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Copied!
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曾令毅*

* 曾令毅 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2)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一、前言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為了國內的統一及對外戰爭的需要,開始 對西方當時所發展的新式科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 初,當氣球及飛機等西方新式科技傳入日本後,除了成為軍事用途外,

也成為政府宣揚國力及啟迪民智的展示工具之一。特別是在1910年日 本飛機首航後,一連串的飛行演習及表演則出現在日本民眾眼前,成為 國民認識西方新式科技的最佳教材。

相同的情況也在稍晚出現於殖民地台灣,1914年當日本民間飛行 士野島銀藏駕機飛越台北上空後,具有啟迪及宣傳功能的飛行表演也開 始在台灣產生熱潮,而教育單位也開始配合這類科技的出現,將氣球及 飛機之介紹編入學校教材之中,並配合學生校外觀摩及旅行的機會,使 學生親身接觸到新式的航空科技。當作為國家意識型態裝置,傳遞國家 合意的意識形態及知識內容的學校,也配合著政府發展航空科技,開始 教導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時,除可向學生介紹世界最新的科技外,也讓學 生瞭解到只有發展這一類如航空相關的新式技術,日本才能真正達到

「富國強兵」的目標,並躋身世界列強之林。

因此發展「國民航空」,向學生及民眾推廣航空教育就顯得特別重 要。1930年代日本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後,為了因應戰爭的需求 及加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原本單純介紹航空新知的學校教育及活動,

也增添了許多「響應時局」的色彩,這種情況可由當時的初等教育教 材,特別是「國語科」及「藝能科」最為明顯,甚至到了中學以後,都 還有相關的接續課程及活動。而1934年以後相繼成立的航空團體,除 了在台灣社會舉辦各式活動,以推廣普及航空知識外,也對學生進航空 相關的基礎訓練,目的則是希望藉由漸進式的教育,使學生對航空科技 產生興趣,並為將來國家的空防,提供源源不絕的人力。

(3)

本文將以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為中心,並從三個部 份進行觀察。首先,則是因受限於目前現有之研究資料,所以僅能由初 等教育初等教育課程中,整理出與航空教育相關的內容,特別是「國語 科」、「藝能科」及課外讀物,並分析這些課程與讀物在1930年代以 後,因戰爭因素所產生的轉變。其次,則是說明及探討學生參與航空活 動的情形,並由校外觀摩、學校旅行,以及1930年代以後的「獻納飛 行機運動」、學生航空社團與相關航空活動之舉辦,闡述學生接觸航空 活動的過程與影響。最後,則是以推廣台灣航空教育的主要團體為中 心,分別介紹台灣國防義會航空部、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團、台灣航空 協會等三個團體,並以這些團體所遺存下來的資料,配合相關人物的口 述,探討其與學生航空教育之關係,特別是對於戰時台灣航空教育的推 廣普及、相關活動之舉辦、航空儲備要員的養成等等,並藉由這些資料 的整理及分析,說明當時台灣學生航空教育發展之情況與軌跡。

二、初等教育課程中的航空教育

(一)「國語科」課程相關教材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引進西方教育制度,並在本土建立起小學到大 學的近代學校體系。1895年領有台灣後,也建立起近代學校體系,而 台灣人也藉由學校所教授的語言、知識接觸到新世界,甚至是最新的世 界脈動及科技發展,也成為學校教育及教材的一環。而這種藉由學校將

「新式科技」介紹給學生,除了是單純的介紹新知外,因為這些新式科 技多與當時的「軍事科技」相關,所以這種「新知」也多半帶有「軍事 教育」的色彩,目的則是為了從教育中培養學生成為「扶翼皇運」的支 柱與先鋒。

1898年台灣開始實施公學校制度,為台灣人主要的教育機關。

(4)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而檢視整個日治時期台灣的基礎教育科目,不論是公學校制度或者是 1941年後實施的國民學校制度,都沒有以「航空教育」為名的科目。

那麼所謂的「航空教育」又是從何而來?首先,若以公學校及國民學校 中「國語讀本」的內容來說,與「航空相關」的課程則如下表所示:

表一、公學校及國民學校國語讀本中「航空相關」課程內容表

期 別 卷次/發行日期 課 次 課 名 備 註 第一期台灣教

科用書國民讀 本

第十一卷

(1912.6.16發行)

第四課 輕氣球 ─

第三期公學校 用國民讀本

第二卷

(1923.4.30發行)

第二十二課 ヒカウキ

(飛行機)

─ 第九卷

(1925.2.28發行)

第二十六課 空の勇士 ◎ 陸 軍 飛 機 進 行 所 澤 至 長 春 間 的長距離飛行 第四期公學校

用國民讀本

第一卷

(1937.2.25發行)

頁八 ─ ◎父子看飛機圖

第六卷

(1939.3.15發行) 第三課 ヒマ(蓖麻) ◎ 航 空 用 潤 滑 油 原料

第十課 モケイ飛行機

(模型飛機) ─

第十一課 防空演習 ─

第八卷

(1940.6.30發行) 第二十二課 空の奮戰 ─ 第九卷

(1941.3.15發行)

第三課 飛行機の發明 ─

第四課 空の旅 ─

第十卷

(1941.8.31發行)

第十四課 放送局 ◎介紹飛機聲音 第十一卷

(1942.3.15發行)

第十八課 グライダ-

(滑翔機)

─ 第十二卷

(1941.8.30發行) 第十一課 製糖工廠 ◎ 糖 業 副 產 品 酒 精 與 飛 機 燃 料 介紹

第十二課 代用品 ◎ 飛 機 燃 料 代 用 品介紹

第五期《コク ゴ》、《こく ご》、《初等 科國語》

《コクゴ》(一)

(1942.3.15發行) 頁二十九 ヒカウキ

(飛行機) ◎文章

《コクゴ》(三)

(1942.3.15發行)

第十七課 ひかうき

(飛行機)

《コクゴ》(四)

(1942.3.15發行)

第十八課 えいぐゎ會

(電影放映 會)

◎空中戰內容

(5)

《初等科國語》

(二)

(1944.3.28發行)

第十一課 もけい飛行機

(模型飛機)

第十六課 ひま(蓖麻) ◎ 航 空 用 機 油 原 料

《初等科國語》

(三)

(1943.3.10發行)

第二十一課 防空訓練 ─

《初等科國語》

(四)

(1944.3.28發行)

第二十一課 らくかさん部 隊(空降部

隊)

《初等科國語》

(五)

(1944.3.5發行)

第九課 艦橋の英姿 ◎ 包 含 海 軍 航 空 隊之介紹

第十三課 滑空訓練 ─

《初等科國語》

(六)

(1944.10.28發行)

第十五課 防空監視哨 ─

《初等科國語》

(七)

(1944.3.5發行)

第七課 空の軍神 ◎ 緬 甸 戰 線 飛 行 第 6 4 戰 隊 長 加 藤建夫之事蹟 資料來源:1、 台灣總督府編纂,《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

本》(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再版)。

2、 吳文星等編著,《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解說.總目次.索引》(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初版),頁 165-216。

3、 松本和良,《低學年の國語教育》上(台北:神保商店,

1944年),頁34-42。

由「表一」來看,最早與「航空科技」相關的內容,為1912年6月發行 的第一期「台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卷十一中第四課關於「輕氣球」

的介紹,1其性質則與當時日本與台灣的「航空發展」有關,特別是在 1907至1912年這段期間台灣因「理蕃需要」而開始進行了一連串的氣

1 台灣總督府編,〈輕氣球〉,《台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第十一卷(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

