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及骨骼健康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及骨骼健康之影響"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 女性肌肉適能及骨骼健康之影響. 研 究 生:林吟映 指導教授:方進隆.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I.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及骨骼健康之影響 101 年 6 月. 研 究 生:林吟映 指導教授:方進隆. 摘要 紙片人由於沈溺過度減重將導致潛在性的骨骼及健康問題。本研究主要探討阻力結合 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及骨骼健康之影響,召募並篩選出 36 位健康受試 者,年齡 18-22 歲,身體質量指數過低 (BMI<18.5) 的年輕且沒有運動習慣的大專女性為 研究對象,最後完成本實驗有阻力訓練組 12 人、阻力結合振動訓練組 11 人及控制組 7 人。 兩組訓練組均於每週一、三、五進行阻力訓練,每次 1-3 組,每組 12-15 下,訓練時間 30-50 分鐘,強度範圍為 1RM 的 60-70%,包含全身八種訓練動作;另外,阻力結合振動訓練組 先進行完阻力訓練後再額外進行上肢振動訓練,以頻率 40Hz 及振幅 4g 方式於每週一、三、 五,每次 3-5 組,每組 1 分鐘,組間休息 30 秒,非慣用手的方式進行;控制組未進行任何 訓練。所有受試者於訓練前後測量下列變項:(1)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 2(m) 來換算;(2)身體組成(Inbody 720, Korea) ;(3)肌肉適能(最大肌力)表現;(4)骨質密度以 雙能量 X 光吸收儀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測量左右手前臂、腰椎第 1-4 節、股骨頸等部位骨質密度及骨質含量;(5)骨骼代謝指標:骨鈣素 (osteocalcin, OCN)、碳 末端胜鏈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所得資料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三組的 前、後測是否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藉由 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介入,兩組訓練組 (RT 及 RT+VT 組) 之肌肉適能(最大肌力)包括大腿內收、大腿踢伸、滑輪下拉、機械划船、 坐姿向下推壓、蝴蝶式擴胸及慣用手握力等動作均有顯著進步 (p<.05) 。此外,各組於後 測成績相較下,滑輪下拉、機械划船及坐姿向下推壓等動作兩組訓練組均優於控制組 (p <.05);但在骨骼健康(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檢測項目中,三組各項指標均未明顯改變 (p >.05)。短期的進行 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雖未提昇骨質密度及造 成骨骼代謝指標上改變,卻可有效提昇肌肉適能(最大肌力) ,間接保護骨骼健康及預防骨 質疏鬆症之風險。. 關鍵詞:體重過輕、肌肉適能、骨質密度、骨骼代謝.

(3) II. Effects of Combined Resistance and Vibration Training on Muscular Fitness and Bone Health of Underwight College Aged Female Students June 2012. graduate: Yin-Ying Lin advisor: Chin-Lung Fang. Abstract Size zero model afflicting with excessive weight lose will potentially cause bone and health problems.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resistance and vibration training on muscular fitness and bone health in underweight college aged students. Thirty-six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from untrained young women of body mass index (BMI<18.5) and finally 30 subjects accomplished the programs. They were including resistance training (RT, n=12), combined resistance and vibration training (RT+VT, n=11) and control group (CON, n=7). The resistance training protocol was eight exercises consisted of whole body, 1-3 sets, 12-15 repetitions with 60-70% 1RM and 30-50 min of resistance training groups, with training 3 times (Mon., Wed., and Fri.) per week. RT+VT group had received upper body vibration exercise after resistance training. It was composed of 60 seconds on/ 30 seconds off arm curved positioning in frequency of 40 Hz and amplitude of 4g and would be repeated 3-5 times in a training set. Control group maintained their regular lifestyles without training. The following dependent variables of all subject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16 weeks of training: 1) Body mass index (BMI) by measuring weight (kg) and height (m), 2) Body composition by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Inbody 720, Korea), 3) Muscular fitness (maximum strength). 4)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the left and right forearm, at lumbar (L1-4), and femoral neck using 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and 5) Bone turnover markers: measuring plasma osteocalcin (OCN) and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group × time) with repeated measures to examine after trai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scular fitness (maximal muscular strength) of both RT and RT+VT group in hip adduction, leg extension, lat pull down, seated rowing, seated push down, chest press and dominant hand’s grip strength items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5) after 16 weeks of training. In addition, the maximal muscular strengths in lat pull down, seated rowing, seated push down items of RT and RT+V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5) while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post test. However, the indexes in bone healt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biomarkers) showed no changes (p>.05) among three groups. Short term 16-week of RT or RT+VT would improve the muscular fitness of underweight college aged female students to assist bone health indirectly and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Keywords: underweight, muscular fitnes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turnover markers.

(4) III. 謝. 誌. 感謝主!終究到了寫謝誌詞的時刻,心裡真是百感交集,博士班這五年來 的生活點滴經歷許許多多的回憶,博一和博二基隆台北修學分兩地開車趕上 課,到了博三關山台北參加學校專題研討搭隔夜火車行,博四的留職停薪,專 致於投稿及國外發表,博五提計畫進行實驗,最後撰寫論文順利畢業,這期間 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也親身體驗到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縱使辛苦,更令我 珍惜這些美好時光。 本論文之完成承蒙恩師. 方進隆教授悉心指導,於修課期間與實驗過程中. 無數次地討論與對話,使研究終能順利完成。想想今生何其有幸,能拜學於恩 師門下,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方老師深厚的學術涵養與崇高的文學氣息, 是學生畢生學習的典範與楷模。 再者,除了提供研究資源及環境使我在進行研究時無後顧之憂外,從碩士 班就帶領我使我有幸能進入博士班,促使我對運動生理學領域更加深入的認 識,開拓更寬廣的視野,亦是我其中一位恩師. 林瑞興教授。. 另外,更感謝口考委員卓俊辰教授、王鶴森教授、黃滄海教授悉心審核、 批閱斧正與精闢開釋,助我論文臻於完善。同時,要感謝涂瑞洪教授及林耀豐 教授在研究過程中的提供儀器及統計上的協助,在此致上最誠摯的謝忱。 然而,特別要感謝屏東基督教醫院放射科滕文豹醫師、黃柏穎及楊東霖技 術員於數天加班情形下,幫忙 DEXA 的照射及資料的分析。此外,最初在骨 骼代謝血液指標上遇到困難時,幸有屏東市中山檢驗所康啟俊院長的鼎立幫 忙,才得以解決抽血及血液檢體分析等問題。加上在實驗中,珮君、俐伶、明 良、斐文、宏璋、秀敏、壬皓、英瑛、俞樺等學弟妹的支援與協助,使本研究 能夠圓滿順利完成,內心由衷感激。更感謝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這群可愛的受試 者們,因為有你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才得以完成此論文。 最後,要感謝父母平日的栽培,岳父、岳母及嘉政舅舅合力照顧小女偲恩, 內人蕙君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奉獻,親友們的加油與打氣,都是我最大的精神支 柱,終於完成博士階段的學業,在此獻上最誠摯的謝意。 林吟映. 謹誌.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5) IV.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Ⅲ 目錄-------------------------------------------------------------Ⅳ 圖次-------------------------------------------------------------Ⅵ 表次-------------------------------------------------------------Ⅶ.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假設-----------------------------------------------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重過輕女性族群之生理特質-----------------------------7 第二節 阻力和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之相關研究---------------------8 第三節 阻力和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之相關研究--------------------11 第四節 結語--------------------------------------------------20.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22 第二節 研究時間----------------------------------------------22 第三節 研究地點----------------------------------------------22.

(6) V. 第四節 研究工具----------------------------------------------23 第五節 測試項目及實施方法------------------------------------24 第六節 研究架構----------------------------------------------28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29. 第肆章 結果 第一節 各項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30 第二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身體組成之影響----------------------31 第三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之影響-----------32 第四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之影響-35. 第伍章 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之影響------38 第二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骨骼健康之影響------4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48 引用文獻 中文部份---------------------------------------------------------50 英文部分---------------------------------------------------------51 附錄一 阻力訓練方式----------------------------------------------64 附錄二 振動訓練方式----------------------------------------------65 附錄三 參與研究說明----------------------------------------------66 附錄四 研究對象同意書--------------------------------------------67 附錄五 健康狀調查表----------------------------------------------68 附錄六 骨質疏鬆症自我檢查表--------------------------------------69 附錄七 各項結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0.

(7) VI. 圖. 次. 圖 2-1 骨質密度與年齡及相關因素之關係---------------------------13 圖 3-1 振動訓練機構---------------------------------------------23 圖 3-2 受試者測量身高-------------------------------------------24 圖 3-3 身體組成分析儀-------------------------------------------25 圖 3-4 受試者測量情形-------------------------------------------25 圖 3-5 研究架構-------------------------------------------------28.

(8) VII. 表. 次. 表 4-1. 基本生理值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30. 表 4-2.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身體組成之影響效果探討--------------31. 表 4-3.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之影響效果探討--34. 表 4-4-1.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之影響效果探討--35. 表 4-4-2.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骼代謝)之影響效果探討--37.

