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角函數圖形學習成就之比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三角函數圖形學習成就之比較

國內不少研究均指出(郭文金,1999;林星秀,2001;余酈惠,2003)電腦輔 助教學對於不同能力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學習實驗結束後,將三角 形函數圖形的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結果輸入電腦,除了比較全體受試者的學習 成就之外,也依三角函數圖形的學習成就前測成績將學生分為成就高、中、低分 群,進行統計分析。經由 Microsoft Excel 2003 及 SPSS 19.0 統計軟體處理,依 照研究假設分述如下:

「假設一:針對高職數學科三角函數圖形單元,實驗組與控制組數學學習成就的 改變並無顯著的差異。」

針對以上假設,將後測成績當成依變數,教學方法當成固定因子,三角函 數圖形的成就前測成績當成共變量,經過共變數分析,茲將結果列於表 4-1 及 表 4-2:

表 4-1 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教學方法 820.566 1 820.566 3.269 .075 誤差 18824.678 75 250.996

總數 406400.000 78 校正後的總數 29779.487 77

表 4-2 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教學方法 個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前測 40 90 20 50.50 17.24

後測 40 100 30 72.00 18.84

後測-前測 21.50

控制組 前測 38 80 10 52.63 19.96 後測 38 90 10 66.84 20.42

後測-前測 14.21

結果分析:

從表 4-1 的數據顯示,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式講述教 學」的學生在三角函數圖形成就測驗後測的共變數分析,未達到顯著差異(F=

3.269,P=0.075> 0.05);但是從表 4-2 可以得知,實驗組學生在成就測驗後測 得分的平均比控制組學生的平均分數高 5.16 分,且實驗組進步的幅度比控制組進 步的幅度高。因此,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的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後的效 果在統計檢定雖然未達顯著,但仍然稍微優於接受「傳統式講述教學」的學生。

結果討論:

就學習成就而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並無顯著差異。探究 其原因,可能由下列因素造成:

1.學習實驗期間過短(四堂課,其中一堂課為電腦輔助教學),無法立即呈現 GeoGebra輔助學習之成效。

2.本實驗所討論的高職三角函數圖形的課程內容,只需掌握幾個解題訣竅便能輕易

答對題目,再加上研究者所任教學校的學生屬於高職生當中程度較佳的,學生 大多只需稍作溫習便能有不錯成績。

3.傳統聽講式教學,教師為了要提昇學生的學業成就,較易施加壓力給學生,學生 容易專心(陳英娥,1992)。而 GeoGebra 電腦輔助學習,因為需將教室燈光 調暗才能看清楚投影布幕,整體學習環境會使得學生容易分心。

「假設二:針對高職數學科三角函數圖形單元,實驗組與控制組高分群學生的數 學學習成就的改變並無顯著的差異。」

針對以上假設,分別將實驗組、控制組學生依前測成績由高至低排序,把學 生分成高、中、低分群。其中實驗組高、中、低分群人數為9、16、15 人,控制 組高、中、低分群人數11、13、14 人。然後針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高分群,將後 測成績當成依變數,教學方法當成固定因子,三角函數圖形的成就前測成績當成 共變量,經過共變數分析,茲將結果列於表 4-3 及表 4-4:

表 4-3 實驗組和控制組高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教學方法 1.392 1 1.392 .010 .922 誤差 2417.313 17 142.195

總數 140200.000 20 校正後的總數 2420.000 19

表 4-4 實驗組和控制組高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教學方法 個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前測 9 90 70 74.44 7.26 高分群 後測 9 100 60 83.33 13.23

後測-前測 8.89

控制組 前測 11 80 70 76.36 5.05 高分群 後測 11 90 60 82.73 10.09

後測-前測 6.37

結果分析:

從表 4-3 的數據顯示,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式講述教 學」的高分群學生在三角函數圖形成就測驗後測的共變數分析,未達到顯著差異

(F= 0.010,P=0.922 > 0.05);但是從表 4-4 可以得知,實驗組高分群的學生在 成就測驗後測得分的平均比控制組高分群的學生的平均分數高 0.6 分,且實驗組 進步的幅度比控制組進步的幅度稍高。因此,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的 高分群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後的效果在統計檢定雖然未達顯著,但仍然稍微優於接 受「傳統式講述教學」的學生。

