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背景及發展

第三節 整合之特徵

化,甚至不再起關鍵作用(irrelevant),促使美國在 APEC 架構下,力促 FTAAP 倡議之幕後動機。83 2006 年 APEC 年會,在美國強力主導下,正式與澳大利亞、

82 世界上大部分區域整合協定(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 RIA)的擴散已經形成所謂的「義 大利麵碗」效應。該概念傳統上與區域整合協定的負面效果相關,尤其由於商業夥伴間透明度 Bhagwati, David Greenaway and Arvind Pangriya, Trading Preferentially: Theory and Policy, The Economic Journal, 108,(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83 洪財隆,〈FTAAP 的問題與挑戰—兼談原產地原則(ROO)〉,參見網頁:

www.ctasc.org.tw/05subject/s_02_54.doc

-84 洪德生,〈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對亞太區域政經情勢的影響〉,2007 年 1 月 18 日,參見 台灣經濟研究院網站:http://www.tier.org.t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程,所謂制度驅動的整合,指的是新區域主義對區域整合的影響。85 本節分別從 市場驅動,即民間企業主導的產業區域生產網路,以及制度驅動,即由政府主導 的制度安排,闡述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特徵。

一、企業層次—從「雁行模式」到「區域生產網絡」

(一) 初期東亞經濟發展模式:「雁行模式」

過去的東亞經濟合作,在二次大戰後到整個 1950 年代,東亞主要國家包括日 本、NIEs(包括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採取了「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戰略,

基本政策是對外採取關稅保護,以培育本國產業發展;後來因受限於本國市場狹 小,又逐漸轉為向先進國家市場(特別是美國)擴大產品輸出的「出口導向」工 業化戰略,這期間也積極引進外資。1960 年代後期,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

菲律賓、泰國也加入了 NIEs 工業化的經濟發展軌道。1985 年以後,因日圓升值,

從日本向 NIEs 的海外直接投資增加,日本原先從歐美引進的技術,經過改良後也 移轉到 NIEs 和部分東南亞國家。1987 年以後,NIEs 因不再享受日本提供的全面 最惠制度(GSP)待遇,加上受到本國貨幣升值的影響,以及對日貿易逆差惡化,

遂開始向東南亞國家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中國投資。1990 年代後,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進一步推動,NIEs 從日本和其他先進國家引進的技術也 移轉到東協和中國,這些後進國家的製品也因此很容易進入美、日等國際市場。

最後,整個東亞區域內的資本、技術、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形成了強大的 互補共存關係,並帶動各國的經濟結構轉換。86

東亞地區從 1960 年代開始到 1990 年代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係以日 本為領頭雁,其自身在向高級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將國內許多劣勢的產業以直接 投資和技術轉移的形式傳進到低層次技術的國家和地區中,其聯動模式為:日

85 陳勇,《新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一體化》,北京市,2006 年 6 月,頁 6。

86 吳福成,前引文,頁 145-1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NIEs—東協,此一模式事實上反映了東亞經濟體產業間的分工特點,不但奠 定了東亞經濟合作的初始基礎,也成為「東亞經濟奇蹟」的動力。

但不可諱言,「雁行模式」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1)對技術和市場 的過度依賴,即在投入市場方面依賴日本,在產出方面則依賴美國、歐洲和日本 等;(2)產業和貿易結構的同質化,造成產品方面的惡性競爭。即因技術層次接 近,缺乏創新能力,在產品方面無法形成差別化優勢,只能靠低成本來競爭,最 終造成貿易摩擦。因此,進入 1990 年代以後,日本因泡沫經濟崩潰而陷入長達 10 年的經濟衰退,無法繼續維持在「雁行模式」作為東亞區域技術和資金來源的「領 頭雁」角色。這期間,中國經濟崛起,不但在吸引外資方面對 NIEs 和東協國家帶 來嚴峻的競爭壓力,也因其出口產品的較低價格競爭優勢擠壓了東協國家在國際 市場的佔有率,一舉打亂了日本領航的「雁行模式」,特別是,美國在 1990 年代 的資訊科技(IT)產業革命成功,掀起「新經濟」浪潮,因此在電腦和網際網路 等 IT 產業方面,中國和 NIEs,甚至東協國家轉而與美國之間形成一種不斷模仿與 創新的新型分工格局,而迥然不同於「雁行模式」那樣地仰賴先進國家的產業外 移。87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融入到國際分工體系中,以及其經濟的持續增長,改變 了東亞經濟格局。

(二) 現階段東亞分工格局:區域生產網絡

區域生產網絡(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指的是,廠商位組織生產經濟活 動而建立的廠商內部與其他廠商的分工合作關係。分工合作的內容涵蓋生產經濟 活動的整個過程,從研發到產品設計,到投入品供應,直至生產、銷售及售後服 務。總公司(lead firm)與其分公司、子公司的跨境合作(公司內部的合作),以 及總公司與外部供應商、分包商等企業的跨境合作組成了區域生產網絡。

