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課程改革的政治取向與課程改革本土化

(一)課程改革政治取向的內涵

黃政傑(1999:8)認為,課程改革(curriculum reform)是指針對學校課程 加以改變,減除其缺點,擴充其優點,藉以促成教育目標和教育理想的達成。張 嘉育(2002:3-4)則指出,課程改革是指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組織結 構、甚至課室教學上,進行整體而有計畫的根本改變,以提升學校教育的過程與 品質。然而,課程既是要進行改革,代表現行課程可能不夠理想或無法跟上時代 社會變遷,因此必須除舊佈新,只是在除「舊」與佈「新」中間,所涉及的問題 是:誰擁有課程決定權?不同團體的權益是否受到影響?一旦權益受到影響該如 何進行協商?這些問題都將導致課程改革具有政治性取向。

誠如黃政傑所言:

課程改革因為涉及權力和利益之重新分配,影響師生及社會發展,

因此時常成為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尤其是較為激進的課程改革,由於 衝擊力量很大,影響面向寬廣,很容易被躍登政治舞臺上論辯。當課程 改革流於政治論辯時,改革方向和措施可能越辯越明,矯正改革弊端,

但更可能會流於權力鬥爭,扭曲改革的理想,政治角力的勝敗決定了改 革方向的調整和改變。(黃政傑,2005:57)

譚光鼎(2000)曾直接指陳,學校課程教學就是一種政治社會化的工具。國 家為達成統治目的,經常會利用學校的功能,在規劃課程與教學時進行意識型態 的灌輸。是以,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由於教育經常受到政治的介入 和影響,如何做到「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getpolitics out of education and get education out of politics)是許多國家一項難解的問題。其實,教育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是一門尚在發展中的教育領域,是教育學與政治學觀點的 給合體,其探討的內容包括選舉、民意、法律、權力、政策、媒體、意識型態、

文化、價值觀、利益團體、群眾運動、政治人物等主題。意即其所關心的課題,

包括在教育上權力的分配與再製、衝突的管理、政治意識型態、市場機制、利益 的糾結、族群問題、城鄉差距等(Scribner & Layton,1995;林天祐,2004)。這 些課題經常也成為課程改革中必須加以重視和審慎處理的焦點,尤為重要者在 於,課程改革能否妥善處理社會正義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兩項議題。

美國在教育史上曾經出現過「教育均等」與「教育卓越」兩個重要的教育政 策議題,然而這些議題的提出多半與選舉有密切關連,政治生態的改變經常會影 響到教育政策的決定。同樣地,政治勢力的消長與政治版圖的重組同樣會影響到 教育政策的決定。省思其間的關係,其實這是因為選舉時,候選人所開出的教育 政策支票往往成為符應選民的重要訴求。若往好的一面思考,因為政治生態的變 遷提供了教育改革的新契機;但相對的,這樣的過程往往也顯示出教育的無奈,

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教育是失去自主性的,總是隨著政治起舞的,是擺脫不了 政治意識型態的干涉和影響的。

綜上,研究者認為,課程改革的政治取向可以說源自教育政治學的觀點,其 關注的課題亦是密切相關。教育是國家活動的一環,也是國家統治的媒介,政府 經常會透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對各種價值進行權威性的分配。由於課程是 教育的核心,因此教育的政治化現象,往往便是透過課程的選擇與分配在運作課 程改革(黃政傑,1994)。歸納而言,其具有以下幾項重要的內涵:

1.關切權力與利益的重新分配與運用

課程改革的政治取向,意同採政治取向的課程改革觀點。由於政治通指「管 理眾人之事」,必須設立一套有組織、計畫、執行、協調、管制、評鑑之程序或 機制,以求達到預期目標。然而,因事涉眾人之事,必然與權力和利益的問題息 息相關,一旦有人感受到自己原有的權力和利益出現失衡狀態,則容易產生衝 突,需要協調和溝通,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

由上可知,課程改革的政治取向強調改革過程中權力的分配與運用、改革目 的或改革論述的選擇,以及改革目的所試圖服膺的特定利益等議題,並致力於協 調各種團體的對立與衝突(張嘉育,2002:41)。以國內教科書的出版為例,開 放民間編輯後,龐大的利益分配問題也伴隨著權力的運作,難怪 Tanner(1988)

要說:「教科書作者和出版商總是屈服於各種壓力的。」許多國外學者(如 English,1986; O’Brien,1989; Keith,1991)甚至指陳,民間出版商經常為了獲利和 暢銷起見,總會去避免冒犯到一些所謂「壓力團體」(如立法機構、反種族歧視 團體、婦女聯盟等),並儘可能在內容選擇上符合學校選用委員會所訂的一些奇

