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發展現況、經濟整合企業層次及政府層次不同之特徵,以及整合過程中所面臨 的困難。

第四章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戰略及角色。說明亞太主要勢力中國、

日本、東協及美國在東亞的權力競爭、中國的外交戰略及目標、中國參與東亞區 域經濟整合之戰略、提供東亞國家之資源,以及在推進東亞區域整合中扮演的角 色。

第五章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及成效。說明中國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 之相關作為,包括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參與東協加三的合作、推動中日韓三 方合作、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的安排、成立博鰲亞洲論壇、推動 建立兩岸經濟合作等,以及相關成效。

第六章亞太各國對中國戰略及作為之回應。說明東協、日本、南韓、美國及 台灣之區域整合戰略,以及其面對中國推動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戰略及作為,所 因應之相關策略及作為。

第七章結論。分析中國推動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未來發展情形,以及其對台灣 經濟的影響,並提出對台灣因應之道的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區域經濟整合發展概況

第一節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探討

全球化的時代,全球經貿交流呈現「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的發展趨 勢,因此,合作與共生的概念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但由於全球性多邊協商 進展十分緩慢,各國的利益與立場相異,取得共識困難;相對於多邊談判,雙邊 協商與區域合作的進行較容易,由於決策過程的有效性與對象選擇較富彈性,彌 補多邊協商的缺點,因此,區域合作受到各國的歡迎,主要表現形式以經貿合作 與「區域整合」(regional integration)的發展最為顯著。

經濟「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趨勢,是自西歐六國於 1950 年代推動「歐 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後,始引發世人廣泛的注 意與討論。北美國家亦於 1980 年代開始推動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東南亞國家則早於 1967 年即自行組成東南亞國家協會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並於 1980 年代開始推動東協區 域論壇和東協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的建立,尤其 1997 年 亞洲金融風暴後,東亞地區開始重視區域合作的重要性,積極推動東亞區域合作,

區域整合的發展現象,成為世界潮流。因此,區域主義及整合理論的觀點日趨受 到重視,值得吾人探討,並作為本研究之分析架構。

一、 區域主義

(一)區域主義

一般認為,「區域」(region)是地理(空間)鄰近的,因此相鄰的地理空間是 區域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除了地理的條件外,構成一個區域包括社會文化、經 濟發展、政治體制等等條件的「同質性」(homogeneity)或互補性。因此,當這些

域認同與意識」(region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係指一種對於區域共同體的歸屬 感,內涵包括文化、歷史、宗教信仰等等的聯繫,區域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對

29 Charles Kupchan, “ Regionalizing Europe’s Security: The Case for a New Mitteleuropa,” in Edward Mansfield and Helen Milner,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 pp. 209-238.

30 Yeo Lay Hwee, “ Realism and Reactive Regionalism: Where is East Asian Regionalism Heading? ” UNISCI Discussion Papers, 2005, p.2.

31 Andrew Hurrel, “ 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in Louise Fawcett and Hurrell, Andrew,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37-73.

32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3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域主義主要以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為例證,然而,區域間的差異性 相當大,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區域主義、區域化卻未必與歐洲完全相同,將區域的 概念普遍化發展,並不符合現實的狀況,且有其侷限性。在 1980 年代後期,隨著 美國與加拿大協商成立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歐盟宣布將實現單一市場的願望,掀 起新的一波區域整合之風,導致新區域主義發展浪潮。Ethier 指出,新區域主義主 要特徵有三:一是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已經取得相當進展,工業化國家製成品的 關稅水準已經較低;二是外國直接投資(FDI)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顯得日益 重要;三是資訊處理、通信等國際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 FDI 相對於國際貿易成 本下降。33 Fernandez 和 Porters 亦指出,以新區域主義為標誌的新一波區域合作浪 潮已經超越單純的經濟領域合作,走向區域政治、安全領域。相較於區域主義,

新區域主義理論研究則更為重視政治經濟學、直接投資、基本的經濟改革等所謂 的非傳統收益,34而與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有關的傳統收益則處於次要地位。

二、 整合理論

(一)整合理論

區域主義內涵所指的區域內的國家合作,與國際關係學中的整合理論有密切 關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蘇為主的「東西對抗」隨即形成。在兩極體系 架構下,有許多人倡議以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有的人主張以超國家組織 取代紛爭迭起之民族國家。因此,整合理論(integration theory)在國際政治研究 中,在 1950 年代之後逐漸受到重視。

在國際關係的研究中,整合(integration)並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定義。有

