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肌力訓練對醫院員工肌肉骨骼痠痛及生活品質 之影響
60
0
0
全文
(2)
(3) 誌 謝 四年的北護研究所生活要感謝的人太多,有許多的幫忙,使我能完成這篇論 文,也能讓我順利畢業。 首先我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父母及妹妹,當我遇到困難時總是能 伸出援手來幫助我,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兼顧學業及工作;其次要感謝的是我的指 導教授廖翊宏老師,每當我遇到困難卡住無法往下時,用很簡單的方式讓明白, 可以讓我繼續往下完成論文;在工作上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安全衛生室楊子彰主 任、復健醫學部周正亮主任及王柏堯職能治療師,全力支持我及幫助我,讓我能 學業與工作結合,還有台市立大學蔡鏞申老師給我建議,讓我的論文更豐富精 采。 在北護讀研究所有許多同學慷慨分享論文寫作及幫忙我,讓我在北護的生活 很精彩,有搞笑且貼心的珮渲當我遇到問題時總是適時伸出雙手來支援我,還有 熱心助人且幽默風趣的雅芳總是帶給我們歡樂以及像大姐一樣溫柔善良的文華 姐,在完全不同領域的我們有緣能相遇並且一起讀書、一起畢業、一起歡樂。 在讀運動保健系前對於運動我完全不懂,甚至連論文題目也沒有想法,在一 次演講中,講師的課給了我靈感,讓我想到如果學校的研究能夠跟職場結合,這 樣對醫院同仁也是個很好的一件事,每當同仁參加完課程給予正向回饋,對我尌 是一種鼓勵,盼望這篇研究能對更多醫院工作者對於肌肉骨骼痠痛上有更大的幫 助。.
(4)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探討八週肌力訓練及課室教學介入後改善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痛 及生活品質影響,醫護人員經常進行患者照顧,會使用不正確的姿勢和背部負重, 這和肌肉骨骼疾病(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風險因素有相關。臺北榮民 總醫院 106 年度有 1186 人填寫 NMQ 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表,統計結果顯示有肌 肉骨骼痠痛的部位依序為右肩 31%、左肩 29%、頸 28%、下背 27%、上背 23%。 方法:共招募 78 名受詴者,分為肌力訓練組 40 位,進行每週各一小時肌力訓練 及課室教學連續八週;控制組 38 位,八週給予一張衛教單張自行閱讀。兩組於 課 程 前一週及課程後一週進行相關檢測包括 NMQ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北歐肌肉骨骼症狀問卷) 、WHOQOL-BREF (台灣簡明版世界衛 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背肌力、PPT (Pressure Pain Threshold,壓力疼痛閾值)。 結果:1.實驗組與控制組 NMQ 前測可以發現兩組疼痛比較,實驗組各部位疼痛 情形比控制組高,兩組有顯著差異(p < 0.05)。2. 實驗組前測對於疼痛耐受度不 高,控制組對疼痛的耐受度較高,經過八週後,實驗組對於疼痛的耐受度明顯增 加。3. 實驗組背肌力增加,控制組背肌力減少。4. 兩組經過八週後生活品質有 顯著差異 (p < 0.05)。 結論:實驗組經過八週介入後肌肉骨骼痠痛減緩、壓力疼痛閾值增加、背肌力增 加、生活品質提升;顯示八週肌力訓練及課室教學介入對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 痛及生活品質是有改善。. 關鍵詞: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WHOQOL-BREF、Pressure Pain Threshold、背肌力.
(5) ABSTRACT Objectives: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strength training on musculoskeletal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hospital staffs after eight weeks of muscle training and lecture intervention. Medical staff often take care of patients and use incorrect postures and back weights. This is related to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 risk factors are associated. 1186 people from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staffs. completed. the.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NMQ) in the year 106.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sculoskeletal aches are 31% of the right shoulder, 29% of the left shoulder, 28% of the neck, 27% of the lower back, 23% of the upper back . Methods:A total of 78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and divided into 40 muscle training groups for one hour of weekly muscle training and lecture for eight weeks; 38 control groups were given a health education leaflet for eight weeks to read by themselves. Two groups pre-test and post-test, including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NMQ) , WHOQOL-BREF ,Pressure ,back muscle strength and Pain Threshold Test(PPT TEST). Result:1. The NMQ pretest of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an find that the pain in the two groups is compared. The pain in each part of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2.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s pre-test tolerance to pain is not high,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olerance to pain is high. After eight weeks,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s tolerance to pa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 The back muscle strength of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 increased, while the back muscle strength of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eight weeks (p <0.05)..
(6) Conclusion: After eight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musculoskeletal pain is relieved, th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is increased, the back muscle strength is increas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s improved in the muscle training group. It shows that eight weeks of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and lecture interven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ospital staffs musculoskeletal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Key words: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WHOQOL-BREF、Pressure Pain Threshold、back muscle strength.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假說.................................................................................................. 3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預防之重要性...................................................... 5 第二節 運動介入對肌肉骨骼痠痛、生活品質之影響...................................... 6 表 2-1 運動訓練介入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痠痛症狀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文獻 ........................................................................................................................ 8 第三節 肩頸痠痛運動訓練理論........................................................................ 11. 第四節 下背痛運動訓練理論............................................................................ 11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3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13 第三節 肌力訓練計畫........................................................................................ 1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17 第四章 結果................................................................................................................ 18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8 表 4-1、受者基本資料 ............................................................................... 18 第二節 NMQ 變化 ............................................................................................. 20. 第三節 壓力疼痛閾值(PPT TEST)變化............................................................ 20 表 4-2、NMQ 與 PPT TEST 部位比較...................................................... 20 第四節 背肌力變化............................................................................................ 20 表 4-3、背肌力與 NMQ 及 PPT TEST 比較............................................. 21 i.
(8) 第五節 生活品質變化........................................................................................ 21 表 4-4、生活品質比較 ............................................................................... 21. 第六節 本章小結................................................................................................ 22 第五章 討論................................................................................................................ 23 第一節 疼痛改善................................................................................................ 23 第二節 背肌力提升............................................................................................ 25 第三節 生活品質改善........................................................................................ 26 第四節 本研究比較其他相關研究.................................................................... 2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27 第六章 結論................................................................................................................ 29 參考文獻...................................................................................................................... 30 附錄一、同意臨床詴驗/研究證明書(中英文版) ...................................................... 35 附錄二、臨床詴驗/研究計畫受詴者同意書 ............................................................ 37 附錄三、北歐肌肉骨骼症狀問卷(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NMQ) .. 45 附錄四、壓力疼痛閾值評估表(Pressure Pain Threshold, PPT) ............................... 47 附錄五、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 臺灣簡明版) ..... 48 附錄六、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F 臺灣簡明版)使用 授權書.......................................................................................................................... 50. ii.
(9) 表目錄 表 2-1 運動訓練介入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痠痛症狀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文獻 ............................................................................................................. 8 表 4-1、受者基本資料 ............................................................................... 18 表 4-2、NMQ 與 PPT TEST 部位比較...................................................... 20 表 4-3、背肌力與 NMQ 及 PPT TEST 比較............................................. 21 表 4-4、生活品質比較 ............................................................................... 21. iii.
(10) 圖目錄 圖 3-1、研究流程 ....................................................................................... 14 圖 3-2、實體課程及運動肌力訓練計畫流程圖 ....................................... 16. iv.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整合性肌力訓練介入對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痛及生活品 質之影響。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 究假說,第四節為名詞操作性定義。分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最近幾年,台灣不管是在製造業或服務業,勞工肌肉骨骼傷害發生,都會造 成產業生產產品及服務品質的低落,更會造成醫療費用增加及員工士氣的低落。 若是勞工身體疼痛的情況一直發生,又負荷及工作頻率趨高,會使員工生活及工 作品質低落 (陳志勇, 陳詠晴, 郭晉源, 劉立文, & 沈中天, 2012)。 大部分的人一生中皆有肌肉或骨骼傷害的經驗,依據我國勞工安全衛生認知 調查,約有 40%認為傷害與工作有關,由勞工保險職業病給付中發現,肌肉骨骼 傷害給付佔第一位,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之產生,已知與工作場所人因工程設計 之不良有高度相關性,訂定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探討工作有關之肌肉骨骼傷 害的成因,建立職業性肌肉骨骼傷病預防作法,於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6 條第 2 項規定,雇主對於重複性作業等促發肌肉骨骼傷病之預防,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 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以預防勞工遭受職業傷病的衝擊。另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 則第 324 條之 1 規定,雇主使勞工從事重複性之作業,為避免勞工因姿勢不良、 過度施力及作業頻率過高等原因,促發肌肉骨骼疾病,應採取危害預防措施 (潘 儀聰 et al., 2016)。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以下簡稱勞研所) 調查指出,肌肉骨骼 傷害案例主要集中於上肢、肩頸及下背部,而上肢的肌肉骨骼傷害絕大部分肇因 於重複性的作業外,往往還合併有過度施力、不良姿勢、振動、以及組織壓迫等 危害因子。再者,在工作場所中長時間維持同一固定姿勢、重複性動作、過度用 力、不良或尷尬靜態姿勢及振動所造成肌肉骨骼的負荷受力,會衍生出各不同型 態的肌肉骨骼傷害,輕微者容易造成肌肉、神經和肌腱疼痛等,嚴重者則需長時 間的復健治療或甚至接受手術,不僅造成工時損失、勞工生產力與品質下降,相 對也消耗大量的醫療與社會資源 (徐世美, 盧俊銘, & 陳宥竹, 2016) 。醫療從業 人員的工作環境充滿壓力,常頇面對生死攸關的緊急與複雜的工作情境,根據勞 1.
