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Copied!
18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碩士

碩士

碩士

碩士在職進修

在職進修

在職進修

在職進修專

專班論文

班論文

班論文

班論文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Contemporary Ruins Photography in Taiwan

Implication Research

研 究 生:陳乃琦

指導教授:黃嘉勝 博士

中華民國一

中華民國一

中華民國一

中華民國一○

○二年七月

二年七月

二年七月

二年七月

(2)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Contemporary Ruins Photography in Taiwan

Implication Research

by

Nai-Chi CHEN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士在職進修專班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of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he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ly, 2013

Thesis Supervisor:Professor Chia-Sen Huang, Ph.D.

(3)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 學生:陳乃琦 指導教授:黃嘉勝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進修專班 摘 要 建築師致力於空間的重新塑造,賦予了廢墟空間的再生與活化;攝影師透由攝影鏡 頭的拍攝瞬間,賦予了廢墟精神的再生與昇華。本研究將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透過半結 構式的訪談與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對臺灣當代廢墟攝影藝術家自西元 1990~2011 年持續在公開的展覽場所發表廢墟系列攝影二次以上,以廢墟空間為主要拍攝對象的靜 態影像藝術家陳伯義、姚瑞中、楊欽盛等三人進行個案研究。 本研究希冀透由藝術家的訪談與文獻探討、文件分析、創作背景與相關資料作三角 檢驗,期許對當代臺灣的廢墟攝影脈絡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並詳細解析當代臺灣廢墟攝 影的風貌與特質以完成本研究探討之目的。經由資料的分析與歸納,提出訪談紀錄之觀 察與發現,並將結果歸納為下列六點,並將結果與建議公開發表。 一、廢墟的發展脈絡與特色可分產業移動與眷村的改建來詮釋。 二、當代廢墟影像之發展脈絡與理論基礎可從廢墟美學、圖像學與符號學 領域來探討。 三、當代臺灣廢墟攝影影像作品之題材、表現形式與創作內涵豐富,但仍有些許瓶頸。 四、廢墟攝影創作的美學層次與內涵需從價值判斷與欣賞切入。 五、廢墟攝影在臺灣的發展始終無法正名。 六、臺灣的廢墟攝影創作者有其獨特的風格與專業的表現。 未來,期許有更多的藝術家投入當代臺灣廢墟攝影藝術創作的行列,以更多不同的 風貌見證臺灣此曾在的證據。 關鍵字 關鍵字關鍵字 關鍵字:廢墟、廢墟美學、廢墟攝影影像

(4)

Contemporary Ruins Photography in Taiwan Implication Research

Student:Nai-Chi CHEN Advisors:Chia-Sen Huang

Department of Art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study will be use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supporting documents. We will do case studies on the three artist Chen Bo-yi, Yao Jui-chung, Yang Qin-sheng as the main subject of ruins photography image in

contemporary Taiwan,who still continued creating ruins photography and making display twice or more from 1990 to 2011.

Through the artist's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analysis, creative background with document data triangulation, we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ruins photography image in Taiwan, We will get the observation and foundation by interview records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induction.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six points. Finally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ill be published.

1. The ruins of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industry and the military community can be divided into alterations to interpret.

2. Contemporary ruins photograph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xt with the ruins of aesthetics, iconography and semiotics Areas.

3. Themes, forms, contents of ruins photography images in Taiwan is colorful, but there is still a little difficulty.

4. The ruins photography will be made a value judgment c and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s. 5. Ruins photographic of Taiwan in the international never been able to name.

6. The ruins photographers in Taiwan have its own unique style an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future, we hop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contemporary artists into the ranks of the ruins of photographic art with more different style in Taiwan.

(5)

謝誌

謝誌

謝誌

謝誌

研讀研究所在職班的過程,辛苦而漫長,幸而在指導教授黃嘉勝教授的諄諄教誨 下,論文研究的想法與雛型逐漸形成,而在經過一年多的絞盡腦汁和挑燈夜戰的奮鬥 下,終將論文完成。除了感謝教授的諄諄教誨,在此特要感謝陪伴在旁的外公、爸、媽、 婆婆與老公、女兒、弟弟、妹妹,若非家人貼心的體諒,身兼三種身分的我,可能早已 放棄與論文奮戰的決心。 在此也要感謝學校同事惠明、屏儒、智誠、樂芳、幸蓉的殷切鼓勵,若非你們,論 文完成的夢想可能遙不可及。更要特此感謝撰寫論文時訪談的三位藝術家陳伯義先生、 姚瑞中先生、楊欽盛先生,百忙之中仍抽空接受我的訪談,且知無不答,毫無藏私地將 經驗及作品分享,而陳伯義先生更是熱心地分析了許多臺灣廢墟攝影藝術家的資訊,並 提供許多完整的文件資料,謝謝你們,讓本篇的論文能順利完成,內容豐富且精彩,特 此感謝!

(6)

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 7 第二節 廢墟攝影創作及其相關理論 11 第三節 國內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25 第四節 國內廢墟之相關期刊論文及廢墟攝影展覽研究 27 第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37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1 第五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4 第四章 第四章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發現研究發現研究發現研究發現 45 第一節 個別分析結果 45 第二節 跨個案分析結果與發現 68 第五章 第五章第五章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 113 第二節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與建議 118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22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26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7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28 附錄四 訪談札記與省思表 129 附錄五 藝術家訪談重點稿 132

(8)

表目

表目

表目

表目錄

表 2-1 廢墟形而上形而下之意涵 8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廢墟的相關論述 9 表 2-3 國內外學者及著作對廢墟的表徵及隱喻 10 表 2-4 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之比較 12 表 2-5 符號的能指與所指 13 表 2-6 Representation 的雙層意義 13 表 2-7 傳達的外延意與內涵意 13 表 2-8 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理論特質、基礎、概念與對廢墟之看法 15 表 2-9 Sir Uvedale Price、Richard Payne Knight 之 Picturesque 理論 17

表 2-10 廢墟美學之意涵 19

表 2-11 溫氏(Van Deren Cokel)現代攝影四大走向 20 表 2-12 描述攝影之特性 22 表 2-13 陳伯義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25 表 2-14 姚瑞中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25 表 2-15 楊欽盛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26 表 2-16 國內廢墟之相關論文期刊及展覽研究表 27 表 3-1 研究對象創作年表 36 表 4-1 概念單元群聚表 45 表 4-2 關聯主題表 68 表 4-3-1 概念分類群具比較表-個人特質 70 表 4-3-2 概念分類群具比較表-廢墟攝影創作歷程 74 表 4-3-3 概念分類群具比較表-廢墟美學觀 98 表 4-3-4 概念分類群具比較表-臺灣當代攝影的正名與發聲 108 表 5-1 影像特質與攝影專業比較表 116

(9)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 2-1 姚瑞中,北海岸某廢棄工廠,1993 14 圖 2-2 詮釋影像意義示意圖 23 圖 2-3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攝影評論示意圖 2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7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0

