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南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南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南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中華民國101 年 4 月 20 日南市教中(一)字第 1010336337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102 年 9 月 27 日南市教課(一)字第 1020837212 號函修訂發布

壹、依據

一、行政院102 年 3 月 1 日院臺揆字第 1010079097 號函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實施計畫-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實施方案」。

二、教育部102 年 6 月 11 日臺教授國部字第 1020038127 號函修正之「高中高職 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

三、高級中等教育法。

四、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

貳、目的

一、提供學生多元入學管道,重視學生學習權及家長選擇權。

二、引導學生多元智能發展,追求適性適性學習及卓越及卓越發展。

三、發展學校辦學特色,提升教學品質。

參、申請資格

臺南區(以下簡稱本區)符合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認證為優質或評鑑優良之公私立高中、

高職。

肆、招生對象及資格

一、國民中學應屆畢業生或曾在公私立國民中學、高級中學國中部畢業或修畢國民中 學3 年課程者。

二、依「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之規定,經主管教育 行政機關認定其畢業資格之國民中學學生。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之同等學力者:

(一)曾在公、私立國民中學或相當於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之學校修業 3 年課程,

持有修業證明書者。

(二)曾在公、私立國民中學補習學校或已立案之私立中級補習學校結業,取得 結業證明書者。

(三)經國民中學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及格,取得學力鑑定及格證書 者。

(四)取得丙級技術士證或相當於丙級以上技術士證之資格者。

(2)

(五)其他具備同等學力資格者。

伍、招生名額比率

一、103 學年度本區特色招生總名額所占比率,以不超過全區總核定招生名額之 25%;各校特色招生所占比率,以不超過該校總核定招生名額之 85%為原則,

並依教育部公告比率範圍訂定之。

二、經核定採特色招生之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辦理續招,且其名額不 得流入其他入學管道。但採甄選入學之體育班、藝術才能班或其他經主管機關 核准之特殊班別,得於規定期間辦理續招。為促成高職特色發展,貫徹技職再 造之國家重大政策,於103 學年度,所稱其他經主關機關核准之特殊班別,

原則以高職或高中附設職業類科採用甄選入學方式辦理為適用範圍。

陸、組織與任務

臺南區(以下簡稱本區)為辦理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應成立以下組織:

一、本區高中高職入學推動工作小組:由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籌組,

本局局長擔任召集人,本局副局長擔任副召集人,邀集本區高中高職(含各入 學委員會主委學校)代表、國民中學代表、家長(含團體)代表、教師(含組織)

代表及學者專家代表等共同組成,負責規劃特色招生相關事宜。

二、本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審查會(以下簡稱特色招生審查會):其成員包含本區 高中高職教育主管機關代表、教育學者專家(含課程專家)、家長(含團體)代 表、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及教師(含組織)代表等,負責審查申辦學校之特色招 生計畫書,其成員應遵守利益迴避原則。

三、本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試務委員會:其成員由本區辦理特色招生 之高中高職聯合組成,負責本區試務工作有關事宜。

四、本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其成員由各招生學校校長、教務主 任、國中學校代表、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代表組成,負責訂 定組織分工、作業內容及辦理分發入學作業有關事宜。

五、本區特色招生甄選入學委員會:依相關規定單獨或聯合數校成立委員會,其成 員由各招生學校籌組,其成員含招生學校校長、學校行政人員代表、學校教師代 表、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代表及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代表組成,負責辦理招生事宜。

六、各高中高職招生委員會,辦理招生事宜。

(3)

柒、申請及審核程序 一、申請程序

(一)為提供具備學術、職業或藝能性向專長之學生適性學習之環境,本區公、私 立高中職根據學校歷史、條件、願景及社會需求等因素,發展符合獨特性、

優異性、創新性、整體性與延續性等五項規準之學科或群科特色課程,並得 針對特定一種或多種課程領域,如語文、人文學科、社會科學、數學、自然科 學、新興產業、重點產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及體育等加強發展。

(二)申辦學校(含高職申辦甄選術科測驗學校)於辦理特色招生之前一年度 3 月 底前提出申請,申辦計畫書內容如下:

