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社會重建主義與課程改革本土化

社會重建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是一種危機哲學(philosophy of crisis),同時也是一種希望哲學(philosophy of hope)。因為社會重建主義者強調:

當社會弊病叢生、社會價值扭曲而瀕臨危機的時候,為了解決社會問題、重建社 會的美好與理想,學校教育應該負起創造社會新秩序的責任,進行課程改革以培 養學生具有重建社會的能力。以下分別闡述社會重建主義的興起背景、重要代表 人物的思想、重要的教育內涵、及如何成為課程改革本土化立論:

(一)社會重建主義的興起背景

Allan & Francis 指出,重建主義哲學始於十九世紀早期的社會主義與烏托邦 的思想(方德隆,2004:92)。不過,社會重建主義的興起,與進入二十世紀後 在美國陸續衍生的各種社會問題才是息息相關。120040 年代正值美國經濟大蕭 條、社會民生凋敝、失業率大增、種族嚴重歧視、貧富差距拉大,緊隨而來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韓戰開啟、蘇聯的史潑尼克號(Sputnik)衛星升空、古 巴危機等,整個美國社會充斥著許多矛盾和不安。於是興起一批學者開始檢討當 時盛行的進步主義,認為學校教育太過度重視兒童中心,忽視了教育應該扮演的 社會功能與角色,因此主張進行社會改造,並尋找解決國家危機之道,於是 G. S.

Counts、H. Rugg 等人的主張便形成「社會重建主義」的基本內涵。

誠如 Counts 對進步主義的批判,便深切地指出學校應成為社會變遷的推手 與社會改革的機構:

假如進步主義真的是進步的話,它必須—公平與勇敢地面對每個 社會議題、瞭解生活中冷酷的現實、與社區建立有機的關係、發展實 際與廣泛的福利理論、塑造人類命運富挑戰性的願景,當強迫接受與 灌輸的程度比今日更少時,進步主義將不再令人畏懼(Counts,1978:

7-8;方德隆,2004:92)。

時值 1940 年代左右,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影響,人們深深體會到戰 亂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破壞,連人類的文化與文明隨時都有摧毀殆盡之虞。是 以,T. Brameld 體會到一個社會的重建,最重要的在於文化的重建,倘若文化潰 決了,還能寄望於社會能帶給人們什麼幸福的生活嗎?(徐宗林,1992)正如同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是一樣的。因此 Brameld 吸收其他哲學理論的基 礎,強調文化實體的分析,不再延用「社會」二字,轉而高舉「重建主義」

(reconstructionism)的旗幟(Stanley,1992: 16-21;李涵鈺與陳麗華,2005),使 得一度衰微的社會重建主義獲得重振與發揚。

(二)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社會重建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有三:G. S. Counts、H. Rugg 及 T.

Brameld。茲將其重要思想要義闡述如下:

1.Counts 的思想要義

G. S. Counts 可以說是社會重建主義的先驅人物,他在眾多著作1中所探討 的重點,均在於學校教育功能與社會問題解決的關係層面。他批判當時進步主義 過於軟弱,學校教育功能不彰,既無法協助社會重建秩序,亦無法促進社會文明 的進步。例如他在 1932 年的進步主義教育學會年會中,以「學校敢於建立一個 新的社會秩序嗎?」(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為題進行演說,

而後這篇演說稿出版成書,成為社會重建主義論者的代表經典。

Counts 斥責許多教育改革就像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研究白老鼠般的心情漠然 以對;他也痛陳學校教育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在於學校總是依循統治階級或集團 的期望進行強迫性的施教,學校教師也缺乏足夠勇氣和智慧幫助社會建立願景,

以達成改造社會、重整文化、重建文明的目標。是以,他主張為了提升學校效能,

必須使學校成為建立社會文明的中心,而不只是沈思文明的中心,培養學生能投 注忠誠和熱情去實現改革的願景(Counts,1978: 25-33),如此方能帶領國家和人 民走出佈滿危機的十字路口。此外,他還在 1934 年擔任《社會先鋒者》(The Social Frontier)期刊的創刊總編,在他的帶領之下,該期刊在發刊的十年內,不斷地 針對當時許多社會不公義的現象、社會階級再製問題、學校教育與課程改革等方

1

Counts 的重要著作有:《The selective character of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1922)、

《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 boards of education》(1927)、《School and Society in Chicago》

(1928)《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1932)《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1934)《The School Can Teach Democracy》(1939)《Education and American Civilization》(1952)《Education and the Fundations of Human Freedom》(1962)等。

面提出省思和批判。

2.Rugg 的思想要義

同一時間的另一位倡導學者 H. Rugg,他批評當時的進步主義太過度重視兒 童中心,並未考量到人類重要的社會情況和問題,忽略學生生活經驗與社會脈動 的結合,於是將社會重建的理念與實際相結合,致力於編寫教科書的工作。他和 工作團隊共同研發一套名為《人類及其變遷中的社會》(Man and His Changing Society , 1929-1932 ) 的 初 中 社 會 科 教 科 書 。 這 是 一 部 採 科 際 整 合 取 向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設計而成的教科書,以美國當時的社會問題或議題

