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一、主觀幸福感的內涵及測量

由於對概念的定義與操作的不同,以及不同學科專業領域的獨特性,

學者對「幸福感」一詞也產生不同的見解與應用 (George, 2010)。本研 究中對幸福感的探討,僅限於與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相 關的理論與測量。主觀幸福感意指個體對其生活整體的評估,包含對 生活滿意度的認知層面的判斷,以及對情緒與感情層面的評判

(Andrews & Withey, 1976)。主觀幸福感一詞與「快樂 (happiness)」、「正 向情緒 (positive affect)」、「生活滿意度 (life satisfaction)」及「心理幸 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等概念相關連。首先,主觀幸福感由 快樂觀點 (the hedonic approach) 出發,以了解個體對生活滿意、正向 感情與情緒的評估;而心理幸福感則由自我實現的觀點出發 (the eduaimonic approach),強調幸福感的來源為自我與生命意義的實現(陸 洛、楊國樞,2005)。其次,正向情感與生活滿意度則為主觀幸福感的 主要面向。由於本研究的主要分析重點,在於中老年人對於生活最為 直接的情緒感受以及對生活滿意的認知與評估,因此,本研究採取主 觀幸福感的概念與測量方法。

George (2010) 分析了大量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的研究後指出,雖然 學者認為「快樂」、「正向情緒」、「生活滿意度」等概念內涵不盡相同

(如表 1),但許多實證研究卻發現,不論使用何種詞彙,這些概念間 仍是高度相關的、甚至為單一面向。換句話說,受訪者如果展現較高

19

的生活滿意度,也較易感受快樂與正向的情緒(George, 2010;劉敏珍,

2000)。陸洛(1998)亦認為主觀幸福感實為「更高層次的心理建構 (umbrella construct)」。以上的理論底蘊實已涵蓋了「生活滿意」、「正向 情感」與「負向情感」等概念。

資料來源:整理自 George (2010);黃琬婷(2011)

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在老人家庭及心理學研究中,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常為學者用來做為測量「成功的老化」 (successful aging) 的 最重要主觀指標之一。如前所述,主觀幸福感意指個體對其生活整體

20

的評估,包含對生活滿意度的認知層面的判斷,以及對情緒與感情層 面的評判 (Andrews & Withey, 1976)。這個廣泛而多面向的定義適切的 涵蓋了主觀幸福感中認知 (cognitive component) 與情感 (emotional component, or affective state) 的層面,以及對生活正向與負面情緒的判 斷與評估。Westerhof, Dittmann-Kohli 與 Thissen (2001) 認為對老年人 而言,較高程度的主觀幸福感即為成功地調適並適應在老化過程中種 種改變的結果,也就是老年人對老年生活的認知與情感狀態的正向自 我評量。近年來,已有諸多實證研究專注於老人主觀幸福感,並對影 響幸福感的各項因素,做出分析;然而,由於對幸福感的定義與測量 不同,以及樣本選取與方式的相異,許多研究結果也並不一致。

(一)性別

性別與幸福感的關係在不同的文獻中並無一致結果。有些研究顯示 老年女性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Cheng 等 (2011) 訪談了 1005 位居住 於社區的香港老人便支持女性較快樂的觀點。此外,國內研究針對高 雄市 65 歲以上老年人為樣本,發現女性老年人的幸福感較男性老年人 高(劉敏珍,2000)。林頡翔(2011)的研究亦顯示已退休的中老年人 在性別與幸福感的關係上,女性的幸福感顯著高於男性。

但另有研究發現男性在各個人生階段均較女性為快樂 (Pinquart &

Sorensen, 2000)。

此外,亦有研究指出性別與幸福感的關係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而有所 不同。Inglehart (2002) 針對 65 個國家、146,000 個總體樣本數加以研

21

究,指出在中年階段,女性較男性為快樂,然而到了老年階段,男性 卻較女性快樂。

陸洛(1998)的研究亦顯示性別與幸福感間的關係受到其他變項的 影響。根據 494 名居住於高雄地區的成年人顯示女性較男性展現更高 的幸福感。然而在統計模型中加入社會支持後,性別差異的顯著性亦 消失。易言之,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付出、支持及照顧家人的 角色,反能加強女性的自尊感、被需要感、能力感,並從而加深女性 對己身的正向情緒與幸福感。在此研究中也發現,對已婚女性而言,