(9)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以目前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情況,許多研究都關注於肥胖所引發的代謝症候 群等疾病議題,然而體重過輕所導致的健康危害卻常被忽視,在疾病與體重的 相關研究指出,體重過輕的死亡率較理想體重範圍的人高 (Brown, Mishra, Kenardy, & Dobson, 2000)。身體質量指數 (BMI) 常被用來判斷個人是否符合 正常體重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低於 18.5kg/m2 將被視為體重過輕。男性大多 數人都希望自己看起來身體強壯,因此較不會過度減重導致體重過輕。但女性 方面因為大眾媒體將苗條的身材視為理想體態,導致部份年輕女性盲目控制體 重造成體重過輕現象。此外,紙片人 (size zero) 已逐漸成為一種全球化的趨 勢,越來越多女性的身體健康正遭受過度減重的威脅與折磨。體重過輕將會嚴 重影響女性生理發展,如造成女性經期不規則、不易受孕、易生出體重過輕的 胎兒,甚至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等相關問題。相對於健康女性而言,身體質量 指數過低 (BMI<18.5) 的婦女較易有肌肉萎縮、骨礦含量及骨質密度較少的 症狀,進一步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在健康照護、經濟問題及女性 健康上顯得格外相當重要。骨質疏鬆易增加骨折風險,骨折主要決定因素在於 骨骼礦物質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亦稱骨質密度;因此,骨質密 度的測量被視為現階段主要評估量化骨鬆症診斷的依據及治療的指標(林瑞 興,2004),骨質疏鬆症被劃分為一種骨骼系統疾病,它的特徵是骨質密度會 低於一般健康女性平均值的 2.5 個標準差,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會增加骨折的風 險 (Genant et al., 1999) 。方進隆(1987)指出,能夠增加骨骼密度與力量, 則可以預防骨折。當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因基因或外在環境骨峰值 (peak.

(10) 2. bone mass) 的不同導致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相對提高,同時它和成年時所 流失的骨質速率相關 (Rizzoli et al., 2001; Kannus et al., 1995) 。在外在環境因 素中,包含負重式的身體活動、日常飲食中鈣質及維生素 D 的補充都會顯著 地增加骨峰值的提升 (Tobias, Steer, Mattocks, Riddoch, & Ness, 2007; Bass et al., 1998) 。相較之下,年輕和發育中的骨骼,明顯地比老年人較能接受骨骼 上的機械負荷 (mechanical loading) ,在年輕女性和老年婦女的比較中,被動 式 比 主 動 式 負 重 身 體 活 動 對 骨 骼 刺 激 效 果 來 的 好 , 如 阻 力 訓 練 (Taaffe, Robinson, Snow, & Marcus, 1997; Fehing, Alekel, Clasey, Rector, & Stillman, 1995) 。本研究擬藉由阻力訓練對年輕體重過輕女性 (BMI<18.5) 骨骼健康 的影響性,來提升肌肉適能並間接促進骨骼健康。 此外,振動訓練是一種新型態的運動訓練法,同時也是一種能對抗骨質疏 鬆症新式的非藥理學方法。相對於傳統的特殊肌群的刺激,振動訓練牽涉了對 全身振動刺激的運用。振動訓練可作為年輕女性達到骨峰值的有效策略,同時 延遲未來骨骼疏鬆症的發生。振動和阻力訓練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並非完全仰賴 負重活動,而是較依賴以振動訓練機的頻率和振幅,達到提昇骨骼效果。過去 的研究顯示在二十四週的振動訓練計畫中,能有效地增加停經後婦女股骨頸骨 質密度 (Verschueren et al., 2004) 。Stengel, Kemmler, Bebenek, Engelke, and Kalender (2010) 的研究亦指出,振動訓練能明顯地增加腰椎骨質密度與腿部肌 力。雖然,已經有許多文獻支持振動訓練的正面效果,但有些研究顯示振動訓 練沒有顯著效果 (de Ruiter, van Raak, Schilperoort, Hollander, & de Haan, 2003; Rittweger et al., 2002) ,此外,更有研究指出,傳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比單一 種傳統阻力或振動訓練獲得更多的肌肉力量表現 (Luo, McNamara & Moran, 2005) ,因為機械的振動可引起非一般性的肌肉收縮 (Issurin, 2005),可有效 提升肌肉表現的原因在於神經肌肉適應的結果 (Bosco, Cardinale, & Tsarpela,.

(11) 3. 1999) ,所以相關研究也多以骨骼肌系統為主;但是,有些文獻卻持不同看法 (Bemben, Palmer, Bemben, & Knehans, 2010; von Stengel, Kemmler, Engelke, & Kalender, 2011) 。Bemben 等針對 55 位停經後婦女探討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 肉力量及骨質密度的影響,研究發現,八個月的阻力訓練與是否有無結合振動 訓練對肌肉力量均有正面助益,但在骨質密度方面,卻無明顯差異存在。另一 篇文獻則針對 151 位停經後婦女探討振動訓練在骨質密度與跌倒的影響,研究 發現,十八個月的振動訓練可提升腰椎骨質密度,但與傳統的運動訓練相比較 之下,未能獲得更佳的效益 (von Stengel, Kemmler, Engelke, & Kalender, 2011)。綜合上述,長期的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停經後婦女骨質密度未有額外 的加乘效果,然而,針對阻力與振動訓練是否能有效地強化年輕體重過輕女性 (BMI<18.5) 的骨骼力量,並增加骨質密度提升骨峰值,降低未來骨質疏鬆症 之風險,為本研究欲作進一步探討之議題。 另外,針對骨骼代謝方面,骨的再塑 (remodeling) 由兩種細胞所執行, 一是造骨細胞 (osteoblast),負責骨的形成;另一是蝕骨細胞 (osteoclast),負 責骨的破壞與再吸收。造骨細胞主要功用為分泌膠原以合成膠原纖維,膠原纖 維鈣化後,包圍於其中的造骨細胞便轉化成為骨細胞 (osteocyte),而骨的吸收 經由蝕骨細胞侵蝕或吸收骨頭,並在蝕骨細胞的胞質中消化,造成骨質溶解。 骨質的檢查除一般的骨質密度測量外,常輔以骨骼代謝的生化指標作為判斷骨 質 疏 鬆 的 參 考 方 式 , 本 研 究 以 骨 鈣 素 (osteocalcin, OCN) 與 碳 末 端 胜 鏈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 作為骨質合成與吸收有關的代謝產物,其中骨鈣 素主要由造骨細胞合成,在青春期骨鈣素濃度與骨骼生長有良好的相關性,是 代表骨骼合成有效的指標 (Robey, 1989) 。CTx 是骨骼中第一型膠原蛋白之 α 多胜鏈氮末端及碳末端之結構,為第一型膠原蛋白被分解後的最終產物之一, 故 CTx 可作為骨質吸收指標。.

(12)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一)本研究探討 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肌肉適能(最 大肌力)之影響。 (二)本研究探討 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骨骼骨骼健康 (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之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一)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有顯著影響。 (二)16 週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有顯著影 響。.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對象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重過輕學生,年齡在 19 歲至 22 歲之間, 身體質量指數 (BMI) 低於 18.5 kg/m2 之年輕女性。 (二)受試者在計畫介入期間飲食狀況包含鈣及維生素 D 並未額外攝取,只 要求維持其原本的生活型態,且部份受試者在計畫介入期間仍參加運動 性社團,僅能以口頭告知在訓練期間從事之前參與的運動性社團能減少 或避免。.

(13)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肌肉適能 本研究肌肉 適 能以 最大 肌力 檢 測 為內 容, 測試 動作 項 目為 大腿 內收 (hip adduction) 、腿背彎舉 (leg curls) 、大腿踢伸 (leg extension) 、滑 輪下拉 (lat pull down) 、機械划船 (seated rowing) 、坐姿向下推壓 (seated push down ) 、 坐 姿 肩上推舉 (seated shoulder press) 、蝴蝶式擴胸 (chest press) 、仰臥起坐 (crunch) 、雙手握力 (grip strength) 等,測試方法參 照方進隆(1997)。 (二)骨骼健康 本研究骨骼健康指標可分為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檢測,骨質密度以雙能量 X 光吸收檢測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檢測受試者左右手 前臂、腰椎第 1-4 節、股骨頸等部位骨質密度及骨質含量。骨骼代謝 (bone turnover biomakers) 以骨生成及骨吸收等代謝指標,包括骨鈣素 (osteocalcin, OCN)、碳末端胜鏈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 (三)阻力訓練 本研究為傳統阻力訓練,以徒手或利用輔助器材訓練,訓練期程為 16 週, 阻力組及阻力結合振動組兩組均於每週一、三、五進行阻力訓練,每次 1-3 組, 在前 4 週每次 1 組,第 5-8 週漸增為 2 組,第 9 週開始漸增為 3 組,每次 30-50 分鐘,包含熱身及伸展 10 分鐘,主要運動 20-30 分鐘,緩和 5 分鐘,強度範 圍為 1RM 的 70%,首先測量受試者之 1RM,並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推薦負荷強度 12-15RM,每個動作間隔休息 30 秒,且於每四週後重新評估進 行最大肌力檢測,其動作圖示如附錄一。.