(10)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廢墟」是一個矛盾的產物,他是骯髒的、破碎的、不易親近的場域,甚至有人用 「應該被丟棄的垃圾」來形容他的存在,但,「他」的存在見證了歷史、見證了某種生 活型態的存在和逝去,「他」正以某種形式敘述著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人們對於廢墟 的情感是旣喜愛又厭惡的,而人生不正是這種矛盾心情的最佳寫照嗎? 行走在城市街道上,人們總刻意迴避這些所謂的廢墟,深怕一個不小心會不小心被 掉落地殘片劃傷,或此處早已成為流浪漢駐留的場域,骯髒而臭味薰人,人們總睥睨地 忽略這個真實存在生活的場域。而有一群人,他們知覺到廢墟存在的理由,憑弔著廢墟 美麗的過去,預見了城市興滅過程中的未來式,並用攝影機記錄了廢墟的點滴影像,在 影像中他不再只是骯髒、破碎,更有著攝影師紀錄社會的全新觀點及對當代環境的省思 及隱喻。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在 1925 年完成的「廢墟的寓言」中這樣提到, 不斷地興建與毀壞是現代城市的特質;而只有在充滿碎片的廢墟中,城市中的人們才能 看清眼前世界的轉眼即逝。廢墟的存在,召喚了人們對於逝去文明的想像,也提醒了對 於未來文明的沉澱與思考。懂得欣賞廢墟,虛心地面對城市的衰老與文明的死亡,才是 一個成熟與健康的文明。(陳宛茜,2008) 人類總不斷地企望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不斷地、任意地恣意而行,建設、購買、 破壞,就這樣不斷地惡性循環著,即使地球已超過負荷,不斷有人呼籲環保愛地球,但, 存在於理智與慾望矛盾中的人們,有幾個人眞能放下徒刀,立地成佛?透由廢墟攝影的 影像帶領我們探尋,那些曾經存在,但卻被我們遺忘的角落,帶領著我們去找尋曾經的 回憶與故事,更帶領著我們去省思與沉澱面對未來文明的再生。 每個人對廢墟的印象不盡相同,但當你走入廢墟用感性的心深刻感受,廢墟將帶領 你感受一種恍惚、一種詩性、一種凋零、一種殘缺,是否正如心靈中的缺漏,找到了知 己,撼動了心靈、展開與心靈的對話,藉由攝影家敏銳的觀察力,引領我們去觀看廢墟 的美,並經由影像本身視覺語言的魅力,彷彿訴說著廢墟的前生與今世,對照著每個人 心中缺遺的角落,引起心靈的感動。 徐文瑞(2008)指出「姚瑞中往往以時代變化與權勢消長所造成的廢墟作為題材, 並發展出一套特殊的『廢墟美學』。」廢墟本文字作家中田薰曾如此敘述「世間若有人 會因美的事物而得到療癒,也有人會被陰暗的危險所吸引。在如此二律相悖的不穩定存

(11)

的廢墟空間吸引著藝術家、攝影愛好者,以及歷史建築研究者等,前往探險勘查或拍攝, 這些廢墟在他們的眼中,並非是骯髒無用的廢物,而是充滿許多可能性,啟發他們創作 靈感的泉源。」 「廢墟」是建築的另一種場域表現,他是人類所建造的,但當他被遺棄的那一刻, 他便成為廢墟,「廢墟」承載了人類美好記憶,是一種鄉愁的寄託,是一種映照內心孤 獨的場域,而攝影抓住了凝動的瞬間,透由攝影家的重新詮釋,感受到廢墟的生命重新 再現,賦予新的意涵!也希望臺灣的某些場域不再淪為廢墟,重新賦予失落場域新的意 義。透由本研究期望瓦解「廢墟」的刻板印象,藉由城市中「廢墟美學」的新觀點,重 新建構廢墟對人類情感依附與存在價值的意涵。透由攝影師再現廢墟影像,引領我們觀 看廢墟的全新感受,期許本研究能帶領人們進入廢墟影像的觀看與被觀看者的心境中。 當代有關廢墟影像研究的論述著作較少,且偏向班雅明「廢墟寓言」語言學、文學 的研究,較少著墨於廢墟美學、建築學、影像評論及影像本身的意涵表現,甚而更有許 多負面的評論,認為臺灣的廢墟攝影是模仿日本的廢墟攝影了無新意,只是一種因應時 代的流行及模仿,本研究擬探討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家的創作歷程、構想及表現,試圖為 當代廢墟攝影藝術家正名,並企圖讓讀者更了解廢墟攝影的時代脈絡及意涵表現。

(12)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廢墟是矚目的當代現象,攝影家透過攝影眼記錄了當代的廢墟,是敗壞之初或是毀 壞之時,是瞬間或是永恆,本研究以廢墟攝影的表現,為後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研 究目的如下, (一)臺灣當代探討廢墟之發展脈絡與特色。 (二)探討臺灣當代廢墟影像之發展脈絡與其理論基礎。 (三)探討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作品之題材、表現形式與創作內涵。

二、待答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推論出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臺灣當代廢墟之發展脈絡與特色為何? (二)臺灣當代廢墟影像之發展脈絡與其理論基礎為何? (三)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作品之題材、表現形式與創作內涵為何?

(13)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依研究對象、時間軸、研究內容規範,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攝影 機所拍攝的凝凍瞬間:靜止的影像作品,並以拍攝廢墟場域為主題的靜態影像為主。本 研究將當代時間軸定義為西元 1990~2011 年,而廢墟影像研究內容以臺灣廢墟攝影師姚 瑞中、陳伯義、楊欽盛,持續在公開展覽場所發表廢墟系列攝影二系列以上,以廢墟空 間為主要拍攝對象為研究起點,進一步深入探討廢墟攝影影像的意涵,並蒐集廢墟攝影 的影像資料,從中歸納廢墟攝影的創作類型與創作表現。

二、研究限制

城市不斷地更跌也加速了廢墟發生的數量,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也加入 了廢墟攝影的陣容,臺灣亦如此,許多攝影者、社團紛紛加入廢墟攝影影像的行列,因 此本研究之研究限制以當代臺灣持續以廢墟為創作主題之攝影師為主軸,並排除傳統唯 美的沙龍攝影,對臺灣當代的廢墟攝影創作者深入地做質性訪談資料的分析與研究。

(14)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一、廢墟(ruins)

被人們所廢棄、遺忘的空間,原本是人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搬 離、棄置,經過時間的洗鍊,原本完整的、整齊的樣貌,變成了殘缺、不完整、充滿了 雜草,更有著歲月滑過後殘存的痕跡。 廢墟的定義,廢墟是指建築物被荒棄廢掉後的遺跡。人在廢墟一書中指出,文明的 遺跡必然存在著廢墟,斷壁殘垣,死亡,大自然裡的破敗的景象及戰爭,糾結的產業廢 墟及都市廢墟,意外的現場,以及斷垣殘壁,皆可稱為「廢墟」。(張讓,2006) 廢墟在本研究係指人造建築物荒廢後的痕跡,依據姚瑞中將其廢墟攝影創作中之人 造廢墟分類,大略可分為軍事、工業、神偶、建築 四種類型。(姚瑞中,2004)

二、廢墟美學(aesthetics of ruins)

美學原義是直感或直覺,美學是對感觀的感受,又稱為感覺學,是研究美的本質及 其意義為主題的一門學問。廢墟美學是研究人類對於「廢墟」感受對於美的本質及意義 研究為主題的學問。 張讓在迷離廢墟一文中抒發何謂廢墟美學!廢墟不應只是一堆碎片,而是感受,是 氛圍,是人與自然的角力、死亡和生長的辯証,給了廢墟無法言喻的美。廢墟之美,由 人的視野往外擴張。不容輕忽,而於省思﹔不容隔絕,而於進入。唯有進入了廢墟始能 感受到廢墟所帶來超然物外的美與感受,即為廢墟美學。(張讓,2006) 廢墟美學相對於傳統美學的概念,是不完整、破碎、憂傷相對於完整、圓滿、美好 的概念,是殘物的美學概念,也讓人們意識到被遺忘的、被廢棄的並不完全只是垃圾、 污穢,它,承載著人類過往的美好記憶,更承載著時空交錯與並置的痕跡。 人在廢墟一書中指出,班雅明在論德國悲劇的起源一書中論及廢墟,並將廢墟美學 推上了現代美學的巔峰。在他眼裡,不完整地殘骸與碎片,正是對整體的肢離與破碎, 廢墟的美,是一種在時間的終點,所帶給人的驚奇和訝異。(張讓,2006) 廢墟美學在本研究係指對於廢墟攝影影像的感受,雖不能親臨現場,卻有如臨現場 的真實感受,是一種歷盡滄桑,時間、空間所帶來的震撼,是一種殘物美學的概念,帶 點憂傷又保持對未來無限希望和想像的感受。

(15)

三、廢墟攝影影像(ruins photography)

廢墟攝影就理論性定義而言,意指廢棄的建築場域與影像的交集,透由攝影者的觀 點以攝影機紀錄廢棄、破碎、不完整的建築場域,抓住凝凍的瞬間。 就操作性定義而言,廢墟攝影所欲拍攝的主體為廢墟,姚瑞中在其廢墟攝影系列中 將廢墟攝影分類為四大類別,軍事、工業、神偶、建築(姚瑞中,2004),使拍攝者更 能聚焦拍攝對象廢墟場域題材的選擇。廢墟場域的拍攝手法,因攝影創作者所欲表現的 情境而異,有紀實的手法表現,亦有著重氛圍的塑造、表現意象呈現在大眾的眼前。廢 墟攝影影像依動態可分為動態影像及靜態影像,而本研究所研究之攝影影像以靜態攝影 影像為主要探討對象。 廢墟攝影可視為一種紀實的攝影表現,但在閱讀廢墟影像作品時,不難發現拍攝者 所欲創造的氛圍及欲表達的心境及與場域某種心靈感受與情感交流,是純粹紀實攝影表 現所無法表達的,而這更是本研究所欲積極研究的重要部分。 廢墟攝影影像在本研究中係指中外攝影師經由敏銳的攝影眼,將其所感受到的廢墟 藉著攝影的媒材再現於觀者眼前,它是紀實的、但許多卻又存在著攝影家個人對於當代 社會的主觀感受,透由廢墟攝影影像隱喻發聲。