33 Wilfred J. Ethier, “ The New Regionalism,” Economic Journal, 108, 1998, pp. 1149-1161.

34 R. Fernandez 和 J. Porters 提出新區域主義的非傳統收益,並對其進行解釋:(1)保證政策的連貫 性。(2)以加入區域貿易協定的事實,向外界發出信號,使得外國投資者看到該國的政策新動 向。(3)提供保險。保險收益發生在防止貿易伙伴實行貿易保護、防止在世界貿易戰中受損、取 得更有利的條款保障,以及能吸引更多的投資等方面。(4)增強其對第三方討價還價的能力。(5) 發揮協調一致機制。(參見 R. Fernandez and J. Porters, “ Returns to Regionalism: 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Gains from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vol. l2, no. 2, 1998, pp. 197-2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人視整合為一種條件(condition),例如整合的共同體(integrated community);

也有人認為整合為一種過程(process),例如西歐之整合。35 視整合為一種條件者 認為,整合為一種單純的安全體系(security community),在該體系之下,成員之 間的戰爭被視為是無法想像的;或是促使建立一個有同質意識和精巧機構,以幫 助協調成員行為之體系;或是在權力與人民忠誠上,建立比先前獨立的國家享有 優越地位的聯盟(union),而該聯盟或是一國際組織擁有一個具有實質力量的政 府。36 Ernst B. Haas 視整合為一種過程,而將整合定義為:「整合為一過程,藉此,

在許多不同國家的背景下,不同政治成員被說服轉移其忠誠、期望與政治活動至 一個新的政治中心,而該中心之機構擁有或是要求先前存在的國家之管轄權。」37 事實上,整合並非單純的僅將現存的國家合併而已,至少必須讓國家的某些 主權讓渡至新的超國家機構,而由此些超國家機構代替國家執行此些功能。超國 家機構與國際組織二者之概念並不相同,後者僅為國家間之機構,而不具備超國 家機構所擁有之權威的決策權以及執行權。以實例而言,歐盟之前身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1968 年 7 月 1 日在所謂的過渡時期屆滿後,各會員國若 干主權,如國際貿易權等已讓渡至 EC 之執行機構—執行委員會(Commission)。

由此可知,歐體已具備了超國家之性質,此情形在 1993 年 11 月 1 日歐洲聯盟條 約(即俗稱的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生效之後尤其明顯。38

(二)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是整合理論發展中極重要的一環。功能主義者認為 國際體系內部急遽增加的社會、經濟問題,已經無法單獨由民族國家自行解決,

因此跨國際的重要事務,如國際經濟、貿易與環保問題,勢必仰賴各國之合作,

國際間各種專業的合作與組織應運而生,並且會不斷地擴大本身的功能,最後甚

35 羅浩主編,《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Q & A》,(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民 88 年),頁 117。

36 羅浩,前引書,頁 117。

37 Trevor Taylor 等著,紐先鍾譯,《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 76 年),頁 319-321。

38 沈玄池,前引書,頁 32-3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可能取代了國家的若干功能。功能主義者相信,整合的最佳途徑,就是透過跨 越國界的經濟力、社會力的自由流動來達成,因此整合應該首重技術面,而非政 治領域的推動。

(三)新功能主義

1950 年代末期,功能主義的世界體系模式,在全球經濟、貿易、技術方面,

面臨了整合的瓶頸,因此又出現了「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之分析途徑,

作為對功能主義之修正。此派論點主要是把政治與經濟福利問題分開,前者稱為

「高度政治」,後者為「福利政治」。在高度政治領域中,權力鬥爭仍是國家核心 焦點;在福利政治領域中,各國人民間有較多的共同利益,較易達成高程度整合。

新功能主義者不同意功能主義者「技術因素可以忽略政治因素」以及「統合 源於大眾支持」的看法,而主張在整合的過程中,是有一群行為者在國際層面上 合作,謀求在若干技術性方面增進其本身的以及集體利益。不久之後,這些行為 者發現,他們必須把較多的權威讓於集體決定,建立機構並且向其他有關功能領 域擴大其合作範圍,然後始能達到其預定之目標。因此,當活動範圍日益擴大,

在國家主權與超國家機制建構之間的選擇日益明顯時,原始的合作也就逐漸政治 化。如果此種政治化已獲成功,而國家行為者又已認為在此一領域中,將國家主 權讓渡予新的超國家機構是最有利的,於是他們便可能把此種整合的企圖的經驗 轉用於其他領域。此主張即是 Haas 所言的「擴溢」(spill-over)概念。39

「擴溢」是新功能主義一體化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Haas 指出,國家間的合 作並不只侷限於經濟、技術等功能性領域和部門,一定的合作會擴散到相關領域 和部門,特別是政治領域的合作會在經濟、技術等功能性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 化,從而實現政治上的一體化,並逐步形成超國家的權威機構。

雖然新功能主義的擴溢理論是研究歐洲一體化實踐的產物,但由於「擴溢」

雖然新功能主義的擴溢理論是研究歐洲一體化實踐的產物,但由於「擴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