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一 一 一)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資源利用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

五 五

五、 、 、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 ( ( (含結論與建議 含結論與建議 含結論與建議 含結論與建議) ) ) 甲 甲 甲

甲、 、 、 、重要結果 重要結果 重要結果 重要結果

本年度之研究計畫係以流域治理為主題,探索原住民土地知識在現代動態調適的結果,釐清「傳 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應用於制度設計之意涵。由於原住民的知識包 含經由在地人士制定的複雜慣例和決策,往往是以經驗為準,在世代之間傳遞著。同時,它也會改變,

轉化為新的知識,其轉變程度可能因社會群體相異的因子而有所不同,而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年 齡、性別、屬於少數民族等。郭華仁、陳昭華、陳士章、周欣宜等人(2005)在「傳統知識之保護初 探」一文中歸納指出,傳統生態知識,包括對環境中生物與非生物的認知與使用的知識,而與現代科 技相較,具有以下之特點:(1)傳統知識具有整體性;(2)傳統知識具變動性,因社會環境變遷而 演進;(3)傳統知識的起源乃是經由集體創作而成,其創造者通常不可考;(4)傳統知識之傳遞基 於代代口耳相傳;(5)傳統知識常歸屬於某個特定居住地域的人民。因此,在地知識不應該被簡單 認為是與科學知識相類似,它也包含了文化、社會和政治的知識和技術的連結。然而,知識的改變是 經由社會內和社會之間交互作用和人們對於環境的適應而產生,用「在地」來稱呼是希望能包括動態 的自然知識系統的概念。再者,在地知識是經過世代傳遞與變化、吸收新知之後,由現在的在地人士 所表現出來的知識系統,除了前述郭華仁等人所提出的傳統生態知識特點外, Berkes(1999)還依據 在地知識的分類,將傳統知識分為四個層級加以討論,分別是:(1)土地與動物的在地知識;(2)

土地與資源管理系統;(3)社會制度;(4)世界觀。

然而,儘管TEK所謂的「傳統」,是指涉一種在認識論上與現代科學典範的差異,但「傳統」一 詞本身在語意上帶有古老的意味,從時間上看,「古老」與「現代」所呈現的是相對立的意涵,常容 易讓人忽略它動態的、隨境遇而調整的一面。因此,本研究延續共用資源研究「個人」、「組織」與

「生態系統」三個層次的分析架構,並結合強調原住民對傳統生態知識的詮釋權的社區製圖操作,由 以下三個層面的問題進行探討:

1.「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利用:以個人為單位,探討個人對於傳統土地知識的詮釋,而這 些知識是如何呈現在現代的個人土地耕作經營上。

2.「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共用組織:以組織為單位,探討組織對於傳統土地知識的集體詮釋,

而這些知識是如何呈現在現代共用組織對於資源的共用規範和運作上。

3.「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流域管理:以流域為單位,探討部落對於傳統流域知識的集體詮釋,

以及這些知識如何呈現在現代原住民部落人和流域之間的關係。

(一 一 一 一)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資源利用 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土地及自然 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 資源利用

在台灣,原住民與外來科技文明接觸前其生活環境通常呈現較為自然的狀態,而且原住民通常具 有豐富的生態知識,但並不表示他們有生態保育、環境保護或永續發展的思想或行為目的,而是我們 認為他們有些信仰、禁忌或行為可能合乎現代的環境生態理念(劉炯錫,1999)。陳玉峰(1994)也 點出,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生活與土地所交纏出的經驗及智慧,是建立台灣本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面對台灣自然生態環保的窘境,若要有效建構台灣本土生態觀,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生活經驗與 智慧的融入,將是攸關成敗的關鍵。進而,盧道杰、吳雯菁、裴家騏、台邦‧撒沙勒(2006)的研究 認為原住民的傳統裡的一些作法可能會接近現代生態保育所希望達到的一些目標,而這些原住民傳統 的作法,也可稱為是部落的在地知識。

關於在地知識與傳統生態知識課題,盧道杰(2005)也曾著文加以分析解釋。盧道杰從在1992年 的生物多樣性公約觀點開始剖析,認為在公約中相關的字義,如:原住民族或地方社區的傳統生活方 式、傳統文化慣例、傳統知識、及與地方社區生物資源有著密切和傳統的依存關係,所表達的是:不 同於工業革命後,全球以西方機械物質為主的現代文明生活,在世界各地有著許許多多的社會,其生 活型態、其長久以來與周遭環境生物資源間的互動連結、及其族群內部的非正式規範力皆對生物多樣 性保育工作,有正面的效益。

以下我們分別從部落的農地、林地、狩獵、觀光等土地及自然資源利用,以相關文獻和本研究長 期於部落所進行的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經驗,對部落的傳統生態知識進行探討:

1.部落傳統生態知識與農地利用部落傳統生態知識與農地利用部落傳統生態知識與農地利用 部落傳統生態知識與農地利用

在本年度研究期間,我們進入部落,走進田間小徑、踏上林區步道,在當地生態學者與居民地帶 領下,觀察部落傳統生態知識與農地利用的關係,聽著部落族人述說他們對生態與森林的認識,一位 受訪者T033說道:「在一個林區內,若是以現代的科學分類可辨識出200種不同的植物學名,但若是 依據我們泰雅族傳統知識的分類去辨別,可以辨識出高達800多種不同的植物,這些有別於科學分類 的泰雅名稱皆有其特殊涵義,都是我們族人基於部落傳統生態知識所辨識植物的方式,這和我們部落 長久以來的資源利用有關,有的是老人家的經驗,像是可以作為藥材、有的反而有毒性等等,可以說 是我們泰雅族人傳統生態的智慧。」這樣的經驗,印證了盧道杰(2005)於「在地知識與生態傳統知 識」一文所觀察並指出的看法,原住民族在植物、農作等生物多樣性上,其特有的在地知識體系,是 原住民族部落社會因應其長久在生活上的需要,而發展出來對生物物種與資源的分類方式,有些甚至 可細緻到植物不同部位:根、莖、葉、或種子、花的名稱。

盧道杰接著以南美洲安地略斯山上的原住農民為例,指出當地農民在海拔高約4000公尺的山區,

自3000年前即建有一種當地稱之為waru-waru 的梯田、渠道與農田系統。科學家認為waru-waru 屬較 原始型的灌溉系統,然其可有效地因應極端的寒帶氣候,溝水白天吸熱,晚上輻射熱使田裡溫度數度 高於週遭環境,可保護作物防止霜害,同時濕潤農地、排洪洩水。又農民常挖掘溝渠裡的有機沈澱物、

淤泥與澡類作為肥料,在維持土力上頗有功用。這些使得採用waru waru 系統的馬鈴薯田每公頃產量 可達 10 噸,遠高於地區每公頃產量平均的1-4 噸。同樣地,原住民族傳統的農耕系統,也許看似傳 統、粗糙而樸實,但實際上在產能與對環境的影響上,卻不見得輸給現代平地漢人的技術。

以本研究區泰雅族部落為例,過去部落居民在農地利用上,是採刀耕火種的方式,以放火燒地來 豐沛土壤肥沃度,雖然看似危險,但受訪者T034也指出:「族人在放火時,會預留通道能有效避免森 林大火,此外,我們在這幾塊有限的可耕地上,輪流的去使用,就可以避免地力衰退。」而在採集上,

過去的族人,便能以自身的經驗和生態知識,辨認出各種可食用的野菜與藥材,彌補農作不足與進行 一些醫治行為。受訪者T035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從過去老人家開始,像在選擇住哪裡時,就會去注 意到環境,要避開陰濕的地方才不會生病,也要避開溪流邊、低窪地和風大的地方,不然住屋就很容 易壞掉,也得避開行水區和曾經崩塌的地方,那些都是地質很不穩定的。當然,我們這些都要遵守 gaga……。」受訪者所述說的,無非都是部落傳統生態知識之於土地利用時的最好展現。

而後,由於部落已納入了社會經濟體制,許多居民為了提升作物的單位經濟,往往施加化學肥料,

結果導致地力衰退。如今,有很多部落農民漸漸地開始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以鎮西堡─新光部 落居民的農地利用為例,在光復後返回後山之時,主要種植傳統的地瓜、小米等作物,兼採野生菇類,

維持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之後,在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之下,原住民部落的發展方向即以金錢使用

與累積資本的現代化方向靠攏,開始種植人工香菇。嗣後,受到如大陸進口等市場環境改變,部落居 民為了在邊陲的山區種植農作物到市場上換取較好的經濟收入,並且趕上現代化的經濟需求成為部落 苦苦追趕的目標,在交通不便、資訊不足,且缺乏農會服務機制下,部落居民往往依賴口耳相傳的農 業資訊,試圖找出較具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像是民國60年代改種蘋果、民國70至85年改種水梨,到近 年的水蜜桃等,皆是受到市場環境影響,除了水果種植,自80年代中期開始,部落居民也引進挖土機 開挖坡地,種植高麗菜等葉菜作物,目前主要作物如高麗菜、青椒等,但種植蔬菜面臨資本、技術與 銷售管道問題,而成為部落居民下一步要克服的目標。

對此,許多部落也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能邁向成功的有機農業耕種與產銷,例如在石磊部落的受訪 者T036,便巧妙地結合其長久以來所承襲的部落農人傳統生態知識,選擇最適宜耕種的土地,並利用 在地容易獲取的植物資源做為有機肥料調配原料,以學習、研發、嘗試錯誤、修正、成功的模式,進 行耕作,更進一步在近幾年間,依循此種模式,發展出更甚於有機農業的栽種模式,即更永續的自然

對此,許多部落也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能邁向成功的有機農業耕種與產銷,例如在石磊部落的受訪 者T036,便巧妙地結合其長久以來所承襲的部落農人傳統生態知識,選擇最適宜耕種的土地,並利用 在地容易獲取的植物資源做為有機肥料調配原料,以學習、研發、嘗試錯誤、修正、成功的模式,進 行耕作,更進一步在近幾年間,依循此種模式,發展出更甚於有機農業的栽種模式,即更永續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