(16)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節以文獻分析的方法,進行建築學、美學、影像學理論、圖像學與符號學等相 關文獻之探究。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第二節探討廢墟 攝影創作及其相關理論、第三節探討國內外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

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

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

廢墟的發展脈絡與定義

一、廢墟的發展脈絡

最早提到「廢墟」這個概念,可往前追溯至 18 世紀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他在社會契約論提到「廢墟」:城市的高牆厚壁都是由鄉村的斷井頹垣 所構成,每當我看見都城裡興建了一座宮殿,彷彿看到了整片國土淪成一片廢墟。(張 讓,2006) 而到了 1920 年代的班雅明將廢墟美學推向了廢墟的另一個高峰。班雅明在「論德 國悲劇的起源」中曾提及「廢墟寓言」,並抒發了他對廢墟的觀點,在德國悲劇裡的巴 洛克悲劇動應廢墟寓言,寓言體現了救贖,在舞台上呈現出廢墟死亡的景象,唯有透過 死亡的寓言才能昇華成未來文明的藍圖,死亡是攀上生命巔峰的必要途徑。(陳學明, 2001) 法國哲學家巴拉舍(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在他的著作「空間詩學」中曾提 出「廢墟空間」,藉著「氛圍」的轉換,表現出詩意語言空間的創造性能量。廢墟展現 了超越既有的物質性、空間性與氛圍特性,扮演了一種生存意志與冒險革新的「朝向」 欲念。(邱俊達,2009) 廢墟是建築物荒廢後所留下的遺跡,在當代「廢墟」更是經常被提及且不曾被遺忘 的名詞,當一個城市不斷更跌,廢墟也就以莫以名狀的速率產生中,後現代主義中的多 元、獨特、隱喻的特性與解構主義中的頹廢特性及海德格所談論的存在與時間更與廢墟 的特質不謀而合。 廢墟是同時承載了現在、過去及未來之跨空間及時間軸名詞,廢墟是實體的空間, 真實而存在我們所生活的向度裡,廢墟在時間軸中代表著現在此時此刻的已然頹圮的現 狀,亦代表了所承載的過去,過往的輝煌騰達而如今卻已然全非的現況,而未來性正如 姚瑞中所云「現在終將成為未來的廢墟。」(姚瑞中,2002),更猶如班雅明的廢墟寓 言所云「在廢墟承載的殘片記憶中,不僅召喚了對逝去文明的想像,也提醒了我們對未

(17)

來文明的沉澱思考。」(許綺玲,1998),廢墟真實的存在於我們生存的空間,其所承 載的空間、時間、情感的交流,是如此令人慨然玩味。 廢墟的斷垣殘片固然令人激發憂思悲愴的心懷,但悲傷往往是另一股更大的的進步 力量,促使人們醒思文明帶來的便利與便利之後所帶來的浩劫,更提醒著未來城市的實 踐者,重新省思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的共立共存。

二、廢墟的定義

萬胥亭定義廢墟,「『廢墟』者,人工性之建築物在時間中坍塌腐朽之遺址殘跡。」 (萬胥亭,2009)詩人余秋雨在廢墟一文中談廢墟,「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 的美轉化為皈附大地的美。廢墟是毀滅,廢墟是過程,廢墟是歸宿,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余秋雨,1992)依據萬胥亭與余秋雨所定義之廢墟,可將廢墟分為形而上—思想的廢 墟,與形而下—實體的廢墟去探討其意涵如表 2-1, 表 表表 表 2-1 廢墟形而上形而下之意涵廢墟形而上形而下之意涵廢墟形而上形而下之意涵 廢墟形而上形而下之意涵 廢 墟 形而上 思想的廢墟 構思過去,創見未來 班雅明(1920) 形而下 實體的廢墟 真實存在而被人遺忘的空間 黃海鳴(2003)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廢墟」意謂著實體的空間並亦承載了深刻的情感符號,因此將廢墟劃分為實體空 間的廢墟與符號意象的廢墟二個部分去作完整的定義。

(一)實體空間的廢墟

實體空間的廢墟是實際存在卻被人們遺忘的空間,依據王筱甄「廢墟現象之文 化探討」,將實體空間廢墟整理如表 2-2,

(18)

表 表表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廢墟的相關論述國內外學者對廢墟的相關論述國內外學者對廢墟的相關論述 國內外學者對廢墟的相關論述 學者 學者學者 學者 Tranick((((1989))) 劉舜仁劉舜仁(劉舜仁劉舜仁(2001)(( )) 黃海鳴黃海鳴(黃海鳴黃海鳴((2003)( )) 著作 著作著作 著作 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 設計理論 另類空間的「另類」思 考,閒置空間再生的矛盾 本質與翹翹板原理。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作法 學名 學名學名 學名 失落的空間 閒置空間 閒置空間 定義 定義定義 定義 1. 位於高層建築物底 層,被棄置無結構性的 地景。 2. 與都市步行活動路徑 分離,無人聞問的地下 化廣場。 3. 散落在都市核心周 圍,破壞商業區與住宅 區聯繫的地面停車場。 4. 公路兩側無人管理、維 護、人煙稀少的無主土 地。 5. 閒置的河岸、鐵路調車 廠、廢置的軍事基地, 以及因為工廠遷往交 通方便或租金便宜的 郊區後在都市內遺留 的工廠廢址。 6. 以往推行都市更新期 間所清除的衰退地 區,因為種種原因未進 行再開發、再利用的土 地。 7. 各地區之間的殘餘土 地,規劃草率的商業分 割剩餘的三不管地帶。 1. 被廢棄的空間 (Deserted/Abandoned/ Discarded) 2. 多餘的空間 (Spare/Superflous) 3. 壞掉的空間 (Damaged) 4. 被遺忘的空間 (Forgotten/Ignored) 5. 過渡的空間 (Transitional) 6. 懸盪的空間 (Suspended) 1. 城市聚落發展過程中 失落的空間 2. 原有在都市聚落複雜 系統中機能的式微,只 留下缺乏生命力、無法 調整的空間軀體,亦可 能拖垮週邊的產業及 發展。 資料來源:整理自王筱甄 (2008:頁 38)

(19)

(二)符號意象的廢墟

「廢墟屬於空間中的時間,不止限制於殘破不堪的建築物或舊時代的空間,空間 本身就是權利與傾訴、象徵的本能性質,是一種訴說的權利,無言的宣判,藉由權 利來訴說時間流動所留下的記憶刻痕。」(羚子,2006) 宮崎駿在其動畫「天空之城」、「神隱少女」」中曾喻意廢墟,人類自傲能成 為地球的主宰,在有限的生命中,對大自然恣意妄為,人類曾自以為是的豐功偉業, 最後竟也只成黃沙一坏,供人悼念。國內外許多學者也以廢墟作為符號,隱喻人們 省思,如表 2-3, 表 表表 表 2-3 國內外學者及著作對廢墟的表徵及隱喻國內外學者及著作對廢墟的表徵及隱喻國內外學者及著作對廢墟的表徵及隱喻 國內外學者及著作對廢墟的表徵及隱喻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廢墟已然成為一個符號出現在跨領域的藝術殿堂中,它早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描述一 個遭人遺棄、隨時間日益銷損的空間,而是有更多隱含喻意的符號,慨嘆人們的過往、 省思現在與對未來的無限想像,本研究欲探討廢墟影像意涵中的符號廢墟。 學者 學者學者 學者 宋澤萊宋澤萊 宋澤萊宋澤萊 姚瑞中姚瑞中 姚瑞中姚瑞中 阮慶岳阮慶岳阮慶岳阮慶岳 Walter Benjamin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廢墟臺灣 臺灣廢墟迷走 恍惚:廢墟、殘 物、文學 廢墟的寓言 表徵 表徵 表徵 表徵 政治符號 犬儒主義 失落、老化與死 亡 殘片、短暫、不完整 隱喻 隱喻 隱喻 隱喻 自然環境省思 荒謬處境 絕地逢生 經由死亡、導向終 結,通向救贖。

