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樂曲分析

第二節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曲式為奏鳴曲式,調性為C 大調,拍號為 2/2 拍,速度標示為 Allegro

brusco( =96)。呈示部主要由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及結束主題構成;發展部主要由

第一段落、第二段落、第三段落與各段落變形主題構成;經再現部後,最後再加入 一尾奏片段結束此曲。筆者將該樂章呈示部區分成第一主題mm.1-36、過門 mm.37-49、第二主題 mm.50-82、間奏 mm.82-85、結束主題 mm.86-103,除了第二主題由

抒情線條譜成,其他主題皆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對戰爭景象有深刻的摹寫,音樂表 現力十足;發展部區分成第一段落mm.103-139、第二段落 mm.139-152、第三段落 mm.153-166、第一段落變形 mm.167-174、第二段落變形 mm.175-180、第三段落變

形 mm.181-195、迴轉 mm.196-216、過門 mm.216-228,由節奏性與抒情性的主題 交織而成,猶如表現戰爭時期隨時處於不安定的狀態;再現部區分成第一主題 mm.228-239、過門 mm.240-255、第二主題 mm.255-270;尾奏區分為第一段 mm.271-288、第二段(小尾奏)mm. 279-300,由極致的音量及高漲的情緒象徵經過長久抗戰,

戰爭終於得到了勝利。筆者將在第四章樂曲詮釋中做更詳細的說明。【表3-2】為第 二樂章樂曲分析架構表。

【表3-2】第二樂章樂曲分析架構表

47

一、樂曲分析

(一)、呈示部(mm.1-103)

第一主題為第 1 至 36 小節,調性建立於 C 大調上,由極強調的沉重音響 (marcatissimo e pesante)演奏,整個呈示部圍繞著前 8 小節音樂動機進行,此時鋼 琴與小提琴交互出現,強音(f)演奏敲擊式的音響,勾勒出戰爭期間敵我雙方砲火轟 炸的畫面;第 14 至 19 小節鋼琴與小提琴音型互換,以半音轉調的方式再次演奏 開頭動機,此時低音上移至Db音,如開啟第二波攻擊般,呈現兩方互不妥協之情 景。見【譜例3-2-1】。

【譜例3-2-1】第二樂章,第 1 至 19 小節

1

Db音 半音動機

C 大調 C 音

音型互換

第20 小節起鋼琴以圓滑奏彈奏曲折旋律,如士兵穿梭於砲火間之情景,小提 琴隨後以反覆強音(f)附和,第 26 小節起隨著不同音程的加入,增添了和聲之厚度,

並一路漸強至第29 小節的更強音(ff),暗示戰火越演越烈的態勢。見【譜例 3-2-2】

【譜例3-2-2】第二樂章,第 20 至 29 小節

第 30 至 36 小節回到開頭的第一主題,鋼琴與小提琴以更強的音量演奏,顯 示戰況相當激烈;第37 至 49 小節之過門片段,鋼琴與小提琴加入了三連音動機,

為該段樂曲帶來更強烈的律動性,而鋼琴除了三連音外,更加入了跳音演奏形式,

製造出緊張鬼祟的音樂氛圍;第 41 小節,音樂開始漸強,層層堆疊至第 45 小節 後,小提琴拉奏沉重不和諧的雙音下行,鋼琴隨後呼應,在激動的情緒中進入第二 主題。見【譜例3-2-3】。

20

26

49

【譜例3-2-3】第二樂章,第 37 至 49 小節

第二主題為第50 至 82 小節,調性建立於 F 大調上,為較抒情的歌唱性段落,

與第一主題直接而短小有力的音樂個性呈現對比;小提琴旋律以強音(f)且英雄式 的風格(eroico)拉奏,刻畫出戰場上戰士們胸懷正義、神態莊嚴的形象,鋼琴上聲 部則以兩音一組始於非強拍音,使音樂聽覺上較為流動向前。見【譜例3-2-4】。

【譜例3-2-4】第二樂章,第 50 至 82 小節之主題素材

37 鋼琴與小提琴使用三連音動機,增加律動感

跳音形式

F 大調

50

第82 小節起,插入三小節短小的間奏,小提琴由活潑的三連音上行展開,逐 漸累積情緒以進入充滿活力的(con brio)結束主題。結束主題為第 86 至 103 小節,

鋼琴以穩定的節奏進行,突顯出小提琴的熱情積極。見【譜例 3-2-5】。第 100 至 103 小節,音樂張力累積至頂點,小提琴與鋼琴以更強音(ff)而沉重的(pesante)音色 齊奏,在慷慨激昂的情緒下結束了呈示部。見【譜例3-2-6】。