結果討論:

就學習成就而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高分群學生並無顯 著差異。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成就測驗的題目是根據統一入學測驗的題型去 編撰的,屬於中間偏易的程度,學生只需掌握幾個解題訣竅便能輕易答對,因此 在統計檢定尚未達顯著。

「假設三:針對高職數學科三角函數圖形單元,實驗組與控制組中分群學生的數 學學習成就的改變並無顯著的差異。」

針對以上假設,分別將實驗組、控制組學生依前測成績由高至低排序,把學 生分成高、中、低分群。其中實驗組高、中、低分群人數為9、16、15 人,控制

組高、中、低分群人數11、13、14 人。然後針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中分群,將後 測成績當成依變數,教學方法當成固定因子,三角函數圖形的成就前測成績當成 共變量,經過共變數分析,茲將結果列於表 4-5 及表 4-6:

表 4-5 實驗組和控制組中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教學方法 117.718 1 117.718 .371 .548 誤差 8251.513 26 317.366

總數 166800.000 29 校正後的總數 8882.759 28

表 4-6 實驗組和控制組中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教學方法 個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前測 16 60 50 53.13 4.79 中分群 後測 16 100 20 74.38 19.65

後測-前測 21.25

控制組 前測 13 60 50 56.15 5.06 中分群 後測 13 90 60 73.08 16.01

後測-前測 16.93

結果分析:

從表 4-5 的數據顯示,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式講述教 學」的中分群學生在三角函數圖形成就測驗後測的共變數分析,未達到顯著差異

(F= 0.371,P=0.548 > 0.05);但是從表 4-6 可以得知,實驗組中分群的學生在 成就測驗後測得分的平均比控制組中分群的學生的平均分數高 1.3 分,且實驗組

進步的幅度比控制組進步的幅度稍高。因此,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的 中分群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後的效果在統計檢定雖然未達顯著,但仍然稍微優於接 受「傳統式講述教學」的學生。

結果討論:

就學習成就而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中分群學生並無顯 著差異。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成就測驗的題目是根據統一入學測驗的題型去 編撰的,屬於中間偏易的程度,學生只需掌握幾個解題訣竅便能輕易答對,因此 在統計檢定尚未達顯著。

「假設四:針對高職數學科三角函數圖形單元,實驗組與控制組低分群學生的數 學學習成就的改變並無顯著的差異。」

針對以上假設,分別將實驗組、控制組學生依前測成績由高至低排序,把學 生分成高、中、低分群。其中實驗組高、中、低分群人數為9、16、15 人,控制 組高、中、低分群人數11、13、14 人。然後針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低分群,將後 測成績當成依變數,教學方法當成固定因子,三角函數圖形的成就前測成績當成 共變量,經過共變數分析,茲將結果列於表 4-7 及表 4-8:

表 4-7 實驗組和控制組低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 III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顯著性 教學方法 1186.275 1 1186.275 4.386 .046 誤差 7032.513 26 270.481

總數 99400.000 29 校正後的總數 8903.448 28

表 4-8 實驗組和控制組低分群學生學習成就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教學方法 個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前測 16 40 20 33.33 9.00 低分群 後測 16 90 30 62.67 17.10

後測-前測 29.34

控制組 前測 13 40 10 30.71 9.17 低分群 後測 13 70 10 48.57 16.10

後測-前測 17.86

結果分析:

從表 4-7 的數據顯示,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式講述教 學」的低分群學生在三角函數圖形成就測驗後測的共變數分析,達到顯著差異(F=

4.386,P=0.046 < 0.05);從表 4-8 可以得知,實驗組低分群的學生在成就測驗 後測得分的平均比控制組低分群的學生的平均分數高 14.1 分,且實驗組進步的幅 度比控制組進步的幅度高。因此,接受「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的低分群學生 在學習本單元後的效果在統計檢定上顯著優於接受「傳統式講述教學」的學生。

結果討論:

就學習成就而言,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低分群學生達到顯 著差異。Burns & Bozeman ( 1981 ) 探討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結果發現電腦輔助教 學能提昇低成就學生之學習結果。陳英娥 ( 1992 ) 的研究也發現低成就的學生,

接受電腦輔助教學學生的學習成就優於未接受者。而本研究的結果也正好呼應此 結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