(20)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廢墟攝影創

廢墟攝影創

廢墟攝影創

廢墟攝影創作

作相關理論

相關理論

相關理論

相關理論

當代廢墟攝影創作可從圖像學與符號學,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建構主義,美學 理論,攝影理論四個部分去探討,

一、圖像學與符號學

要理解圖像所賦予的意涵,透過圖像學的研究,則能清楚深刻地表達出圖像所內含 的隱喻及象徵,圖像圖形學導向符號學,現代圖像透過符號學能深刻地表達圖像所內含 的隱喻及象徵,觀者更擁有著對圖像與自身經驗關聯的無疆想像。 藝術原理一書中指出,圖像圖形學在藝術研究中導入符號問題,並強調一個圖像不 應只受注視,需要人們真正去閱讀。圖像圖形學導向符號學,而符號學在「符號之生命」 及意涵系統運作目的之下,建立出與圖形學完全不同的範疇。(陳英德、張彌彌,2007) 郁貝達彌施(Hubert Damisch1928~)曾提醒,「圖像學對於符號的形而上推理有其 依據,符號的形而上推理,在新柏拉圖形式中率先提出了可見和不可見者間的關聯問 題,並將圖像及意指與靈魂和形體間之關係相比擬為圖像之可感形體,喚起觀者認識靈 魂和意義的慾望,而圖像學疏忽了圖像的可感形體,在此現象學可幫圖像學的忙,將實 體基質的『虛無化』轉化成圖像湧現的條件。」(陳英德、張彌彌,2007)透由現象學 的理論基礎,可幫助人們將圖像的虛無轉化,與可感的歷史脈絡與時代背景相互印證, 使人們輕鬆讀懂圖像與符號的意函。

(一)圖像學

圖像學是一種圖像詮釋的過程,觀畫者試圖透由約定俗成的圖像暗示,可以清 楚地從畫作觀看出創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想法。

「傳統圖像學『Iconology』字尾 logy 源自希臘文 logos,有思想、推論的意思。 依據某些脈絡凝縮了的徵兆,進行解釋。因此 iconology 可說是詮釋圖像的科學。」 (林伯賢,2006:3) 「現代圖像學英文『Iconography』一詞,是由希臘文字根『eikon』和『graphein』 組合而成的新字,『eikon』具有圖像、影像等多重意義,『graphein』則為『書寫』, 由此兩字組合而成的『Iconography』其字面意義自然為『對影像或圖像所作的描述 和寫作』。」(陳懷恩,2008:108) 依林伯賢、陳懷恩兩位國內學者所述,圖像學可分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去 描述與探討,茲將相關論述與學說特質整理如表 2-4,

(21)

表 表表 表 2-4 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之比較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之比較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之比較表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之比較表表 圖像學 圖像學圖像學 圖像學 傳統圖像學傳統圖像學傳統圖像學傳統圖像學 現代圖像學現代圖像學現代圖像學現代圖像學((圖像研究((圖像研究圖像研究圖像研究/圖像解釋學圖像解釋學圖像解釋學圖像解釋學))) 英文拼字 英文拼字英文拼字 英文拼字 Iconology Iconography 藝術圖像 藝術圖像藝術圖像 藝術圖像 分析 分析分析 分析 藝術圖像的比較性分析 藝術圖像的描述性分析 代表學說 代表學說代表學說 代表學說 1.埃及與希臘的圖像解釋 2.希臘美學與圖像書寫 3.早期基督教圖像學 4.中世紀圖像學 5.瓦堡的文化圖像學 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 1892 ~1968) 視覺藝術中的意涵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1955)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象徵 2.擬人像 3.圖像譜 4.寓意圖 1.圖像前的描述 2.圖像分析 3.圖像後的詮釋 1.層次一:解釋圖像 的自然意義 2.層次二:解釋藝術 圖像的傳統意義 3.層次三:解釋作品 的內在意義或內容 藝術家面 藝術家面藝術家面 藝術家面 對世界的 對世界的對世界的 對世界的 基本態度 基本態度基本態度 基本態度 因創作者的年代、社會脈絡、宗教信仰而有差異。 資料來源:整理自陳懷恩(2008) 本研究的圖像研究比較傾向於現代圖像學的研究範疇,大部分廢墟攝影的影像創 作較少涉及到傳統的宗教圖像隱喻的部份及受到傳統圖像學的影響。 然而我們應如何看懂藝術家所創造的廢墟影像呢?廢墟影像創作涉及到圖像的 分析與脈洛意義,透由潘若夫斯基視覺藝術中的意涵指出,圖像前的描述—圖像分析— 圖像後的詮釋,現代圖像學引領我們輕鬆進入藝術家的創作領域之中,客觀地理解藝 術家面對世界的基本態度、廢墟影像創作的概念和意涵。

(二)符號學

1.符號學是影像學的基礎,廣泛地被應用在影像的解釋上。 2.符號學大量的被應用在當代視覺藝術領域的範疇,如電影、攝影、視覺傳達設 計、建築設計等。 3.符號學的三個重要觀念 (1)符號的能指(符徵)與所指(符旨),能指為符徵即表像物,符號的所指為

(22)

符旨即表象物的意義,如表 2-5,以玫瑰花為例,玫瑰花表示玫瑰花圖形的符 徵,但其符旨為浪漫愛情的表象意義。 表 表表 表 2-5 符號的能指與所指符號的能指與所指符號的能指與所指 符號的能指與所指 符號(sign) Ex.玫瑰花 能指(signifier):載體(意符)。 符徵:表象物。 Ex. 所指(signified):載體背後所承載之意 義(意指)。 符旨:表象物的意義。 Ex.浪漫愛情。 資料來源:整理自楊裕富(2010) (2)Representation:有雙層面的意義,如表 2-6, 表 表表 表 2-6 Representation 的雙層意義的雙層意義的雙層意義的雙層意義 Representation a.中文翻成「再現」,意指再現與模仿自然;與其再現的對象間有某 種 resemblance(相似)的關係。 b.不一定與自然有關的,因此沒有 resemblance 的問題,中文翻譯為「代 表」或是「視覺表述」的意思,意指文字或圖像如何呈現世界、認識 世界。 資料來源:整理自王正華(2004) (3)羅蘭巴特是研究文化如何傳達表達意涵的符號學者,他特別著重在攝影的 傳達的外延意與內涵意,如表 2-7, 表 表表 表 2-7 傳達傳達傳達的外延意與內涵意傳達的外延意與內涵意的外延意與內涵意 的外延意與內涵意 傳達 外延意(denotation):拍攝靜物指稱,暗示、暗指平和、寧靜或是單 純的愉悅。 內涵意(connation):由光線、色彩及去除不必要的對象來傳達。 資料來源:整理自邱奕堅、陳敬寶(2008:頁 37) 4.知面與刺點 羅蘭巴特符號中的知面與刺點,「知面」是當我們看到影像畫面時,馬上就 能知道其表象物,「刺點」是我們觀看影像時欲言又止,影像中撼動觀者心靈感 受的內在義涵,是如此深刻卻又如此模糊。以姚瑞中的照片,如下頁圖 2-1 為例, 我們看到畫面中建築物的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便一目了然的知道它是一做被廢棄 的工廠,這便是「知面」,而畫面中的「塗鴉」賦予了這座廢棄工廠影像新的生 命,似乎想要訴說著這隱藏在影像背後款款動人的故事,而這塗鴉或影像中某一 個能引起觀看影像者產生共鳴或情感依藉的部分便稱之為「刺點」,而每一位觀 看者也會因自身背景的的不同,產生不同觀點的感動。 透由圖像學與符號學的領域,引領我們觀看圖像作品的意涵,不需透過藝術創作者 本身傳達也能觀看作品本身隱而未顯的意謂,而圖像學與符號學最大的差異在於符號學

(23)