(14) 6. (四)振動訓練 本研究振動訓練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運動生物機電整合實驗室之儀器,配 合適當頻率及振幅,振動訓練期程亦為 16 週,阻力結合振動組於每週一、三、 五先進行完阻力訓練後再額外進行振動訓練,每次 3-5 組,以非慣用手進行, 在前 4 週每次 3 組,第 5-8 週漸增為 4 組,第 9 週開始漸增為 5 組,每組 1 分 鐘,組與組間休息 30 秒,強度範圍為 1RM 的 70%,首先測量受試者之 1RM, 且於每四週後重新評估進行最大肌力檢測,訓練頻率及振幅,參照 Bemben, Palmer, Bemben, and Knehans (2010) ,以頻率 40 Hz 及振幅 4g 方式進行,其 動作圖示如附錄二。.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紙片人已經是一種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女性健康遭受過度減重的折 磨。相對於健康女性而言,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18.5) 的婦女較易肌 肉萎縮、骨礦含量及骨質密度較少的症狀,再加上缺乏身體活動或運動,以坐 式生活型態為主,易導致體態姿勢不良,產生駝背或下背痛的可能性增加,骨 質疏鬆症風險亦相對提高。然而,阻力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之影響,除了 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有所助益外,重要的是目前尚無針對體重過輕女性在 阻力與振動訓練介入後對骨質健康影響之國內外文獻。本研究經由客製化課程 設計、運動強度控制及規律的訓練,所得的研究成果報告,將可提供此族群模 式之參考,賦予年輕女性達到骨峰值的有效策略,同時預防未來老年時骨質疏 鬆症的發生。.

(15)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重過輕女性族群之生理特質 以目前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情況,許多研究都關注於肥胖所引發的代謝症候 群等疾病議題,然而體重過輕所導致的健康危害卻常被忽視,在疾病與體重的 相關研究中指出,體重過輕的死亡率較理想體重範圍的人高 (Brown, Mishra, Kenardy, & Dobson, 2000)。Zheng等(2011)對於亞洲七個國家地區民眾進行 身體質量與死亡風險的長期追蹤研究指出,體重過輕的死亡風險較正常體重增 加2.8倍。 然而,身體質量指數 (BMI) 常被用來判斷個人是否符合正常體重的標 準,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8.5kg/m2將被視為體重過輕。男性大多數人都希望自 己看起來身體強壯,因此較不會過度減重導致體重過輕。但女性方面因為大眾 媒體將苗條的身材視為理想體態,導致部份年輕女性盲目控制體重造成體重過 輕現象。造成體重過輕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有些因為家族基因的遺傳不易增 胖,但有更多為環境因素影響,如貧窮區域會因營養不足導致體重過輕,社經 地位背景較高者則因壓力或保持體態而習慣性節食導致體重過輕,甚至造成神 經性厭食症等疾病 (Ali & Lindströ m, 2006);另外亞洲地區較歐美地區女性 體重過輕的盛行率高出許多,Kodama於2007年提出日本年輕女性體重過輕 (BMI< 18.5 kg/m2)的比例高達25.8% (Kodama, 2007)。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 康局於民國95年針對4444名國中學生所進行了健康行為調查,其中在2104名國 中女生裡有513名體重過輕,平均每4名國中女生就有1名為體重過輕(行政院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 體重過輕將會嚴重影響女性生理發展,如造成女性經期不規則、不易受 孕、易生出體重過輕的胎兒,甚至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等相關問題。Lake, Power,.

(16) 8. and Cole (1997) 研究指出,體重降低將導致身體脂肪量下降,進而影響雌激素 分泌,造成經期不規則甚至閉經,致使受孕率降低。除此之外,由於瘦體素降 低,身體脂肪量減少易引發情緒緊張、焦慮等心理方面疾病 (Köpp et al., 1997)。Ronnenberg 等(2003)研究針對體重過輕女性進行懷孕風險與嬰兒出 生結果的關聯性研究,結果指出孕前身體質量指數較低的婦女除了懷孕期間的 風險性相對提高之外,也易產下體重不足之胎兒造成先天性的缺陷。另外,骨 質疏鬆症是近年來大家相當關心的議題,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骨質量與體重過輕 也有高度關聯性。Fernández -García 等(2009)針對 48 位平均年齡 19 歲患 有神經性厭食症和體重過輕女性為研究對象,進行骨含量及骨質密度的比較, 結果發現不管是神經性厭食症或體重過輕女性,都明顯有較低的骨質量,且均 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度危險群之一。另一篇研究則探討體重過輕和正常體重的老 年人骨質密度之間的差異性,結果指出體重過輕的老年人其骨質密度具有較低 的現象 (Coin, et al., 2000)。此代表若體重過輕的情況下,其骨質密度通常較 低,故唯有在年輕時提昇骨質量,避免未來老年時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第二節 阻力和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之相關研究 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是一種增進肌肉適能常見的運動方法,它 可使訓練的肌肉群達到強化的效果,在一般健身俱樂部中,阻力訓練的運動設 備是很普遍的,它的目的主要在於改善肌肉適能和身體組成,是一種安全又有 效率的運動方式。大體而言,從事阻力訓練的男性比女性多,其原因之一可能 為女性擔心阻力訓練會造成肌肉發達的效應。事實上,女性的男性荷爾蒙分泌 較少,而且女性的體脂肪百分比一般都高於男性,故肌肉應較不易有突顯的情 形(卓俊辰,1989)。阻力訓練能有效增強肌肉適能,而適當的肌力可使肌肉 更結實、有張力 (muscle tone) ,避免肌肉萎縮和鬆弛,且由於阻力的運動可.

(17) 9. 以防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質量及大小,提昇肌力(方進隆,2004),故外型 較健美,身體的動作效率也較佳,除此之外,擁有良好的肌肉適能可使肌肉和 關節受到較好的保護,對於維持好的身體姿勢、預防下背痛 (lower back pain) 和提昇身體運動能力更有莫大的關係(卓俊辰,2001)。因此,對於大多數的 女性而言,有必要多從事一些阻力訓練以增強體能與應付生活各項活動與壓 力。 關於阻力訓練的效應包含:(一)肌肉肥大:當肌肉在訓練後,肌肉橫斷 面積增加,不但可提升肌肉收縮的力量,也提升了能量代謝的能力。(二)神 經系統的適應:當人體接受外來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會產生協調性的興奮,並 刺激產生動作肌群,如此反覆刺激同一肌群,肌力經過適當地刺激與負荷訓練 後,其協調性的興奮刺激會更加強,受訓練的肌力也隨著增加。(三)肌肉的 協調性:在進行身體活動或訓練時,參與動作的肌肉群之間必須適當協調,缺 乏協調性會改變運動的技術型態,而產生無效率的運動表現。因此,對肌肉施 以高強度的刺激訓練,使肌肉橫斷面積增加,或是改善神經肌肉的支配機能, 使肌肉可以接受更高頻率的神經刺激,更多的快縮肌運動單位參與收縮以及肌 肉間的協調能力的改善,進而增加肌肉力量(陳九州和鄭鴻文,2000)。 長久以來,大家都使用傳統的阻力訓練來提升肌力和爆發力。為了使訓練 提升效率並強化專項體能與肌力,振動訓練 (vibration training) 是一種被動式 的訓練方式。當振動直接作用在肌肉和肌腱上時,會誘發非自主的肌肉收縮, 稱之為強直性振動反射 (tonic vibration reflex; TVR),這種振動刺激的原理最 早被應用在醫學上,用於治療肌肉萎縮或是作為復健的輔助工具 (Eklund & Hagbarth, 1966) 。在二十世紀初,振動訓練還是一新科技 (Issurin, 2005) ,近 幾年則因為在進行訓練時施予振動刺激而普遍化 (Luo, McNamara, & Moran, 2005) 。蘇聯的學者 Nazarov and Spivak (1987) 則結合振動刺激 (vibration.

(18) 10. stimulation) 於重量訓練的動作中,而後這種動作形式便被稱做振動訓練。研 究指出振動刺激對於人體有多種正面效果 (Jordan, Norris, Smith, & Herzog, 2005) 。振動訓練對於肌力增進的原理與 Komi (1984) 所提出的伸張縮短循環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SSC) 機制相當類似。SSC 機制為伸張反射連結肌肉離 心再向心收縮的一種獨特的收縮方式,由身體傳送刺激到感覺中樞、刺激肌 梭,減低高爾基腱器的抑制,然後活化 α 神經元,使肌肉產生更大的收縮力 (Issurin, 2005) 。 振動訓練能夠有效提昇肌肉表現的原因,主要在於神經肌肉適應的結果 (Bosco et al., 1998) ,如提高肌肉溫度、增加局部血流以及增加激素分泌,都 是可能的機轉。蔡崇濱與顏克典(2007)從神經肌肉適應角度三方面說明, (一) 牽張反射的學習效果:振動訓練的機械式振動所造成的肌肉長度的細微改變, 可以喚起肌梭 Ia 傳入神經纖維的興奮,然後經脊髓,由 α 運動神經纖維傳出, 引發同一肌肉的強直性反射收縮,這種強直性振動反射,本質上即是一種牽張 反射 (Matthews, 1966)。Gollhofer, Schopp, Rapp, and Stroinik (1998) 推論振動 訓練可以降低肌梭的興奮閾值,增加牽張反射的敏感性。(二)動員更多運動 單位:根據肌肉收縮的層次梯度,運動單位的徵召是由小單位到大單位,肌纖 維的動員是由慢縮型到快縮型。但是,機械性的振動將會改變肌肉的動員方 式,研究指出,機械式振動刺激能增強肌梭初級傳入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增加 傳導衝動的數量與頻率,特別是配合振動刺激將會幾乎同時激活高、低不同閾 值的運動單位 (Romaiguere, Vedel, & Pagni, 1993) 。由上述可知,振動訓練可 使快縮肌及慢縮肌的神經元幾乎同時到達興奮閾值,可以啟動更多高閾值的 II 型運動單位 (Mealing, Long, & McCarthy, 1996)。(三)增加肌肉間的協調作 用:因振動刺激在激活大量肌梭 Ia 傳入神經,升高興奮作用的同時,也能活 化肌腱的高爾基腱器,升高釋放衝動的閾值,降低抑制作用,因而增加肌肉之.

