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後殖民主義與課程改革本土化

「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是一個至二十世紀晚期才被學術界廣泛使 用的術語(陶東風,2000:1)。其理論內涵為何?如何成為本土教育的立論依據?

茲分述如下:

(一)後殖民主義的理論內涵

1492 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興起歐洲強國積極發展海權,並向海外擴張 領土,歷經十六、十七世紀的「帝國主義」(imperialism)時期,十八及十九世 紀全球已經約有五分之四的人口受到來自殖民國家在政治、軍事及經濟上的統

治,進入所謂的「殖民主義」(colonialism)時期(廖炳惠,1998:13)。直到二 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原本受統治的被殖民者取得了國家獨立自主的主 權地位,出現了許多新興國家,但他們卻因為國內經濟落後及政治不穩定,仍必 須依賴西方國家的各種技術、制度及經濟上的援助,令自已處於一種半殖民的狀 態。此時雖然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已經退出,但其文化霸權正悄然地以文化商品 及學術研究之名,行帝國主義利益與資本主義掠奪之實(陳麗華等,2003a)。就 在這樣的背景下,於是興起了「後殖民主義」。

有些學者從「後」字解析後殖民主義的意義,可區分為兩種意義:其一是從 時間更迭順序來分析,意謂「在殖民主義之後」,例如宋國誠(2003:2-3)即認 為,後殖民一詞在字義上隱含殖民的延續和尚未超越,指涉一種殖民主義從古典

「軍事—領域」形式向新型的「經濟—文化」的過渡階段。其二則是從空間上延 伸,意謂「超越殖民主義的運動」,代表殖民主義已由原來的政治和軍事統治型 式,轉型為一種文化上的霸權控制(方永泉,2000;劉自荃,1998)。還有一些 學者則運用「後」(post)與「殖民主義」(colonialism)之間用「-」的符號來詮 釋意義。「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與殖民主義之間具有本質意義的斷裂 與區別,它基本上是一種「抗衡性的後殖民主義」,是在獨立後殖民地找到的;

而「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則表示新興國家獨立後並無法真正終結殖民 主義,在某些方面仍延續著殖民性,是屬於一種「共謀性的後殖民主義」,表示 在形成後殖民主義之過程的同時,有著不同變化的殖民產物,事實上是一種變相 的殖民(曾萍萍,2000:5;曾萍萍,2003:6-8;陶東風,2000:6)。

後殖民主義可說是 1980 年代中葉以降,影響美國社會與人文學科最普遍也 最深遠的一股思潮(宋國誠,2003:3;蔡源林,2001),它是發端自第三世界的 知識份子,如法農(F. Fanon)、甘地(L. Gandhi)、薩依德(E. W. Said)、史碧 娃克(G. Spivak)等人,而後興盛於歐美各國。法農是非洲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 運動的核心人物,他在 1961 年出版《受苦的人》,1967 年出版《黑皮膚,白面 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一書,對遭受殖民主義統治的非洲民族及其文化 進行分析。他認為被殖民者在政治上獨立後,在心靈及文化上卻仍處於殖民狀 態,因為他們自身的國家文化及所有的社會機構、法令制度、教育系統、公共建 設等都是殖民者所訓練或建立的,即使脫離殖民後仍無法消滅所遺留下來的陰 影,在沒有選擇餘地的情形下只好照常沿用,依賴的心理依舊,面對獨立卻反而

「妄自菲薄」,這正是一種「黑皮膚,白面具」的內在認同危機(張京媛,1995a;

萬冰,2005;廖炳惠,1998:16)。另外,他也主張在後殖民的身份認同議題上 應避免「內在殖民」的發生。這是因為脫離殖民後,經常有人會要求回到殖民前 的純真(pure)的民族文化或種族文化,但這根本是脫離現實的。從長遠的歷史

發展觀察,任何一個地區根本不可能存在亙古不移的本質式傳統文化,尤其是一 個被殖民統治過的地區,其文化早已歷經多重的混合和雜交(Gibson,2003;李 英明,2003:80-83)。

南非的甘地批判「本真性」(authenticity)的民族主義,提出應避免對於過 去的懷舊心理及對於前殖民的社會與文化的回歸(張京媛,1995b;陶東風,2000:

20-22)。薩依德出身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家庭,1978 年出版了《東方主義》一 書,被譽為開啟後殖民論述的代表作。他指出中東研究只不過是殖民者所建構出 來的產品,於是他描繪了西方白人如何藉用「想像」(imagination)、「論述」

(discourse)、「實踐」(practice)三種方式,從學術研究、音樂、文學等層面,

不斷地將其霸權思想強加於其他民族或國家,甚至令他們處於被支配卻還陶然不 知的處境,藉以完成文化帝國之千秋大業。因此,薩依德的理論一方面強調抗拒 強勢文化的支配,另一方面也在於泯除西方過度膨脹的自我(Said,1994, 1994a, 1994b;王志弘,1999;陳芳明,2002;廖炳惠,1998:19-20)。蔡源林(2003:

324)指出,薩依德的後殖民論述代表了個人生命體驗與學術思想的結合,而這 個結合始自一連串巨大的對立力量之相互激盪,既有個人身份認同的矛盾,也有 親情倫理的掙札、學者與公眾知識份子的雙重、族群與宗教之衝突對立、外來殖 民者與本土社會之難以跨越的鴻溝,及家破邦亡的悲慟。