主要研究影像藝術作品的解讀與詮釋,而根據臺中教育大學陳懷恩教授曾這樣說明在二 十世紀以前研究圖像的學問稱之為圖像學,而在二十世紀之後視覺文化本身已不僅侷限 於平面圖像的範疇,更擴大為多媒體的影像傳達,因此符號學成為研究當代視覺圖像的 新名詞,其立基點是相同的。 符號學已然成為研究後現代視覺影像的重要依據,本研究所指之符號學係指在廢墟 影像研究中,觀看一幅廢墟影像時,觀者如何描述影像?由於攝影影像大部分皆為當代 的影像紀錄,距離觀看者年代並不久遠,因此觀看者在觀看時可依據符號學的理論基礎 知面,在短暫的時間內清楚地意識到影像傳達的時間、地點,並依據符號學裡所的符徵、 符旨,企圖分析影像中的蛛絲馬跡,而在當代圖像解釋與現代圖像解釋最大的不同點在 於當代圖像解釋符號學中的刺點理論,刺點理論意指觀看者觀看影像的當時,能喚起自 身感受並產生共鳴的那個點謂之「刺點」,而傳統圖像學與現代圖像學,卻著重於圖像 本身亦即創作者本身所欲賦予的意涵! 本研究筆者運用符號學與現代圖像學之理論基礎,試圖以觀看者與創作者角度,主 客觀地描述廢墟影像之意函與概念。 圖 2-1 北海岸某廢棄工廠 (資料來源:姚瑞中,1993)

(24)

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

當代廢墟的再度被重視,與現代主義的勢微和後現代、解構主義思想潮流的崛起,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理論特質、基礎、概念與對廢 墟之看法如表 2-8, 表 表表 表 2-8 現代主義現代主義現代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理論特質解構主義理論特質、解構主義理論特質解構主義理論特質、、基礎、基礎基礎、基礎、、概念與對廢墟之看法、概念與對廢墟之看法概念與對廢墟之看法 概念與對廢墟之看法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現代主義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 解構主義解構主義解構主義解構主義 論點 論點 論點 論點 特質 特質 特質 特質 統一、和協、單純 邊緣、衝突、獨特 拆解 理論 理論 理論 理論 基礎 基礎 基礎 基礎 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 性與邏輯。 反對主流方案、反對單 一以理性為中心、反對 二元論對立。 現象學、海德格爾和東 方哲學。 概 概 概 念 念 念 現代主義重視統一、簡 潔的幾何圖形與垂直、 水平的線條和概念。 包含了統一性,貫穿著 一種單一的美學心態和 單一可辨識的風格。 對於現代主義之前,富 情感的有機形式充滿懷 念。引發省思現代工業 社會和資本主義對人類 正面和負面影響。 對於任何形式的思想進 行解構,提出了思想的 不穩 定 性 與 知 識 的 無 常,對於任何思想進行 系統化、規格化、模矩 的統一,進行拆解。 對廢墟 對廢墟 對廢墟 對廢墟 的看法 的看法 的看法 的看法 否定廢墟,認為一切過 去的皆應丟棄。 肯定廢墟存在的價值, 引發省思。 運 用 廢 墟 隱 喻 當 代 社 會、企圖為弱勢族群發 聲。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班雅明在論德國哀悼劇之起源,揭示出一種『頹廢』的現代性。」(萬胥亭,2006), 與現代主義相題而論,現代主義美學著重的是統一的、合諧的、單純的美學觀感,而後 現代主義的美學觀,著重邊緣的、衝突的、獨特多元的美學觀感,廢墟攝影受到後現代 主義的影響,其影像作品中具有敘事性及隱喻性,更甚者擁有故事性的內容,使觀看者 能將豐富情感投射於攝影創作中。 現代主義重視的是事物的同一性、和諧與完整,而後現代主義重視個體的獨特性、 差異性與邊緣性,因此廢墟可視為後現代主義的元素,廢墟是人類遺棄而存留的建築 體,雖名為建築但卻解構了建築原有空間的實用性,取而代之的是棄置之後人為和天然 的破壞,破碎不完整的邊緣地帶。時而成為城市邊緣人的棲身之處,時而成了流浪狗貓 的天堂,在現代主義者的眼中,這樣的邊緣地帶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現代主義的形式觀 重視水平與垂直,重視結構性、整齊劃一,社會文化重視人群間的模型與楷模,而後現 代主義的形式觀重視獨特的個體,曲線、斜線大量運用,結構性也在後現代主義中自然 瓦解,賦予了解構的新名詞,而後現代除了在形式上重視獨特性之外,開始關注社會中

(25)

的權利。 解構主義企圖拆解作者所賦予文本的義涵,即作品本身的意義,總是多於作者的意 謂。廢墟,城市的邊緣地帶,常與塗鴉文化串聯,努力為社會發聲,企圖伸張隱而未顯 的正義,更甚者,觀看廢墟,總會讓人有種不勝唏噓的情感投入,感傷眼前的殘片,掉 入時間的洪流,試圖在這些殘片中找尋屬於這些殘片失落的故事與回憶。觀看廢墟時, 每個人不同的文化背景,賦予了更多不同的情感投射,也讓廢墟想像多了無限可能。 本研究廢墟影像之拍攝對象—廢墟,屬於時代不停轉換所產生的產物,曾經被遺忘 的、曾經被唾棄的經濟發展下的產物,因著當前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的崛起而重新被 定位,後現代主義中認為,社會是一個多元的實體,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可 能性與脈絡可尋,即使他是一個邊緣的個體,亦有其在社會中不可抹滅的價值存在,亦 引發我們去省思資產主義下,過剩的物質主義所帶來的巨大垃圾?!解構主義認為,結 構主義的存在亦承載了被解構的可能性,而廢墟正是解構的實體代表,建築因著人類的 需求而生而當它被人們遺棄而成為廢墟,建築的價值被解構,但,它就不存在了嗎?還 是會有存在的其他可能性呢?廢墟解構了建築原有的功能與形式繼續存在,自成一個不 同的循環體系,是與植物共生的場域、是與遊民共生的場域、是與非實體界共存的場域、 是即將消逝重啟未來的場域。廢墟在 1920 年代曾達到了美學史的另一高峰,而之後廢 墟卻被遺忘了接近一世紀,本研究試圖藉由當代藝術家的廢墟影像觀看當代廢墟,重啟 省思的按鍵、轉動隱喻發聲的時代意義。

三、美學理論

廢墟美學一辭如此簡單熟悉,卻又撲朔迷離摸不著頭緒,究竟何為廢墟美學呢?廢 墟美學的淵源又是如何呢?

(一)美學

美學是西方哲學裡的一個部門,十八世紀之前並沒有 Aesthetics 這個字,而有美

學之父稱號的包佳頓(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首次運用 Aesthetics 這個字 來稱呼感性認識的這門學問,並於一七五 0 年出版的 Aesthetic 著作裡,提出了美學 的三個定義,「1.研究美的藝術理論(theory of fine art)。2.研究較低或感性知識的學 問。3.研究完滿運用感性認識的學問,而感性認識的完滿狀態的對象就是美,所以是 以研究美為目的的。」(劉昌元,1994:1)

(二)Picturesque(如畫風格、如畫美學)

廢墟美學在 18 世紀曾達到美學史的巔峰,廢墟的形成與當時戰爭、工業時代來 臨、城市發展有著極大的相關。在當時並沒有廢墟美學的稱呼,而是以 Picturesque

(26)

稱之,並成為當時代對藝術的品味。

Picturesque 興盛於 18 世紀後期、19 世紀初期,剛開始是一種結合建築和園林造 景的美學風尚,它是為了反對 18 世紀初拘泥科學與數學精確傾向的風格而形成,強 調自然和多元,反對規則化、模矩化。根據 Whately, T.(1770)所著的「現代園林 觀察」(Observations on Modern Gardening)之論述,指出了環境是如畫風格的重要 組成元素。而由英國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家 John Nash(1752~1835)所造之「花園城」 (garden city),多元的景觀設計更說明了如畫風格-輕鬆而不規則的變化。(Ross D.,2012) 由於如畫風格的出現,美學中不再只單純指有規則的、幾何的、標準的、系統 化的方稱為美,美學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不規則的、非對稱的意納入了美學的範 疇。而如畫風格剛開始注重人造物的再現,但是在 Picturesque 的兩位重要理論家 Sir Uvedale Price、Richard Payne Knight 眼中 Picturesque 則應該是自然的再現。

