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4/4 降 B 大調 =7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 4/4 降 B 大調 =76 "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

筆者依拍號、調性、建議速度、觸鍵、風格特色,將此曲二十五個變奏整理 表列如下

【表十五】 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各變奏之特性 拍號 調性 建議速度 觸鍵 風格個性

一 4/4 降 B 大調 =76

斷奏及 圓滑奏

充滿活力與韻律感

二 4/4 降 B 大調 =84-92 圓滑奏 生動活潑,但稍具憂鬱

三 4/4 降 B 大調 同上

斷奏及 圓滑奏

柔和輕巧,帶有嬉戲的趣味

四 4/4 降 B 大調 =76-84 斷奏 充分表現出壯麗的精神

五 4/4 降 B 小調 =63 圓滑奏

樂句平順流暢,個性溫和,

富於表情 六 4/4 降 B 小調 =63-66 圓滑奏 寧靜平和的八度卡農

七 4/4 降 B 大調 =112

斷奏 為主

如進行曲般,活潑生動,

充滿活力

變奏

(2)

八 4/4 降 B 大調 同上

斷奏及 圓滑奏

兩種對比的個性,活力十足 與寧靜平和

九 4/4 降 B 大調 =76-88 poco sostenuto

圓滑奏 寬廣濃郁,帶有哀愁的情感

十 4/4 降 B 大調 =112

斷奏 為主

活力十足,具爆發性

十一 4/4 降 B 大調 =88 圓滑奏 甜美抒情,平靜溫和

十二 4/4 降 B 大調 =92 圓滑奏

如夜鶯般甜美溫柔,

旋律流暢

十三 4/4 降 B 小調

=44-54 Largamente,

ma non più

右手 圓滑奏

如送葬進行曲,莊嚴從容,

憂鬱深沉,具強烈的戲劇性

十四 4/4 降 B 大調 =88

右手以 斷奏主

豁然開朗,充滿歡欣愉悅 之情,曲調流暢 十五 4/4 降 B 大調 =100 圓滑奏 同上維持愉快的心情

十六 4/4 降 B 大調 =100-112

斷奏及 圓滑奏

輕鬆愉快的八度卡農,

兩手相互追逐著

十七 4/4 降 B 大調 =160-176 più mosso

斷奏及 圓滑奏

優雅輕巧的

十八 4/4 降 B 大調 =88

斷奏及 圓滑奏

溫柔優雅,旋律一氣呵成

=92-104 斷奏及 節奏輕快、旋律單純的

(3)

二十 4/4 降 B 大調 =63-69 圓滑奏

鬱悶痛苦,不安定感,

極具凝聚力及表情

二十一 4/4 G 小調 =88-96 圓滑奏

輕盈柔和,如春風拂面般 舒適

二十二 4/4 降 B 大調 =76-88 圓滑奏

模仿音樂盒的音響,

輕巧柔和,氣氛愉快

二十三 12/8 降 B 大調 =112 斷奏

蓄勢待發,充滿威脅與不安 感

二十四 12/8 降 B 大調 同上

斷奏及 圓滑奏

更加緊密、按耐不住的氣 氛,充滿懸疑緊張的感覺

二十五 4/4 降 B 大調 =88-96

斷奏 為主

戰勝歸來的凱歌,充滿自信 與愉悅,總結之前的變奏

從上表可知,此曲在調性使用上,除了變奏五、六、十三為平行小調,變奏 二十一為關係小調之外,其餘二十一個變奏都建立在主調─降 B 大調上,與主題 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拍號部份也呈現相當規律的情況,只有變奏十九、二十三與 二十四使用 12/8 拍,其餘皆為 4/4 拍,與韓德爾的《曲調與變奏》相同,只使用

4/4 拍及 12/8 拍兩種拍號。

曲式架構方面,變奏十五是整個變奏中,唯一不符合八小節曲式的變奏,增 加至九個小節。標示的術語大多與表情風格相關,只有四個變奏,標示了速度術 語(見表十五) 。

(4)

以下分別就旋律、節奏、和聲、聲響效果四個部份來探討本曲寫作手法上的 特色。

旋律部分:

1. 經常使用快速音群連接至下個樂句,例如主題、變奏一、十、十三、二十二。

2. 使用動機變奏化的技巧,即從主題中選出一個音型,作為提供變奏的主要素 材,可以維持作品的統一性。例如變奏一至變奏三,都是在主題中加入一個較 低的鄰音,作為他們的旋律模式,而這模式來自主題第一小節左手前三拍的低 音。

3. 以三度、六度、八度來加強旋律,例如賦格、變奏十四、四。

4. 旋律隱藏在內聲部或在不同聲部間輪流出現,例如變奏三、七、十二、十七、

十八、十九。

節奏部分:

