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 、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的 的 的 的成因 成因 成因 成因

(五五五五))))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總上所述,我們可知行為問題的評定與分類,將依研究者的理論基礎、研究 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資料分析方法等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分類結果。

在本研究中,對於行為問題的評定,採取行為發展觀點與教師觀點,將先廣泛地 蒐集教師認為在幼兒園教室最常見的行為問題種類,再依行為發展觀點中Essa

(1990)對行為問題的分類來進行評定與選擇的標準。

三 三 三

三、 、 、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的 的 的 的成因 成因 成因 成因

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遺傳與環境、成熟和學習這四大因素,一直交互影響 著其行為的發展。遺傳與親代傳承的基因有關,是先天的,也是個體的內在因素;

環境是個體生存所在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後天的,也是影響個體發展的外 在因素。所謂成熟,是指個體的身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受遺傳影響,由內在 機制所主控;而學習是指個體的行為隨著經驗的累積或練習而改變,是屬於後天 的原因(龔如菲、陳姣伶、李德芬與游淑芬,2001)。雖然,遺傳與環境在幼兒行 為發展的影響上各自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交互作用的模式觀點兼備遺傳與 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已廣被接受及應用。總言之,從一出生,幼兒便與其相關的 環境產生連續且動態的交互作用,形成發展。

雖然行為問題發生的原因錯綜複雜,當教師發現學生有不當行為發生,應探 究其背後真正原因,是生理因素、物理因素或心理社會因素,而後根據原因採取 適宜的介入策略,以達治本及治標的目的(吳明隆,2001)。本文將從交互作用觀 點,認為行為問題與其他行為一樣,都是個體本身因素與個體外部因素交互作用

20

的結果(黃利與劉培英,2007),綜合相關研究與主張將從個體本身與個體外部因 素等二大方面,分述如下:

(一一一一))))個體個體個體個體本身本身本身本身因素因素因素因素

個體本身因素,又可視為個體內在因素,包括生理層面、心理層面與智能層 面。生理層面包括先天遺傳及後天型塑的外表特徵(如性別、身體疾病等等)、先 天氣質、動作協調能力或身體健康狀態等等,這些特徵會直接影響幼兒的行為,

亦間接影響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及他人對其的看法。有研究以橫跨不同年齡層的 兒童為對象,成人評估其在問題行為量表上的結果,已證實遺傳對某些特定行為 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Rhee & Waldman, 2002;Saudino, Carter, Purper-Ouakil &

Gorwood, 2008)。

氣質是兒童與生俱來的行為模式,主要來自遺傳或先天體質,具有相當的穩 定性,包括活動量、適應度、趨近度、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規律 性、反應閾、情緒本質等九個向度。許惠萍(1996)研究幼兒氣質與問題行為的 關係,結果發現不同的氣質特徵可能引發不同的問題行為,包括:(1)適應度低、

堅持度低的幼兒容易出現各類問題行為。(2)活動量、情緒強度較高的幼兒出現 較多的社會攻擊及學習問題;較低則容易出現消沈退縮與焦慮情緒。(3)注意力 分散度較高的幼兒出現較多的問題行為。(4)趨近度低的幼兒容易引起消沈退縮、

焦慮情緒與學習問題;趨近度高則與社會攻擊有關。

由學生的心理層面來分析,行為問題常被視為兒童為了謀求或逃避某項事物 而運作產生的(Papatheodorou, 2005)。由此觀之,動機是兒童行為問題的原因之 ㄧ。黃月霞(2002)認為行為問題有三個不同的動機來源,而一種行為問題有可 能包含三種動機來源,這三種動機層次為:

(1) 試驗性:動機為好奇心和過度涉入,兒童有意去探討環境,以滿足其 好奇心。

(2) 由社會影響導致:動機是有意去取悅和認同重要他人。

21

(3) 強烈需求未能滿足導致:動機是兒童由於健康情況和對生活經驗缺乏 能力去因應。

換言之,兒童的行為問題可能受社會環境中的物理條件及學習他人等情形的 影響,產生動機有意地去做出行為問題,以滿足其心理需求,顯示出兒童具有自 我控制的能力。溫淑盈(2004)透過家長及班級導師之問卷調查,以國小一年級 學生為對象並追縱至三年級,進行縱貫性研究發現,造成兒童行為問題之主要因 素為自我控制,與家庭結構、功能較無關,並主張及時改善兒童低自我控制,將 可減少日後行為問題發生。

(二二二二))))個體外部因素個體外部因素個體外部因素個體外部因素

個體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因素,其中以家庭環境與學校 環境因素與幼兒的關係更為緊密,是幼兒最早接觸社會化的後天情境。說明如下:

1.家庭環境因素:屬於後天的環境因素,包括各種家庭結構、父母管教和訓誡 方式、親子互動、家庭作息、經濟狀況等等(姜得勝,2004)。

對於學齡前兒童而言,家庭的影響很大,Rogers(2004)認為在進入學校時,

幼兒已經是帶著符合社會環境需求經驗的主人了。他的家庭型態、他的情緒生活、

廣泛的學習經驗及價值觀等,全已促使他選擇性的解釋,如何與他人相處。換言 之,幼兒可能受家庭價值觀、家庭運作功能、結構上的貧富或生活條件等幼兒與 教師皆不能掌握的因素,來影響他在學校的行為表現(陳紀萍譯,2006)。在各種 影響兒童發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的結構與類型、家庭教養方式與態度、家庭感 情氣氛及互動所起的作用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Patterson、DeBaryshe 和 Ramsey(1989)整理分析具有反社會行為兒童的家庭 特徵是:父母的管教方式嚴苛且不一致、父母很少關心或參與孩子的活動、孩子 的行為缺乏管教和督促。涂惠琴(2001)的研究發現母親與國小高年級子女間親 子關係不良者,其子女會有較多的行為問題。由此顯示,親子互動關係與家庭的 教養方式對兒童行為問題形成與養成具有顯著的影響。

22

2.學校因素:包括課程內容與安排方式,教師、行政人員及職員的教學及工作 效能,學校作息排定及教室設備等(吳明隆,2001)。其中的教師因素在預防和影 響學生的行為問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有證據顯示正向的師生關係能為兒童 提供保護作用,緩衝掉有害的危險因子,並且教師規劃具有規範的情境與過程,

對具有重大行為問題的兒童,能提高其正向的適應及改變,而且良好的師生關係 能預測學生擁有成功的學校適應(Baker, Grant, & Morlock, 2008),所以教師能在 教學情境與教學態度方面發揮教師的影響力。Essa(1990)與 Rogers(2004)從教 師對學生行為的影響力來分析,分為教師能直接改變與無法改變的因素,整理如 表2-4 所示。由表 2-4 可知,教師能直接改變的因素多屬於教師教學能力所及的領 域或條件,包括改變教室情境與班級經營策略等等;而無法改變學生的因素,則 包含學生先天遺傳與後天家庭環境因素。

總之,兒童行為問題的發生,可說是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所衍 生者。身為教師該如何明察秋毫、由果溯因來進行歸因,以採取有效因應措施,

正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專業智慧。在本研究中,探討教師針對幼兒所發生的行為問 題,從幼兒本身因素(先天與心理)等二大方向來分析教師歸因的來源。

23

表2-4 教師對學生影響因素之整理 分

Essa(1990)

引自周天賜(1996)

Rogers(2004)

引自陳紀萍譯(200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