(12) 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4 年人因性危害與肌肉骨骼傷病關係研究 發現,2008 年至 2014 年職業病通報個案數共 3,919 筆,其中與肌肉骨骼相關疾 病共 2594 筆,佔 66.19%。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在 19 個行業別中,發生 比例佔 7.69%,排名第五,顯示屬於職業傷害的高危險群 (邱惠萍, 蔡佩姍, & 馬 先芝, 2018) 。 有關醫療人員因工作所引起肌肉骨骼傷害的相關調查及探討,在國外職業醫 學是非常重視與關注的議題,在國內仍多偏重以傳統產業勞工或科技產業從業人 員為研究對象,而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人員,其中又以護理人員居多,主要是因其 工作型態頇長時間站立換藥、打針、搬運病人或協助病人翻身等作業,經常有重 複性彎腰、肩頸及手部等上肢動作,故較易成為肌肉骨骼傷害之高危險族群。事 實上,其他職類醫事人員在工作上也存有潛在肌肉骨骼傷害的職業危害 (徐世美 et al., 2016) 。 民國 86 年至 93 年的勞保職業病給付資料顯示,歷年職業病給付手臂肩頸疾 病之數量佔所有給附案件之 34.3%。因此骨骼肌肉傷害對於勞工的影響應受到重 視,尤其是比例最高的手臂肩頸、手腕以及下背痛的預防更應該特別加強。美國 在 1984 年曾進行全國職業危害調查,發現醫療服務業的職業傷害發生率高居十 二種服務業中的第四位,尤其護理人員的傷害率高達 10.9%,屬於職業傷害中的 高危險群 (黃偉新, 鄒孟婷, 羅錦泉, & 黃麗卿, 2010) 。 常見的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及常見職業別如下: 1、下背痛:生產線作業員、電腦工作者、收銀員、搬運人員、快遞、倉儲員工、 建築工、老師、憲兵、百貨業者、清潔業人員、交通警察、護理人員、大客車駕 駛。 2、肩頸痛:生產線作業員、電腦工作者、收銀員、百貨業者、清潔業人員。 3、臀部疼痛:搬運工、倉儲員工、建築工、汽車修護工、美髮理容師。 4、手部疼痛:生產線作業員、家庭主婦、電腦工作者、收銀員、美容理髮師、礦 業開採工、家庭主婦、牙醫師、提琴手、汽機車駕駛。 5、膝部疼痛:農人、清潔人員、地毯工人、裝潢建築業、汽車修護、機械保養維 修工程師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 2.
(13) 在工作場所進行物理運動訓練可能會花費工作時間,設備採購和培訓教育者 的費用,這可能會限制管理階層發起此類活動的意願。鼓勵員工透過提供鍛煉設 備和訓練指導來進行閒暇時間的體育活動可能看起來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選 擇。但是,工作場所中介入物理運動措施比較具有持續性,而在家訓練物理運動 經常堅持性較低。因此,與同事和運動指導員一起在工作場所進行物理運動訓練 可能對一些員工更有動力。一般來說,增強員工體能可以增加社會效益以及成本 效率(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 多數人選擇運動時都以有氧運動為主,雖然不少研究證實有氧運動可增進健 康與預防疾病,但卻忽略肌肉適能與身體組成等各方面的問題。阻力訓練可使肌 肉群有強化的效果,並可改善肌肉適能。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1988) 建議成 年人可以選擇每次 2-4 組的訓練,每組中同一動作最多做 8-12 反覆次數的重量。 阻力強度的設定是以肌肉僅能負荷一次動作的最大重量稱為 1RM (repetition maximum) ,界定阻力訓練強度,可分為高強度 (> 85% 1RM) 、中強度 ( 60-85% 1RM). 以及低強度 (< 60% 1RM) 阻力負荷。依照 ACSM 的建議以及以往較多. 學者支持阻力訓練必頇執行全關節活動度的方式有較佳的訓練反應,而進行阻力 運動時必頇以「全關節活動度」 (full range of motion) 為原則 (古蕙蘭, 羅景騰, & 蘇俊賢, 2016)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上述研究背景,設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探討八週肌力訓練對醫院工作 者肌肉骨骼痠痛及生活品質之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說 本研究假設八週肌力訓練對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痛是有改善,包含能提升 背肌力、改善生活品質。.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1、人因性危害:因工作而引起的肌肉骨骼疾病是指工作中暴露於人因相關危害 因子,長久累積下來所造成的肌肉、骨骼、神經、肌腱、韌帶、關節、軟骨和椎 間盤的傷害或疾病 (邱惠萍 et al., 2018; 黃偉新 et al., 2010) 。主要發生的部位 3.
(14) 以肩頸、上肢及下背等居多,例如肩部肌腱炎、腕道症候群、椎間盤突出工作有 關的肌肉骨骼傷病症等,其症狀包括疼痛、刺痛、麻木、僵硬及無力等、而嚴重 程度可由週期性出現輕微的症狀,至短暫或永久失能的發生,進而使個人工作能 力降低,甚至無法工作,影響日後生活品質 (潘儀聰 et al., 2013) 。 2、肌力訓練:尌人因性危害的角度而言,肌力訓練目的為降低傷害 (邱文信, 陳 羿揚, & 李建勳, 2016) ,肌肉疲勞會造成肌力表現降低、神經系統協調性降低, 並連帶影響肌肉收縮成分,使肌肉關節內接受器無法精準的偵測張力、長度等等 的變化,使肌肉骨骼傷害的機率增加,當肌力下降,機體對於其運動狀態不能作 出良好調節,使得關節失去穩定,進而導致關節損傷。在肌力訓練計畫中,強化 支撐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解剖適應訓練法是為了強化骨骼、靭帶、肌腱等結締組 織及人體解剖上的平衡、穩定骨架作用的肌群,以均衡身體結構,促進健康 (邱 晨然 & 陳國肇, 2015) 。一般肌力訓練會區分為「強度」與肌群「定義範圍」, 針對不同肌群運用最適當的訓練方式,才能有效達到訓練效果,其不同訓練組合 (靜態、動態、高強度、低強度) 反應至體適能表現或運動表現皆有差異,但能 確定的是無論是哪種訓練組合,皆能改善神經對肌肉的動力傳遞及控制能力 (邱 文信 et al., 2016) 。. 4.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為整合性肌力訓練介入對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痛及生活品質之影響 的相關文獻探討。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預防之重要性, 第二節為運動介入對肌肉骨骼痠痛、生活品質之影響,第三節為肩頸痠痛運動訓 練理論,第四節為下背痛運動訓練理論,第五節為本章小節。分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人因性肌肉骨骼傷害預防之重要性 因為職業需要所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稱為人因性肌肉骨骼傷病、重複性肌肉 骨骼傷病,或稱為因工作而引起的肌肉骨骼傷病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關於醫療院所之職業傷害,近二 三十年來陸續有不少的國內研究報告發表。其中以針扎傷害為大宗,其次可以看 到如肌肉骨骼傷害問題、感染問題等等 (陳運弘, 莊海華, 林劭勳, & 陳昭源, 2016) 。在職業傷害中,又屬肌肉骨骼疾病為最大宗,雖然不會造成生命的危險, 但由於此類疾病盛行率高且病期長,是造成勞工「失能」的主要原因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肌肉骨骼疾病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 會造成身體 功能受損和因病造成個人缺勤,而提早退休。據報導,在有體力勞動的職業中, MSD 和長期病假的相關性率很高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在一些職業 中,腰痛和肩頸部疼痛與長期病假有關 (Lars L. Andersen, Thomas Clausen, Hermann Burr, & Andreas Holtermann, 2012) ,許多研究及調查均顯示醫院工作人 員如護理人員、護佐、技術人員等,因需長時間站立、走動、搬運病人及儀器、 重複操作相同動作而為 MSD 之高危險群 (蔡宛娟, 蔡少雲, 謝蕙宜, 李怡旻, & 陳小蓮, 2017) 。在 8000 名丹麥醫療保健工作者中,發現有 28%和 23%分別為 肩頸和腰部的慢性疼痛。在全球醫療醫療人力不足的現象,保持醫護人員良好肌 肉骨骼健康是非常重要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 以生理學角度來看,負荷用力伴隨肌肉施力增加,會導致血流量減少,局部 代謝上升,造成局部乳酸等物質快速堆積,使肌肉疲乏無法負重,此時若再強迫 出力負重,容易導致肌肉拉傷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適當的身體姿勢和減 少的肌肉骨骼痠痛可以透過幾種不同的療法來施行。最近幾項研究報導了這些治 療的結果和有效性。此外,文獻檢索顯示了廣泛的主動和被動療法。在被動治療 5.