(19) 11. 內部協調,可以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 (Bosco et al., 1998)。 Jordan, Norris, Smith, and Herzog (2005) 研究指出,振動訓練使用在手臂 肌力訓練,訓練時站在全身振動的平台上,而訓練後,立即造成力量的增加與 安靜時荷爾蒙的改變。Delecluse, Roelants, and Verschueren(2003)針對平均年 齡 21 歲之女性施以 12 週頻率為 35-40Hz 全身式振動訓練後發現,膝伸肌力的 表現與深蹲跳的高度顯著增加 7.6%。Cochrane and Stannard(2005)以 18 名 平均年齡 21 歲的女性曲棍球選手為受試者,針對手和腳施以頻率 26Hz 進行 振動式訓練後發現,垂直跳高度顯著高於控制組。Verschueren 等 (2004) 探討 六個月的振動及阻力訓練對肌力的影響,振動訓練以等長及等張的大腿伸踢配 合 35-40Hz 及 2.28-5.09g 的振動頻率及振幅藉以激發肌肉的反射性收縮,每次 4 分鐘,每週 3-5 次,阻力式訓練則以 ACSM 建議的 8-20RM 的阻力式負荷進 行腰部伸展和大腿伸踢,結果發現振動訓練對等長和等張肌力分別提升了 15% 和 16%。 根據文獻說明,振動訓練具有增加柔軟度、提昇平衡力、強化肌力及提昇 骨質密度等多種效果 (Torvinen et al., 2003) 。振動訓練主要的基本參數有頻 率、振幅、強度、負荷、持續時間、休息時間、訓練週期長度與姿勢 (Mester, Kleinoder, & Yue, 2006) ,Cardinale and Wakeling (2005) 認為可以頻率與振幅 來定義強度,振動訓練的強度大小即為其所產生的加速度 g 的大小 (g=9.8m/s2) ,取決於振幅 (mm;振動由最高點到最低點之間的距離÷2) 和頻 率 (Hz;次/秒)。. 第三節 阻力和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之相關研究 人體全身的骨骼共有 206 塊,骨骼依各部位的需要有不同的形狀與構造, 一般骨骼依外型可分為長骨、短骨、扁平骨和不規則骨等。雖然外觀各有不同.

(20) 12. 但由顯微鏡結構來看,骨骼主要是由外層的緻密骨 (compact bone) 和內層的 海綿骨 (spongy bone) 所構成,緻密骨佔全身骨骼的 80%,其間含有骨細胞, 構造緻密;海綿骨佔全身骨骼的 20%,其內層則是枝狀骨,含許多骨小樑, 在骨小樑的表面有造骨細胞 (osteoblast) 和蝕骨細胞 (osteoclast) 。各骨骼所 含的緻密骨與海綿骨的比例不盡相同,如:脊椎體約含有 60%的海綿骨,而 股骨則含有 20%的海綿骨,而且分布在兩端。 骨的再塑 (remodeling) 由兩種細胞所執行,一是造骨細胞,負責骨的形 成;另一是蝕骨細胞,負責骨的破壞與再吸收。在不同生理時期,骨代謝之調 節情況亦有所不同,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 是由於骨骼進行再塑的過程 中,因為骨骼細胞的表面積聚而分化的蝕骨細胞進行活化及吸收,並溶解骨骼 的礦物及有機物質後進入回轉階段,再由造骨細胞形成新的骨骼,但是當蝕骨 細胞活動速率大於造骨細胞時,造成再塑不平衡機轉,就會使骨質加速流失 (Gold, 1996)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 (osteoporosis is a "silent" disease),近 幾年來大家更注意到骨質疏鬆症所帶來的負面衝擊,一般正常人的骨質密度在 兒童及青少年階段都會逐漸增加,男、女性大約於 28 歲前將會達到骨峰值 (peak bone mass)。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在 1994 年,對停經後白種人女性骨質密度測量建立一套基準,其定義為:(一) 正常者骨質密度大於負一個標準差以上;(二)骨質密度不足者其骨質介於負 1 至負 2.5 個標準差之間;(三)骨質疏鬆者其骨質密度小於負 2.5 個標準差; (四)嚴重骨質疏鬆者其骨質密度小於負 2.5 個標準差且發生一個以上的骨折 (WHO, 1994)。有關骨質密度與年齡及相關因素之關係,林瑞興(2004)整理 如下頁圖 2-1 所示,並指出提早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方法,即是在成長過程中從 事負重性或是阻力式運動,增加骨量,儲存骨本。.

(21) 13. 圖 2-1. 骨質密度與年齡及相關因素之關係. 有研究指出,骨質密度和其連結肌肉組織的力量呈顯著正相關 (Bevier et al., 1988)。傳統阻力訓練可改善骨質密度及肌肉力量,因為具有高衝擊力 (high impact) 和負 重 (weight bearing) 的 運 動 型態 對 骨 骼質 量 的 增加 較 有 助益 (Maimoun et al., 2004) 。Frost (1986) 的理論指出,為了提升骨質密度,必須 達到物理性負荷的最低閾值 (threshold) ,即是所謂的壓力刺激最低閾值理論 (minimum effective strain stimulus, MESS) 。此外,Moisio, Hurwitz, and Sumner (2004) 研究證實骨骼對靜態 (static) 負荷刺激沒有反應,對動態 (dynamic) 負 荷刺激才有反應。提昇骨骼健康的其中一項關鍵預測值為骨骼上的機械負荷 (mechanical loading),它能引發骨骼塑化 (modeling)、再塑化 (remodeling) 與 礦化 (mineralization) 作用. (Kemper et al., 2000a; Kemper, 2000b) 。. 大部份的研究以女性為受試對象的居多,阻力訓練可使停經前年輕女性達 到更高的骨峰值,因為女性必須經歷生育及停經後骨質快速流失易造成骨質疏 鬆症的階段,所以女性在維持骨骼健康和預防骨質疏鬆症方面顯得特別重要。.

(22) 14. 以下針對阻力訓練和負重的運動訓練對年輕女性骨質密度的效果加以探討,研 究指出,從事阻力訓練會有較高的骨質密度 (Liang, Arnaud, Steele, Hatch, & Moreno, 2005; Matsumoto, Nakagawa, Nishida, & Hirota, 1997; Taaffe, Robinson, Snow, & Marcus, 1997) 。縱貫性的研究在探討長期的阻力訓練對骨骼的影 響,有研究針對年輕女性進行十八個月的阻力訓練,結果指出透過阻力訓練能 使股骨轉子位置 (femur trochanteric sites) 骨質密度明顯增加,但對於全身、 手臂與腿部之骨質密度未明顯改變 (Lohman et al., 1995)。Winters and Snow (2000) 的研究針對 30-45 歲女性為對象,進行十二個月的阻力訓練,結果指 出,在大轉子 (greater trochanter) 骨質密度方面,阻力組明顯增加 2.7%,在股 骨頸方面 (femoral neck) ,阻力組明顯增加 1.2%。此外,Snow-Harter, Bouxsein, Lewis, Carter, and Marcus (1992) 研究針對大學女性進行八個月阻力訓練和耐 力訓練,結果指出,八個月訓練後兩組均明顯地增加腰椎骨質密度 1.2%及 1.3%,但兩組間沒有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受試者為年輕女性尚未達到骨峰 值,所以在骨質密度兩組均有所增加情形下,未達差異。但是另有研究指出, 長期的阻力訓練對骨質密度沒有效果,Heinonen, Sievänen, Kannus, Oja, and Vuori (1996) 的研究針對大學女性為對象,進行十二個月的阻力訓練,結果指 出,訓練後骨質量及骨質密度未明顯改變。 為了要知道阻力訓練對骨骼的影響,必須關注於未負荷骨骼的特殊效果 (Vouri et al., 1994; Winter & Snow, 2000; Winters-Stone, & Snow, 2006) 。針對 身 體 不 同 部 位 訓 練 的 特 殊 性 (site-specific) , Vicente-Rodriguez, Dorado, Perez-Gomez, Gonzalez-Henriquez, and Calbet (2005) 的研究指出,長期接受手 球訓練的女性運動員的骨質密度及骨質量均高於同年齡的非運動員,特別是慣 用手及股骨頸的骨骼重量及骨質密度,如跳躍射門動作常使慣用手及股骨頸承 受相當大的衝擊力,產生訓練的特殊性,顯示不同部位骨骼的成長會受運動的.