(6)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球研發及施放。2也因此透過學校教材的教授,除了讓學生能藉由課本 中接觸到國家目前發展的科技外,也能讓學生瞭解到台灣與世界科技發 展的同步性。

進入大正時期以後,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日本的航空科 技由「氣球」開始轉向以發展「飛機」為主,3並且將國家政策與民間 航空團體所舉辦的活動相互結合,目的除了是將國家發展航空科技的政 策介紹給民眾外,也希望藉此能得到更多的認同。而這個時期的台灣也 因著日本「內地」航空熱潮的傳入,舉辦了多場「航空飛行表演」,最 為知名的則有1914年的野島銀藏、1915年的高左右隆之以及1916年美 國飛行士史密斯(Art. Smith)等人的飛行表演。到了1919年時,為了

「理蕃所需」總督府成立了「警察航空班」,並在屏東設立了台灣首座 機場,而「屏東飛行場」的完成,除了將總督府的政策展現在台灣民眾 中,也給予台灣民眾「航空教育」一個固定的新場域。

就1923年以後發行的第三期的公學校「國語讀本」來看,似乎也 與此時期的「航空發展」有所呼應,如在第二卷的第二十二課就首次將

「飛行機」編入課文內容,而在卷九的第二十六課「空の勇士」,則對 應一次大戰後強調飛機性能與航空記錄之發展,介紹了1921年9月27日 陸軍四架飛機進行日本所澤至中國長春間的長距離飛行壯舉。

這種藉由學校教育及教材將「航空新知」介紹給學生的教育政策,

2  根據相關記載,在大津麟平擔任警察本署署長其間(1906-1908),即已開始著手計畫成立以「氣 球」為主的「警察航空班」之構想,並在1909年9月25日派遣當時在「理蕃第一線」的陸軍砲兵大尉山 本新太郎赴日研究「理蕃專用氣球」。另外,蕃務本署囑託兼國語學校教授和田彰也在隔年(1910年)

發明一種可裝置炸彈至「蕃界」引爆的小型氣球,並在新竹廳下之蕃地內橫屏山舉行首次氣球施放之試 驗。1912年時更派遣曾擔任駐法公使武官(少佐)並曾在1909年10月出版過《空中の經營》一書的蕃 務警視高塚彊,針對「警察航空機關」設立之可能性展開調查。參見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㡕 務省 電信教導大隊員等台㻨に派遣の件〉,(1909年5月8日)《密大日記 明治40年》(請求番號:

C03022867000);〈氣球の研究 蕃界に利用されん〉《台灣日日新報》,1909年10月7日(台北:台 灣日日新報社);〈新氣球の發明 和田國語學校教授の苦心 蕃界にて實地試驗を行ふ〉、〈飛揚二百 メートル本日も午後一時飛揚せん 氣球飛揚〉《台灣日日新報》,1910年8月26日、1911年1月23日。

3  1910年(明治43年)12月,日本開始在本土有了飛機飛行後,航空技術的研究則由氣球轉向以飛機為 主力,並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首度將飛機用於中國青島的「日德戰爭」。日本防衛省防 衛研究所藏,〈㭦立第18師㣒の情況に䈅する件〉(1914年9月),《歐受大日記•9月上》(請求番 號:C03024328000)。

(7)

則因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開始有了與前期不同的轉變。以 1939至1942年所編纂的第四期公學校「國語讀本」及1943年以後第五 期國民學校「コクゴ」與「初等科國語」來說,便增加了許多為因應戰 爭所需之課程,而原本較屬於介紹科學新知的「航空相關」內容,為了 加強學生對於「國防航空」的知識與興趣,也無可避免地增加了許多

「銃後航空」及「戰爭即時報導」之內容。例如在這後兩期的「國語 科」課程內部中,首先較為特別的則是出現「蓖麻」與其他燃料代用品 之介紹,這與1930年代後為因應戰時航空燃料資源之缺乏,因而積極 推廣栽培「蓖麻」(種子可提煉成航空用潤滑油),以及透過製糖工場 之廢糖蜜所提煉的酒精,並將其研發成航空代用燃料(與汽油混用)等 相關政策有關。

其次,為了加強學生對於「國防航空」的知識與興趣,除了飛機相 關內容介紹外,則出現了「模型飛機」、「滑翔機及相關訓練」、「防 空相關」之介紹,並且透過一些其他主題之課程內容,間接向學生介紹 相關的航空知識。

到了1940年以後,為了讓學生瞭解戰爭情況與皇軍之英勇,便出 現許多「戰爭即時報導」之課程內容,以航空相關的內容來說,大多 則為空戰之情況介紹,例如「空の奮戰」則是講述1937年開戰以來航 空部隊在中國戰線之情況;「艦橋の英姿」則除了海軍航空部隊之介 紹外,也介紹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之內容;「空の軍神」則是介紹 1941年以後活躍在「南方戰線」之飛行64戰隊(加藤隼戰鬪隊)隊長 加藤建夫4之奮戰事蹟。而後兩期「國語科」課程內容中航空相關課程

4  加藤建夫,1903年生於北海道,1925至1927年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與所澤飛行學校,1941年任陸 軍飛行64戰隊隊長,其飛行戰隊配以新型的一式戰鬪機「隼」活躍於南方戰線(馬來半島、爪哇、緬甸 等地),所統領的飛行64戰隊也因此被稱為「加藤隼戰鬪隊」;1942年5月22日駕機被英軍戰機擊落而 殉職,死後被奉為「軍神」,軍階由中佐晉陞為少將,其與戰隊事蹟於1944年被拍成電影「加藤隼戰鬪 隊」(東宝映画),為戰爭末期航空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相關介紹可參見 檜與平,《隼䭽䕥 隊長加藤建夫》(東京:光人社,2006年)、宮劊英夫,《加藤隼䭽䕥隊の最後》(東京:光人社,

1986年)。

(8)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的增多,除了顯示隨著戰爭的緊迫,使得航空戰力漸漸成為在前線戰場 上決勝因素外,也說明後方的航空教育,特別是學生航空教育的愈加重 要。

圖一、(左) 1941年公學校國語科中「模 型飛機」課程內容教授;

(右) 1937年公學校國語讀本內容 中的飛機圖片介紹

資料來源:(左) 島嶼柿子文化館,《台灣小學世紀風華》(台北:柿子文 化,2004年),頁32。

(右) 台灣總督府編纂,《第四期公學校用國民讀本》第一卷(台 北:南天書局,2003年再版),頁8。

(二)「藝能科」課程相關教材

除了「國語讀本」內容中的靜態介紹外,「藝能科」則提供了「航 空教育」的動態教材。特別在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鑑於 發展航空優勢為當前之急務,所以便吸取德國第一次大戰後發展「航空 科技」的經驗,由基礎的模型飛機、滑翔機、輕型飛機的訓練以及研 究,將其以運動(Sports)的型式推展至全國民,促使國家航空技術的

(9)

進步,並藉此來達到往後戰爭中獲勝之關鍵。5

也就是說,建設「航空日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學習德國對少年層 學生實施「模型教育」,對青年層學生施以「滑翔機訓練」,而對於一 般大眾則以航空思想的徹底普及為發展目標。在各階段的訓練後,再經 由短期的飛行訓練培養,這樣當國家有需要時,這些航空人材就可以成 為「帝國空軍」的第一線。6

