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臺灣意識

一、臺灣意識

意識(consciousness)通常可視為人類所特有的、反映客觀現實存在的最高 形式,或是一種自覺的心理活動(郭炤烈,1999;夏征農,1992:2782)。那麼 何謂「臺灣意識」?施正鋒(1999:59)認為,臺灣意識是指「感覺到自己是臺 灣人的意識」,它的獨特性在於是一種多面向、多層次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其呈現方式也經常隨時空推移而有所遞嬗,並作多元形式的展現。黃 俊傑(1999)指陳,臺灣意識是在每個歷史階段的政治脈絡中形成的,這種脈絡 性深植於各階段的政治背景之中,因此臺灣意識的論述基本上是一種抗爭論述,

作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及反抗中共打壓。蔡篤堅(2005)

則指陳,臺灣民族認同呈現多元面貌,自鄉土文學運動以來,具有地緣認同取向 的臺灣意識,在政治和社會力的轉變下,逐漸挑戰了以血緣認同為基礎的各種中 國意識。

由上可知,臺灣意識的意義猶如「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研究者認為,可 將之分成四個階段,因著不同的時代背景,據以探討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重要內 涵。

(一)明清時期(1661-1895)

在本階段尚未出現臺灣意識,反倒是當時隨著移民臺灣的漢人而出現認同中 國祖籍的各種「地方意識」,包括:漳州意識、泉州意識、閩南意識、客家意識 等(黃俊傑,1999)。

(二)日治時期(1895-1945)

日本統治期間,臺灣人為了反抗日本殖民而激發出所謂的「臺灣意識」,基 本上這是一種民族意識,也是階級意識。其內涵在於認同漢族文化及中國文化,

而非當時統治中國的政權。學者們普遍認為,此階段的文化認同成份遠大於政治 上的認同(王前龍,2001:85;黃俊傑,1999)。

(三)臺灣光復後至解嚴前(1945-1987)

本階段發生的臺灣意識,實際上意謂臺灣人「對抗」外省人的一種省籍意識。

究其原因,係導因於光復後的權力分配不公,尤其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後,釀 成日後長期的省籍衝突與分裂(黃俊傑,1999)。1984 年陳映真曾對歌手「侯德 健事件」做出以下的評論:「『龍的傳人』這首歌,整體地唱出了深遠、複雜的文 化和歷史上一切有關中國的概念和情感。這種概念和情感,是經過五千年的發 展,成為一整個民族全體的記憶和情感,深深地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此後,

可謂更加遽了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衝突,結果甚至引發一場「臺灣結對抗中國 結」的大論戰(陳映真,1988;江宜樺,1998:144)

李筱峰(2002:92)指出,在二二八事件後使得一股新的臺灣意識再度凝聚,

並成為臺灣獨立的濫觴。因此,在本階段裡也有部份人士將臺灣意識視同「臺獨 意識」。此派人士(如陳芳明,1998;陳隆志,1993)指出,臺獨意識源自接受 西方民族自決的理念(self-determination),強調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臺灣人四 百年來一直為外來政權統治,應該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 家,於是揭櫫「臺灣民族」、「臺灣獨立」及建立臺灣共和國的主張,後來因為白 色恐怖導致獨立建國的臺灣意識轉向海外推動。

然而,依據陳昭瑛(1998:141-147)的分析,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不可視 為相同,因為臺獨意識最早並非臺灣人意識的產物,而是美國人意識的產物,它 是 1942 年由美國人柯喬治(George Kerr)提出來的,其目的係為保障美國在臺 灣的利益而主張臺灣應該獨立。話雖如此,但國內的臺獨意識實際上在 1950 至 1960 年代已獲得初步發展,只是限於當時的時空背景,當時各項反對運動大多 以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及臺灣本土化作為主要訴求而非臺獨立場。必須等到 1979 年「美麗島事件」後,激進的「臺獨意識」才逐漸取得地位,跟著激起反 中國的本土化運動或反中國的臺灣意識,於焉產生了所謂的「統獨論爭」。由於 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間的論述涉及國內主張「統派」與「獨派」的不同觀點,其 範圍既廣且複雜,故本研究在此不作延伸討論。

(四)戒嚴令解除後迄今(1987-2005)

黃光國(1987)曾經從整體面分析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內涵與異同。他指 出臺灣光復以來,在歷史上出現過的臺灣意識和中國意識都不只一種,因而提出 一個分析的概念架構。這個架構以「鄉土意識」作為分析的零界點,係指個人對 本鄉、本土和本地的認同。然後分成縱、橫兩個面向加以分析,縱向代表維繫代 表中國政治體制的力量,內涵包括有:「保守中國意識」表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另一「民主中國意識」則是主張建立民主政治結構。橫向 代表的是反對中國政治體制的力量,內涵包括「臺灣獨立意識」,代表臺灣人不 是中國人,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另一「現實的臺灣意識」則是主張住民應 有自決權,可以透過選舉方式來建立民主政治的革新。

