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謝爾蓋‧普羅柯菲夫生平

的協助下完成了第一部作品《印度風格的加洛普》(Hindu Galop)。

1900 年,普羅柯菲夫首次來到莫斯科,觀看了古諾(Charles Gounod, 1818-1893) 的歌劇《浮士德》(Faust)、波羅定的歌劇《伊果王子》(Prince Igor)及柴可夫斯基的 舞劇《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因深受感動,故在回家後寫了第一部歌劇《巨人》

(The Giant)。

第二年再到莫斯科,普羅柯菲夫有幸在俄國作曲家塔涅耶夫(Sergei Taneyev, 1856-1915)面前演奏自己的作品,並受其喜愛,故於 1902 年夏天,塔涅耶夫安排 了剛從莫斯科音樂院畢業的作曲家格里埃爾(Reinhold Glier, 1875-1956)指導他作曲

15

和鋼琴;1904 年冬天,母親因煩惱普羅柯菲夫未來教育問題,並帶著他來到聖彼 得堡音樂院求助,在那熟識了作曲家葛拉祖諾夫(Alexander Glazunov, 1865-1936),

在其建議下,報考了聖彼得堡音樂院,經過多次測驗,普羅柯菲夫終於被准許入學。

在入學前,普羅柯菲夫已寫了四部歌劇、兩首奏鳴曲、一首交響曲及多首鋼琴 作品;291904 年入學後,他與里亞多夫(Anatoly Lyadov, 1855-1914)學習對位與和聲,

亦與林姆斯基‧科薩科夫學習管弦樂,由於優異的表現得到大家的器重,卻也因驕 傲的個性引起同儕間的不滿,成為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在校期間,他與年長自己 十歲的米亞斯科夫斯基成為知己,他們相互批評作品、更欣賞彼此的成就。

1908 年,普羅柯菲夫與米亞斯科夫斯基出席了聖彼得堡音樂院舉辦的「現代 音樂之夜」(Soirees of Modern Music),30這是由一群喜愛現代音樂的人組成,除演 奏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的早期作品,杜卡斯(Paul Dukas, 1865-1935)、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等法 國作曲家的音樂更是由他們初次於俄國境內演奏。同年 12 月 18 日,普羅柯菲夫 在這個活動上首次登台演奏,演出後,他的鋼琴教師溫格勒(Alexander Winkler,

1865-1935)評論道:

1909 年,普羅柯菲夫從里亞多夫的作曲班畢業,並進入葉西波娃 (Anna Yessipova,1851-1914)的鋼琴班就讀,隨後也跟著指揮家齊爾品(Nikolai Cherepnin, 1873-1945)學習指揮。在與其上課的過程,他除了精進了指揮技巧,更對作曲家海 頓(Joseph Haydn, 1732-1809)及莫札特(Wolfgang Mozart, 1756-1791)的音樂產生了 興趣;此外,因其於指揮歌劇課的過程有所收穫,故其亦在1911 年寫了獨幕歌劇

《瑪達雷娜》(Maddalena)。

1910 年,普羅柯菲夫的父親過世,他一肩扛起了家計,然多數出版社卻拒絕 幫他出版作品。在當時,《音樂》雜誌(Muzika)對於現代音樂的推行扮演著重要角 色,米亞斯科夫斯基與作曲家阿薩菲耶夫(Boris Asafiev, 1884-1949)覺得在普羅柯菲 夫身上看到了俄國音樂的希望,故於《音樂》雜誌中發表了幾篇批判時代思想的文 章,希望人民能夠因此注意到他的作品。1913 年,普羅柯菲夫的作品始受到關注,

並在 8 月於巴夫洛夫斯克宮(Pavlovsk)演出了其《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1914 年,普羅柯菲夫完成了校內課程,選其《第一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1)及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一首賦格(Fugue)做為畢業考曲目,儘

管獨到的演奏風格受到葛拉祖諾夫等守舊派人士反對,他仍得到魯賓斯坦大獎,並 以鋼琴第一名的殊榮從聖彼得堡音樂院畢業。

17

二、海外時期(1918-1936)

1914 年春天普羅柯菲夫畢業,於該年至英國倫敦旅遊,在那裡遇上了編舞家 狄亞格烈夫(Sergei Diaghilev, 1872-1929),他積極在歐洲推廣現代俄國文化藝術,

並邀請普羅柯菲夫為其編寫芭蕾舞樂,以通俗的現代語言呈現出富異教色彩的俄 羅斯主題。32而在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爆發,米亞斯科夫斯基被徵兵 上戰場,普羅柯菲夫因故幸運逃過一劫,故開始了與迪亞格烈夫之合作。