為了更徹底實行「國民航空」計劃,1941年4月時,文部省則將

「模型航空機」課程編入「藝能科」的正課中,並配合其他科目如「理 數科」的內容,讓學生在親手製作的過程中,達到對航空相關知識的充 實(包含力學與數學)及對「飛行志向」的興趣。7另外,為了讓學校 教師能夠因應新的科目及課程,總督府文教局、遞信局、台灣航空協會 及皇民奉公會各地支部等單位,則在1941年8月18日開始在各地舉辦一 連串針對國民學校教員的「航空模型機講習會」,內容除了教授模型飛 機的製作外,也包含了相關的航空科技知識與理論,以期他們能負擔 起「航空教育」第一線的任務。8茲將國民學校「藝能科」中「航空教 育」相關之課程列於下表:

5  第一世界大戰後,因「凡爾賽條約」(1920年)內容明訂德國不得發展空軍,限制了該國相關航空科技 的發展,而德國為了因應此一限制,乃將其發展成全民運動(國民航空),並成立「獨逸民族社會主義 航空協會(N.S.F.K.)」(Nationalsozialistisches Fliegerkorps),將18歲以上青年授與相關的飛行訓練,

並將10至18歲之青少年編入「青少年航空團」中,教授不同程度的滑翔機與模型飛機訓練,以充實空中 軍備;而日本則仿效德國於1937年成立「大日本航空青年團」及1940年的「大日本飛行協會」,並對 青少年層教授相關的飛行訓練及航空知識。關於戰前德國「國民航空」之發展,可參見 情報局,《航 空國民讀本》(東京:內閣印刷局發行課,1941年),頁26─49;台灣航空協會,〈國民航空の全力 推進〉,《つばさ》第一卷第三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航空協會,1942年9月),頁45。

6  堀辰巳,〈模型航空教育に就て 再び國民學校諸先生の奮起を要望す〉,收錄於《台灣教育》第488號

(台北:台灣教育會,1943年3月),頁66。

7 堀辰巳,《模型航空機理論と工作》(台北:東都書籍台北支店,1943年),頁4。

8 〈模型航空機製作講習會開く〉,《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8月19日。

(10)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表二、國民學校藝能科「航空教育」相關課程內容表 初等科第一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一學期 六月 落下傘(降落傘) 半紙、糸(線) 二

飛行機 畫學紙 一

初等科第二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一學期 四月 落下傘(降落傘) 半紙、クレヨン(蠟筆) 二 第三學期 一月 ひかうき(飛行機) キビガラ(黍桿) 二

初等科第三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二學期 十月 飛行機 粘土 二

十二月 プロペラ(螺旋槳) 竹、小刀 二

十二月 䤼(風箏) ヒ ゴ ( 竹 籤 ) 、 竹 、 糸

(線)、日本紙 二

第三學期 一月 滑空機(翼長30cm) 竹、ヒゴ(竹籤)、糊 三

三月 國防新兵器 厚紙 三

初等科第四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一學期 五月 滑空機 竹、小刀、ゴム(橡皮)、紙 六

第二學期 一月 飛行機(翼長44cm) 五

初等科第五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一學期 四月 プロペラ(螺旋槳) 竹、小刀、竹鋸 三 五月 飛行機(プロペラ

20cm、機體全長45cm) 小刀、ひご(竹籤)、竹、紙

のり 六

初等科第六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第一學期 五月 滑空機(翼長80cm) 細棒、竹ヒゴ(竹籤)、和紙 六

高等科第一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 ─ 飛行機 ─ 八

高等科第二學年

學期 月份 教材 材料 時間

─ ─ 滑空機 ─ 十二

資料來源:1、 台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二國民學校藝能科工作研究部,〈藝 能科工作教材竝にその配當〉,收錄於《台灣教育》第471 號,1941年10月,頁27-45。

2、 高橋直三,〈國民學校に於ける模型航空機の概要〉,摘自相 賀壽次編,《兒童生活研究》(東京:小學館,1941年),頁

(11)

264-274。

3、 〈文部省制定模型教育教程〉,《つばさ》第一卷第三號,

1942年9月,頁76-79。

4、 堀辰巳,《模型航空機理論と工作》(台北:東都書籍台北支 店, 1943年),頁5-10。

註:1、第一學年至第三學年男子藝能科教材與女子藝能科教材相同。

2、女子航空機教材以男子航空機教材為準。

由「表二」來看,國民學校中的「航空教育」是透過「藝能科」從低年 級至高年級開始循序漸進的。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教他們畫飛機與 折紙飛機,三年級以後就開始製作竹製的滑翔機模型,五、六年級的學 生則教他們用竹子、木頭與紙來製作有動力裝置飛機模型,模型製作完 以後,再將全校學生所製作好的模型一起比賽,飛的最高最久的為優 勝,9優勝者可以代表學校參加地區性或全島性的「模型飛機大賽」,

得到更高的榮譽。高等科的學生則教他們製作大型的滑翔機,並用分組 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互助的精神。10

而「藝能科」課程內容中的模型飛機教育,除了能驅使學生動手製 作模型外,最重要的是使他們對飛行產生興趣,且與往後的「滑翔機」

駕駛訓練相互銜接,並為將來的航空動員提供新一輩的人材。11

9 顏新珠,《打開新港人的相簿》(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頁86。

10  高橋直三,〈國民學校に於ける模型航空機の概要〉,摘自相賀壽次編,《兒童生活研究》(東京:

小學館,1941年),頁264274。

11  長岡正夫,〈模型飛行機教育〉,《部報》131號(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1941年10月),

頁1314。

(12)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圖二、1942年台中州員林郡溪湖國民學校「模型航空機」課程教授

資料來源: 陳一仁 編,《彰化縣老照片特輯》四(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2003年),頁84。

(三)其他課目及相關教材

除了前述的「國語科」與「藝能科」的內容佔「航空教育」的比 例較多外,在「理數科」方面,則藉由國防科學的介紹讓學生瞭解到包 含飛機在內的國防常識,而且因「藝能科」中「模型航空機」製作步驟 多與數理方面有關(物裡及力學),所以「航空教育」也必需以「理 數科」課程為基礎,12並配合「體鍊科」的體能訓練,使其「體位向 上」,進而達到「國民航空之擴充與強化」之目的,13所以在國民學校 的綜合教育上,「模型航空機教育」可以說是最適合的優良教材。14

另外,為了提高及強化學生在軍事教育及航空教育上的訓練,在 1944年文教局公佈了「學徒征空体鍊實施要綱」,對國民學校及中學 校的男學生實施「航空適性」相關的訓練,目的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未

12  市村義春,〈國民學校に於ける 理數科理科と自然の觀察(一)〉,收錄於《台灣教育》468號,

1941年7月,頁51;堀辰巳,〈模型航空教育に就て 再び國民學校諸先生の奮起を要望す〉,收錄於

《台灣教育》第488號,1943年3月,頁67。

13 〈台灣に於ける航空教育の概況〉,《つばさ》第一卷•第三號,1942年9月,頁37。

14  堀辰巳,〈模型航空教育に就て 再び國民學校諸先生の奮起を要望す〉,《つばさ》第一卷第六號,

1943年3月,頁4。

(13)

