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年一貫語文科課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九年一貫語文科課程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九年一貫語文科課程的相關研究,包含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內 涵探討與國民中學國文課程及教材編選等兩部份,分別敘述如下。

一、 九年一貫語文學習領域內涵探討

九年一貫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標誌,而綜觀本國語文新課程的內涵 範圍,更是十分廣泛。除了一般語文基礎知識之外,還包括語文能力、思維方法以 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要素。

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教育部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 部,2003),依據這份綱要,本國語文課程之基本理念臚列如下:

(一)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使學生具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充分表情達意,陶 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三)培養學生有效應用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 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

(四)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 精髓。

(五)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從上述的基本理念來看,語文教育的功用便是在於增進語文智能,提升文化情

感,進而豐富生活內涵。九年一貫所持有的授課時數減少與學生負擔減輕兩大原 則,要如何能在兼顧能力指標的同時,提升學童的語文能力,落實語文教育的理念,

實在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考驗(馮永敏,2001: 63-65)。

二、國民中學國文課程及教材編選

「課程」一詞,所指的即為學校教學科目的內容和進程,英譯為 curriculum,

而 curriculum 則源於拉丁文 currere,意即指「跑馬道」(race course)(蔡世明,2003:

59-60)。根據 Venezky(1992)對課程的主張,將課程分為五個連鎖層次:一為需求 的課程,指社會各界對學校教學內容的期望和建議;二為期許的課程,指政府組織 學者專家規劃公布的課程標準;三為指定的課程,指依據課程綱要所發展編訂的教 科書和各種學習材料;四為傳授的課程,指教師在課堂內有意的選擇或無意的忽略 所傳達的教學內容;五指接受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教室內從老師的教學與同儕的互 動中所獲得的學習結果。

一般而言,中等學校的課程結構,可以分成四種模式(瞿立鶴,1985)

(一)直徑一貫型:亦即以教育宗旨為導向,學校目標為依據,學科目標為起點,

在學科自身知識體系中,採論理組織法,組成模式。在學習階 段中,不重複編排,集中學習。

(二)多重圓周型:在學科領域中,運用類化原理,採用心理組織法,組成一門學 科,並在學習階段中,將課程內容重複編配,而逐漸擴大範圍,

增強觀念。

(三)螺旋累積型:融合直徑一貫及多重圓周的精神,將課程內容以知識體系的 邏輯架構為核心,依照年級,逐漸加深,採用論理組織法,

組成學科。

(四)群集階梯型:採用論理組織法,將某類知識,按照「先廣後專」與「先博 後約」的順序,意求專精分化。

目前國內中學國文科課程內容,即是採用螺旋累積型,依照語言發展程序,由 聽、說、讀、寫螺旋累進,依照年級的累進,反覆練習,逐步加深學生的學習。

大體而言,國文科課程內容所涵闊的範圍甚廣,章微穎(1975:2)曾表示:

提起「國文」一詞,諸凡我國文章、文學所能含有的各種觀念,都會同時引起,

有文言寫的國文,有白話寫的國文,經、史、子、集都是國文,詩、詞、歌、

賦也都是國文。

王明通(1997:31)也認為:

就其廣義而言,凡本國文字所敘述之篇章、典籍,用以傳布文化,儲存民族經 驗者,皆可謂為國文。職是之故,經、史、子、集,可以含括,駢、散、詩、

詞,可以網羅,甚至小說戲曲亦可涵蓋。時間不論古今,形式不論文、白,舉 凡本國文字所載,篇章典籍所存,均屬國文之領域。

課文中所呈現的文字世界,提供學生一扇觀察大千世界的窗口(魏金財,1998:

22)。

國文科課程內容如此廣泛,在編排類型上也十分多樣,不論是依據內容要素的 變化或結構序列的變化來做編排,都有數種編排的類型(何三本,2002: 240-243)

(一)結構序列變化的角度:合編型、分編型

(二)內容要素變化的角度:文選型、知識型、訓練型

目前國內國文教科書的編排,若依照結構序列變化的角度來觀察,是採用合編 型的方式,而若依照內容要素變化的角度來探查國文教科書,則會發現,國文教科 書不同於數理科、歷史科的教科書,它通常是以「文選型」的方式(選擇文學創作)