1917 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不久又爆發十月革命,該年蘇維埃革命政府成 立,音樂家們因不願受到政府的控制,紛紛移居海外。當時任職人民教育委員會的 盧那查爾斯基(Anatoly Lunacharsky, 1875-1933)聽了普羅柯菲夫的請求後,為其擬 了不限定滯留期間的出國通知書及護照。331918 年,普羅柯菲夫離開了家鄉,開始

報刊評論:「此曲對於欲認識普羅柯菲夫而言是個非常好的例子。35」1921 年,普 羅柯菲夫受女高音暨芝加哥歌劇院導演瑪莉‧加登(Mary Garden, 1874-1967)之邀演 出歌劇《三橘之愛》(A Love for Three Oranges),此次首演相當成功,然而,隨後在 紐約的演出卻意外地徹底失敗。

儘管普羅柯菲夫的音樂漸受到重視,但屢次在美國演出碰壁亦使他燃起離開 的念頭。1922 年,普羅柯菲夫帶著母親到德國南部的農村艾塔爾(Ettal)短暫停留,

並娶了西班牙歌者柯蒂娜(Lina Codina, 1897-1989)為妻;1923 年秋天,他舉家搬回 巴黎;1924 年,母親因病過世,對他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1925 年冬天,普羅柯菲夫再次造訪美國,並於此次成功在美國打開知名度,

受他人邀約寫曲;1927 年,普羅柯菲夫在離開家鄉十多年後首次回到俄國,於一 場演出上認識了年輕小提琴家歐伊斯特拉赫,當時他正在演奏了普羅柯菲夫的《第 一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1),由於錯誤的詮釋,普羅柯菲夫當眾上 台給予指教,使他們在那一夜過後成了至交;而在美國停留期間,普羅柯菲夫亦於

19 爾普斯(Vera Alpers, 1917-1991)的鼓勵下,他嘗試了新的創作領域,寫下《為兒童 的音樂》(Music for Children, Twelve Easy Pieces for Piano)及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Peter and the Wolf)兩首以兒童為題材的作品。

同年,為紀念俄國十月革命20 週年,普羅柯菲夫寫下篇幅將近 250 頁的清唱 劇(Cantata for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編制為兩個合唱 團及四個管弦樂團組成,由此可見其對音樂支配的能力。

1938 年,普羅柯菲夫至法國、捷克斯洛伐克、英格蘭及美國進行最後一次巡 迴演出,在洛杉磯,他遇到希勒勒叛變後搬離德國的奧地利作曲家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在好萊塢,他也與知名電影製片人迪士尼(Walt Disney, 1901-1966)結識。故於回國後,普羅柯菲夫更加積極創作新作品,並與自己相當欣 賞的蘇聯導演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1898-1948)合作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 基》(Alexander Nevsky),該電影首映會相當成功,並於 1941 年獲頒史達林獎。

1941 年,普羅柯菲夫離開了他的前妻柯蒂娜與兩個兒子,與米拉‧孟德爾森

(Mira Mendelson, 1915-1968)同居,並於 1948 年結婚。在 1941 年,偉大的衛國戰 爭(The 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爆發,普羅柯菲夫暫停原先芭蕾舞劇《灰姑 娘》(Cinderella)與歌劇《褓姆》(The Duenna)的創作,從而譜寫振奮人心的愛國歌 曲,其交響組曲《1941 年》(The Year 1941)更是充分抒發出戰爭時代的感受;同年 8 月,普羅柯菲夫舉家遷往至高加索山避難,在那與其他藝術家如米亞斯科夫斯基 等人舉辦了音樂會,並考察了當地民謠,其《第二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2)即是依據北方的卡巴爾達(Kabardian)民謠寫成。

1943 年,普羅柯菲夫來到烏拉爾和卡馬河畔的彼爾姆市(Perm),在那完成了芭 蕾舞劇《灰姑娘》的鋼琴譜及歌劇《賽門‧卡托可》(Semyon Kotko),著名的長笛 奏鳴曲亦於此時問世。待回到莫斯科後,由於受到蘇聯政治暨革命家加里寧 (Mikhail Kalinin, 1875-1946)的賞識,普羅柯菲夫被賦予為獎勵蘇聯人民或機構在文 化、文學、藝術、教育等對方面有所貢獻之「勞動紅旗勳章。」

1945 年,偉大的衛國戰爭平息,儘管普羅柯菲夫的健康每況愈下,他仍不停 止創作,於1947 至 1948 年寫下最後一齣歌劇《一位勇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a

Real Man)。1952 年 10 月,普羅柯菲夫《第七號交響曲》首演,為其贏得了列寧獎

的殊榮,此曲亦為普羅柯菲夫一生最後一首完成的作品。1953 年 3 月普羅柯菲夫 因腦溢血逝世,葬於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Novodevichy Cemetery),享年 62 歲。

21

相關文件