(23) 15. 刺激而活化。Nevill, Burrow, Holder, Birds, and Simpson (2003) 的研究針對平 均年齡 30 歲的女性為對象,結果指出,跑步運動對於女性下半身 (lower-body) 的骨質密度有正向的提升,但對於手臂、腰椎的骨質密度呈現負相關,甚至造 成上半身 (upper-body) 骨質密度較低的現象。因此,負重的身體活動,如阻 力運動對於骨質密度的增加是很重要的機械性刺激,不同身體負載訓練對於身 體特定部位骨質會造成不同結果 (Vouri et al., 1994; Winter & Snow, 2000; Winters-Stone, & Snow, 2006) 。另外,研究指出,因阻力訓練所增加的骨質密 度即使在停止訓練後仍舊保持著持續 性的效果存在 (Karlsson, Johnell, & Obrant, 1993),但在 Winters and Snow (2000) 的研究卻無此效果,後者研究進 行十二個月的阻力訓練後,受試者繼續追蹤六個月,結果指出,阻力組骨質密 度明顯降低,並建議骨質密度的提昇必須維持持續性地訓練。 骨鈣素 (osteocalcin, OCN) 與碳末端胜鏈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 作為骨質合成與吸收有關的代謝產物。其中骨鈣素是一種非膠原蛋白,由造骨 細胞合成,且會併入骨骼的細胞外基質,其中一部份被釋放進入血液循環內, 若在血清和血漿中骨鈣素增高表示骨質需要更新的速率加快。在青春期骨鈣素 濃度與骨骼生長有良好的相關性,因此骨鈣素被認為是骨形成作用的有效指標 (Robey, 1989) 。CTx是骨骼中第一型膠原蛋白之α多胜鏈氮末端及碳末端之結 構,當第一型膠原蛋白被分解後成為最終產物,故以CTx作為骨質吸收指標。 此外,相較於骨質密度而言,阻力訓練或停訓下的骨骼形成與再吸收被視 為骨骼代謝改變的最佳指標 (Eastell & Hannon, 2008) 。有研究指出,對坐式 生活型態的人而言,長期運動訓練,可造成骨鈣素 (OCN) 的增加,但對職業 運動員來說,必須增加運動強度才有此成效 (Banfi, Lombardi, Colombini, & Lippi, 2010) 。更有研究針對 530 位停經前健康女性為對象作研究,結果指出, 當身體活動量增加時,可提昇骨質合成有關的代謝產物,血液中骨鈣素明顯地.

(24) 16. 增加 25% (Adami et al., 2008)。 Lohman 等(1995) 研究針對 56 位 28-39 歲健康女性為對象,進行十八個月 阻力訓練強度為 70-80%最大肌力,每週三次,每次三回合共十二個動作,分 成阻力組與控制組,結果指出在骨骼代謝指標骨鈣素濃度中,阻力組於 5、12 及 18 個月時均大於控制組。另一篇研究與此篇相類似,Rockwell 等 (1990) 研 究針對 17 位平均年齡 38 歲健康女性為對象,進行九個月阻力訓練強度為 70-80%最大肌力,每週二次,每次二回合共八個動作,分成阻力組與控制組, 結果指出在骨骼代謝指標骨鈣素濃度中,阻力組與控制組於 4.5 及 9 個月時均 明顯升高,控制組骨鈣素濃度提升之原因為每天均有補充 500mg 鈣片及 200IU 維生素 D 關係導致。 但有研究持不同看法,Mullins and Sinning (2005) 的研究針對未受訓練 24 位 18-29 歲年輕女性為對象,進行十二週的阻力訓練,強度為最大肌力之 75-85%,每週三次,每次三回合共十三個動作,分成阻力組與控制組,結果 指出,經過 12 週的阻力訓練後,在骨骼代謝指標中,骨鈣素未明顯改變,亦 即無法增加年輕女性骨質的形成或抑制骨質的再吸收。然而,阻力訓練對女性 骨骼代謝看法不一,有些文獻支持阻力訓練增加骨骼代謝指標 (Nelson, et al., 1994; Vincent & Braith, 2002) ,但有文獻卻指出無影響 (Bemben, Palmer, Bemben, & Knehans, 2010) 。Lester 等 (2009) 的研究針對未受訓練 56 位平均 年齡 20.3 歲年輕女性為對象,進行八週有氧、阻力及有氧結合阻力訓練,共 分成四組,結果指出,在骨骼代謝指標骨鈣素方面,阻力組明顯優於控制組; 但在 CTx 方面,四組沒有明顯差異,且經由八週訓練後,四組之前後測亦未 達明顯差異,此說明經由阻力訓練後可增加骨鈣素形成;然而卻未造成 CTx 的改變。本研究擬針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進行阻力訓練作更進一步探討。 振動訓練可提供年輕女性達到骨峰值的有效策略,同時延遲未來骨質疏鬆.

(25) 17. 症的發生。振動和阻力訓練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並非完全仰賴負重活動,而是較 賴以振動時的頻率和振幅,達到提昇骨骼效果。Rubin 等 (2004) 研究指出, 將頻率及振幅為 30 Hz 與 0.2g 且每次實施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的振動式訓練 應用於停經後婦女中,可有效的抑制脊椎與股骨頸骨質流失,經過一年訓練後 發現,振動組比控制組顯著增加脊椎的骨質密度 1.5%,股骨頸骨質密度增加 了 2.17%。Verschueren 等 (2004) 針對 70 位停經後婦女探討二十四週的振動 訓練對肌肉力量及骨質密度的影響,隨機將受試者分成振動組、阻力組與控制 組,研究發現,振動組以等長及等張的大腿伸踢配合振動頻率為 35-40Hz 與振 幅為 2.28-5.09g,藉以激發肌肉的反射性收縮,每次 4 分鐘,每週 3-5 次,阻 力組則以 ACSM 建議的 8-20RM 的阻力負荷進行機械壓腿和大腿伸踢,控制 組不參加任何訓練,結果指出,在大腿骨質密度方面,振動訓練明顯地增加了 0.93% (p<0.05),阻力組及控制組卻分別下降了 0.60%與 0.62%,可見振動訓練 對大腿骨質密度提升是有所助益的。Gusi, Raimundo, and Leal (2006) 研究振動 訓練可提升運動能力並預防骨質疏鬆症及改善骨骼構造,且上下振動效果可改 善骨質密度與平衡力,此研究以 28 位停經後婦女為對象,分為振動組與走路 組,兩組皆進行長達八個月每週 3 次的運動訓練,振動組接受每分鐘 6 次頻率 12.6 Hz 訓練,走路組接受 55 分鐘走路與 5 分鐘伸展訓練,測量項目有股骨頸 與腰椎骨密度,結果指出,經過八個月訓練後,在股骨頸密度方面,振動組比 走路組增加 4.3%,但在腰椎骨密度方面,兩組沒有明顯差異,在平衡力方面, 訓練組成績進步 29%,由此結果得知,八個月振動訓練主要可改善股骨頸密度 及平衡力。 然而,有些研究施以振動訓練後,對於身體各部位骨質密度的影響並非均 有顯著性成效。Stengel, Kemmler, Bebenek, Engelke, and Kalender (2010) 的研 究發現,振動訓練能明顯地增加腰椎骨質密度與大腿肌力,但在股骨頸骨質密.

(26) 18. 度卻無明顯改善。Russo 等 (2003) 研究指出,完成 24 週的振動訓練,頻率為 12-28 Hz,每週共進行 2 次,每次三回,每回 1-2 分鐘,結果發現,雖然有助 於提升停經後婦女在垂直跳的速率與功率表現,但是對於骨質密度則無顯著影 響。此篇文獻探究其無影響之原因,可能是因為血液採集時間為隔天早上,非 運動後立即採集血液,錯過最佳採血時間,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每次振動的 時間太短,強度不足,而導致骨質密度沒有顯著差異。 此外,最近有些研究更將阻力訓練與振動訓練作結合,探討其對骨質密度 的影響,Bemben, Palmer, Bemben, and Knehans (2010) 研究針對 55 位停經後婦 女探討八個月的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力量及骨質密度的影響,隨機將受試 者分成阻力組、阻力結合振動組與控制組,研究發現,阻力組及阻力結合振動 組分別進行每週二次,每次三組,每個動作 10RM 的阻力負荷等八個動作,阻 力結合振動組施以三個不同阻力動作配合振動頻率 30-40Hz 與振幅 2-2.8g,每 週 1-3 次,每次 15-60 秒,藉以激發肌肉力量與提升骨質密度,結果指出,阻 力組和阻力結合振動組對最大肌肉力量均明顯地提升,而在橈骨骨質密度方 面,阻力結合振動組明顯地下降 1.1%,而在大腿及股骨頸骨質密度方面,阻 力組與阻力結合振動組亦均分別降低 0.3-1.3%,此篇結論為阻力訓練與阻力結 合振動訓練對肌力提昇均有所助益,但在身體各部位骨質密度方面,兩種不同 訓練方式均無改善骨質密度之效果。另有一篇文獻針對 151 位停經後婦女探討 十八個月的振動式訓練在骨質密度與跌倒的影響,隨機將受試者分成傳統運動 組、傳統運動結合振動組與控制組,研究發現,傳統運動組及傳統運動結合振 動組分別進行每週二次,每次 60 分鐘的運動介入,傳統運動結合振動組施以 頻率 25-35Hz,結果指出,傳統運動組及傳統運動結合振動組對腰椎骨質密度 明顯地增加 2.1%與 1.5%,而在髖關節各部位骨質密度方面,三組均未明顯改 變,在跌倒頻率方面,傳統運動結合振動組有明顯降低,此篇結論為上述兩種.