來戰場上航空要員。15

此外,學生的暑假作業內容中也包含不少「航空相關」的課題。

以1938公學校第四學年的「なつやすみのとも」(暑假作業)為例,

封面就是一幅男女學童在空地玩模型飛機的彩色圖案,而在內容方面就 有7月17號的「飛行機」中關於飛機與戰爭的韻文(頁8)、7月26日的

「口話」(說話課)中關於在海上看到飛機的故事(頁17)及8月22日 的「空の勇士」(空中勇士)中講述海軍航空隊古賀兵曹在中國南京英 勇奮戰的事蹟(頁48)。16

圖三、 1938年公學校「なつやすみのと も」(暑假作業)封面

資料來源: 台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 校啟明會,《公學校.なつ や す み の と も 》 第 四 學 年

(台北:台灣子供世界社,

1938年6月)。(曾令毅收 藏)

而此「暑假作業」中關於軍事及航空的課題又多從總督府文教局學 務課出版的學生課外讀物《輝く日の丸》的內容中摘錄,加上也是由文 教局學務課出版的《皇國の道》中也有不少關於「航空教育」的教材,

如在1942年《皇國の道》的6月號至12月號,連續以六個圖文並茂的

15  〈學徒航空適性強化體鍊ニ關スル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昭和19年(1944)永久保存,第 4卷第7門(1944年12月8日)。

16  台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啟明會,《公學校.なつやすみのとも》第四學年(台北:台灣子供世 界社,1938年6月)。

(14)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單元介紹了「模型航空機」的製作步驟與方式。17所以除了學校的「正 課」以外,課外讀物也是「航空教育」的一項重要補充教材。以1932 年至1943年由官方所出版的《推薦認定:圖書目錄》(參見附錄)來 看,1932年至中日戰爭以前,「推薦認定」圖書中較屬於「軍事方 面」(適用科目)圖書約佔整個「航空教育」圖書的64%,1937年至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較屬於「軍事方面」圖書比例則升至約71%,

太平洋戰爭以後更升高至約85%。而1937年進入戰時體制後,較屬於

「軍事方面」圖書約佔整個「航空教育」圖書約80%,相對於1937年 以前的64%,比例則明顯增加,而這一現象則代表因著戰事的需要,以 往較屬於「科學性質」的「航空教育」已漸漸轉變成具有濃厚的軍事色 彩。

另外,較特別的是1933年《少年航空讀本》中,已經在附錄刊載

「少年航空兵」的相關介紹,這與同年制定的「少年航空兵制度」可以 說是一種對台灣學生的「即時報導」,而且這本書還是一本非讀不可 的「推薦」書籍。1942年畢業於台北州淡水公學校高等科,並參加過

「少年飛行兵試驗」的高萬順就說:

當時影響我最大的除了老師的鼓勵以外,還有就是老師常常會拿 一些關於航空方面的「繪本」與相關的課外讀物給我們閱讀。18 而自1933年「少年航空兵制度」實施以來,相關的書籍可以說是 逐漸增多,就「推薦認定:圖書目錄」來看,自1933至1943年為止就 佔了十三冊之多,其中1937年至1943年這段期間,就佔了十一冊。

若由1940年至1942年台灣地區「陸軍少年飛行兵學校」的志願人數 來看,1940年度為137名(台灣人佔7名),1941年度則增加為175 名(台灣人佔67名),1942年更增至338名(台灣人佔161名)。19

17  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學務課編,《皇國の道》1942年6月號至12月號(台北: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學務 課,1942年)。

18 〈高萬順先生口述訪談記錄〉,2005年3月13日於台北縣淡水鎮高宅,筆者訪談,未刊稿。

19 〈鬪ひ拔くぞ大空〉,《つばさ》第二卷第四號,1943年8月,頁23。

(15)

「陸軍少年飛行兵學校」在台灣報考人數的逐年增多,除了考量錄取名 額增多的原因外,相關教材的增加及重視,或許可以說明這兩者之間相 互的影響關係。20

三、學生航空活動的參與

(一)學校旅行與航空教育

除了前述的「科目」及課外讀物外,學校的校外活動如「遠足」及

「畢業旅行」中有關於「航空」的行程,也是「航空教育」中相當重要 的一環。1911年國語學校教授兼蕃務本署囑託和田彰在台北施放「理 蕃專用氣球」時,就已經有第二小學校的學生前來觀覽。211914年3月 至5月日本民間飛行士野島銀藏於臺灣各地舉辦的「首次公開飛行」,

除了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觀覽外,也吸引不少學校學生前來參觀,22甚至 在5月2日於台中的飛行大會,由官方所安排前來觀覽的70多名「東勢 蕃界」原住民中就包含20名男女兒童。23

另外在1916年6月時,美國民間飛行士史密斯(Art. Smith)應邀來 台進行飛行表演,其票價依等級約為五圓至五十錢,但對於學校學生則 施以「無料觀覽」的優待,24而其在7月1日於嘉義進行飛行表演的臨時 飛行場也藉嘉義小學校的場地來舉行。可見自明治末年以後,台灣學生 接觸到「新式飛行器」的機會可以說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在1919年總 督府因「理蕃所需」於屏東成立「警察航空班」後,台灣從此有了固定

20  關於「少年飛行兵制度」在台灣的募集情形,以及與航空教育的關係,可另參見拙作,〈日治時期台 灣少年飛行兵之研究:以特攻隊員劉志宏(泉川正宏)為例〉,《台灣史學雜誌》2期(台北:台灣歷 史學會,2006年12月)頁195235。

21 〈雜報:氣球飛去〉,《漢文台灣日日新報》1911年1月26日。

22 〈飛行愈々本日 午前十時と午後二時〉,《台灣日日新報》1914年3月21日。

23 大竹文輔,《台灣航空發達史》(台北:作者自印,1939年),頁9。

24 大竹文輔,《台灣航空發達史》,頁19。

(16)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的「航空機關」,並且成為南部旅行的一個必到之處,25而學校的學生 也多藉由遠足與畢業旅行的機會,搭乘火車至距離六塊厝火車站不遠的 屏東飛行場參觀見學。26除了學校學生以外,這對「島民的航空智識與 航空思想的普及都有著明顯的功蹟」。27

若由1927年警察航空班在廢止前的「歷年飛行回數」統計來看,

自1919至1927年8月航空班廢除為止,「蕃地飛行」的總回數共281 回(346小時),而「平地飛行」的總回數共4,161回(1,422小時21 分),28換句話說航空班歷年的飛行活動有4/5是「平地飛行」,而這些

「平地飛行」的地點則不限於屏東,其範圍包含航空班在全島的「飛行 場及著陸場」,例如台北古亭練兵場、宜蘭員山守備隊練兵場、鹿港著 陸場、花蓮港加禮宛著陸場、台東飛行場等。由此數據所示,即可略知 平地飛行次數的增多,相對一般學生及民眾看到飛機的機會自然也會增 多。

1927年底「警察航空班」正式廢止後,台灣的「航空機構」並沒 有因此廢除,反倒是因為國防的需要,將原本駐紮於九州福岡縣太刀洗 的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移防至屏東,29而此飛行聯隊不僅接續了航空班 原有在台灣的空防、治安及「理蕃」等相關任務,也接續及擔負起對台 灣學生及民眾的「航空教育」。因此,「屏東陸軍飛行場」也成為當時 台灣少見對外開放的軍事基地之一。

25  以1927年航空班廢止前的「台灣視察案內」來看,關於屏東地區的行程,主要是以「台灣製糖株式會 社」以及「飛行場」視察為主。田中一二,〈台灣視察案內〉,《台灣年鑑》(台北:台灣通信社出 版部,1928年),頁435438。

