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期間下的選股模型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2-100)

44.8, 49.1%,漲幅遠大於大盤,特別是價值股(PB)表現遠優於成長股(ROE)。

表 7-2 為不同時期的選股投組月報酬率相對大盤指數月報酬率之勝率,可知 (1) 以全期間來看,在選股因子方面,PE 與 GVI 遠優於 PB 與 ROE。

(2) 以分期間來看,每一期表現最好的因子並不相同。1996-2000 是較特殊的ㄧ期,

很少選股因子勝率高於 50%。

(3) 以中型股為基準下,PB 表現最差,只有一期勝率高於 50%,其餘三個因子均有 三期勝率高於 50%。以小型股為基準下,PE 表現最佳,四期勝率均高於 50%,

其餘三個因子均為三期勝率高於 50%。以 S&P500 為基準下,PB 表現最差,只 有二期勝率高於 50%,其餘三個因子均有三期勝率高於 50%。綜合來看,PE 與 GVI 遠優於 PB 與 ROE,但各期的差異很大。例如 1991-1995,PB 優於 ROE,

但 2001-2005 與 2006-2010,ROE 優於 PB。

表 7-1 不同時期的大盤指數與選股投組年化報酬率 期間 S&P

500

S&P MidCap

S&P

SmallCap PB ROE GVI PE 1991-1995 17.2 21.8 21.7 28.5 24.4 31.2 31.0 1996-2000 21.7 21.7 13.4 15.7 20.6 16.1 15.3 2001-2005 -1.5 7.0 10.9 15.8 11.8 30.2 34.2 2006-2010 0.6 3.8 1.6 7.3 4.5 6.7 5.9 1991-2010 9.0 13.3 11.7 16.6 15.1 20.6 21.0

表 7-2 不同時期的選股投組月報酬率相對大盤指數月報酬率之勝率 S&P 500 S&P MidCap S&P SmallCap 期間 PB ROE GVI PE PB ROE GVI PE PB ROE GVI PE 1991-1995 68.3 60.0 65.0 68.3 63.3 60.0 66.7 66.7 56.7 43.3 65.0 53.3 1996-2000 46.7 50.0 46.7 43.3 45.0 46.7 48.3 50.0 53.3 50.0 48.3 51.7 2001-2005 60.0 68.3 83.3 81.7 48.3 53.3 73.3 80.0 48.3 56.7 71.7 71.7

圖 7-1 大盤指數的累計月報金額(假設從 1 元開始)

圖 7-2 選股投組的累計月報金額(假設從 1 元開始)

1

10 100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時間(單位:月)

累計金額(從1開始)

S&P 500 S&P MidCap S&P SmallCap

1 10 100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時間(單位:月)

累計金額(從1開始)

PB ROE GVI PE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圖 7-3 不同時期的大盤指數的累計月報金額(假設每個時期都從 1 元開始)

圖 7-4 同時期的選股投組的累計月報金額(假設每個時期都從 1 元開始)

0.1

1 10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時間(單位:月)

累計金額(從1開始)

S&P 500 S&P MidCap S&P SmallCap

0.1 1 10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時間(單位:月)

累計金額(從1開始)

PB ROE GVI PE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7-3 最佳投組最差投組混合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市場中立策略定義為與「大盤指標零相關、零 beta 或與產業指標零相關」的投 資組合。即作多看多的投資組合,作空看差的投資組合。例如以 ROE 選股時,看多 的投資組合為 ROE 最高的等分,看差的投資組合為 ROE 最低的等分。以 PB 選股 時,看多的投資組合為 PB 最低的等分,看差的投資組合為 PB 最高的等分。如果一 個選股因子是穩健的,則其看多投組的績效應該總是高於看空投組。因此,以市場 中立策略操作下的績效應該無論在哪一個期間,即使是空頭期間,都是正值,投資 績效穩定。但市場中立策略也有其缺點,此策略只能賺到看多投組與看空投組之間 年化報酬率差額的一半,會一半的原因是資金有一半投資在看多投組,一半投資在 看空投組。

例如,假設市場年化報酬率 10%,而看多投組年化報酬率比它高 12%,為 22%,

看 空 投 組 年 化 報 酬 率 它 低 12% , 為 -2% , 則 市 場 中 立 策 略 的 年 化 報 酬 率 為 (22%-(-2%))/2= 12%,只比市場年化報酬率高出 2%。如果看多投組年化報酬率比它 高 8%,為 18%,看空投組年化報酬率它低 8%,為 2%,則市場中立策略的年化報 酬率為(18%-(2%))/2= 8%,還比市場年化報酬率低出 2%。但市場中立策略操作下的 績效有可能在空頭期間也正值,只要該期間看多投組的績效高於看空投組。

為了比較各選股因子的穩健性,即其看多投組的績效是否總是高於看空投組,

在此以市場中立策略模擬。結果如圖 7-5~圖 7-8。可知

(1) 無論是哪一個因子其各期間的累計報酬大多向上,唯獨 1999/9~2000/2 這半年的 期間,市場中立策略下累計報酬都是向下,其原因可能是當時正處於西元 2000 年網路股泡沫的高峰期,基本面分析失效。但也可以看到,在其後 2~3 年期間,