(16) 期間,患者不主動參與治療,例如按摩,手動治療,電療。主動療法是患者積極 參與的一種方法,例如鍛煉肌肉,增強肌力運動。其中最有效的主動療法之一是 Back School (BS) 計劃。BS 計劃是使用最廣泛的患者教育計劃,已在包括奧地 利,德國,匈牙利,瑞典,加拿大,伊朗,美國,荷蘭,挪威,西班牙和英國在 內的多個國家使用。課程是由教育和技能部分組成,其中包括向患者群體提供課 程並由物理治療師或醫學專家監督的練習。BS 的教育部分是基於這樣的假設, 即人們由於缺乏與疾病有關的知識而不熟悉身體力學和壓力等主題,所以風險更 高,痛苦也更大。因此,BS 項目旨在通過增加患者的知識來減少肌肉骨骼問題 的風險,這又改變了患者的行為,例如在工作中採用適當的提升技術和良好的身 體姿勢。通常情況下,課程讓參與者接受有關肌肉骨骼的解剖和功能,機械應變 和姿勢的教育,並給予等長的肌肉鍛煉計劃。BS 可能還包括身體力學,病人轉 移技術、伸展和加強建議、教學講義、休息避免疼痛、做止痛運動、日常活動、 坐姿、站立姿勢、每日替代身體姿勢活動、家庭練習、增加腰椎活動能力的練習、 強化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的練習、以及關於肌肉骨骼疼痛原因等。BS 課程是受 歡迎的,因為他們使用教育原則,可以組織團體,不涉及昂貴或複雜的技術,參 與者通常喜歡參加。因此,BS 課程提供了一個具體,有效和廉價的介入措施 (Melinda Jaromi, Andrea Nemeth, Janos Kranicz, Tamas Laczko, & Jozsef Betlehem, 2012) 。. 第二節 運動介入對肌肉骨骼痠痛、生活品質之影響 一、肌力訓練對肌肉骨骼痠痛之影響 造成肌肉骨骼痠痛是由於肌力不足佔主要原因,預防肌肉骨骼痠痛可由強化 肌力、運動及教導正確姿勢來預防工作中導致肌肉骨骼傷害。運動訓練可以用來 改善慢性下背痛的症候群對患者所造成的影響,其成效上除能降低疼痛與改善日 常生活影響程度外,亦能增強腹背的肌力,進而達到預防復發的效果 (鍾玉珠 et al., 2014) 。運動時氧分壓的減少,造成氧合血紅素結合力減弱,有助於卸載氧 氣提供肌肉使用。透過運動訓練可能增加肌肉細胞內的微血管密度與運動中微血 管擴張能力,導致血量及血紅素提升,降低運動初期所產生的無氧性 ATP 醣酵 解作用,也可減少氧氣與代謝受質的擴散距離,影響乳酸脫氫酶、檸檬酸合成酶. 6.
(17) 等活性,藉以改善因痠痛所造成的運動表現降低 (陳竑廷, 鍾雨純, & 吳慧君, 2015) 。 二、肌力訓練對生活品質之影響 阻力運動 (resistance exercise) 可增加肌力與肌肉量,維持或增加骨密度, 進而抵銷因年齡所造成骨質、肌肉質量與肌力的流失,也可改善因老化而影響之 男女身體機能,包括步行耐力與速度、動態平衡並預防跌倒,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可透過啞鈴、槓鈴或重量訓練器械等特定力量,給予骨骼與關節肌腱牽引 (joint reaction forces) ,使肌肉收縮並對骨骼組織產生張力。屬於少量地反作用力之衝 擊及較多肌肉的牽引,經由身體各部位的重量刺激,產生全身性的影響 (賴正全, 2014) 。 人體運動時體內會分泌腦內啡,而其功用會使運動後身心感到愉悅,腦內啡 (endorphin) 是一種內源性的類鴉片多胜肽化合物。它是由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 的丘腦下部,當處於運動 (strenuous exercise) 、興奮 (excitement) 、疼痛 (pain) 時所分泌,而且它和鴉片相似有止痛 (analgesia) 作用和幸福感 (a sense of well-being) (陳韶華, 廖威彰, & 黃艾君, 2012) 。運動也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達 到改善情緒、增加幸福感與提振注意力。血清素也受運動的影響,它是穩定情緒、 克制衝動與提升自尊心的元素,可以跟皮質醇相抗衡,趕走壓力,並增加大腦皮 質區與海馬回的細胞連結 (周百柔, 2013) 。有研究指出當人體運動時,運動強 度與時間超過某一閾值時體內會分泌腦內啡,而其功能會使運動後身心感到愉悅。 長時間、連續性、中量至重量級的運動,是主要分泌腦內啡的條件。因為長時間 運動時體內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此時便會促使腦內啡分泌。運動 時影響血漿 β-腦內啡之分泌因子主要是運動強度和時間,高強度短時間至中高強 度長時間有氧運動皆會造成血漿 β-腦內啡濃度增加。個人可選擇適合自己運動的 強度與時間做為運動劑量的安排,並透過專業之運動處方安排進而達到因運動當 時或運動後心情愉悅的感覺;相信可增進運動持續性,同時也會因規律運動對身 體帶來更多的益處,達到運動促進健康之效果 (陳韶華 et al., 2012) 。目前已有 相當多研究指出運動訓練介入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痠痛症狀及生活品質。相關文獻 匯整於表 2-1:. 7.
(18) 表 2-1 運動訓練介入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痠痛症狀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文獻 作者/年代. 受詴者 人數/ 對象. Zebis,2011 (Mette K. Zebis et al., 2011). n=537/ 工業生 產單位 工人. Jaromi,2012 (Melinda Jaromi et al., 2012). n=124/ 護理人 員. Andersen,2012 (Lars L. Andersen, Christoffer H. Andersen, et al., 2012). n=198/ 辦公室 人員. Carvalho Mesquita,2012 (Carvalho Mesquita, Ribeiro, & Moreira, 2012). n=98/ 倉 庫工人. 運動介入訓練計畫 1.實驗組 (n=282) :4 個不同啞鈴運動和 1 個腕伸肌運動,進行頸部和肩部肌肉的 局部高強度專項力量訓練,每週三次, 每次持續 20 分鐘 2.控制組 (n=282) :保持原本生活 3.實驗介入時間 20 週 1.實驗組 (n=56) :人因課程 (10 分鐘) 及肌肉強化和伸展運動 (20 分鐘) ,每 週 1 次,每次共 30 分鐘 2.控制組 (n=55) :每週一次接受被動控 制物理治療 (前兩週,他們接受了經皮神 經電刺激療法和熱療法,之後每天在家 中練習) 3.實驗介入 6 週 1. 實 驗 組 分 每 次 2 分 鐘 /5 次 / 週 (66 人) 、每次 12 分鐘/5 次/週 (66 人) ,皆 進行彈力帶阻力訓練,共 10 週 2.控制組 (n=66) :給予一般衛教單張 3.實驗介入 10 週 1.實驗組 (n=57) :介入措施包括 9 項輕 鬆執行的練習,以促進腰部的伸展和加 強,每天在工作時,在公司設施進行, 持續大約 8 分鐘 2.控制組 (n=41) :只做前後側,無動訓 練參與 3.實驗介入 11 個月. 成效評估方式. 結果. NMQ. 頸部疼痛、右肩疼痛下降. VAS、生物力學運動分析系統記錄和分析 身體姿勢. 1.與治療前的測量相比,兩組治療後背痛 強度顯著降低;然而實驗組在 6 個月和 1 年的之後追蹤顯示出疼痛比控制組減緩 2.實驗組治療後體位的生物力學分析顯 示與控制組相比有顯著改善. PPT 測量. 1.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腿部訓練後疼痛 斜方肌和未訓練參考肌肉群 PPT 值均增 加 (p <0.05) 2.治療身體的一個特定區域的疼痛降低 了身體其他區域的壓力的敏感性 1.運動項目實施後,實驗組所有變量均增 加,肌肉力量和阻力值 (分別為 p=0.014 和 p = 0.006) 和伸肌/屈肌比率 (p = 0.037) 2. 在對照組中,軀幹屈肌力量有統計學 顯著的下降 (p = 0.009) 。屈伸肌群阻力 的增加和伸肌力量和阻力的下降均無統. 使用等長電子測力計測量軀幹屈肌和伸 肌的阻力 (以秒為單位) 和最大等長強度 (以 Kgf 計). 8.
