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家长参与儿童游泳训练的参与度、动机、满意度与持续参与之间的关系,收集12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主要结果:关键词:儿童游泳训练、家长、参与动机、教育满意度、持续参与。
緒論
-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研究目的
- 研究假設
- 名詞定義及解釋
研究假设1、儿童游泳训练班学生的个人信息对其参与动机存在显着差异 研究假设4、儿童游泳训练班家长和学生的训练满意度会对后续的参与和支持产生显着影响。
相關文獻探討
- 游泳訓練及其文獻回顧
- 參與動機與其相關文獻
- 游泳訓練滿意度的相關文獻
- 游泳訓練參與動機與其滿意度的文獻
- 本章小結
王杰贤(1997)调查了游泳消费者的信息来源和参与泳池活动的动机,以及游泳者背景与参与动机(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 研究對象
- 研究架構與流程
- 研究工具
- 資料處理說明與分析架構
本研究主要考察儿童游泳训练班学生的个人信息、参与动机及结论推论研究假设2 个人数据对训练的满意度推论研究假设3 参与动机和训练满意度。
培训满意度对后续参与支持有正向影响,据此进行估计和检验统计。最后,这些统计分析主要用来推导出研究假设1,即游泳运动课学生的“个人数据”,以及他们的“参与动机”。
結果
摘要統計分析
动机、培训满意度和持续合作。这四部分的统计分析如下: 最认同的三种参与动机,其中体质提升(平均值:4.417) 参加本次培训班后,您是否会继续申请下一次培训2.参加本次培训课程后您会推荐给亲友参加吗?表4-5显示了持续参与(估计/.
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433和0.506,说明这些学生家长对继续参加后续1期培训班的认同度较高,参加本次培训班后将继续报名下一梯队培训课程?
個人資料在參與動機上的差異分析
vi) 家庭成员是否会游泳。 (7)您参加报名前是否曾到泳池消费过。衡量学员基本情况的变量共有11个。因变量是参与动机(平均分/问题)。其中分为智力需求、他人影响、社交需求和健康需求四个方面。6的结果表明:(1)学员的性别对参与动机有重要影响,甚至智力需求,他人影响、社会需求和健康需求这四个方面的测试结果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受训者的性别没有证据表明参与动机存在差异。 HAVO(含)及以下学历的学生参与动机无显着差异,会显着高于大学(含)及以上学历的家长。
7)报名前是否去过这个泳池。报名前是否来过这个泳池等因素被发现对参与动机和单一维度没有显着影响。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更多的证据来建立研究假设,这似乎支持少儿游泳班学生的个人数据对于参与动机存在显着差异。
個人資料在訓練滿意度上的差異分析
用 Dunnett's T3 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否表示检验结果不显着F统计值=3.862; p-value=0.006<0.01) 对于训练满意度(平均分/问题),方差分析或独立t统计量是表现出显着差异的情况,支持这两项因素的训练平均水平会有显着差异满意。其次,培训满意度的单一维度如事后(Dunnett T3)0.05将会有显着差异。
家庭成员是否会游泳因素对训练满意度或单方面影响不显着,其余9个因素对训练满意度或单方面影响显着。因此,有大量证据表明第二个研究假设成立,倾向于支持少儿游泳训练班学生的个人数据在训练满意度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使用 Dunnett 的 T3。来测试两组之间的差异。否表示测试结果不显着。
參與動機與訓練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訓練滿意度對於持續參與的影響
统计数据 智力需求 其他影响 社会需求 健康需求 合作动机。确定“研究假设4,儿童学生对游泳课训练的满意度会对以后的参与和进步产生显着影响”是否成立。模型的解释变量(自变量)所有估计的回归参数均显着大于零,表明培训满意度及其六个方面对持续参与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由此可见,对支持性培训(环境设备、课程内容、专业形象、行政服务、行政待遇、关怀互动)的满意度与持续参与呈正相关。因此,推论研究假设四个协会成立,少儿游泳班学生的训练满意度会对后期的参与和晋级产生显着影响。
最后,比较了七个模型的估计决定系数 ( ) 和调整后的决定系数。
討論與建議
討論
此外,家庭背景数据中参与动机的检验结果显示,父母年龄与学童年龄在参与动机的智力需求上存在显着差异,这一结果与蔡亚文一致。 。
5、培训满意度与持续参与的联系 估计学生家长对游泳培训班的满意度比较高,后续参与的意愿也比较高。
建議
徐茂洲(2010)。家长参与游泳教学课动机、满意度、休闲保健期研究陈明坤(2005)。家长参与动机对游泳训练班学生满意度及后续参加意愿影响的调查(未发表硕士论文)。台湾国立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陈宇红(2014)。恒温泳池顾客参与行为、参与动机与满意度研究——以彰化地区为例(未发表硕士论文)。彰化县明道大学产业创新与管理系。
陈亚芳(2020)。台北市士林区女性瑜伽学生参与动机探讨(未发表硕士论文)。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运动健康研究所,台北市。刘新富(2021)。高雄市小学教师参与登山健行的动机与抑制因素研究(未发表硕士论文)。国立台湾体育大学体育学院,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