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廢墟攝影創作歷程方面

(一)創作動機

台灣廢墟攝影創作者在創作的動機深受當代矛盾的社會現象和逐漸消逝的空間 記憶所影響,

1.紀錄不合理的邊緣空間

姚瑞中在念高中的時候就常看人間雜誌,透過訪談報導還有生活的攝影,

了解很多邊緣社會不公平的事情。他主要的創作動機是要徹底實踐他長期關注 的政治地理學,紀錄不合理的邊緣空間。

楊欽盛認為土地正義或者居住權利的部份,來自於城市的消長跟個人居住環 境之間的一個拉鋸,當城市高度發展的時候,勢必有些人會受到一些犧牲,他說 我想紀錄的就是這些被剖一半,赤裸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房子,而這些空間的存在 是畸形的、不合理的。

2.紀錄逐漸消逝的空間記憶

陳伯義認為做第一個部份的人其實非常的少,必須清楚知道哪個廢墟是突然 廢掉的狀態,他開始去尋找這些剛廢棄的空間,他來到了這些空間,發現了許多 故事,他很想要把這個房間看到的故事通通講出來,剛開始他先蒐集物件,找一 個空間或房間的角落,然後開始去堆砌他所找得到的物件,能夠證明這一家人是 甚麼樣家庭的物件。陳伯義先認為拍照可以看到很多秘密,像是在冒險,他很享 受這樣的感覺,他認為讀人的故事是很有趣的。後來這些物件後來被環保局的人 清掉了,他開始注意更細微的部分,一開始是注意到發霉的霉斑很漂亮,再加上 造型的變化,而這些痕跡一直在他心裡騷動著,他便著手開始拍痕跡。

楊欽盛說:「我每次問人家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東西他說他有看過,可是他 沒有辦法講出在哪裡,它是來自於很多人的一個共同記憶的一個累積,但是卻無 以敘述說出它確切的地址,我們只是過去看過,可是真的沒有辦法把它留下一些 印象這樣。」

陳伯義、楊欽盛拍攝的動機便是希望紀錄下這些逐漸消逝的空間記憶,讓已 成為過往的回憶,用照片重現在人們的眼前。

生活中許多瑣碎的事物、物件隨著搬遷和時間的流逝被我們逐漸淡忘,孩提 時的回憶、房間中陳列的偶像海報、空間中某個長壁癌的角落或水痕、城市中某 個被切斷建築的共同記憶,陳伯義、楊欽盛拍攝的動機,便是希望紀錄下這些逐 漸消逝的空間記憶。而這些曾經被我們忽略或不在意地角落,重新透由藝術家的 鏡頭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彷彿牽動著屬於你我共同的回憶。

(二)創作潛伏期

台灣的廢墟攝影創作者在創作時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以廢墟為創作的題材,他們 正式進行廢墟影像創作前的潛伏期如下所述,

1. 直觀的拍攝方式,訓練感官的靈敏度與熟悉色彩的表現

陳伯義說:「我相機裏面裝彩色的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在熟悉彩色底片的 媒介,第二個就是我把自己變成一個感應器,將自己丟到廢墟裏面,甚麼都拍,

我覺得新鮮的就拍,看能不能找得到一些我看到的線索及物件來表現。」他將自 己當作一臺感應器,以直觀的拍攝方式,一方面訓練自己感官的靈敏度,一方面 當作熟悉色彩表現的練習,不斷拍攝。

2.前衛藝術的地下化活動及與廢墟的偶然相遇

姚瑞中在大學時期覺得藝術學院的課無聊,便騎摩托車到處晃,臺北縣市有 很多這種廢棄空間,就到處去繞,那時候他並沒有想到做創作,只是想把它紀錄 下來。後來他認識了吳中煒及一群對臺灣廢墟瞭若指掌體制外的人,便開始了混 廢墟的日子。

90 年代初期,姚瑞中和一群藝術家去三芝的廢墟創作,成立了非常廟,當 時的前衛藝術屬於地下化活動主要是在談社會批判,沒有空間展覽,而當時的美 術館只展出跟臺灣社會關係比較不直接的一些展覽,因此他們常去廢墟舉辦展 覽,試圖為當代藝術發聲。

3.熱愛建築、受大師感召拍攝關注社會議題的影像

楊欽盛曾讀過建築系,他熱愛身為建築人的日子,他的攝影創作更受美國戰 地攝影師尤金史密斯之感召,立志要以影像讓大眾關注社會議題。他開始聚焦找 尋他所喜愛的領域並開始拍攝。

(三)表現議題與創作理念

1.表現議題

(1)人、空間與都市、環境的對應

陳伯義認為他的「萬神變」系列是一種信仰對應現代這種都會生活的文 本。他的「窗景」系列談論的是房子裡面的空間跟對外環境之間的關聯,談的 是一種廢墟所身處的狀態。楊欽盛先生的「建築植物人」系列中認為人是一個 中介的一個元素,建築代表了人跟人所創造,對抗自然世界謀取生存的環境所 建構出來的居住環境。他的「城市斷面」系列,斷面的建築和發展的城市就是