【譜例3-2-5】第二樂章,第 82 至 99 小節之音型動機

【譜例3-2-6】第二樂章,第 100 至 103 小節

82 小提琴為三連音動機

100

51

(二)、發展部(mm.103-228)

發展部第一段落為第 103 至 139 小節,是較節奏性的段落,由小提琴獨白開 始,伴隨著逐一拓展的音域及漸強的音量,不和諧的聲響使該段落顯得格外緊張。

見【譜例3-2-7】。第115 至 128 小節,作曲家使用了呈示部第一主題動機,以強而 有力的節奏描繪出戰場上軍隊果決前進的步伐。見【譜例3-2-8】。第129 至 138 小 節鋼琴再現了呈示部結束主題之素材,搭配小提琴高低起伏之音型,以堅定而飽滿 的音色進入發展部第二段落,呈現較激動的感受。見【譜例3-2-9】。

【譜例3-2-7】第二樂章,第 103 至 114 小節

【譜例3-2-8】第二樂章,第 115 至 128 小節之音型動機

103

第一主題動機 F 大調

109

【譜例3-2-9】第二樂章,第 129 至 139 小節之主題素材

發展部第二段落為第 139 至 152 小節,是較抒情的段落,主要由上行音型構 成,以弱音(p)、稍微更安靜(poco più tranquillo)且更富有表情(espress.)的情緒演奏,

小提琴與鋼琴高音聲部旋律分別以級進下行之方式呈現,小提琴在樂句未演奏完 前鋼琴即奏出,未待鋼琴唱完旋律小提琴又再次掌握了樂句主導權,雙方相繼歌唱 該旋律,表現出游移不定、無所是從感;第142 小節起鋼琴左手較沉厚的八度低音 再次響出,暗示著戰爭仍未止息;至第147 小節,鋼琴開始加速(accelerando),小 提琴與鋼琴放大了此段音型動機之拍值,並藉由左手分解的八度音程來累積張力,

使音樂情緒再次擴張。見【譜例3-2-10】。

129

Db大調

53

【譜例3-2-10】第二樂章,第 139 至 152 小節

發展部第三段落為第153 至 166 小節,在此速度轉快(più mosso),小提琴與鋼 琴以相同音型動機模進出現,音域擴展,使不舒服的感受持續累積,彷彿呈現出因 擔憂越來越焦慮而慌亂的心理狀態。見【譜例3-2-11】。

139

鋼琴半音級進下行

小提琴全音級進下行

八度音程分解和弦 拍值增加

【譜例3-2-11】第二樂章,第 153 至 166 小節之音型動機

發展部第一段落變形為第167 至 174 小節,小提琴與鋼琴以更強音(ff)演奏,

半音下行使旋律交會處形成尖銳刺耳的小二度音響,加上厚重的左手低音,猶如更 加劇烈的砲火;數秒後,音樂情緒快速轉換,在一小節內緩和下來準備進入稍微更 安靜(poco più tranquillo)且富有表情的(espress.)第二段落再現。見【譜例 3-2-12】。

【譜例3-2-12】第二樂章,第 167 至 174 小節

小提琴與鋼琴呈現半音動機下行

153

55

發展部第二段落變形及第三段落變形為第 175 至 191 小節,以相似於發展部 第二段落及第三段落的旋律動機,加入更多的模進音型,加劇戰爭期間不平靜的感 受,使音樂張力再次累積至段落的高潮。

迴轉段落為第192 至 216 小節,其中第 192 至 195 小節小提琴與鋼琴以更強 音(ff)音響奏出發展部第一段落變形之不諧和半音下行,此時建立於 Eb大調上。見

【譜例3-2-12】。隨後,小提琴拉奏發展部第一段落動機,鋼琴彈奏呈示部第二主 題英雄式的風格(eroico)旋律,兩主題相互競奏,展現出激動澎湃的情緒與氛圍。

見【譜例3-2-13】。

【譜例3-2-13】第二樂章,第 196 至 216 小節之主題素材

第 216 至 228 小節的過門第三次重複了發展部第一段落變形之主題動機,建 立於 C 大調上;第 224 小節起,小提琴聲部改為大跳音程,鋼琴的左手低音則加 入分解和弦,增添和聲飽滿度,戰爭進入最激烈的時刻,樂曲在激昂的情緒中進入 再現部。見【譜例3-2-14】。