(19) 計學意義。對照組軀幹伸/屈肌力比值有 下降,但無統計學意義 n=40/職 業中有 高肌肉 骨骼疼 痛和不 適的受 詴者 n=236/ 護理人 員. 1.實驗組 (n=20) :壺鈴運動每週 3 次, 測量突然攝動和最大對抗跳高的姿勢反 持續 8 週 應 2.控制組 (n=20) :無運動. 鍾玉珠,2014 (鍾玉珠 et al., 2014). n=17/ 護 理人員. 採單組前後測類實驗研究設計,每週提 供 2 次瑜珈訓練,每次 60 分鐘,共計 12 週. Jakobsen,2015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n=200/ 醫療工 作人員. 張淑芬,2015 (張淑芬 & 黃娟娟, 2015). n=45/ 高 齡婦女. 1.實驗組 (n=111) :工作時間內使用彈 性帶和壺鈴進行受監督的高強度力量訓 練、工作時間內提供了五個 30-45 分鐘的 輔導課程 2.控制組 (n=89) :給予衛教單張圖片在 家休閒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3.實驗介入 10 週 規律從事每週三天和和操運動者為和和 操組 (n=15) ,規律從事每週二天強力適 能瑜珈運動者為適能瑜珈組 (n=15) 、以 及無運動習慣者為控制組 (n=15). Jay,2013 (Jay et al., 2013). 袁素娟,2014 (袁素娟 et al., 2014). 1.實驗組 (n=118) :每天做伸展操,持 續 6 個月 2.控制組 (n=118) :無運動. 與控制組相比,實驗組攝動後停止時間 明顯縮短。實驗組跳高顯著增加,但與 控制組無顯著差異. 介入前後使用六項指標:身體質量指數、 實驗組在六項指標均有進步,其中,實 握力、柔軟度、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及心 驗組在握力 (OR=2.12, p<.001) 、背肌 肺耐力等量測 耐力 (OR=2.44, p<.001) 及心肺耐力 (OR=3.69, p<.001) 均比控制組在統計 上有顯著性之差異 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匹茲堡睡眠品質 瑜 珈 運 動 12 週 之 後 , 失 眠 分 數 (p 量表、下背痛視覺類比量表、華人心理健 =0.02) 、下背痛分數 (p = 0.03) 、肌力 康量表及體適能測量 及 肌 耐 力 (p <0.001) 、 心 肺 耐 力 (p =.05) 及柔軟度 (p=.009) 。運動後分數 顯著低於運動前分數 使用 VAS、NMQ 問卷、下背伸肌的最大 疼痛強度,背部肌肉力量和鎮痛藥的使 自主等長收縮強度測力器 用在實驗組比控制組更好 (p <0.05) 。實 驗組止痛藥服用次數下降、腰背肌肉力 量增加、工作滿意度提升. 生活品質量表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 生活品質問卷評量、身體組成的測量. 9. 1.身體組成的差異︰在身體質量指數、體 脂肪百分比、腰臀圍比、骨密度方面, 適能瑜珈組均優於和和操組與控制組, 並達顯著差異 (p<.05) ,和和操組與控.
(20) 陳竑廷,2015 (陳竑廷 et al., 2015). (Sundstrup,2016 (Emil Sundstrup et al., 2016) 邱惠萍,2018 (邱惠萍 et al., 2018). n=30/ 30 名慢性 非特異 性下背 痛女性 患者 n=66/ 屠 宰工人. 1.實驗組 (n=15) :練為期 6 週、每週 2 次、每次 60 分鐘的墊上核心訓練 2.控制組 (n=15) :無運動介入,維持原 本生活活動. 1.實驗組 (n=33) : 10 週的力量訓,一 週 3 次,每次 10 分鐘 2.控制組 (n=33) :人因工程課程訓練 3.實驗介入 10 週 介入教育訓練與核心肌群訓練課程,進 行前後比較研究. 制組在各方面皆無達到顯著差異 2.生活品質的差異: 在生理健康範疇、心 理範疇、社會關係範疇、環境範疇四個 範疇,適能瑜珈組與和和操組皆顯著優 於控制組 (p<.05) ,適能瑜珈組與和和 操組無顯著差異 (p>.05) 等速背肌力、肌耐力測驗、局部肌肉血流 1.實驗組訓練後疼痛自覺及背肌肌電反 量測、運動知覺測驗、下背痛功能評估、 應時間顯著下降,且優於控制組 運動指標得分量表 2.實驗組訓練後氧合血紅素及血氧飽和 度顯著下降,且背肌力矩峰值及本體感 覺復位度均顯著進步 VAS、NMQ、MVC、Fatigue Test、EMG、 與控制組相比,實驗組經過力量訓練後 SF-36 疲勞,肌肉力量,手/手腕疼痛和自評健 康的時間明顯改善 (均 p<0.05). 知識正確率由 40.0%提升 94.5%;頸、上 背、下背、左肩、右肩、左膝、右膝、 左腳踝/腳、右腳踝/腳等部位肌肉骨骼不 適 症 狀 介 入 前 後 有 顯 著 改 善 (p < 0.05) ;身體質量、骨骼肌重、腰圍、收 縮壓與體適能檢測介入前後有顯著改善 (p < 0.05) 縮寫: NMQ: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PPT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 MVC :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EMG :Electromyography ;SF-36 :Survey 36 item short form n=20/醫 療從業 人員. 介入教育訓練與核心肌群訓練課程,運用 教育訓練考題、肌肉骨骼症狀調查、體適 能檢測. 資料來源:研究者依年代彙整. 10.
(21) 第三節 肩頸痠痛運動訓練理論 本院 106 年度有 1186 人填寫 NMQ 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表,統計結果顯示本院同 仁有肌肉骨骼痠痛的部位依序為右肩 31%、左肩 29%、頸 28%、下背 27%、上背 23%, 與多位學者 ((Melinda Jaromi et al., 2012) 、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 (Lars L. Andersen, Clausen, Persson, & Holtermann, 2013) 、 (Lars L. Andersen, Thomas Clausen, Hermann Burr, et al., 2012) 、 (Lars L. Andersen, Clausen, Persson, & Holtermann, 2012) 、 (袁素娟 et al., 2014) 、 (鄭又升, 毛慧芬, 李明德, 陳玉枝, & 王祖琪, 2014) 、 (鍾玉珠 et al., 2014) 、 (蔡宛娟 et al., 2017) 、 (邱惠萍 et al., 2018) 、 (陳衍政, 謝蕙宜, 林宜衡, & 林森炳, 2016) 、 (何怡德 et al., 2016)) 針對 醫療工作人員所研究,發現肌肉骨骼痠痛部位一致,故肩頸及下背肌肉骨骼痠痛預 防非常重要。 在工作中肩頸痠痛盛行率僅次於下背痛,許多歐美地區做的研究顯示,肩頸疼 痛與工作的環境有著高度的相關性,主要是在頸部至上斜方肌的部位出現疼痛、僵 硬及腫脹感。一些特定的職業也是肩頸疼痛的特定好發族群,例如:建築工人、護理 人員、職業軍人。從病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工作相關的上肢障礙(work-related upper extremities disorders) 是因為持續性低張力的肌肉運動,既不足以強化肌肉, 又會造成運動單元代謝性衰竭,因此產生種種不適症狀 (何怡德 et al., 2016) ,故強 化訓練對於解決肩頸部疼痛是必需的 (Mette K. Zebis et al., 2011) 。. 第四節 下背痛運動訓練理論 定期運動訓練是治療腰背肌肉骨骼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臨床醫療保健環境 中經常使用的方法 (Jay et al., 2013) ,規律運動的介入能有效增進肌肉質量及強度, 應運用健康促進概念於職場,且應積極推廣肌肉骨骼健康管理相關課程,使員工維 持工作上所需體能,在歐洲,早已運用核心肌群訓練為預防和治療中風、脊柱和姿 勢修正和解決腰椎和頸椎疼痛的預防措施 (朱凱莙, 羅錦泉, & 曹智后, 2016) 。肌肉 骨骼系統在日常任務中保持了脊椎的穩定。當它被削弱時,脊椎關節和韌帶可能變 得過載,增加了腰椎受傷事件的發生率。肌肉無力是由於沒有使用,長時間停留在 某些位置,甚至由於重複性手勢造成的疲勞,導致負荷過度轉移到脊椎結構,造成 疼痛。也有證據表明脊椎核心肌群無力是下背痛的危險因素之一 (Carvalho Mesquita et al., 2012) 。核心肌群是位在身體中軸線的肌肉群,全身性動作動力鏈的樞紐,負 11.