怪標準或規定,弄到最後,所設計出來的教科書為了安全起見經常是平凡無味的

(吳俊憲,2001、2003)。類似此種現象是值得吾人關注和省思的。

2.牽涉課程改革的非理性因素與複雜度

Chubb & Moe(1998)指陳,以美國為例,許多公私立學校的人事和經費補 助大多來自政府機構,因此想要減少政治介入學校機構的運作,降低政治對教育 的控制實非易事。一旦課程改革的課題成為政治性議題時,即加深了課程改革的 複雜度與困難度,這是因為改革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許多非理性、訴諸情緒性、誇 張性、文飾性的因素,不但容易模糊改革的焦點,也容易失去改革的本質與真正 的目的。彷彿政治凌駕教育,課程改革成為擅權者炒作的議題,使課程改革淪為 虛飾。如何使課程改革議題回歸理性及論辯,將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重點所在(黃 政傑,1994)。

研究者認為,課程改革應該是隨著時代或社會的需要而改變,應該是配合學 校教育本質與提升學習成就的目的而興起。然而,因為受到政治的操控,往往使 得課程改革空有華麗的口號和理想,卻缺乏實際,所規劃的課程改革方案與政治 意識型態、政黨立場及社會勢力的關係糾結不清。到最後,徒增課程改革的非理 性與複雜性,卻無法達到改革的真正需求與必要的改變。

3.導向課程改革的社會正義與機會均等的理想實現

研究者認為,課程改革政治取向的目的,在於能促進改革目標的達成,並引 導社會朝向理想改變。這是因為課程改革的政治取向提醒我們,要隨時敏於察覺 改革過程中任何的線索和脈絡,分析問題及尋求解決之道,體察課程改革系統的 變遷,及其本身的意義與價值。這樣的課程改革理想是建基於社會共識和社會發 展之上,希冀能找回社會應有的公平與正義,並導引社會朝向良好的調適與重建 之途的。

(二)課程改革政治取向如何成為課程改革本土化的立論

綜合上述,課程改革要能真正進入學校及教室的大門,方能克竟其功,然而 經常是還未進到學校大門就已經是「風雨滿城樓」。由於課程改革係反映社會現 實與壓力而產生的,為了面對和解決教育的現實問題,過程中必須考量立法委 員、各民間教育改革團體、家長團體、學者專家組織、民間教科書業者等壓力團 體如何介入改革,及其權力運作的情形。受到政治力的影響,導致課程改革形同 一場政治角力爭奪戰,不同政治立場人士的對峙下,充斥著權力與利益間的糾葛 關係。表面上課程改革的結果看似經過協商、溝通所成,卻可能演變成只是利益

大餅的平均劃分,無法達到真正的理性改革,其正當性和合理性備受質疑。

國內之所以興起本土教育改革的風潮,其原因除了受到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 化、經濟自由化、及社會結構轉變的影響之外,其中要屬政治因素影響最為顯著。

例如繼蔣經國之後的李登輝在接任總統後,即開始推動一連串的政治改革本土化 運動,其中當然不乏教育改革範疇在內;1980 年代晚期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陸 續提倡本土教育的重要性,當時包括宜蘭縣、臺北縣、屏東縣、新竹縣、及高雄 縣等開始推動課程本土化及母語教育。1990 年代前後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相繼成 立,也形成一股推動課程改革本土化的巨大力量。自從民進黨的陳水扁成為總統 後,課程改革本土化的幅度越來越大,主張教育臺灣化與教材本土化,並落實於 全國性的課程綱要修訂之中。

教導學生本土教育課程,原是學校課程中不須刻意強調的,希望藉以幫助學 生希望認識臺灣的自然環境、歷史及人文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但由 於臺灣曾受到長期殖民與意識扭曲,加上政黨對立、族群分裂、及省籍衝突等因 素影響下,使得實施本土教育成為不同政治立場者角力的地方。例如「認識臺灣」

教科書的編寫,以及近來高中課程歷史綱要的修訂,皆是因為不同政治意識型態 的介入和抗爭,而引發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困難重重。

要言之,政治議題、權力分配與利益衝突在學校課程中一直是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這種現象國內外皆是如此。一個國家致力於推動本土教育運動時,

圍繞在權力、利益、均等、選擇、卓越、效能、族群等教育課題,實容易因為不 同政治立場與意識型態的介入,而模糊了改革的重點;倘在加上各種壓力團體或 利益團體的影響,甚至是立法機關的質詢和強調,課程改革本土化政策的決定經 常是難以「說清楚、講明白」的,始終無法訴諸理性論辯,或屈服於各方壓力之

圍繞在權力、利益、均等、選擇、卓越、效能、族群等教育課題,實容易因為不 同政治立場與意識型態的介入,而模糊了改革的重點;倘在加上各種壓力團體或 利益團體的影響,甚至是立法機關的質詢和強調,課程改革本土化政策的決定經 常是難以「說清楚、講明白」的,始終無法訴諸理性論辯,或屈服於各方壓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