自戒嚴令解除後,1991 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國民大學 進行全面改選,在 1992 年底為了緩和省籍情結和族群問題,政府提出「生命共 同體」的理念;在 1996 年第一屆總統直選前夕,在 1995 年李登輝揭櫫「社區共 同體」的概念,希冀建立現代化、民主化、具有公民社會意識的社區共同體(李 登輝,2005:38)。發展至此,臺灣意識已如火山爆發似地一湧而出,臺灣意識 對內則成為追求各族群之臺灣住民的團結意識,對外則成為反抗中共政權的政治 意識(黃俊傑,1999)。

例如李登輝在 1998 年提出「新臺灣人」的概念,並希望藉以凝聚成新的臺 灣意識,他說:「不論是四、五百年來的,或是四十年、五十年前從大陸來的,

或是原住民,攏是咱們臺灣人,為臺灣,為了中華民國在這裡打拼,就是新臺灣 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臺灣意識,其目的有二:對外與中國大陸作為相對,強 調臺灣的獨特性,對內則以臺灣自身作為一個整體,強調閩南人、外省人、客家 人、原住民等各種族群,不管先來後到,只要認同這塊土地的都是「新臺灣人」

(李登輝,1999:82)。

另外,學者施正鋒(1999)從臺灣意識的深層結構分析出具有三個面向及六 種成分,其內容分別是:

1.原生面向:臺灣意識是自然生成的,是緣於相同的漢人血統關係所帶來的 認同感,因此華人文化成為臺灣意識重要的一部份。

2.結構面向:由於日本統治者進行政治控制、經濟壟斷、文化歧視及教育控 制,使臺灣人在敢怒不敢言的情形下,反而激起被壓迫的共同命運感受,

形成臺灣人集體認同的基礎。後來由於國民政府黨、政、軍的國家機器長 期控制臺灣人,引發臺灣族群與省籍的敵對,導致長期「本省人對抗外省 人」的抗爭,以及國家認同和統獨之爭。

3.建構面向:集體認同是可以經由人為建構、想像和創造出來的,代表大家

有共同的歷史、經驗及記憶。戰後的臺灣意識中一直有兩股重疊又拉鋸的 國家認同,一是歷年來國民黨由上而下灌輸的官式民族主義,另一則是獨 立建國意識。

最後,施正鋒(1999)主張臺灣意識的發展應朝向建立臺灣民族(Taiwanese nation)意識(如下圖 2-4),由原生面向提供血肉,由結構面向提供骨幹,由建 構面向總其成的精神,並以多元文化主義來建立一個超越族群的臺灣人認同,尊 重各族群獨特的價值觀和文化特色,也使每個人都可以坦然地同時擁有個人、族 群、及國家的認同。

圖 2-4:臺灣意識的發展示意圖 資料來源:出自施正鋒(1999:87)。

綜言之,臺灣意識可視為許多不同內容、且具特殊性的臺灣社會意識之總 稱,它反映了臺灣特殊處境的一種社會意識(曾健民,1999)。在日本統治以前,

它指的是各種漢族移民的地方意識,在日本統治時期則是指涉認同中國傳統文化 為內涵的意識型態,臺灣光復後的臺灣意識則是受到戒嚴體制及西方文化入侵下 所激起的一種本土意識,與臺獨意識有若干程度上的關聯。解嚴後的臺灣在社會 自由及政治民主的環境條件下,所謂的「臺灣意識」乃指身為臺灣人對於自己身 份的意識及對於生活的土地的認同,在內涵上,一方面重視「生命共同體」、「社 區共同體」公民意識的建立,另方面則強調臺灣人對於自己的族群、歷史、地理、

文化等方面應有充足的認識與瞭解,並藉以增進自己對於所生長的鄉土能付予關 愛情懷。

由上述可知,統治者經常為了鞏固政權,會積極地消滅被統治者的自我意 識,誠如李筱峰(2002:101-103)、戴正德(2004:57-60)指出,日本實施皇 民教育,把自己的語言強加在被統治者身上,來取代被統治者的母語,其目的便

在於消滅臺灣意識;而 1945 年移轉來臺的國民政府為了消滅臺灣意識,在教育 上進行兩大政策:其一是推行嚴厲的語言政策,其二是改編教科書內容。前者的 目的要讓臺灣人忘記自己的草根性去認同中國,將臺灣話的語言改為閩南語,除 了消滅臺灣人的鄉土熱情外,也強調臺灣與中國的關連和傳承,以解除臺灣人的 鄉土認同感。後者則在編寫教科書內容時充斥「少康中興」、「田單復國」等中國 古代封建故事來教育臺灣人,史地課本裡教導如何「收復河山」、「反共抗俄」、「毋 忘在莒」,整套教育內容及價值體系完全以大中國為座標來思考,企圖使臺灣人 的國家認同和身份認同產生方向迷失。

時空更迭、物換星移,現今的臺灣社會表面上雖已脫離殖民和獨裁統治,但 仍須積極面對以下兩大課題:其一是中國大陸的打壓,其二是國內族群的分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惟今之計必須致力於重建臺灣人的臺灣意識,使臺灣民眾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惟今之計必須致力於重建臺灣人的臺灣意識,使臺灣民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