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文科課程主題分類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語文科課程主題分類研究

散文是現代人表達思想與感情最常採用的文類,也是吸引青年學生親近文學最 自然的門徑,因此,如何選擇適當的文本,調配比例,自然是我們關懷的重點之一。

在本章第一節中,已對現代散文家對於現代散文的主題分類進行探討,但是由於在 挑選國中國文的現代散文教材時,必須將增進學生興趣、加強學生閱讀與寫作能 力、養成學生倫理觀念、民主科學的態度等實際教學效果列入考慮(王更生,1996), 因此本節先探討目前對國文教科書中現代散文主題內容分類的相關研究後,並參照 專業散文家所做的主題分類來做出新的分類,再對九年一貫課程中,國文科各版本 對於現代散文之主題分類進行分析,其敘述如下。

一、 新課程中主題內容分類研究

(一)林淑貞(1997)採用其主題內容分類來論說 86 年版新課程國文教材之內容。

1、生命大愛──情愛類:

人生有情,在於個體生命之間能互相傳動熱愛,繼而從對人類的情感擴充到對 萬物及傳統文化之關愛。因人是群體的動物,必定無法離群索居,所以與人來往交 接是一種必能、必然的現象,但也因為透過這樣的接觸,才能展現人與人、人與物 之間的情愛,會有遠近親疏之別。生命之愛,可分為三大類別:

(1)對人之愛:

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仁愛四項。親情的描述多為父母對子女之愛或祖 孫、兄弟姐妹之情,如胡適的〈母親的教誨〉描寫母兼父職,苦心管教作者的 情景;朱自清的〈背影〉描述父親為他買橘子的背影,展現出父親的慈愛;麥 克阿瑟的〈為子祈禱文〉藉由對天父的祈禱,來告示自己對於兒子的期望;友 情的描寫則如林良〈父親的信〉一文,作者藉由自己成長的經驗,來說明朋友

的重要性;愛情的描述則為男女之情,仁愛則為廣博之大愛,兩者在現代散文 部分並無相關選錄。

(2)對物之愛:

「物」包括動物、植物兩類。以抒情或理性之筆調,書寫對於動、植物之觀 察與觀感,如吳延玫的〈火鷓鴣鳥〉以抒情筆調書寫對於火鷓鴣鳥傳說的感懷;

梁實秋的〈鳥〉寫寓居四川之際對鳥的觀感;張曉風的〈行道樹〉以自述口吻 寫行道樹的憂與樂以及張騰蛟的〈溪頭的竹子〉說明竹子是有個性、講究秩序、

生氣勃勃的植物。

(3)對家國、歷史文物、傳統文化之愛:

人,對故鄉的依戀之情,對歷史的鑑往昔、知興替的精神,以及瞭解傳統 文化傳承之重要,藉以復興中華文化,如琦君的〈故鄉的桂花雨〉藉由眼前所 見的桂花回憶起小時候家鄉的桂花,烘托出自己的戀鄉之情;謝冰瑩的〈盧 溝橋的獅子〉則藉石獅來緬懷先烈保家衛國的精神;陳之藩的〈失根的蘭花〉

則寫漂泊異鄉者對於祖國的懷念及蔣中正的〈弘揚孔孟學說與復興中華文化〉

傳達「求新、求行、求本」的科學態度。

2、人生啟示與自我實現—勵志類:

勵志類的範文甚多,不論是以議論、說明、感興或是抒情的筆法來寫,都是揭 示策勵自己的方法,作為我們砥礪的基石,如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告訴讀者責 任完了是最快樂的事情,責任未了則是最苦的事情;羅家倫的〈運動家的風度〉則 要讀者養成光明正大的運動態度及朱自清的〈匆匆〉揭示讀者要珍惜光陰。或是以 名人傳記來作為學習的楷模,如張蔭麟的〈孔子的人格〉從孔子的生活態度和志趣 來展現其人格之偉大;陳衡哲的〈居里夫人小傳〉則藉由居里夫人一生的奮鬥來塑 造一個完美的人生典型及佚名的〈詹天佑〉則敘述偉大鐵路工程師的生平事蹟。

3、知識、經驗與正義公論之傳導—議論類:

議論類的範文欲透過直接說理的方式,導引大家從中學習生活規範,如蔣中正 的〈我們的校訓〉揭示共同校訓,勗勉讀者及甘績瑞的〈從今天起〉揭示讀者了解 正當做的去做,不該做的事情不做;或是引領讀者了解正確的生活態度,如宋晶宜 的〈雅量〉告訴讀者應培養欣賞不同人事物的雅量;邵僩的〈汗水的啟示〉指出讀 者應體會別人流汗的艱辛,表達感激尊敬及劉墉的〈你自己決定吧〉告訴讀者自身 所擁有做主的權利及責任;或是傳遞知識、開啟個人經驗的累積以作為學習的圭 臬,如夏丏尊的〈觸發—一封家書〉揭示讀者應具備對事物的感悟力,以觸發自己 的情思,做為讀書寫作泉源;劉真的〈論讀書〉則指出讀書的重要性及應有的態度 與方法、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則勉勵讀者要永保責任心與趣味感做為基本精神。

4、自我生命與自然之相融相契—遊記類:

寫對自然風光,及附近景物的變換,讓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氛圍中,去體認樂趣。

如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描寫初春時康橋的自然風光及景物變幻,讓自己融入 大自然的氛圍。

5、生命經驗之感受與遣懷—抒懷類:

人生是活在時空座標之中,縱使時間會流動,空間會轉移,人無所遁逃於時空 之外,因此人在面對自我生命之微渺之際,應能觸發生命之光。如陳幸蕙〈碧沉西 瓜〉描寫炎夏中西瓜所給予人的清涼痛快;陳之藩的〈謝天〉則提出「謝天」實為 感謝眾人,勉勵眾人要「功成不居」及殷穎的〈品泉〉透過泉水的欣賞,寫出自然 純樸的可愛,並告訴讀者要在心靈中擁有潔淨的泉水。

6、生活美感與意趣之興發—生活情趣類:

從平日的生活之中,找出生活的樂趣與美感,擁有自得其樂的樂趣。如:陳醉 雲〈鄉下人家〉揭示讀者在面臨人與自然的疏離後應重新思考的問題;駱元元的〈植 物就在你身邊〉寫自然之趣到處都有,及徐蔚南的〈初夏的庭園〉寫記帳本是令人

乏味的工作,但忙裡偷閒,自有樂趣。

(二)陳惠齡(2001)在《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一書中,則從鑑賞教學的角度出 發,依作家便於舉例性與內容側重性,將散文的類別作了不同的劃分。為教 學時舉例作家的方便考量,將現代散文劃分為:小品、記敘、寓言、抒情、

議論、說理、及雜文等七類;又為因應散文鑑賞教學,從內容上將散文分為:

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詠物散文、遊記散文等五類。

(三)周培芳(2004)則從教學的角度為出發,為散文進行分類:

1、一般性散文:

(1)記敘性散文:

「記人」散文、「詠物」散文、「敘事」散文及「記遊」散文。如夏丏尊〈白馬 湖之冬〉、朱自清〈背影〉及〈歐遊雜記〉、梁實秋〈鳥〉、琦君〈燈景舊情懷〉及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2)抒情性散文:徐志摩、張秀亞、張曉風、琹涵、張曼娟等人的散文作品。

(3)議論性散文:魯迅、錢鍾書、林語堂、吳魯芹、羅家倫等人的散文作品。

(4)哲理性散文:馬森的「方塊散文」、許地山、王鼎鈞、林清玄、劉墉等人 的散文作品。

2、應用性散文:

(1)日記:徐志摩的《志摩日記》。

(2)序跋:楊牧的序跋文。

(3)書信: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眉小札》冰心《寄小讀者》及朱光潛《給 青年的十二封信》。

(4)傳記文學:胡適的《四十自述》、沈從文的《從文自傳》。

(5)報導文學:古蒙仁、陳銘磻、韓韓、馬以工等人的散文作品。

(6)知識性文學:朱光潛的《談美》、《談文學》。

林淑貞、陳惠齡與周培芳的分類方式與第一節所提及的散文家所做的分類有所

差異,其分類是以教學觀點為出發,而不單純以現代散文的發展脈絡做為分類主 軸,他們的分法雖然無法涵蓋所有的散文,但是在國文科教學上,卻會有較大的適 用性。

本研究採用適用教學的散文主題分類作為主軸,並以現代散文家對於現代散文 主題分類的精神做為重要考量依據,再對適用於學習階段的現代散文進行主題的分 類,以下,茲將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類目依據說明如下:

1、 人情類目:

「人情類」類目的建立脫胎於許達然的人情類、林淑貞的情愛類與周培芳的「記 人」散文。其主要內涵有「親情」、「愛情」與「友情」。

(1) 親情:許達然的「親情」及林淑貞的「親情」屬之。

(2) 愛情:

許達然的「愛情」、林淑貞的「愛情」以及顏崑陽的「性別」與「情欲」

屬之。其中,顏崑陽的「性別」與「情欲」是八○年代以後新興的散文書寫題 材,雖然在觀念上較為新穎,但已用新興的語言形式、文體表達,其在內涵上 仍與愛情類相近,因而歸於愛情類。

(3) 友情:

許達然的「友情」及林淑貞的「友情」、「仁愛」屬之。在這其中,林淑貞 的「仁愛」類則因其原意所涵涉的範圍過廣,因此,取其推己及人、兼愛大眾 的內涵意義,而歸於友情類。

2、 自然類目:

「自然類」的類目名稱與內涵脫胎於許達然的「自然類」。其主要的內涵有「生 態觀察」與離不開自然環境的「旅遊文學」和「鄉土關懷」。

(1) 生態觀察:

許達然的「生態散文」與「報導文學」、顏崑陽的「生態」與「環保」、張

堂錡的「環保」與「山林」、鄭明俐的「山林」、「生態環保」與「報導文學」、 林淑貞的「對物之愛」、陳惠齡的「詠物散文」與周培芳的「詠物」散文與報 導文學分屬之。「報導文學」是指與自然生態或環境保護相關的報導。

(2) 旅遊文學:

顏崑陽的「旅行」、張堂錡的「旅遊」、鄭明俐的「遊記」、林淑貞的「遊 記」、周培芳的「記遊散文」與陳惠齡的「遊記散文」屬之。

(3) 鄉土關懷:

許達然的「鄉情」、顏崑陽的「環保」與「族群文化」、張堂錡的「環保」、

「族群」散文、鄭明俐的「鄉土」、林淑貞的「對家國、歷史文物、傳統文化 之愛」屬之。其中林淑貞的「對家國、歷史文物、傳統文化之愛」在林氏的分 類中屬於「情愛類」,但考量對家國、傳統之愛等須先究因於其對鄉土的關懷 之情,因此,其較偏於對於鄉土關懷類。

3、論理類:

「論理類」的類目脫胎於林淑貞的「勵志類」及「議論類」、陳惠齡的「議論性

「論理類」的類目脫胎於林淑貞的「勵志類」及「議論類」、陳惠齡的「議論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