26  以1924年11月的新聞記事為例,就有台中高女學生在10月27日,以及11月8日台中公學校學生110名 前往屏東飛行場參訪的消息。〈屏東特訊 女生來屏〉、〈屏東特訊 學生往屏〉,《台灣日日新報》

1924年11月3日、7日。

27  台灣警察航空班的設立除了為執行理蕃政策的「蕃地威嚇(偵查)飛行」外,其所在地屏東飛行場就 成為台灣南部旅行的必到之處,這種情況對於台灣「航空知識」的開展與普及也有著一定的功效;參 見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一)》(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3年),頁 344。

28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航空班,《班務概況》(高雄州屏東街:警務局航空班,1928年),未編碼。

29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一)》,頁349;屏東市役所,《屏東市勢要覽》(屏 東:屏東市役所,1938年),頁117118。

(17)

另外,由1930年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所出版的「鐵道旅行案內」

中的介紹來看,當時的屏東「六塊厝」儼然已經成為「飛行場」的代 名詞,並且成為屏東一帶除了糖廠以外旅遊及地方印象的一個「新名 所」,30關於這一點,若由當時所遺留下來的明信片或郵便戳記,或許 也可以說明當時屏東的在地特色,以及給與人們的印象與記憶。

圖四、1930年代屏東地區印象(明信片戳記)

資料來源:曾令毅收藏。

此外,《台灣年鑑》中所呈現的「台灣觀光案內」行程表,則更進 一步說明「屏東飛行場」在當時已成為主要的島內觀光行程地點之一,

如下表所示:

30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0年),頁 216219。

(18)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表三、台灣觀光案內(十天行程表)

日程 觀光路線 交通工具 遊覽地

1 基隆→台北 火車 晚間市內散步

2 台北 火車 總督府、博物館、中央研究所、植物 園、商品陳列館、市場、龍山寺、台灣 神社、草山、北投

3 潮州→鵝鑾鼻→

四重溪 巴士 鵝鑾鼻燈塔、琉球藩民之墓、石門古戰 場、四重溪溫泉

4 四重溪→潮州→

屏東→高雄 火車 屏東製糖會社、屏東公園、飛行場、高 雄港、壽山、高雄神社、西子灣

5 高雄→台南 火車 台南神社、開山神社、孔子廟、關帝 廟、赤崁樓、安平公園、開元寺

6 台南→番子田→

烏山頭→嘉義 火車、巴士 烏山頭水庫、嘉義製材所、嘉義公園、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中央研究所農業試 驗所

7 嘉義→阿里山 火車 登山列車所見之風景、木材集材狀況及 附近一帶風光

8 阿里山神木→嘉

義→二水 火車 由祝山遙望新高山、阿里山神社、阿里 山寺、高山博物館、神木

9 二水→水裡坑→

日月潭→台中 火車、巴士 日月潭、化蕃部落、水電工事設施、台 中公園、香蕉市場

10 基隆

資料來源: 田中一二,〈台灣觀光案內〉,《台灣年鑑》昭和五年度版至昭和 十三年度版(台北:台灣通信社出版部,1929至1937年)。

由上表即可瞭解,至少在1930年至1938年間「屏東飛行場」的參訪,

已被列入「台灣觀光案內」行程之中,並且成為旅客抵達屏東,除了參 觀糖場及公園以外,必至的景點之一。也因為如此,為了因應眾多前來 參觀的「見學者」,以及達到航空思想的普及,1929年「屏東陸軍飛 行第八聯隊」航空兵少佐早川政之輔乃在公務之餘撰寫《飛行隊見學》

一書,主要內容則是關於「飛行第八聯隊之介紹、飛機之見學、飛機漫 談、軍隊生活漫談、防空須知」等五大部份。該書特別之處,乃以著者 接待兩位自台北前來屏東飛行第八聯隊參觀的教育界人士為故事的開 端,並以詼諧通俗的對話內容,配合著者自成一格的手繪漫畫為其特 點,詳細介紹該飛行聯隊與航空相關知識。而其撰寫主要目的則是鑑

(19)

於:

每到修學旅行的季節,由全島的公學校、小學校、中學校、農學 校、女學校所組成的見學團,每日皆陸續湧入飛行場參觀。此外 小團隊、個人等之見學也是絡繹不絕。所以航空思想的普及何嘗 不是當前之急務。然而隨著前往製糖會社之火車時間的接近,前 來見學的團體大多無法得到預期的滿足,以致於很遺憾地無法達 到見學的目的。所以我曾想過哪一些是可以代替說明的資料,並 讓各學校及前來見學的人,能夠在旅行的途中、搭火車時、等火 車時與投宿時,感到熱衷及興趣,……於是乃在隊務餘暇時執筆 寫之。31

由上述早川氏撰寫該書之目的即可知當時的「屏東飛行場」已成為學校 舉辦修學及畢業旅行的行程之一,並且也說明了該聯隊在台灣「航空 教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義務。32不過早川氏在完成此書後不久,

作品還尚未出版,即在1930年1月因執行島內飛行一周任務時不幸墜 機身亡,33遺作則由台灣日日新報社出版,並成為台灣教育會的推薦書 籍。34

31 早川政之輔,《飛行隊見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0年),頁12。

32 早川政之輔,〈緒言〉,《飛行隊見學》,頁2。

33  〈故早川少佐の葬儀に軍司令官も參列 三十日午後二時より屏東で〉,《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1月 29日夕刊。

34 早川政之輔,《飛行隊見學》,卷頭折頁(未編碼)。

(20)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圖五、 1930年代屏東飛行場見學案內種種相(民眾、原住民、學生)及飛機 構造說明

資料來源: 早川政之輔,《飛行隊見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0 年),頁122、125。

而配合學校課堂教育的介紹,以及修學旅行的參訪,台灣學生對於 這最新的航空科技可說是絲毫不陌生。1919年就讀后里公學校六年級 的張信義就在其投稿的作文中說道:「以前台灣有壞人,殺人搶東西,

讓很多人受苦,但是社會漸開,這種事就完全絕跡,海上有汽船,陸上 有火車,天上有飛機,我們每天安心快樂的讀書,做自己的工作,這些 都是託天皇陛下的福」。35由此公學校學生的作文中,除了可以看出當 時的學生已經有「今 / 昔」(光明 / 黑暗)對比外,因1910年代以來在 台灣所舉辦的各式飛行活動,以及1919年「警察航空班」的成立,包 含飛機在內的新式科技已經漸漸深植學童的內心。

1930年代以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國防的需要,台灣社會所舉 辦的「航空相關活動」日漸增多,而這些活動都不難看到學生的身影,

35  張信義,〈昔の台灣と今の台灣〉,收錄於《學友》第1卷第8號(台北:台灣子供世界社,1919年8 月),頁40。

(21)

例如這段期間軍方航空部隊在台灣的演練、相關航空社團活動的舉辦,

以及1935年舉辦「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時的「遊覽飛行」36活動、

1940年「航空日」的制定與相關活動之舉辦,都讓台灣學生及民眾充 分認識到航空科技與其發展的必要性,也因為相關活動的舉辦頻繁,甚 至在當時出現「飛機比汽車多」的奇妙說法,37而這種印象的出現,或 許正可顯示總督府與軍方在推展「航空教育」方面,有其一定的成效。

圖六、1931年彰化二水尋常小學校學生參觀屏東飛行場 資料來源: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張素玢教授提供