編輯,此點也是國文教科書與其他教科書最大的差異點。

面對琳瑯滿目的作品,若要讓國文教科書的內容能確實豐富學童的語文能力,

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教材編選的問題便不可輕忽。教材的編選,除了涉及教材呈 現的風貌外,還期望透過嚴謹的編選過程,讓學童增廣見聞,開拓視野。因此,編 輯者應該試圖以九年一貫的教材編選法則來編選適宜的文選,茲述九年一貫編選原 則如下。

國中國文教科書的編選原則是依據教育部九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教育部公布《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3)。此套課程綱要,源自於行政院所核 定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中所進行國民教育階段之課程與教學革新。每一種教材 在編選的背後,都會有一套理念作為其核心依據,根據九十二年的這份綱要,列出 其編選的原則如下:

(1)教材編輯應配合各階段能力指標,以發展學生口語及書面表達之基本能 力。第一階段以發展口語表達為主,第二階段由口語表達過渡到書面表 達,第三階段則口語、書面表達並重。

(2)教材設計應就發展學生注音符號及文字應用、聆聽、說話、閱讀、作文、

寫字等能力作全程規劃。第三階段,宜採讀寫結合及聽說結合,雙向發展。

(3)編選教材範文時:

A.應將所選用之教材,按文體比例、寫作風格、文字深淺、內容性質,以單 元或主題方式作有系統之編排。第三階段應逐年調整文言文與語體文之比 例(自 15%~35%)

B.各階段教材之選文,得視需要附題解、作者、注釋、賞析、導讀及思考問 題等,或納入教學指引,以增進了解與欣賞能力。

(4)有關語文基礎常識和語文基本能力培養的材料,如詞彙、語詞結構和句 型、標點符號應用、各類文體、各種文類、篇章結構、修辭方法、以及簡 易文法等,事先宜作通盤設計規劃,由淺入深,系統安排,分派各冊各單 元中,並提供反覆及統整練習。

(5) 教材之編輯,宜掌握基本識字量 3,500~4,500 字(各階段識字量可彈性 調整),並參酌部頒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依學習難易,作循序漸進的安 排。A. 第二、三階段則配合簡易六書常識,以輔助識字。

(6)本國語教材各階段所使用之國字,第三階段注音符號應用於認識文言生 詞,及辨析音義關係。

(7)閱讀教材:A.宜涵括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增進 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了解及尊重。B.生字和課文字數應就難易程度,

適當分配,力求合理,並有充分的複習機會。C.應配合教材內容、學習需 求,提供合適之插圖或圖表。插圖主題要正確,畫面要生動有趣。第二、

三階段,可視課程實際需要,酌情增減。

語文科為基礎學科,同時也是學習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它包含識字教育、文 化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品格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換言之,語文教 育是從聽、說、讀、寫中,涵泳學生性情,開啟學生心智思想,並讓學生從欣賞文 學作品中,學習創作的技巧。中學階段的國文教材,是人文通識的重要基礎,也是 學童接觸文學作品的重要階段,因此若教材缺乏完善的編選,恐怕會扼殺學童的語 文興趣。

因此,就如同九年一貫課程之編選原則中所述及的部分一般,教科書所選用的

教材,必須按文體比例、寫作風格、文字深淺、內容性質,以單元或主題方式做有 系統的編排。國文教科書若能依照此原則編排,可以給學習者完整的觀念,讓學習 者在學習時,比較容易學習和吸收,且學習內容的主題若明確,有助於老師在教學 時的內容深究與延伸指導。九年一貫語文科課程中,白話文依然是占有相當重要地 位的範文,但在浩瀚書海中,要如何依照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編選適宜的課程內 容,在教科書開放編輯審查之際,特別值得研究者關心。國小時期國語科教學注重 字詞的辨認與詞句的使用,這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這時期學生所習得的是語文的 基本概念與基本的文學欣賞與;等到了國中階段,他們的身心漸趨成熟,教師在教 學時,也應注重文意理解與文學賞析,在這個階段如果可以給予正確的引導、激起 學生對現代散文的興趣,學生將可以透過文學的涵養,滋養人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