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學校層面對學生英語學習適應的影響

以下,將學校層面分為學校設備、教師方面,分別探討之。

(一) 學校環境設備

樂樂國小在營造英語學習情境上,學校走廊與佈告欄隨處可見有關英語的標語;每一個梯 間,都貼著一個短句或標語;在走廊的天花板上,則貼有英語的字句。教室裡,牆上或門

邊都掛著英語字母、音標的圖片。

然而,教學設備方面卻略顯不足,英語專科教室還有待改善:例如「電視雖然可以用,

但是我們這邊連 DVD Player 都沒有。……現在這台 CD,是我從家裡帶來的,原本那一台 故障了……這一台電腦還沒有辦法連接到電視……在教學環境方面有所限制」(訪師 1-4,

941018)

(二) 師生互動關係

以下,就教師的特質,包括其如何將其英語學習的看法、教法、教材使用,運用於師 生之間的互動情形,分析討論之。

1. 教師對英語學習的看法

當談到教學理念時,張老師認為「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呀,你不能叫他們做很多事,

比如說我們這一節做什麼事好不好,這都是不對的,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呀,不可以投票、

表決,所以叫他們做這些事基本上都不太對的。」(訪師 1-1,941018),因此,在教學上,

他希望「(學生)來的時候是很輕鬆的學東西,當然要嚴格也是可以啊 ! 但是…我上課就講 過啊,我小時候很愛講話,講一下又不會死 ! 不討厭英語、輕鬆學是我的想法。」(訪師 1-7,941018)。可見,老師的教學態度是讓學生輕鬆的學習英文,而在英語課上,他對學 生的態度是很自然的,而由正向型適應學生的臉部表情可看出是處在快樂、期待、投入當 中,可見,張老師對於上課氣氛的想法是在營造出輕鬆愉快的上課氣氛。

2. 老師上課風格

張老師會先以一個英文單字的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這個部分常使學生們欲罷 不能,由此可知,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可以透過其它管道,例如:可預測的活動 結構、別國的文化,藉以獲取語言意義。

就研究者的觀察,張老師在上課的語調較沒有抑揚頓挫,上課的時候,他會使用麥克 風,但是聲音還是平平的,在教單字重覆練習的活動中,他偶爾會舉例生活中有趣的經驗。

在六甲的英語課裡,張老師偶爾會在課本中,加入一點點小小的趣味,比如說,教到go on a picnic這個片語的時候,老師就以在國外看到的例子舉例給小朋友聽。因此,教室裡常是 笑聲不斷、那些較有反應的學生也會一直提問。

學生對於老師在教課本時,舉一些有趣的故事,會較配合跟著老師做練習,在這部分,

師生之間也較有互動,因此,運用課外的故事,不僅能使課堂氣氛不再沉悶,變得熱絡,

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會較為高昂。

3. 配合節日情境教導英語

在研究者的觀察中,老師並沒有將課本全然視為教學材料的全部,相反地,他會依節 日的來臨,選擇不同的教材,例如,研究者有三次觀察到,老師教了中秋節、國慶日、萬 聖節,並且配合不同的節日講述一些節日故事,學生聽得很盡興。例如,當老師講到有關 Halloween 的節日英語時,學生會告訴老師「老師 ! 你快點說啦 !」(觀 14-6,941028)。

此外,老師在講述節日英文時,會配合發問、引導學生的生活經驗。

4. 捨棄文法知識的灌輸

在張老師的教法上,他較少講文法的專用詞彙,而是運用類化的方法,例如「你看ㄛ ! 不同的動詞接上不一樣的名詞所產生的變化性就構成了英文的句子,和我們中文是一樣的 道理…來 ! 不然我們來講一個中文句子看看…(這時,學生露出覺得無聊的模樣),於是 老師接著說:那你會不會覺得英文文法很無趣,什麼詞又加什麼詞又加什麼詞。所以你會 覺得很煩,那沒關係,全部先把句子唸熟,以後你老師在上你就知道就學起來了,不要先 學說什麼詞加什麼詞,那這樣很亂啦。」(觀 1-2,940830)。而在講到未來式時,老師告訴 學生「那你就要用到”I am going to”然後你會發現前面都是 going to,後面就加一個句點,

表未來式。如果你還是不懂,沒關係,你就先記下來,你先把這個句子學一下,以後再學 就比較簡單喔。像現在你們去外面學或課後學的就有這種文法對不對 ?」(觀 2-6,940902)。

顯然,老師在句子的教學上,依循的教學方式是機械化反覆練習,經由不斷的練習,例如:

課堂上的複誦、加強(將句子抄寫在練習簿)、錯誤糾正等(張春興,1998)。

然而,研究中在對學生的訪談中發現,最令學生感到困擾與挫折的是句子,句子不會 拼、組合,使他們覺得緊張,尤其是被老師叫上台時最不安。

但是,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顯少有與學生互動的情形,一直與老師有反應的只有 B4(在補習班上過國中課程),其他的學生還是略顯困惑樣。

5. 教師對於學生課外補習的看法

據研究者調查發現,六甲班上學生大部分有補習過,有部分學生也會拿補習班的教材 詢問張老師,對於情形,老師並不太回應,他的想法是「其實他們都不會,他們都會直接 拿來抄,或者問我,其實我不太喜歡幫學生解答補習班的問題,……因為你去補習他有義 務要把他發給你的教材教好,不是讓妳拿來學校問老師的……如果我幫他的話,萬一錯 了,那補習班的老師說錯了,那可能就會造成她對老師不信任」 (訪師 1-6,941018)由此 可知,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仍存在許多需要考量的因素。

張老師也曾告訴研究者,對於英語,其實他覺得自己專業能力還需要加強,他說「其 實我覺得我英文能力還不夠好,有些學生問我的,我不見得就會啊,所以我不太回應這個 部分,是因為我沒有把握,所以就不會講」(非訪 941108)。

6. 沒有充足時間備課

樂樂國小目前只有張老師一位專任英語教師,除了教英語之外,他身兼行政工作、籃 球教練,並且也教三年級的社會課、綜合活動,他覺得備課時間太短、各個年級有不同版 本,教材繁複,他表示「學校的正式老師就只有我一個嘛 ! 一個人要教比較困難,其他

學校都是一個team,一起討論或研究,……我是覺得六年級我帶得不夠好,我也知道有時 候可以帶遊戲,但是有時候就是會來不及兼顧…」(訪師 1-5,941018)。由引述中,可瞭 解英語教師未在教學上求變化,是因為他覺得時間不夠充分,此為一學校在英語教學上需 深思的問題。

綜合上述可發現,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觀點會影響其課堂上的運作情形,其專業與 專門知識會表現在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上,然而,如果教師缺乏足夠的備課時間,對其教 學品質是一種考驗,本研究發現,在英語課堂中,由於老師多使用聽說教學的方式,在師 生互動的情形較為缺乏。由於本學期開始,張老師才認識這個班,因此對學生的瞭解還是 不夠,在英語課堂中,時常要和學生做問與答,張老師叫得出名字的還是某一部分特定的 學生,無法顧及學生的程度,因此,這一點也會影響與學生互動的頻率。此外,依目前的 主流教學方法為溝通教學法,強調運用「互動」來達成語言溝通的目的,並以培養在各種 社會情境中適當的理解或表達不同的英語功能(廖柏森,2004),但是,在研究者所觀察的 過程中發現,張老師在教學上較缺少變化,因此,也間而缺乏與學生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