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地方依附差異分析

使用者地方依附分析 第二節

三、 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地方依附差異分析

(一) 性別

由下表可知性別在地方依附和兩個構面(地方依賴、地方認同;以下同)上不 具有顯著差異,表示性別的不同不會影響地方依附。

表 4- 5 性別對地方依附與其構面之差異性檢定

變項/構面 地方依附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男 3.21 .725 3.12 .736 3.31 .809 2.女 3.23 .766 3.12 .758 3.37 .894

t 值 -.360 -.013 -.662

52

(二) 年齡

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在地方依附和兩個構面上具有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結果如 表 4-6。20 歲以下的使用者不管在地方依附(M=2.80)、地方依賴(M=2.78)和地 方認同(M=2.83)上的平均數皆為最低分,地方依附程度也顯著低於 31 歲(含)

以上的使用者,顯示該年齡層之使用者對師大人工溼地的地方依附程度低;而地方 依附與兩個構面的最高分皆為 61 歲以上的使用者(M=3.85、3.71、4.00),地方依 附與地方認同構面也顯著高於 40 歲(含)以下以及 51~60 歲的使用者。由於 61 歲以上的使用者多已退休,推測可能是師大人工溼地所提供的功能較符合該年齡層 使用者的需求,再加上 61 歲以上的使用者多居住於附近地區(30 位中有 25 位居 住在附近地區),因此地方依附的程度才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的使用者,不僅有功 能性的地方依賴也有情感面的地方認同。

另外,從表中亦可看出隨著使用者年齡的增高,地方依附與兩個構面的平均數 有增加的趨勢,顯示年長者的地方依附相對高於年紀輕的使用者,惟 51~60 歲的 分數都低於 41~50 歲的使用者,到了 61 歲以上分數才又繼續增加,形成一個非常 有趣的現象。仔細觀察 51~60 歲使用者的基本資料,社區居民和師大行政人員的 人數占了一半以上(17 位與 11 位),再加上這個年齡層的人多處於規劃退休的階 段,因此可能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地方依附的程度。

由於 F 考驗是決定自變項效果的統計意義,為了瞭解自變項強度意義的實務 顯著性(practical significance),本研究將探討 η2統計量,以作為自變項對依變項 解釋強度的指標。所以由表 4-6 可知年齡作為自變項對地方依附、地方依賴和地方 認同解釋強度的統計量η2分別為.116、.097 和.111,表示地方依附與兩個構面的變 異量有 11.6%、9.7%和 11.1%能被年齡解釋,屬於中度關聯強度(邱皓政,2005)。

53

表 4- 6 年齡對地方依附與其構面之差異性檢定

變項/構面 地方依附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 20 歲以下 2.80 .498 2.78 .495 2.83 .609 2. 21~30 歲 3.06 .754 2.98 .743 3.16 .896 3. 31~40 歲 3.29 .719 3.12 .711 3.49 .830 4. 41~50 歲 3.42 .732 3.29 .746 3.55 .795 5. 51~60 歲 3.34 .665 3.28 .734 3.41 .696 6. 61 歲以上 3.85 .720 3.71 .755 4.00 .791

F 值 9.807*** 8.010*** 9.382***

η2 .116 .097 .111

事後比較

3、5>1 4>1、2;

6>1、2、3、5

4、5>1;

6>1、2、3

3、5>1 4>1、2 6>1、2、3、5

***表示 p<.001

(三) 職業別

從表 4-7 可知,職業在地方依附、地方依賴和地方認同上皆有顯著差異,從商

(M=3.65)、家管(M=3.86)、軍公教(M=3.30)和已退休(M=3.62)的使用者地 方依附程度顯著高於學生族群(M=2.99);地方依賴構面則是從商、軍公教和已退 休使用者高於學生族群;地方認同構面則是家管、軍公教和已退休的使用者顯著高 於學生,職業為家管的使用者在地方依賴與學生使用者無顯著差異,顯示兩者的主 要差異在地方認同,所以也影響地方依附的差異。學生的地方依附與兩個構面平均 數最低(M=2.99、2.90、3.08),而家管的使用者在地方依附和地方認同平均數最 高(M=3.86、4.17)。職業別可以解釋地方依附、地方依賴和地方認同變異量的 9.9%、9.2%和 8.7%,雖略低於年齡對地方依附的解釋強度,但仍屬於中度關聯強 度。

