力或設備[23]。

Lee et al.[24]對於工率折減的定義為:「損失生產力或生產力損失,表示生產力是 受到某些無法預見的因素所影響而產生的狀況」。

另在進度管控方面,在英美之工程契約中,對於業主延遲情形,若確有因中斷、

阻擾、障礙等情事介入,導致承包商施工不能順暢、工率降低時,稱為「disruption」

(干擾)。干擾事件發生後,在承包商無法全力展開施作之期間,經常導致人力、機 具、材料等待命於工地現場,承包商之生產力及工作進度亦大幅下降。阻擾之定義,

依據英國 SCL 議定書第 1.19.1 條規定,為對於承包商正常工作之打擾及阻礙,導致 較低之工率[25]。但應特別區分者,乃干擾與遲延仍為不同概念,遲延為延後完工,

而干擾則著重於生產力下降(Productivity Loss)及對於進度之打擾及阻礙,因此發生干 擾事件,僅「可能」發生逾期完工但並非絕對延後工期[26]。

Finke (1996)認為:「當一個有經驗的承包商,因為某種因素,致使無法達到預期 產值或每個工作小時投入計劃生產,低於其原生產計劃的產值。因此,承包商必頇額 外花費更多資源才可以達到預定目標,結果為承包商產生虧損」[27]。

2.6.2 可能造成工率折減問題之原因

對於造成工率折減的原因,Kallo (1996)於其研究中提出可能造成工率折減的原 因為:不良的天氣、加班趕工、過多的工班(人力資源或下包商進場時間無法有效安 排)、交通狀況不良(如:混凝土預拌車無法準時進場)、材料的囤放(材料無法有效 率的使用)[28]。Klanac 與 Nelson [29]認為易造成工率折減之原因為:天候因素、管 理或監督因素、時間管理因素、人力市場環境變更。

針對較容易引起工率折減問題之延遲原因進行歸納整理如表 2.5,並將之分為四

(38)

大類,分別為業主、承包商、設計者、及自然或第三者。

表 2.5 引起工率折減問題之延遲原因

原因類型 工率折減問題

業主 設計變更、設計錯誤、增減工作數量、變更契約內容、未能協調

關聯承商適時作業、延遲交付工地及通路、干擾承包商施工等。

設計者 設計有錯誤時,修改遲緩、對承包商提送之工作圖,審查嚴苛或

遲緩、材料詴驗或現場勘驗作業遲緩、契約文件有錯誤、遺漏或 彼此不協調等。

承包商 分包商施工延遲、打除重做、資源配當不良、改變工法或順序、

對工程廠址及設計認識不足、人力資源缺、工程爭議等。

自然或第三者 天候惡劣、民眾抗爭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本研究重新繪製

2.7 國內以往與延遲技術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重點

時程延遲在營建工程專案經常出現,而致使延遲的履約爭議日益增加。在解決延 遲的履約爭議時,經常無法使契約雙方獲得滿意的結果,究其原因,除了多數延遲的 責任歸屬不易確認外,另外一主要原因乃是延遲分析之計算結果無法令雙方滿意。時 程延遲分析的計算方式,已有學者提出數種模式(如:Window Analysis Technique、

Isolated Delay Type 等),以及尹碧娟[7]所提出之獨立式崩塌峻工延遲分析技術與高志 魁[22]所提出之實際延遲效果分析技術等兩種新型態分析模式。然而過去的研究多數 著重於表面形態的分析層次(分析最後成果),並未探究基本原因(如工率折減)之影 響,因此分析方法之實用性仍有提升之空間。Lee et al.[24]於其研究中也提到「在分 析工程延遲的過程中,延遲責任的歸屬往往最容易引起爭議,而爭議的點在於延遲原 因以及必頇由誰負起延遲責任,目前許多延遲分析的研究或方法都將分析重點放在上 述這些原因,但並未將工率折減所帶來的影響納入考量,特別是當延遲所引起的工率 折減在分析的過程往往是非常複雜的。在工程專案的作業項目中,有一些變數會使得 下一個作業項目受到影響,而受到影響的作業項目極有可能因為這些變數的干擾產生 工率折減現象」。本研究亦整理國內以往與延遲技術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重點,如表 2.6 所示。可得知目前國內多數有關時程延遲之研究重點仍著重於時程延遲原因之分 析以及時程延遲分析技術之分析或改進,少有針對造成時程延遲之基本原因(如工率

(39)

折減)進行詳細之分析。

表 2.6 國內時程延遲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重點表

作者\研究

分析重點

尹碧娟 (2005) [7]

歐昇芬 (2005) [8]

魏沛銳 (2005) [30]

鄧雅玲 (2005) [31]

賴玉樹 (2007) [10]

李怡瑤 (2007) [17]

高志魁 (2009) [22]

李長鴻 (2010) [3]

本 研 究 規劃與施工階段發

生之延遲原因彙整

● ● ● ● ● ● ●

分析規劃與施工階

段延遲發生之原因

● ●

分析規劃與設計及 施工階段造成時程 延遲原因的重要性 及發生頻率

● ●

針對規劃與設計及 施工階段發生之延 遲原因提出應對策 略

● ●

延遲分析技術之分

● ● ● ● ● ● ●

延遲分析技術所需

文件之彙整

● ● ● ● ●

延遲因素量表之建

● ●

提出或改進延遲分

析技術

● ● ● ● ● ●

建立延遲分析輔助 系統

● ●

分析延遲基本原因 (如:工率折減)

● ●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本研究重新繪製

(40)

2.8 常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之考量延遲因素比較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As-Built Technique、Snapshot Analysis Technique、Window Analysis Technique、Isolated Delay Type Technique、Isolated Collapsed As–Built Delay Analysis、Isolated Collapsed As–Built Delay Analysisru 及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等十種延遲分析技術在分 析過程中所考量之延遲因素,包括:共同延遲、連續延遲、步調延遲及工率折減等,

進行比較(如表 2.7 所示)後發現,以考量工率折減之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法可分析工 率折減因素所造成的時程延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z 當時有不少在華穆斯林對中國文化有深刻 研究,這些以漢文寫成的文學及藝術作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本研究主要以 But-for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為基礎進行理論推導,確認此延遲分析技術 計算邏輯之問題與完整性,之後提出修正之計算邏輯,使

本研究於 2017 年 4 月以市面上瓶裝水的品牌隨機抽取國內外各五種品 牌作為研究對象,並利用環檢所公告之採樣方法檢測,收集的樣本以兩種

第三節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 負數概念之迷思概念 負數概念之 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迷思概念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本研究以 CCR 模式的投入導向模式進行差額變數分析 ,針 對相對無效率之

以往運動鞋的相關研究,其研究對象皆以廣大市場消費者為對像,例如:消費者對量

本研究在於國內汽車產業的經營策略之分析,藉由對已選定的個案進行仔 細地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期最終從中獲致結論。本研究方法,基本上依 Porter 競 爭分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