小提琴旋律為發展部第一段落動機

鋼琴聲部為呈示部第二主題動機

Eb大調

【譜例3-2-14】第二樂章,第 216 至 228 小節

(三)、再現部(mm.228-270)

除了結束主題外,再現部第一主題、過門與第二主題結構皆為呈示部主題之濃 縮;在調性上,呈示部第二主題建立於F 大調,再現部第二主題則在主調 C 大調 上,在此鋼琴較先前多加入兩小節導奏,以右手中聲部半音下行引導使第 257 小 節小提琴調性的回歸更為明顯。見【譜例3-2-15】。

【譜例3-2-15】第二樂章,第 255 至 270 小節調性之建立

216

223

第一段落再現主題動機

分解和弦增加和聲飽滿度 加入大跳音程 C 大調

255

C 大調

半音下行

57

(四)、尾奏(mm.271-300)

尾奏第一段為第271 至 288 小節,小提琴與鋼琴上聲部以更強音(ff)而充滿活 力地(con brio)相互競奏,描繪出戰士們充滿鬥志、四處奔騰且激烈廝殺的畫面;鋼 琴下方聲部以厚實的八度音程敲響著,象徵即將勝利的前奏。見【譜例3-2-16】。

【譜例3-2-16】第二樂章,第 271 至 288 小節之音型動機

尾奏第二段中小提琴與鋼琴以更強音(ff)且沉重的(pesante)音色演奏,持續強 調中心音 C 音,製造出擊鼓般的音響,宛若高聲宣示著戰爭將獲得勝利;末四小 節,鋼琴以堅定的全音符長音大聲宣告戰爭終了,小提琴熱切的十三連音傳達終於 贏得勝利的興奮歡呼聲,全曲在輝煌的音樂色彩之中結束。見【譜例3-2-17】。

271

【譜例3-2-17】第二樂章,第 289 至 300 小節

二、小結

筆者分析完該樂章後,主要將第二樂章統整為三要項,分別是:(一) 持續的強 音、(二) 激進的三連音動機、(三) 豐富的和聲變化。

(一) 持續的強音

作曲家在第二樂章中讓許多段落長時間在強音(f)音量上演奏,並在一些片段 中標示以清晰的(marcato)與沉重的(pesante)音色彈奏,描繪出戰場上敵我雙方相互

鬥爭的畫面;此外,在音程上,更運用了許多不協和音響效果,帶給人不舒服的聽 覺感受,明顯對比第一樂章整體灰暗沉悶的氛圍,為其怪誕風格的體現。如在第二 樂章最開頭,普羅柯菲夫除了要求演奏者以強音(f)表現出樂章殘暴的(brusco)個性,

更要以極強調的沉重音響(marcatissimo e pesante)演奏,相同主題至第 30 小節及第

59

229 小節再現則升格以激動的更強音(ff)呈現;而樂曲第 271 至 300 小節的結束段 落與尾奏,亦建立在更強音(ff)而充滿活力的(con brio)情緒上,維持了 30 小節激昂 的狀態,傳達戰爭即將獲得勝利的喜悅。見【譜例3-2-1】、【譜例 3-2-16】、【譜例 3-2-17】。

對比之下,作曲家僅在樂章中安插了兩個音量稍微更安靜(poco più tranquillo) 且更富有表情的(espress.)段落,參考第 137 小節至 150 小節與第 175 至 187 小節,

不平靜狀態,如第103 至 114 小節中,鋼琴與小提琴逐層加入新的音符,營造出極 度不舒服的效果。見【譜例3-2-7】。此外,作曲家於鋼琴聲部中亦使用了非常多紮 實的八度音程,構成飽滿的和聲音響,如最開頭的鋼琴聲部,其左手八度低音維持 了多個小節,加強樂曲整體的和聲厚度與張力。見【譜例3-2-1】。

除了塊狀的八度音程,分解八度和弦亦有助於豐富段落之和聲色彩,如發展部 第二段落第147 至 152 小節及第二段落再現的第 175 至 180 小節,作曲家以流動 的分解八度音程對比前後粗曠的塊狀和弦音色,製造出較安靜的和聲色彩,然而卻

除了塊狀的八度音程,分解八度和弦亦有助於豐富段落之和聲色彩,如發展部 第二段落第147 至 152 小節及第二段落再現的第 175 至 180 小節,作曲家以流動 的分解八度音程對比前後粗曠的塊狀和弦音色,製造出較安靜的和聲色彩,然而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