Sir Uvedale Price、Richard Payne Knight 雖然都是 Picturesqu 的重要理論家,但 對 Picturesqu 仍有不同的主張與指涉,如表 2-9,

表 表表

表 2-9 Sir Uvedale Price、、Richard Payne Knight 之、 之之之 Picturesqu 理論重點與基本論述理論重點與基本論述理論重點與基本論述理論重點與基本論述

Picturesque 理論理論理論 理論 理論家

理論家理論家

理論家 Sir Uvedale Price((1747~1829)( )) 理論重點 理論重點理論重點 理論重點 環境物件本身具備的粗糙與不完整環境物件本身具備的粗糙與不完整環境物件本身具備的粗糙與不完整環境物件本身具備的粗糙與不完整 基本論述 基本論述基本論述 基本論述

Claude-glass 和和和和 Camera obscura

Claude-glass 是一個小鏡子,可以將鏡外的景物反射出來,假設鏡子是平 的,則鏡外的景物和鏡內的景物的差別在於,鏡子有框(frame)將自然 界的景物擷取一角並加框,就像是畫框一般;而鏡中的景物,不論是美 或是醜,是優美或粗糙,因為框而成為藝術。再將鏡子作成凸面鏡,或 是加上半透明的顏色,使得鏡中的景物扭曲或改變顏色,此因而介入人 工的行為,就好像風景畫的製作,是人將景物「畫」在畫布上。 而鏡子可以擷取一角的作用,就如同 Camera Obscura 一般,透過鏡頭截 取風景的一角,僅反射出鏡頭視野的那一部分,呈現於膠捲上,不論是 動態或是靜態的,美或醜,優美或粗糙,最後觀者所看到的,就是透過 框所看出去的視野,此視野成為藝術。 既然優美(beauty)與粗糙只要在框框中都能成為藝術,那麼粗糙應該也 是一種美的範疇,而 Price 將這種質感歸於 picturesque。 Price 對對對對 Picturesque 的論述的論述的論述 的論述

(27)

(1794),在 1796~98 和 1810 擴編,他還出版 A Dialogue on the Distinct Characters of the Picturesque and Beautiful (1801),Price 對於 picturesque 的主張是受到,Edmund Burke 在 1757 年出版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的影響,他讚賞 Edmund Burke 的體系,但是仍然不完全,所以他提出“ picturesque”,舉 凡粗糙、快速變動,和不規則形就稱為“ picturesque”。這些錯綜複雜和豐 富的東西都是愉快的泉源,而且這些情緒都來自於好奇心。Price 更擴大 “ picturesque”指涉的範圍,是任何物件凡有粗糙、快速變動,和不規則形 都包括,而且這些事物都普遍來自於自然。 理論家 理論家理論家

理論家 Richard Payne Knight((1750~1824)( )) 理論重點 理論重點理論重點 理論重點 觀眾須具備欣賞藝術的能力觀眾須具備欣賞藝術的能力觀眾須具備欣賞藝術的能力觀眾須具備欣賞藝術的能力 基本論述 基本論述基本論述 基本論述

Knight 關於 picturesque 的理論的文本,最初出現於他的詩 The Landscape (1794),然後在 An Analytic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 of Taste(1805)顯 示更大的野心。他與 Price 的看法不同處在於,他不是討論物件的特徵, 而是「觀看的模式與思考的方式」。 Knight 定義如畫的物件是「可以引起相似或連結一系列豐富心靈概念的 興奮感,而且時常提供他們相似的愉悅。」 他也聲稱這些物件只提供精 通繪畫藝術的感知者愉悅。Knight 也寫下如畫所啟動的機制: 對於 picturesque 和繪畫的連結,是繪畫可以直接的提供愉悅的連接;然 而,愉悅只能連接於與之觀念相符合的人;那就是精通藝術到某種程度 的人。這樣的人習慣於觀看和接受純藝術的愉悅,在觀看那些物件在自 然中會自然的覺得愉悅,這就是之前的仿製品(imitation)和裝飾品的力 量,自然中的物件會喚起心中的仿製品,而這些仿製品已具備了技巧、 品味和才華,再一次這些仿製品會喚起物件自身。 對於 Knight 來說,欣賞 Picturesque 最重要的元素是觀眾,而這位觀眾必 須具備欣賞種藝術的能力(Picturesque eye)。在看到 Picturesque garden 時,他可以因看到園中某個景物或情景,可以令他聯想到某一幅畫,或 是某一種相應合的概念,他將自己的情感或是理念投射到風景中,因而 產生欣賞的愉悅感。此時,欣賞 Picturesque garden 和戲劇最重要的關鍵 在於,欣賞者的品味。 資料來源:整理自 Phantasmer(2007) 正如 Price 所述優美與粗糙只要在框框之中都能成為藝術,粗糙應該也是一種 美的範疇。廢墟是一種自然的景觀再現,原有的建築受到風雨的摧殘,原本供人使 用的建築已然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是傾圮的、是毀壞的,但卻不經他手,成為 渾然天成的藝術品,成為另一美學的層次。廢墟如 Price 所述透由藝術家之手將這些 續上頁

(28)

頹圮的自然景觀框於框框之中,它就成為藝術,而本研究之攝影藝術家藉由攝影這 項創作媒材,將廢墟帶入藝術的殿堂。 本研究所指的廢墟影像正如 Knight 所述,觀眾或創作者必須具備 Picturesque eye,當看到一群凌亂、荒廢、被棄置的場域和物件,大部分的人很難將之與「美」 連結在一起,而當你具備 Picturesque eye,便能感覺這些殘片,想像場域的氛圍鏈結 至物件的歷史意義及人文脈絡,跌入在時空交雜的洪流中,這種感受是五味雜陳的, 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唯有你目睹這場域、殘片,加上你的 Picturesque eye、經驗殘敗 的感受,才能結織成動容的「廢墟美學」,正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嫗,你必須細細 品味才能真正感受到她的美。

(三)廢墟美學

《德國哀悼劇之起源》裡,班雅明提出了「巴洛克」的「廢墟」美學,轉換「悲 劇」至「哀悼劇」的過程中,揭開且展現了一種「頹廢」的現代性。而此美學體系 以「廢墟」為形上學的對象、破碎「寓言體」為表徵形式、「憂鬱」為主觀的意識形 態。「廢墟」、「寓言」、「憂鬱」被「時間」所貫穿,歷史在時間中的走向逐漸墮落最 後衰亡,並由此導引出了死亡,鬼魂、浮生若夢、人生如戲之巴洛克主題。(萬胥亭, 2006)茲將廢墟美學之意涵整理如表 2-10, 表 表表 表 2-10 廢墟美學之廢墟意涵與語意對應廢墟美學之廢墟意涵與語意對應廢墟美學之廢墟意涵與語意對應廢墟美學之廢墟意涵與語意對應 廢 廢 廢 墟 墟 墟 美 美 美 學 學 學 廢墟 形上學對象 客觀的存在形式 時間軸 語意對應 寓言體 表徵形式 破碎迷離的表徵 形式 時 不 可 間 逆 死 亡 鬼 魂 浮生若夢 人生如戲 憂鬱 主觀意識形式 漸荒墓邱墟所生 的哀痛之心 資料來源:整理自萬胥亭(2006) 張讓在為伍爾德的「人在廢墟」寫序時提到,廢墟美學的超然物外,發展成後 來英國的如畫美學,墮落到建造廢墟玩景的流行,運用了滄桑的調性作為享樂好逸 的調味品,與當代青少年喜穿磨損、破洞的品味,相應時空而成趣。本研究中廢墟 美學的真正意涵是時間所帶與廢墟的變化,賦予人們撼動心靈的感受,並非一種流 行,一種模仿,一種擬造廢墟的頹廢品味。本研究所指之廢墟美學希望人們著重在 對廢墟的人文關懷與對自然環境省思,並非一種為流行而盲從的頹廢美學品味,也 絕非僅止於浪漫主義的慨然玩味,希望大眾觀看廢墟影像時,能思考時空對廢墟所 帶來意涵,重視且關心我們身旁的廢墟。(張讓,2006) 廢墟美學是一種對廢墟的感受,並非你走入廢墟就一定能感受到,而是你必須 具備 Picturesque eye,即使你 Picturesque eye 的經驗不足,本研究中透由影像藝術

(29)

家獨特的 Picturesque eye 之牽引,你也可以感受到原來廢墟可以這麼美! 原來廢墟絕非污點,它的存在正為當代社會隱喻發聲!