(二)獻納飛行機運動

1917年6月,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當時日本所屬的陸海 軍飛機約20架左右,民間飛行機也僅約5架左右,與各國列強的航空兵 力比較,可以說是不成比例。有鑑於此,日本的船舶大王山下德太郎乃 捐給政府一百萬圓獻金,並專用於航空科技方面的研究。另外,政府方 面為了發展航空科技,也撥了約五十萬圓給與陸海軍用於航空科技的開

36 大竹文輔,《台灣航空發達史》,頁371。

37 台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部報》133號,1941年11月,頁27。

(22)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發與研究,陸軍便將這筆錢用來設立「陸軍學藝技術獎勵金」制度,並 專用於航空科技的研發。

1931年「滿州事變」發生後,因日本陸軍航空部隊在中國活躍的 消息日增,民眾的捐獻也日益增多,短短的3個月民眾捐獻的金額就高 達3萬多圓。有鑑於民眾的熱情,陸軍就將「陸軍學藝技術獎勵金」

的餘額約15萬圓,加上民眾的捐獻共約18萬圓,配合滿州派遣部隊所 需之機型,將此金額用於購置兩架陸軍用機,並命名為「愛國一號」

及「愛國二號」,並在隔年(1932)於東京代代木練兵場舉行盛大的

「獻納式」,消息經過媒體的報導披露後,則更增加了全國民眾對「獻 納飛行機運動」的熱潮38

而在台灣方面,同樣地也感染了這股「獻納飛行機運動」的熱潮,

並由帝國在鄉軍人會台灣支部的推動下,於1932年7月產生了兩架陸軍

「愛國第25號及26號」軍用機,並命名為「台灣號」。就帝國在鄉軍 人會台灣支部在事後為紀念此次「獻納飛行機運動」所發行的《台灣愛 國獻金美譚》一書來看,參與捐獻的民眾可以說是遍及台灣各個社會階 層,連學校的學生也被動員起來,將自己微薄的零用錢或搜集包裝煙草 用的銀紙賣錢,以響應此次的「獻納飛行機運動」39。而台灣軍司令部 也為了因應這股捐獻的熱潮,則在1933年成立「國防獻金品取扱委員 會」,以統合及管理台灣全島的獻金獻品,這其中也包含了「獻納飛行 機」的相關事務40。同年,台灣的學校開始產生「台灣學生號」的計劃 與想法,並於隔年6月出現了以「台灣學校職員學生」為名義的「台灣 學校號」(編號為陸軍愛國機116號)41。除此之外,以「台中州青果 同業組合」為名義所捐出的「台中青果號」(編號為陸軍愛國機第119

38 井田博,《日本昭和航空史•日本陸軍愛国㢆献納機》(東京:モデルアート社,2001年)。

39 中山馨,《台灣善行美譚》(台北:東亞新報台北支局,1935年),頁11、24、25、30。

40  〈台灣軍司令部內國防献金品取扱委員會ニ關スル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昭和8年

(1933)十五年保存,第2卷第5門(1933年8月16日)。

41 中山馨,《台灣善行美譚》,頁24。

(23)

號)之「繪葉書」(明信片)圖案,也由台灣學生所募集的畫作中選 出42。總計自1934年至1945年台灣學校學生相關的「獻納飛行機」如下 表所示:

表四、日治時期台灣學校學生相關「獻納飛行機」統計表

編號 / 名稱 機型 獻納時間 獻 納 單 位 備 註 陸軍愛國116號

台灣學校號

九三單輕爆 1934年6

◎台灣學校職員學生 ◎ 台灣國防義會航空部 主辦

陸 軍 愛 國 2 5 3 6 號 台 北 州 學 校

二式單戰 1944年 ◎ 台北州下學校職員生 徒兒童

海軍報國145號 台灣學校號

九六陸攻 1937年 ◎台灣全島小公學校 ◎未舉行獻納儀式

海 軍 報 國 ( 編 號 不 明 ) 台 中 一中號

艦上戰鬪機 1945年 ◎台中州立一中

海 軍 報 國 ( 編 號 不 明 ) 台 北 州學徒號

不詳 1944年 ◎ 台 北 州 下 生 徒 、 兒 童、教職員及教育關 係者之州市郡職員

陸 軍 愛 國 ( 編 號 不 明 ) 台 北 州學徒號

不詳 1944年 ◎ 台 北 州 下 生 徒 、 兒 童、教職員及教育關 係者之州市郡職員

台 灣 義 勇 學 校

千鳥號四人 座輕旅客機

1934年10 月11日

◎ 全 島 4 0 多 萬 學 校 職 員、學生、生徒、兒

◎ 東京瓦斯電氣工業株 式會社複葉機

台 灣 義 勇 學 校 新高號

(J–DAAH)

T.R.1六人座 旅客機(瓦

斯電式)

1938年 ◎全島小公學生 ◎ 該 機 於 1 9 3 8 年 底 完 成 , 在 1 1 月 1 5 日 由 橫濱運至基隆途中與 南洋海運商船衝撞,

造成甲板上機體及機 翼損毀(尚未登陸台 灣)

◎ 東京瓦斯電氣工業株 式會社

台 灣 義 勇 學 校 第二號

(J–DAAJ)

T.R.2六人 座旅客機機

(瓦斯電式)

1940-

1941年

◎全島小公學生 ◎ 台灣義勇學校新高號 替代機

◎ 日立航空機株式會社

台南第一號

(J–DABA)

千鳥式二型

(KR-2)

1937年12 月23日

◎ 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訓練及島內航空教 育專用

◎ 瓦斯電式四人座輕旅 客機

42 防空知識普及會編,《航空大寫真帖》(東京:研文書院,1934年)。

(24)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資料來源:1、《台灣日日新報》1934年至1944年。

2、防空知識普及會編,《航空大寫真帖》,1934年。

3、 林金田總編,《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圖錄》

(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3年)。

註:1、獻納給陸軍的飛機稱為「愛國號」;海軍則稱為「報國號」。

2、 以上「台灣學校學生相關」獻納飛行機僅為筆者初步統計。

3、 台灣學校學生相關之獻納飛行機,扣除因事故毀損的「台灣義勇學校 新高號」外,總計共9架。

由「表四」可知,自1934年開始至1945年終戰前為止,以台灣學校學 生為名義捐出的「獻納飛行機」共約9架,其中有陸軍及海軍各佔了3 架。而為了普及台灣民眾及學生的「航空知識」,以及用於學生航空訓 練專用,共有3架(兩架台灣義勇學校號及台南第一號)。

另外,包含學校學生相關的「獻納飛行機」在內,根據筆者由 1932年至1944年的《台灣日日新報》及相關資料所做的初步統計,自 1932年兩架「台灣號」產生後,依捐獻單位區分,台灣方面獻納的飛 機共分六類:(A)產業相關類(24架),如製糖會社就捐給陸海軍共 十架獻納機,為台灣捐獻架數最多的產業單位;(B)婦人團體類(8 架),以愛國婦人會及大日本聯合婦人會所捐獻的飛機為主;(C)州 廳地方類(27架);以州、廳、郡、町命名為主;(D)全島民類(7 架),如「台灣號」、「台灣保甲號」等發動全台灣民眾捐獻而成,

並以「台灣」命名為主;(E)機關團體類(13架),如「台南州職員 報國會號」、「台南保甲號」等地方團體機構相關捐獻及命名為主;