(27) 19. 訓練方式均正面提升腰椎骨質密度,但結合振動訓練卻未能獲得額外加乘的效 益,然而,藉由振動訓練可改善平衡力降低跌倒的風險因子 (von Stengel, Kemmler, Engelke, & Kalender, 2011)。 針對停經前年輕女性為對象的文獻,Humphries, Fenning, Dugan, Guinane, and MacRae (2009) 以 51 位健康年輕女性平均年齡為 21 歲,探討振動結合阻 力訓練對年輕女性骨質密度之影響,隨機將受試者分成振動組、振動結合阻力 組與控制組,結果指出,經由十六週訓練後在骨質密度檢測方面,振動組和振 動結合阻力組股骨頸骨質密度分別增加了 2.7%與 1.9%。Gilsanz 等 (2006) 以 48 位脊椎骨骨質密度低於一個標準差且過去有發生過至少一次骨折的年輕女 性 15-20 歲為對象,探討高頻率振動刺激強化骨質密度較低的年輕女性之影 響,隨機將受試者分成振動組與控制組,振動組施以頻率 30Hz 及振幅 0.3g 的 強度,結果指出,經由十二個月振動訓練後在骨質密度檢測方面,振動組腰椎 與股骨頸骨質密度分別增加了 3.9%與 2.9%。 以上文獻,均是使用全身振動訓練作探討,並未針對上肢使用振動刺激進 行訓練,且較多以停經後婦女為對象,本研究以大專體重過輕女性 (BMI<18.5) 為研究對象,其因骨質量尚未達到骨峰值,為提早存好骨本,預防將來骨質疏 鬆症發生,結合振動訓練,欲對骨質密度之影響有更正面加乘性效果。 骨質的檢查除一般骨質密度測量之外,亦常輔以骨骼代謝的生化指標作為 判斷骨質疏鬆的參考方式 (Sz ule, & D e lmas, 2 008 ) ,本研究影響骨骼代 謝生化指標之種類包括骨鈣素 (osteocalcin, OCN)、碳末端胜鏈 (C-terminal telopeptide, CTx) 。目前藉由振動訓練對骨骼代謝之相關文獻 加以探討, Bemben等 (2010) 研究針對55位停經後婦女探討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力 量及骨質密度的影響,結果指出,八個月的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代謝指標 CTx未明顯改變。Torvinen 等(2003)研究以21名男性和35名女性19-38歲為.

(28) 20. 受試對象,隨機分為振動組及控制組,振動組分別進行每週3-5次,每次4分鐘, 頻率25-45Hz訓練,經過八個月訓練後發現,振動組的骨骼代謝指標中,骨鈣 素與CTx等均未明顯改變。Humphries, Fenning, Dugan, Guinane, and MacRae (2009) 針對51位健康年輕女性平均年齡為21歲,探討振動結合阻力訓練對年 輕女性骨質密度之影響,結果指出,十六週的振動結合阻力訓練對骨骼代謝未 明顯改變。Verschueren 等 (2004) 的研究針對70位停經後婦女探討二十四週 的振動式訓練對肌肉力量及骨質密度的影響,結果指出,振動訓練對血清中骨 骼代謝指標均未明顯改變。Russo等 (2003) 研究針對29位停經後婦女探討六 個月振動訓練對爆發力之影響,六週的振動訓練,頻率為12-28 Hz,每週共進 行2次,每次三回,每回1-2分鐘,結果發現,骨骼代謝指標均未有改變。目前 證實振動訓練對骨骼代謝指標有所改變的文獻頗為稀少,可能是因為每次振動 的時間太短,振動頻率或強度過低,抑或生理系統正負向回饋平衡機制,以致 於骨骼代謝指標中骨鈣素及CTx等沒有明顯變化。本研究擬深入探究,針對大 專體重過輕女性額外於阻力訓練後另進行振動訓練,於骨形成及再吸收作用均 有所刺激作用下,或許更可提昇年輕女性骨骼代謝之活性,達到不同之成效。. 第四節 結語 從出生到 20 歲,骨質密度隨年齡增加而持續增加,20 至 30 歲,荷爾蒙 分泌達到巔峰,骨質也隨著進入峰值,運動是提升骨質密度的重要決定因子。 維持規律的高身體活動量,特別是須負載身體體重如阻力訓練、慢跑、登山等 運動,有助於骨質的維持,甚至可刺激骨質的增加,達到骨質的高峰。 運用振動刺激短期或長期的訓練,已證實有所成效。再者,文獻指出全身 振動結合阻力訓練能比單一的阻力訓練效果更佳 (Luo, McNamara, & Moran, 2005),此與訓練形式、強度、時間、頻率與振幅有關,為了增加肌力與爆發.

(29) 21. 力,必須實施最合適的振動頻率與振幅,且必須直接或間接作用在主要肌群 上,才能達到振動訓練的效果。此外,訓練時必須考慮許多內在因素,特別是 在長期的訓練上,才有助於骨質密度的提昇。然而,針對全身振動訓練的文獻 而言,對身體下肢部位探討多過上肢,更少文獻直接將振動訓練使用在身體上 肢部位進行研究,為了能有效地強化年輕女性上肢之骨質密度,故本研究以 16 週阻力與振動訓練對大專體重過輕女性 (BMI<18.5) 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 之影響作探討,以阻力附加上肢振動訓練是否能額外地提升骨質密度達到更高 骨峰值,降低未來骨骼疏鬆症的風險,更是本研究欲探究之重點。.

(30) 22.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BMI<18.5 kg/m2 未受訓練大專年輕女性年齡 18-22 歲為研究對象,透 過 校 內 網 路 、 海 報 及 教 室 走 道 間 的 宣 傳 , 召 募 並 經 由 健 康 狀 況 調 查 表 篩 選 出 受試者 36 名,受試者均 為 自 願 參 與 本 研 究 ,分派至阻力訓練組、阻力結合振動訓練組及控制組各 12 名,後來有 6 名 因社團、課業或個人健康狀況等因素退出本實驗,故最後配合完成本實驗受試 者共有 30 名,分別為阻力訓練組 12 名 (Group RT)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組 11 名 (Group RT+VT) 與控制組 7 名 (Group CON)。. 第二節 研究時間 本研究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前測、訓練及後測,詳細時間如下,受試 者召募與說明,為民國 100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前後約一個月。 前測時間:民國 100 年 9 月 8 日至 100 年 9 月 11 日,共四日。 訓練時間:民國 100 年 9 月 12 日至 100 年 12 月 30 日,共十六週。 後測時間:民國 100 年 12 月 31 日至 101 年 1 月 3 日,共四日。. 第三節 研究地點 本研究的實驗地點有五處,分別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生理學實驗 室、運動生物機電整合實驗室、重量訓練室、屏東基督教醫院放射科和屏東市 中山檢驗所等單位,完成所有測驗項目。.

(31) 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如下: (一)參與研究說明(附錄三) 、研究對象同意書(附錄四) 、健康狀況調查表 (附錄五)。 (二)身體組成測量儀 (Inbody 720) :檢測身高、體重、骨質重、體脂肪百 分比、骨骼肌重等。 (三)器械式重量訓練器材(如附錄一所示)。 (四)振動訓練儀器(如圖 3-1)。. 圖 3-1. 振動訓練機構圖. 實驗中振動訓練儀器主要是參考陳婉菁(2004)所設計之振動訓練器,再 由徐吉德(2006)改良設計後進行,其器材與設備包括:木製桌椅、L 型鐵 架、M 型斜板、馬達、偏心圓、齒輪、鏈條、長方形鐵盒等。 (五)骨質密度測量:以雙能量 X 光吸收儀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測量左右手前臂、腰椎第 1-4 節、股骨頸等部位骨質密度及骨 質含量,測量時間約為 20 分鐘。 (六)骨骼代謝血液分析:以屏東市中山檢驗所免疫分析儀 Roche 411 進行檢 體分析。.

(32) 24. 第五節 測試項目及實施方法 本研究的測試項目及實施方法分為身體組成測量、肌肉適能測試項目、骨 質密度分析、骨骼代謝血液檢體分析、阻力訓練實施方法及振動訓練實施方法 分別詳述如下。 (一)身體組成測量(Inbody 720) 1.受試者在進行身體組成測量前,必須禁止喝水4個小時以上,測量前半 小時不可進行劇烈活動。 2.受試者穿著輕便服裝,脫去鞋襪及厚重衣物,站上身高體重器,立正站 直,背部、臀部及腳掌均緊貼量尺,眼向前平視,待身高體重器的橫板 輕微接觸頭頂。測量結果以公分為單位, 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 入(如圖3-2)。. 圖3-2 受試者測量身高 3.操作者將受試者之編號、姓名、性別、生日與身高等個人基本資料輸入 電腦,受試者站上 InBody 720 身體組成分析儀(如圖3-3),雙腳腳跟 對準分析儀上電極,稍待分析儀測量受試者體重,直到聽到一聲「嗶」。 測量結果以公斤為單位,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入。.

(33) 25. 4.受試者雙手握住電極棒,四指與拇指對準金屬電極,雙手自然下垂(如 圖3-4)。準備完畢,操作者按下開始鈕,開始進行身體組成分析。 5.分析儀分析時,受試者不可說話、身體不可晃動,直到分析儀發出結束 的音樂聲。. 圖 3-3. 身體組成分析儀. 圖 3-4. 受試者測量情形. (二)肌肉適能測試項目 本研究肌肉適能以最大肌力檢測為內容,測試動作項目為大腿內收 (hip adduction) 、腿背彎舉 (leg curls) 、大腿踢伸 (leg extension) 、滑 輪下拉 (lat pull down) 、機械划船 (seated rowing) 、坐姿向下推壓 (seated push down ) 、 坐 姿 肩上推舉 (seated shoulder press) 、蝴蝶式擴胸 (chest press) 、仰臥起坐 (sit-up) 、雙手握力 (grip strength) 等,測試方法參照 方進隆(1997)。. (三)骨質密度分析 以屏東基督教醫院放射科儀器,雙能量 X 光吸收儀 (dual energy X-ray.

