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計畫區域選定與概述

第貳章 資料蒐集與彙整

一、計畫區域選定與概述

屏東平原為台灣重要地下水區之一,且沿海地區地層下陷較 為嚴重,屬於「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的辦理期程之 第一階段(81 年度至 87 年度),已完成地下水觀測站網之建置,

觀測年份已達 10 年以上,地下水觀測站共計 53 站(132 口),

抽水試驗站共有 9 站(23 口),水文地質調查站有 52 站。地下 水位觀測資料、地質參數、相關研究及規劃成果較為豐富,對於 資料分析及數值模擬有相當大的助益;此外,地下水資源對屏東 地區之社經發展極為重要,故選定屏東地區為本計畫研究區域,

以下針對屏東地區之地下水及水文地質進行摘要描述。

(一)區域範圍

屏東平原位於臺灣之西南端,北與阿里山山脈的南端相隔,

西接嶺口丘陵地,南接臺灣海峽,東以潮州斷層與中央山脈南端 大武山山脈相隔,海拔100 公尺以下之平原地帶面積約 1,130 平 方公里。本區域南北長約 50 公里,東西寬約 20 公里,地勢由東 北向西南緩斜,內有高屏溪、東港溪及林邊溪流域等主要河川貫 穿本區,注入臺灣海峽。

(二)水文地質架構

屏東平原深約 220 公尺內之水文地質分層,由上而下可劃分 含水層 1、阻水層 1、含水層 2、阻水層 2、含水層 3-1、阻水層 3 及含水層 3-2 等七層。含水層極為發達,厚度大且延展遍佈全 區;阻水層則間夾於含水層中,厚度遠小於含水層並且僅分布於 平原南段,因此含水層只於南側有顯著之分隔,而北及東側則合 而為一。依屏東平原之地質鑽探成果及前省水利局美濃和大響觀 測井資料,繪製九條水文地質剖面,茲以其中一條剖面如圖 2-1

所示,而阻水層分布區示意如圖 2-2 所示。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圖 2-1 屏東平原水文地質剖面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圖 2-2 阻水層分布區示意圖

(三)地下水觀測

屏東地區屬於「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的辦理期 程之第一階段(81 年度至 87 年度),因該沿海地區地層下陷較 為嚴重,因此優先規劃實施。目前已建置地下水觀測站 53 站(132 口),抽水試驗站 9 站(23 口),水文地質調查站 52 站。圖 2-3 為屏東地區地下水觀測網分布圖。

(四)水文地質參數

屏東地區大致可區分為扇頂、扇央及扇尾區,扇頂區約位於 吉洋、里港、彭厝、建興、赤山、萬隆、德興聯線以東,可稱為 聯合沖積扇扇頂,大約是以礫石層頂部之深度為 50 公尺之等厚 度線為界線;扇央區位於扇頂層區以西,至九曲、萬丹、崁頂、

大庄聯線以東;扇尾區位於扇央區以西至沿海。扇央及扇尾為區 域受壓含水層。各層的透水係數 K 除了少數在105m/sec 以外,

其餘皆介於103 ~104m/sec 之間,傳導率 T 介於3105~15.1m2/min 之間,比容量 Q/s 介於 0.004-654.5 cmh/m。含水層特性參數的算 數平均值為扇頂大於扇央大於扇尾區,各含水層以含水層一最佳,

含水層水力特性以扇頂最佳,扇央次之,扇尾最差。

 

圖 2-3 屏東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站井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