(F)學校學生類(9架),如「表四」所示。總計包含陸海軍機及台灣 國防義會專用機在內的各式機型,共約88架。

由上述的分類看來,雖然其他五類與學校學生並無直接關係,但其 實在這幾類的「獻納飛行機」活動中,或多或少都有學校學生的參與,

甚至捐贈金錢,例如1943年2月由新竹州中壢郡婦人會(日婦)所獻納 的海軍報國號「中壢郡下婦人團號」的「獻納式」就在「新竹州立高

(25)

等女學校」內舉行,而校內及其他附近學校的學生也都共同參與這場盛 會,43而且該架飛機的部分捐獻金額(8萬8千圓),則是由新竹州教育 課從州下的學生所募集而來。44

此外,若日本「內地」舉辦以「全國」為名的「獻納飛行機」活動 時,台灣社會也同樣會共襄盛舉。例如,1939年5月日本舉辦「女教員 號」(全國小學校女教員會主辦)獻金運動時,台灣的女教員就曾捐獻 1千1百78圓,以響應此次的活動。45

圖七、 台灣學校學生相關「獻納飛行機」:(上)1934年陸軍愛國116號

「台灣學校號」;(左)1944年陸軍愛國2536號「台北州學校號」;

(右)1940年「台灣義勇學校第二號」

資料來源: (上) 航空史の片隅─陸軍愛国㛦献納機調㦞:››—aVVžžžU

•ŒU‘—VˆšˆVˆ’–’œ’Vˆ’–’œ’T›–—Vh’–’œ’†{–—U›”“

(左)、(右)曾令毅收藏。

43 林金田總編,《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圖錄》上冊,頁181。

44 〈よい子供の海軍機献納〉,《つばさ》第二卷第一號,1943年5月,頁24。

45  〈本島からも飛行機「女教員號」納献に醵金〉,《台灣學事年鑑》(台北:台灣教育研究會,1940 年),頁593594。

(26)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以前述的幾類「獻納飛行機」來看,其參與活動的層次可以說是 包含台灣社會各階層。這些由台灣捐出獻納機在製作完成以後,絕大部 份都用於「台灣國防用」,46主要則是配屬於台灣的陸海軍航空基地,

或是成為「台灣國防義會」專用飛機,以供民眾及學生的航空教育與訓 練。而當台灣民眾在報紙上,或親自看到自己曾經參與捐獻的飛機在 天空上的「勇姿」後,更會產生及凝聚一種「國家意識」或「報國熱 誠」,並繼續投入下一次捐獻的行列。1934年就讀於台北市太平公學 校六年級的陳永富,則在該年寫下他對「台灣學校號」的感想:

燃燒著愛國之情的我們,再也不能做無盡的浪費了,節省零錢,

數目雖小也要開始存錢,因此努力於獻納飛機之事,現在眾志 成城,在此獻出漂亮的學校號飛機,這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這 架學校號飛機的機身、機翼、引擎,都充滿我們的真心。從今天 起,不論是誰乘著這架飛機,它銀色的機翼將閃閃發光,明快地 飛翔在台灣的上空,能夠從事護國的任務,這正是燃燒著愛國精 神的我們真心的呈現。47

另外,1943年「第四回航空日紀念」懸賞作文的入選作品中,則有一 篇由台南州將軍南國民學校學童大村雅子所投稿,名為「愛國北門號」

的文章,其描述道:

昭和14年(1939)10月的某一天。早上,老師說:「現在,集 合北門郡人人的獻金,將捐獻給陸軍一架很棒的飛機。今日,將 在台南飛行場舉行命名典禮。典禮結束後,郡守先生將搭乘此 機在北門郡上空飛行。這是我們大家愛國的結晶,要仔細地看 喔」。……所以學校的學生全部都集合在運動場,等待飛機的到 來。……(1941年)第二回航空日的時候,不久大東亞戰爭爆

46  〈台灣軍司令部內國防献金品取扱委員會ニ關スル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昭和8年

(1933)十五年保存,第2卷第5門(1933年8月16日)。

47  周婉窈等編、林蘭芳整理,〈飛行機學校號献納〉,《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研讀班通訊》第一至第六 期合訂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6年),頁9899。

(27)

發,我們空軍,海陸空,使得世界震動,並得到碩大的戰果。北 門號,想必也是其中之一吧。……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北門號 的英姿。48

由上述兩篇文章,則不難看出學生對自己所奉獻心力的期待與熱忱,加 上總督府為了表彰台灣民眾在「獻納飛行機運動」的支持,也會將參 與捐獻活動的民眾,授與以台灣軍司令官或是陸軍大臣署名的「感謝 狀」,49情節特殊者則將其列入「美譚(談)」及報紙中與以表揚。所 以「獻納飛行機運動」不只是學校學生的的運動,更是當時台灣社會各 階層的一種全民運動。

(三)學校航空社團與航空活動的參與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後,日本為了朝向「空を制するもの は世界を制す」(控制天空等於控制世界)之目標邁進,乃學習德國由 下至上,從民間航空的培育為基礎,來發展全面的「國民航空」,以冀 求將來戰時能夠有立即的航空人材投入戰場。而為了建設「航空日本」

所需的龐大經費,在1937年戰爭開始的前幾個月,日本國內則興起

「愛國航空債卷」及「愛國航空彩票」之議。50而中日戰爭爆發後,為 了實踐「國民航空」的計劃,在青年及學生的動員方面,則在1937年4 月29日組織「大日本航空青年團」,將全國有「航空志願」的青年及學 生統合起來,並給予專門的航空及整備訓練,以成為將來戰爭所需「空 軍第二陣」之儲備。51同時為了增加在中國戰線航空兵力的需要,在 1939年時航空局則計劃將全國各中等學校實施「一校一人」航空兵養 成訓練,將志願的中學生施以公費培養9個月,並取得二等操縱士後,

再分發到陸軍各航空隊訓練六個月,然後再依其志願擔任各戰線的「航

48 大村雅子,〈愛國北門號〉,《つばさ》第二卷第六號,1943年10月,頁24─25。

49  〈台灣軍司令部內國防献金品取扱委員會ニ關スル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昭和8年

(1933)十五年保存,第2卷第5門(1933年8月16日)。

50  〈「愛国航空富籤案」貴㽬両院に議員から提出 航空促進㢸の後押し〉、〈愛国航空債卷の議〉,

《大阪朝日新聞》1937年2月27、28日(大阪:大阪朝日新聞社)。

51 〈「第二空軍」の完成へ世界最初の大翼陣〉,《大阪朝日新聞》1937年3月5日。

(28)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空兵下士官」。52

而在台灣方面,同樣地也為了因應「時局」所需,總督府也將這一 套「國民航空計劃」用於台灣的青年及學生。以1930年代以後台灣各 中等以上學校為例,為培養國家未來航空人材,以及學生對航空興趣的 熱潮,自1934年開始,各學校成立的航空研究社團及活動,如下表所 示:

表 五 、 日 治 時 期 台 灣 各 中 等 學 校 以 上 航 空 、 滑 空 社 團 及 活 動 表

(1934-1944)

學 校 社團及活動名稱 成立時間 備 註 台北高等商業學校 台北高商航空研

究會

1934年4 月29日

◎台灣最初的學生航空研究會

◎ 1935年起與台北高校航空研究會 會員共同進行暑期滑空訓練 台北帝國大學 「航空兵生活體

驗」活動

1934年7 月5日

◎ 1934年起由學校教官及教練帶領 學生至屏東飛行第八聯隊進行暑 期見學(航空整備及飛行體驗)

台北高等學校 台北高校航空研 究會

1935年3 月21日

◎ 1935年起與台北高商航空研究會 會員共同進行暑期滑空訓練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 台南高工國防研

究 會 「 グ ラ イ ダ-」部

1937年1 月15日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台南一中 台南一中滑空部 1938年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台南二中 台南二中滑空部 1938年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嘉義中學 嘉義中學滑空部 1938年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嘉義農林學校 嘉義農林滑空部 1938年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台南師範學校 台南師範學校滑 空部

1938年 ◎ 1938年「台南州國防義會航空 團」加盟學校

花蓮港中學校 花蓮港中學滑空

部 1938年3

高雄中學 高雄中學「グラ

イダ-」部

1939年9 月

◎ 1942年「高雄州滑空聯盟」加盟 學校

屏東農業學校 屏東農業學校報 國校友團防空訓 練滑空班

1 9 4 2 年 11月

◎ 1942年「高雄州滑空聯盟」加盟 學校

彰化商業學校 彰商滑空部 1 9 4 2 年

(?)