四、攝影理論

(一)現代攝影

攝影自 1839 年發明以來,早期的攝影皆模仿自繪畫,以追求繪畫質感為創作表 現的方式,當時稱為「畫意派攝影」(pictorial photography)。而 60 年代之後,當代 藝術百花齊放,攝影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多元蔓延,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的類別, 漸漸受到重視。(羅惠瑜,2004)

溫氏(Van Deren Cokel)從影像意圖、內容及形式特質出發,將現代攝影分為 四大走向,如表 2-11,

表 表表

表 2-11 溫氏溫氏溫氏(溫氏((Van Deren Cokel)( ))現代攝影)現代攝影現代攝影四大走向現代攝影四大走向四大走向四大走向 走向 走向 走向 走向 說明說明說明說明 1. 形式主義 由立體派和結構主義組成,在 20 年代呈現幾何、科技在 現代文明中的樂觀角色與尊重。 2. 超現實主義 盛行於 30 年代歐洲和稍晚的美國,表現人類夢幻、焦慮。 3. 表現主義 經由影像呈現對週遭世界心理及情感反應。 4. 多元論綜合方向 從極限藝術脫穎而出,結合「身體藝術」(body Art)、 「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語言為一體。 資料來源:整理自游本寬(2002:114) 游本寬認為純粹藝術風格不易格限,因此現代攝影中形式主義、超現實主義、 表現主義、多元論便是經常地交疊出現,常常我們在觀看同一組攝影照片中,很容 易有各種風格同時出現,而這在觀看傳統繪畫中,是難得見到的,這也跟攝影屬於 當代藝術受到後現代多元論影響習習相關。 「攝影把 18 世紀文人對廢墟之美的發現,擴大為一種真正的流行品味。他還 把那種美從浪漫主義者的廢墟,例如勞克林拍攝的那些獨具魅力的破舊事物的外形 擴大至現代主義者的廢墟。」(黃燦然,2010) 廢墟美學的存在透由攝影家的攝影眼,真實而富詩意地重現在觀賞者的眼 前,使觀賞者不必身歷其境卻有如在現場般的真實,目睹眼前廢墟帶來的震撼、感 受攝影家創造出來的意境,攝影重現了 18 世紀人類對廢墟美學的感受,藝術家藉

(30)

由現代攝影的新媒介,重新將廢墟美學再現於當代,甚至擴大為當代的流行品味, 而 18 世紀文人對廢墟之美停留在浪漫主義的詩意與想像,而現代主義者的廢墟除 了詩意與想像,希望藉由這些廢墟影像隱喻發聲,提醒人們對當代環境的省思。 1839 當代藝廊的線上誌上在楊欽盛「城市斷面」的影像展覽影評中,將廢墟 攝影定位為景觀攝影,並定義了景觀攝影美學,「捕捉社會圖像新視野—景觀攝影 的兼容美學」,攝影原本是為了繪畫的需要而產生的,取代繪畫寫實的地位,但是 漸漸地,攝影藝術的發展納入了觀念、行為、地景及裝置等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 創造了多元新奇的視覺語彙,使得攝影邁向了具有社會意涵與哲學思維的藝術表 現。景觀攝影有著紀實攝影的視覺美學亦蘘括了觀念攝影凌駕美學的創作表現。景 觀攝影以一種兼容並蓄的凝視之姿,走出了紀實攝影與觀念攝影之中缺乏藝術精神 和美學本質的困難處境,為攝影藝術提出一個全新的詮釋格局。(1839 當代藝廊, 2011)

(二)觀念攝影

觀念攝影是表達拍攝者對某一事物觀點和思想的攝影形式,將個人觀念視覺化 為重要訴求,觀念攝影是現代藝術的重要分支,以攝影形式拓展內涵和其表現形 式。依據游本寬之定義:「觀念攝影並非攝影史中影像風格的名詞,它意指觀念藝 術家以攝影為主要工具,經由拍照來表現或記錄個人觀念的特殊方式」。(游本寬, 2002)依據游本寬發表之從照片在「觀念藝術」中的角色試建「觀念攝影」一詞期 刊茲將「觀念藝術」中的攝影觀與特質整理如下, 1.札寇斯基沒辦法完全接納「觀念藝術」中攝影的獨特角色,他分析了「純影 像」:不在意照片是否完美的快速影像,有四種特質,虛構故事性、自創式劇場、 藉由文字來延伸攝影的意義、探測媒體紀錄能力瑕疵。(游本寬,2002:122) 2.「觀念攝影」一詞的建構,包括了下列意涵,以照片來記錄「表演藝術」、「過 程藝術」及「地景藝術」等。成功地應用通俗、業餘影像基模於藝術創作之中。 (游本寬,2002:129)另類、非單一、定格式的照片觀,以全新的影像科技對 視網膜及大腦的影像記憶力的極限挑戰。在鏡頭前虛構故事、自創劇場,讓拍 照成為一種影像想像。在「應用影像」的範疇中,藉由影像束刺探了媒體紀錄 能力的瑕疵。打被了傳統圖、文之間的旨徵關係,藉由文字延伸了影像的旨意。

(三)紀實攝影與景觀攝影

新聞報導攝影、文獻攝影普遍稱為紀實攝影。紀實攝影是為了凸顯紀實性和真 實性並強調客觀反映的一種攝影形式。在定義上,紀實攝影與西方的文獻攝影最為 接近,其主要目的在於紀錄並反應社會現實,真實紀錄即將消失的社會現實、人類 生存狀況,強調在社會學上的文獻價值,拍攝上強調真實與消除偏見,無個性地紀

(31)

錄社會的真實現象。 景觀攝影並沒有特定的名詞解釋,是攝影中最常出現的一類,以攝影的方式 紀錄城鄉風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包含了原野景觀、原生動、植物和特殊的自然 生態等自然景觀,及人文資源、建築文物、民俗節慶、風土民情等人文景觀。 本研究之廢墟攝影創作是旣屬於觀念攝影又屬於景觀攝影創作的一種方式, 包容了紀實攝影中對於城市景觀的紀實描寫和即將消失的社會現實,亦包含了觀念 攝影中透由攝影表現和紀錄創作者所欲表達的觀念,是一種對當代社會的批判、或 是引發省思的、或是隱喻的、或是抒發個人觀感的、或是一種充滿影像想像的攝影 創作。而本研究之廢墟攝影影像依游本寬之觀念攝影論述中,溫氏將現代攝影分為 四大走向之超現實主義走向與表現主義走向,透由攝影廢墟展現了人類對於過去、 現在、未來的夢幻與焦慮,並呈現出對週遭世界心理及情感反應,亦是多元論綜合 方向,是有趣而又富含實驗性質的當代攝影類別。

(四)攝影評論學:描述攝影、詮釋攝影、攝影評斷

藝術鑑賞分為四個步驟,描述—分析—詮釋—判斷,影像評論亦然,而本研 究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主要藉由影像評論中的兩個重要步驟, 描述攝影、詮釋攝影,和與其依存的影像脈絡關係共同探討,期許對臺灣當代廢墟 攝影影像完整地描述與詮釋其意涵及表現。 1.描述攝影—我看見了什麼? 當我們在描述一件影像作品時,該從何著手呢?可從表 2-12 去進行描述, 表 表表 表 2-12 描述攝影之特性描述攝影之特性描述攝影之特性 描述攝影之特性 類別 類別 類別 類別 描 述描描 述述 題材 題材 題材 題材 人、事、時、地、物 媒材 媒材 媒材 媒材 藝術品製作的材質 形式 形式 形式 形式 題材呈現的方式、畫面的安排 風格 風格 風格 風格 不同藝術品從一個藝術家、一個運動、一個時期或是地理位置並由處理 特色的題材、形式元素之間識別出來的一種相似性。 資料來源:整理自邱奕堅、陳敬寶(2008:頁 114) 2.詮釋攝影—攝影作品的意義? 攝影評論學提到「所有攝影影像皆有其意涵,倘若沒有對攝影涵義聯想或 暗示的若干理解,觀者就無法超越那明顯可見的表象,以致於將攝影當作是真 實本身,而不是真實的影像。」(邱奕堅、陳敬寶,2008)攝影影像必須透過敏 銳的觀察力與對當代社會環境的了解,才能超越明顯可見的表象,發現真實的