(22) 責維持與保護脊椎的穩定。核心肌群訓練是利用徒手或器材,對軀幹的全部肌肉組 織,進行力量、穩定、平衡等能力的訓練,訓練內容包括核心穩定性訓練和核心專 門性力量訓練,可加強核心肌群協調性收縮、提高神經對肌肉的準確支配能力,當 核心肌群得到良好的鍛鍊,深層核心肌群系統能夠正常收縮運作,在進行快速變化 且需瞬間爆發力的動作時,正常運作的核心肌群即能夠保護肢體在動作過程中保持 正常的位置,深層小肌肉群的穩定功能到關鍵的保護作用,能確保肢體在動作過程 中保持正常的位置與良好的平衡度,保護身體免於受傷,減少各種肌肉骨骼不適症 狀。另一方面,強化背部和臀部的訓練,可維持脊椎的穩定,分散脊柱所受到的負 擔,減少椎間盤受到的壓力,進而增強骨骼耐受力、增加骨骼血流量. (邱惠萍 et al.,. 2018)。. 第五節 本章小結 肌肉骨骼疾病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 會造成身體功能受損和因病造 成個人缺勤,而提早退休。醫護人員經常進行錯誤姿勢和背部高負荷的病人處置, 這增加 MSD 的風險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多篇研究 (Krüger et al., 2015) 、 (Melinda Jaromi et al., 2012) 、 (Emil Sundstrup et al., 2016) 、 (Jay et al., 2013) 、 (Mette K. Zebis et al., 2011) 、 (Carvalho Mesquita et al., 2012) 、 (Lars L. Andersen et al., 2013) 、 (Lars L. Andersen, Thomas Clausen, Roger Persson, et al., 2012) 、 (鍾玉珠 et al., 2014) 、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 (陳竑廷 et al., 2015) 、 (邱惠萍 et al., 2018) 、 (何怡德 et al., 2016) 、 (邱晨然 & 陳國肇, 2015) 、 (邱文 信 et al., 2016) 指出造成肌肉骨骼痠痛是因肌力不足,肌肉血液灌流降低,造成肌 肉疲勞,而導致肌肉骨骼痠痛,預防痠痛情形發生最好的方法尌是加強痠痛部位的 肌力訓練。上述文獻中顯示平均 8-12 週的肌力訓練對於肌肉骨骼痠痛是有幫助的 (Melinda Jaromi et al., 2012)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 (Jay et al., 2013) 、 (Lars L. Andersen, Christoffer H. Andersen, et al., 2012) 、(Emil Sundstrup et al., 2016) , 除了可降低骨骼肌肉痠痛之外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Mette K. Zebis et al., 2011) 、 (Emil Sundstrup et al., 2016) ,也可提升生活品質、提高總體幸福感、 工作滿意度、可能減少工作場所和身體休閒活動中突然的姿勢變動造成的常見損傷 (Jay et al., 2013) 、 (Emil Sundstrup et al., 2016) ,故預防性肌力訓練可以降低醫護 人員工作中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 12.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對象,第二節為研究設計與流程,第三節為肌力 訓練計畫,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料分析。分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招募 20~60 歲有興趣參與研究之成年醫院工作人員,排除無法接受指令、 無法行走、戴護具、已受傷還在恢復期、實驗時正在服用骨骼肌肉免疫抑制相關藥 物者 (止痛藥除外) 、疼痛急性期、懷孕、以前脊椎手術過、明顯的神經功能缺損脊 髓壓迫、腫瘤、嚴重的結構性畸形、嚴重身體不穩定、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脊椎疾 病、嚴重的心血管或代謝疾病、憂鬱症和結締組織疾病、其他導致受詴者無法合作 的狀況、如篩選後不適合、不簽署受詴者同意書等。.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本研究招募方式是由網路報名自由參加,符合收案條件的受詴者自願加入本研 究,受詴者可自行選擇參加肌力訓練組或控制組,受詴者需填寫個人基本資料,內 容包含姓名、生日、性別、工作職稱、工作年資、工作內容,個人主觀疼痛及生活 品質問卷包含 NMQ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北歐肌肉骨骼症狀問卷) 、 WHOQOL-BREF(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 ,實驗組有 40 名受詴者,控 制組 38 名受詴者。實驗介入 8 週,實驗前一週進行前測 (Pre-test) 內容包含: NMQ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 北 歐 肌 肉 骨 骼 症 狀 問 卷 ) 、 WHOQOL-BREF(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背肌力、PPT (Pressure Pain Threshold,壓力疼痛閾值) ;課程結束後一週內進行後側 (Post-test) ,內容包含: NMQ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 , 北 歐 肌 肉 骨 骼 症 狀 問 卷 ) 、 WHOQOL-BREF(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 、背肌力、PPT (Pressure Pain Threshold,壓力疼痛閾值)。背肌力測量部分由護理師測量,PPT (Pressure Pain Threshold,壓力疼痛閾值) 由治療師測量。詳細流程請見圖 3-1。. 13.
(24) Assessed for eligibility (n=153). Excluded (n=57) Not meeting inclusion criteria (n=2) Declined to participate (n=0) Other reasons (n=55). Single blind (n=78). Pre-test Muscle strength test group Allocated to intervention (n=40) ◆ NMQ、WHOQOL-BREF、PPT、Back muscle strength. 8 weeks.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Control group Allocated to intervention (n=38) ◆NMQ、WHOQOL-BREF、PPT、Back muscle strength. Give a health leaflet. Post-test Analysed (n= 40) ◆NMQ、WHOQOL-BREF、PPT、Back muscle strength. Analysed (n=38 ) ◆NMQ、WHOQOL-BREF、PPT、Back muscle strength. 圖 3-1、研究流程. 14.
(25) 第三節 肌力訓練計畫 本研究參考 Jaromi 等人所做的研究設計及洪韻茹、楊志顯所建議的課程而 制定出本研究的課程內容及肌力訓練計畫 (Melinda Jaromi et al., 2012) 、 (洪韻 茹 & 楊志顯, 2017) 。實體課程及運動肌力訓練計畫流程如圖 3-2。實驗組與控 制組皆接受 8 週的詴驗,控制組給予復健運動的衛教單張一張,實驗組連續 8 週, 每週ㄧ小時的實體課程及ㄧ小時的筋膜放鬆及肌力訓練。 每週ㄧ小時實體課程由復健部醫師、家醫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 輪流上課,將身體分成肩頸、上下背、上下肢部位來授課。本院 106 年度 NMQ 問卷調查顯示本院同仁肌肉骨骼痠痛部位肩頸痠痛比率最高,故在設計課程時肩 頸部位的課程上 2 次,醫師主要上各身體部位 (肩頸 2 次、上下背 1 次、上下肢 1 次) 常見疾病及預防方法共四堂課,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教導身體各部位 (肩頸 2 次、上下背 1 次、上下肢 1 次) 居家復健運動共四堂課,教學策略包含: 人體解剖學介紹、生理學及肌動學導入、基礎訓練方式的活用、針對性訓練與應 用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上課時授課老師會教導肌肉骨骼時疼痛處理、常 見錯誤姿勢、動作示範,也請同仁上台回示教操作,在同仁操做時,授課老師也 會至台下ㄧㄧ指導同仁做正確的姿勢,也使用肌肉骨骼按摩放鬆輔助用物如滾筒、 按摩球,教導同仁居家肌肉放鬆使用方法。 筋膜放鬆及肌力訓練部分由專業肌力教練負責訓練,配合該週醫師或治療師 上課內容進行ㄧ小時的筋膜放鬆及肌力課程,前 5-10 分鐘講解肌肉骨骼解剖位 置, 20-30 分鐘進行筋膜放鬆,後 30 分鐘進行肌力訓練,共ㄧ小時;筋膜放鬆技 巧有使用徒手放鬆及輔具放鬆 (如滾筒、按摩球) ,徒手放鬆方法為同仁 2 人ㄧ 組,經過教練講解示範後互相徒手按摩,輔具放鬆則使用滾筒或按摩球實際操作, 待肌肉放鬆熱身完之後則進行肌力訓練,其教學策略主要在加強背部、腹部肌肉 訓練、肩部肌肉力量及穩定性、股四頭肌及後腿肌群訓練 (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 ,動做包含深蹲、硬舉、胸推、臥推、飛鳥、伏地挺身、滑輪、肩推等項 目,每個動作 20 下為ㄧ組,ㄧ次上課進行 3~5 個動做訓練,也會使用彈力帶做 為肌力訓練輔具。. 15.
(26) 實體課程每週1小時,醫師4堂課、治療師4堂課 依身體部位分成肩頸(上2次)、上下肢、上下背來授課,每個部位皆由治療師、 醫師每週授課1小時. 筋膜放鬆及肌力訓練每週1小時,由肌力教練授課 5-10分鐘:解剖位置說 明. 40分鐘:肌力訓練. 10分鐘:筋膜放鬆. 圖 3-2、實體課程及運動肌力訓練計畫流程圖.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分別為:一、個人基本資料;二、北歐肌肉骨骼症狀問卷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NMQ) ;三、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 質問卷(WHOQOL-BRE 臺灣簡明版) ;四、壓力疼痛閾值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PPT) ;五、背肌力。分述如下: 一、個人基本資料 本研究填寫基本資料如下:姓名、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工作年資、工 作內容。由受詴者填寫。 二、北歐肌肉骨骼症狀問卷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NMQ) 北歐問卷的圖定義了身體部位。由於頸部和肩部彼此靠得太近,這些部位的 疼痛強度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 (Markus D. Jakobsen et al., 2015) 。在 NMQ 問卷 中,將工作場所常見的骨骼肌肉的傷害分成頸部、肩膀、上背部、手肘、手腕/ 手部、下背部/臀部、大腿、膝蓋、小腿、足踝、足部等身體部位,進行主觀不 舒適的調查等,可針對某一特定部位的症狀作更深入的調查 (陳志勇 et al., 2012) 。問卷涉及去年各個身體部位的疼痛持續時間。對於統計學分析,我們將 慢性疼痛定義為在過去一年中疼痛超過 30 天 (Lars L. Andersen et al., 2013) 。 三、臺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 臺灣簡明版) 16.
(27) 1991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十個國家發展生活品質量表。WHOQOL 有兩個獨特 的特點。首先,它全面涵蓋了生理,心理,社會和環境領域。其次,它是跨不同 患者群體和不同國家使用的跨文化工具。 WHOQOL-BREF 是 WHOQOL 的縮寫, 姚等人把這個調查問卷改編成台灣獨特的文化。每個項目都進行了一個經過驗證 的通用 QOL 問卷 (臺灣版 WHOQOL-BREF) 。這個問卷包含四個領域 (身體, 心理,社會和環境) 。它包含了 WHOQOL-BREF 的 26 個原始項目,並為臺灣增 添了針對具體文化的問題。―被別人尊重‖的項目被分類在社會領域,另一個―吃 東西喜歡吃東西‖的項目在環境領域。使用 WHOQOL-BREF 的原始方法進行管 理,評分程序和參考時間點 (最近 2 週內) 。每個項目得分從 1 分到 5 分,分數 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每個領域的項目數量是不同的,因此我們通過將領域中 所有項目的得分的平均值乘以因子 4 來計算領域得分。因此,每個領域得分具有 相同的範圍,從 4 到 20 (Lu, Yen Jean, Lei, Cheng, & Wang, 2011) 。 四、壓力疼痛閾值 (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 機器型號 FPK/FPN,受詴者處於舒適的坐姿時,確定肩頸中最痛苦的部位。 然後將測力計的金屬桿垂直於皮膚在肌肉中上按壓。施加的壓力以 1kg / cm2 的 速率增加。參與者被要求通知治療師 (測量者) ,一旦感到疼痛或不適,請說明 ―是‖ (Ozden et al., 2016) 。 五、背肌力 背肌力:機器型號 TKK5102,受詴者站立至測詴台上雙手正握握把,膝蓋保 持直立,上身向前傾斜約 30 度可依受詴者不同調整握把下的鍊子至適當的長度 開始進行測詴測詴時握住握把向上拉起,使用上半身背部的力量,應避免使用腳 部及手部力量此時指針會顯示所測得之背肌力數據將指針扳回歸零,進行下一次 測詴。高強度訓練對肌肉疼痛、肩頸及下背疼通症狀是有改善的效果,且有助於 背肌力量的提升 (古蕙蘭 et al., 2016) 。. 第五節 資料分析 受詴者在經過八週整合性肌力訓練課程之後,取得所有資料進行前測及後測 的資料比較分析,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檢驗兩組之差異。 所有數值使用平均值±標準誤(mean ± SE) 表示,統計顯著性訂於 p≦0.05。 17.