家庭滿意度更是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二)年齡

由於幸福感的內涵因年齡而有所不同,對不同年齡層的測量亦應有 相應的改變。Westerhof 等 (2001) 認為相較於年輕族群,老年人對幸 福感的認知更強調於廣義的、全面的生活經驗 (global judgments of life),

包括整體生活滿意度,適應力,成就感等綜合指標,而非特定生活經 驗 (specific aspects of life),也就是包括疾病與身體狀況、具體財務與 經濟狀況、社會活動與休閒生活的参與等個人經驗。這可能是因為老 年人的特定生活經驗較為負面,譬如身體狀況的衰化、失去工作帶來 的成就感與人際關係等等,因此,老年人轉而尋求以更廣義的角度,

來考慮生命的意義,包括正面的生活滿意與品質等。Westerhof 等對 4,034 位居住於德國的中、老年人(40 至 85 歲)進行訪談,並進而確 認了上述理論假說,也就是正面評估與穩定的生活滿意度為正相關,

22

而負面評估則與個人日常特定的生活狀況正相關。

其他以西方社會為主的實證研究亦支持這個論述。Pinquart 與 Sorensen (2000)針對 286 篇與幸福感為主題的論文進行分析,發現多數 研究顯示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較中年及年輕族群為高。以 Chmiel, Brunner, Martin 與 Schalke (2012) 針對 738 位居住於盧森堡的中年人 研究為例,中年族群在生活滿意度上,尤其是財務及健康兩項特定經 驗指標上顯示較低的滿意度,這應是由於中年人仍負擔照護子女與年 老父母等責任,並經歷逐漸衰老的生理變化所致。

另一個使用威斯康辛長期追蹤資料 (The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的研究則發現,在中高齡者群組中(387 位 57-75 歲受訪者), 個人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與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仍然十分穩定,但對 個人成長滿意度則漸減 (Springer, Pudrovska, & Hauser, 2011)。此外,

亦有其他研究顯示老年人與其他年齡族群的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陸 洛,1998)。

(三)宗教

陳毓茹(2005)的研究顯示,就家庭支持與幸福感而言,以基督 教及天主教的感受力最大,且信仰宗教的力量能提升幸福感的感受 力。

23 究結果 (George, 2010)。在國內的研究文獻中,黃月霜(2010)指出隔 代教養祖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與心理福祉有著正相關。黃琬婷(2011)

24

(六)社經地位

研究中對社經地位與主觀幸福感的關連性並不一致。Pinquart 與 Sorensen (2000) 針對 286 篇與幸福感為主題的論文進行分析,發現多 數研究顯示教育程度與收入是預測主觀幸福感重要的指標,其中又以 收入最為重要。陸洛與陳欣宏(2002)以質性研究發現,經濟與健康 是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Chmiel 等 (2012) 對盧森堡的中年人研究顯 示,中年族群在財務及健康兩項特定經驗指標上顯示較低的滿意度。

但 Momtaz, Ibrahim, Hamid 與 Yahaya (2011) 根據 1415 位、60 歲以上馬來西亞人的一項研究中則顯示教育程度與職業並無法預測 心理的幸福感。

在國內的研究文獻中,針對已退休的中老人相關研究顯示,經濟 狀況是幸福感的重要預測因子(林頡翔,2011)。黃郁婷(1995)也 指出老年人幸福感在經濟狀況上有差異。黃月霜(2010)則發現隔代 教養的祖父母在經濟狀況與心理福祉上,與幸福感有著正相關。另有 在幸福感相關因素探討的研究中,發現高收入者幸福感高於收入低者

(施建彬,1995)。

此外,主觀社會階層與地位對幸福感與客觀收入不同,更能滿足 個人心理狀態,楊文山與王乃琳(2012)以 5 項主觀社會階層(中下 階級、中層階級、中上階級、上層階級、工人階級)測量臺灣及香港 地區一般民眾的幸福感狀況,結果顯示自我認定的社會階級越高,則 生活幸福感越高,隨著階級的提升,個人自評幸福指數也越高。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