1.班(科、組)採特色招生之目標及理由(需含對國中教學之影響評估、與 招生區內國中之合作方案,以增進招生區內國中學生及家長適性選擇,

彰顯學校發展之特色等內容)。

2.班(科、組)採特色招生之內外部優、劣勢自我評估(如:學生來源)。

3.班(群科、組)採特色招生之 3 年課程規劃及相關師資條件。

4.班(群科、組)採特色招生之教學資源(含內部、外部資源)。

5.班(科、組)採特色招生之辦理方式(含單獨或聯合數校招生、招生區範圍、

招生名額、測驗科目、內容及計分、決定錄取等實施方式)。

6.班(群科、組)採特色招生之學生未來學習、輔導方式(含生活、心理輔導、

轉銜與升學就業等生涯輔導之規劃)。

7.學生入學後之編班方式。

8.學校採特色招生之名額占學校總招生名額之比率。

9.學生表現成果之評量(含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

10.學校評鑑優良之佐證資料。

11.班(群科、組)採特色招生之預期實施成效。

12.其他需補充說明部分。

(三)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體育班等特殊才能班,如申請辦理甄選入學方式者,

得免提申辦計畫書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辦理。

(四)經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及教育部核准採特色招生之學校,

其班(群科、組)課程內容應符合現有課程綱要規範,或依「高級中等學校 教育實驗辦法」規定辦理為原則,並於學年度開學前將課程計畫送主管教 育行政機關備查。若其班(群科、組)課程內容與課程綱要牴觸時,得報請 本局及教育部專案核處。

(五)經本局及教育部核准採特色招生之學校,於採特色招生入學之學生報到後,

(4)

須將特色招生成果報本局及教育部備查,並進行學生後續之追蹤輔導。

(六)經各校所屬之主管機關核定可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為彰顯其學校發展特 色,得與招生區內之國中合作,以增進招生區內國中學生及家長之適性選 擇機會。

二、審核程序

(一)本區各公私立高中職依其課程特色需求向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出申辦計畫 書,經審核通過後,據以辦理特色招生。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並於辦理前一 年8 月底前公告核定特色招生之學校及名額。

(二)依據下列審查重點項目,審核是否通過及核給招生名額(審核表詳附表):

1.經教育部或本局最近一次學校評鑑結果優良者,檢附佐證資料。

2.申請學校特色招生比率。

3.辦理特色招生目標清楚與課程特色相符、理由具信服力。

4.課程規劃具特色,如:發展語文、人文學科、社會科學、數學、自然科學、

藝術、技能或與社區文化結合等。

5.特色課程實施可行性:含師資、設備、教學資源及與校內外與大專校院、

學術機構、國中小、社區及企業等合作成效,如:國科會高瞻計畫、產學 攜手合作計畫等。

6.學生來源無虞:衡酌應屆國中畢業生數及學校近年無招生不足情形等。

7.學生表現優異,如:參加國際性或全國性競賽、全國性科學展覽等。

8.相關教學設備充足無虞,切合特色招生班級實施各項教學之需求。

9.未來學習、升學及就業等生涯輔導之規劃。

10.招生方式規劃:包括採聯合招生或單獨招生、編班方式、

11.招生名額、測驗科目、內容及計分方式、決定錄取方式等。

12.其他(主管機關作業要點訂定之項目)。

(三)申復程序及日程

各校申辦計畫書經審查後,倘未獲核准辦理特色招生,得依審查意見,備 齊相關資料,於本局公告期限內申復。

三、核定結果之有效期限

(一)曾經核准得採特色招生之學校,103 學年度起,3 年內(含核定辦理年 度)得免提申辦計畫。

(二)本局審酌應屆畢業生人數及各校前一學年度特色招生辦理情形等調整招生 名額。

(三)如欲新申辦特色招生或招生班(群科、組)變更之學校,仍須依本要點申

(5)

請及審核方式辦理,惟本區特色招生總名額比率不得超過總核定招生名額 之25%。

捌、入學方式 一、招生學校

本區高中高職學校經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核通過設班或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 以甄選入學方式設班之學校。

二、同一類型特色招生之班(群科、組)以同日辦理為原則,學校得選擇單獨或聯合 數校招生。

三、辦理類別:

(一)考試分發入學:獲准辦理之公私立高中職。

(二)甄選入學:

1.特殊才能班: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體育班等。

2.高職職業類科。

四、招生區:

依核定之招生區辦理招生。

五、招生方式:

同一類型特色招生之班(群科、組),應採聯合辦理招生為原則;單一班(群 科、組)者,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同意之學校,方可辦理單獨招生。

六、命題方式:

同一類型特色招生之班(群科、組),應採聯合辦理命題為原則,各校得聯合 籌組命題委員會,本公平、公正、專業,符合程序與實質正義原則命題,亦可 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前項招生方式為單獨招生者,則得單獨籌組命題委員 會,本上述原則命題,亦可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

七、測驗內容:

(一)考試分發入學:

採學科測驗,應依學校所申辦之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就國文、英文、數學、

社會、自然等五學習領域,擇科測驗或採加權計分方式辦理。

(二)甄選入學:

採術科測驗,應依學校特色課程內容,設計術科考科數目及加權計分。惟 高職職業類科之術科測驗,應能符應國中課程綱要為原則。

八、入學依據:

(6)

(一)考試分發入學:以入學測驗成績及學生志願作為考試分發入學依據。

(二)甄選入學:以術科測驗分數及學生志願作為甄選入學之依據。如確有參採 學生國文、英語、數學、自然或社會成績之必要,得參採國民中 學教育會考成績做為門檻。

玖、附則

一、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於學生報到後,每年須將特色 招生成果函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並對學生進行後續輔導與追蹤。

二、曾獲核定採特色招生之學校,3 年內(含核定辦理年度)得免提申辦計畫。惟招 收人數未達預計招生數60%之學校,下ㄧ學年度仍須依本要點提出申辦計畫 及改善措施,經審核通過始得繼續辦理。連續三年招生人數皆未達60%之學校,

下一學年度不得再申請設置同一特色招生班級。

三、如欲新申請辦理特色招生或招生班級變更之學校,仍須依本要點之申請及審核 方式辦理。

四、經核定採特色招生之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辦理續招,且其名額不 得流入其他入學管道。

五、本區特色招生審查會、本區特色招生考試入學試務委員會及本區特色招生特色考 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成員,其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 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該次招生入學之考生時,應自行迴避。前項應自行迴 避之情形而未迴避,或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利害關係人 得申請迴避。

拾、本作業要點送教育部備查,自103 學年度起入學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適用之。

(7)

附表

臺南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申請計畫審核表

(一)形式審查

項目 審查項目 學校初核 主管機關複核

有 無 有 無

1 特色招生之目標及理由(需含對國中教學之影 響評估、與招生區內國中之合作方案,以增進 招生區內國中學生及家長適性選擇,彰顯學校 發展之特色等內容)

2 已提出特色課程,且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審核 通過

3 內外部優、劣勢自我評估(如:學生來源) 4 3 年課程規劃及相關師資條件

5 教學資源(含內部、外部資源)

6 辦理方式(含單獨或聯合數校招生、招生區範 圍、招生名額、測驗科目、內容及計分、決定錄 取等實施方式)

7 學生未來學習、輔導方式(含學生入學後之編班 方式、生活、心理輔導、轉銜與升學就業等生涯 輔導之規劃)

8 學校採特色招生之名額占學校總招生名額之比 率

9 學生表現成果之評量(含形成性及總結性評量) 10 學校評鑑優良之佐證資料

11 特色招生之預期實施成效

12 其他(主管機關作業要點訂定之項目)

(二)實質審查 序

審查面向 審核內容 審查會審查意見 備註

符合 不符合 說明 1 學校評鑑 經教育部或本局最近一次學校

評鑑結果優良者,檢附佐證資 料

2 特色課程 特色課程與特色招生之關聯性 3 辦理理念 符合辦理特色招生之理念 4 規劃目標 明確且可行

5 教學資源 1.具有辦理特色課程之師資 2.具有辦理特色課程之設備 3.具有辦理特色課程之校內、

外教學資源

6 學生來源 歷年招生狀況顯見學生來源無 虞

7 學生表現 歷年學生表現成果優異

8 學生輔導 1.編班方式符應特色招生目標 2.學生未來學習、輔導規劃切 合特色招生學生需求

9 招生規劃 1.特色招生名額比例不超過學 校總核定招生名額之85%

2.招生方式:依要點規定方式 採聯合招生或單獨招生

(8)

3.測驗科目、內容及計分方式、

決定錄取等實施方式規劃完備 1

0

其他特色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重要 項目

綜合評述

□□

修正建議:

□ 理由:

審核委員簽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類特種生均以外加名額分發,其中「退伍軍人、原住民、僑生、境外優秀科技人

招生類別 60商業 性別要求 不要求 備審資料審查 100% 1 備審資料審查. 志願代碼 60-145 招生名額 10 -- --

報名人數未達招訓名額 1.6 倍時,本分署得再次上網公告繼續受理報名(甄試及開班時間預訂延後兩週)。報名 截止日後若仍未達招訓人數

四、退伍軍人外加名額,以原核定招生名額外加百分之二計

各校應於招生年度前一年 4 月底前提出特色招生申請計畫,本就學區特色招 生審查會於 7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44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 现有来自 44 44 44 44 44 44 44 个国家留学生近 个国家留学生近 个国家留学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