(28) 第四章 結果 第一節 主要發現 表 4-1 為受詴者的基本資料,本次研究共 153 人參加,2 位不符合收案條件, 55 位中途退出研究,共 57 人排除受詴,實驗前實驗組(肌力訓練組)疼痛分數 (NMQ)比控制組(衛教單張組)還高,壓力疼痛閾值(PPT TEST)及背肌力比控制組 (衛教單張組)低,兩組有顯著差異,八週訓練後可以發現實驗組(肌力訓練組)疼 痛分數(NMQ)改善,壓力疼痛閾值(PPT TEST)及背肌力增加,而控制組(衛教單 張組)在壓力疼痛閾值(PPT TEST)及背肌力減少。 表 4-1、受者基本資料 實驗組 人數 比率 性別 男 女 工作職稱分類 護理師 醫師 行政 其他醫事人員(如放射、物 理、職能、藥師等) 其他 慣用手 左 右 左右手 總工作年資 0-5 年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 年以上 現職工作年資 0-5 年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 年以上 每週平均加班時數. 控制組 人數 比率. 3 37. 7.5% 92.5%. 11 27. 29% 71%. 18 3 11. 45% 8% 28%. 2 2 22. 5% 5% 58%. 8 0. 20% 0%. 9 3. 24% 8%. 0 35 5. 0% 88% 12%. 1 36 1. 3% 95% 3%. 4 3 0 8 25. 10% 8% 0% 20% 62%. 3 11 10 4 10. 8% 29% 26% 11% 26%. 12 7 1 8 12. 30% 17% 3% 20% 30%. 19 7 5 1 6. 50% 18% 13% 3% 16%. 18.
(29) 0~5 小時/週 6~10 小時/週 11~15 小時/週 16~20 小時/週 工作班別 白班 輪班 熬夜習慣 不熬夜 1-2 天/週 3-4 天/週 5 天/週 每天/週 平常運動習慣 次/週(運動 習慣指每次運動大於 30 分 鐘) 0次 1次 2次 3次 4(含)以上 吸菸情形 不吸菸 喝酒情形 不喝酒 偶而喝酒或應酬才喝 經常喝. 27 7 5 1. 68% 18% 13% 3%. 29 7 1 1. 76% 18% 3% 3%. 38 2. 95% 5%. 34 4. 89% 11%. 17 12 6 2 3. 43% 30% 15% 5% 8%. 11 13 8 1 5. 29% 34% 21% 3% 13%. 8 10 7 11 4. 20% 25% 18% 28% 10%. 8 12 6 9 3. 21% 32% 16% 24% 8%. 40. 100%. 38. 100%. 26 14 0. 65% 35% 0%. 26 11 1. 68% 29% 3%. 實驗組. Number Age(years) Height(cm) Weight(kg) Body mass index(kg/m2) NMQ 總分 PPT 總分 背肌力平均公斤數 WHOQOL-BREF 總分. 控制組. 前測. 後測. 前測. 後測. Mean±SE 40 47±8 161±7 62±13 24±4 31.08±0.43 70.59±2.53 56.96±2.6 93.8±2. Mean±SE. Mean±SE 38 40±8 163±9 65±12 24±4 17.32±2.69 85.91±2.94 78.62±4.83 92±1.98. Mean±SE. p value (實驗與控 制組後測). 19.47±3.25 89.11±3.32 72.73±4.15 92.3±2.17. 0.33 0.24 0.12 0.00. 21.42±2.96 86.31±2.11 66.69±2.93 104.89±1.9. 19.
(30) 第二節 NMQ 變化 NMQ 問卷將身體分為十五個部位,研究者將身體相關部位分為五個區塊即. 分為頸加上背、雙肩、左右手、左右大腿及雙臀、雙膝及雙腳,以區塊來做比較。 實驗組與控制組 NMQ 前測可以發現兩組疼痛比較,實驗組各部位疼痛情形 比控制組高,兩組有顯著差異(p < 0.05),經過八週訓練後,實驗組 NMQ 各部位 皆有改善(表二),顯示八週在家自行閱讀衛教單張無法改善其疼痛。. 第三節 壓力疼痛閾值(PPT TEST)變化 研究者將身體左右半邊九個激痛點做為測詴位置,雙邊對稱的激痛點共十八 個,並與 NMQ 問卷的部位相互呼應,將身體相關部位分為五個區塊來做比較, 其結果顯示實驗組前測對於疼痛耐受度不高,控制組對疼痛的耐受度較高,經過 八週後,實驗組對於疼痛的耐受度明顯增加,控制組雖然有增加,但增加幅度無 實驗組明顯,NMQ 與 PPT TEST 部位比較結果如表 4-2。 表 4-2、NMQ 與 PPT TEST 部位比較 NMQ. PPT test. 前測 實驗組. 控制組. 後測 p value. Mean±SE Mean±SE. 頸+上背 左右肩 左右手 左右大腿/臀 左右膝/腳. 實驗組. 控制組. 前測 p value 實驗組. Mean±SE Mean±SE. Mean±SE. 控制組. 後測 p value. Mean±SE. 實驗組 Mean±SE. 控制組. p value. Mean±SE. 3.15±0.43. 2.08±0.32. 0.025. 2.23±0.30. 2.03±0.33. 0.33. 17.04±0.74. 20.44±0.86. 0.002. 21.99±0.68. 20.89±0.90. 0.16. 3.23±0.40. 2.08±0.30. 0.013. 2.2±0.31. 2.37±0.33. 0.36. 16.44±0.64. 19.63±0.84. 0.002. 20.52±0.64. 20.73±0.91. 0.42. 3.9±0.70. 1.87±0.82. 0.008. 2.65±0.53. 2.26±0.48. 0.29. 11.37±0.45. 13.21±0.45. 0.003. 13.26±0.32. 13.3±0.43. 0.47. 2.15±0.45. 0.92±0.24. 0.010. 1.4±0.27. 1.21±0.30. 0.32. 17.31±0.66. 22.39±0.85. 0.000. 21.22±0.63. 23.91±0.99. 0.01. 4.65±0.82. 2.39±0.52. 0.012. 3.28±0.53. 2.82±0.58. 0.28. 8.43±0.42. 10.25±0.29. 0.000. 9.32±0.29. 10.28±0.48. 0.04. 第四節 背肌力變化 實驗組及控制組兩組前測背肌力有顯著差異 (p < 0.05) ,經過八週後,實驗 組背肌力增加,控制組背肌力無增加反而退步,與 NMQ 問卷及 PPT TSET 來做 比較,兩組的 NMQ 及 PPT TEST 發現,兩組 NMQ 對於疼痛是有減緩,實驗組 明顯減緩,控制組減緩不明顯 ; 兩組 PPT TEST 對於疼痛耐受度增加,實驗組明 顯增加,控制組增加不明顯 ; 故背肌力與 NMQ 及 PPT TEST 的統計結果發現, 實驗組背肌力增加、NMQ 疼痛明顯減緩、疼痛閾值增加,控制組背肌力減少、 NMQ 疼痛緩解不顯著、壓力疼痛閾值增加不顯著,其比較結果如表 4-3。. 20.