史碧娃克(Spivak)出身於印度而在美國工作,其著作對後殖民的文化分析 形式極具貢獻。其關切的重點,強調後殖民主體的異質性,堅持「女性主義」應 自成一個分析範疇;她也省思如何在後殖民主義下,第三世界國家如何解除西方 文化及意識型態宰制的問題,以及在西方啟蒙傳統所形成的霸權下如何獲得解 放。例如她在 1988 年出版「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一書,書中探討許多處於後 殖民處境下的從屬階級(或稱賤民),例如黑人、窮人、女性等,其意識或主體 經常是被消音的,即使一些反帝國主義的史學家或研究者意圖對此一現象有所突 破,然而也只是站在過去的文化精英立場,而未能真正促使這些從屬階級為自已 發言,因此她針對所謂「精英」西方理論論述加以批判,希望促使人們更加意識 到被排除或被邊緣化的社會成分(Landry & MacLean,1996; Spivak,1988,1990;李 英明,2003:75;彭淮棟,2004)。

上述這些後殖民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們關注的是第三世界新興國家在文化層 面的批判,經常引用傅柯(M. Foucalut)的「知識/權力」概念和葛蘭西(A. Gramsci)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的理論從事批判工作,他們認為國家雖然處於 政治獨立,但是在文化脈絡及意識型態上,卻仍受到殖民主義者以不同運作模式 加以支配與宰制。因此他們極力鼓吹本土知識份子應該針對文化的角度省思以下 重點工作(宋國誠,2003;曾萍萍,2000;陶東風,2000):

1.從政治、經濟、教育、藝術、及文化等層面,探討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 的關係,促使脫離殖民後能達到「去中心化」、「去邊緣化」的目標,擺脫 文化帝國主義的陰魂不散。

2.從分析殖民話語做起,喚醒被殖民者的意識覺醒,致力於恢復過去被殖民 的集體記憶與經驗,然後重建文化主體與身份認同,尋回民族或國家的自 我尊嚴與自信。尤其在「文化認同」的問題上,強調對於主體的「身份」

和「認同」。

3.加強宣導文化多元主義,以避免國家內部殖民或落入「文化民粹主義」的 問題,讓人民認知既然進入後殖民主義,想回歸到殖民前那種純真的文化 傳統是不可能的事;反而應該培養「向前看」的心態,積極面對文化多元 後所帶來的優點,而不是終日在「緬懷過去」。

4. 探究的焦點在於「重現」(representation)、「論述」(discourse)、「文本性」

(textuality)及權力抗拒的問題。

(二)後殖民主義如何成為課程改革本土化的立論

發生於第三世界國家的後殖民主義是否適用於臺灣的社會?臺灣是否已進 入後殖民時期?這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宋國誠(2003:16-17)認為,二次 世界大戰後,由於臺灣在經濟上的高度發展,使得臺灣成為一個「現代化後殖民 國家」,然而因為面臨中國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加以內部的統獨大戰,已使得臺 灣正處於一場後殖民危機中。依據陳芳明(2002:10-11)的指陳,臺灣社會經 歷過的殖民歷史並不能完全涵蓋於薩依德的《東方主義》一書。這是因為臺灣的 殖民經驗不是來自西方的殖民主義,而是來自東方的日本,因著這種特殊性時空 背景與脈絡差異,故而無法以第三世界國家的經驗來概括臺灣的經驗。

廖炳惠(1998:69;2000:88-96)的看法大致與陳芳明相同,他直指後殖 民主義對於臺灣而言未必適用。這是因為後殖民主義大體上是以非洲、中南美 洲、印度的經驗為準,這些地區主要是英、法、德、美的殖民地,殖民經驗與許 多亞太地區國家並不相同,尤其因為臺灣一直處在身份認同上的雙重性及文化地 理的邊緣性,又被當做列強與中國角力的場所、中日現代化的實驗地、國民黨的

「三民主義模範省」及中共的學習及統一的目標,因著這些矛盾又多重的身份及 社會條件,促使臺灣的後殖民境況更趨於複雜;再加上歷經二二八事件、退出聯 合國、白色恐怖及「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反而造成了臺灣內部殖民的陰影,這 是世界各國少有的情形。

由此可知,雖說後殖民主義係緣自第三世界國家殖民的歷史經驗所發展而 得,但畢竟東、西方的殖民背景十分迥異,臺灣的後殖民境況深具特殊性,當我

們在進行相關的意義詮釋時,自然無法完全套用後殖民主義的論述,但在參考性 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可提供我們作為詮釋臺灣社會現象的途徑之一。

那麼,「臺灣是否已進入後殖民時期?」有學者(如廖炳惠,1998:22-23)

主張,臺灣的後殖民時代根本不曾來臨。這是因為臺灣的殖民經驗過於複雜,除 了異、同文化與族群在此交錯,加上內、外殖民的狀況,頂多只能說目前是處於 晚期殖民(late colonialism)與新殖民主義(neocolonialism)彼此交匯的時期,

還尚未進入後殖民主義時期。但相反的,也有學者認為目前臺灣已經處於後殖民

還尚未進入後殖民主義時期。但相反的,也有學者認為目前臺灣已經處於後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