54

55

(五) 居住地

由下表可知居住在師大人工溼地附近地區(簡稱附近地區,以下同)的使用者 在地方依附(t(384)=2.132,p<.05)與地方認同(t(365)=2.207,p<.05)顯著高於

「非」居住在師大人工溼地附近地區(簡稱「非」附近地區,以下同)的使用者,

至於功能性的地方依賴則無明顯差異,顯示附近地區的使用者對師大人工溼地的情 感高於「非」附近地區的使用者,並影響使用者對師大人工溼地的依附程度。

表 4- 9 居住地對地方依附與其構面之差異性檢定

變項/構面 地方依附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 居住在師大人工溼地附

近地區

3.32 .711 3.21 .743 3.45 .786 2. 「非」居住在師大人工

溼地附近地區

3.16 .770 3.06 .751 3.26 .898 t 值 2.132* 1.833 2.207*

*表示 p<.05

(六) 身分別

身分別在地方依附、地方依賴和地方認同都具有顯著差異(如表 4-10),以地 方依附來看(F=7.739,p<.001),社區居民、環教所畢業校友和師大行政人員顯著 高於師大師生和參訪民眾、遊客。以地方依賴構面來看(F=5.163,p<.001),社區 居民的地方依賴程度(M=3.47)顯著高於師大師生和參訪民眾、遊客;師大行政 人員的地方依賴程度也顯著高於師大師生。以地方認同構面來看(F=9.432,

p<.001),社區居民、環教所師生、環教所畢業校友與師大行政人員顯著高於師大

師生和參訪民眾、遊客。另外,社區居民的地方依附以及兩個構面的分數較高,師 大師生和參訪民眾、遊客在這三個變項的分數都偏低。

值得注意的是參訪民眾、遊客的地方依賴分數(M=2.92)高於地方認同

(M=2.85),有別於其他背景變項或經驗程度變項的各組別使用者多以地方認同高

56

於地方依賴的現象,顯示雖然參訪民眾、遊客對於師大人工溼地的地方依附程度較 低,但是以功能性層面的依附為多,高於情感層面的依附,相當符合使用者以「參 訪和遊憩為主」的身分。

身分別可以解釋地方依附 12.4%的變異量,屬於中度關聯強度,但對兩個構面 的效果量差異較大,對地方依賴的效果量(η2=.086)達到中度關聯強度,對地方 認同的效果量達到.147,屬於高度關聯強度,顯示在實務意義上,以身分別對地方 認同程度的解釋強度較高。

表 4- 10 身分別對地方依附與其構面之差異性檢定

變項/構面 地方依附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 社區居民 3.59 .691 3.47 .710 3.73 .758 2. 環教所師生 3.27 .726 3.06 .758 3.51 .794 3. 環教所畢業校友 3.52 .860 3.32 .862 3.75 .929 4. 師大師生 2.99 .571 2.93 .592 3.05 .683 5. 師大畢業校友 3.06 .946 2.93 .930 3.21 1.094 6. 師大行政人員 3.47 .631 3.39 .668 3.56 .680 7. 參訪民眾/遊客 2.89 .723 2.92 .730 2.85 .839 8. 其他 3.38 .595 3.25 .623 3.52 .720

F 值 7.739*** 5.163*** 9.432***

η2 .124 .086 .147

事後比較 1、3、6>4、7 1>4、7;6>4 1、2、3、6>4、7

***表示 p<.001。

57

(七) 主要旅遊景點偏好

由下表可知不同旅遊景點偏好的使用者在地方依附程度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表 4- 11 主要旅遊景點偏好對地方依附與其構面之差異性檢定

變項/構面 地方依附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組別a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 文化景點 3.12 .694 3.00 .681 3.26 .834 2. 自然景點 3.30 .759 3.20 .762 3.42 .866 3. 活動 2.92 .806 2.88 .752 2.96 .951 4. 遊憩 3.17 .741 3.08 .757 3.26 .800 5. 娛樂景點 3.30 .574 3.09 .615 3.53 .924

F 值 1.814 1.502 1.864

註:a刪除主要旅遊景點偏好各個選項的括號內容,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