市場中立策略下累計報酬都是向上陡增,市場似乎在修正之前的錯誤定價。

(2) 在 2008/7~2008/12 間的金融海嘯期間,股市暴跌,但採用市場中立策略下,無 論是哪一個因子的投組都不會暴跌,其中 GVI 選股模型的報酬還穩定增加。

(3) 以四種因子的最終累計報酬來看,GVI 最佳,PE 次之,ROE 與 PB 低許多。

其年化報酬率分別為 7.2%, 6.1%, 4.2%, 3.9%,均低於同一期間 S&P500 的 9.0%。

總結上述討論,可知除了 2000 年網路股泡沫化期間外,這四種選股模型基本上 其看多投組的績效總是高於看空投組。

圖 7-5 以 PB 選股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圖 7-6 以 ROE 選股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圖 7-7 以 GVI 選股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0

0.5 1 1.5 2 2.5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累計 金額 (從1開始 )

0 0.5 1 1.5 2 2.5 3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累計 金額 (從1開始 )

0 1 2 3 4 5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累計 金額 (從1開始 )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網路股泡沫的高峰

期(1999/9~2000/2)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網路股泡沫的高峰

期(1999/9~2000/2)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網路股泡沫的高峰

期(1999/9~2000/2)

圖 7-8 以 PE 選股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7-4 結論

本章旨在探討不同選股因子在不同期間下的選股能力是否穩定。由前節結果歸 納如下:

不同時期的選股模型績效 :

(1) 以全期間來看,大盤指數方面,中型股最佳,小型股次之,S&P500 最低。在選 股因子方面,PE 略優於 GVI,遠優於 PB,ROE 最低。

(2) 以分期間來看,每一期表現最好的因子並不相同。以代表價值股的 PB 與代表成 長股的 ROE 來比較,除 1996-2000 以外,都是 PB 優於 ROE。

(3) 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嘯中(2008/6-2008/11),PB, ROE, GVI, PE 跌幅還比大盤大。

但隨後半年(2008/12-2009/5),PB, ROE, GVI, PE 漲幅遠大於大盤,特別是價值 股(PB)表現遠優於成長股(ROE)。

不同時期的選股投組月報酬率相對大盤指數月報酬率之勝率 : (1) 以全期間來看,在選股因子方面,PE 與 GVI 遠優於 PB 與 ROE。

(2) 以分期間來看,每一期表現最好的因子並不相同。1996-2000 是較特殊的ㄧ期,

很少選股因子勝率高於 50%。

(3) 以中型股為基準下,PE 與 GVI 遠優於 PB 與 ROE,但各期的差異很大。

最佳投組最差投組混合下的市場中立交易策略績效

(1) 無論是哪一個因子其各期間的累計報酬大多向上,唯獨 1999/9~2000/2 這半年的

0

0.5 1 1.5 2 2.5 3 3.5

Sep90 Sep91 Sep92 Sep93 Sep94 Sep95 Sep96 Sep97 Sep98 Sep99 Sep00 Sep01 Sep02 Sep03 Sep04 Sep05 Sep06 Sep07 Sep08 Sep09 Sep10

累計 金額 (從1開始 )

網路股泡沫的高峰 期(1999/9~2000/2)

金融海嘯 (2008/6-2008/11)

期間,市場中立策略下累計報酬都是向下,其原因可能西元 2000 年網路股泡沫 的高峰期,基本面分析失效。但也可以看到,在其後 2~3 年期間,市場中立策 略下累計報酬都是向上陡增,市場似乎在修正之前的錯誤定價。

(2) 在 2008/7~2008/12 間的金融海嘯期間,採用市場中立策略下,無論是哪一個因 子的投組都不會暴跌,其中 GVI 選股模型的報酬還穩定增加。

(3) 以四種因子的最終累計報酬來看,GVI 最佳,PE 次之,ROE 與 PB 低許多,但 四者均低於同一期間 S&P500 的 9.0%。

總結上述討論,可知除了 2000 年網路股泡沫化期間外,這四種選股模型基本上 其看多投組的績效總是高於看空投組。

基於本章結論,對投資人的建議如下:

(1) 以分期間來看,每一期表現最好的因子並不相同。但以全期間來看,代表價值 構面與成長構面兩構面的 PE 與 GVI,遠優於只代表價值單一構面的 PB 與只代 表成長單一構面的 ROE。因此投資人可選用 PE 或 GVI 微選股因子。不需要因 短期表現不佳而不斷更換選股因子。

(2) 金融海嘯(2008/6-2008/11)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基本面選股可能在一時之間跌 幅比大盤略大,但隨後的反彈漲幅將遠高於大盤。因此投資人以基本面選股必 須持之以恆,長期而言獲利可遠勝大盤。

(3) 如果投資人不能承擔風險,可以考慮採用市場中立策略,以消除系統風險,但 其報酬率可能略低於大盤,而且也不保證可以在任何時期都能消除系統風險,

例如在網路股泡沫的高峰期(1999/9~2000/2),市場中立策略不能消除系統風險。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2-10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