52 〈一校一人は起て 中䝤校から鳥人の大量養成〉,《大阪朝日新聞》1939年7月9日。

(29)

台北工業學校 台北工業學校滑

空部

1 9 4 2 年

(?)

◎ 「台北州下中等學校滑空聯盟」

加盟學校 台北一中 台北一中麗正會

國防訓練滑空班

1942年5 月27

◎ 1942年「台北州下中等學校滑空 聯盟」加盟學校

台北第一師範學校 台北第一師範學 校報國校友會國 防訓練部滑空班

1942年9 月

◎ 1942年「台北州下中等學校滑空 聯盟」加盟學校

新竹商業學校 新竹商業學校報 國校友會滑空班

1942年 ◎1943年成員約有30名 新竹中學 新竹中學報國校

友會滑空班 1942年 ◎ 1942年由新竹州教育課購入一架 初級滑翔機供新竹中學、桃園農 校及新竹師範學校滑空社團共同 使用

桃園農業學校 桃園農業學校報 國校友會滑空班

1942年

新竹師範學校 新竹師範學校報 國校友會滑空班

1942年

屏東中學 屏東中學滑空班 1943年7

月 ◎「高雄州滑空聯盟」加盟學校 高雄二中 高雄二中滑空班 1944年 ◎「高雄州滑空聯盟」加盟學校 資料來源:1、《台灣日日新報》1934年至1944年。

2、大竹文輔,《台灣航空發達史》,頁475-478。

3、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本邦ニ於ケル軍事教育䁥係 䁫件• 第二㥭(3)台灣》,1943年6月4日(請求番號:

B04010618900)。

4、 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同㰲㜘•麗正㜘,《台灣台北州立台 北第一中學校の沿革》(東京:麗正㜘,1991年7月)。

5、 交通局遞信部,《台灣航空事業ノ概況》(台北:交通局遞信 部,1941年),頁25。

註: 以上各校航空相關社團僅為筆者初步統計,若有疏漏及錯誤僅以各校校史 及遺存資料為準。

由「表五」所示,自1934年以來台灣各地的中等以上學校,至少有21 間學校設有航空及滑空(滑翔機)相關社團,53可以說是除了台東廳及 澎湖廳以外,幾乎每個地區的中等以上學校,至少都有一所學校成立

53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至1942年為止,中等學校以上約近4成學校設有「滑空部」,另一份資料則顯示 至1943年為止,共有23所學校設立「滑空部」,不過兩份資料都未記載各學校名稱。〈台灣に於ける 航空教育の概況〉,《つばさ》第一卷第三號,1942年9月,頁37;台灣航空協會,《財團法人台灣 航空協會要覽》(台北:台灣航空協會,1943年),頁11。

(30)

日治時期台灣的學生航空教育

「航空社團」。54其中最早成立的則為1934年4月的「台北高商航空研 究會」,而最具規模的則是「台南高工國防研究會グライダ-部」,其 於1938年由台南州國防義會整合為「航空團」,並針對州下十間中等 學校及青年訓練所的學生,授與專門的滑空機製作、整備及飛行訓練,

團內除了配置各級滑空機外,還配置一架飛機以供學生與團員飛行訓 練使用(台南第一號)。另外,1942年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則將相關的 滑空訓練課程列入「準正課」內,而同年台北州當局還將台北市內的 中等學校滑空社團集結為「台北州滑空聯盟」,以統合市內青年學生 的滑空訓練。55除了上述學校方面的航空及滑空相關社團外,其他地區 如新竹州及台中州的學生,則是透過州下的國防義會及防空協會將各學 校的「學徒奉公隊」加以整合,並實施集體的「航空講習」及「滑空訓 練」。56

54  除了中等學校以外,以台中州溪州東國民學校為例,則在校長與教職員的熱心協助下,於1942年以校 內預算成立「航空機研究部」,對學生施以直接專門的模型飛機訓練。野村重武,〈我が校の航空訓 練〉,《つばさ》第一卷第五號,1943年2月,頁30。

55 交通局遞信部,《台灣航空事業ノ概況》,頁25。

56  〈滑空訓練始る 新竹州下學徒〉、〈多大の成果收む 台中州學徒の滑空訓練〉,《台灣日日新報》

1943年8月2日、8月11日。

(31)

圖八、1940年高雄中學第14回卒業寫真帖中的「滑空機」活動

資料來源: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第十四回卒業寫真帖》(高雄:

高雄中學校,1940年)。

此外,為了能讓學生能展示學習的成果及普及航空知識,1937年6 月1日開始,則由「台灣國防義會航空部」及「帝國飛行協會台灣地方 聯合本部」共同舉辦與日本「內地」同步的「愛國航空週」活動。57總 計自1937年6月1日至6日之「愛國航空週」於台灣各地所舉辦的活動如 下:58

(1)立型招牌、宣傳印刷品的發送。

(2)廣播的實施-「空への關心」演講放送。

(3)講習會。

(4)模型飛行機競技會。

(5)都市訪問飛行。

57  此活動內容除了有愛國郵票的販賣、航空標語及航空圖畫的募集外,還舉辦了「猜謎搭飛機」的活 動,謎題則是「1937年6月島內定期航空將會有多少乘客?」,其中「一等賞」則是由台灣人林文楙

(台南州)所獲得,其他12名得獎者中則有9名是台灣學生,可見台灣學生對於「飛行體驗」的憧憬與 熱情。大竹文輔,《台灣航空發達史》,頁479-480。

58 〈愛國郵便切手は 六月一日から發賣 同時に全島で航空運動〉,《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5月19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度公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時 間表,由計劃表可看見 NASA 計畫於 2024

德國廠商 Volocopter 研發了一款空中計程車, 21 日在巴黎機場首次展示並試飛成 功,計畫於 2024

並會由 2019/20 學年開始,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因 應《行政長官 2018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回收業者從 2018年開始在台南多點設置「自動資源回收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回收業者從 2018年開始在台南多點設置「自動資源回收

兩年舉辦一次的慕尼黑漫畫節在本月 20 日揭開序幕,將進行為期四天的展

教育部於 109 年修正高中以下學校的服裝儀容法規,規定在天氣寒冷時,學 校應開放讓學生在校服內外都可以加穿保暖衣物,但 2 月中氣溫下降時,臺灣青

兩年舉辦一次的慕尼黑漫畫節在本月 20 日揭開序幕,將進行為期四天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