(31) 表 4-3、背肌力與 NMQ 及 PPT TEST 比較 實驗組 背肌力 NMQ 下背 PPT test 下背. 前測 控制組. p value. Mean±SE Mean±SE 56.96±2.60 78.62±4.83 1.58±0.26 1.03±0.21 9.56±0.38 11.57±0.46. 實驗組. 後測 控制組. p value. Mean±SE Mean±SE 0.000 66.69±2.93 72.73±4.15 0.051 1.2±0.19 0.92±0.20 0.001 11.58±0.40 12.73±0.52. 0.12 0.16 0.04. 第五節 生活品質變化 受詴者經過八週後對於自我認知及生活品質改變結果,由臺灣版世界衛生組 織生活品質問卷(WHOQOL-BRE 臺灣簡明版)來做比較。 前測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在整體健康、生活品質、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環 境層面無顯著差異,經過八週介入之後,可以發現實驗組在整體健康、生活品質、 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環境層面、社會關係層面皆改善 ; 控制組在整體健康、 生活品質、生理層面、環境層面有改善,但改善不明顯,心理層面及社會關係層 面無改善,兩組經過八週後生活品質有顯著差異 (p < 0.05) ,表示經由肌力訓練 後,受詴者對於生活品質方面感到滿意(表 4-4)。 表 4-4、生活品質比較. 整體來說,您如何評 價您的生活品質? 整體來說,您滿意自 己的健康嗎? 生理層面 心理層面 社會關係層面 環境層面 總分. 實驗組. 前測 控制組. Mean±SE. Mean±SE. p value. 實驗組. 後測 控制組. Mean±SE. Mean±SE. p value. 3.1±0.11. 3.2±0.11. 0.36. 3.5±0.11. 3.24±0.10. 0.036. 2.8±0.13 24±0.64 19.3±0.54 13.9±0.24 30.7±0.70 93.8±2.00. 2.9±0.11 25±0.62 18.8±0.58 12.9±0.37 29.3±0.67 92±1.98. 0.12 0.15 0.25 0.01 0.07 0.26. 3.45±0.12 26.85±0.59 21.73±0.53 14.85±0.31 34.38±0.58 104.8±1.90. 2.97±0.11 25.03±0.61 18.79±0.61 12.63±0.32 29.68±0.76 92.3±2.17. 0.003 0.017 0.000 0.000 0.000 0.000. 21.
(32) 第六節 本章小結 本次研究分為實驗組(肌力訓練組)及控制組(衛教單張組),雖然兩組在 NMQ、 PPT TEST、背肌力在前測有差異,實驗組前測 NMQ、PPT TEST、背肌力部分 比控制組差,兩組是有顯著差異 (p < 0.05) ,經過八週介入後,可以發現實驗組 NMQ、PPT TEST、背肌力有明顯改善,故肌力訓練及實際課程授課可以緩解肌 肉骨骼痠痛、增加背肌力、增加疼痛耐受度、生活品質提升。. 22.
(33) 第五章 討論 本次研究目的為八週肌力訓練及實際課程授課後對於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 痠痛之影響,經過八週的介入顯示疼痛改善、背肌力增加、壓力疼痛閾值提升、 對於生活品質也有改善,以下將針對疼痛問題、背肌力提升、生活品質改善以及 比較其他研究等面向進行詳細討論。. 第一節 疼痛改善 在職場上以自我陳述的評估勞工疼痛問題,多使用 NMQ 量表來評估,與國 內外研究職場勞工肌肉骨骼痠痛的方式相同(趙懋武, 謝嫣娉, 葉怡嘉, 蔡玉純, & 張世杰, 2015)、(李禹璇, 翁瑞萱, 徐雅媛, & 王子娟, 2013) 、(徐世美 et al., 2016)、(Mirmohammadi, Yazdani, Etemadinejad, & Asgarinejad, 2015)、(陳志勇 et al., 2012)、(鄭又升 et al., 2014)、(M. D. Jakobsen et al., 2015)、(E. Sundstrup et al., 2016)、(M. K. Zebis et al., 2011)、(Lars L Andersen, Persson, Jakobsen, & Sundstrup, 2017)、(Lars L. Andersen et al., 2013)、(Lars L Andersen, Thomas Clausen, Hermann Burr, & Andreas Holtermann, 2012)。藉本次研究得知,受詴者可以發現雙肩頸及 上下背疼痛較明顯。根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統計資料指出,近 32.2%的醫院工作人員,出現肌肉骨骼系統之不適。梁升耀於 2017 透過 675 份有 效 NMQ 問卷發現某地區之醫院工作者,各部位盛行率為肩膀 71%、脖子 62.7 %、手腕 32.4%、手部 29.2%及手肘 22.5%。下背痛之盛行率則是由馮兆康等(馮 兆康, 楊秓月, & 林貴滿, 2000)人透過 938 份 NMQ 問卷,針對中部某醫院之護 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約有 66.4%之護理人員出現下背痛之問題。這與本研 究所呈現的前測數據相近,顯示醫院工作者長期重複性工作所造成肌肉骨骼傷害 與勞動部等其他相關研究之統計呈現一致的結果。 實驗組 過去的研究多使用 VAS 量表做為評估疼痛工具(Ozden et al., 2016)、(鍾玉珠 et al., 2014),此次研究除了使用主觀的 NMQ 量表來評估之外,也配合客觀機器 壓力疼痛閾值測測量來呈現,使主觀及客觀資料能具體呈現,這是與以往研究有 所不同。實驗組組內 NMQ 部分之分數下降,總分平均下降 9.65 分。顯示受詴者 參與八週介入之後,對於肌肉骨骼疼痛的自覺感受有所進步,意即受詴者感覺到 23.
(34) 各部位之疼痛感下降,其中又以上背、雙手手腕、左右肩膀有明顯的差異(>10% 改善)。客觀評量則使用壓力疼痛閾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實驗組後測之分 數上升 15.72 kg/cm2 顯示實驗組的受詴者,疼痛閾值上升,表示其對疼痛的耐受 度有提升。 疼痛改善的原因 根據 Murray 等人(Murray, Lange, Nørnberg, Søgaard, & Sjøgaard, 2017)於 2017 年發表的運動介入計畫亦發現,經歷二十週的運動介入計畫,有助於工作 者的緩解肌肉骨骼疼痛並且同時提高 PPT 的閾值分數,該研究者認為疼痛的緩 解與規律且結構化之運動有密切的關係。陳竑廷等人(陳竑廷 et al., 2015)在 2015 年執行六週並且每週兩次的墊上核心肌群運動,發現實驗組參與者的下背痛問題 有明顯改善,研究中指出運動時氧分壓的減少,造成氧合血紅素結合力減弱,有 助於卸載氧氣提供肌肉使用。透過運動訓練可能增加肌肉細胞內的微血管密度與 運動中微血管擴張能力,導致血量及血紅素提升,降低運動初期所產生的無氧醣 酵解作用,也可減少氧氣與代謝受質的擴散距離,影響乳酸脫氫、檸檬酸合成. 等活性,藉以改善下背痛所造成的運動表現降低。這樣的改善可以進一步使慢性 下背痛患者腰椎穩定肌之快速運動能力提升,可以應付突然的負荷或姿勢的改變, 減少受傷率及有助於日常生活姿勢的維持。本次的運動介入課程主要包含兩種面 向,第一種是伸展,第二種是肌力訓練。伸展運動是近似瑜珈動作的伸展,Telles、 Dash 和 Naveen(Telles, Dash, & Naveen, 2009)於 2009 年針對自覺有肌肉骨骼不適、 握力、腰背和腿部肌肉靈活度下降的 291 位電腦專業人士,隨機分成瑜珈組和 控制組,瑜珈組以每次 60 分鐘一週 5 天的瑜珈練習,在介入措施 60 天後瑜珈 組皆有明顯下降肌肉骨骼不適的症狀,以及提升握力、腰背和腿部肌肉靈活度, 顯示伸展運動是可以改善肌肉骨骼不適的症狀,也呼應我們的介入課程所帶來的 疼痛改善其實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第二種是肌力訓練,在肌力訓練計畫中,強 化支撐系統(解剖適應) 是非常重要的。解剖適應訓練法是為了強化骨骼、靭帶、 肌腱等結締組織及人體解剖上的平衡、穩定骨架作用的肌群,以均衡身體結構, 促進健康;對於運動員,解剖適應可以減緩運動傷害的機會,並且打下良好的基 礎,為高強度的訓練作準備;相反的,這些較弱肌群,如果不予強化,則無法承 受高強度訓練,對於最大肌力與快速肌力的發展將是一大阻礙(林政東, 2010)。 24.
(35) 根據以上的論述,本研究所提供之運動介入以及在疼痛部分有所改善是具有完整 的理論基礎以及效益,故本次研究對醫院工作者在預防肌肉骨骼是非常重要。 實驗組與控制之疼痛情況比較 比較控制組與實驗組之後測分數,不論是 NMQ 或是 PPT 的分數表現上,兩 組間的疼痛程度無顯著差異。本團隊認為實驗組前測分數較低可能是影響的因素, 此與研究題目之設定有關,在研究招募過程中,招募內容多會提及改善疼痛、痠 痛的文字,故願意參與研究者若以自身身體疼痛情況作為參與的標準,願意參與 課程者,多是有些微肌肉骨骼疼痛者,故前測分數已有落差,但以兩組分開來看, 實驗組內後測進步幅度比控制組大,顯示經過八週的訓練及課程對於疼痛程度下 降、壓力疼痛閾值有提升,顯示此研究之訓練對於醫院工作者是有幫助。. 第二節 背肌力提升 經過八週的課程介入,本研究受詴者之背肌力改變,實驗組背肌力提升,控 制組些微下降。背肌力訓練是本研究介入的重點,所設計的肌力強化動作皆以核 心肌耐力、背肌力為提升目標。根據彭冠瑋(彭冠瑋 & 林晉利, 2015)於 2015 年 所發表的文獻中得知,核心肌群的訓練有幾個優點(1)增加個體動作的穩定度(2) 提升運動表現能力(3)增加末端肢體肌肉力量(4)提高呼吸肌能力(5)有效的預防和 改善運動傷害的發生。從這些優點可以繼續推演數個在研究過程中所得知的結果 與現象。當核心肌力提升時,背肌力便會跟著提升,同時能夠增加個體動作執行 過程中的穩定度,意指當人體執行動作時,因為背肌力較強,故在操作長時間、 負重動作時可以比較穩定。即在動作時確定脊椎保持在中立位置,即發自身體中 心點的動作;感受腹肌的收縮與緊實,再配合專注的意志,引導核心肌群力量並 帶動肢體動作,有如牽一髮動全身的概念。此外,由於身體近端的穩定度提升加 上核心肌群訓練時,通常會配合四肢的動作,所以末端肢體力量亦會提升。當末 端肢體之力量提升時,表示受詴者回歸工作時,便可以較為輕鬆的面對負重任務, 減少身體出現疼痛的機會。最後是有效預防傷害,根據邱文信(邱文信 et al., 2016) 於 2016 年所發表的研究認為,核心肌群訓練主要是讓患者維持及控制脊椎的穩 定進而改善下背痛,因此本研究中的核心肌力訓練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讓受詴者 接受相關訓練之後,進而提升背肌力並且獲得上述的好處,同時也反應在疼痛的 反應上。護理人員常暴露在不良的工作姿勢與環境中,經常引發肌肉骨骼的不適, 25.