(32)

本身與喻意。詮釋的定義與特徵依據影像評論學整理如下, (1)以口頭、書寫,告訴別人對於一幅攝影的理解。 (2)陳述觀點、意義、感受、基調與氛圍。 (3)詮釋需超越描述方能建構意涵,詮釋是詮釋者所理解與攝影作品相關的 明確陳述。 (4)詮釋不僅止於揭露或發覺意義,詮釋為影像提供新的語言,產生新的意 涵。 (5)隱喻是字面上和暗示性同時具有的雙重意涵。 攝影評論學指出所有影像都要詮釋,影像透由詮釋的過程,讓我們可以 更清楚地了解相片的意涵,即使創作者不在當下,透由影像本身的符號與訊 息,我們仍可閱讀出創作者的意謂。而在詮釋影像意義時,可依圖 2-2 檢索, 依據圖 2-2 可以幫助我們簡明扼要地詮釋影像,意義是由四個部份所組 成,意義=(1)題材+(2)媒材+(3)形式+(4)脈絡,脈絡又分為內在脈 絡、外在脈絡與原始脈洛。描述作品主要著重在題材、媒材、形式與風格。 「藝術評論中真正發生的,絕大多數是依據實質的感受、靈光閃現的想 法、生活經驗,和感知資訊的總和,而感受是了解影像內涵的重要線索。」(邱 奕堅、陳敬寶,2008) 當我們依據學理按部就班去解讀影像內涵時,感受是最重要的部份。一 幅影像透由眼睛傳達到人類大腦,刺激我們思考,引起內心的熱血沸騰,如 果不是感受的牽引,我們又如何能馳騁在創作者抓住的凝凍瞬間、或者精心 安排的矩形視框,當我們在研究評論這些廢墟攝影創作之時,絕不能只著重 在影像的意義描述,而漠視了人類心靈感受的詮釋力量,而筆者與諸多廢墟

(1)題材

(2)媒材

(3)形式

(4)脈絡

a.內在 b.外在 c.原始 圖 2-2 詮釋影像意義示意圖 (資料來源:邱奕堅,2008)

意 義

(33)

影像的創作者與喜好者一樣,正是被廢墟影像撼動人心的感受,深深吸引, 魂牽夢縈。由此推論出圖 2-3,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之表現意涵研究可從廢 墟影像的描述、脈絡、感受及詮釋攝影四個向度去探討,本研究將以藝術家 訪談為主軸,聚焦於廢墟與廢墟影像的脈絡和創作者主觀的詮釋攝影兩個向 度去做探討。 3.攝影評斷: 「一幅攝影作品必須經過各界的攝影評斷,才能在藝術界中飽受風雨卻依 然屹立不搖,創作者創作的意涵及想法將影響攝影的評價。」(邱奕堅,2008: 115) 當代有許多對於臺灣灣廢墟影像藝術的負面聲音,本研究試圖為當代臺灣的廢墟影 像藝術正名,當代臺灣的廢墟影像有其發展的影像脈絡可尋,與臺灣的地理背景與政 治、經濟結構有在地的情感鏈結,絕非僅是一種模仿和同人誌的冒險遊戲!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

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

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

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

之表現意涵研究

之表現意涵研究

之表現意涵研究

之表現意涵研究

廢墟影像的描述

廢墟影像的描述

廢墟影像的描述

廢墟影像的描述

詮釋攝影

詮釋攝影

詮釋攝影

詮釋攝影

1.

創作者詮釋

創作者詮釋

創作者詮釋

創作者詮釋

2.

.觀者詮釋

脈 絡

1.廢墟發展脈絡

廢墟發展脈絡

廢墟發展脈絡

廢墟發展脈絡

2.廢墟影像發展脈絡

廢墟影像發展脈絡

廢墟影像發展脈絡

廢墟影像發展脈絡

感 受

圖 2-3 臺灣當代廢墟攝影影像表現意涵研究示意圖 (資料來源:邱奕堅,2008)

(34)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國內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國內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國內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國內當代廢墟攝影創作

「照片不只是一個必死的見證,而是一個再生介面與莫名的時空召喚。」(姚瑞中, 2004) 從廢墟攝影家眼中所見到的廢墟,彷彿帶領著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與廢墟給我們 的刻板印象完全顛覆,骯髒、惡臭、混亂,在攝影師指間凝凍的瞬間,彷彿已然帶領我 們進入異次元的時空領域,是一種懷念、是一種省思、是一種超時空的拼貼、是一種對 當代環境的凝視。 藝術家創作年表如表 2-13、2-14、2-15, 表 表表 表 2-13 陳伯義廢墟攝影創作年表陳伯義廢墟攝影創作年表陳伯義廢墟攝影創作年表陳伯義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攝影家 攝影家攝影家 攝影家 陳伯義陳伯義 陳伯義陳伯義 系列名稱 系列名稱系列名稱 系列名稱 Remain 遺留(2005~2006) The Strata 層跡(2005~2006) Out Look 窗景(2005~2006) The Temple 萬神殿(2008) Morarket Nanshalu 莫拉克 南沙魯(2010) 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 彩色表現 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 臺灣各地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表 表表 表 2-14 姚瑞中廢墟攝影創作年表姚瑞中廢墟攝影創作年表姚瑞中廢墟攝影創作年表姚瑞中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攝影家 攝影家攝影家 攝影家 姚瑞中姚瑞中 姚瑞中姚瑞中 著作名稱 著作名稱著作名稱 著作名稱 廢墟迷走(1991~2011) 以屍駭構築的文明(1991~2011) 遊樂天堂(1991~2011) 西線無戰事(2003~2011) 神偶繞境(1991~2011)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2010~2011) 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 黑白表現 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 臺灣各地廢墟、閒置空間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35)

表 表表 表 2-15 楊欽盛廢墟攝影創作年表楊欽盛廢墟攝影創作年表楊欽盛廢墟攝影創作年表楊欽盛廢墟攝影創作年表 攝影家 攝影家攝影家 攝影家 楊欽盛楊欽盛 楊欽盛楊欽盛 系列名稱 系列名稱系列名稱 系列名稱 建築‧植物‧人(2003) 城市斷面(2011) 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影像表現 影像表現 黑白表現 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拍攝地點 拍攝地點 臺灣各地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談論廢墟或拍攝廢墟的人不少,但廢墟不僅僅存在著彷彿詩意的意境,更重要的是 我們在當代如何看待廢墟並與之共生存的重要課題,社會不斷消長,廢墟以倍速成長與 消滅,如何看待這些廢墟,透過攝影家的影像中傳達出了對當代臺灣旣寫實而又失意的 愧嘆,也傳達出我們總認為最醜陋的部分,卻是如此細微而真摯的美感,是廢墟本身的 視覺震撼、是人類生活的天真、是影像傳達的落寞、是影像直指的社會批判,或許這些 廢墟透過影像被大家看到的同時,或許早已不見、或許還存在、或許正被以另一種形式 活化,但他卻被以影像的方式永恆存在在我們的心裡,見證了屬於某個時代落寞和消逝 中的「曾經」。我們透過了藝術家重新賦予了這「曾經」新的靈魂,重新檢視這些被遺 忘的角落和社會議題。 從大部分的論文及期刊研究資料發現,談論廢墟大部分著重在廢墟本身,本論文研 究指在探討廢墟影像的意涵表現,透由藝術家的人文背景及對廢墟的觀點,呈現出截然 不同的視覺風貌與意涵表現。

數據

表 2-10  廢墟美學之意涵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 102學年度以後入學 者:每學期必修 專題討論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4學期 碩/博士論文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T-test on the emphasizing degree with different factors according to grouping by genders shows that girls and boys attribute differences to the factors, such as close friends,

Hanning Window 可用來緩和輸入訊號兩端之振幅,以便使得訊號呈現 週期函數的形式。Hanning Window

Applicants information form for English-only full-time MBA program for academic year 2004.

This study discusses thir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growth in mathematics ability through a mathematics curric ulum integrated with problem posing.. By app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