區域生產網絡是在跨國公司的推動下形成的,跨國公司在國外建立分公司,

87 吳福成,前引文,頁 1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生產過程進行分解,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以及各分公司之間形成的分工合作 關係構成了內部跨國生產網絡。另外,為提升效率節約成本,跨國公司也經常與 外部企業進行合作。比如,東道國的本地企業可以以外部分包商(subcontractor)

的身分加入到跨國公司的生產網絡中。近年來,生產型的跨國公司與外部企業之 間開展了一種被稱為「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方式,指的是跨國公司將從產品運輸 到製單直到報關的所有跟物流有關的環節,交由一家或多家外部事業服務供應商 完成。88 過去涉及跨國生產網絡的國家通常只有東道國和母國,東道國利用成本 優勢將產品零組件生產後運往母國,在母國完成產品組裝並在本地銷售。現在的 區域生產網絡涉及的國家較多,銷售市場可能在母國,也可能在東道國或第三國。

1、 東亞區域生產網絡形成的原因

依賴日本投資和技術擴散的「雁行模式」已在分解之中。目前東亞出現新的 分工格局,即區域生產網絡,也就是日本和 NIEs 生產的各種高品質中間財(零件、

製造裝置、原材料),加上中國和東協勞動力優勢的配合,最後形成以「組裝型」

製造業中心為主的東亞龐大生產體系,並以多樣製品和低廉運輸成本出口到全世 界市場,最後創造出世界最高的經濟成長。89 這種新的分工格局是由下列原因引 致:

(1) 雁行模式建立了東亞區域生產結構的雛型,形成了以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 的日本作為領頭雁,以資本密集產業為主的 NIEs 僅隨其後,以勞動密集型包 括東協部分成員和中國在內斷後的飛雁型產業結構。

(2) 東亞國家發展戰略的改變。馬來西亞、泰國從 1980 年代中期,菲律賓、印尼、

中國從 1990 年早期對外資政策改採從投資地域到投資領域的全面開放政策,

東道國更多地利用外資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並擴大幅改善基礎設施,隨著軟 硬體環境的改善,以加工為特徵的區域生產網絡開始形成。

88 陳勇,〈區域生產網絡:東亞經濟體的新分工形式〉,《世界經濟導刊》,2006 年 5 月,頁 84。

89 吳福成,前引文,頁 154。

92 參見東南亞國協秘書處網站:http://www.aseansec.org/pdf/ASEAN_statistical2003.pdf

93 「產業內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般時間內,同一產業部門的產品既進口又出口的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 1992 年至 2005 年的發展過程來看,東亞各經濟體的產業內貿易程度有明 顯提高,產業內貿易已經成為東亞地區的主要貿易形式。1992 年各國 G-L 指數平 均為 0.4,到 2005 年已經超過 0.5,其中以 NIEs 和東協國家的產業內貿易程度較 高。東亞發展中國家產業內貿易比率的提高,與東亞地區的國際分工格局和生產 分散化趨勢有密切關係,在全球範圍內,基於產品零組件的專業化生產,將更多 的發展中國家融入到國際分工和生產體系中。零組件貿易和中間產品貿易的迅速 增長,以及相應而生的最終產品貿易的增長,是東亞各國產業內貿易比率提高的 最主要因素。95

近年來,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的 SITC 7(機器和交通設備)96是東亞地區產業 內貿易程度最高的產品大類。通常若一種產品的 G-L 指數超過 0.5,則認為其是以 產業內貿易為主的產品。2005 年東亞 SITC 7 類產品的 G-L 指數平均值達到 0.67,

主要集中於電子、電器類產品,而東亞各經濟體 SITC 7 類產業內貿易程度的提高 與零組件貿易的關係尤為密切。以東亞地區 SITC 7 及 SITC 8 類產品貿易而言,

其中有超過 40%的是零組件貿易,1992 年至 2005 年零組件貿易比重增加了 13%,

而零組件貿易帶來的結果是產業內貿易量的增加。在東亞地區,這種以零組件貿 易為基礎的國際分工的專業化程度甚至要高於北美及歐盟。97

二、 政府層次—東亞新區域主義的興起

有關東亞區域概念的突顯,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提出的有 關建立「東亞經濟集團」(後改為「東亞經濟核心論壇」)的倡議。馬哈迪認為,

面對歐洲整合的進展和美國的經濟霸權,東亞地區應該聯合起來,爭得自己的利

95 鄭昭陽、周昕,〈東亞地區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狀況—G-L 指數及發展原因分析〉,《世界經濟 導刊》,2007 年 11 月,頁 40。

96 「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是聯合國制定的對有形 產品國際貿易的分類,將所有貿易商品分為 10 大類,其中第 0-4 類產品為食品和初級產品,第 5-8 類產品為工業製成品,第 9 類為未分類商品和非常規商品(郵件、武器等)。

97 鄭昭陽、周昕,前引文,頁 42-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益。東亞作為一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舞台上出現是 1995 年召開的亞歐合作會議,東 亞地區的東協成員與中、日、韓一起與歐盟國家作為兩個區域集團建立了合作框 架。不過,真正啟動東亞合作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後。1997 年 12 月 15 日,

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成為推動東亞區域

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成為推動東亞區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