(issues)做為課程組織的核心,將歷史、地理、公民、政治、經濟、社會等相 關領域的課程內容加以整合,帶領學生接觸當下發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並實際參 與社區和公民活動,幫助學生對社會議題建立明確、獨立的批判觀點(甄曉蘭,

2004)。要言之,這套教科書的編輯目的,在於期望藉以培養學生具有深究問題、

解決問題、社會批判、社會分析、實際行動及真實探究的基本能力,讓學生的個 人學習經驗與社區生活及社會議題產生聯繫(Rugg et, al. 1969; Stanley,1992:

21-25;李涵鈺與陳麗華,2005;單文經,2004)。估計這套教科書在美國有超過 五千餘所學校使用過,曾經閱讀過的學生則有超過七百餘萬人,足見其影響力之 大。

舉例來說,教科書在課程內容的設計,會經常提出許多現存的社會議題,並 提列出一些看似衝突卻又發人省思的問題,然後要求學生加以批判或撰寫文章,

例如:「人人都擁有工作權嗎?」「大多數的人們並未擁有一個真正保障的生活,

為什麼?」「所有的美國人都共同提升了生活水平嗎?」「為什麼全世界最富裕的 國家中,仍有數百萬計的窮人居住在黑景、狹窄且衛生條件不佳的房子裡?」在 課程實施的過程,Rugg 則建議教師應指導學生實際拜訪不同階級的家庭,踏察 低社經背景的社區生活,藉由社會行動的歷程(如:訪談耆老、服務學習、戶外 教學、社區踏察等活動),發掘社會的現實面,體驗社區的生活,並進而產生關 懷社會之情(Carbone & Wilson,1995;李雅婷,2005)。

3.Brameld 的思想要義

1940 年代左右,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及愛國主義思想的瀰漫,使得社 會重建主義曾面臨一度衰微。戰後,社會各層面正進行著重建,Brameld 趁勢而 起,一方面仍標榜社會重建主義所強調「社會關懷」的要旨,喚起世人重新關注 社會重建主義;但另方面,為促使社會重建主義獲得更多人的認同,也希望為社 會重建主義注入新的生命力素材,他採取折衷的觀點,著力於解釋重建主義和進

步主義、精粹主義和永恆主義四種哲學立場的本質與關係,此外,他更是重視社 會價值觀的重建和社會文化的改造工作,認為要對當前社會的主流文化結構、習 慣和態度進行強而有力的重建,而不只是加以傳承和維繫而已,使社會更符合民 主的精神,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Brameld,1956;李涵鈺與陳麗華,2005)。

Brameld 的重要的著作主要有三,分別是:《教育哲學之類型》(Pattern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1950)、《邁向重建的教育哲學》(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56)、《教育即力量》(Education as Power,1965)。其 中最為人熟知的第二本書中,Brameld 主張所有的意識型態都是由社會歷史脈絡 中形成的,它通常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在「社會文化變遷的初期」階段,意識 型態具有烏托邦的理想潛能;在「社會文化發展的成熟期」階段,意識型態與社 會文化的實體越趨接近;到了「社會文化發展的衰微期」階段,意識型態即與真 實的文化產生脫離。Brameld 認為現今的社會正值第三階段,社會文化的脫序已 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是以,教育必須引導學生瞭解社會改變具有正當性及迫切 性,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尋求共識,必須先從轉化社會文化、重建社會價值做起

(Brameld,1956)。

(三)重要的教育內涵及其影響

綜合上述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主要論點,以下研究者歸納社會重建主 義重要的教育內涵,並說明其後續對理論界產生的重要影響。

1.重要的教育內涵

(1)關切學校教育能否改善社會問題

誠如 Counts(1978:7)所指陳:「一種教育,如果不能盡力促進對世界做最 完整且透徹的理解,就不配稱做教育。」社會重建主義者認為,學校不再只是階 級再製的場所,他們相信教育是可以解決社會問題與文化危機的(Stanley,1992:

21),而且學校教育也有社會改造的責任。教育做為一種重建社會的重要途徑,

也做為一種社會重生的主要力量,必須與社會秩序的活力與創意相連結,而學校 中 的 教 師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 即 做 為 銜 接 學 校 與 社 會 間 鴻 溝 的 橋 樑

(Counts,1978:28)。基此,現今的社會有許多人處於弱勢和被壓迫的境況,如何 協助他們增能(empower),以擺脫弱勢和被壓迫的境況,使社會邁向理想之境 一直是社會重建主義者的理想。

(2)重視社會民主與文化重建的教育目標

社會重建主義者揭櫫社會民主的理念(Bussler,1997),認為人們應致力於社

會、經濟、及教育組織之中建立民主的社群,實現社會參與民主的理想。是以,

民主的教室裡,該如何教導學生認識民主社會裡衝突議題?如何教導學生瞭解人 際與內省價值的關係?如何幫助學生在一連串的課程與教學中獲得「覺醒

(awareness)、增能(empowerment)、行動(action)」的學習歷程,這些都成為

(awareness)、增能(empowerment)、行動(action)」的學習歷程,這些都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