1. 喜愛使用切分節奏及交叉節奏,例如變奏一、二、九、十四、十五、十八、二 十一。

2. 重複某些音型來延伸旋律的線條,例如變奏二、四、五、十一、二十二。

3. 經常使用弱起拍樂句,例如變奏四、五、六、九、十五、十六、二十,大約佔 了本曲的四分之一比例。

4. 每個變奏中,幾乎都有貫穿的節奏模式,以變奏三為例,兩手的節奏都是

(5)

和聲部份:

1. 全曲多半以∥Ⅰ---Ⅴ:∥∥:Ⅴ---Ⅳ Ⅴ Ⅰ:∥這個模式為主,只是在

Ⅰ-Ⅴ之間,布拉姆斯常用七和弦、附屬和弦、半音或暫時的轉調來擴充,使他 們的音響色彩更為豐富多變。

2. 由主題左手前三小節的重複音,發展出使用持續低音及重複音的方式,可造成 強烈的印象或是幫助穩定調性,例如主題、變奏二、七、八、九、二十二、二 十三、二十四。

3. 擅長使用對位的手法,例如聲部間的模仿或是卡農,例如賦格、變奏四與十一 兩手間聲部的模仿、變奏六與十六為八度卡農。

4. 大小調間互相轉換,例如變奏八、十、十一、十三、十五。

5. 大量使用半音,例如變奏二、九、二十。

聲響效果部分:

1. 模仿鼓聲、號角聲、音樂盒的效果,例如變奏七、八是模仿鼓聲,變奏十七、

十八模仿號角聲,變奏二十二有音樂盒的效果。

2. 藉由不同音域產生明顯的對比,例如變奏八、十三、十九、二十。

3. 明顯的音量對比,例如變奏十,由強(forte)到甚弱(pianissimo) 。

(6)

筆者將各變奏之建議速度,化作折線圖如下

【表十六】 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變奏一至變奏二十五 速度折線圖

變奏

以變奏十七為最高點,相對於變奏十三的最低點。布拉姆斯將變化最劇烈的部份,

置於全曲的中心段落,相當合理。從表二中來看,大致以變奏十四及十五為速度 中心,左右對稱。

關於各變奏之力度折線圖如下

63

【表十七】 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曲與賦格》變奏一至變奏二十五 力度折線圖

(7)

與速度折線圖相同,變奏十三至十五,為全曲的力度中心。變奏十四為變奏二十 五之外,力度的最高點。但就力度的分布情況來看,不似(表十六)的速度分佈,

有左右對稱的趨勢。變奏十六至二十二之間,變化幅度不大,彷彿為最後的三個 變奏,預作準備。

演奏技巧方面,置於第四章中加以討論,此處僅就踏板的使用加以說明。踏 板在此曲中的地位相當重要,除了增加音響效果之外,常是為了改變音色而使用。

提出兩處較為特殊的地方,變奏九以兩小節為一樂句,每句皆有不同的持續低音,

踏板的使用應以包含住持續低音為考量。賦格尾奏第 82-95 小節,為了製造出大大 小小的鐘聲齊鳴,縈繞在整個空間的效果,踏板可每小節或兩小節換一次。

此曲將數個變奏組成為一組,使作品更具統一性。除了將變奏再加以變奏的 手法之外,例如變奏十五至十六、變奏十七至十八、變奏二十三至二十四;也有 利用相近的氣氛、素材或調性,而成為一組,例如變奏一至三、變奏五至六、變 奏七至八、變奏十一至十二;拍號的轉變也可視為分段的依據。這種成對關係,

常出現在巴洛克時期的組曲中,例如韓德爾《曲調與變奏》中,變奏一與變奏二 為一組,變奏三與變奏四為一組。

曲終規模龐大的賦格包含豐富的意念,布拉姆斯其嫻熟的作曲手法,巧妙地 將主題素材發揮至極致,他運用傳統的曲式(無論是變奏曲式或是賦格)來創作,

但卻於其中呈現出最豐富的情感,時時可看到變化,卻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

同二十五個變奏所呈現出來的特色,各有巧妙,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但

(8)

它們與主題的關係,同時又是密不可分的。如何掌控每個變奏其獨立的特性,並

將之統整在一起,不至散漫,是演奏此首龐大作品時,最需思考的部份。透過各

個面向來研究此作品,讓筆者對此曲有更深入、更完整的體認,期許自己能適切

地表現出古典形式下,內斂的浪漫性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分拆課題為不同部份 通常2至4堂可教完一課 幾乎1至2天要交一次家課 每次家課的題型較少.

六月 五月 五月 六月 十二月 八月. 十二月 一月

檳榔素是一種副交感神經作用藥劑,能促進消 化道的蠕動、使瞳孔收縮、心跳降低, 本身就會 致癌. 使口腔環境變成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