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小階段是義務教育學習的起始,像海綿一般,層層累積,透過學校學習以 外,現在多以課後輔導的模式,將教育均等的理念落實,透過各式管道來滿足在 不同環境、不同需求的學生能彼此共同提升成長,拉近知識間讀距離。

本章分成四部分進行論述,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研究目 的;第三節待答問題;第四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幾年,教育部整合偏鄉的相關計畫整合成「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其 內涵有實驗教育、數位融入、資源媒合、典範分享等近30項子計畫持續進行著(教 育部,2016),透過活絡偏鄉教育在地的能量,並結合大學、輔導團隊、社會企 業、青年與志工等多元的資源,期待提升偏鄉教育的品質。

陳慧芬(2011)認為教師在教學中頻頻面對挫折經驗,又難以在教學中獲得 成就感,也會消磨教師對教學的希望感和熱情,遂漸以「教完就好」的心態面對

「教育」。相較低成就的學生,教師雖盡量配合全班程度、挑選中間難度的教材 授課,但對他們來說,要能跨越最初階的學習材料仍是一件相當吃力的事。因此 他們在同儕相較下,不但缺乏成就感,更容易自我放棄,學習態度消極(俞宗賢,

2007)。對於班級中學習不力的國小學生,若能在學習過程中,便適時對其學習 問題進行補救與協助,應可有效改善其學習不力的情況,亦能降低班級程度落 差,提高教學效率。

從過去一些升學統計已看出城鄉間失衡的現象(宋曜廷、邱佳民、張恬熒、

曾芬蘭,2011;陳奕奇、劉子銘,2008),另一項研究將對象向下延伸至小學一 年級,調查花東地區小一到國三學生識字能力特徵 (陳淑麗、洪儷瑜,2011),

將花東地區學生的識字量與全國常模相較,國小一年級時所測的識字量就落後了

2

外學習方面也發現偏鄉學生缺乏主動閱讀的習慣,多只限學校的指定閱讀(鄭維 儀、羅琪、吳秀連,2011)。然而由於識字是閱讀理解之基礎,硏究者深感識字 量多寡對於低年級學生之重要性及影響性。

透過行政院主計處 2006 年的資料分析,台灣已出現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 趨勢,此種現象稱為 M 型社會(M-Form Society),亦稱極端社會(陳鳴,1985)。

當 90 年代台灣社會加速「M 型」化,越來越多人淪為中下階層,而 M 型右端的

障礙、學習低成就及少部分特教生,從上述研究資料可看到,長期生活環境的弱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的追求成為普世價值與教育最高目標。基於 教育機會均等和及早介入的理念,論述弱勢學生是指環境不利所致的弱勢,指的是單 親、隔代教養、貧戶、沒有戶籍、原住民、新住民、受虐兒等十類。依據適應困難的相 似度大致可分為家庭環境不利、文化差異、原住民三類弱勢學生(洪儷瑜,2001)。此種

4

根據文化部成立的台灣社區通晚站統計顯示,該社區有 157 戶 2800 餘人的 典型農村社區,因居民多為務農教勤儉,以致於社區居民對其他自發性活動興致 不高,而該社區未來發展的重點為「人文教育」及「環境景觀」兩項目為發展訴 求(文化部,2018)。社區研究者進入教會課後輔導班兩年來觀察到的,屬經濟弱 勢與文化不利家庭為大多數,而宣教事工的對象是以居民的需要為主,踏出教會 的大門去瞭解人們的需要,而不以牧師本身覺得對社區「應有的需求」,而是去 感受人們的需要(蔡郁欣,2014)。而受到直接影響的就是這些社區的孩子們,

因家長要工作而力不從心或是家長的觀念較守舊,採放任式疏於管教,讓這些孩 子也理所當然的不注重學業,學習動機很弱,不願意思考,不知其長遠的影響與 嚴重性,這樣研究者和課後輔導班裡的其他老師很是憂心。

研究者在台東市教會所設立的社區型課後輔導班,擔任課後輔導照顧教師,

課輔班主要是提供國小中低年級文化不利與清貧家庭學生所需要的課後照顧,這 些弱勢學生家庭無法負擔民間龐大的安親費用,無法藉由付費來另外補強學科學習 上的匱乏,對未來發展無不是個警訊,教學過程中,看到學生們學習過程遭受挫 折或是因為環境問題導致學習動機低落,故研究者希望藉由探討教會課輔的各方 面因素以及其中問題及困難,讓更多學習障礙學生及低成就學生能藉由教會課輔 增加偵錯並導正的機會,讓學生回到同儕水準行列上。

教會課後輔導班之所以成立的願景,除了提供家庭功能不彰的弱勢學童一個 正向得品格教育外,在安全又穩定的學習環境,也讓他們不會因為家庭弱勢而降低 其競爭力,將他們來不及培養便會蕩漾無存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找回來 提升它,與學校教師一齊努力,這也是研究者研究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