(34) 26. absorptiometry, DEXA) 測量左右手前臂、腰椎第 1-4 節、股骨頸等部位骨質密 度及骨質含量,測量時間約為 20 分鐘。. (四)骨骼代謝血液檢體分析 1. 骨 鈣 素. (OCN) 的 測 量 : 以 電 化 學 發 光 免 疫 分 析 法.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 , 使 用 於. Roche. Elecsys 1010/2010 以及MODULAR ANALYTICS E170 (Elecsys module) 免疫分析儀上的方法,在體外免疫分析法針對人類血清和血漿中的 N-MID osteocalcin進 行 定 量測 試。 OCN健 康女 性 停經 前正 常 範圍 值 11-43 ng/ml。 2. 碳 末 端 胜 鏈. (CTx) 的 測 量 : 以 電 化 學 發 光 免 疫 分 析 法.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 , 使 用 於. Roche. Elecsys 1010/2010 以及 MODULAR ANALYTICS E170 (Elecsys module) 免疫分析儀上的方法,在體外免疫分析法針對人類血清和血漿中的第一 型膠原蛋白的分解產物進行定量測試。CTx 健康女性停經前正常範圍值 0.137-0.573 ng/ml。. (五)阻力訓練實施方法 阻力訓練介入期程為 16 週,以徒手或利用輔助器材訓練,阻力組及阻力 結合振動組兩組均於每週一、三、五進行阻力訓練,每次 1-3 組,在前 4 週每 次 1 組,第 5-8 週漸增為 2 組,第 9 週開始漸增為 3 組,每次 30-50 分鐘,包 含熱身及伸展 10 分鐘,主要運動 20-30 分鐘,緩和 5 分鐘,強度範圍為 1RM 的 60-70%,首先測量受試者之 1RM,並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推薦 負荷強度 12-15RM,每個動作間隔休息 30 秒,且於每四週後重新評估進行最.

(35) 27. 大肌力檢測;運動訓練阻抗動作項目之動作包含,大 腿 內 收. (hip. adduction) 、腿背彎舉 (leg curls) 、大腿踢伸 (leg extension) 、滑輪下 拉 (lat pull down) 、機械划船 (seated rowing) 、坐姿向下推壓 (seated push down ) 、坐姿肩上推舉 (seated shoulder press) 、蝴蝶式擴胸 (chest press) 等 八個動作,詳細圖示如附錄一。. (六)振動訓練實施方法 唯有阻力結合振動組進行振動訓練,受試者坐在固定的座椅,並將非慣 用手自然擺至於90度斜板上,手肘呈90度彎曲,輔助人員將具有負荷重量的圈 套先套於手腕處,再將振動刺激繩索懸掛於負荷鏈條上,並於長方形鐵盒中放 置重量,接著測量受試者之1RM,在一秒內發揮最大自主等長性收縮用力並維 持三秒,進行最大自主等長性收縮 (MVC) 測驗並紀錄,以提供標準化之基 準,之後進行計算得知70%及100%MVC (1RM) 之負荷量。已知受試者1RM負 荷量後,以運動強度1RM的70%,調整設定振動頻率及振福,啟動馬達,開始 進行振動訓練。振動訓練期程亦為16週,配合適當頻率及振幅,於每週一、三、 五先進行完阻力訓練後再額外進行振動訓練,每次3-5組,每組1分鐘,組與組 間休息30秒,以非慣用手進行,在前4週每次3組,第5-8週漸增為4組,第9週 開始漸增為5組,且於每四週後重新評估進行最大肌力檢測,訓練頻率及振幅 參照Bemben等 (2010),以頻率40Hz及振幅4g方式進行振動訓練,詳細圖示如 附錄二。.

(36) 28. 第六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如下圖: 召募大專體重過輕女性受試者 36 人. 肌肉適能(大腿內收、腿背 彎舉等十項最大肌力檢測). RT 組 12 人. RT+VT 組 11 人. CON 組 7 人. 阻 力 及 振 動 訓 練. 阻 力 訓 練. RT 組 12 人. 骨骼健康 (BMD、OCN、CTx). 前 測. 分 組. 十 六 週 訓 練. RT+VT 組 11 人. 後 測 肌肉適能(大腿內收、腿背 彎舉等十項最大肌力檢測). 骨骼健康 (BMD、OCN、CTx). 圖 3-5. 研究架構.

(37) 29.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所得知各項資料以 SPSS 12.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處 理,並分別進行以下統計分析: (一)所有測得生理值皆以平均數、標準差做描述性統計呈現。 (二)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三組 (RT、RT+VT 及 CON 組) 與 測試時間(前測與後測)之交互作用情形,若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 則進一步考驗單純主要效果,若達到顯著水準,以薛費法 (Scheffe) 進 行事後比較,顯著水準皆定為 p< .05。.

(38) 30. 第肆章. 結果. 第一節 各項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所獲得資料經統計分析後,基本生理值測試結果如年齡、身高之描 述性統計以平均數及標準差呈現,如表 4-1 所示。. 表 4-1:基本生理值測試結果之描述性統計 測試值 年 齡 ( yr s). 身 高 ( cm). 組別.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RT. 20.5± 1.2. RT+ VT C RT RT+ VT. 20.4± 0.9 20.3± 0.9 159.6± 6.0 156.7± 4.7. C. 159.7± 4.8.

(39) 31. 第二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身體組成之影響 本研究以二因子混合設計來考驗不同組別及測試時間的效果探討,身體組 成測試結果如體重、BMI、體脂肪百分比及骨骼肌重等項目未達顯著差異(p> 0.05),如表 4-2 所示。 表 4-2: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身體組成之影響效果探討 測試值. 交互作用 (F 值). 顯著性. 0.67. NS. 17.3± 1.3 17.6± 0.9 17.8± 0.4. 1.53. NS. 23.7± 3.7 22.8± 2.7 24.2± 3.5. 23.0± 2.8 22.5± 3.2 23.8± 5.0. 0.24. NS. RT. 17.9± 2.5. 18.1± 2.6. RT+ VT C. 17.5± 1.5 18.9± 1.2. 17.8± 1.4 18.9± 1.4. 1.13. NS. 組別. 前測. 後測. RT RT+ VT. 43.9± 4.2 42.8± 3.3. 43.9± 4.6 43.2± 3.3. C. 46.0± 2.3. 45.8± 2.8. BMI ( kg/ m 2 ). RT RT+ VT C. 17.4± 1.2 17.5± 0.9 18.0± 0.4. 體脂肪百 分比. RT RT+ VT C. 骨骼肌重. 體重 ( kg). ( kg). *p<.05. NS:未達顯著差異.

(40) 32. 第三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之影響 本研究肌肉適能是以最大肌力為測試結果,如在大腿內收項目中 ,由表 4-3-1a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大腿內收測試結果的 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F 值 14.11 (p<.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驗 分析如表 4-3-1b,顯示不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 準,F=20.63、76.06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現,在 RT 組及 RT + VT 組 的 後 測 均 顯 著 高 於 前 測 值 (RT 49.2± 9.4 → 57.0± 12.7, p < .05; RT+VT 49.0± 9.0→ 64.7± 7.9, p<.05)。在大腿踢伸項目中,由表 4-3-3a 的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大腿踢伸測試結果的交互作用達 到顯著水準,F 值 3.32 (p<.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驗分析如表 4-3-3b,顯示不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 21.46、42.58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現,在 RT 組及 RT+VT 組 的 後 測 均 顯 著 高 於 前 測 值 (RT 20.2± 7.6 → 27.3± 6.0, p < .05; RT+VT 17.0± 7.2→ 27.5± 4.7, p<.05) 。在滑輪下拉項目中,由表 4-3-4a 的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滑輪下拉測試結果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 水準,F 值 5.13 (p<.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驗分析如表 4-3-4b, 顯示不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10.05、33.47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現,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後測均顯著 高於前測值 (RT 29.5± 6.0→ 32.9± 4.0, p<.05; RT+VT 27.0± 4.1→ 33.6± 4.2, p<.05) 。在機械划船項目中,由表 4-3-5a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 別與測試時間的機械划船測試結果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F 值 5.53 (p <.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驗分析如表 4-3-5b,顯示不同測試時間 在 RT 組、RT+VT 組及 CON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30.30、74.37、8.31.

(41) 33.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現,在 RT 組、RT+VT 組及 CON 組的 後測均顯著高於前測值 (RT 26.7± 8.6→ 35.0± 8.3, p<.05; RT+VT 27.7± 7.9 → 41.4± 9.0, p<.05; CON 26.4± 4.8→ 32.1± 8.1, p<.05) 。在坐姿向下推壓項 目中,由表 4-3-6a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坐姿向 下推舉測試結果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F 值 6.86 (p<.05),進一步進行單 純主要效果的考驗分析如表 4-3-6b,顯示不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及 RT+VT 組 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50.33、28.11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 現,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後測均顯著高於前測值 (RT 26.0± 5.9→ 35.6± 7.3, p<.05; RT+VT 32.4± 4.1→ 39.9± 6.7, p<.05) 。在蝴蝶式擴胸項目中,由表 4-3-8a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蝴蝶式擴胸測試結果 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F 值 3.70 (p<.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 驗分析如表 4-3-8b,顯示不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RT+VT 組及 CON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45.54、60.80、7.61 (p<.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 發現,在 RT 組、RT+VT 組及 CON 組的後測均顯著高於前測值 (RT 23.6± 6.4 → 36.1± 8.6, p<.05; RT+VT 22.5± 5.5→ 37.6± 5.3, p<.05; CON 23.4± 6.2→ 30.1± 7.4, p<.05) 。在慣用手握力項目中,由表 4-3-9a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發現,不同組別與測試時間的慣用手握力測試結果的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 F 值 4.41 (p<.05),進一步進行單純主要效果的考驗分析如表 4-3-9b,顯示不 同測試時間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 F 值達到顯著水準,F=9.41、24.02 (p <.05),經事後比較 (Scheffe) 後發現,在 RT 組及 RT+VT 組的後測均顯著高 於前測值 (RT 22.9± 5.8→ 25.3± 4.6, p<.05; RT+VT 20.5± 3.0→ 24.5± 3.5, p <.05)。其它項目如腿背彎舉、坐姿肩上推舉、非慣用手握力及仰臥起坐等項 目未達顯著差異 (p>.05),如表 4-3 所示。.

