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中文文獻

方金雅(2001)。多向度詞彙評量與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尤秋(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宣惠(2011)。不同閱讀能力學童詞素覺識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瓊珠(2003)。讀寫能力合一—補救教學系列研究 (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413-H-133-014)。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王瓊珠(2012)。台灣中文字詞教學研究之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報,44(2),

253-272。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評鑑雙月刊,27,62。

王麗雲、甄曉蘭(2007)。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 育資料集刊,36,25-46。

文化部(2018)。社區通各社區網站。檢索日期:2018 年 04 月 03 日,取自 https:

//sixstar.moc.gov.tw/blog/。

朱家儀、黃秀霜、陳慧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

課程與教學季刊,16(1),93-114

何幸秋(2009)。M 型社會對房地產推案產品定位的關聯性-以竹北 2 期、3 期集合 式大樓住宅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86

呂晶晶(2008)。從 M 型社會談台灣教育之社會正義。學校行政雙月刊,57,90-109。

宋美慧(2008)。教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

邱淑君(2017)。國小國語補救教學經驗分享。檢索日期:2018 年 06 月 09 日,取 自 http://163.17.128.130/hand2/uploads/1-7/2.ppt。

邱清珠、劉明松(2008)。寫字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寫字困難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0,21-45。

邱皓政、林碧芳(2016)。孰優、孰弱?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軌跡之異質性分析。當 代教育研究季刊,24(1),33-79。

侯乃菁(2015)。臺東縣國小原住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 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俞宗賢(2007)。數學低成就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數學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華葳(2000)。學習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洪碧霞、邱上真、林素微、葉千綺(1998)。國小中低年級國語文成就測驗題庫建 立之研究測驗年刊,453(2),1-18。

洪碧霞、邱上真、林素微、葉千綺(1999)。國小中低年級國語文成就測驗。行政 院國科會特教小組。

洪儷瑜、王瓊珠、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2007)。常見字流暢性測驗使用手冊。

臺北:教育部特教小組。

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李瑩玓(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台北:

心理。

洪儷瑜、陳秀芬(2010)。國民小學學童寫字測驗指導手冊。新北市:永齡基金會。

洪儷瑜、黃冠穎(2006)。兩種取向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語文低成就學生 之成效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43-71。

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2015)。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解構語文精進教材。

88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 學年度實施)。檢索日期:

2017 年 12 月 27 日,取自 https://goo.gl/zGjQYP。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及重大議題。

中華民國 100 年 4 月 26 日臺國(二)字第 1000068059B 號令,取自 https:

//goo.gl/uDKE41。

教育部(2012)。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國小國語文核定版。檢索日期:2017 年 12 月 27 日,取自 https://goo.gl/ycyNeF。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檢索日期:2017 年 12 月 27 日,取自 https://goo.gl/jby22o。

教育部(201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檢索日期:2014 年 1 月 24 日臺教國署國字第 1030004427 號函,取自 https://goo.gl/RYhS3N。

教育部(2016)。偏鄉教育創新發展規劃情形報告。檢索日期:2017 年 12 月 27 日,

取自 https://goo.gl/dChKfF

教育部(2017)。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修正規定。檢索日 期:2017 年 12 月 27 日,取自 https://goo.gl/WKXbqm。

許添明、葉珍玲(2014)。偏鄉地區教育-成功專案。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

5-16。

郭生玉(2010)。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精華書局。

陳少山(2013)。以平衡取向的閱讀教學對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行動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婉琪(2013)。臺灣高中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第三部門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奕奇、劉子銘(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一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

1-43。

陳柔蓁(2018)。柔蓁老師教學網-造句遊戲。檢索日期:2018 年 05 月 02 日,取 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joulearning。

陳鳴(譯)(1985)。M 型社會的時代(The M-Form S ociety)(William Ouchi

90

19(1),1-32。

陳淑麗(2008b)。二年級國語文補救教學研究-一個長時密集的介入方案。特殊教 育研究學刊,33(2),27-48。

陳淑麗、洪儷瑜(2011)。花東地區學生識字量的特性。教育心理學報,43,205-226。

陳淑麗、洪儷瑜、曾世杰、鍾敏華(2006)。原住民學生國語文補救教學方案前驅

2017 年 01 月 02 日。取自 https://goo.gl/Zk2Pp6。

曾世杰、陳淑麗、蔣汝梅(2013)。提升教育優先區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讀寫能力

─多層級教學介入模式之探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8(3),55-80。

湯如燕、楊崇宏、林建宏、蔡賢亮、周照偉(2012)。偏鄉地區國中生人格特質與網 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3,245-268。

黃秀霜(1999)。中文年級認字量表。行政院國科會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黃明煌(2008)。國小外籍配偶子女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先備知識、注音符號能力、

識字量、閱讀流暢與閱讀理解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 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沛榮(2009)。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書局。

黃佳凌(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國民小學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瓊儀(2012)。台灣近十年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東 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243-268。

葉怡菁(2005)。長老教會與平埔文化的關係-以新化地區西拉雅族為中心的探討。

台南市:財團法人愛鄉文教基金會。

趙梓安(2006)。鼓類教學對低成就原住民學童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 刊,53(3),1-35。

董媛卿(1994)。補救教學-資源教室的運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招謨(2008)。數學低成就學生除法解題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惠雯 (2010)。「畫中有話」象形文字教學教案設計-象形文字學習單。檢索日 期:2018 年 04 月 02 日,取自:https://etoe.tc.edu.tw/index/vrs/did/11325。

劉炳輝(2005)。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 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典謨(2004)。資優低成就學生問題與輔導。臺南大學編印特教叢書,47,8.1-8.9。

蔡郁欣(2014)。以社區事工為本的社區宣教-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港教會為例。

9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慧如、康寶文(2003)。小學中文科常用字研究。檢索日期:2018 年 05 月 02 日,

取自 http://lcprichi.hkbu.edu.hk/。

潘淑琦、黃量意(2014)。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以一所特偏迷你小學為例。

第一屆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學術研討會,124-141。

鄭維儀、羅琪、吳秀連(2011)。國小偏遠學校學生閱讀學習與閱讀成就測驗之研究

-以新竹縣某偏遠學校為例。創新研發學刊,7(1),90-103。

賴惠鈴、黃秀霜(1999)。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初等 教育學報,12,1-26。

錡寶香(2001)。國小低閱讀成就學生的口語述說能力:語言層面的分析。特殊教 育學報,15,129-175。

譚光鼎(2012)。原住民族教育。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第 三版),163-204。臺北市:高教。

蘇家莉(2009)。語文學習障礙學生的輔導與補救教學,國小特殊教育,47, 83-90。

蘇淑貞、宋維村、徐澄清(1984)。中國閱讀障礙學童之類型及智力測驗。中華心 理學刊,26(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