在產生一種對比,當它被切開來時,時間就靜止了,而城市卻仍在發展。這三 個系列想要表現的議題便是人、空間與都市、環境的對應。

(2)紀錄空間本體的蛛絲馬跡及與生活有關的物件

陳伯義,把廢墟分成兩個部份,一個部份是針對廢墟,處理的是空間建築 跟遺跡,另外一個部份跟生活有關,是做物件。他將他的創作分為三層架構,

第一層的架構就是它遺留下來的物件、第二層的架構就是痕跡、第三層的架構 就是空間的記憶。他想要表現的議題便是紀錄空間本體的蛛絲馬跡及與生活有 關的物件。

(3)關注政治與產經背後的權力結構關係

姚瑞中認為廢墟背後有很多政治變遷跟產經結構的變化,臺灣只不過扮演 全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小個螺絲而已,他試圖透過攝影去追溯這背後的權力結 構。他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是沒有廢墟的,既然都有的話,全世界拍廢 墟的太多了,問題是拍廢墟要做什麼?對我而言,我拍廢墟是談背後權力運作 的痕跡。」楊欽盛認為「城市斷面」系列是來自於法令上的不健全,建築物不 曾毀壞,卻用一刀兩斷的方式把它切開來,把房屋的外殼去掉之後,看得見室 內與室外,私領域和公領域之間居然可以很強硬被以一刀兩斷的方式去切開 來,他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創作,引發執政者對於政治決策的思考。他們想要表 現的議題便是關注政治與產經背後的權力結構關係。

(4)從建築人的觀點出發,引發人文的循環思考

楊欽盛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做廢墟這件事情,他一開始都是在思考自然跟建 築物,中間又結合了「人」的型態的思考方式。「城市斷面」來自於對於建築 物的認識,當初他在學建築的過程中曾繪製建築剖面圖,而當他看到類似的圖 象就直接矗立在城市生活中,帶給了他許多的感觸與創作的靈感。他希望從建 築人的觀點出發,引發人文的循環思考。

2.創作理念

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分為三類,一類是行動意義本身,拍攝行動的意義,大於 視覺表現的美感,一類是奇觀式攝影,拍攝社會中特殊矛盾的景象,一類是直觀 式攝影,看到什麼就拍什麼,直覺地表現眼中所見。

(1)行動意義大於影像本身的視覺美感

姚瑞中認為他的出發點:「行動的意義大過於影像本身的視覺美感」。

(2)奇觀,特殊的景象式攝影

a.奇觀式的社會生活,表現空間與環境的對立

陳伯義的另外一套作品叫「萬神變」,廟宇進行最後拆除的階段,只剩 下廟宇屋頂的部份,和所身處的都市環境形成對比。這一系列比較偏向於談 論廟宇廢墟與它所在環境之間的對立。這種創作方式算是一種奇觀式,他認 為身為一個藝術家他並沒有在現場做了很多轉化,現場就說明一切,他只是 做了一件攝影的拍攝功能。

楊欽盛認為城市發展造成了必須被切開來的原因,當建築物逐漸邁向 衰敗,而核心外圍卻產生了蓬勃的發展,強烈對比性呈現了出來,城市斷 面的狀況在國外只有在電影裡才看得到,而在台灣,居然直接的在大馬路 上就展現給你看。「城市斷面」系列,他希望在巨觀的視角中保持微觀的特 性,建構在一個現實上但意念上卻超脫了要表達的形狀。

b.奇觀量化表現文本概念與通則,試圖撼動正統性

陳伯義認為如果只有一兩張奇觀的照片那就是奇觀,可是當收集了大 量的奇觀照片時,奇觀被轉化成了一種文本,就是某種符號對應的文本。

那麼多的文本聚在一起、整面牆鋪天蓋地過來的時候,你就會突然間發覺 到說,原來這些東西是隨時隨地在我們的生活左右,會對你、對社會性的 東西產生一個比較強的衝擊,所以作品一定要那麼多的數量。

姚瑞中認為他用的是量化的方式在做,用量去談一種普遍的現象,他 歷年來的創作都會先有一個文本,再藉由文本顛覆原本的文本,主要是企 圖憾動「正統性」。廢墟從來都不會被視為正統建築,他集結了大量的非正 統性建築,試圖產生反思的意義。

(3)直觀式攝影,自然的,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a.直觀拍攝

陳伯義拍廢墟,只拍在現場直觀到的現象,也等同於一個生活狀態,

突然間被打壞掉的狀態,而就在上面談這張照片的歷史。楊欽盛認為「建 築‧植物‧人」系列,是屬於直觀的,他直觀的拍攝三個元素之間達成平衡 的一種狀態。

b.將廢墟以文件方式呈現

陳伯義所使用的光源是間接光源,他把廢墟當作是一份文件在做拍

陳伯義所使用的光源是間接光源,他把廢墟當作是一份文件在做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