(42) 34. 表 4-3: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肌肉適能(最大肌力)之影響效果探討 交互作用. 測試值. 組別. 前測. 後測. 大腿內收 ( kg). RT RT+ VT C. 49.2± 9.4 49.0± 9.0 54.5± 15.4. 57.0± 12.7 64.7± 7.9 55.1± 17.6. 14.11*. 後>前 後>前. 腿背彎舉 ( kg). RT RT+ VT C. 26.9± 10.9 28.9± 11.4 31.2± 8.9. 37.1± 7.9 39.6± 8.7 36.8± 5.9. 1.69. NS. 大腿踢伸 ( kg). RT RT+ VT C. 20.2± 7.6 17.0± 7.2 20.7± 6.1. 27.3± 6.0 27.5± 4.7 24.6± 4.9. 滑輪下拉 ( kg). RT RT+ VT C. 29.5± 6.0 27.0± 4.1 27.6± 4.7. 32.9± 4.0 33.6± 4.2 28.2± 4.3. 機械划船 ( kg). RT RT+ VT C. 26.7± 8.6 27.7± 7.9 26.4± 4.8. 35.0± 8.3 41.4± 9.0 32.1± 8.1. 坐姿向下 推壓 ( kg). RT RT+ VT C. 26.0± 5.9 32.4± 4.1 28.8± 4.6. 35.6± 7.3 39.9± 6.7 30.2± 5.0. 6.86*. 坐 姿 肩 上 推舉 ( kg). RT RT+ VT C. 9.5± 5.8 10.1± 3.3 10.1± 2.2. 14.5± 6.4 15.7± 5.4 11.4± 3.7. 2.47. 蝴蝶式擴 胸 ( kg). RT RT+ VT C. 23.6± 4.4 22.5± 5.5 23.4± 6.2. 36.1± 8.6 37.6± 5.3 30.1± 7.4. 慣用手握 力 ( kg). RT RT+ VT C. 22.9± 5.8 20.5± 3.0 22.9± 3.3. 25.3± 4.6 24.5± 3.5 23.0± 4.4. 4.41*. 非慣用手 握力 ( kg). RT RT+ VT C. 22.1± 4.7 20.0± 3.6 22.4± 4.6. 23.6± 3.4 23.0± 3.6 23.1± 3.5. 2.04. NS. 仰 臥 起 坐 ( t imes). RT RT+ VT C. 25.1± 6.0 27.9± 5.5 29.6± 8.1. 27.7± 9.2 32.7± 6.0 31.0± 8.5. 1.72. NS. *p<.05. NS:未達顯著差異. (F 值). 顯著性. 3.32*. 後>前 後>前. 5.13*. 後>前 後>前. 5.53*. 3.70*. 後>前 後>前 後>前 後>前 後>前. NS 後>前 後>前 後>前 後>前 後>前.

(43) 35. 第四節. 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及骨骼代謝)之影響. 本研究骨骼健康指標可分為骨質密度 DEXA 及骨骼代謝血液分析值 OCN、CTx 檢測。在骨質密度方面,測試結果如非慣用手前臂(上端、中間、 遠端 1/3 及全部)、慣用手前臂(上端、中間、遠端 1/3 及全部)、腰椎(L1、 L2、L3、L4 及全部) 、股骨頸及臀部等項目均未達顯著差異 (p>.05),如表 4-4-1 所示,骨骼代謝血液分析值測試結果如 OCN、CTx 及 OCN/CTx 等項目未達顯 著差異 (p>.05),如表 4-4-2 所示,各項結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詳見於附錄 七。。 表 4-4-1: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之影響效果探討 組別. 前測. 後測. 交互作用 (F 值). 顯著性. 非 慣 用手 前 臂上端 (mg/cm2). RT RT+ VT C. 0.416± 0.039 0.411± 0.034 0.401± 0.037. 0.418± 0.036 0.407± 0.037 0.405± 0.039. 0.63. NS. 非 慣 用手 前. RT. 0.572± 0.029. 0.567± 0.042. 臂中間 (mg/cm2). RT+ VT C. 0.556± 0.029 0.561± 0.027. 0.548± 0.034 0.555± 0.026. 0.13. NS. 非 慣 用手 前 臂 1/3. RT RT+ VT. 0.668± 0.059 0.642± 0.037. 0.648± 0.049 0.634± 0.044. 1.20. NS. (mg/cm ). C. 0.656± 0.034. 0.646± 0.038. 非 慣 用手 前 臂全部 (mg/cm2). RT RT+ VT C. 0.555± 0.046 0.540± 0.028 0.542± 0.029. 0.549± 0.039 0.534± 0.035 0.539± 0.029. 0.13. NS. 慣 用 手前 臂 上端 (mg/cm2). RT RT+ VT C. 0.422± 0.040 0.408± 0.036 0.408± 0.034. 0.424± 0.040 0.409± 0.033 0.397± 0.032. 1.97. NS. 慣 用 手前 臂. RT. 0.575± 0.038. 0.571± 0.038. 中間 (mg/cm2). RT+ VT C. 0.556± 0.030 0.568± 0.024. 0.557± 0.027 0.561± 0.026. 1.46. NS. 測試值. 2. *p<.05. NS:未達顯著差異.

(44) 36. 表 4-4-1: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質密度)之影響效果探討(續) 測試值. 交互作用. 組別. 前測. 後測. 慣用手 前臂 1/3 (mg/cm2). RT RT+ VT C. 0.655± 0.084 0.559± 0.037 0.642± 0.040. 0.660± 0.047 0.555± 0.036 0.637± 0.036. 0.44. NS. 慣用手 前臂 全部 (mg/cm2). RT RT+ VT C. 0.665± 0.028 0.539± 0.028 0.551± 0.026. 0.651± 0.027 0.539± 0.026 0.541± 0.027. 2.25. NS. RT. 0.853± 0.102. 0.848± 0.092. (mg/cm ). RT+ VT C. 0.880± 0.091 0.812± 0.112. 0.868± 0.110 0.807± 0.106. 0.34. NS. 腰椎 L2 (mg/cm2). RT RT+ VT. 0.967± 0.114 0.974± 0.113. 0.948± 0.103 0.963± 0.125. 1.68. NS. C. 0.913± 0.104. 0.922± 0.103. RT RT+ VT C. 1.012± 0.067 1.012± 0.121 0.956± 0.098. 1.002± 0.057 0.995± 0.122 0.954± 0.094. 0.70. NS. 腰椎 L4 (mg/cm2). RT RT+ VT C. 1.013± 0.079 0.994± 0.097 0.948± 0.083. 1.014± 0.056 0.999± 0.094 0.957± 0.067. 0.15. NS. 腰椎全部 (mg/cm2). RT RT+ VT C. 0.969± 0.084 0.970± 0.103 0.914± 0.095. 0.961± 0.070 0.962± 0.109 0.917± 0.087. 0.97. NS. RT. 0.769± 0.083. 0.736± 0.080. (mg/cm2). RT+ VT C. 0.726± 0.091 0.723± 0.072. 0.701± 0.095 0.701± 0.067. 0.84. NS. 臀部 (mg/cm2). RT RT+ VT. 0.891± 0.061 0.875± 0.100. 0.831± 0.064 0.823± 0.097. 0.27. NS. C. 0.871± 0.087. 0.826± 0.071. 腰椎 L1 2. 腰椎 L3 (mg/cm2). 股骨頸. *p<.05. NS:未達顯著差異. (F 值). 顯著性.

(45) 37. 表 4-4-2:阻力結合振動訓練對骨骼健康(骨骼代謝)之影響效果探討 測試值. 組別. 前測. 後測. OCN ( ng/ ml). RT RT+ VT C. 28.9± 7.4 30.1± 8.6 24.7± 6.8. 28.7± 6.7 29.1± 10.6 23.1± 11.0. CTx ( ng/ ml). RT RT+ VT C RT RT+ VT. 0.593± 0.124 0.577± 0.171 0.528± 0.178 50.7± 18.2 55.3± 20.9. 0.664± 0.149 0.752± 0.303 0.588± 0.104 44.4± 11.0 40.7± 13.0. C. 49.2± 15.4. 38.1± 14.6. OCN/ CTx. *p<.05. NS:未達顯著差異. 交互作用 (F 值). 顯著性. 0.10. NS. 0.71. NS. 0.54. N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Through training in coaching, and integrating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exercise and fitness training activity, this course not only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骨骼系統 骨骼、關節、韌帶等 運動 、 支撐 、 保護 、 造血.. 肌肉系統 肌肉 、 肌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ustomers to their pet's health will be different values and knowledge,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280 min, recovery 252, th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