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假設情境案例驗證

圖4-3 顯示一假設之地下水系統,該系統用以驗證前述之資 料同化納進法的效果。

圖 4-3 假設情境案例平面圖

P1

P2 P3

P4 P5

O1 P6

O2

O3 O4

 

採用 MODFLOW (Harbaugh et al., 2000) 模擬此地下水系統,

系統設定及參數如表4 -1。

表 4-1 假設情境案例系統

項目 內容

網格尺寸 300m×300m

網格數量 52×104 個正方形網格

範圍 東西向約30 km,南北向約 10 km

井數量 6 個抽水井;4 個觀測井

每 時 段 之 單 位 時 間長度

6 個月

規劃時間總長度 9 個時段(共 54 個月)

斷層位罝將系統分為左右兩部分,交界處之透水係數較低,

抽水井對斷層另一側的觀測井水位變化影響較小,因此各井的影 響範圍訂為 25 個網格的長度;此設定代表觀測井 O1 及 O2 所 量測到的地下水水位將用於推估抽水井 P1 至 P3,而觀測井 O3 及O4 所量測到的地下水水位將用於推估抽水井 P4 至 P6。

為瞭解觀測井位置對地下水抽水量推估之影響,斷層左側的 觀測井被設置在與抽水井距離約略相等的地方,亦即觀測井 O1 距離抽水井P1 及 P2 約略相等,而觀測井 O2 距離抽水井 P2 及 P3 約略相等。而在斷層右側,觀測井 O3 設置在與 P4、P5、P6 都約略相等的距離,但觀測井O4 設置則設施在離系統邊界很近 的地方,較無法平均地接受到各抽水井的影響。透過上述觀測井 位置設計,可以瞭解觀測井位置對地下水抽水量推估結果的影 響。

根據上述的地下水系統,以下列四種假設情境進行理想案例 純數值模式驗證,案例A 中所有抽水井以定量(constant pumping rate)進行抽水,案例 B 及案例 C 探討抽水量在空間上及時間上的

變化,對地下水抽水量推估的影響,案例 D 則是在案例 A 中加 入觀測井的觀測誤差,用以探討觀測誤差對地下水抽水量推估的 影響,因在現實情況下,對於蒐集資料之觀測誤差的資料不多,

因此本團隊在案例 D 中的一個情境,加大觀測誤差,使其比實 際誤差大,進而透過純數值模式驗證來分析蒐集資料之觀測誤差 可能造成之影響。詳細的案例內容如下:

案例A:所有井以定量(constant pumping rate)進行抽水,其 抽水量為 2,832 m3/day。

案例 B:不同的井有不同的抽水量,抽水井 P1 之抽水量為 2,832 m3/day,抽水井 P2 至抽水井 P6 之抽水量分別為抽水井 P1 抽水量之 90%至 50%,每一抽水井相差 10%之抽水量,但抽水 量不隨時間改變。

案例C:所有井之抽水量相同,但此抽水量會隨時間而改變,

第一個時段的抽水量為 2,832 m3/day,隨後每個時段減少 283 m3/day (即初始抽水量之 10%),直到第五個時段,第六個時段起 每個時段增加 283 m3/day (即初始抽水量之 10%),直到第九個時 段。

案例 D:以案例 A 為基礎,加上觀測井的觀測誤差。觀測 誤差有兩種假設情況,以高斯噪音的方式加入,其平均值為零,

標準差分別為 0.03m 及 0.3m。其中標準差 0.3m 的誤差比一般實 際情況大很多,依Prinos et al. (2004)的研究指出,地下水水位(或 水壓)觀測的誤差很少會大於 0.03m。

要分析資料同化納進法對地下水抽水量推估及地下水水位 模擬及預測的結果,分析真實解與推估值之間的差距,因此採用 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及平均誤差百分比來 評估其結果,針對第uth 時段地下水抽水量推估、水位模擬及水

 

式中 f 可為水頭(hydraulic head,即 f h)或是洩降(drawdown,

f s hh,其中h為參考水頭),若要分析地下水抽水量推估誤差

圖 4-4 觀測井洩降之均方根誤差(RMSE)(上圖)及抽水量推 估之均方根誤差(RMSE)

圖 4-5 資料同化前(上圖)及資料同化後(下圖)觀測井洩降推估

之平 均誤差百分比

洩降

抽水量

更新前

更新後 時間(月)

時間(月)

 

圖 4-6 單井抽水量推平均估誤差百分比(上圖)及全域抽水量 推估平均誤差百分比(下圖)

圖 4-7 方案 A、B 及 C 之各井抽水量推估誤差百分比

時間(月)

時間(月)

時間(月)

單井推估誤差 單井推估誤差

圖 4-4 顯示在各觀測井洩降之推估之均方根誤差(RMSE)及 各抽水井抽水量推估之均方根誤差(RMSE),圖 4-5 為進行資料 同化前及資料同化後觀測井洩降推估之平均誤差百分比,圖 4-6 顯示單井抽水量推平均估誤差百分比及全域抽水量推估平均誤 差百分比,圖 4-7 顯示方案 A、B 及 C 之各井抽水量推估誤差百 分比。

結果顯示,對案例 A、B 及 C 進行一次資料同化後,洩降誤 差即可大幅下降,無論是均方根誤差(RMSE)(圖 4-4 上方)或是平 均的相對誤差(圖 4-5 下方)都顯示出相同的趨勢。對案例 D,推 估誤差被加入的觀測誤差所影響,但仍可以看出推估值持續改善 的趨勢,9 個時段後,相對誤差已接近 1%。此外,地下水抽水 量推估誤差也呈現類似的趨勢,但具較大的誤差,這是因為資料 同化技術的基本目標是降低狀態變數(水位)的誤差,且地下水抽 水量之推估是透過水位轉換而來。若不考慮案例 D 中極大觀測 誤差(0.3m)的案例,則所有的單井地下水抽水量推估的平均誤差 均在 7%以下,全域的地下水抽水量之平均誤差均在 5%以下,若 考慮案例D 中極大觀測誤差(0.3m)的案例所推估之地下水抽水量 平均誤差亦不高於 15%。圖 4-6 顯示,當推估的範圍加大,則地 下水抽水量推估的誤差就會減小。圖 4-7 顯示單一井在案例 A、

B 及 C 中的抽水量推估誤差(以方程式(4-35)計算),抽水量推估 對抽水井 P4 及抽水井 P6 相對較差,是因為觀測井 O4 的位置較 為偏遠的原故,這也顯示觀測井的位置會影響抽水量推估的準確 性,然而在這些案例中,即使觀測井的位置較為偏遠,任一抽水 井抽水量推估的誤差均不會超過 15%。

結果顯示,抽水量之誤差雖略大於水位之誤差,然在地下水 推估領域實屬極小之誤差。以用流量其校正地下水水位可得到較

 

合理之起始水位,並藉由增加資料同化的次數逐步降低模擬誤差,

此為資料同化方法之重要特色。

本計畫所採用之地下水推估方法與過去屏東地區所採用地 下水抽水量推估方法不同之處有:(1)可採用觀測站網及時之地下 水位觀測資訊,進行地下水抽水量推估;(2)若水井位置及深度已 知,此方法可推求各水井在各含水層之抽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