(36) 如鄭又升(鄭又升 et al., 2014)在 2014 年的調查中,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中,有許 多是負重且需要大量使用力量的工作,像是搬運護理器材、協助病人翻身轉位等 等,這些動作皆容易造成護理工作者的肌肉骨骼不適,然而,本次研究中有許多 護理人員,在經歷八週訓練後,多能提升背肌力、核心肌耐力,理論上亦能使他 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免於肌肉骨骼的傷害。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背肌力比較 實驗組與控制組於前測時,實驗組之背肌力分數較低,而控制組明顯高於實 驗組(兩組達顯著差異),原因可能同上,由於參與實驗組之受詴者本身肌肉骨骼 疼痛問題較為明顯,因此,可推測其核心肌群、背肌力應較弱。然控制組本身之 狀態優於實驗組,故在前測時分數已有高低落差。經過八週的訓練,實驗組的背 肌力提升近百分之二十,控制組下降百分之十,雖然兩組之後測分數比較並沒有 顯著差異,且實驗組之平均背肌力亦沒有超越控制組,但兩組分數差距縮小且實 驗組內的背肌力平均分數提高,也顯示這樣的訓練是有助於整體背肌力的提升。. 第三節 生活品質改善 生活品質亦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本研究透過生活品質量表對參與的受詴者 進行調查。生活品質量表將生活區分為整體健康、生活品質、生理層面、心理層 面、環境層面五大層面,本研究認為若受詴者之肌肉骨骼疼痛問題有所改善,連 帶將提升其生活品質。本次研究所提供的運動屬於伸展與肌力強化,在生理層面 如上述的益處,如改善疼痛問題、增加身體素質、提升工作表現、減少疲勞感覺。 張志銘(張志銘, 張世明, 陳怡婷, 盧廷峻, & 陳妤瑄, 2016)於 2016 年指出一般大 眾和臨床上都認為運動有助於預防和改善睡眠的問題,原因是運動可以降低日間 的嗜睡,使得累積的緊張情緒或精神壓力得以舒緩,睡眠時腦波的徐慢波增加, 增加熟睡期與深睡期的時間,並增強腦內激素的分泌協調,減少睡眠障礙和縮短 入睡時間。另外,周百柔(周百柔, 2013)指出較佳的體適能狀態與正面情緒、焦 慮、壓力的減輕有直接的關係而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被證實可以使人的情緒穩定、 減少焦慮感等,因此,在心理層面的部分是有所改善的。在生活品質的部分,以 問卷中的關鍵的題目作為基準,其題目如下「您如何評價您的生活品質?」此題 可以判斷受詴者對於生活品質的主觀判斷,分析實驗組的數據得知,感覺自己生 活品質好的受詴者,自百分之二十七點五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五,覺得自己的生活 26.
(37) 品質極好的受詴者,自零上升到百分之五,而認為自己生活品質不好的受詴者, 自百分之百分之十二點五下降為百分之五,另外,原本有數位受詴者認為自己的 生活品質是極不好,在實驗組後測時已無人填答極不好,控制組則多為持平或下 降。根據這樣的結果,本研究可以推測,經過八週的整合性訓練,改善受詴者生 理疼痛、心理層面之問題,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 第四節 本研究比較其他相關研究 國內外雖有研究醫療工作者及醫護人員疼痛相關文獻(Lars L. Andersen et al., 2013)、(Lars L Andersen et al., 2012)、(趙懋武 et al., 2015)、(黃偉新 et al., 2010)、 (徐世美 et al., 2016)、(Mirmohammadi et al., 2015)、(鄭又升 et al., 2014)、(蔡宛 娟 et al., 2017),多以問卷調查方式來顯示其結果,研究者參考國外對於醫院工 作者所做的訓練,與治療師及醫師討論過後,針對醫院工作者常見肌肉骨骼傷害 進行課程設計,八週的講課及肌力訓練,配合背肌力及壓力疼痛閾值的測量,藉 由實驗組及控制組來比較肌力訓練及課室教學的介入是否能減緩痠痛,其果發現, 經過肌力訓練介入後疼痛改善與學者研究一致(M. Jaromi, A. Nemeth, J. Kranicz, T. Laczko, & J. Betlehem, 2012)、(M. D. Jakobsen et al., 2015)、(Yuan et al., 2014)、 (鍾玉珠 et al., 2014)、(洪韻茹 & 楊志顯, 2017)、(邱惠萍 et al., 2018),壓力疼 痛閾值多用來測量治療後疼痛緩解,且只針對一個肌痛點,多數在肩頸部位,研 究者以身體常見肌痛點與 NMQ 問卷做結合,藉由肌力訓練後,身體各部位痠痛 緩解情形,由於本研究所施測的位置左右共十八個,在其他研究中實屬少見,並 且配合 NMQ 之問卷更能對應出疼痛之區域,進一步作為設計改善運動的依據。 整體的介入時間,在可搜尋的研究中發現,以四週、六週、八週以及十二週最為 常見,介入的頻率以每週一到兩次為多數,也與本研究每週一次,共八週的設定 雷同,綜合以上觀點,本研究是可以提供良好的介入以改善受詴者的肌肉骨骼疼 痛並且增加生活品質。.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次研究不符合隨機對照詴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受詴者可以自由選擇要加入 研究的組別,且在收案填寫受詴者同意書時,研究主題及題目本身有暗示性,導 致收案時兩組受詴者在主觀(問卷)及客觀(測量)部分有明顯落差,會造成統計上 27.
(38) 的困難,且研究非強迫性參加,導致有部分受詴者流失,若兩組受詴者能各有 60 位,統計上能更有意義。 本次受詴者為醫院工作者,受詴者無法為同一職類別的人員,故在資本資料、 問卷、測量部分會有所差異,部分同仁需要輪班,無法確切掌握兩組受詴者回家 練習情形,建議之後可以增加回家自我練習情況,與之後問卷和測量做比較是否 有相關性。. 28.
(39) 第六章 結論 本研究探討八週肌力訓練及課室教學介入後改善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痠痛 及生活品質,實驗組經過八週後肌肉骨骼痠痛減緩、壓力疼痛閾值增加、背肌力 增加、生活品質提升;顯示八週肌力訓練及課室教學介入對醫院工作者肌肉骨骼 痠痛及生活品質是有改善。. 29.
(40) 參考文獻 Andersen, L. L., Andersen, C. H., Sundstrup, E., Jakobsen, M. D., Mortensen, O. S., & Zebis, M. K. (2012). Central adaptation of pain perception in response to rehabilitation of musculoskeletal pa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ain Physician, 15(5), 385-394. Andersen, L. L., Clausen, T., Burr, H., & Holtermann, A. (2012). Threshold of musculoskeletal pain intensity for increased risk of long-term sickness absence among female healthcare workers in eldercare. PLoS ONE, 7(7), e41287-e41287. doi:10.1371/journal.pone.0041287 Andersen, L. L., Clausen, T., Burr, H., & Holtermann, A. (2012). Threshold of musculoskeletal pain intensity for increased risk of long-term sickness absence among female healthcare workers in eldercare. PloS one, 7(7), e41287. Andersen, L. L., Clausen, T., Persson, R., & Holtermann, A. (2012). Dose–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physical exertion during healthcare work and risk of long-term sickness absenc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6), 582-589. doi:10.5271/sjweh.3310 Andersen, L. L., Clausen, T., Persson, R., & Holtermann, A. (2013). Perceived physical exertion during healthcare work and risk of chronic pain in different body. regions:. Occupational. prospective And. cohort. study..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Health,. 86(6),. Archives. Of. 681-687.. doi:10.1007/s00420-012-0808-y Andersen, L. L., Persson, R., Jakobsen, M. D., & Sundstrup, E. (2017).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workplace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workers with chronic pa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dicine, 96(1). Carvalho Mesquita, C., Ribeiro, J., & Moreira, P. (2012). Effect of a specific exercise program on the strength and resistance levels of lumbar muscles in warehouse wo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 Environmental Health, 25(1), 80-88. doi:10.2478/s13382-012-0011-0 Jakobsen, M. D., Sundstrup, E., Brandt, M., Jay, K., Aagaard, P., & Andersen, L. L. (2015). Effect of workplace- versus home-based physical exercise on musculoskeletal pain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 41(2), 153-163. doi:10.5271/sjweh.3479 30.
相關文件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one to examine the state of lonelin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s living alone, two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